GB/T15524-1995

非广播磁带录像机可靠性要求和试验方法

Reliabilityrequirementsandtestingmethodsfornon-broadcastvideotaperecorder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非广播磁带录像机可靠性要求和试验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非广播磁带录像机可靠性要求和试验方法的编号:GB/T15524-1995。非广播磁带录像机可靠性要求和试验方法共有10页,发布于1995-11-011995-11-01实施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M71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33.160.40
  • 实施日期1995-11-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0页
  • 文件大小594.28KB

非广播磁带录像机可靠性要求和试验方法


国家标准 GB/T15524-1995 非广播磁带录像机可靠性要求和 试 验 法 方 Reliabilityrequirementsandtestingmethods fornon-broadcastvideotaperecorders 1995-04-06发布 1995-11-01实施 发布 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 非广播磁带录像机可靠性要求和 GB/T15524一1995 试 验 方 法 Reliabilityrequirementsandtestingmethods fornon-broadcastvideotaperecorders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非广播磁带录像机(以下简称录像机)的可靠性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录像机的可靠性鉴定试验和可靠性验收试验 本标准假定录像机在使用寿命阶段的失效分布服从指数分布规律 引用标准 GB3187可靠性基本名词术语及定义 录音录像术语 GB4013 GB5080.7设备可靠性试验恒定失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试验方案 vHS盒式录像磁带 GB/T14306 术语,符号 平均无故障时间 MTBF -平均死故障时间假设值的上限值 -平均无故障时间假设值的下限值 平均无故障时间单侧区间估计下限值 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预计值 -生产方风险,即录像机的实际平均无故障时间等于时被拒收的概率 -使用方风险,即录像机的实际平均无故障时间等于负时被接收的概率 鉴别比,即,与的比值,D.=/0 可接收的失效上限数 本标准采用的术语均按GB3187和GB4013的规定 可靠性要求 4.1本标准采用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作为录像机的可常性指标 4.2产品标准中应规定平均无故障时间,其下限值可从以下系列中选取:8000,10000,12000, 15000,20000h(不包括超过1000h时损坏的易损件:磁头、传动带、橡胶件、毛毡件) 4.3录像机的平均无故障时间下限值应不低于8000h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04-06批准 1995-11-01实施
GB/15524一1995 试验类型 根据产品研制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的试验目的,可靠性试验分为可靠性鉴定试验和可靠性验收试验 51可像性鉴定试验 可靠性鉴定试验用于验证生产方设计或生产的录像机是否符合本标准规定的可靠性要求 可带性 鉴定试验的结果作为下列悄况下判定录像机的可常性是否符合要求的依据 设计定型; 生产定型 b. 设计、工艺有重大变更之后的鉴定 5.2可常性验收试验 可带性验收试验用于验证生产方在连续批量生产中能否准持可幕性鉴定所达到的可靠性水平 统计试验方案 本标准规定果用定时截尾和序赞戴尾两种统计试验方案,验证录像机平均无故障时间(MTF)真 值,井确定录像机是否满足规定的可靠性要求 6.1定时截尾试验方案 录像机定时截尾试验方案应符合GB00.7相本标准表1的规定.选用的原则按6l.1条及6.l.2 条的规定 在试验过程中失效的录像机及时修复(或更换)后继续进行试验,直到方案规定的时间截尾 表1 判决风险率 判决标准(失效数 总试验时间T % 方案编号 鉴别比D. 收 拒 收 接 的倍数) 大于或等于 小于或等于) 10 10 9.30 20 10 6.68 10 20 5.40 20 20 4.28 6.1.1可靠性鉴定试验方案 录像机的可靠性鉴定试验应采用表1中的试验方案2. 根据试验方案2,按积累的泊松函数可得到 T=nt =6.68 本方案中取,=668h,对应于不同的试验样品数n见表2.
GB/T15524一1995 表2 8000 10000 12000 15000 20000 0.,h T,h 53440 66800 80160 100200 133600 100 12o 150 20o 80 n,台 e,h 668 6.1.2可靠性验收试验方案 产品的可靠性验收试验应采用表1中的试验方案4 根据试验方案4,按积累的泊松函数可得到: r” =nt,=4.28 2 本方案中取和一8h,对应于不同A的试验样品数"见表3. 表3 0,h 8000 10000 12000 15000 20000 T,h 34240 42800 51360 64200 85600 52 65 71 97 129 n,台 g,h 668 6.2序贯截尾试验方案 录像机序贯截尾试验方案应符合GB5080.7和本标准表4的规定,在试验过程中按产品出现的失 效数确定试验是否继续进行,并判决其平均无故障时间是否达到假设值的下限值 序贯截尾试验方案仅适用于产品的可靠性验收试验,对于不同0的试验时间见表5,试验样品数量 可根据产品批量大小确定 表4 判 决 标 准 判决风险率 % 累积相关试验时间(,的倍数 鉴别比Dm 相关失效数r 拒 收 接 收 等于或小于 (等于或大于 0.89 20 20 1.44 0.12 1.50 注,相关失效数下>3时,一律拒收
GB/T15524-1995 表5 8000 10000 12000 I5000 20000 试验截尾时间 相关失效数" 广>2不合格,停止试验 288o 3600 4320 5400 7200 r<2继续试验 广=0合格,停止试脸 21360 26700 32040 40050 53400 1sr2继续试验 合格,停止试验 64800 86400 51840 34560 43200 =2继续试脸 90000 54000 67500 36000 45000 ,2合格,停止试验 汁;0相关失效数>3时,一律停止试验,判决该批产品不合格 2表中所列试验截止时间为单台样品的试脸截止时间,试验时可根据试验样品数量按公式(3)确定具体试验截 止时间 试验要求 可吓瞥性预计 7.1 警性鉴定试验前应对录像机做可黎性预计,当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的预计值4大于试验方 案中规定的平均无放障时间假设值的上限值免时,才能进行可警性鉴定试验 7.2可性增长试验 可紫性鉴定试验之前,应对试验样机进行可靠性增长试验,以暴露设计潜在的缺陷,进行必要的设 计和工艺的改进 为了尽早暴露设计缺陷,进行可靠性增长试验时可适当施加严于正常使用时的应力 这些应力可以综合施加,也可单项施加 对增长试验中发现的每个设计缺陷需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原因 并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 7.3老练预处理" 试验样品与其所代表的该批产品的预处理时间,预处理的应力等应完全相同,不得采用特殊的预处 理 7.4试验样品 可常性鉴定试验的样品应能体现产品的设计和工艺水平,其主要性能指标租规定的功能均应符贪 产品标准的要求 叮臂性验收试验的试验样品应从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 各项性能指标和规定的功能均逆符 合产品标准的要求 7.5i试羚条件 7.5.1供电电旧 标称工作电压土10%; 采用开关电源的样品可直接施加电网电压 7.5.2气候条件 -般温度;20士10C; 仲裁温度;20士5C; 相对湿度:45%~75%; 大气压:86~106kPa
11995 GB/T15524 亦可按本标准在40土2C条件下做加速试验 7.6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能够提供和满足录像机可靠性试验所要求的各种条件和试验手段;试验室应清洁无尘,无 腐蚀性气体,无明显振动和噪音,并且有通风,安全和报警等设施 7.7试验微带 VHHS格式录像机试验用E-120磁带应满足GB/T14306的要求,其他格式录像机试验用磁带应满 足相应系统的规定 7.8试验时间 7.8.1可靠性鉴定试验和可靠性验收试验的时间应包括所规定应力施加的时间 7.8.2当不能准确判定失效的时间时,应以上一次检查记录时间为该失效发生的时间 7.8.3试验截止时间按式(3)计算: !=T/n 3 式中;T 总试验时间 试验方案规定的样品数量 试验时,若对失微的样品立即进行替换,替换的样品试验时间过达到规定的试验截止时间.被份 换的样品试验时间无效 若对失效样品不立即替换,而是待修复后继续投入试验,则该样品的试验时间应延长一段修复样品 所消耗的时间,以保证试验总台时数()不变 中止试验时间不得超过24h,否则该次试验无效 7.8.4试验情况应按附录B(补充件)规定的格式详细填报 试验方法 8.1,测试信号 测试卡信号; 彩条信号; h. 1kHz调制度30%的正弦波音频信号; d. 广播电视图像、伴音信号 8.2循环工作周期 12h为-一个循环工作周期,其中通电l.5h(功能操作3.5h),断电0.5h 功能操作步翼 8.3 按录像机的基本功能编制循环顺序操作步骤,其中各项基本功能工作状态时间为:记录2h.重放 1h,快进、倒带,静像,搜索,进出带等0.5h 8.4检查 &41锤个循坏工作周期应对试验样品至少进行-次检蠢;按9.1条规定的失效判据进行判断,并及 时准确记浪1对失败样品应及时更换或进行修复,修复所用时同必频准确记承 8.4.2检查内容 自录(电视/线路输入)自放的图像和伴音质量; 各功能键操作; b 开关调节旋钮功能; 各输入,输出插孔的功能(可两个循环工作周期检查次》. 9 失效判据及计算 失效判据 9.1
GB/T15524一1995 9.1.1出现任何危及使用者人身安全的故障,试验应立即停止,并判该批产品可靠性不合格 9.1.2试验中出现下列故障之一时,即判为失效" 任一操作键、可调元件、开关等损坏或失灵; a. 产品说明书与技术条件规定的任-功能失灵 b 重放无图像或有图像但质量严重变差,不能正常试看; c 重放无伴音或有伴音但质量严重变差,不能正常试听; d 不能接收广播电视信号或能接收广播电视信号但不能正常视听; 不能记录或记录的图像、伴音质量严重变差; 显示功能(包括发光二极管、蜂鸣器)失灵; g 正常条件下出现无法解除的自动保护 h 面板及机壳出现明显变形、裂纹 i. 同一部位的熔断器熔断两次 任一输入、输出插孔、接插件失灵 k. 遥控接收装置失灵 g.1.3一些轻度的或不影响使用的缺陷,不算失效,但必须详细记录,认真分析原因,在今后生产中加 以改进 9.2失效分类的定义 9.2.1关联失效;指由于某一元件、器件、整件本身的失效而引起的录像机的失效,也包括非试验条件、 试验设备、仪表等失效所引起的失效 g.2.2非关联失效:指由于关联失效直接或间接引起某些相关元件、器件、整件失效而导致的录像机的 失效 9.2.3典型失效;指在等同或等效的试验应力中,由于相同的基本失效机理而引起的同-元件、器件、 整件的两个或多个失效 9.3失效分析 对试验中出现的每-一次失效都要详细记录失效时间和失效现象,并认真分析,确定失效部位,找出 失效原因、特点以及与其他失效的相互关系,确定失效类型,判定失效时,如有必要应会同有关部门共同 进行 9.4失效数计 9.4.1样品在受试过程中出现9.1条规定的任一故障时,即判为-个失效,当试验时间超过易损件寿 命期至少1000h)时,由易损件引起的失效不计入失效数 9.4.2试验中出现故障时,在未判定为失效前,不得更换元器件,或采取修复措施 否则,每做一次更换 或采取-次修复措施即判为一个失效 9.4.3计算失效数时只计算关联失效,同一台试验样品出现两个关联失效时,应计算两次 非关联失效 不计入失效数 9.4.4出现典型失效的样品修复后,在继续试验过程中(试验时间应大于典型失效第一次发生的试验 时间) 如没有再发生同样失效,且对样品代表的批产品全部实施了同样的维修处理,则可不计入失效 数 否则,必须计入失效数 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验证值单侧区间估计 10 10.1光信度 本标准推荐置信度C=1一 10.2点估计值 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的点估计值()是总试验时间T除以关联失效数r
GB/T15524一1995 百 =T/ 0.3验证单侧区间估计值6. 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的单侧区间估计值是对于确定的置信度C,根据总试验时间丁和总失 效数按下式计算 2T (5 e C,千可 式中:x(C,2r+2)x分布的分位点 -般常用的x分布的数值详见附录A(补充件.
GB/T15524-1995 附录 A MTBF的单侧区间估计值 补充件) 表Alr与MTBF 单侧信计值对照表c-1-A-0.90 (0.90,2r+2 8000 I0000 12000 15000 20000 23I8o 8980 .61 3470o 57960 34780 7.78 13740 7120 20610 25760 34340 I0.64 10050 1256o 5070 25 18830 l10 13.36 8000 10000 12000 5000 20000 15.99 668o 836o 1003o 12530 670 18.55 5760 7200 864o 0800 4400 9520 21.06 5080 6340 760 12690 23.54 4540 5680 6810 8510 1350 表A2,与MTBF单侧估计值对照表(C=1一0.80) G.80,2r2) 8000 10000 12000 15000 20o0o 3. .22 21270 2658o 31900 39880 53170 5.99 430 14290 17150 2141o 28580 8.56 8000 10000 12000 15000 19990 ll.03 6210 7760 9310 】l640 15520 l3,44 5100 6370 7640 950 12710 15.18 4510 8460 5640 6770 ll280 18.15 3770 1720 5660 770 9130 20.47 3350 418o 5020 627o 8360
GB/T15524一1995 附录B 非广播磁带录像机可靠性试验情况报表 补充件 年 日至 日编号 企业名称 试验日期 商标型号 级别 生产时间生产批量数试验样品数试验时间总故障数,试验温度相对湿度MTBF( 台次 台 试验前开箱 故障发生 失效件型元器件失效失效元器件 整机故障 序号 故障原因 备 注 间 现 象 规 现 检查情况 时 生产厂 主管 填表日期 年 填表人; 月 日 试验负责人: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电子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录制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电子工业部三所,七八四厂,七六一厂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锡江张维样,何勤、赵龙根

视频磁头和上鼓组件基本参数及测量方法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视频磁头和上鼓组件基本参数及测量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视频磁头和上鼓组件基本参数及测量方法的编号:GB/T8495-1995。视频磁头和上鼓组件基本参数及测量方法共有12页,发布于1995-12-011995-12-01实施,代替GB8495.1-1987,GB8495.2-1987
数字程控自动电话交换机技术要求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数字程控自动电话交换机技术要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数字程控自动电话交换机技术要求的编号:GB/T15542-1995。数字程控自动电话交换机技术要求共有99页,发布于1995-12-011995-12-01实施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