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9059-2012

超薄石材复合板

Compoundslabofextremelythinstone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超薄石材复合板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超薄石材复合板的编号:GB/T29059-2012。超薄石材复合板共有20页,发布于2013-09-012012年第41号公告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Q21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91.100.15
  • 实施日期2013-09-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20页
  • 文件大小462.87KB

超薄石材复合板


国家标准 GB/T29059一2012 超薄石材复合板 Compoundslabofextremelythinstone 2012-12-31发布 2013-09-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监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花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9059一2012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石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60)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国家石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中材人工晶体研究 院有限公司、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福建省南安市新东源石业有限公司、福建泉州新万龙石材有限公司,福建南 安市联蜂美石材有限公司,施朗格(悼州)建材科技有眼公司厦门金达威石业有眼公司,厦门市协顺发 大理石有限公司、福建省南安市豪立石业有限公司、环球石材(东莞)有限公司,福建省南安市万灵石艺 有限公司、厦门萨格石业有限公司、福建溪石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柯威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泉州德莱品石 材化工有限公司、邦定伟业(北京)国际石材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艳、周俊兴,赵红、杨加强、刘钢,朱新胜、吴世璞、李成郎、汤金发,刘天成、 蔡煌玺、廖建伟、李泽生,梁新梓,王伯瑶,柳雄策,蔡英伟,陆洪,刘旭臻、白利江
GB/T29059一2012 超薄石材复合板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超薄石材复合板(以下简称复合板)的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 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装饰用超薄石材复合板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9966.6-2001天然饰面石材试验方法第6部分;耐酸性试验方法 GB/T13890天然石材术语 建筑饰面材料镜向光泽度测定方法 GB/T13891 高碳铬轴承钢 GB/T18254 GB/T18601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 GB/T197662005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 天然砂岩建筑板材 GB/T23452 天然石灰石建筑板材 GB/T23453 GB24264饰面石材用胶粘剂 术语和定义 GB/T1389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合于本文件 3.1 超薄石材复合板compoundslabofextremelthinstone 面材厚度小于8mm的石材复合板 3.2 面材 facingmaterial 复合板装饰面材料,指各种天然石材 基材 basematerial 复合板底面材料,一般分为硬质基材和柔质基材 硬质基材harbasematerial 硬质复合板底面材料 常见的有瓷砖、石材玻璃等 柔质基材sofbasematerial 柔质复合板底面材料 常见的有铝蜂窝、铝塑板、保温材料等
GB/T29059一2012 3.6 面密度 surfacemassdensity 单位面积材料的质量 分类,规格,命名与标记 4.1产品分类和常用规格 4.1.1按基材类型分类 石材-硬质基材复合板分为以下三类: a)石材-瓷砖复合板(代号为SCZ); 石材-石材复合板(代号为sSC); b e)石材-玻璃复合板(代号为SBL) 石材-柔质基材复合板分为以下三类 a)石材-铝蜂窝复合板(代号为s-LF); b) 石材-铝塑板复合板(代号为s-I.S); e)石材-保温材料复合板(代号为s-Bw) 4.1.2按形状分类 普型板(代号为PX); a 圆弧板(代号为HIM); b 异型板(代号为YX. c 4.1.3按面材表面加工程度分类 镜面板(代号为JM;面材为镜面板的复合板; a b 细面板(代号为XM);面材为细面板的复合板; 粗面板(代号为CM):面材为粗面板的复合板 c 4.1.4 常用规格 规格板的尺寸系列见表1,圆弧板,异型板和特殊要求的普型板规格尺寸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表1规格板尺寸系列 单位为毫米 边长系列 300"、400,600",800、900、1200、1600 常用规格 4.2 命名与标记 4.2.1 命名顺序 面材名称、基材名称、复合板类别 4.2.2标记顺序 命名、复合板代号,规格尺寸-面材厚度、标准号
GB/T29059一2012 4.2.3标记示例 示例1 用西班牙米黄大理石和瓷砖复合而成长度800mm,宽度800mm,厚度15mm,面材厚度4mm,普型、镜面复合板 示例如下 命名;西班牙米黄大理石-瓷砖复合板 标记:西班牙米黄大理石-瓷砖复合板SCZPXJM800×800×15-4GB/T29059 示例2 用浅啡网大理石与铝蜂窝复合而成长度2400mm,宽度1200mm、厚度25mm,面材厚度5mm、普型,粗面复合板 示例如下 命名;浅啡网大理石-铝蜂窝复合板; 标记;浅啡网大理石-铝蜂窝复合板sIFPxcM2400x1200×25-5GB/T29059 -般要求 1 5. 复合板面材应按照用途进行表面化学处理并在出厂时予以注明 复合板基材应符合相应产品标准的规定 复合板胶黏剂应符合GB24264的规定 5.3 要求 加工质量 6.1.1规格尺寸要求 普型板规格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规定 表2普型板规格尺寸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目 粗面板材 项 镜面和细面板材 长、宽度 一l.o -1.0 十1.0 十1.5 总厚度 一1.o 一1.0 6.1.1.2圆弧板壁厚最小值应不小于20mm,规格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规定 表3圆弧板规格尺寸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项目 镜面和细面板材 粗面板材 弦长 1.5 高度 6.1.1.3异型板规格尺寸允许偏差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6.1.1.4墙面用复合板面材厚度应不小于1.5mm且不大于5.0mm,允许偏差为十0.5mm~ 10mm -0.5mm;地面用复合板面材厚度应不小于3,0mm,允许偏差为十1.0mm 特殊用途复合 板面材最小厚度允许偏差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GB/T29059一2012 6.1.2平面度允许公差 6.1.2.1普型板平面度允许公差应符合表4规定 表4普型板平面度允许公差 单位为毫米 板材长度 镜面和细面板材 粗面板材 400 0,50 0.6o >400~800 0.80 0.90 800 l,00 l.10 6.1.2.2圆弧板直线度与线轮廓度允许公差应符合表5规定 表5圆弧板直线度与线轮廓度允许公差 单位为毫米 板材长度 镜面和细面板材 粗面板材 S600 1.10 1.20 直线度 (按板材高度》 >600 1.30 1.40 线轮廓度 1.20 1.40 异型板平面度允许公差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6.1.2.3 6.1.3角度允许公差 普型板角度允许公差应符合表6规定 6.1.3.1 表6普型板角度允许公差 单位为毫米 板材长度 镜面和细面板材 粗面板材 400 0.80 0.90 400 1.00 l.00 6.1.3.2圆弧板端面角度允许公差应符合表7的规定 表7圆弧板端面角度允许公差 单位为毫米 镜面和细面板 粗面板 0.80 1.00 普型板拼缝板材正面与侧面的夹角不得大于90 圆弧板侧面角应不小于90” 异型板各角度允许公差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6.2外观质量 面材外观质量应按照石材的种类分别符合GB/T 6.2.1 18601、GB/T197662005、GB/T23452、 GB/T23453中外观质量的规定
GB/T29059一2012 6.2.2基材外观应保持干净整洁,无明显的缺棱、掉角等缺陷 6 镜面板镜向光泽度 6.3.1面材为天然花岗石的复合板镜向光泽度应不低于80光泽单位 面材为天然大理石的复合板镜向光泽度应不低于70光泽单位 6.3. 2 6.3.3面材为其他种类的石材或面材有特殊要求的复合板,镜向光泽度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面密度 6 需要时企业应明示产品的面密度值 6.5稳定性 柔质基材复合板稳定性技术指标应符合表8的规定 6.6物理性能 6.6.1硬质基材复合板物理性能技术指标应符合表9的规定 6.6.2柔质基材复合板物理性能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0的规定 表8柔质基材复合板稳定性技术指标 单位为毫米 普型板 圆弧板 板材长度 镜面和细面板材 粗面板材 镜面和细面板材 粗面板材 <600 0,80o 1.00 1.20 1.40 >600 1.20 1.40 1.6o 1.40 表9硬质基材复合板物理性能技术指标 项 目 序号 技术指标 干燥 7.0 抗折强度/MPa 水饱和 7.0 弹性模量/GP 干燥 10.0 标准状态 4.0 热处理80C(168h 4.0 剪切强度/MPa 浸水后168h 3.2 冻融循环"(50次) 2.8 耐酸性"(28d 2.8 落球冲击强度300mm 表面不得出现裂纹、凹陷、掉角 8(面材为天然砂岩 耐磨性/(1/cm 10面材为天然大理石、天然石灰石 25(面材为天然花岗石 外墙用检验项目
GB/T29059一2012 表10柔质基材复合板物理性能技术指标 序号 技术指标 项 7.0(面材向下) 抗折强度/MPa 干燥 18.0(而材向上 1.5(面材向下 弹性模量/GP 干燥 3.0(面材向上 标准状态 1.0 热处理80(168h) 1.0 粘结强度/MPa 没水后(168h 0.8 冻融循环'(50次) 0.7 0.7 耐酸性"(28 d 落球冲击强度(300mm) 表面不得出现裂纹,凹陷,掉角 (面材为天然砂岩) 耐磨性/(1/em 10面材为天然大理石,天然石灰石 25(面材为天然花岗石) 外墙用检验项目 试验方法 加工质量 7 .1.1规格尺寸 7.1.1.1普型板的长度,宽度、总厚度测试方法按GB/T18601的规定进行 7.1.1.2圆弧板的弦长,高度、壁厚测试方法按GB/T18601的规定进行 3 7.1.1. 面材厚度测量按如下方法进行 取长、宽尺寸不小于300mm×300mm的试样三块,如图1所示将每块试样沿对角线方向切开,用 游标卡尺或满足精度要求的量具测量每条对角线上面材的最小厚度,用全部测量结果中的最小值表示 面材厚度,测量结果精确到0.1 mm 图1面材厚度测量示意图
GB/T29059一2012 7.1.2平面度 7.1.2.1将干燥的试样面材向上置于水平试验台上,放置半小时后用平面度公差为0.1mm的 1000mm 钢平尺置于距板边10mm处的四条边及两条对角线上,用塞尺测量尺面与板面的间隙 被检面边长或对角线长度大于1000mm时,用钢平尺沿边长和对角线分段检测,重叠位置不小于平尺 长度的三分之一 用全部测量结果中的最大间隙值表示试样的平面度公差,测量结果精确到0.05 mm 7.1.2.2直线度与线轮廓度公差测试方法按GB/T186o1的规定进行 7.1.3 角度 复合板的角度测试方法按照GB/T18601的规定进行 7.2外观质量 7.2.1面材的外观质量测试方法按照GB/T18601或GB/T197662005的规定进行 7.2. 基材的外观质量采用近距离的观察法 2 7.3镜向光泽度 采用60°人射角,光孔直径不小于18mm的光泽度仪,按GB/T13891的规定试验 7.4 面密度 试样规格;100mmX100mm×厚度,尺寸偏差士0.5mm,五块试样为一组 试验步骤;将试样置于60C士2C的干燥箱内干燥48h至恒重,放人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其 质量(MD),精确至0.0l总 然后用游标卡尺或满足精度要求的量具测量每块试样中线上的长度(a),宽 度(6),精确至0,02mm 结果计算;面密度按式(1)进行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1000M P= aXb 式中: -面密度,单位为千克每平方米(kg/m'); pPat 试样质量,单位为克(R)5 M 试样长度,单位为毫米(mm); 试样宽度,单位为毫米(mm) 以5块试样的平均值报告结果 7.5稳定性 取3块任意规格产品在一20C士2C恒温下3h,再立即放人80C士2C恒温下3h为一个循环 50次循环后取出按7.1.2进行试验,用全部测量结果的最大间隙表示产品的稳定性 7.6物理性能 7.6.1抗折强度和弹性模量 按附录A进行 7.6.2剪切强度 按附录B进行
GB/T29059一2012 7.6.3落球冲击强度 mm×300mm 将300 试样面材向上平稳置于试验装置中(如图2),使用材料符合GB/T18254要 求直径为50mm士1mm, n,质量为1kg士0.1kg的钢球,钢球球体光滑、,无缺口,凹坑或其他表面缺陷 钢球距试样300mm处自由落体在试样中心点50mm范围内,记录试样破坏情况 观察试样,如 未破坏则以每次100mm间隔递增继续进行自由落体运动,直至试样破坏,记录破坏前一次落球高度 三块试样为一组,取一组中平均值报告结果 刻度尺 沙子 300mm 复合板 箱体 图2落球冲击强度检测示意图 7.6.4耐磨性 按GB/T197662005附录A的规定进行,其中测试试样密度时应取下基材,单独测试石材面材 的体积密度 7.6.5粘结强度 按附录C进行 检验规则 8.1出厂检验 8.1.1检验项目 普型板为加工质量(长度、宽度、总厚度、平面度,角度,不含面材厚度,外观质量、镜向光泽度 圆弧板为加工质量(弦长,高度、壁厚,直线度与线轮廓度、角度,不含面材厚度),外观质量,镜向光 泽度 8.1.2组批 同一品种,类别的复合板为一批 8.1.3抽样 按表11随机抽取样本
GB/T29059一2012 8.1.4判定 单块复合板的所有检验结果均符合技术要求中相应指标时,则判定该块复合板符合标准要求,否则 判为不合格 根据样本检验结果,若样本中发现的不合格数小于或等于合格判定数(Ae),则判定该批以上项目 符合标准要求;若样本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数大于或等于不合格判定数(Re),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表11抽样判定表 批量范围 样本数 合格判定数(Ae 不合格判定数(Re' <25 26一50 13 51一90 91~15o 20 151一280 32 281一500 50 80 10 11 5011200 14 15 12013200 125 22 >3201 200 21 8.2型式检验 检验项目 8.2.1 第6章要求中的全部项目面密度除外). 8.2.2检验条件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进行型式检验: a)新建厂投产 b) 生产工艺有重大改变; e)所用胶黏剂更换时; d) 正常生产时,每一年进行一次; e)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 8.2.3组批 同出厂检验 批量及提出和识别批的方式由检验方和生产方协商确定 8.2.4抽样 加工质量(不含面材厚度、外观质量,镜向光泽度的抽样同出厂检验 面材厚度、稳定性、抗折强度、弹性模量,奠切强度或粘结强度、落球冲击强度,耐磨性用试样从同批 中抽取制备双倍样品 8.2.5判定 加工质量(不含面材厚度、外观质量、镜向光泽度的判定同出厂检验
GB/T29059一2012 面材厚度、稳定性、抗折强度、弹性模量、剪切强度或粘结强度、耐磨性的试验结果中,均符合第6章 相应要求时,则判定该批复合板该项目合格;有两项及以上不符合第6章相应要求时,则判定该批复合 板为不合格;有一项不符合第6章相应要求时,利用备样对该项目进行复检,复检结果合格时,则判定该 批复合板以上项目合格;否则判定该批复合板为不合格 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9.1标志 复合板外包装应注明;企业名称,商标,标记;须有“向上”和“小心轻放”的标志 9.1.2 对安装顺序有要求的复合板,应在每块石材上标明安装序号 包装 按复合板品种、分类等分别包装,并附产品合格证(包括产品名称,规格,类别,批号、检验员、出 9.2.1 厂日期);复合板间应加垫 9.2.2包装应满足在正常条件下安全装卸、运输的要求 9.3运输 复合板运输过程中应防碰撞、滚摔 9.4贮存 复合板室外贮存应加遮盖 9.4.2按复合板品种,分类,规格或工程安装部位分别码放 10
GB/T29059一2012 附 录A 规范性附录 复合板抗折强度及弹性模量试验方法 A.1范围 本附录规定了复合板抗折强度及弹性模量的试验方法 A.2设备及量具 A.2.1万能材料试验机:测量误差不大于1%,能精确绘制力与位移曲线图,试样破坏载荷应在设备示 值的20%90%范围内 A.2.2加荷辗轴压头曲率半径为10mm,下支架支点曲率半径为15mm. .2.3游标卡尺;精度0.02mm. N A.2.4鼓风干燥箱:温度可控制在60C士2C A.3试样 A.3.1试样尺寸长度200mm士1 mm,宽度100mm士0.51 ,厚度为实际厚度,每组5块 mm, A.3.2试样两受力面应平整且平行,不得有裂纹,缺棱和缺角 A.4试验步骤 A.4.1干燥抗折强度和弹性模量 A.4.1.1将试样置于干燥箱中,在60C士2C下干燥48h,放人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标出两支点与受力点的标记(见图A.1),跨距150mm,负荷点在中心线上.,测量试样断裂处 A.4.1.2 的宽度和厚度的尺寸,精确到o.1 mm A.4.1.3试验时加荷辗轴线必须与试件长轴中心线垂直 将试样的装饰面向下放在下支架支点的曲 率半径上,以0.5mm/nmin速率进行加压至试样破坏,记录试样破坏载荷值(F),精确到10N 装置如 图A.1所示 -试样 2 加载压头; 3-支架 图A.1抗折强度和弹性模量检测示意图 1
GB/T29059一2012 A.4.2水饱和抗折强度 A.4.2.1将试样放在20C士2的清水中浸泡48h后取出,用拧干的湿毛巾擦去试样表面水分 A.4.2.2按A.4.1.2,A.4.1.3进行试验 A.5结果计算 A.5.1抗折强度 抗折强度按式(A.1)计算 3FL W= (A.1 2 式中: W 抗折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破坏载荷,单位为牛(N) 支点间距离,单位为毫米(mm); 试样宽度,单位为毫米(mm); 试样厚度,单位为毫米(mm). 以每组试样抗折强度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样的抗折强度,数值修约到0.1MPa A.5.2弹性模量 A.5.2.1在力与位移曲线图的直线段上截取相应的力与位移的增量 A.5.2.2按式(A.2)计算弹性模量 L A E A.2 B》六 4h 式中: 弹性模量,单位为吉帕(GPa); E 支点间距离,单位为毫米(mm); 试样宽度,单位为毫米(mm); 试样厚度,单位为毫米(mm); 在曲线图中线性段内载荷的增加量,单位为牛(N); A 在曲线图中与载荷增加量4/对应的试件变形量,单位为毫米(mm) As 以每组试样弹性模量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样的弹性模量,数值修约到0.1GPa 12
GB/T29059一2012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复合板复合面剪切强度试验方法 B.1范围 本附录规定了复合板复合面剪切强度的试验方法 B.2设备、量具及材料 B.2.1万能材料试验机:测量误差不大于1%,试样破坏载荷应在设备示值的20%一90%内 B.2.2游标卡尺;精度0.02mm B.2.3鼓风干燥箱:温度可控制在80C士2C B.2.4低温箱:温度可控制在一20C士2C B.2.5胶黏剂符合GB24264的规定 B.2.6耐酸性反应装置;容积为0.02m,深度250mm的具有磨口盖的玻璃方缸;距上口和底20 mm 30mm 处各有一气口,内装试样架 B.3试样 mm士0.5mm,宽度50mm士0.1mm B.3.1试样尺寸:长度50 ;厚度为实际厚度 B.3.2试样不得有裂纹、缺棱和缺角 B.3.3每种试验条件下的试件取相同尺寸样品两块为一对,面材相对用胶黏剂粘接,制成试件,固化 时间达到标称值,每组5件 B.3.4每个试件的两个受力面应平行、光滑且平面度公差不大于0.05n mm B.4试验步骤 B.4.1标准状态剪切强度 B.4.1.1将试件在温度60C士2C条件下烘24h取出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进行试验 B.4.1.2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试件的中心线的高度(),宽度(),测量值精确到0.1mm B.4.1.3将试件置于剪切模具中,保证模具、试件与试验机同心,调整试件中心线与加荷轭轴线的力 线一致(如图B.1) 以5.0mm/min速率对试件施加载荷至试件破坏,记录试件破坏载荷值(F),精确 到1oN 13
GB/T29059一2012 胶层 毕片 粘接面 复合板 试验模具 固定螺栓 试验平台 剪切强度试验示意图 图B.1 B.4.2浸水后剪切强度 B.4.2.1将试件置于20C土士2C的清水中浸泡168h后取出,用拧干的湿毛巾擦去试件表面水分 B.4.2.2按B.4.1.2,B.4.1.3进行试验 B.4.3热处理后剪切强度 B.4.3.1将试件放在80C士2C的鼓风干燥箱中干燥168h后取出,放人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B.4.3.2按B.4.1.2,B.4.1.3进行试验 B.4.4冻融循环后剪切强度 B.4.4.1用清水洗净试件,将其置于20C士2C的清水中浸泡48h,取出后立即放人密闭的试验箱 内,一20C士2C冷冻4h,然后在20C士2笔融化2h,确保冻融过程中试件中的水份不流失 反复冻 融50次后用拧干的湿毛巾将试样表面水分擦去 B.4.4.2按B.4.1.2、B.4.1.3进行试验 B.4.5耐酸性后剪切强度 B.4.5.1将试件在温度60C士2C条件下烘24h取出,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按GB/T9966.6 2001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耐酸性试验 B.4.5.2按B.4.1.2,B.4.1.3进行试验 B.5试验结果 B.5.1结果计算 剪切强度按式(B,1)计算 F B.1 2 式中: 剪切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试件破坏载荷,单位为牛(N); 试件高度,单位为毫米(mm); 试件宽度,单位为毫米(mm) 以每组试件剪切强度的算术平均值表示,数值修约到0.1MPa 面材为石灰石类的复合板如剪切强度试验结果为面材破坏时,可直接报告检测值 14
GB/T29059一2012 B.5.2数据处理 对异常数据的处理按照粗大误差剔除准则,即Dixon准则取舍;若(X -X/(X 一X)>0.642. 则舍去X1;若(X -X/(X;-X)>0.642,则舍去X 其中X、X、X,X、X 为测试值(MPa),且 XGB/T29059一2012 附 录c 规范性附录 柔质基材复合板粘结强度试验方法 C.1范围 本附录规定了柔质基材复合板粘结强度的试验方法 C.2设备、量具及材料 C.2.1万能材料试验机:测量误差不大于1%,试样破坏载荷应在设备示值的20%90%内 C.2.2模具;材质为45号钢或铬钢材,规格尺寸为102mm×102mm×20mm,允许偏差士0.1mm C.2.3胶黏剂:符合GB24264的规定 C.2.4鼓风干燥箱:温度可控制在80C士2 C.2.5低温箱;温度可控制在一20C士2C C.2.6游标卡尺;精度0.02mm. c.2.7耐酸性反应装置:容积为0.02m',深度250 的具有磨口盖的玻璃方缸;距上口和底 mm 20mm30mm处各有一气口,内装试样架 C.3试样 C.3.1试样尺寸:长度100mm士1mm,宽度100mm士1mm, ,厚度为实际厚度,每组试样5块 C.3.2每个试样的两个受力面应平行 C.3.3 将模具粘结面与试样上下两面打毛,并请除污遗保持表面干净和干燥,用胶黏剂将模具与试样 粘结 胶黏剂应搅拌均匀,随粘随配,涂覆均匀,胶黏剂不应沾污非粘接面 C.3. 4 c.3.5将粘结好的试件在室温状态下固化24h以上 试验步骤 c.4.1标准状态粘结强度 c.4.1.1试样在温度为60士2C条件下烘24h取出,放人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冷却后用游标卡 尺测量试样中心线的长、宽尺寸,精确到0.1mm,计算出受力面积s(mm'). c.4.1.2按c.3.3,c.3.4,C.3.5进行试件制备 c.4.1.3将试件置于试验平台上,夹紧卡具,同时使拉力杆通过卡具中心点如图C.1所示) 以 0.5mm/min的速率对试件施加载荷,直至复合层胶黏剂破坏,记录破坏载荷(F)和破环状态,结果精 确到10N 如果为面材或者基材破坏,应记录破坏结果和破坏部位 16
GB/T29059一2012 面材石材 螺纹连接件 上具 复合层胶 蜂基材 下模具 胶黏剂 试验平鱼 图C.1粘结强度试验示意图 C.4.2水饱和状态的粘结强度 C.4.2.1将试样置于20C士2C的清水中浸泡168h后取出,用拧干的湿毛巾擦去试样表面水分 待表面水分干燥后,用游标卡尺测量试样中心线的长、宽尺寸,精确到0.1mm,计算出受力面积 s(mm 按C.3.3.C.3.4、C.3.5进行试件制备 2 C.4.2. 4.2.3按c.4.1.3进行试验 C.4.3热处理状态粘结强度 将试样放在80C士2C的干燥箱中干燥168h后取出,放人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冷却后 用游标卡尺测量试样中心线的长、宽尺寸,精确到o.1mm,计算出受力面积s(n mm' C.4.3.2按C.3.3.C.3.4,C.3.5进行试件制备 C.4.3.3按C.4.1.3进行试验 C.4.4冻融循环后粘结强度 C.4.4.1用清水洗净试件,将其置于20C士2C的清水中浸泡48h,取出后立即放人密闭的试验箱 内,一20C士2C冷冻4h,然后20C士2融化2h,确保冻融过程中试件中的水分不流失 反复冻融 50次后用拧干的湿毛巾将试样表面水分擦去 待表面水分干燥后,用游标卡尺测量试样中心线的长、 宽尺寸,精确到0.1mm,计算出受力面积s(mm=) C.4.4.2按c.3.3,C.3.4,C.3.5进行试件制备 c.4.4.3按C.4.1.3进行试验 c.4.5耐酸性后粘结强度 c.4.5.1将试件在温度60士2C条件下烘24h取出,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按GB/T9966.6规 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耐酸性试验 C.4.5.2按C.3.3.C.3.4、C.3.5进行试件制备 C.4.5.3按C.4.1.3进行试验 C.5试验结果 C.5.1结果计算 粘结强度按式(C.1)计算: 17
GB/T29059一2012 (C.1 N-、 式中: 粘结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N 试样破坏载荷,单位为牛(N); F 受力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 以每组试样粘结强度的算术平均值表示,数值修约到0.1MPa c.5.2数据处理 对异常数据的处理按照粗大误差剔除准则,即D)ixon准则取舍;若(Xg一X/(X;-X)>0.642. 则舍去X;若(X;-X,/(X;一X,>0.642,则舍去X 其中X,X.,X,X,X为测试值(MPa),且 xi

超薄石材复合板GB/T29059-2012介绍

超薄石材复合板是一种由天然石材(大理石、花岗岩等)表层和玻璃钢、陶瓷等基材组成的新型复合材料,它不仅保留了天然石材的美观性和耐久性,还具有较好的防火、防水、防污、抗震等特点。

GB/T29059-2012是我国针对超薄石材复合板制定的标准,其中包括了该材料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内容。下面将对其主要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一、超薄石材复合板的分类

GB/T29059-2012将超薄石材复合板分为了三类:基材类型为不饱和聚酯树脂玻璃钢的,基材类型为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基材类型为陶瓷的。其中,基材类型为不饱和聚酯树脂玻璃钢的适用于室内装饰,基材类型为无机非金属材料的适用于室内外装饰,而基材类型为陶瓷的则适用于室内外地面。

二、超薄石材复合板的要求

GB/T29059-2012对超薄石材复合板提出了多项要求,包括外观质量、尺寸精度、弯曲强度、冲击性能、耐火性能等方面,这些要求旨在保证超薄石材复合板能够在实际使用中发挥出优良的性能。

三、超薄石材复合板的试验方法

为了验证超薄石材复合板是否符合标准规定的各项要求,GB/T29059-2012还规定了相关的试验方法。主要试验包括:厚度测量、尺寸测量、干燥收缩率试验、弯曲强度试验、冲击性能试验、耐火性能试验等。

四、超薄石材复合板的检验规则

GB/T29059-2012还对超薄石材复合板的检验规则做出了明确规定。根据标准规定,该材料的检验应该由生产厂家或者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并且需要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验。

总之,GB/T29059-2012为我国超薄石材复合板的生产和使用提供了重要的标准化规范,保证了该材料能够在实际使用中发挥出优良的性能。该材料结构轻盈、施工方便,广泛应用于高档建筑、商业空间、酒店等领域。

总之,GB/T29059-2012为我国超薄石材复合板的标准化生产和使用提供了重要的规范,有效地促进了超薄石材复合板的推广应用,也把中国的超薄石材复合板推向世界市场,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张靓丽名片。

超薄石材复合板的相关资料

和超薄石材复合板类似的标准

超薄石材复合板

道路用阻燃沥青混凝土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道路用阻燃沥青混凝土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道路用阻燃沥青混凝土的编号:GB/T29051-2012。道路用阻燃沥青混凝土共有7页,发布于2013-09-012012年第41号公告
复合保温砖和复合保温砌块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复合保温砖和复合保温砌块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复合保温砖和复合保温砌块的编号:GB/T29060-2012。复合保温砖和复合保温砌块共有18页,发布于2013-09-012012年第41号公告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天然石材统一编号

超薄石材复合板

天然石材防护剂

干挂饰面石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