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3274.5-2009

二氧化锡化学分析方法第5部分:锑量的测定孔雀绿分光光度法

Methodsforchemicalanalysisofstannicoxide-Part5:Determinationofantimonycontent-Malachitegreenphotometricmethod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二氧化锡化学分析方法第5部分:锑量的测定孔雀绿分光光度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二氧化锡化学分析方法第5部分:锑量的测定孔雀绿分光光度法的编号:GB/T23274.5-2009。二氧化锡化学分析方法第5部分:锑量的测定孔雀绿分光光度法共有5页,发布于2009-11-012009-11-01实施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G10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71.040.40
  • 实施日期2009-11-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5页
  • 文件大小454.80KB

二氧化锡化学分析方法第5部分:锑量的测定孔雀绿分光光度法


国家标准 GB/T23274.5一2009 二氧化锡化学分析方法 第5部分锦量的测定 孔雀绿分光光度法 Methodsforchemiealanalysisofstannicoxide Part5:Ieterminationofantimony ?content Malachitegreenphotometricmethod 2009-01-05发布 2009-11-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蹬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3274.5一2009 前 言 GB/T23274一2009(二氧化锡化学分析方法》共分为8个部分 第1部分:二氧化锡量的测定碘酸钾滴定法; 第2部分;铁量的测定1,10-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 第3部分呻量的测定呻锄钼蓝分光光度法; 第4部分;铅,铜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5部分:绐量的测定孔雀绿分光光度法; 第6部分;硫酸盐的测定目视比浊法; 第7部分;盐酸可溶物的测定重量法; 第8部分;灼烧失重的测定重量法 本部分为第5部分 本部分由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由云南锡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起草 本部分由柳州华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起草 本部分由云南锡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红河出人境检验检疫局参加起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林文霜、罗佩珍、叶素娟、陈林、江寨伸,苏焰沈青、胡昱炜
GB/T23274.5一2009 二氧化锡化学分析方法 第5部分:铺量的测定 孔雀绿分光光度法 范围 GB/T23274的本部分规定了二氧化锡中锦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二氧化锡中锄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为0.00050%一0.050% 方法原理 试料以氢氧化钠熔融,水浸出、盐酸酸化,在盐酸介质中,用苯萃取饼络阴离子与孔雀绿生成的绿色 络合物,于分光光度计波长635nm处测量其吸光度 试剂 试验用水为三级蒸溜水 3.1无水硫酸钠 3 氢氧化钠 3.3盐酸(l.19g/mL. 苯 3.4 3.5盐酸(I十). 3.6盐酸(l十9) 3.7磷酸(1+5). 3.8氯化亚锡溶液(100g/L);称取10旦氯化亚锡(SnCl,2H,O),加20mL盐酸(3.3),温热溶解,稍 冷,用水稀释至100mL加纯锡(锡的质量分数9.999%)数粒 3.9亚硝酸钠溶液(140g/L. 3 .10尿素溶液(400gL). 3. .11孔雀绿溶液(2g/L. 3. 锦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1645g酒石酸锦钾(KSb0C,H,O,1/2H.,O)置于250mL烧杯中,加 12 人100nml盐酸(3.5),搅拌溶解后,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用盐酸(3.5)洗净烧杯并稀释至刻度,混 匀 此溶液lml含60g锄 3.13锄标准溶液:移取25.00mL锄标准贮存溶液(3.12)于500ml容量瓶中,用盐酸(3.5)稀释至刻 度,混匀 此溶液1ml含3g铺 试样 试样需密封包装 分析步骤 5.1试料 按表1称取试样(m),精确至0.0001g
GB/T23274.5一2009 表1试料称量表 锄含量/9% 试料量/g 试液总体积/ml 分取试液体积/ml 0.00050.01o 50 5.00 >0.o10~0.050 0.5 100 5.00 5. 2 测定次数 独立地进行2次测定,取其平均值 5.3空白试验 随同试料做空白试验 测定 将试料(G.1)置于予先盛有1g氢氧化纳(3.2)的银堆蜗中再覆盖1g氢氧化钠(3.2). 5.4.1 移人已 升温至700C的高温炉中分解15min 取出冷却,吹5nml.水于银堆蜗中,在电炉上加热,使熔融物 浸出 5 .4.2用少量水将浸出物从银堪蜗中移人150ml烧杯中,加20mL盐酸(3.3)使浸出物溶解,用盐酸 (3.6)移人50mL或100mL容量瓶(V ),冷却 用水稀至刻度,混匀 5.4.3 移取5.00mL试液(V),置于100mL烧杯,加5ml盐酸(3.3),加热至50C60C,滴人 2滴一4滴氯化亚锡溶液(3.8),混匀,冷却 5 加人mL亚硝酸钠溶液(3.9),混匀,放置2min,加1.5ml尿素溶液(3.10),边加边摇动 0.5min1min,使气泡散尽 4.5将试液移人预先盛有20.00mL苯(3.4)的125mL梨形分液漏斗中,用30mL磷酸(3.7)分 5 3次洗涤烧杯,并人分液漏斗中,混匀 加0.5ml孔雀绿溶液(3.11),振摇1min,静置分层后,弃去下 层水相 往有机相中加0.5g无水硫酸钠(3.1),摇动片刻 5. 4 4.6将部分有机相移人2cm比色皿中,以随同试料的空白试液为参比,于分光光度计波长635nm 处测量吸光度,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相应的锄量(m,. 5.5工作曲线的绘制 5.5.1移取0.00ml、1.00ml2.00ml、3.00mL、4.00ml 殚标准溶液(3.13),分别置于一组 100ml烧杯中,以盐酸(3.5)补至5mL,以下按5.4.35.4.5进行 5.5.2将部分有机相移人2cm比色皿中,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测量标准溶液吸光度 以锦量为横坐 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分析结果的计算 按式(1)计算锄的质量分数,数值以%表示 V ×10" m zwe(Sb= ×100 式中 -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的钝量,单位为微克(4g); m V 试液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l); 分取试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 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77 所得结果表示至小数点后三位;若锄含量小于0.010%时,表示至小数点后四位 精密度 重复性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测定值,在以下给出的平均值范围内,这两个测试结果
GB/T23274.5一2009 的绝对差值不超过重复性限(r),超过重复性限(r)的情况不超过5%,重复性限(r)按表2数据采用线性 内插法获得 表2重复性 u(Sb)/% 0.0005 0.0092 0.051 r/% 0.0002 0.0005 0.005 7.2再现性 在再现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测定值,在以下给出的平均值范围内,这两个测试结果 的绝对差值不超过再现性限(R),超过再现性限(R)的情况不超过5%,再现性限(R)按表3数据采用线 性内插法获得 表3再现性 zw(Sb)/% 0.0006 0.0096 0.052 R/% 0.0003 0.0010 0.005 质量保证和控制 应用国家级标准样品或行业级标准样品(当前两者没有时,也可用控制标样替代),每周或每两周校 -次本分析方法标准的有效性 当过程失控时,应找出原因,纠正错误后,重新进行校核

二氧化锡化学分析方法第4部分:铅、铜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二氧化锡化学分析方法第4部分:铅、铜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二氧化锡化学分析方法第4部分:铅、铜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编号:GB/T23274.4-2009。二氧化锡化学分析方法第4部分:铅、铜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共有6页,发布于2009-11-012009-11-01实施
二氧化锡化学分析方法第6部分:硫酸盐的测定目视比浊法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二氧化锡化学分析方法第6部分:硫酸盐的测定目视比浊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二氧化锡化学分析方法第6部分:硫酸盐的测定目视比浊法的编号:GB/T23274.6-2009。二氧化锡化学分析方法第6部分:硫酸盐的测定目视比浊法共有4页,发布于2009-11-012009-11-01实施 下一篇
相关推荐
标签
化工专用仪器仪表 橡胶、塑料用机械 非金属化工机械设备 化工设备 化工机械 化工机械与设备零部件 化工机械与设备综合 火工产品 工业气体与化学气体 其他化工产品综合 照相级化学药品 磁记录材料 感光材料 感光材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水处理剂 水处理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催化剂 催化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化学助剂 化学助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生化试剂、临床分析试剂 一般有机试剂、有机溶剂 一般无机试剂 化学试剂综合 染料 染料中间体 染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颜料 颜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涂料辅助材料 涂料 涂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炭黑 再生胶 其他橡胶制品 医用和食品工业用橡胶制品 胶乳制品 橡胶密封件 胶管、胶带、胶布 轮胎 橡胶制品综合 胶粘剂 胶粘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合成橡胶 合成橡胶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塑料型材 合成树脂、塑料 合成树脂、塑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合成材料综合 农药 农药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化肥、化学土壤调理剂 化肥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煤焦油加工产品 一般有机化工原料 基本有机化工原料 有机化工原料综合 其他无机化工原料 氧化物、单质 无机盐 无机酸、碱 无机化工原料综合 卫生、安全、劳动保护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电子计算机应用 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技术管理 标准化、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