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4577-2017

配电线路旁路作业技术导则

Technicalguideforby-passworkingondistributionline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配电线路旁路作业技术导则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配电线路旁路作业技术导则的编号:GB/T34577-2017。配电线路旁路作业技术导则共有34页,发布于2018-04-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K40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29.240.01
  • 实施日期2018-04-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34页
  • 文件大小3.06M

以图片形式预览配电线路旁路作业技术导则

配电线路旁路作业技术导则


国家标准 GB/T34577一2017 配电线路旁路作业技术导则 Technielguideforbypassworkingondiitsributionline 2017-09-29发布 2018-04-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34577一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带电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6)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国网常州供电公司,国网山西省 电力公司,国网南京供电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云南电网公司带电作业 分公司,武汉里得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网厦门供电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凯,刘庭,潘志新,高磊,秦勇明,林琦,任勇,何建军,李异,王岩,胡聪 王春宁,苏梓铭,邓华,陈义忠,王颂锋,苏雪源,雷兴列
GB/34577一2017 配电线路旁路作业技术导则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10kV~20kV电压等级配电线路旁路作业的工作制度,技术要求、作业方式、工具 装备、操作要领及安全措施等 本标准适用于10V20kV电压等级旁路作业检修和维护配电线路设备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00.55电工术语带电作业 GB/T14286带电作业工具设备术语 运输包装件尺寸与质量界限 GB/T16471 DL/T974带电作业用工具库房 术语和定义 GB/T2900.55和GB/T1428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旁路作业 bypassworking 通过旁路设备的接人,将配电线路中的负荷转移至旁路系统,实现待检修设备停电检修的作业方式 注分带电作业和停电作业两种方式 3.2 bypasslexibleeable 旁路柔性电缆 -种导体由多股软铜线构成的,能重复弯曲使用的单芯电力电缆 3.3 旁路电缆连接器 bypasscableconmnector 用于连接和接续旁路柔性电缆的设备 注:包括快速插拔旁路电缆接头和可分离旁路电缆终端 3.4 旁路负荷开关 ypassloadswitch 用于户内或户外,可移动的三相开关,具有分闸、合闸两种状态,用于旁路作业中负荷电流的切换 3.5 快速插拔旁路电缆接头quiekplugpullbypasseablejoint 与快速插拔旁路电缆终端配合使用,用于旁路柔性电缆之间的电气连接,采用自锁定快速插拔连接 方式的接头 注,包括直通接头和T型接头
GB/T34577一2017 3.6 旁路电缆终端separableypaseableterminationm 使旁路柔性电缆之间,以及旁路电缆与架空导线、环网柜、分支箱、旁路负荷开关等设备完成连接或 断开并保持完全绝缘的终端 3.7 快速插拔旁路电缆终端 quickplug-pullypasscabletermination 与快速插拔旁路电缆接头配合使用,用于旁路电缆之间的电气连接,采用自锁定快速插拔连接方式 的可分离旁路电缆终端 3.8 螺栓式旁路电缆终端boteltypeseparablebypasscabletermination 用于旁路电缆与环网柜的电气连接,采用螺栓连接方式的可分离旁路电缆终端 3.9 插入式旁路电缆终端plug-inseparablebypasseabletermination 用于旁路电缆与分支箱的电气连接,采用滑动连接方式的可分离旁路电缆终端 3.10 ypasseabledramingclamp 旁路电缆引流线夹 用于旁路电缆与架空导线的电气连接的可分离旁路电缆终端 -般要求 4.1人员要求 4.1.1带电作业、停电作业等工作人员应持证上岗 操作旁路设备的人员应经培训,掌握旁路作业的 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4.1.2配电旁路作业应设工作负责人,若一项作业任务下设多个小组工作,工作负责人应指定每个小 组的小组负责人(监护人) 4.1.3工作负责人监护人)应具有3年以上的配电检修实际工作经验,熟悉设备状况,具有一定组织 能力和事故处理能力,经专门培训,考试合格并具有上岗证,并经本单位批准 4.2气象条件要求 4.2.1旁路作业应在良好的天气下进行 如遇雷,雨、雪、大雾时不应采用带电作业方式 风力大于 10m/s(5级)以上时,相对湿度大于80%的天气,不宜采用带电作业方式 4.2.2在特殊或紧急条件下,必须在恶劣气候下进行抢修时,应针对现场气候和工作条件,组织有关工 程技术人员和全体作业人员充分讨论,制定可靠的安全措施,经本单位批准后方可进行 夜间抢修作业 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 4.2.3旁路作业过程中若遇天气突然变化,有可能危及人身或设备安全时,应立即停止工作;在保证人 身安全的情况下,尽快恢复设备正常状况,或采取其他措施 4.2.4雨雪天气严禁组装旁路作业设备;组装完成的旁路作业设备允许在降雨(雪)条件下运行,但应 确保旁路设备连接部位有可靠的防雨(雪)措施 4.3其他要求 4.3.1对于比较复杂,难度较大的旁路作业新项目和研制的新工具,应进行试验论证,确认安全可靠,
GB/34577一2017 制定操作工艺方案和安全措施,并经本单位批准后方可使用 旁路设备的主要技术要求参见附录A,其 试验要求参见附录B 工作票签发人和工作负责人应组织有经验的人员到现场查勘 根据查勘结果做出能否进行旁 4.3.2 路作业的判断,并确定作业方式和所需工具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4.3.3工作负责人在工作开始之前应与调度联系 需要停用自动重合闸装置时,应履行许可手续 工 作结束后应及时向调度汇报 严禁约时停用或恢复重合闸 4.3.4在旁路作业过程中如带电设备突然停电,作业人员应视设备仍然带电 工作负责人应尽快与调 度联系,调度未与工作负责人取得联系前不得强送电 5 工作制度 5.1工作票制度 5.1.1配电线路旁路作业应根据作业项目及作业方式,填写相应的工作票 5.1.2工作票的有效时间以批准检修期为限,已结束的工作票,应保存至少1年 工作票签发人应由熟悉人员技术水平、熟悉设备情况、熟悉本规程并具有旁路作业工作经验的 5.1.3 生产领导人、技术人员或经本单位主管生产的领导担任 工作票签发人名单应书面公布 5.1.4工作票签发人不得同时兼任该项工作的工作负责人或工作小组负责人(监护人) 5.2工作监护制度 5.2.1配电旁路作业应设工作负责人,若一项作业任务下设多个小组工作,工作负责人应指定每个小 组的小组负责人监护人) 工作负责人及小组负责人必须始终在工作现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认真监 护,及时纠正违反安全的动作 5.2.2工作负责人及小组负责人(监护人)不得擅离岗位或兼任其他工作 5.2.3工作组负责人及小组负责人监护人)监护的范围不得超过一个作业点 5.3工作间断和终结制度 5.3.1 配电旁路作业过程中,若因故需临时间断,在间断期间,工作现场的作业工具和设备应可靠固 定,并保持安全隔离及派专人看守 5.3.2间断工作恢复以前,必须检查一切工具、器材和设备,经查明确定安全可靠后才能重新工作 每项作业结束后,应仔细清理工作现场,工作负责人(包括小组负责人)应严格检查设备上有无 5.3.3 工具和材料遗留,设备是否恢复工作状态 全部工作结束后,应向调度部门汇报 作业项目及安全事项 6.1旁路作业检修架空导线 6.1.1主要作业步骤 主要作业步骤如下 在检修区域敷设旁路电缆在两端电杆上安装旁路负荷开关并将金属外壳接地; a 确认旁路负荷开关处于断开位置,将旁路电缆两端的电缆终端带电连接至架空导线 b 合上送电侧旁路负荷开关,在受电侧旁路负荷开关处核相 c
GB/T34577一2017 d 核相正确后,合上受电侧旁路负荷开关,旁路设备投人运行; 测量旁路电缆负荷电流,确认分流正常; e 断开检修区域两侧架空导线,检修区域线路退出运行 f 监测旁路电缆负荷电流; 日 h 实施并完成检修区域设备的检修; 核相正确后,按照原相序恢复检修区域架空导线的连接,检修区域线路恢复运行 测量架空导线负荷电流,确认分流正常, 依次断开受电侧、送电侧旁路负荷开关,旁路设备退出运行 k 回收旁路设备,结束工作 6.1.2安全注意事项 安全注意事项如下 架空敷设旁路设备应将设备固定牢固,防止设备掉落 a b 地面敷设旁路设备时,应避免旁路电缆与地面直接摩擦; 应对人体可能触及范围内的带电体和接地体进行绝缘遮蔽; d 斗臂车内作业人员应穿戴好全套10kV绝缘防护用具; 当断开和搭接的空载旁路柔性电缆小于50m时,可直接断接; 旁路条件下进行架空导线的断开,应通过绝缘操作工具进行 连接旁路电缆时,应在旁路电缆连接器的绝缘表面涂抹硅脂,连接好后,应将连接器闭锁; g h 应在检修区域的两端电杆加装旁路负荷开关,并将开关外壳接地 敷设并连接好旁路设备后,应对整套旁路设备进行绝缘电阻检测; 旁路设备或待检修的架空线路退出运行之前,应检测负荷电流,确认分流正常,分流情况参见 附录C; k 旁路设备或检修后的架空线路投人运行之前,应核对相位,确认相位正确 6.2旁路作业检修电缆线路(环网柜 6.2.1主要作业步骤 主要作业步骤如下 确认负荷电流小于旁路系统额定电流 a) b 确认两侧备用间隔开关及旁路开关已断开 将旁路系统两端的电缆终端连接至备用间隔 合上送电侧备用间隔开关 d 合上受电侧备用间隔开关,在旁路开关两侧核相后,合上旁路开关,使旁路系统投人运行,并监 视旁路电缆电流; fD 断开待检修电缆线路设备两侧的备用间隔开关 实施电缆线路设备检修,完成后投人运行; 8 顺序断开受电侧、送电侧备用间隔开关 h) 拆除旁路设备 6.2.2安全注意事项 安全注意事项如下
GB/34577一2017 地面敷设旁路设备时,应避免旁路电缆与地面直接摩擦 a 连接旁路电缆时,应在旁路电缆连接器的绝缘表面涂抹硅脂,连接好后,应将连接器闭锁 b 敷设并连接好旁路设备后,应对整套旁路设备进行绝缘电阻检测 c d 旁路设备或待检修的线路退出运行之前,应检测负荷电流,确认分流正常; 旁路设备或检修后的线路投人运行之前,应核对相位,确认相位正确 e 6.3短时停电检修电缆线路环网柜 6.3.1主要作业步骤 主要作业步骤如下 确认负荷电流小于旁路系统额定电流 a b 断开待检修电缆线路两侧的开关,拆除与此开关连接的电缆终端; 将旁路系统两端的终端连接至待检修电缆线路设备两侧的开关 c 确认旁路系统与原系统相序一致 d 合上送电侧开关; 合上受电侧开关,使旁路系统投人运行; 监视旁路电缆电流; g h)实施并完成电缆线路设备检修 退出旁路系统,恢复检修后电缆线路设备运行 6.3.2安全注意事项 安全注意事项如下 地面敷设旁路设备时,应避免旁路电缆与地面直接摩擦; a 连接旁路电缆时,应在旁路电缆连接器的绝缘表面涂抹硅脂,连接好后,应将连接器闭锁 b 敷设并连接好旁路设备后,应对整套旁路设备进行绝缘电阻检测; c d 旁路设备或待检修的线路退出运行之前,应检测负荷电流,确认分流正常 旁路设备或检修后的线路投人运行之前,应核对相序,确认相序正确 6.4旁路作业检修变压器 6.4.1主要作业步骤 主要作业步骤如下 将移动箱变车停放在合适位置,敷设高、低压电缆,将移动箱变车接地 a 确认旁路高、低压开关位于断开状态,带电将高压、低压电缆按照系统相位连接至高、低压架空 b 导线上; 合上旁路高压开关在低压开关两侧核对低压相位; 相位正确后,合上低压开关,旁路变压器投人运行; d 测量旁路变压器分流情况,确认分流正常; 断开待检修变压器低压侧开关,断开待检修变压器高压侧导线,待检修变压器退出运行 监测旁路变压器负荷电流; g 实脆并完成变压器的检修 h 核相正确后,按照原相序恢复检修后变压器的连接,变压器恢复运行;
GB/T34577一2017 测量检修后变压器的负荷电流,确认分流正常; k 依次断开旁路变压器低压侧、高压侧开关,旁路变压器退出运行 回收旁路设备,结束工作 I 6.4.2安全注意事项 安全注意事项如下 a 架空敷设旁路设备应将设备固定牢固,防止设备掉落 b 地面敷设旁路设备室,应避免旁路电缆与地面直接摩擦 连接旁路电缆时,应在旁路电缆连接器的绝缘表面涂抹硅脂,连接好后,应将连接器闭锁 应将移动箱变车接地 d 旁路变压器及检修后变压器的选型,应满足附录D中待检修变压器短时并联运行条件, e 检修后的柱上变压器投人运行前,应与旁路变压器满足短时并联运行条件, 旁路变压器或待检修柱上变压器退出运行前,应检测负荷电流,确认分流正常 g 6.5旁路作业检修变压器(短时停电 6.5.1主要作业步骤 主要作业步骤如下 将移动箱变车停放在合适位置,敷设高、低压电缆,将移动箱变车接地 a 确认旁路高、低压开关位于断开状态,带电将高压,低压电缆按照系统相位连接至高、低压架空 b 导线上; 断开待检修变压器低压侧开关,断开待检修变压器高压侧导线,待检修变压器退出运行; 上旁路高压开关,在低压开关两侧核对低压相序 d 合 相序正确后,合上低压开关,旁路变压器投人运行; 监测旁路变压器负荷电流; 实施并完成变压器的检修; o 依次断开旁路变压器低压侧、高压侧开关,旁路变压器退出运行 h 按照原相序恢复检修后变压器的连接,变压器恢复运行 测量检修后变压器的负荷电流,确认分流正常 k 回收旁路设备,结束工作 6.5.2安全注意事项 安全注意事项如下: 架空敷设旁路设备应将设备固定牢固,防止设备掉落 a b 地面敷设旁路设备时,应避免旁路电缆与地面直接摩擦 连接旁路电缆时,应在旁路电缆连接器的绝缘表面涂抹硅脂连接好后,应将连接器闭锁; c 应将移动箱变车接地 d 6.6从架空线路临时取电给架空线路 6.6.1主要作业步骤 主要作业步骤如下 敷设旁路电缆,在供电及取电的电杆上安装旁路负荷开关并将外壳接地 a
GB/34577一2017 b 确认待取电的线路与上级电源断开,将旁路电缆终端接人待取电线路架空导线上 带电将旁路电缆终端按照待取电线路相序接人供电架空线路导线上 c d)依次合上供电侧、取电侧旁路负荷开关,实现临时取电 取电工作完成后,依次断开取电侧、供电侧旁路负荷开关, e f 回收旁路设备,结束工作 6.6.2安全注意事项 安全注意事项如下 架空敷设旁路设备应将设备固定牢固,防止设备掉落; aa b 地面敷设旁路设备室,应避免旁路电缆与地面直接摩擦 连接旁路电缆时,应在旁路电缆连接器的绝缘表面涂抹硅脂,连接好后,应将连接器闭锁; 应在两端电杆加装旁路负荷开关,并将开关外壳接地; d 敷设并连接好旁路设备后,应对整套旁路设备进行绝缘电阻检测; e 旁路设备投人运行之前,应核对相序,确认相序与原相序一致 6.7从环网柜临时取电给架空线路 6.7.1主要作业步骤 主要作业步骤如下: 敷设旁路电缆,在取电的电杆上安装旁路负荷开关并将外壳接地 a 确认供电环网柜的间隔开关已断开,将旁路电缆终端接人供电环网柜的间隔上 b 确认待取电的线路与上级电源断开,将旁路电缆终端按原相序接人待取电架空导线上 c d 依次供电环网柜同隔开关,取电果空线路槲旁路负荷开关,瑰临时取电 取电工作完成后,依次断开取电架空线路旁路负荷开关、供电环网柜间隔开关 e 回收旁路设备,结束工作 6.7.2安全注意事项 安全注意事项如下 架空敷设旁路设备应将设备固定牢固.防止设备掉落; aa b 地面敷设旁路设备室,应避免旁路电缆与地面直接摩擦, 连接旁路电缆时,应在旁路电缆连接器的绝缘表面涂抹硅脂,连接好后,应将连接器闭锁; d 应在电杆加装旁路负荷开关,并将开关外壳接地 敷设并连接好旁路设备后,应对整套旁路设备进行绝缘电阻检测 旁路设备投人运行之前,应核对相序,确认相序与原相序一致 .8从架空线路临时取电给移动箱变 6.8.1主要作业步骤 主要作业步骤如下 将移动箱变车停放在合适位置敷设高,低压电缆,将移动箱变车接地 a b确认旁路高,低压开关位于断开状态,将移动箱变输出侧低压电缆接至取电设备上 带电将移动箱变高侧电缆按照系统相位连接至架空导线上 c d 依次合上旁路高,低压开关,实施临时取电;
GB/T34577一2017 取电工作完成后,依次断开旁路低压、高压开关 f 回收旁路设备,结束工作 6.8.2安全注意事项 安全注意事项如下 架空敷设旁路设备应将设备固定牢固,防止设备掉落 a b 地面敷设旁路设备室,应避免旁路电缆与地面直接摩擦, 连接旁路电缆时,应在旁路电缆连接器的绝缘表面涂抹硅脂,连接好后,应将连接器闭锁; c d 应将移动箱变车接地; 旁路设备投人运行之前,应核对相序,移动箱变低压侧输出相序应与原相序一致 e 6.9从环网柜临时取电给移动箱变 6.9.1主要作业步骤 主要作业步骤如下 将移动箱变车停放在合适位置,敷设高、低压电缆,将移动箱变车接地; a 确认供电环网柜间隔开关,旁路高、低压开关位于断开状态,将移动箱变输出侧低压电缆接至 b) 取电设备上; 将移动箱变高侧电缆按照系统相位连接至供电环网柜的间隔上; 依次合上旁路高、低压开关,实施临时取电 d 取电工作完成后,依次断开旁路低压、高压开关; e f 回收旁路设备,结束工作 6.9.2安全注意事项 安全注意事项如下 架空敷设旁路设备应将设备固定牢固,防止设备掉落" a b 地面敷设旁路设备室,应避免旁路电缆与地面直接摩擦 连接旁路电缆时,应在旁路电缆连接器的绝缘表面涂抹硅脂,连接好后,应将连接器闭锁; c 应将移动箱变车接地; d 致 旁路设备投人运行之菌,应档对相序,移动箱变低压懒输出相序应与原相序一 旁路设备的使用及保管 7.1旁路设备使用注意事项 7.1.1旁路柔性电缆、连接器、旁路负荷开关 7.1.1.1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 旁路柔性电缆外观应无破损、裂纹、明显变形等缺陷;如果表面存在缺陷,不应继续使用; a b 旁路电缆连接器绝缘部件表面应清洁、干燥,无划痕等绝缘缺陷;如果绝缘表面存在明显划痕 等缺陷,不应继续使用;应更换连接器或对绝缘表面进行处理后进行整体工频耐压及局部放电 试验,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旁路开关外壳应无明显变形等缺陷;与旁路柔性电缆连接的绝缘表面应清洁、干燥,无划痕等
GB/34577一2017 绝缘缺陷 7.1.1.2旁路电缆连接器、旁路电缆、旁路负荷开关组装好后,应合上负荷开关,进行整体绝缘电阻测 量,其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00MQ 如果绝缘电阻小于500MQ,应通过分段测量找出缺陷部件,并停止 使用 绝缘电阻测量试验后应先进行放电,再断开旁路负荷开关 7.1.1.3应检查旁路负荷开关的气压表,确保SF 气压处于正常状态 7.1.1.4旁路柔性电缆在敷设过程中应避免在地面摩擦,以防止电缆受损 7.1.1.5旁路负荷开关安装时,应避免与电杆等物体碰撞 7.1.1.6旁路设备投人运行前,应在负荷开关处进行电气核相,核相正确后,方可合上负荷开关 旁路设备投人运行后,应对旁路设备分流情况进行监测,以确保旁路系统运行正常 旁路设备 7.1.1.7 分流情况参见附录C 7.1.1.8旁路设备退出运行之前,应对旁路设备分流情况进行监测,以确保检修后的线路运行正常 7.1.1.9架空线路的旁路作业宜采用架空敷设方式,若采用地面敷设,应在路口设置专人看守 7.1.2移动箱变车 7.1.2.1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设备外壳应无明显变形等缺陷;与旁路柔性电缆连接的绝缘表面应消 洁、干燥,无划痕等绝缘缺陷 7.1.2.2移动箱变与柱上变压器并联运行时,应满足附录D的并联运行条件 7.1.2.3旁路设备投人运行前,应在低压开关处进行电气核相,相序正确,电压差满足并联运行条件时, 方可合上低压负荷开关 7.1.2.4旁路设备投人运行后,应对负荷电流进行监测,以确保旁路系统运行正常 旁路设备架空敷设 操作参见附录E 7.2旁路设备的运输及存储及保养 7.2.1旁路电缆及连接器、负荷开关 7.2.1.1旁路电缆连接器在回收时,应保持清洁并做好防潮和防腐蚀处理,并采用专用的包装袋罩住 以免被其他物体磕碰或划伤,宜使用专用支架或工具箱保存 旁路电缆连接器应存放于通风良好,清请干燥的专用工具库房内,室内的相对湿度和温度应满 7.2.1.2 足DL/T974的规定和要求 7.2.1.3运输时应采取防潮措施,使用专用工具袋、工具箱或工具车 7.2.1.4绝缘部件应使用不起毛的布擦拭,或使用清洁纸进行清洁,不得使用带有毛刺或具有研磨作用 的擦拭物擦拭 7.2.2旁路电缆车及移动箱变车 车辆如长期存放,应停放在防盗、防潮、通风和具有消防设施的专用场地,并将所有门窗、抽屉 7.2.2.1 等活动部件处于稳固关闭状态 7.2.2.2车辆的停放场地宜提供外接电源 7.2.2.3车辆的存放环境条件,应满足所有车载设备的贮存要求 重要的非集控设备不宜长期存放在 移动箱变车上 7.2.2.4车辆应按照机动车辆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定期维护与保养 7.2.2.5车辆在进行运输或自驶时,应将所有抽屉、门锁关好,所有设备处于牢固的固定或绑扎状态 7.2.2.6车辆如采用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应符合GB/T16471的相关规定
GB/T34577一2017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旁路设备主要技术要求 旁路柔性电缆 A.1.1结构要求 旁路柔性电缆结构要求如下: 旁路柔性电缆应为单芯电缆 a b) 旁路柔性电缆应包括导电芯、绝缘层、屏蔽层及外护套等 旁路柔性电缆的导电芯一般由多股软铜线构成,其截面积宜不小于35mm c d 旁路柔性电缆的绝缘层一般由乙丙橡胶,热可塑性合成橡胶,耐热弹性交联聚乙烯等材料制 成,其厚度宜不小于5.0mm 旁路柔性电缆的屏蔽层一般由镀锌铜丝及纤维混编制成,其截面积宜不小于101 e mm" fD 旁路柔性电缆的外护套一般由耐候橡胶制成,其厚度宜不小于2.0mm A.1.2电气性能 旁路柔性电缆的电气性能应满足表A.1和表A.2的要求 表A.1旁路柔性电缆工频耐压等电气性能要求 电压等级 工频耐压 雷电冲击 局部放电(1.7U 绝缘电阻 10kV 45kV/1min 士75kV/10次 s10PC >500MQ 的kVT 士125kV/10次 20kV min 10PC >500MQ 表A.2旁路柔性电缆通流能力等电气性能要求 导电芯截面积通流能力温升正常运行最高温度短路允许最高温度热稳定电流水平 电动力水平 35mm 150A 55K 大于100 大于250 10030A/0,5s 40kA/200ms 50mm 200A S55K 大于100C 大于250C 10030A/0,5s 40kA/200ms A.1.3机械性能 机械性能应满足: 旁路柔性电缆的可弯曲半径不得大于8倍的电缆外径 a D)旁路柔性电缆可重复多次敷设、回收使用,在弯曲半径为8倍电缆外径重复进行弯曲试验 1000次,其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均保持完好 10
GB/34577一2017 A.2旁路电缆连接器 A.2.1 -般要求 -般要求包括: 旁路电缆连接器应与旁路柔性电缆及旁路负荷开关等装置配套 a b 旁路电缆连接器包括中间连接器及电缆终端两种类型 其中中间连接器包括快速插拔直通接 头和T型接头等类型;电缆终端包括与中间连接器或旁路负荷开关连接用,以及与架空导线 或环网柜(分支箱)连接用等类型 快速插拔式电缆连接器应对接方便,对接后应有牢固,可靠的闭锁装置;在解除闭锁装置后,可 方便的由对接状态改变到分离状态 旁路电缆连接器的金属外壳应与旁路电缆屏蔽层可靠连接 A.2.2电气性能 旁路电缆连接器的电气性能应满足表A.3和表A.4的要求 旁路电缆连接器工频耐压等电气性能要求 表A.3 电压等级 工频耐压 雷电冲击 局部放电(a1.7U 绝缘电阻 10kV 45kV/1nminm <10Pc >500Mn 士7kV/10次 20kV 55kV/1min 士125kV/10次 <10PC >500Mn 注:工频耐压试验要求将试品浸人水平面以下0,5m,试验时间2h 表A.4旁路柔性电缆通流能力等电气性能要求 导电芯截面积通流能力 正常运行最高温度短路允许最高温度热稳定电流水平 电动力水平 温升 35mm 150A <55K 大于100C 大于250 10030A/0.5s 40kA/200ms K 大于 l00C 大于 250C 50mm 200A 55 10030A/0.5s 40kA/200ms A.2.3机械性能 机械性能应满足 连接器的机械寿命>1000次循环(对接与分离为一个循环) a b 正常运行时,旁路柔性电缆绝缘体的允许温度不小于100C 短路时,旁路柔性电缆的允许温度不小于250C c A.3旁路负荷开关 A.3.1 一般要求 -般要求包括 旁路负荷开关应带有核相功能 a b)旁路负荷开关宜采用SF,绝缘 11
GB/T34577一2017 旁路负荷开关外壳应带有接地螺栓 c d) 旁路负荷开关与旁路电缆的连接应方便可靠 旁路负荷开关的分合指示标志应清楚、明显 e 旁路负荷开关的分闸、合闸应有闭锁装置 fD) 旁路负荷开关应有压力显示和失压闭锁装置 g A.3.2电气性能 旁路负荷开关电气性能应满足表A.5的要求 表A.5旁路负荷开关电气性能要求 工频耐压 关合短路 电动力 热稳定短开关导通的 电压等级 额定电流 电流能力 稳定水平 路耐受程度 接触电阻 断口 对地 相间 10kV 45kV 45kV 45kV 40kA 0kA/200ms 16kA/3s 2004Q 200A 20kV 55kV 55kV 55kV 200A 40kA 40kA/200ms 16kA/3s 2004Q A.3.3机械性能 机械性能应满足 开关外壳的防护等级应为IP68 a) b)开关的机械寿命应不小于3000次 c 开关的开断时间应小于20n mS d 开关的三相分断的差异应小于5" ms 开关如果采用SF 绝缘,SF 气体年泄漏率应小于0.5% e A.4旁路设备辅助装置 A.4.1架空敷设装置 A.4.1.1 旁路设备架空散设装置包括旁路设备杆上固定装置及架空散设辅助装置 A.4.1.2旁路设备杆上固定装置包括;旁路电缆杆上绝缘支架、中间连接器杆上固定盒、旁路负荷开关 杆上固定装置、余缆杆上支架 装置的额定荷载应满足表A.6的要求,装置在3倍额定荷载的静负荷 下,应无变形 表A.6架空敷设杆上固定装置荷载要求 旁路电缆杆上 中间连接器杆 旁路负荷开关 名称 余缆杆上支架 绝缘支架 上固定盒 杆上固定装置 额定荷载 500N 500N 500N 1000N A.4.1.3旁路设备架空敷设辅助装置包括移动滑车及支撑绳、电缆终端牵引工具、电缆中间接头固定 牵引工具、杆上电缆导人支架、,电缆中间支撑装置,牵引绳等,拉缆设备等 装置的额定荷载应满足表 A.7的要求,设备在3倍额定荷载的静负荷下,应无变形 12
GB/34577一2017 表A.7架空敷设辅助装置荷载要求 移动滑车 电缆终端 电缆中间接头 电缆中间 名称 牵引绳 拉缆设备 牵引工具 固定牵引工具 及支撑绳 支撑装置 额定荷载 5kN 5kNN 1kN lkN 5kN 5kN A.4.2地面敷设装置 旁路电缆地面保护盖板,在总重为5t的小型车辆通过20次后,旁路电缆应无任何变形、损伤,盖 板因无明显变形 A.5旁路电缆车 A.5.1基本结构及功能 A.5.1.1定置存放、安全运输旁路作业设备功能 A.5.1.1.1定置装载旁路柔性电缆 整车为厢式工程车,在车厢内配置电缆收放装置,电缆收放装置主要由环形轨道、三联电缆卷盘、卷 盘驱动机构、起吊装置等组成 电缆收放装置应定置装载不少于18盘(截面不大于50mm、单条长度 不大于50m)旁路柔性电缆 A.5.1.1.2部件收纳箱用于定置存放(除旁路柔性电缆之外的)旁路负荷开关、转接电缆、电缆连接器等 全部旁路作业设备部件 A.5.1.1.3部件收纳箱应配置专用存放模块,分类置放各种旁路作业部件(如旁路负荷开关,转接电缆 等)并设计专用工装卡具可靠固定,存放小型部件的压型模应有数量标识,实现各部件的定置管理,防止 工具在运输中互相磕碰和颠簸 A.5.1.2电动或液压机构驱动,手动收,放旁路柔性电缆的功能 A.5.1.2.1三联电缆卷盘横向并列安装在环形轨道内,通过电动或液压机构驱动每组卷盘,可按顺序逐 个移动到车厢尾部指定收放旁路柔性电缆位置,每组卷盘在行驶状态应自动锁紧防止其窜动 A.5.1.2.2一组卷盘装置在收放旁路柔性电缆位置应根据工作需要具有分别进行连续、点动、三相同时 及单相收放功能 A.5.1.2.3电缆卷盘应有定位锁紧功能,防止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电缆卷盘移动和自转 A.5.1.2.4电缆收放操作应通过配置的有线遥控操作装置实现,控制线缆长度不小于3m. A.5.1.2.5机构设计时应有足够的检修空间,便于维护 A.5.13现场快速拆解电缆卷盘的功能 配置的随车起吊装置可将电缆卷盘吊放到车厢外,一组电缆卷盘可快速拆分为三个单体卷盘以便 于运送和卷盘的检修,起重臂额定起重量不得小于500kg A.5.1.4夜间作业现场照明功能 驾驶室外顶部安装车载升降式照明装置,配备全方位转向云台,用于夜间作业现场提供照明 照明 电源宜采用车辆底盘蓄电池DC24V电源,照明灯具宜采用LED灯等节能灯具,照度满足现场工作 要求 13
GB/T34577一2017 A.5.1.5车辆存放支撑功能 车厢底部应配置4处液压垂直伸缩支腿,支腿伸出后应使轮胎不承载,并能承受整车和货载总质 量,液压伸缩支腿的控制系统应安装在便于操作的位置 A.5.2车辆平台 A.5.2.1改装 旁路作业车采用已定型汽车整车进行改装 用于改装的国产原始车辆车型应在工 业与信息化部发布的《车辆生产企业和产品》中进行公告,并必须通过强制认证(CCC认证);采用 进口汽车整车时,应具有合法手续和资质,并通过国家规定的强制检测 旁路作业车车型应在《车辆生 产企业和产品》中进行公告,并必须通过强制认证(CCC认证)并标识强制认证标志 旁路作业车 的改装不得更改汽车底盘的发动机、传动系、制动系、行驶系和转向系等关键总成 配网抢修车的改装 应符合GB/T1332,GB/T13043,QC/T252等汽车改装技术标准的要求 A.5.2.2车辆底盘 旁路作业车底盘应满足四级以上公路的行驰要求 特殊使用环境的旁路作业车,应考虑车辆的通 过性,可使用越野底盘 车辆总质量不大于10t,装载全套旁路作业设备及常用工器具不得出现超载 现象 A.5.2.3外廓尺寸,质量、轴荷 旁路作业车应进行外廓尺寸、装载质量、轴荷及质量参数校核,应符合GB1589和GB/T12428等 的规定 A.5.3车厢 A.5.3.1 分舱 旁路作业车应采用分舱设计,有独立的驾驶室、部件收纳箱、电缆收放装置、工具箱等 A.5.3.2内饰 车身内壁、内顶、内外装饰件及座椅材料等应采用符合环保要求的阻燃材料 其阻燃性应符合 GB8410的规定 车厢内可触及的部位不应有突出的尖角、锐边 A.5.3.3驾驶室 车内应配置冷暖空调,车用音响,配备一套相应的随车检修工具 A.5.3.4管线 车厢内各气、油,水、电管线应布置合理、固定可靠,不得有松动、渗漏,脱落等现象,行驶中不应发生 磨损 电气设备应符合Qc/T413的规定 旁路作业车液压系统各电磁阀应集中配置在方便液压系统 日常维护检修位置 A.5.3.5通风装置 车辆平台应有通风装置,满足乘员工作时空气清新、设备通风、散热的需要 14
GB/34577一2017 A.5.3.6专用装置 专用装置各操纵机构的操作指示牌应字迹清晰,在明显、适当的部位安装牢固 专用装置的起重、 升降或伸展等应保证在最大力矩,负荷下安全使用 专用装置应满足稳固、平稳,锁紧,限位等要求,在 车辆行驶时无自身松动 人员上下车处所应配置梯具或踏步板 A.5.4辅助系统 A.5.4.1 电气系统 电路系统应设电源总开关并布置在操作人员便于操作使用的位置 A.5.4.2照明系统 旁路作业车的照明包括车辆本体照明、工作照明和应急照明 照明设施的性能和参数应满足其相 应技术标准的要求,分别如下 本体照明 a 汽车本体照明应符合GB4785的要求 工作照明 b) 旁路作业车的工作照明包括车内工作照明、车外场地照明等,要求分别如下 车内工作照明 车内工作照明应满足工作位照明要求 照度应不小于300lx 车内有多个工作位时,应有相应的 工作照明 22 车外场地照明 车顶的两侧、尾部等可安装场地照明灯,用于周围工作场地的照明,场地照明的照度应不小于150lx 33 应急照明 旁路作业车宜配备便携式可充电应急防爆照明灯,用于应急照明 A.6移动箱变车 A.6.1基本结构及组成 移动箱变车主要由底盘车及密封车厢、变压器,高压开关柜、低压开关柜、旁路柔性电缆、低压电缆、 电缆快速插拔接头,密封车厢,支撑系统、进风及冷却装置,排气装置、灭火装置等组成 整车应满足 QC/T252要求 A.6.2底盘车及车厢 移动箱变车的底盘车及车厢应满足GB1589,GB7258等标准的要求及下列要求 车辆底盘 a 移动箱变车底盘应满足四级以上公路的行驶要求 特殊使用环境的移动箱变车,应考虑车辆的通 过性,可使用越野底盘 b)汽车标志 移动箱变车的文字和图形标志应符合GB7258的规定 车身反光标识 移动箱变车的车身反光标识的性能和安装、粘贴应符合GB23254的规定 15
GB/T34577一2017 d 外廓尺寸、质量、轴荷 移动箱变车应进行外廓尺寸,装载质量、轴荷及质量参数校核,应符合GB1589和GB/T12428等 的规定 车厢 e 车厢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分舱 移动箱变车应采用分舱设计.设有驾乘区、高低设备区、旁路柔性电缆输放区和操作区,驾乘区宜独 立设计 2)内饰 车身内壁、内顶、内外装饰件及座椅材料等应采用符合环保要求的阻燃材料 其阻燃性应符合 GB8410的规定 车厢内可触及的部位不应有突出的尖角、锐边 3)驾驶室 车内应配置冷暖空调、车用音响,配备一套相应的随车检修工具 管线 ! 车厢内各气、油、水,电管线应布置合理、固定可靠,不得有松动、渗漏,脱落等现象,行驶中不应发生 电气设备应符合Qc/T413的规定 磨损 5)通风装置 车辆平台应有通风装置,满足乘员工作时空气清新、设备通风、散热的需要 A.6.3辅助系统 A.6.3.1电气系统 电路系统应设电源总开关并布置在操作人员便于操作使用的位置 A.6.3.2照明系统 移动箱变车的照明包括车辆本体照明、工作照明和应急照明,要求分别如下: 本体照明 a 汽车本体照明应符合GB4785的要求 b)工作照明 移动箱变车的工作照明包括车内工作照明、车外场地照明等,要求分别如下 车内工作照明 1 车内工作照明应满足工作位照明要求 照度应不小于300lx 车内有多个工作位时,应有相应的 工作照明 2)车外场地照明 变电运维车顶的两侧、尾部等可安装场地照明灯,用于变电运维车周围工作场地的照明,场地照明 的照度应不小于150lx 应急照明 c 移动箱变车宜配备便携式可充电应急防爆照明灯,用于应急照明 A.6.3.3接地系统 移动箱变车应有专用的集中接地点,并具有明显的接地标志 移动箱变车上各电气设备及整车应具 有可靠的保护和工作接地连接网络,整车配置充足可靠的接地线缆和接地钉等设备,并设置方便操作的接 地连接点 接地线应有足够的截面和长度,主接地回路接地线的截面应满足热容量和导线电压降的要求 16
GB/34577一2017 A.6.3.4液压系统 液压系统是为移动箱变车在车库停放时或在机组工作时保护轮胎及车桥提供支撑,四只液压支腿 应带有锁定装置,每腿均应能独立操作 A.6.3.5安全保护、警示、防护 A.6.3.5.1 安全保护 移动箱变车的液压、机械、电动等运动部件,对承重、传动等安全有明显影响时,应有限位闭锁保护 装置 闭锁装置应动作灵活,可靠 可人工移动的可动部件,对运输、固定等有明显安全影响时,应有限 位锁紧装置 锁紧装置应方便人工操作,动作灵活,限位可靠 A.6.3.5.2警示 移动箱变车应有声光报警装置,并可由车上操作人员进行控制 设备区可根据带电检测需要安装 烟雾、有毒气体等报警器 A.6.3.5.3防护 移动箱变车宜配备常用的安全工器具.防护用具 移动箱变车的驾驶室.设备区等不同功能区域应 配备消防器材 消防器材应安装牢固,取放方便 A.6.4车载变压器 车载变压器在生产及出厂过程中,应进行以下试验及测量,并提供测量结果 绕组直流电阻测量; aa 电压比测量和连接组别标号检定 b 短路阻抗和负载损耗测量; c 空载电流和空载损耗测量 d 绕组对地绝缘电阻; e 温升试验 工频耐压试验:45kV/1min; g h) 承受短路能力试验; 油浸)绝缘油试验; j (干式)局部放电试验; k 干式)噪音测量 A.6.5高压开关 A.6.5.1车载高压开关电气性能应满足表A.8的要求 表A.8旁路负荷开关电气性能要求 工频耐压 关合短路 热稳定短开关导通的 电动力 电压等级 额定电流 电流能力 稳定水平 路耐受程度 接触电阻 断口 对地 相间 10kV 45kv 45kV 5kV 16kA/3、 40kA/200ms 200A 40kA 2004Q 20kV 55kV 55kkV 55kV 200A 40kA 0kA/200ms 16kA/3s <2004n 17
GB/T34577一2017 A.6.5.2车载高压开关机械性能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开关外壳的防护等级应为IP68 b 开关的机械寿命应不小于3000次 e 开关的开断时间应小于20 ms d 开关的三相分断的差异应小于5; mS 开关如果采用SF,绝缘,SF,气体年泄漏率应小于0.,5% A.6.6旁路柔性电缆 移动箱变车的旁路柔性电缆应满足A.1要求 A.6.7旁路电缆快速插拔接头 移动箱变车的旁路电缆快速插拔接头应满足A.2要求 18
GB/34577一2017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工具设备试验要求 B.1型式试验 B.1.1 旁路柔性电缆及连接器 旁路柔性电缆及连接器的试验项目见表B.1,试验应将旁路柔性电缆与连接器连接好后进行,试验 方法参照GB/T12706.4 表B.1旁路柔性电缆与连接器试验项目 序号 试验项目 型式试验 出厂试验 交接试验 外观检t 工频耐受电压试验 雷电冲击耐压 局部放电试验 温升试验 热稳定电流水平 电动力水平 1000次机械寿命试验 B.1.2旁路设备辅助装置 旁路设备辅助装置的试验项目见表B.2,试验布置应按照实际工况 表B.2旁路柔性电缆与连接器试验项目 序号 试验项目 型式试验 出厂试验 交接试验 外观检查 静负荷试验 注出厂及交接试验按照额定荷载的1.倍进行 B.1.3旁路负荷开关 旁路负荷开关的试验项目见表B.3,试验方法参照GB/T3804标准 19
GB/T34577一2017 表B.3旁路负荷开关试验项目 序号 试验项目 型式试验 出厂试验 交接试验 外观检查 工频耐受电压试验 雷电冲击耐压 导通接触电阻试验 关合短路电流试验 热稳定电流水平 电动力水平 开关开端、关合时间 B.1.4移动箱变车 B.1.4.1整车试验 移动箱变车的试验条件及试验准备应符合GB/T12534,整车的性能试验按照Qc/T252进行 B.1.4.2变压器试验 车载变压器的试验项目见表B.4,试验方法按照GB/T1094.1进行 表B,4车载变压器试验项目 序号 试验项目 型式试验 例行试验 交接试验 外观检查 绕组直流电阻测量 电压比测量和连接组别标号检定 短路阻抗和负载损耗测量 空载电流和空载损耗测量 绕组对地绝缘电阻 工频耐压试验 雷电冲击试验 油浸)绝缘油试验 10 (干式)局部放电试验 (干式)噪音测量 ll 12 温升试验 13 承受短路能力试临 B.1.4.3旁路柔性电缆及连接器 旁路柔性电缆及连接器试验按照B.1.1进行 20
GB/34577一2017 B.1.4.4高压开关 车载高压开关试验按照B.1.3进行 B.2预防性试验 B.2.1旁路柔性电缆、旁路电缆连接器、旁路电缆车以及移动箱变车的旁路设备应每12个月进行预防 性试验 B.2.2旁路柔性电缆及连接器试验项目如下 外观检查; a b 工频耐受电压试验; c 局部放电试验 旁路负荷开关试验项目如下 B.2.3 外观检查; a 工赖耐受电压试验 b 导通接触电阻试验; c d)sF6气压及气体泄漏率 B.2.4旁路设备辅助装置试验项目如下 a 外观检查; 绳索类工具)机械荷载 b B.2.5车载变压器试验项目如下 绕组直流电阻; a 电压比测量和链接组别测量; b 短路阻抗和负载损耗测量; c 空载电流和空载损耗测量; d 绕组对地绝缘电阻; e 绝缘试验 干式)局部放电试验 g B.2.6车载高压开关试验项目如下 外观检查 a b)工频耐受电压试验; c 导通接触电阻试验 21
GB/T34577一2017 附 录 资料性附录) 分流情况 旁路设备与待检修设备、检修后设备并联运行后,应根据旁路设备及待检修设备、检修后设备的参 数,核查旁路设备分流情况是否正常 一般情况下,旁路电缆分流约占总电流的1/4一3/4 22
GB/34577一2017 附 录D 规范性附录 旁路变压器与柱上变压器并联运行条件 D.1接线组别要求 旁路变压器与柱上变压器接线组别必须一致,否则不得并联运行 D.2变比要求 旁路变压器与柱上变压器变比应符合下列要求 当柱上变压器负载率大于50%时,旁路变压器与柱上变压器变比应一致; aa b)当柱上变压器负载率不大于50%时,旁路变压器与柱上变压器变比差异不应超过5%,即低压 输出电压差不得大于10V D.3短路阻抗要求 对旁路变压器与柱上变压器短路阻抗的差异不要求 D.4容量要求 旁路变压器与柱上变压器容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当旁路变压器与柱上变压器变比一致时,旁路变压器的容量不小于用户最大负荷即可 a b 当旁路变压器与柱上变压器变比存在5%级以内的差异时,旁路变压器的容量应不小于柱上 变压器额定负荷容量 23
GB/T34577一2017 附 录 资料性附录) 旁路设备架空敷设操作导则 E.1旁路作业设备敷设 E.1.1敷设工作流程 敷设工作流程见图E.1 旁路作业设备敷设工作流程 体 主体 分项操作步骤 分项操作步骡 步 步骤 「摆放放线架和三相电须盘 安装紧线工具 开始 安装支撑绳定工具 组合三相电缆头 敷设 安装牵引绳导入轮 收紧牵引绳,牵引旁路电缆 务路 电缆 安装余缆支架 使用中间接头连接电缆 安装地面牵引工具 电头到杯吁 固定在电杆上 安较杆上定工具 安装地面固定工具 同法牵引安恢分支电缆 安装电缆导入支架、放线架 确定旁路开关安装位置 在中间上安中间支撑工 安装 安装前检查旁路开关正常 旁路 开关 将支源孤百终展开 安装旁路开关固定金具 拖室起始的 将支棵绳与上因定 安装旁路开关 真的导可杆连接 E厕 安装旁路开关接地线 用短支撑绳越 工几和地面定工 将支撑绳缠绕在紧线 安柱上固定金具 收紧支撑绳 安装T型接头和接头支架 百牵引工 穿过导入轮 将旁路电缆与旁路开关对接 连接 旁路 经杆上定工具滑轮 定旁路开关引下线 并连接旁路开关 拖至地面工贝 敷设 务路 结束 电缆 图E.1敷设工作流程 24
GB/34577一2017 E.1.2旁路作业设备敷设作业程序 E.1.2.1安装高度 E.1.2.1.1旁路作业设备的安装高度应与杆上其他带电设备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E.1.2.1.2旁路开关:安装于杆上距地面4.5m且距离杆上带电设备2m以外的区间内 安装时可根 据电杆高度、安全要求和现场条件确定 E.1.2.1.3支撑绳:安装于杆上距地面4m以上且低于开关0.5m的区间内 E.1.2.1.4横跨道路的安装高度;在电杆高度区间许可的条件下,旁路电缆的最低点应高于地面5" m 不能满足时,则应采取其他措施或申请相应的交通管制,限制通行高度 E.1.2.2牵引长度限制 旁路作业工作中牵引高压旁路电缆的长度不得超过200m,否则应分段架设,牵引 E.1.2.3安装敷设工具 E.1.2.3.1安装敷设工具示意图见图E.2 2#杆 1#杆 9#杆 8#杆 旁路开关 旁路开关 紧线工具 中间支撑工具 中间支撑工具 固定工具杆上 导入轮 余缆支架 支撑绳固定工具 余缆支架 电缆 牵引工具 图E.2安装敷设工具示意图 E.1.2.3.2在9井杆上安装紧线工具,牵引绳导人轮、支撑绳固定工具、余缆支架;在地面安装电缆牵引 工具,操作程序分别如下: a 安装紧线工具: 调整紧线工具的固定金具金属链条的长度,将链条绕在电杆上并扣牢 1) 2 拧紧固定螺栓,将紧线工具的固定金具固定在电杆上 33 将紧线工具用销轴固定在固定金具上 固定紧线工具的销轴位置应正对电缆牵引方向 链条的松紧程度以金具不滑落不松动为宜 b 安装承重绳固定工具: 1 调整金属链条的长度,将链条绕在电杆上,扣牢 22 拧紧固定螺栓,将支撑绳固定工具安装在电杆上 安装牵引绳导人轮 l调整金属链条的长度,将链条绕在电杆上,扣牢 22 拧紧固定螺栓,将导人轮的固定金具固定在电杆上 33 将导人轮挂在支架的外侧,离开电杆,用销钉固定 注意:固定支架的方向在电杆的侧面 25
GB/T34577一2017 链条的松紧程度以金具不滑落为宜 d 安装余缆支架 1 调整金属链条的长度,将链条绕在电杆上,扣牢 22 拧紧固定螺栓,将余缆支架的固定金具固定在电杆上 安装地面牵引工具: 用地锚将地面牵引工具(卷扬机)固定 22 安装高度要求如下 紧线工具安装在旁路开关下面约200n mm; 牵引绳导人轮安装在紧线工具下约3001 mm; 支撑绳固定工具安装于“导人轮”下的合适位置 余缆支架安装在最下层不影响其他设备操作的地方 E.1.2.3.3在1井杆上安装杆上固定工具、余缆支架,在地面上安装地面固定工具电缆导人支架,放线 架,操作程序分别如下 安装杆上固定工具 a 调整金属链条的长度,将链条绕在电杆上,扣牢 1 拧紧固定螺栓,将杆上导人固定支架的固定金具固定在电杆上 22 将杆上导人固定支架挂在固定金具上 注意固定时,悬臂挂钩在线杆的侧面 链条的松 33 紧程度以金具不滑落为宜 安装高度:杆上固定工具与紧线工具高度基本一致 4 b)安装地面固定工具 根据电缆安装高度和支撑绳引线段的长度(7m,2m,1m)在地面上作地锚,将地面固定工具的拉 环与地锚连接,固定地面固定工具, 安装电缆导人支架、放线架 在距地面固定导人工具3m一5m的地方放置电缆导人支架,将三相电缆的导人轮分别 安装在支架上,用螺栓顶牢 在距电缆导人支架1m3m的地方,放置三个电缆放线架 E.1.2.3.4在中间杆上安装中间支撑工具操作程序如下: 调整金属链条的长度,将链条绕在电杆上,拧紧固定螺栓,将中间支撑支架的固定金具固定在 a 电杆上 安装高度应比首末端电杆上安装的紧线工具和杆上固定工具高约200mm b 将承重绳支撑架安装在固定金具悬臂的外侧,用销钉固定;支撑架上的导向滚轮一般安装在固 c 定金具悬臂的内侧,用销钉固定 导向滚轮用于防止高压旁路电缆施放时与电杆摩擦和引导 电缆走向 E.1.2.4安装支撑绳 E.1.2.4.1安装支撑绳示意图见图E.3 26
GB/34577一2017 9#杆 1#杆 2#杆 8#村 支撑绳 旁路开关 旁路开关 紧线工具 中间支撑工具 中间支撑工具 固定工具杆上 导入轮 余缆支架 支撑绳固定工具 余缆支架 牵引工具 因定工具(地上 图E.3安装支撑绳示意图 E.1.2.4.2安装支撑绳操作程序如下 将支撑绳线盘安装在支撑绳固定工具上,并展开支撑绳,拖至1井杆 支撑绳的接续用MR-A 连接头连接 打开中间支撑工具支撑槽一侧的销钉,把支撑绳放在支撑槽内,再把支撑槽恢复 b 用MR-B连接头将支撑绳与杆上固定工具的导引杆连接 c 将支撑绳(7m-2m-1m)用MR-B连接头与杆上固定工具和地面固定工具连接 d e 拉紧支撑绳 先将地面固定工具的尼龙带收紧 再将支撑绳缠绕在紧线工具上,使用力矩扳 手,收紧支撑绳 E.1.2.5施放牵引绳 E.1.2.5.1施放牵引绳示意图见图E.4 9#杆 2#杆 1#杆 8#杆 支撑绳 旁路开关 旁路开关 固定工具杆上) 紧线工具 中间支撑工具 中间支撑工具 余缆支架 导入轮 牵引绳 支撑绳固定工具 余缆支架 牵引工具 固定工具地上 图E.4施放牵引绳示意图 E.1.2.5.2将牵引绳由牵引工具,穿过导人轮、杆上固定工具滑轮,拖至地面固定工具 E.1.2.6高压旁路电缆的敷设 E.1.2.6.1高压旁路电缆的敷设示意图见图E.5 27

配电线路旁路作业技术导则GB/T34577-2017

1. 前言

配电线路旁路作业是一项常见的维修和检修工作,但由于其涉及高压电力设备,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因此,为了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以及设备的正常运行,制定了《配电线路旁路作业技术导则GB/T34577-2017》标准,旨在规范配电线路旁路作业的各个环节,提高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2. 作业前准备

在进行配电线路旁路作业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需要对作业场所进行评估,确定周围环境是否具备进行作业的条件。其次,需要检查作业设备的完好情况,包括操作杆、安全带、绝缘手套等,确保设备符合使用要求,并对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检修。同时,还需组织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3. 作业方案

在制定作业方案时,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包括作业地点、作业设备、作业人员数量和作业时间等。在确定作业方案后,应向所属电力部门报备,并取得相应的批准文件。此外,在作业前还需组织作业人员进行模拟演练,确保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任务和职责。

4. 安全措施

配电线路旁路作业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必要的安全措施。首先,应对作业现场进行围栏隔离和警示标识,确保未参与作业的人员不会误入危险区域。其次,作业人员必须穿戴符合要求的防护装备,并按照规定使用安全工具。再次,应注意作业期间的天气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最后,在作业结束后,应对作业设备进行清点和检查,确保设备符合要求,没有遗漏或损坏。

5. 总结

《配电线路旁路作业技术导则GB/T34577-2017》标准的出台,为配电线路旁路作业提供了规范和指导。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可以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

和配电线路旁路作业技术导则类似的标准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用汽轮机规范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用汽轮机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用汽轮机规范的编号:GB/T34576-2017。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用汽轮机规范共有25页,发布于2018-04-01
火力发电厂热工仪表与执行装置运行维护与试验技术规程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火力发电厂热工仪表与执行装置运行维护与试验技术规程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火力发电厂热工仪表与执行装置运行维护与试验技术规程的编号:GB/T34578-2017。火力发电厂热工仪表与执行装置运行维护与试验技术规程共有46页,发布于2018-04-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