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5974.5-2018

塑料及其衬里制压力容器第5部分:塑料衬里制压力容器的制造、检查与检验

Plasticsandplasticliningpressurevessels—Part5:Fabrication,inspectionandtestingforpressurevesselswithplasticlining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塑料及其衬里制压力容器第5部分:塑料衬里制压力容器的制造、检查与检验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塑料及其衬里制压力容器第5部分:塑料衬里制压力容器的制造、检查与检验的编号:GB/T35974.5-2018。塑料及其衬里制压力容器第5部分:塑料衬里制压力容器的制造、检查与检验共有11页,发布于2018-09-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G94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71.120;83.140
  • 实施日期2018-09-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1页
  • 文件大小770.11KB

塑料及其衬里制压力容器第5部分:塑料衬里制压力容器的制造、检查与检验


国家标准 GB/35974.5一2018 塑料及其衬里制压力容器 第5部分:塑料衬里制压力容器的 制造、检查与检验 Plastiesandplstieliningpressurevesels一 Part5Fabrication,inspectionandtestingforpressurevesselswithplasticlining 2018-02-06发布 2018-09-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35974.5一2018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制造 3.1 般要求 3.2材料 3,3加工工艺 技术要求 4.1外观 4.2 衬里最小壁厚 4.3耐压试验 泄漏试验 44.4 44.5 电火花试验 4.6热胀冷缩试验 4.7耐负压试验 检验 5.1检验方法 5.2检验规则 出厂要求 6.1出厂资料 6.2铭牌 6.3包装和运输 6.4贮存
GB;/T35974.5一2018 前 言 GB/T35974《塑料及其衬里制压力容器》分为五个部分 第1部分:通用要求; 第2部分:材料 第3部分:设计; 第4部分;塑料制压力容器的制造,检查与检验; -第5部分:塑料衬里制压力容器的制造、检查与检验 本部分为GB/T35974的第5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非金属化工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62)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国家化学建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承德精密试验机有限公司,国家塑料制品质量 ,天津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四川理工学院、上海沃奉科流体设备有限 监督检验中心福州、 公司,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广州特种承压设备检测研究院,云南建投第二安装 工程公司、河南省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检测研究院、贵州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温州赵氟隆有限公司 四川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安徽汇久管业有限公司、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吴东亮,王新华、张欣涛、杜非、李俊、秦波、杭玉宏、丁金森、许彦录,赵波、张海营 刘智陈国龙、杨虎、周向阳、郑汪萍
GB;/T35974.5一2018 塑料及其衬里制压力容器 第5部分:塑料衬里制压力容器的 制造、检查与检验 范围 GB/T35974的本部分规定了塑料衬里制压力容器的制造、技术要求、检验,出厂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以焊接、滚塑、缠绕烧结等加工工艺制造的塑料衬里制压力容器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0.4 压力容器第4部分制造.,检验和验收 GB/T35974.2塑料及其衬里制压力容器第2部分;材料 GB/T35974.3塑料及其衬里制压力容器第3部分;设计 HG/T4090塑料衬里设备电火花试验方法 HG/T4092塑料衬里设备热胀冷缩试验方法 HG/T4093塑料衬里设备衬里耐负压试验方法 HG/T4280塑料焊接工艺评定 HG/T4281塑料焊接工艺规程 JB/T4711压力容器涂敷与运输包装 NB/T47013.8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8部分:泄漏检测 制造 3.1 一般要求 3.1.1衬里容器采用的金属壳体应符合GB:/T150.4的要求 3.1.2衬里容器制造时,应对金属壳体内壁按不同衬里容器加工工艺进行相应处理,并符合相关规定 要求 3.1.3衬里容器应按本部分规定的加工工艺进行制造 3.1.4衬里容器新产品试制前或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变动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应进行工艺评定, 工艺评定合格后方可进行制造 3.1.5衬里焊接工艺评定应按3.3.1.2的规定进行,滚塑,缠绕烧结工艺评定项目至少应包括表1的内 容,当表1评定项目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进行工艺评定
GB/T35974.5一2018 表1工艺评定项目 缠绕烧结 评定项目 滚塑 外观 尺寸 壁厚均匀度 壁内气孔 拉伸强度 断裂伸长率 注:“O”表示需进行的项目;“一"表示不必进行的项目 3.2材料 3.2.1原则 衬里容器制造所用材料应符合GB/T35974.2和设计文件的规定 3.2.2验收 3.2.2.1 项目 材料验收项目为材料质量证明书、外观、尺寸和性能指标等 3.2.2.2质量证明书 材料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质量证明书中的项目和指标应符合GB/T35974.2的规定 3.2.2.3外观 材料外观应进行全检 指标应符合GB/T35974.2的规定 3.2.2.4尺寸 材料主要尺寸应进行100%检验 指标应符合GB/T35974.2的规定 3.2.2.5性能指标 主要材料的性能指标应符合GB/T35974.2的规定 3.2.3材料的复检 3.2.3.1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材料的性能指标应按GB/T35974.2和设计要求进行复检: 对质量证明书中的性能指标有怀疑时 a 设计文件中要求进行复检时 b) 3.2.3.2材料复检应进行性能指标的抽检 抽检范围应覆盖材料的每个出厂批次,抽检的项目至少包 括表2的内容,所检验项目应全部合格才能用于衬里容器制造
GB;/T35974.5一2018 表2复检验收项目及要求 材料状态 验收项目 要求 制造工艺 PVCU、PVCC;拉伸屈服应力、断裂伸长率、维卡软化温度(B 板材 PE:拉伸屈服应力、密度 焊接 PTFE、ETFE、PVDF: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 维卡软化温度,热收缩率 焊条 符合GByT35974.2 的要求 PE;拉伸屈服应力,熔体质量流动速率 滚塑 粉状树脂临 ETFE;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 粉状树脂 PTFE: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 缠绕烧结 薄膜 PTFE: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 3.3加工工艺 3.3.1焊接 3.3.1.1方法 根据壳体内壁尺寸进行内衬材料的取料,按符合HG/T4281规定的方法进行焊接,并对衬里材料 外表面进行处理涂上股水.然后衬人经喷砂,除锈处理并涂有胶水的金属壳体内;或者,对金属壳体内 表面进行喷砂,除锈处理后涂上胶水,再将衬里板材或片材粘贴在金属内表面,板的接缝也先涂胶粘贴, 在接缝上表面对接缝进行焊接,以保证衬里紧贴在金属内表面 3.3.1.2工艺评定 按HG/T4280规定的方法进行焊接工艺评定 3.3.2滚塑 方法 3.3.2.1 3.3.2.1.1装料 将树脂成型材料按设计质量填充到经喷砂除锈处理的金属壳体内需要时可在金属壳体内壁焊上 钢丝网 使用螺枪或紧圆装置将光体锁紧,确保通气孔处于畅通状态 3.3.2.1.2加热 开启旋转机构使壳体开始转动,设置转速比以确保加热过程中材料可均匀附着在壳体内表面上 对旋转的壳体进行加热 加热温度和时间设置应满足加工工艺要求,模具内部空气加热温度最高不应 低于180C 3.3.2.1.3冷却 应对加热好的壳体进行冷却,冷却过程中壳体应保持旋转状态 可采用自然冷却、水雾冷却或喷水 冷却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冷却方式进行冷却,冷却过程中要求壳体内部空气温度和壳体外表温度差不 应超过40,当壳体外表温度降低到50C一80C时,停止旋转壳体
GB/T35974.5一2018 3.3.2.1.4后处理 当壳体冷却到室温后,采用振动法消除衬里层塑料的内应力 3.3.2.2工艺评定 工艺评定应至少包括表1的项目,各项目指标应符合设计值和GB:/T35974.2的规定 3.3.3缠绕烧结 3.3.3.1方法 3.3.3.1.1棒料制备 粉料树脂经20目筛子过筛,使其成疏松状态,将其均匀地加人钢制模具中,用刮刀刮平,在压机上 将其压实后,慢慢加压,让空气排出,脱模后,将其放到烧结炉加热塑化熔结,熔结温度控制在380C士 5C,并保温至呈半透明状,然后在炉内冷却至室温取出棒料 3.3.3.1.2薄带加工 mm30 将棒料用车床切削成宽201 nmm薄带,并缠绕整理成卷 3.3.3.13缠绕 将薄带缠绕在合适的模具上,达到规定厚度后,再缠上3层~4层无碱玻璃丝带,包扎时要适度拉 紧,各部受力均匀 3.3.3.1.4烧结成型 将缠绕好的工件,送人烧结炉,控制好烧结温度与烧结时间烧结成型后取出,进行水冷却脱模,解 下无碱玻璃丝带 3.3.3.1.5衬装 将内衬件衬人经除锈处理的金属壳体内,翻边后完成 3.3.3.2工艺评定 工艺评定应至少包括表1的项目,各项目指标应符合设计值和GB/T35974.2的规定 技术要求 4.1外观 壳体外观应光滑平整,无裂纹、机械损伤及变形等缺陷 衬里外观应色泽均匀、光滑平整,不应有气 泡、裂纹和明显条纹等缺陷 衬里翻边面允许有少许的波浪面 4.2衬里最小壁厚 衬里最小壁厚应符合GB/T35974.3的要求 4.3耐压试验 衬里容器外壳安全性和衬里容器密封性的耐压试验应按5.1.3检验,应无渗漏,破裂等现象
GB;/T35974.5一2018 4.4泄漏试验 衬里容器泄漏试验应按5.1.4检验,应无泄漏现象 4.5电火花试验 衬里完好性试验应按HG/T4090中规定的数值检验,衬里不应被击穿 4.6热胀冷缩试验 衬里容器的冷热循环试验应按HG;/T4092中规定的数值检验,衬里应无变形、开裂等现象 4.7耐负压试验 衬里耐负压试验应按HG/T4093检验,衬里应无扭曲、抽扁以及变形、开裂等现象 在常温下,耐 负压值取失效值的80%为安全使用值 检验 5.1检验方法 5.1.1外观 在照度不应小于750lx的条件下,采用目视方式检验外观 5.1.2衬里最小壁厚 应使用准确度不小于0.02mm的测厚仪测量衬里最小壁厚 5.1.3耐压试验 5.1.3.1衬里容器外壳安全性试验 衬里容器外壳安全性试验应按GB/T150.4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试验温度为常温 耐压试验可造用液厌试验气压试验以及气液组合压力试验其中一种方法 液压试验和气液组合压力试验所用液体一般为水,气压试验和气液组合压力试验所用气体应为干 燥洁净的空气、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 当采用液压试验时,试验压力按式(1)确定,保压时间30min 当采用气压试验和气液组合压力试验时,试验压力按式(2)确定,保压时间10min,试验时应有安 全防护措施 [o] A一1.25户 [o ,=1.10p 可 式中: -耐压试验温度下试验压力,单位为兆帕(MPa). p 设计压力,单位为兆帕(MPa); [] -耐压试验温度下壳体材料的许用应力,单位为兆帕(MPa) []" -设计温度下壳体材料的许用应力,单位为兆帕(MPa).
GB/T35974.5一2018 5.1.3.2衬里容器密封性试验 衬里容器密封性试验应在衬里容器外壳安全性试验合格,且衬里完成后进行,可选用液压试验;试 验压力按式(3)确定,保压时间30" 试验时缓慢升压,同时进行检查 如有进行泄漏试验,则衬里 min 容器密封性试验可不做 o 1=l.0力 GT" 式中 试验温度下试验压力,单位为兆帕(MPa); 设计压力,单位为兆帕(MPa); " [] 耐压试验温度下壳体材料的许用应力,单位为兆帕(MPa); []" 设计温度下壳体材料的许用应力,单位为兆帕(MPa). 5.1.4泄漏试验 5.1.4.1 试验分类 泄漏试验包括气密性试验、氮泄漏试验 当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或者设计上不准许有微量泄漏的压力容器时,应进行泄漏试验 设计文件有规定时按设计文件规定的方法和要求进行,试验时应有安全防护措施 衬里容器应在衬里容器外壳安全性试验合格,且衬里完成后方可进行泄漏试验 经过气压试验合 格的衬里容器可不做泄漏试验中的气密性试验 5.1.4.2气密性试验 气密试验应按GB/T150.4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试验温度为常温 试验压力应按式(3)确定 保压时间10min 5.1.4.3氮泄漏检测 按NB/T47013.8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氨泄漏检测,试验温度为常温 最大试验压力不应超过设计 压力的1.15倍,保压时间30min 氨泄漏检测过程中不准许负压情况发生 5.1.5电火花试验 电火花试验部位为衬里容器全部内表面,尤其应注意衬里容器圆角、支管等形状急剧变化处;不应 长时间在同一个部位反复扫描;如有缺陷,应在检测出的位置做好标记 电火花试验应按HG/T4090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 5.1.6热胀冷缩试验 热胀冷缩试验应按HG/T4092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 5.1.7耐负压试验 耐负压试验应按HG/T4093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
GB;/T35974.5一2018 5.2检验规则 5.2.1检验分类 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除设计文件另有规定,检验项目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检验分类与项目 出厂检验 型式试验 序号 检验项目 检验要求 检验方法 外观 4. 5.1.1 衬里最小壁厚 4.2 5.1.2 衬里容器外壳安全性试验 4.3 5.1.3.1 O" 耐压试验 Oa," 衬里容器密封性试验 4.3 5,1.3.2 泄漏试验 " 4.4 5.l.4 A" 4.5 5,1.5 电火花试验 4.6 5,1.6 热胀冷缩试验 耐负压试验 4.7 5.1.7 注;“”"表示需进行的项目;“一”表示不必进行的项目;“"表示适用时进行的项目 衬里容器外壳安全性试验合格、进行衬里后的整体容器制品,不再重复进行外壳安全性试验 如有进行泄漏试验,则衬里容器密封性试验可不做 经过气压试验合格的衬里容器可不做泄漏试验中的气密性试验、衬里容器密封性试验 5.2.2出厂检验 每台衬里容器都应进行出厂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5.2.3型式试验 在原料和工艺不变的情况下,每三年应至少进行一次型式试验 若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 试验 新产品试制定型鉴定或产品转厂生产时试制定型鉴定; a b)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变动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c 5.2.4判定 5.2.4.1出厂检验判定 出厂检验结果符合要求,则判为合格 若有一项或以上不符合要求,则判定为不合格 不合格品可 进行返工,焊缝处可返工1次,其他部位允许返工2次,返工后应重新进行复验,若复验后仍不合格,则 判为不合格 如有返工应在质量证明书中记录返工次数、部位、返工情况等 5.2.4.2型式试验判定 型式试验结果符合表3规定的要求,则判为型式试验合格 若有一项或以上不符合要求,则判定为 型式试验不合格
GB/T35974.5一2018 6 出厂要求 6.1出厂资料 6.1.1制造单位应向衬里容器采购方提供出厂资料,对衬里容器使用有特殊要求时,还应提供使用说 明书 6.1.2衬里容器出厂资料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 a 衬里容器竣工总图; b 衬里容器质量证明文件(包括产品合格证、产品数据表、质量证明书等) c 衬里容器特性(包括设计压力、工作压力,设计温度、工作温度、适用介质等). 6.2铭牌 6.2.1衬里容器应有永久性铭牌,应固定在明显位置上,其中低温容器的铭牌不应直接铆固在壳体上 铭牌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 6.2.2 a 衬里容器名称; 制造单位名称 b 制造单位许可证编号/级别(有许可要求时) c 制造标准; d 壳体材料、衬里材料; 介质名称; 设计温度; g 设计压力或最大允许工作压力(必要时) h 耐压试验压力 衬里容器编号 衬里容器代码 k 制造日期; m衬里容器类别 n)衬里容器容积和质量 6.3包装和运输 衬里容器的包装与运输应符合JB/T4711的规定,同时满足设计文件的要求 衬里裸露面应使用 合适方法进行防护(如用橡胶板、人造板密封,加保护帽等). 6.4贮存 衬里容器应妥善保管,平直贮存在室内,不应在露天日晒雨淋;衬里裸露面保护材料在未安装时不 应取下,破损或脱落

塑料衬里制压力容器的制造、检查与检验GB/T35974.5-2018

一、概述

塑料衬里制压力容器是一种具有耐腐蚀性能优异的压力容器,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医药、食品等行业。为了确保这类容器的安全可靠,国家制定了GB/T35974.5-2018标准,对其制造、检查和检验进行了规范。

二、塑料衬里制压力容器的制造

GB/T35974.5-2018标准中要求,塑料衬里制压力容器的制造应满足以下要求:

  • 采用合适的衬里材料,并按照规定的比例进行混合、加工;
  • 衬里的成型方法应采用合适的工艺,如旋涂、喷涂、热缩等;
  • 衬里的厚度应符合规定的技术要求,且应均匀一致;
  • 制造过程中应注意温度、压力和速度的控制,防止产生裂纹、气泡等缺陷;
  • 制造完成后应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容器符合规定的技术要求。

三、塑料衬里制压力容器的检查

GB/T35974.5-2018标准中要求,在塑料衬里制压力容器的制造过程中,应进行以下检查:

  • 衬里材料的检查:对衬里材料进行外观、尺寸、密度等方面的检查;
  • 衬层的检查:对衬层进行外观、尺寸、厚度等方面的检查;
  • 性能检查:对衬层进行耐腐蚀性能测试、耐压试验等方面的检查;
  • 其他检查:如密封性能、泄漏检查等。

四、塑料衬里制压力容器的检验

GB/T35974.5-2018标准中要求,在塑料衬里制压力容器的制造完成后,应进行以下检验:

  • 外观检查:对容器的各个表面进行检查,如有气泡、裂纹等缺陷应及时处理;
  • 尺寸检查:对容器的各个尺寸进行测量,并与技术要求进行比较;
  • 性能检查:对容器进行耐腐蚀性能测试、耐压试验等检查,确保其符合规定的技术要求。

五、结论

GB/T35974.5-2018标准为塑料衬里制压力容器的制造、检查和检验提供了详细的规范,可以帮助相关企业确保产品的安全可靠性。因此,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该标准执行,切勿掉以轻心。

塑料及其衬里制压力容器第4部分:塑料制压力容器的制造、检查与检验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塑料及其衬里制压力容器第4部分:塑料制压力容器的制造、检查与检验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塑料及其衬里制压力容器第4部分:塑料制压力容器的制造、检查与检验的编号:GB/T35974.4-2018。塑料及其衬里制压力容器第4部分:塑料制压力容器的制造、检查与检验共有11页,发布于2018-09-01
起重吊具分类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起重吊具分类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起重吊具分类的编号:GB/T35975-2018。起重吊具分类共有10页,发布于2018-09-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
标签
化工专用仪器仪表 橡胶、塑料用机械 非金属化工机械设备 化工设备 化工机械 化工机械与设备零部件 化工机械与设备综合 火工产品 工业气体与化学气体 其他化工产品综合 照相级化学药品 磁记录材料 感光材料 感光材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水处理剂 水处理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催化剂 催化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化学助剂 化学助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生化试剂、临床分析试剂 一般有机试剂、有机溶剂 一般无机试剂 化学试剂综合 染料 染料中间体 染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颜料 颜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涂料辅助材料 涂料 涂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炭黑 再生胶 其他橡胶制品 医用和食品工业用橡胶制品 胶乳制品 橡胶密封件 胶管、胶带、胶布 轮胎 橡胶制品综合 胶粘剂 胶粘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合成橡胶 合成橡胶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塑料型材 合成树脂、塑料 合成树脂、塑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合成材料综合 农药 农药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化肥、化学土壤调理剂 化肥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煤焦油加工产品 一般有机化工原料 基本有机化工原料 有机化工原料综合 其他无机化工原料 氧化物、单质 无机盐 无机酸、碱 无机化工原料综合 卫生、安全、劳动保护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电子计算机应用 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技术管理 标准化、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