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5391-2010

风力提水机组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ofwater-pumpingwind-mill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风力提水机组技术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风力提水机组技术规范的编号:GB/T25391-2010。风力提水机组技术规范共有39页,发布于2011-03-012011-03-01实施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F11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27.180
  • 实施日期2011-03-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39页
  • 文件大小812.16KB

风力提水机组技术规范


国家标准 GB/T25391一2010 风力提水机组技术规范 Technicealspecifieationofwaterpumpingwind-mil 2010-11-10发布 2011-03-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5391一2010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符号与缩写 机组的型号,分类" 风力提水机组的技术要求 风力提水机组的试验方法 25 包装、运输 32 附录A(资料性附录) 风力提水机组试验记录用表 34
GB/T25391一2010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风力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永忠、程荣香、韩雪、刘惠敏、查咏、刘文兵、王世峰、张瑞强
GB/T25391一2010 风力提水机组技术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风力提水机组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包装运输等方面的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20kw以下、水平轴、机械传动或电传动的风力提水机组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7普通螺纹公差(GB/T197一2003,IsO965-1:1998,MOD) GB/T985.1气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GB/T985.1一2008 1sO9692-1l:2003,MOD GB/T1032三相异步电动机试验方法 GB/T1095平键键槽的剖面尺寸(GB/T1095一2003,ASMEB18.25.lM:1996, ,neg GB/T1096 普通型平键(GB/T1096一2003,ASMEB18.25.1M,1996," ,neg GB/T1184一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IsO2768-2:1989, /P eq GB/T1220 不锈钢棒 铜及铜合金拉制管 GB/T1527 -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GB/T1804 GB/T1804 -2000,ISO2768-l:l989 egV GB/T2816井用潜水泵 GB/T2818井用潜水异步电动机 GB/T2900.53电工术语风力发电机组(GB/T2900.53-2001,IEc60050-415;1999,IDT)y GB/T3091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2008,IsO559;1991,neq 水泵流量的测定方法 GB/T3214 GB/T32162005回转动力泵水力性能验收试验1级和2级(IsO9906;1999,MOD) GB420820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IEC60529;2001,IDT) GB/T4662滚动轴承额定静载荷(GB/T4662一2003,Is76;1987,IS076/AMD.1:1999. DT) GB4824工业、科学和医疗(ISM)射频设备电磁骚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GB4824一2004. CISPR11:2003,IDT) GB/T4942.1旋转电机整体结构的防护等级(IP代码)-分级(GB/T4942.12006,,IEC60034 5;2000,IDT) GB/T5661轴向吸人离心泵机械密封和软填料用空腔尺寸(GB/T56612004,IS03069;2000. IDT (GB/T6391滚动轴承额定动载荷和额定寿命(GB/T6391一2003,IsO28l:1990,IS281: 1990/AMD.1:2000,IS0281:1990/AMD.2;:2000,IDT GB/T7784机动往复泵试验方法 GB/T10760.22003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组用发电机第2部分:试验方法
GB/T25391一2010 GB/T12467.1GBT12467.4焊接质量要求金属材料的熔化焊(GBT12467.1GB/T12467.4 1998,IS3834-11SO3834-4:1994,IT) GB/T12785潜水电泵试验方法 GB/T19068.1一2003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组第1部分;:技术条件 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JB/T4297泵产品涂渎技术条件 JB/T5673农林拖拉机及机具涂漆通用技术条件 JB/T5943一1991工程机械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 JB/T9615.2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绕组匝间绝缘试验限值 IEC60364建筑物电气装置 IEC61000电磁兼容性(EMC 术语和定义 GB/T2900.53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机座 frame 用来支撑塔架上方风力机所有设备及附件的部件 3.2 回转体axisymmetriebody 指机座与塔架之间的连接件 3.3 控制机构controlmeehanism 接收风力机信息或环境信息,而后调节风力机,使其保持在工作要求范围内的子系统 3 安全机构safetymeehanism 确保机组在设计范围内工作的机构 3.5 设计极限designlimts 设计中使用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6 3 风能利用系数rotorpowereoefieent 风轮能够从自然风中得到的能量的百分比,按公式(1)定义: Cp=- RV 式中 -风能利用系数; 风力机能够从自然风中得到的能量; 空气密度; V 来流风速; R 风轮半径 推力系数thrustcoefieient 推力系数按公式(2)定义
GB/T25391一2010 T (2 C=×- RVE 式中 推力系数 风轮所受的气动推力 3.8 扭矩系数torquecoeftieient 扭矩系数按公式(3)定义 M (3 C,=×R 式中 扭矩系数 C -风轮扭矩 M 3.9 升阻比lift-dragratio 升阻比是指升力系数与阻力系数的比值 3.10 叶尖速比tipspeedratio 风轮的叶尖线速度与来流风速的比值 3.11 压力中心pressurecenter 压力中心是指叶片上气动合力的作用点,它是空气动力合力作用线和弦线的交点,作用在压力中心 上的力只有升力和阻力 3.12 极大风速extremewindspeed 秒内的平均最高风速,它可能是N年一遇 一般t=10秒,N=50年 3.13 叶片锥角tiltangleofblade 是指叶片相对于和旋转轴垂直平面的倾斜角度 3.14 风轮倾角titangleofrotorshaf 是指风轮相对于和旋转轴平行的平面的倾斜角度 15 3. volumefow 体积流量 单位时间内从泵出口排出并进人管路的液体体积 3.16 入口总水头inlettotalwaterhead 系人口截面处液体的总水头为 p H=Z十 -十× pg 式中: 下标“1”代表泵人口截面 扬程; 到基准面的距离;
GB/T25391一2010 压力; 水的流速 重力加速度 3.17 出口总水头outlettotalwaterhead 系出口截面处液体的总水头为 心 x H =Z 十"十- 员 " pg 式中: 下标“2”代表泵出口截面 3.18 扬程lift 其值等于泵的出口总水头与人口总水头的代数差,H!=H一H 3.19 轴功率shafttpower 轴功率是原动机传递给泵轴上的功率 3.20 基准面baselevel 通过由叶轮叶片进口边的外端所描绘的圆的中心的水平面 对于多级泵以第一级叶轮为基准,对 于立式多级泵以上部叶片为基准 3.21 规定点operatingpoint 是指对于指定的泵,在设计制造时所给定的转速、流量、扬程、轴功率、汽蚀余量以及效率的值所对 应的工况点 .22 3. 泵效率pumpefieieney 6 员 7= 式中 泵效率; 水泵的输出功率; -水系的轴功率 3.23 型式数 ypenumber 型式数是一个无因次量,由公式(7)定义 zng K= × 式中: Q 每一级吸人口的体积流量; H" -泵的单级扬程 注;型式数按规定点计算 3.24 wumetrtelneten 容积效率 ency 扣除容积损失后泵的实际流出液体与流人液体的比值
GB/T25391一2010 3.25 密封装置sealingdevice 为防止液体流出泵外或空气流人泵内的而设在轴与泵壳之间的装置 3.26 机械密封mechanieilseal 靠两个经过精密加工的端面(动环和静环)沿轴向紧密接触达到密封的装置 3.27 软填料otpkine 用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填料为软填料 3.28 汽蚀余量NPsH 人口总水头加上相应于大气压力的水头,减去相应于汽化压力的水头 NPSH与基准面有关 3.29g 有效汽蚀余量NPSHHA 在同一流量下有效的NPSH值,它由泵的安装条件确定 3.30 必需汽蚀余量NPSHHR 在规定转速和流量下必需的NPSH值,它由设计制造时给出 3.31 第一临界转速theirscritiealspeed 旋转部件的最低横向自然振动频率与旋转频率相一致时的转速 3.32 最大允许工作压力maximumalowableworkingpressure 泵在最恶劣工作条件下的极限压力 3.33 额定压力 ratedpressure 对某一给定的应用场合,在最恶劣工作条件下的极限压力 3.34 轴向水推力axialthrust 泵在起动或正常工作时,叶轮前、后盖板产生的压力差 符号与缩写 4.1本标准使用下列符号和单位: 桨叶的投影面积 [m] A 尾舵面积 [m门 A 风轮回转面积 [m] A 风轮叶片数 [枚 e 扭矩系数 风能利用系数 Ca 推力系数 C F 风轮气动推力
GB/T25391一2010 F 塔架风压 [Pa 重力加速度 [m/s] 扬程 [m] H 参照高度,一般H 为10nm 时距0.5min内的电流平均值 M 风轮扭矩 [Nm N 发电机输出功率 [[w 最佳转 [r/min] n [N/m 压力 风力机能够从自然风中得到的能量 水泵的输出功率 P 水泵的轴功率 每一级吸人口的体积流量 [m'/月 风轮半径 R [m T 拉线最大拉力 风轮所受的气动推力 时间坐标上每格代表的时间 时距0.5min内的电压平均值 [m7 V 来流风速 /州 [m/月 VH 高度H处的风速 参考高度H处的风速 V [m/灯 轴向风速变化量 [m/ s 平均风速 [m/月 - 空气动力系数 风轮中心处的暴风风速 [m/s " [cm门 A处塔架抗弯截面模数 z 到基准面的距离 [mr 泵效率 一 [N/cmr门 最危险断面的应力 oN 折减系数 o 参考地面粗糙度影响的指数 空气密度 [kg/m 缩写 NPSH suctionheadD 汽蚀余量 netpositve NPSHanetpositivesuetionheadavailable)有效汽蚀余量 NPSHr(netpositivesuctionheadreguired)必需汽蚀余量 机组的型号、分类 机组的型号 5.1.1机械传动式风力提水机组的型号由以下部分组成
GB/T25391一2010 FT -额定风速m/s 流量m' -扬程" m -风轮直径" m -机械(J传动式风(F)力提(T水机组 5.1.2电力传动式风力提水机组的型号由以下部分组成 RTID -额定风速m/s -流量m=/h 扬程mm -风轮直径m -电力(D)传动式风(F)力提(T)水机组 5.2机组的分类 5.2.1按风力提水机组传动方式分类 5.2.1.1机械传动式风力提水机组 1 往复式风力提水机组; 2)旋转式风力提水机组 电力传动式风力抛水机组 5.2.1.2 风力发电驱动直流电动机带动水泵的提水机组; 1 2)风力发电驱动交流电动机带动水泵的提水机组 5.2.2按风力机风轮气动特性进行分类 5.2.2.1升力型风力提水机组 5.2.2.2阻力型风力提水机组 5 .2.3按水系类型进行分类 5.2.3.1离心泵风力提水机组 普通型离心泵风力提水机组 1 2 潜水电泵风力提水机组 5.2.3.2容积泵风力提水机组 活塞泵风力提水机组; 隔膜泵、链管水车风力提水机组; 螺杆泵风力提水机组; 37 4) 转子泵风力提水机组 风力提水机组的技术要求 6.1 -般技术要求 6. 1.1环境条件 6.1.1.1风况条件 6.1.1.1 风速风能 年平均风速大于等于2.5m/s;年平均有效风能密度大于等于300w/m;年有效风速小时数大于
GB/T25391一2010 3000h h,30年一遇最大风速小于40m/s;盛行风向的风频应大于40%,次盛行风向的风频应大于25% 6.1.1.1.2风切变 风切变指数a的取值最大不超过0.25 6.1.1.1.3阵风 阵风条件应满足 a)最大瞬时风速的阵风因子一般取1.51.7; b)轴向风速变化量按公式(8)计算: AV=士0.50.7)V (8 式中 V -轴向风速变化量; 平均风速 c 风向变化角为士30'"一士45" d安全风速沿海地区取50m/s,内陆地区取40m/s 6.1.1.2其他环境条件 至少应考虑下列其他环境条件,并将它们的作用在设计文件中阐明 -温度,一般为一30C十40C; 湿度,最湿月份月平均最高相对湿度为90%,同时该月月平均最低温度不高于25 6.1.2水质条件 提水使用的水质应满足下列要求 城镇一般清水,如河水、,湖水、池塘水、井水等 水的温度不高于40C; -固体物质含量(按质量计)不大于0.01% 固体物质颗粒不大于0.2mm 酸碱度pH值在6.5一8.5之间 硫化氢的含量不大于1.5mg/L; 氯离子的含量不大于400g/L 6.2风力机一机械提水系统 6.2.1风力机 风力机水泵提水系统中风力机主要由以下部件构成.在设计文件中应对风力机各部件进行详细 的设计说明 风轮; 传动装置; -调向机构 调速机构 -附属构件,包括机舱、机座、,回转体,制动器、防雷装置 6.2.1.1风轮 6 2.1.1.1直径系列:3.0,3.5,4.0,4.5,5.0,6.0,6.5,7.0,8.0,10.0(m 6.2.1.1.2风力机一水系提水系统的额定风速和切人风速 风力机一水泵提水系统的额定风速宜为当地年平均风速的(1.52)倍 风力机一水泵提水系统的切人风速宜不大于4 Im/s 6.2.1.1.3停机风速 风力机一水泵提水系统风力机的停机风速按下列要求选取: -匹配拉杆泵、螺旋泵,螺杆泵的低速风力机停机风速不低于14m/s
GB/T25391一2010 -匹配离心式水泵的高速风力机停机风速不低于18m/s 6.2.1.1.4叶尖速比 叶尖速比与风轮叶片数的关系见表1 表1叶尖速比与风轮叶片数的关系表 -2 叶尖速比 36 23 824 6~12 叶片数 风力机一水泵提水系统风力机叶尖速比的选取根据下列原则 匹配拉杆泵、螺旋泵的中低速风力机一般取入=12:; -匹配离心泵的风力机要求转速较高,一般取入=3~5 6.2.1.1.5翼型的选择 风力机叶片翼型的选择根据以下原则 -升阻比高; 失速平缓 压力中心随攻角变化小; -翼型相对厚度满足结构设计和受力要求; 工艺性好 6.2.1.1.6气动设计方法 气动设计计算应给出下列内容 -叶片扭转角沿叶片展向的分布; -叶片弦长沿叶片展向的分布; -叶片剖面厚度沿叶片展向的分布 为使制造工艺简单,对风轮气动特性要求不高的风力提水机,可采用等弦长的弧型板叶片 6.2.1.1.7风轮结构设计 风轮组成部件 -叶片数少于10的低速风轮,应由轮毂、叶轴、叶片托板、叶片等部件组成 叶轴应布置在叶片 迎风面以减少尾流损失 -叶片数大于10的低速风轮,除设置轮毂、叶轴、叶片托板、叶片等部件,还应加设支撑杆系、双 支撑圈或单支撑圈以保证风轮结构的稳定性 支撑杆系、叶轴应布置在叶片迎风面以减少尾 流损失 匹配离心式水泵的高速风轮与风力发电用的风轮类似,由轮毂,叶轴和叶片组成 6.2.1.1.8轮毂 轮毂应由铸铁或钢板焊接而成; 铸钢轮毂不允许存在夹渣、缩孔、砂眼、裂缝等缺陷; 焊接的轮毂,焊缝必须经过超声波检查,还应考虑交变应力引起的焊缝疲劳 钢板的厚度由叶片可 能承受的最大离心力载荷确定 6.2.1.1.9桨叶与轮毂的连接 多叶片风力机的桨叶通过支撑圈,支撑杆系与轮毂连接 安装完成后,叶片应在同一平面内旋转 小型高速风力机桨叶与轮毂一般采用叶轴与风轮旋转轴垂直的刚性连接方式 桨叶与轮毂连接所用螺 栓不仅材质要好,还应加垫双耳止动垫圈以锁定螺好 6.2.1.2调向机构尾舵 尾舵调向机构的一般要求: -当风向偏离风轮主轴10°20"时,尾舵应能保证风轮及时的偏转对风
GB/T25391一2010 应考虑风轮调向时对风力机载荷产生的影响,在尾翼上安装缓冲装置,使风轮平缓的跟踪 风向; -尾舵形式、尾翼的面积形状及尾杆的长度一般依据公式(9),(10)、(11)并通过现场试验最终 确定: 9 1(0.4一0.6)D 10 对于多叶片风轮:A=(0.08一0.12)A 对于24叶片的风轮:A,=(0.03-0.05)A 式中 A 尾舵面积; 风轮回转面积 A 塔架中心线到尾翼前端点的距离; 风轮直份. 尾舵调向机构如图1所示 尾翼; 尾杆 图1尾舵调向机构结构示意图 6.2.1.3调速机构 风力机应配备专门的调速机构,使其在安全风速范围内能够自动的限制风轮转速、控制风轮的功率 输出 风力提水用中小型风力机的调速机构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自然风的风速超过设计的额定风速时,调速机构应发挥作用 调速机构应该能保证风力机安全运行的同时保持一定的输出功率 采用变桨距调速时,应设置一个能保证所有桨叶都能同时动作的同步装置,避免叶片产生强烈 振动 采用风轮侧偏装置调速时,较多用到弹簧复位机构,应注意考虑弹簧的防腐、防锈处理;在盐雾 较严重的地区,应使用配重机构替代弹簧复位机构 使用弹簧复位机构时,弹簧复位力矩必须这样选择;在风轮侧偏力矩的联合作用下,使风轮偏 转到一定的角度,在该角度,该风速下风轮仍能保持一定的输出功率 采用风轮侧偏装置调速时,应注意考虑风轮陀螺力矩的影响 10
GB/T25391一2010 用弹簧平衡的较接式尾舵,其尾杆的最危险断面在它与弹簧的连接处,应注意该点的强度 校核 6.2.1.4附属构件 6.2.1.4.1机舱 机舱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 一机舱要设计的轻巧,美观,下风向布置的风力机尤其要注重流线型; 应选用重量轻、强度高而又耐腐蚀的材料 -机舱的外表应作防腐、防锈处理; 机舱的设计应使得机舱内部的设备便于维修 6.2.1.4.2机座 机座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 -机座应满足一定的强度,刚度,并在此基础上力求耐用、紧凑,轻巧 焊接处不应有未棵透、气孔裂缝,烧穿,夹渣和造成降低强度的缺陷 机座的外表应作防腐、防锈处理 6.2.1.4.3回转体 回转体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 -回转体一般由固定套、回转圈及轴承组成 选用回转体轴承应考虑承受作用在回转体上的轴向载荷与径向载荷 6.2.1.4.4制动装置 机组应设置一套或多套制动装置,当自然风速超过安全风速或机组需要维修停机时,制动装置应发 挥作用 其一般要求如下列规定 制动装置应能使风轮由任意工作状态转人停止状态或空转状态 至少有一套制动装置直接作用在低速轴上或风轮上 -解除制动应该有恰当的动作,解除制动不应导致机组重新起动,起动应单独进行 6.2.1.4.5防雷装置 防雷装置的设计按照GB50057执行 6.2.2塔架 6.2.2.1塔架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风力机塔架应能承受相当于设计值的最大载荷(包括安全系数); 塔架的零部件应由能满足使用要求的材料制造; 应提供全部螺栓和紧固装置,给出拧紧力矩说明,如有需要,应提供合适的拉索,明确规定拉紧 方法; -塔架焊接作业的质量保证应根据GB/T12467.1GB/T12467.4执行;不允许在接头表面出 现不合要求的裂缝、切割缺陷或其他裂痕 -塔架及其零部件外部表面应进行防护处理,保证塔架不受环境的腐蚀,保证各部件之间不产生 电解腐蚀 -应考虑将塔架制成分段式结构,以便于运输、安装及批量生产 6.2.2. 塔架高度 2 塔架高度的最低限度值应按公式(12)计算 .(12 H=h十c十D/2 式中: H -塔架高度; 接近风力机障碍物的高度; 11
GB/T25391一2010 障碍物到风轮最低点的距离 风力机 水泵提水机组的风力机多为低速风力机,推荐的塔架高度系列:6m,7m,9m,10m m 14m,15m,18m,21 me 6.2.2.3塔架形式 微、小型风力机塔架多采用单管拉线式和析架拉线式,并分别配有34根拉线 如图2所示 单管拉线式; 析架拉线式; 拉线; 花兰螺栓 地锚 图2单管拉线式和析架拉线式塔架 6.2.2.4塔架载荷 6.2.2.4.1 总则 应考虑与塔架强度计算有关的两种载荷:作用在风轮上的气动推力、塔架本身所承受的最大风压 以上两种载荷均应按暴风工况进行考虑,以保证塔架的安全性 6.2.2.4.2作用在风轮上的气动推力的计算 作用在风轮上的气动推力,推荐用公式(13)计算 F=×CVA,B 13 式中 -风轮气动推力; F 推力系数; 桨叶的投影面积 A -风轮叶片数; B 空气动力系数,当系统的最低自振频率>2Hz时,=1; -风轮中心处的暴风风速 6.2.2.4.3塔架风压的计算 塔架风压的计算.推荐用公式(14)计算 F =×飞A,, (14 12
GB/T25391一2010 式中: F -塔架风压; -塔架的投影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 -空气动力系数,圆柱密闭塔架内=0.7,析架塔架内=1.4 6.2.2.4.4塔架强度校核 拉线式塔架最危险断面在拉线与塔架的连接处,如图3中A点所示 a r cos Tna1 G 图3拉线式塔架最危险断面在拉线与塔架的连接处 b)拉线式塔架拉线最大拉力的计算应按作用到塔架上的负载只由一根拉线来承担计算,具体应 按公式(15)计算 .土H)土FH/2 s T .15 max h2cos 式中 拉线最大拉力 -风轮中心到风轮顶端的距离; h -A点上部塔架的高度; 拉线与地面间的夹角; 0 H -塔架总高度,见图3 最危险塔架断面的A处的应力按公式(16)计算 F.十)X100 16 GA A W 式中: 最危险断面的应力; A点上方所受的总重力 G -A处塔架的截面积; A 折减系数 9 W -A处塔架抗弯截面模数 6.2.3配套水泵 6.2.3.1拉杆泵 6. .2.3.1.1与风力机配套的拉杆系按结构特点分为以下两种形式 单作用式拉杆泵 双作用式拉杆泵 6.2.3.1.2拉杆泵基本参数如下 拉杆泵泵缸直径系列 13
GB/T25391一2010 45mm,50mm,55mm,.60mm,70mm,80mm,90mm,100mm,110mm,120mm,160mm, 200mm.250 ,320 i,400mm,500 mm mm mm 拉杆泵活塞行程系列 100mm,120mm,140mm,160mm,180mm,210mm,240mm,270mm 6.2.3.1.3拉杆泵与风力机在正常的匹配条件下,在额定风速时,其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性能指标 目 项 性能指标 容积效率 >0.90 泵效率 不低于设计值的0,98 流量 不低于设计值的095 不低于设计值 扬程 首次故障前平均工作时间 >1000h 与风力机配套的拉杆泵主要由进水滤网、进水接头、上活塞总成、下活塞总成、泵缸、泵杆、 泵管等部件组成 下活塞总成由阀座、阀门皮碗和下活塞等零件构成 拉杆的主要技术要求 a 所用材料的机械性能应符合GB/T3091中规定的不带螺纹普通钢管的机械性能; 拉杆焊合件,两端的螺纹应在焊接后加工,其轴线同轴度的公差等级应符合GB/T1184 中规定的12级;外螺纹公差带为GB/T197中规定的6h,内螺纹公差带为GB/T197中 规定的6H b泵缸应符合下列技术指标 -所用材料的机械性能应符合GB/T1527中规定的拉制H62Y2的机械性能 -系缸内表面上活塞工作段,其轴线直线公差度等级应符合GB/T1184中规定的9级,表 面粗糙度参数为0.8m 活塞总成的技术指标: -阀门与泵杆应采用机械性能符合GB/T1220中规定的2Crl3钢制造; -阀门与阀座工作表面必须配对研磨,接触表面粗糙度参数值为0.4Am. 6.2.3.1.5泵体装配前应进行防锈处理,用普通钢材或铸铁制作的零件,其配合表面应涂防锈油脂,非 配合表面涂漆,涂漆要求应符合JB/T5673的规定 用普通钢材制作的进水滤网、螺钉、螺母等零部件应镀锌防锈 6.2.3.1.6各零部件的焊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碳钢和低合金钢零件的焊接形式及尺寸应符合GB/T985.1的规定; 媒缝不应有未媒透、气孔、裂缝、烧穿、夹渣和造成降低强度或密封性能的缺陷; 煤条应根据所焊零件的强度或化学成分来选择 6.2.3.1.7拉杆泵装配应符合下列规定 -所有零部件必须经检验合格方可进行装配 皮碗必须在清水中浸泡24h后才可进行装配; 所有螺栓、螺母应拧紧,并加垫止动垫圈 6.2.3.1.8拉杆泵的试验应按下列规定执行 -对泵管,管接头,阀门与阀座应作水压实验和密封检查; -对泵管、管接头作水压实验,实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保持压力5min,不应有泄露 现象; -对阀门与阀座应进行密封检查,在无外界附加压力作用下,注水保持5min,不应有渗漏显现 14
GB/T25391一2010 -按照GB/T7784中的规定对拉杆泵的容积效率,泵效率进行试验,并用容积法测量流量; -拉杆泵的扬程按现场实际工作状况进行测量,测量自活塞行程中点的水平面至出口的垂直 距离; 记录拉杆泵自安装运行开始至首次出现故障的累计工作时间 6.2.3.2螺旋泵 6.2.3.2.1螺旋系组成 螺旋泵由泵轴、上轴承座、下轴承座、外支架,泵壳、螺旋叶片组成 其结构如图4所示 8习S 下轴承座 上轴承座; 泵轴 系壳: 旋转叶片 外支架 图4螺旋泵结构示意图 6.2.3.2.2螺旋泵基本参数 螺旋泵基本参数见表3规定 表3 螺旋泵基本参数 流量 螺旋泵外缘直径 转速 L/s mnm r/main 安装角30"时(标准》 安装角38"时最大 30o 112 14 10.5 400 92 26 20 500 79 46 34 52 600 70 69 800 58 135 100 1000 50 175 235 注1表中流量是指螺旋泵外缘直径与泵轴直径之比为2:l时的流量 注2:表中流量是指螺旋叶片为三头时的流量,二头与一头时的流量分别为三头的0.8与0.64倍 螺旋系的最佳转速与工作转速 6.2.3.2.3 螺旋泵的最佳转速按公式(17)计算: 15
GB/T25391一2010 50 (17 /D 式中 最佳转速; 螺旋泵外缘直径 D 螺旋泵的工作转速n应按公式(18)的范围确定: 18 0.6)GB/T25391一2010 -轴承温升不得超过35C 其他试验包括流量,提升高度、轴功率和效率的水泵性能试验 试验方法如下 流量的测量应符合GB/T3214的规定;测量提升高度时,可将进水水位调至最佳进水水位,根 据进水水位和出水水位之差求得提升高度 轴功率应通过测定转速和扭转力矩得出; 转速的测量可用直接显示的数字仪表测出测量时间内的转数; -测量扭转力矩可采用天平式测功计和扭转式测功计,测量扭转力矩时应同时测定转速;按泵的 规定点轴功率选用天平式测功计和扭矩传感器,其值应在测功计或扭矩传感器额定值的1/3 以上; 水泵效率按公式(19),(20)计算 是xI00% 19 2一 20 P=pQHg×10 式中: Q -水泵的体积流量; H 水泵的扬程 试验测量的不确定度应符合GB/T3216一2005中6.2的要求 6.2.3.3离心泵 6.2.3.3.1概述 离心式水泵要求转速较高,一般与高速风力机配套使用 与高速风力机配套使用的离心式水泵应 符合本节所规定的技术要求 6.2.3.3.2汽蚀余量(NPSH) NPsHr应按GBT3216规定的常温请水为基础来确定 NPsHla必须比NPsH大一个余量,该 余量至少为0.5 m 6.2.3.3.3性能曲线 离心式水泵应给出相应的性能曲线,表示出水泵容许的工作范围 6.2.3.3.4临界转速 在工作条件下,当连接到风力机上时转子的实际第一横向临界转速至少应超过(包括气轮机驱动剩 的自停转速在内)最高许可连续转速的10% 6.2.3.3.5承压件 水泵的承压件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 -应明确规定水泵的最大允许工作压力,泵的额定压力不得超过泵法兰的公称压力; -泵由铸铁,球墨铸铁,碳钢或不锈钢制造时,在常温下的基本设计压力应至少是0.6MPa; -对于抗拉强度要求不允许达到额定值0.6MPa的材料,应根据材料的应力-温度额定值调整 其压力-温度额定值,并加以明确说明; -低扬程水泵可以有较低的压力-温度额定值; -泵的承压壳体(包括轴封箱,填料压盖、密封压盖在内),应有适当的厚度使之能在工作温度下 经受住最大允许工作压力和水压试验压力; -泵体垫的设计应适合于额定工作条件和环境温度下的水压试验条件, -连接承压件的螺栓和螺柱的选择应适合于最大允许工作压力 6.2.3.3.6叶轮 水泵叶轮的设计 -风力提水用离心式水泵叶轮宜采用闭式叶轮; 17
GB/T25391一2010 水泵叶轮应加以固定以防止其按指定方向旋转时沿周向或轴向移动 6.2.3.3.7运行间隙 确定静止件和旋转件之间的运行间隙时,应考虑工作条件和零件的材料性能如硬度、抗摩擦性), 间隙的大小应能防止在工作条件下相互接触,使卡住的危险性减至最小 6.2.3.3.8轴和轴套 轴的尺寸和刚性的设计应考虑下列因素: 风力机的额定功率; 使填料和密封工作状态良好; 起动方法及其相关的负荷; 磨损和卡住的危险性 填料函密封区域的表面粗糙度应使机械密封和填料密封均能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密封区域轴或轴套的直径应符合GB/T5661的规定 轴和轴套的制造和装配应使通过填料函外端面径向平面处的径向跳动值满足表4的要求 轴承允许的转子轴向位移不得对机械密封性能产生有害的影响 表4径向跳动值 公称外径 径向跳动值 50mm 三0pmr 50mm100mm 504m~100 Am >100mm <100m 6.2.3.3.9轴承 水系轴承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 -风力提水用离心式水系通常使用标准类型的滚动轴承; 应按照GB/T4662和GB/T6391的要求计算和选用滚动轴承; 水泵在允许工作范围内运行时的基本额定寿命不小于10000h; 使用说明书中应说明润滑剂的种类、剂量和使用次数; -轴承箱应能防止杂质的侵人和润滑剂的流失 6.2.3.3.10轴封 轴封的技术要求 -轴封装置允许使用机械密封和软填料; 密封腔尺寸应符合GB/T5661的规定 -应提供足够的空间使之无须移动或拆卸填料压盖部件和防护装置外的任何零件即可更换填料 包括压紧填料); -填料压盖应能经受住压紧填料所需的力 -机械密封的水压试验压力不得超过极限密封压力 应选择合适的密封元件,能经受腐蚀、磨损和机械应力 6.2.3.3.11焊接要求 焊接件各部分焊缝不应有未焊透、气孔、裂缝、烧穿、夹渣和造成降低强度或密封性能的缺陷,其焊 接质量应符合JB/T5943的要求; 金属焊接件焊缝强度不得低于母体材料强度; 焊条应根据所焊零件的强度或化学成分来选择 6.2.3.3.12防锈处理 泵体装配前应进行防锈处理; 18
GB/T25391一2010 用普通钢材或铸铁制作的零件,其配合表面应涂防锈油脂,非配合表面涂漆,涂漆要求应符合 JB/T5673的规定; 用普通钢材制作的螺钉、螺母等零部件应镀锌防锈 6.2.3.3.13离心泵试验 关于离心泵试验方法有下列规定: -离心泵的承压件应做水压试验,试验压力至少是基本设计压力的1.3倍 -泵的水力性能试验(包括流量,提升高度、轴功率和效率的测量)按本标准6.2.3.2.11中第 2款的相关规定执行 离心泵应做汽蚀试验,汽蚀试验方法见GB/T3216一2005中11的规定 6.2.4机组控制和安全机构的要求 6.2.4.1机组的控制机构 机组对工作的控制应包含风力机转速控制、调向控制安全控制及水泵的工作控制 控制机构可控制的功能或参数如下 风轮转速" 风轮迎风调节; 风力机输出功率范围; 机组的起动和关车过程 6.2.4.2机组的安全机构 由于控制机构失效或发生危险导致机组不能正常工作时,安全机构应该起作用 安全机构应能满 足如下要求 安全机构应设计为独立的机构,当机组出现故障时安全机构应能独立正常的工作; 应设有两套以上的安全机构,每一套都能独立的保证机组在设计极限范围内运行; -安全机构在下列情形下应该起作用;风力机超速运转;风力机过分振动 机组应配有防雷装置 控制和安全机构功能冲突时,应优先考虑安全机构; -风力机应设计有制动装置,在必要时可使风力机应急刹车,并使制动装置及机组其他部件不产 生不可修复的破坏 6.3风力发电一电泵提水系统 6.3.1风力发电机 6.3.1.1风力发电机部件构成 风力发电机主要由以下部件构成,在文件中应对各部件进行详细的设计说明: -风轮 发电机 传动装置 -调向机构; -调速机构 -附属构件,包括机舱,机座,回转体、制动器,防雷装置 6.3.1.2基本参数 6. .3.1.2.1额定风速和切入风速 风力发电电泵提水系统的额定风速应为当地年平均风速的1.5~2倍 风力发电电泵提水系统的切人风速应不大于4m/s 6.3.1.2.2停机风速 风力发电一电泵提水系统风力机应选择高速风力机,停机风速不低于18m/s 19
GB/T25391一2010 6.3.1.2.3叶尖速比 风力发电电泵提水系统的风力机为高速风力机,叶片数取23,叶尖速比A>5 6.3.1.2.4翼型的选择 风力机叶片翼型的选择根据以下原则 -升阻比高 失速平缓; 压力中心随攻角变化小; 翼型相对厚度满足结构设计和受力要求; 工艺性好 气动设计方法 6.3.1.3 推荐采用wilson设计方法或在此方法基础上加以改进的可靠的设计方法,通过计算确定叶片的气 动外形 气动设计计算应给出下列内容 -叶片扭转角沿叶片展向的分布" -叶片弦长沿叶片展向的分布; -叶片剖面厚度沿叶片展向的分布 6.3.1.4风力机气动性能参数 应在不同的叶尖速比入下计算各项气动性能参数,并绘制出相应的关系曲线 -风能利用系数C; 扭矩系数C 风轮轴向推力系数c 6.3.1.5风力发电机机组额定功率系列 风力发电一电系提水系统的风力发电机额定功率有以下系列 0.5kw,1.0kw,2.0kw,3.0kw,5.0kw,10kw,15kw,20kw 6.3.1.6风轮 6.3.1.6.1推荐风轮直径 3.0m,3.5m,4.0m,4.5m,5.0m,6.0m,6.5m,7.0m,8.0m,10.0m 6.3.1.6.2风轮结构 风轮主要由轮毂、叶片、叶轴及桨柄构成 桨叶与轮毂一般采用叶轴与风轮旋转轴垂直的刚性连接方式,可采用辐射式或切线式连接方式 桨叶与轮毂连接所用螺栓不仅材质要好,还应加垫双耳止动垫圈以锁定螺母 6.3.1.6.3风轮装配 风轮装配完成后应满足下列平衡要求 静力平衡 要求各叶片重量相同,且各自重心与轴心距离相同 -动力平衡 要求各叶片不仅重心与轴心距离相同,而且各叶片重心应在同一平面内 -空气动力平衡 要求各叶片相同半径处安装角一致,尤其应注意各叶片0.75R处的安装角一 致(R为风轮半径) 6.3.1.7发电机 6.3.1.7.1发电机宜采用转子以永磁材料或直流励磁电磁铁制成的三相交流同步发电机 6.3.1.7.2发电机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发电机的工作转速范围:1kw以下(含1kw)工作转速为65%~150%的额定转速,2kw以 上(含2kw)工作转速为65%125%的额定转速 -在65%的额定转速下,发电机的空载电压应不低于额定电压; 20
GB/T25391一2010 -当发电机在额定电压下并输出额定功率时,其转速应不大于105%的额定转速 在最大工作转速下,发电机应能承受输出功率增大至1.5倍额定值的过载运行,历时5min; 发电机在空载情况下,应能承受2倍的额定转速,历时2min,转子结构不发生损坏及有害 变形; 发电机额定运行时,其输出交流电压的频率不小于20H2; 发电机连接线应符合GB/T19068.1的规定 发电机应能承受短路机械强度试验而不发生损坏及有害变形,试验应在发电机空载转速为额 定转速时进行,历时3s; 在空载条件下,发电机的起动阻力矩应不大于表5的规定; 表5最大起动阻力矩 10 15 20 功率/Aw 0,5 1.0 2.o 3.o 5.0 7.5 10 13 最大起动阻力矩/Nm 1.0 1.5 2.5 3.o 4.5 6.0 7.5 发电机定子绕组应能承受历时1min的耐电压试验而不发生击穿,试验电压有如下规定;试验 电压频率为50Hz,尽可能为正弦波形; -对功率小于1kw且额定电压低于100V的发电机试验电压的有效值为500V十2倍额定电 压;其余,试验电压的有效值为1000V十2倍额定电压; -发电机定子绕组应能承受匝间冲击耐电压试验而不击穿,其试验冲击电压峰值按JB/T9615.2的 规定; 发电机的外壳防护等级不低于IP54见GB/T4942.1) 6.3.1.7.3发电机的外壳防护试验,除应符合GB/T4942.1的规定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经防尘试验后,轴承无沙尘进人; 经防水试验后,接线盒、轴承及端盖止口部位不应有水进人; 发电机应能承受一25C的耐低温试验 在试验温度下,轴承润滑脂不得凝固,发电机应能正 常起动,发电机的全部零部件及引出线不应有开裂现象 发电机的起动阻力矩应不大于常温 下起动阻力矩的2倍; 发电机的端盖止口等结合面应涂有防锈油脂或半干性密封胶油 -发电机表面应喷吐防腐漆,油漆表面干燥完整,无污损、裂痕等现象 发电机应具有六个出线端 从轴伸端视之,发电机的接线盒应置于机座右侧或顶部,2kw及 以下的发电机也可以制成三个出线端,在不影响防护性能的条件下直接从机壳下部引出 -发电机运行时,从轴伸端视之,其旋转方向宜为顺时针 6.3.1.7.4发电机试验方法按GB/T10760.2执行 6.3.1.8传动装置 风力发电一电泵提水系统,风轮与发电机可采用齿轮箱连接,也可以使风轮与发电机直接相连 对 系统的传动装置一般有下列要求 -发电机功率5kw以下(包含5kw),风轮直接驱动发电机;发电机功率在5kw以上时,也可 由风轮通过齿轮箱驱动发电机; 风轮直接驱动发电机时,发电机轴伸采用锥度为1;10的圆雏形轴伸; 应注意主抽螺纹的旋向,保证运转过程中的惯性力使端螺母越转越紧;如果颗风看,风轮顺 时针旋转,则锁定风轮用的轴猫螺母采用左旋螺母;反之,则采用有旋螺母, -锁定风轮用的轴端螺母应加垫止动垫圈 -主轴上的推力轴承应按风轮在运行中所承受的最大气动推力来选取 -使用齿轮箱时,在传动链所有工作范围内,传动轮系、轴系不得发生共振 21
GB/T25391一2010 -齿轮箱应有必要的设备保证其充分润滑和冷却; -传动部件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强度、塑性、韧性三方面的综合机械性能 -齿轮箱输人、输出轴与壳体之间必须采用动密封措施,以防止润滑油泄漏 -所有传动部件均应进行防腐、防锈处理 6.3.1.9调向机构 按照6.2.1.2的规定执行 6.3.1.10调速机构 按照6.2.1.3的规定执行 6.3.1.11附属构件 按照6.2.1.4的规定执行 风力机塔架 6.3.2 按本标准6.2.2所规定的内容执行 6.3.3配套水泵 配套水泵组成 6.3.3.1 风力发电一电泵提水系统中,与风力发电机配套的水泵主要是井用潜水电系 如图5所示,井用潜 水电泵由泵工作部件、电动机、扬水管,防水电缆,泵座,控制开关及相关的附件组成 相关的附件包括;电缆卡子,电缆防护罩、电缆接头材料、闸阀、空气阀密封垫等 10 s 又 多 电动机 电缆卡子; 滤水网 泵座; 系工作部件; 3 弯头; 扬水管 -放气阀 防水电缆 10 控制开关 图5井用潜水泵结构图 6.3.3.2水泵基本参数的偏差 泵流量、扬程、效率的允差应符合GB/T3216的C级规定 当泵效率高于规定值,而流量、扬程的允差超过GB/T3216的规定时,允许扬程的规定值按公式 (21)修正,并以修正后的扬程值作为规定扬程再计算允差 * .(21) H'=H那×7/ 式中: H' 修正后的扬程值 H -扬程的修正值 实测水泵效率; n 22
GB/T25391一2010 规定水泵效率 6.3.3.3水泵轴向力 在水泵允许使用的性能范围内,向下的轴向力(包括水推力和转子自重)应小于表6的规定 起动 时产生的短时向上的轴向力应小于表6中规定值的40% 表6允许轴向力 150 175 200 250 350 电动机机座号 100 300 400 允许轴向力,kN 1.35 5.4o 7.20 9.00 3.50 19.80 6.3.3.4泵工作部件 6. 3. .3.4.1水泵工作部件包括叶轮,导流壳(导叶)等零部件应满足以下规定 -泵工作部件与电动机的连接尺寸及偏差应符合GB/T2816的规定; 泵工作部件的最大尺寸应符合GB/T2816中规定的电泵井下部分最大径向尺寸; -叶轮用平键传递扭矩,轴套定位;也可用锥套固定并传递扭矩; 用平键传递扭矩时,平键和键槽的形式及尺寸应符合GB/T1095和GB/T1096的规定 -叶轮用锥套固定时,其锥度为1;30 锥孔和锥套开口前的有效接触面积应不小于配合面积 的60%; 采用封闭式叶轮时,导流壳与叶轮的口环相配合处应设置可更换的密封环 密封环用过盈配合或螺钉可靠的固定在壳体上 密封环与叶轮的口环相配合处径向的间隙应 符合表7的规定 表7密封环与叶轮的口环相配合处径向的间隙 单位为毫米 密封环内径 二75 75~100 11016o >160~200 >200~250 >250 间隙 0.25 0.40 0.45 0.30 0,35 0.50 各导流壳(包括进水段和阀体)之间用止口定位,各截面结合处应有密封措施 设置在进水段周围的滤水网,其孔的尺寸不应超过水泵流道最小尺寸的70%,孔的总有效面 积一般应不小于叶轮进口有效面积的5倍; -泵轴的直径应根据其最大配带功率和在最大扬程下所承受的轴向力按第三强度理论计算,其 最大合应力不应超过钢材屈服点的30%或抗拉强度的18%; -粲轴与电动机轴分开制造时,两轴之间通常用套筒式联轴器相连 联轴器除能传递功率外,.还 应能传递泵轴向上或向下的力; 泵工作部件上端应装逆止阀 6.3.3.4.2泵轴直径系列:l4mm,l8rmm,25mm,28mm,32mm,38mm,42mm,50mm,60mm 70mm 6.3.3.4.3水泵扬水管应符合下列要求 法兰连接的扬水管应保证电缆通过法兰处的投影尺寸不大于泵工作部件或电动机的最大外径 尺寸; 扬水管的连接应保证平直、可靠,不松动; 在规定流量点,扬水管内水流速一般为1.5m/s一3m/s; 单根扬水管长度一般不大于3m 6.3.3.4.4与泵配套的电动机应符合GB/T2818的规定 配用电动机的额定功率应不小于系在允许 使用范围内的最大轴功率的1.05倍 6 3. .3.4.5水泵防水电缆应满足如下要求 电缆对水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100MQ -常温下(25),电流为额定值,电缆的电压降应不大于额定电压的5% 23
GB/T25391一2010 6.3.3.4.6水泵主要零、部件选用的材料应不低于表8的规定;抽送饮用水的泵还应考虑到所选材料 对水质是否存在污染 表8主要零、部件选用的材料规定 零件名称 材料牌号 标准代号 GB1176 锡青铜zQSn6- 6-3 叶轮、导叶、密封环 灰铸铁HT200 GB9439 GB9439 导流壳、逆止阀 灰铸铁HT200 GB9439 灰铸铁HT200 进水段、泵座 球墨铸铁QT450-10 GB1348 2Crl3 GB 1220 系轴 35 GB699 锥套,轴套 3Cr13 GB1220 平键 GB699 45 钢管Q235 扬水管 GB700 导轴承 铅青铜ZQPb5-25 GB1176 6.3.3.4.7凡与轴承相配合的转动零件应镀铬,镀铬应符合下列要求 镀铬层厚度为0.08mm~0.12mm,硬度大于HRC50; 全部铬层除边缘外应均匀光泽,无明显颗粒,不允许有条状、重叠、裂纹、起泡、脱皮或成片的针 眼等缺陷 6.3.3.4.8各零部件的焊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碳钢和低合金钢零件的焊接形式及尺寸应符合GB/T985.1的规定; -焊缝不应有未焊透,气孔、裂缝、烧穿,夹渣和造成降低强度或密封性能的缺陷 -焊条应根据所焊零件的强度或化学成分来选择 6.3.3.4.9水泵防锈处理,用普通钢材或铸铁制作的零件,其配合表面应涂防锈油脂,非配合表面涂 漆,涂漆要求应符合JB/T4297的规定 用普通钢材制作的进水滤网、螺钉、螺母等零部件应镀锌防锈 6.3.3.4.10水泵工作部件的装配应符合下列规定 泵工作部件在装配完成后,水平放置检查转动部分,转动应均匀,无卡滞现象; -转动部分的轴向总窜动量应大于4mm:; 所有螺栓、,螺母应拧紧,并加垫止动垫圈 6.3.3.4.t 1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泵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不少于2500h 6.3.3.4.12对导流壳、阀体、弯头、扬水管等承受水压的零件应作水压试验 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 1.5倍,保持压力5min,不应有泄漏现象 6.3.3.4.13水泵的性能试验和试验结果分析计算应符合GB/T12785的规定 水泵试验时允许使用 专供试验用的电动机进行,但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不应大于泵所需轴功率的2倍 机组的控制和安全系统 风力发电一电暴提水系统应配有完备的控制系统和安全保护系统,保证机组在设计极限范围内安 全正常运行,并避免人和牲畜直接或间接的受到伤害 风力发电一电泵提水系统的控制和安全机构除 应符合6.2.4要求外,其电气系统还应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每个电气元件应具有适当的抗电磁干扰性能指标(IEC61000),在选择所有电气元件时应保证 其在整个电气系统内不会对其他元件和周围环境产生有害的影响(GB4824): -制造者应提供下列参数,规定机组的电气系统安全运行的范围 发电机的额定电流; 214
GB/T25391一2010 发电机的额定电压和连接风力机的允许偏差; 发电机的额定转速; 电泵额定功率; 电泵的额定电流、额定电压; 电泵的额定转速 -机组的电气系统或分系统应设置合适的开关装置,以便满足维护、实验、故障检测、修理等 需要; 机组的电气系统应装有适当的装置,在发生故障时应能保护发电机,电泵及其他电气元件不受 损坏,尤其应提供由于超载和短路时的过电保护; -应考虑安装和运行期间导线所能承受的机械应力 应保护人和牲畜避免因直接或间接接触机组带电部件而可能引起的危险(IEC60364),防止直 接接触带电部件的保护至少应达到GB4208中IP23的规定 风力提水机组的试验方法 风力提水机组试验内容 风力提水机组试验内容包括;性能试验、汽蚀试验、控制保护功能试验及生产试验 7.2试验机具 试验机具应具有质量检查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及必需的技术文件 试验前应对样机主要易损件进 行测定,将结果填人附录A表A.1中;试验样机的使用,调整和保养应按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 7.3试验仪器 试验前必须对测试仪器、仪表及工具进行检定及校正 选择的仪器应使所测值在仪器测量范围的20%一95%之内 试验装置 7.4.1风速风向仪的架设 在风力机的两侧与最多风向相垂直的方向上,对称的架设两个风速风向仪,其高度与风轮中心距地 面高度相等;而且每一风速风向仪的架设处距风力机塔架中心的距离应是风轮直径的35倍 计算测 试值时,取两者的算术平均值 7 4.2风力机和风力发电机输出参数的测录装置 装置原理图如图6所示 风速仪 时5 记求 风轮 仪器 发电机 图6风力机和风力发电机输出参数的测录装置原理图 25
GB/T25391一2010 7.4.3提水机具的试验装置 应采取有效措施来保证通过测量截面的液流具有如下特性 7.4.3.1 -轴对称的速度分布; 等静压分布 无装置引起的旋涡 7.4.3.2非潜水泵试验装置如图7所示 真空表; 试脸系; -压力表; 流量计; 流量调节间 图7非潜水泵试验装置示意图 对于非潜水泵试验装置,从具有自由液面的水池中引水或是在壁式回路中所设置的具有静止液面 的大容器中引水,人口等直径直管段长度应是 -若人口节流阀一直保持全开状态,人口等直径直管段长度应不少于7D: 若人口节流阀处于任意开度状态,人口等直径直管段长度应不少于12D 7.4.3.3对于潜水泵,不可能将其全部扬水管都装上试验 对于未装的这部分扬水管的水头损失及传 动轴系所消耗的功率均不能测得 而且泵的任意止推轴承在试验时所承受的负载也总比在最终实际安 装条件下工作的负载为轻,所以不能测定出最终的功率 潜水电泵试验装置如图8所示 26
GB/T25391一2010 台 基准面 试验潜水泵; -压力表; 流量表; 流量调节阀 水井 图8潜水电泵试验装置示意图 7.4.3.4对于非稳定流(如拉杆泵)和输水管泵(如螺旋泵)试验装置如图9所示:拉杆泵的扬程按现场 实际工作状况进行测量,测量自活塞行程中点的水平面至出水口的垂直距离 记录拉杆泵自安装运行 开始至首次出现故障时的累计工作时间 基准面 水井; 试验潜水泵; 压力表 流量调节阀 容器 5 流量表 图9拉杆泵试验装置示意图 7.5试验条件 试验条件应考虑以下方面: -试验场地年平均风速应大于3m/s,最高风速应不小于30m/s 应注意考虑地形及周围障碍 物的影响

风力发电机组球墨铸铁件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风力发电机组球墨铸铁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风力发电机组球墨铸铁件的编号:GB/T25390-2010。风力发电机组球墨铸铁件共有15页,发布于2011-03-012011-03-01实施
行走式节水灌溉机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行走式节水灌溉机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行走式节水灌溉机的编号:GB/T25404-2010。行走式节水灌溉机共有9页,发布于2011-03-012011-03-01实施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