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1998-2015

电力软交换系统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onsoftswitchsystemsofpowerindustry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电力软交换系统技术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电力软交换系统技术规范的编号:GB/T31998-2015。电力软交换系统技术规范共有55页,发布于2016-04-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F21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29.240.01
  • 实施日期2016-04-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55页
  • 文件大小1.06M

以图片形式预览电力软交换系统技术规范

电力软交换系统技术规范


国家标准 GB/T319982015 电力软交换系统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onsoftswitchsystemmsofpowerindustry 2015-09-11发布 2016-04-01实施 中毕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 国国家标准化管厘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31998一2015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缩略语 协议的标准化要求 电力软交换系统基本要求 6.1网络结构 6.2设备功能 6.3系统性能要求 12 6.4基本接口及协议 6.5网络管理功能 电力调度软交换系统 7.1系统总体结构 e 7.2接口 .---- 7.3设备功能 7.4系统性能及可靠性指标 业务质量指标及IP承载网技术要求 8. 软交换系统IP承载网络的划分 22 22 8.2软交换业务质量指标要求 8.3软交换对IP承载网络质量要求 2: 承载网络P地址分配 8.4 2: 2 系统安全及可靠性要求 安全性要求 2 9.1 9.2可靠性要求 2 10环境要求 25 10.1电源 25 10.2温度及湿度 25 10.3绝缘和电磁兼容 26 附录A(规范性附录软交换互通呼叫控制流程规范 28 附录B(规范性附录调度软交换系统间(接口lg-A)功能控制流程规范
GB/T31998一2015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82)归口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南瑞集团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 重庆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南瑞集团公司实验验证中心,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 院,南京音视软件有限公司、广州广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河北远东通讯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 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华中分部、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官元、刘锐,蔡越、高芸,樊强、陈建宁,刘孝先,吴维农、唐个,黄鑫、沈文光、 张聚明、韩志永、,袁洪元、,黄盛、梁建国潘小盟、张华琳、侯位昭、杨天宇,黄大鹏、刘思远、王冰,卓文合、 董平、高新中、马建军 业
GB/T31998一2015 电力软交换系统技术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软交换系统的组成,明确了各部分的主要功能、性能以及基本接口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电力软交换系统的规划设计、工程建设及设备研制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798.3一2007 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第3部分;有气候防护场所固定使用 IEC60721-3-3:2002,MOD) GB/T9254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GB9254一2008,CISPR22;2006,IDT) GB/T14598.3一2006电气继电器第5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绝缘配合要求和试验 IEC60255-5:2000,IDT GB/T15542一1995数字程控自动电话交换机技术要求 GB/T17626.2一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第2部分;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IEC61000-! 2;2004,IDT) GB/T17626.3一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第3部分;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IEC61000-4-3:2002,IDT) GB/T17626.4一200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第4部分;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IEC61000-4-4:2004,IDT (GB/T17626.5200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IEC61000-4-5 2005,IDT) GB/T17626.12一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振荡波抗扰度试验(idtIEC61000-4-12 1995) GB/T28505一2012国内No.7信令方式技术要求2Mbit/s高速信令链路 ISO/IEC14496信息技术音视频对象通用编码(InformationtechnologyGenericcodingof audio-visualobjects IEEE802.3af经由媒体独立接口的数据终端设备供电(DataTerminalEquipmentPowervia MediaDependentlnterface) IETFRFC1350简单文件传输协议(TheTFTPProtocol IETFRFC2131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eHostConfigurationProtocol IETFRFC2327会话描述协议(SessionDeseriptionProtocol) IETFRFC2571简单网管协议框架结构(AnArchiteetureforDescribingSNMPManagement Frameworks IETFRFC2719信令传输结构框架(FrameworkArchiteetureforSignalingTransport) IETFRFC2833用于DTMF数字信号、电话音和电话信号的RTP负载格式(RTPPayloadfor DTMFDigits,TelephonyTonesandTelephonySignals)
GB/T31998一2015 IETFRFC2865远程用户拨号认证服务(RermoteAuthenticationDialInUserServicey IETFRFC2866RADUS计费(RADIUSAccounting IETFRFC3057Q.921用户适配层(ISDNQ.921-UserAdaptationl.ayer,ISDN) IETFRFC3261会话初始协议(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 IETFRFC3262会话初始协议临时响应的可靠性(ReliabilityofProvisionalResponsesinthe 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 IE:TFRFC3264会话描述协议的请求响应模型AnOffer/AnswerModelwiththeSession DescriptionProtocol) IETFRFC3311 会话初始协议的UPDATE方法(TheSesionlnitationProtocolUPDATE Mdethod ofRe IETFRFC3312资源管理与会话初始协议的集成Integrationof Management esource and SessionlnitiationProtoco rivateExtensionsto IETFRFC3325用于可信网络中断言标识的会话初始协议的私有扩展(Pri e sesionlnitiationProtocolforAsertedldentitrywithinTrustedNetworks) the ETFRFC3332了号信令系统消息传输第3部分:用户适配层(Signalingsystem7Mesage Transfer一Part3;UserAdaptationLayer) essionInitiationProtocolExtensionfor IETFRFC3428用于即时消息的会话初始协议扩展(Ses InstantMe essaging 1ETFRFC3435媒体网关控制协议(MediaGatewayControlProtool) ETFRFC3807V5.2用户适配层(v5.2UserAdap ptationLayer) Ts IETFRFC3959会话初始协议的早期会话配置类型(TheEarlySessionDisposition ypeforthe 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 IETFRFC3960会话初始协议的早期媒体与振铃音产生(EarlyMediaandRingingToneGener ationinthe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 ITU-TG.711音频脉冲编码调制PulseCodeModulationofVoieeFrequeneies) 用于多媒体传输的5.3kb/s或6.3kb/s双速率话音编码(DualRateSpeech ITU-TG.723.1 Transmittng CoderforMultimediaCommunications at5.3and6.3kbit/s IrU-TG.729用于数字实时语音和数据的低复杂度8kb/s编码(CodingofSpeechat8kbit/s UsingConjugateStruetureAlgebraicCodeExcitedLinearPredietion ITU-TH.248网关控制协议(GatewayControlProtocol)y ITU-TH.263低比特率通信视频编码(VideoCodingforLowitRateCommunication ITU-TH.264通用视听业务的先进视频编码(AdvancedVideoCodingforGenericAudiovisual Services ITU-TH.323基于包交换的多媒体通信系统(Packet-basedMultimediaCommunicationssys" tems) ITU-TQ.7627号信令系统综合业务数字网用户侧消息与信号通用功能(SignallingSysterm No.7一IsDNUserPartGgeneralFunetionsofMessagesandsignals) ITU-TQ.1218CS-1智能网推荐接口(InterfaceRecommendationforIntelligentNetworkCS-1) ITU-TQ.1912.5会话初始协议与承载无关呼叫控制协议或ISDN用户侧之间的互通(Inter workingbetweenSessionlnitiationProtocolandBearerIndependentCalControlProtocolorISDN UserPart) ITU-TT.38网络上三类传真实时传送通信规程(ProceduresforReal-timeGrop3Facsimile CommunicationoverIPNetworksIP)
GB/T31998一2015 ITU-TP.800传输质量主观定义方法(MethodsforsubjectiveDeterminationofTransmission Quality ITU-TP.861感知语音质量测量算法(PerceptualSpeechQualityMeasurement) ITU-TP.862语音质量的感知评估(PerceptualEvaluationofSpeechQuality ITrU-TP.910多媒体应用主观视频质量评估方法(subjeetiveVideoQualityAssessment MethodsforMultimediaApplications) ivesforIP-basedServ ITU-TY.1541IP业务的承载网性能目标(NetworkPerformanee Object ices) 数字蜂窝通信系统;通用移动通信系统;移动应用部分规范(DigitalCellular 3GPPTS29.002 em;UniversalMobileTelecommunications TelecommunicationsSyste 5y MobileApplicationPart stem; Specification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电力软交换系统powersotftswitehsystem 电力系统中采用软交换技术进行组网的通信网络系统,包括用于日常行政办公通信的电力行政软 交换系统、用于生产调度指挥的电力调度软交换系统以及其他电力专用软交换系统 简称软交换系统 3.2 软交换机sofswiteh 电力软交换系统中的核心控制设备,主要完成呼叫控制,媒体网关接人控制、资源分配,协议处理、 路由,认证、计费等主要功能,并可以向用户提供基本语音业务,移动业务,多媒体业务以及其他业务等 3.3 应用服务器appliteautom.serer 软交换系统中向用户提供各类基本业务以外的增强业务设备,提供相关增强业务逻辑的执行,业务 数据和用户数据的访问,业务的计费和管理等功能 3.4 信令网关sigmalimggateway 连接No.7信令网与IP网的设备,主要完成PSTN/ISDN侧的No.7信令与IP网侧信令的转换 功能 3.5 中继网关 trunkgateway 连接PSTN和软交换网络的设备,实现IP包转TDM的功能,承载IP域与电路域的语音汇接任 务,具备语音处理,呼叫处理与控制、维护和管理等功能 3.6 接入网关aceessgateway 提供模拟用户线接口.用于直接将普通电话用户接人到软交换网 综合接入设备integratelaccessdeviee 软交换体系中的用户接人层设备,用来将用户的语音、视频及数据等业务接人到分组网络中
GB/T31998一2015 3.8 多点控制单元multipointcontrolunit 多点视频会议系统的关键设备,将来自各会议场点的信息流经过同步分离后,抽取出音频、视频、数 据等信息和信令,再将各会议场点的信息和信令,送人同一种处理模块,完成相应的音频混合或切换,视 频混合或切换,数据广播和路由选择,定时和会议控制等过程,最后将各会议场点所需的各种信息重新 组合起来,送往各相应的终端系统设备 3.9 I终端internetprotocolterminal 通过以太网接口直接接人到IP网络,提供语音、数据等业务的终端设备 3.10 调度业务服务器dispatehingserver 实现调度业务的应用服务器,向调度台提供呼叫,接听、转移、代接,强插,强拆、会议等调度业务,负 责与软交换机进行通信、控制,实现各种类型的调度业务 3.11 调度电话系统dispatehingtelephonesystemm 电力系统中,调度人员行使调度、指挥权力,下达调度指令的专用电话系统 3.12 调度台dispatehingconsole 调度员进行调度电话操作使用的终端设备,每个调度台一般配置左、右两个手柄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AA:认证、授权和记账(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Accounting ACK;确认(Acknowledge) ACM:地址全消息(AddressCompleteMessage AG:接人网关(AccessGateway AGC;自动增益控制(AutoGaincontrol AS;应用服务器(AppieationServer) BAC;边界接人控制(IBoardAccessControl) BHCA:忙时试呼次数(BusyHourCallAttempts BRI:基本速率接口(BasicRatelnterface) B2BUA;背靠背用户代理(B2BUserAgent) CP(G:呼叫进展(CalProgress) CSMA:载波侦听多接人(CarrierSensorMultipleAccess) DTMF;双音多频(DualToneMultiFrequencey DsLF;数字用户线论坛(DigitalsubscriberLineForum) EC;回声消除(EchoCance ETsI;欧洲通信标准协会(EuropeanTelecommunicationStandardInstitute FxO:外部交换局(ForeignExehangeOfficey FXS;外部交换用户(ForeignExechangeSubseriber) IAD:综合接人设备(IntegratedAccessDevice IAM:初始地址消息(InitialAddressMessage
GB/T31998一2015 INAP智能网应用部分(IntelligentNetworkApplicationPart) IP;互联网协议(InternetProtocolD) 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IntegratedServicesDigitalNetwork sUP;ISDN用户部分(ISDNUserPart) UA:ISDN用户适配(ISDNUserAdaptation) DAP:轻量目录访问协议(LightDirectoryAccessProtocal McU;多点控制单元(MultipointControlUnit) MG;媒体网关(MediaGateway MGCP;媒体网关控制协议(MediaGatewayControlProtocol MML;人机语言(Man-MachineL.anguage) M0S;平均评价计分(Me leanOpinionScore MPLs;多协议标签交换(Multi-ProtocolLabelswitching rviceTransportPlatform MSTP:多服务传输平台Muli-Ser eanTimeBetweenFailure) 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Me essageTransferPart MTP:信令传送部分(Me waitin MwWI:消息等待指示(Message inglndicator) M2UA;MTP2用户适配(MTP2User Adapatiom) M3UA;MTP3用户适配(MTP3UserAdaptation) tworkEqupment-Buldingsystem) NEBS;网络设备构建系统(Netr NGN:下一代网络(NextGenerationNetwork PBX;程控交换机(PrivateBranchExchange' PEsQ:主观语音质量评估(Pere rceptualevaluationofspeechquality POE:以太网供电(PowerOverEthernet) POTS;模拟电话业务(PlainOldTelephoneServiee' PRI;集群速率接口(PrimaryRateInterface PSQM:感知语音质量测量(PerceptualSpeechQualityMeasurement PSTN: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ublicSwitchedTelephoneNetwork QoS;服务质量QualityofService RADIUS:远程认证拨号用户服务(RemoteAuthenticationDiallnUserService) RTCP: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PControlProtocol RTP:实时传输协议(Real-timeTransportProtocol SBC:会话边缘控制器(SessionBorderController SCCP: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ignalingConnectionControlPart SCN:电路交换网(SwitchedCircuitNetwork) SCP:业务控制点ServiceControlPoint SCTP:流控制传输协议(StreamControlTransmissionProtocol sDP;会话描述协议(SessionDescriptionProtocol sG:信令网关(SignalingGateway sGTRAN;信令传送协议(SignallingTransport) SIP;会话初始协议(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impleNetworkManagementProtocol) SS;软交换机(SoftSwiteh SS7;No.7信令系统(SignalingSystemNo.7)
GB/T31998一2015 TG中继网关(TrunkGateway) TUP;电话用户部分(TelephoneUserPart) UAC;用户代理客户端(UserAgentClient) UAs;用户代理服务端(UserAgentServer) UE;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 URI:统一资源标识(UniformResourceldentifier) URL;统一资源定位(UniformResourcel.ocator) VLAN;虚拟局域网(VirtualLocalArea Network VPN;虚拟专用网(VitualPhirvateNetwotk) V5UA;V5.2用户适配(V5.2UserAdaptation) 5 协议的标准化要求 本标准中提及的协议应符合以下标准的相关规定 a)DHCP协议符合IETFRFC2131: b)DTMF信号承载符合IETFRFC2833; MPEG;4协议符合Is/IEC14496; d)No.7信令符合GB/T28505一2012; TFTP协议符合IETFRFC1350, INAP协议符合ITU-TQ.1218; gIsUP消息符合ITU-TQ.762; h)IUA协议符合IETFRFC3057; M3UA协议符合IETFRFC3332; MAP协议符合3G;PPTs29.002; k)MGCP协议符合IETFRFC3435; RADIUS协议符合IETFRFC2865; mRADUS计费协议符合IETFRFC2866 SDP协议符合IETFRFC2327、,IETFRFC3264; n sIGTRAN协议符合IETFRFC2719; O sIP1协议符合 ITU-TQ.1912.5; p sI协议符合ETFRFrC32al,IETrRrc3282.ETRRc3311.,ETFRrc3312.IETP q RFC3325、IETFRFC3428、IETFRFC3959、IETFRFC3960; sNMPv2协议符合IETFRFC2571; V5UA协议符合IE:TFRFC3807. 电力软交换系统基本要求 网络结构 6.1 电力软交换系统构建在电力系统IP通信网上,承载行政办公和生产调度等相关业务 电力软交换 系统的网络结构分为接人层传输层、控制层,业务/应用层,如图1所示
GB/T31998一2015 业务/应用层 A人服务网管服务深体服务CU系碗定制应用服务器 lm 控制层 软交换机 软交换机 传输层 分组交换 中维 接入层 BAC 终端 他K交 电路交换oTS/5/ 换网络或 7号信令网 POTS终端 PRI用户" 网络 终 图1软交换系统分层架构模型 各层功能如下 a)接人层;负责将各种网络和设备接人到软交换网络,并将信息转换成能够在分组网络上传递的 信息格式; b传输层:基于分组交换技术,负责将软交换网络的各类信息,包括信令流和媒体流通过统一的 高带宽、有一定QoS保证的分组网络传送; 控制层;提供呼叫控制,连接控制、协议处理等功能,并为业务平面提供访问底层各种网络资源 的开放接口 业务/应用层;利用底层的各种网络资源为用户提供丰富多样的网络业务,主要包括应用服务 D 器、AAA服务器、网管服务器等 其中应用服务器是软交换网络体系中的主要业务执行环境 6.2设备功能 6.2.1软交换机(Ss) 6.2.1.1呼叫控制和处理功能 软交换机控制基本呼叫的建立、维持和释放,包括呼叫处理,连接控制、智能呼叫触发和资源控制 等 满足以下具体要求 a 应支持对交换业务的监视请求,并对其中与呼叫相关的事件进行处理,支持呼叫的建立和 监视; 应支持基本的两方呼叫控制功能和多方呼叫控制功能,至少支持三方语音会议,提供对多方呼 叫控制功能,包括多方呼叫的逻辑关系、呼叫成员的加人/退出/隔离/旁听以及混音过程的 控制; 应能够识别媒体网关报告的用户摘机、拨号和挂机等操作,控制媒体网关向用户发送各种信号 音,如拨号音、振铃音、回铃音等; D 应支持与外设的信令网关互通,完成整个呼叫的建立和释放功能" 可支持MGCP终端、IrU-TH.248终端和sIP终端的接人并提供相应业务 e 应具备跨网呼叫处理能力和路由重选机制 f 6.2.1.2协议功能 软交换机应与各种类型的媒体网关、以太网硬终端、基于PC的软终端以及各种类型的应用服务器
GB/T31998一2015 进行通信 协议基本要求如下,详细规定见6.4 a)应支持ITU-TH.248,SIP等媒体网关控制协议 b应支持与NO.7信令互通的sIGTRAN协议; e)应支持SIP,SIP-1等与其他网络进行通信的协议; d)对于ITU-TH.248协议,应支持文本编码方式和二进制编码方式; 可支持MAP协议,能提供数据输出的网络接口; e 可支持1TU-TH.323协议,提供对ITU-TH.323终端控制能力 6.2.1.3业务支持功能 软交换机应能支持各类网络提供的业务,满足以下具体要求: 应支持呼叫转移、呼叫转接,呼叫保持等PSTN/ISDN交换机提供的语音业务,基本话音业务 和补充业务符合GB/T15542一1995规定; b应支持基于网关,支持传真、拨号上网、ISDN等在电路交换机上能够实现的业务; 可支持点对多点视频会议功能; c d 应支持第三方增强业务 6.2.1.4互通功能 具备以下互通功能: a)应支持通过信令网关实现IP分组交换网的与NO.7信令系统的互通; 应支持采用SIP协议实现与业务应用系统和IMs网络体系的互通; b c应支持采用sIP协议与sIP-I协议实现与其他软交换设备的互通" d)应支持IP网内ITU-TH.248网关与SIP终端之间的互通; 可支持采用SIP协议或ITU-TH.323协议与视频会议系统互通 互通呼叫控制流程规范见附录A 6.2.1.5资源管理功能 应实现对各种网关及用户接人设备的电路侧、分组侧及公共资源的管理功能,应满足以下具体 要求: a)控制资源的占用和释放,检测和管理资源状态; 监测网关能力 b 控制相关设备上报资源状态并根据上报资源使用情况进行统计,能设置资源的使用门限 c) 6.2.1.6计费功能 应具备详细话单生成功能,并支持通过RADUs计费协议或FTP协议输出 话单应包括以下基 本计费内容 -序号 日期 连接开始时间; 连接终止时间; -时长; 接人号码 被叫用户号码; 主叫用户号码;
GB/T31998一2015 原被叫用户号码; 用户URL; 各种媒体流的人RTP数 各种媒体流的出RTP数; 出字节数 IP -语音业务类别(如基本业务、补充业务等); 多媒体业务类别 数据业务类别 主叫侧媒体网关或终端的IP地址; 被叫侧媒体网关或终端的IP地址(包括多方业务涉及的地址); 主叫侧软交换设备IP地址; 被叫侧软交换设备IP地址; 通话终止原因; Q0S等级 6.2.1.7认证和授权功能 应具备以下认证和授权功能 与认证中心连接,并将所管辖区域内的用户、媒体网关信息送往认证中心进行认证与授权,防 a 止非法用户/设备的接人; b)对未通过认证的用户终端发起的呼叫请求予以丢弃; 支持对动态IP地址配置的用户终端的认证与授权 c d)应支持本地认证功能 6.2.1.8地址解析功能 功能要求如下 a)应支持E.164地址至IP地址的转换功能; 应支持别名地址至IP地址的转换功能; b 可支持sIPURL至P地址的转换功能 c 应支持存储主叫号码20位,被叫号码24位 D 应支持接收新的目的地地址,将呼叫重定向 6.2.1.9语音处理控制功能 对媒体网关的控制功能要求如下 a)语音编码算法选择控制,应至少包括ITU-TG.71la/4、,ITU-TG.723.1,ITU-TG.729算法 b)宜支持回声抵消控制功能; 宜支持语音包缓存区设置控制,减少抖动对语音质量带来的影响 c) d)宜支持ITU-TT.38传真规程 6.2.1.10多媒体/数据处理控制功能 软交换的多媒体/数据处理控制功能要求如下: a)应支持透明传输终端与服务器、终端与终端间的所有信息,包括语音、,视频和数据 b) 应支持控制媒体资源提供对终端的多媒体业务,包括预录媒体,多媒体呼叫、会议呼叫 c)可支持多点控制功能,控制终端、媒体网关、多点处理单元完成实时信息交换;
GB/T31998一2015 d)可支持视频多媒体终端进行语音/视频编解码的协商,宜包括ITU-TH.263、ITU-TH.264 算法 6.2.2信令网关(sG) 负责对No.7信令高层信令(TUP/1sUP/SCCP)消息进行转接、翻译或终结处理;应支持Sigtran信 令适配协议M3UA,M2UA,M2PA、,IUA,sUA、V5UA;应支持SCTP 可独立设置也可与中继网关合设 6.2.3中继网关(TG) 负责TDM中继电路与分组网络媒体信息之间的相互转换,应支持接人PRI,No.7 单台设备宜支 持至少32个E1/TI端口,可支持sSIP接人 宜支持回声抵消功能,语音包缓冲功能 6.2.4接入网关(AG 实现用户侧语音,传真信号到分组网络媒体信息的转换,用户侧接人的用户可采用: aPOTs接人; b)ISDNBRI和PRI接人 6.2.5综合接入设备(IAD 小容量的综合接人网关,提供语音和数据的综合接人能力,提供丰富的上行和下行接口,满足用户 的不同需求 应支持FXs接口和FXxo接口,可通过PsTN出局,可本地自交换 宜支持静音检测、舒 适噪声生成、回声抵消EC,丢包补偿,语音包缓冲和自动增益调节功能 6.2.6IP终端 用于用户桌面,主要包括P电话终端,视频终端,计算机上的软件终端,通过与控制平面设备的配 合,实现语音、视频、数据的通信功能,宜采用sIP协议 宜支持IEEE802.3a标准提供PoE功能 宜 支持LDAP通信录 宜支持静音检测、舒适嗓声生成,回声抵消EC,丢包补偿,语音包缓冲和自动增益 调节功能 AAA服务器 6.2.7 用于用户的认证,管理和授权 6.2.8网管服务器 对软交换系统中的各类设备(如;软交换机、各种网关设备.IP终端等)进行统一管理、状态监控.以 图形方式直观地显示故障的地点和内容 6.2.9媒体服务器 提供专用媒体资源,实现基本和增强业务中的媒体处理功能,包括业务音提供、会议,交互式应答 (IVR),通知、高级语音业务等 具体要求如下 a)DTMF信号的采集与解码;按照控制设备发来的相关操作参数的规定,从DTMF话机上接收 DTM信号,按照IETFRFC2833规范封装在信令中传给控制设备; b) 按照控制设备的要求,用规定的语音向用户播放规定的录音通知 支持多个RTP流的音频混合功能,支持不同编码格式的混音 c) d 支持ITU-TG.71la/4、,IrU-TG.723.1、ITU-TG.729等多种语音编解码算法,并可实现编解 1o
GB/T31998一2015 码算法间的转换 支持媒体播放/录制: e f)提供拨号音,忙音、回铃音、等待音和空号音等基本信号音 g以本地、远程两种方式,提供对媒体资源以及设备本身的维护、管理,如数据配置,故障管理, h 与软交换之间应通过SIP协议互通 6.2.10多点控制单元(McU) 应符合以下要求 a)实现各方之间交互式音视频交流; D) 处理音频信号的混合和视频信号的切换,进行会议控制; 实现多个会场按照呼叫顺序依次接人,建立多点视频会议; c) d)支持多种终端呼人会场方式; 提供终端加人和退出会议功能,具有动态修改呼叫与连接的能力 当会议过程中出现掉点时,MCU自动进行再连接 支持会议静音、混音、闭音和秘密会商; g h)在会议中实时统计通话信息 6.2.11定制应用服务器(AS 提供与电力相关的定制业务 定制应用服务器可通过API为第三方业务开发提供平台 6.2.12边界接入控制设备(BAC) 边界接人控制设备(BAC),也称为会话边界控制设备(SBC),是软交换网络的边缘汇聚设备,用于 控制软交换网络与其他IP网络间访问,对通过不可信任设备接人到软交换网络中的IP用户进行接人 和业务控制,提供用户的信令流和媒体流的代理功能,同时该设备具有安全防护,媒体管理、地址转换 包括IP层地址转换和应用层地址转换)等功能,配合软交换核心设备实现用户管理、业务管理、配合承 载网实现Q0s管理 功能及要求如下 BAc与软交换用户之间应支持二层和三层数据网络 a b)当BAC跨接在接人网与软交换核心网络之间时,BAc应支持接人IAD和sIP用户;当BAc 跨接在软交换核心网络之间时,BAC应支持接人SIP用户 当BAC跨接在接人网与软交换核心网络之间时,应支持为接人到软交换网络中的用户提供服 务质量保证 当BAC跨接在接人网与软交换核心网络之间时,BAC应能够获得标识软交换用户的信息,如 位置信息、用户IP地址;当BAC跨接在软交换核心网络之间时,BAc应能够获得软交换用户 到BAC时所对应的IP地址信息 电力系统内不同虚拟专网(VPN)的软交换之间有互通需要时,应通过BAc互联 系统性能要求 6.3 6.3.1系统用户容量 电力软交换机按支持的最大用户注册能力分为小型,中型和大型软交换机 小型软交换机应支持 20000100000用户,中型软交换机应支持100000500000用户,大型软交换机应支持500000以上 的用户,应能根据需要灵活扩展 1l1
GB/T31998一2015 6.3.2系统处理能力 按照用户话务量0.,1E,平均通话时长60、计,小型电力软交换机处理能力应不低于12000o0 BHCA,中型电力软交换机处理能力应不低于600000BHCA,大型电力软交换机处理能力应不低于 3000000BHCA 6.3.3呼叫建立时延 指从软交换机收到呼叫建立请求开始,直至完成相应的号码及路由分析,并将相应的呼叫建立请求 传送至另一设备的瞬间为止的时间 平均呼叫建立时延应小于600ms,95%概率不超过800ms 6.3.4转发时延 指软交换机对消息的转发时延,平均转发时延应小于50ms,95%概率不超过200ms 基本接口及协议 6.4.1la接口(软交换机与信令网关间的接口 6.4.1.1接口功能 实现软交换机与信令网关之间的信令交互功能 6.4.1.2接口协议 应使用信令传送协议sIG;TRAN在IP网上传送No.7信令的高层信令信息(TUP/1sUP/scCP) No.7信令MTP第三级用户适配层符合M3UA协议 6.4.2Ib接口(软交换机与中继网关间的接口 6.4.2.1接口功能 提供软交换机与中继网关TG之间的数据交互,实现中继网关控制、资源控制和管理功能 6.4.2.2接口协议 宜采用IrU-TH.2!8协议,可采用MccP协议 如果中继网关直连Px,中继网关的内嵌设备采 用M3UA协议或ISDN用户适配层(IUA)协议 6.4.3le接口(软交换机与接入网关间的接口) 6.4.3.1接口功能 软交换机与接人网关AG)之间的接口,主要完成媒体网关控制、资源控制和管理功能 6.4.3.2接口协议 宜采用ITU-TH.248协议,可采用MGCP协议 此外,如果接人网关连接V5接人网,需要接人网 关内嵌V5.2用户适配层V5UA协议的设备,此时软交换与接人媒体网关(AG)之间的接口采用 V5UA 如果接人网关连接PBX,需要接人网关内嵌ISDN用户适配层(IUA)协议的设备,此时软交换 与接人媒体网关(AG)之间的接口采用IUA协议 12
GB/T31998一2015 6.4.4ld接口(软交换机与综合接入设备间的接口 6.4.4.1接口功能 提供软交换机与综合接人设备(IAD)之间的数据交互,实现数据,语音及视频等业务的软交换网络 接人 6.4.4.2接口协议 宜采用sIP协议,可采用ITU-TH.248协议或MGCP协议 可采用DHCPTFTP业务协议和 SNMP管理协议 6.4.5le接口(软交换机与IP终端间的接口 6.4.5.1接口功能 提供软交换机与IP终端之间的数据交互,实现数据、语音及视频等业务的软交换网络接人 6.4.5.2接口协议 宜采用SIP协议,可采用ITU-TH.323协议 6.4.6Ir接口(软交换机与BAc/SBC之间的接口 6.4.6.1接口功能 BAC与软交换之间的接口,协议可以是ITU-TH.248协议或SIP协议,BAC需要对这些协议消息 中的某些地址信息进行变换,同时在这些协议对应的注册消息中,BAC需要插人和软交换用户(或软交 换终端)相关的网络位置信息 6.4.6.2接口协议 应支持ITU-TH.248协议或者SIP协议 6.4.7lg接口(软交换机与软交换机间的接口 6.4.7.1接口功能 实现软交换机之间的数据交互功能 6.4.7.2接口协议 软交换机与软交换机互联协议见附录A 6.4.8Ih接口软交换机与应用服务器间的接口 6.4.8.1接口功能 提供软交换机与应用服务器间的接口 6.4.8.2接口协议 宜采用SIP协议;可采用私有协议 当定制服务器支持传统的PsTN业务时,可采用INAP协议 13
GB/T31998一2015 6.4.9i接口(软交换机与cU管理服务器间的接口) 6.4.9.1接口功能 提供软交换机与McU管理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交互,实现多点接人控制和多方会议等功能 6.4.9.2接口协议 宜采用SIP协议,可采用ITU-TH.323协议 6.4.10】接口(软交换机与媒体服务器间的接口 6.4.10.1接口功能 完成在软交换机与媒体服务器之间提供控制信息和媒体资源数据的交互功能 6.4.10.2接口协议 宜采用sIP协议、,ITU-TH.248协议或MGCP协议 6.4.11Ik接口(软交换机与网管服务器间的接口 6.4.11.1接口功能 实现软交换网络与网管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交互功能,为用户提供设备远程维护管理服务 6.4.11.2接口协议 宜采用SNMPv2及以上版本协议或SIP协议,可采用私有协议 6.4.12Im接口软交换机与AAA服务器间的接口 6.4.12.1接口功能 实现软交换机与AAA认证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交互功能 6.4.12.2接口协议 宜采用RADUs协议或sIP协议 6.5网络管理功能 配置管理 6.5.1 配置管理功能应满足以下要求 a)具备sNMP2及以上版本配置功能; b)支持图文界面和命令行两种配置方式对网内设备进行配置,并应支持远程配置 支持通过拓扑视图和浏览树两种方式进行全网设备的硬件配置 d)反馈配置命令下发后的配置结果,显示配置成功或者引起配置失败的具体信息 实现对不同用户不同的权限分配; e 支持按照时间、操作人,操作对象、操作内容等多种条件的定制信息查询 g)支持自动化管理功能,在规定的时间点或时间段完成定制的任务 14
GB/T31998一2015 6.5.2故障管理 故障管理功能应满足以下要求: a)支持以下两种故障信息获取方式 使用SNMPv2及以上版本协议向网管中心主动报告启动、接口状态变化,故障等紧急 事件; 轮询方式获得设备和链路的状态信息,包括设备和链路的故障信息 具备告警实时监控功能,能够准确定位故障点,能够在拓扑图上用明显的颜色或者符号显示故 障节点,不同等级不同类型的故障应可定义出不同的显示颜色或者符号 故障定位最小可定 位到设备端口 宜提供详细的中文故障信息报告以及建议的标准处理流程 dD 显示故障告警的内容包括网管系统自身故障,各网元软硬件故障,各类媒体网关及连接状况异 常,SS7信令错误、链路中断包括备份链路)等 支持声光告警 能提供准确的可视可闻告警信号,可按不同故障等级发出不同故障告警声音, 支持用户自定义故障等级 支持对故障信息管理配置 包括不同的故障优先级、对网络设备的查询时间间隔等,设置不同 优先级的故障报警方式和策略 能够按故障类型,故障时间等不同条件检索查询告警日志信息,查询结果可以打印输出故障 列表 h)采用SIP协议的网元应具备路由心跳功能 路由心跳利用SIP协议的OPTION消息实现,其 消息结构见A.2. 6.5.3业务量统计和测量 业务量统计和测量功能应满足以下要求 提供话务统计功能,反映软交换核心设备的业务负荷程度和运行状况,话务统计应包括呼叫次 a 数统计和业务量统计 可预设业务量的统计项目,统计时间,并在规定日期及时间自动开始、停止统计 b 支持以下类型接续的测量统计 域内呼叫(一个软交换系统注册用户的内部呼叫); 2)域外呼叫(至另一个软交换系统的呼叫) 各类媒体网关(如;中继网关、IAD,AG)或IP终端的呼叫 3) 呼叫次数统计应实现以下项目的测量统计 dD 占用次数 1 2) 接通次数 应答次数 3) 4)被叫忙次数 按照呼叫类型、目的码、中继群等,对各类接续的业务量进行统计,支持的呼叫业务量统计类型 包括 1 占用业务量; 2) 应答业务量; 3 平均应答时长; 平均呼叫时长; 4) 5) 平均占用时长 15
GB/T31998一2015 f统计软交换处理机的占用率,统计与测量的内容包括 1) 处理机名称 处理机占用率; 2 3) 处理机忙时试占次数(BHCA); 4统计的起止时间 支持中继线占用率的统计测量,按用户设定的周期输出统计数据列表或图形 6.5.4话务控制 话务控制功能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基于话务统计数据和设备运行状态的分析,通过人机命令预定或即时执行话务控制命令,遏制 超量话务对网络冲击; b)对呼叫用户的类别和数量进行限制 6.5.5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功能要求对维护员的访问权限进行限定,具体应满足以下要求 登录时输人账户和密码,系统对每次访问做记录; a b)对权限进行分类,如系统管理员、配置管理员、维护管理员等 6.5.6人机交互 应提供人机命令接口,人机语言(MML)的语法、格式应符合ITU-TZ系列相关协议 6.5.7 北向接口 应支持通过北向接口,向电力通信综合网管提供告警、业务统计等管理信息 电力调度软交换系统 系统总体结构 电力调度软交换系统在电力软交换系统基本网络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调度服务器、调度台等设备 承载电力调度通信业务 电力调度软交换系统组成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软交换机、调度服务器、录音录像服务器、调度台 其中调度服务器与软交换机可以合设 调度软交换系统 j-A lg-A 录音录像 软交换机 调度教交挨系统 服务器 le-A D g 其他软交换系统 调度服务器 调度台 图2调度软交换系统总体结构图 l6
GB/T31998一2015 7.2接口 调度软交换系统之间采用lg-A接口互联,lg-A接口是特殊的lg接口,应采用sIP协议,其特殊定 义见附录B 在调度软交换系统内部,软交换机与调度服务器之间采用Ih接口互联,可为私有协议;软 交换机与录音录像服务器之间采用j-A接口互联,录音录像服务器是特殊的媒体服务器,Ij-A接口是 特殊的接口,可为私有协议;软交换机与调度台之间采用Ie-A接口互联,调度台是特殊的终端设备 le-A接口是特殊的le接口,可为私有协议;调度台与调度服务器之间采用Da接口互联,可为私有协议 调度台与录音录像服务器之间采用Db接口互联,可为私有协议 7.3设备功能 7.3.1软交换机 应具有6.2.1要求的全部功能 7.3.2调度台 7.3.2.1 人机界面功能 人机操作界面具备如下区域 a)应具备呼出区域;调度组及调度分机显示区,用于设置调度对象的快捷键; b)应具备呼人区域;用于显示来电呼叫 应具备功能区域;左、右手柄功能键控制区、公共功能键控制区及状态信息显示区; c d)应具备会议区域;用于显示会议成员; 可具备图像区域;显示本地或远端图像 7.3.2.2身份认证功能 应具备调度人员身份认证机制,随时可查看调度人员的级别以及其他信息 只有通过身份认证的 工作人员才能使用调度台 7.3.2.3链路维护功能 应能够检测与调度服务器的通信链路,链路中断后应能够自动重连,本地调度服务器故障后,应自 动注册到灾备的调度服务器 7.3.2.4来电显示功能 当有来电时,呼人区域应显示来电图标和呼人方的名字,来电优先级等内容,且可点击应答 7.3.2.5通话状态显示 应支持显示当前所有通话状态,包括呼人、呼出、通话中,呼叫保持,会议等状态 7.3.2.6历史通话记录显示 应支持对历史通话记录进行显示的功能,对呼人,呼出等来电进行记录,并允许调度员在通话记录 中直接发起呼叫 7.3.2.7连接及保活 应支持通过注册的方式与软交换机之间建立连接和保活 17
GB/T31998一2015 能够检测与调度服务器的通信链路,链路中断后能够自动重连,本地调度服务器故障后,应自动注 册到灾备的调度服务器 7.3.2.8拨号呼叫 应支持通过手柄或调度台界面中的数字键进行拨号和呼叫的功能 可在调度台呼出区域选择某个 调度终端号码、调度组号码进行呼叫 7.3.2.9快速呼叫 应支持提供按钮用于配置对应调度员的号码,通过单击按钮应能直接对相应的号码进行呼出 7.3.2.10重拨 应支持对最后一个呼出对象,通过单击“重拨”按钮直接呼出的功能 7.3.2.11回呼 当有未接来电时,呼人区域应有直观的图标和名称显示,通过人机界面操作应能实现呼叫未接 来电 7.3.2.12免提 手柄应支持呼叫免提的功能 7.3.2.13 键直呼 可支持对一个调度对象设置多个号码(宜不少于四个),实现只需按一个快捷键,就能对此调度对象 -呼到底 当此调度对象应答时建立通话,停止继续呼叫;当此调度对象未应答时,自动呼叫此调度对 象的下一个号码,直至其应答或所有号码均未应答结束呼叫 7.3.2.14分组功能 应支持调度台分组功能,宜支持软交换机与软交换机、软交换机与PSTN/1SDN交换机的调度台实 现异机同组的功能 7.3.2.15同组呼叫 呼叫组号码,同组成员同时振铃,组内成员接听后,取消其他成员振铃 同组状态显示 7.3.2.16 支持显示同组成员状态;包括缺席,工作中;支持显示同组成员手柄通话状态;包括空闲,通话中、会 议中 7.3.2.17点名 可支持对选择的多个用户进行点名的功能,被选中的用户按被选择的先后顺序振铃,先被选中的用 户先振铃,摘机、挂机后,依次下一个被选中的用户振铃,摘机、挂机,直到最后一个用户摘机、挂机,点名 操作结束 7.3.2.18广播 可支持对选中的多个用户进行广播的功能,对选中的用户同时发起呼叫请求,所有用户振铃、摘机 18
GB/T31998一2015 后形成广播,调度台为单说,选中的用户为单听 7.3.2.19自动应答 可配置实现来电自动应答功能 当有来电呼叫时,调度台应能自动接通此呼叫 7.3.2.20选择应答 可实现来电选择应答功能 当同时有多个来电呼叫时,应显示有多路来电,可任选一路应答 7.3.2.21群答 可支持群答功能 当同时有多个来电呼叫时,应显示有多路来电,通过人机界面操作可接通所有呼 叫,进行调度台与多方之间的通信 7.3.2.22呼叫保持及恢复 在通话过程中,应支持通过人机界面操作呼叫保持和恢复的功能 7.3.2.23呼叫排队 应支持呼叫排队的功能,当调度台正在进行呼叫通话时,接到后续呼叫,后续呼叫进行排队 7.3.2.24呼叫转接 应支持呼叫转接的功能,呼叫转接包括呼叫盲转和咨询转两种方式 7.3.2.25呼叫转移 应支持呼叫转移的功能,呼叫转移包括无条件呼叫转移、无应答呼叫转移,遇忙呼叫转移和不在线 呼叫转移四种方式 7.3.2.26强插 应支持强插的功能,当某一调度台/调度用户处于通话状态时,另一具更高级别的调度台可以实现 插人该调度台/调度用户通话的功能,实现三方通话 7.3.2.27强拆 应支持强拆的功能,当某一调度台/调度用户处于通话状态时,另一具更高级别的调度台/调度用户 可以实现拆除该调度台通话的功能 7.3.2.28监听 应支持通话监听的功能,当某一调度台/调度用户处于通话状态时,另一具更高级别的调度台可以 实现监听此调度台/调度用户通话的功能 7.3.2.29单呼叠加 应支持单呼叠加的功能,当调度台处于通话状态时,支持将另一调度台/调度用户加人到当前会话 中实现三方会议的功能 7.3.2.30组呼叠加 应支持组呼叠加的功能,当多方处于会议通话状态时,支持将另一调度台/调度用户加人到当前会 19
GB/T31998一2015 议中 7.3.2.31呼叫代接 应支持呼叫代接的功能,当同组成员被叫时,调度台可以进行代接操作,接通来电 7.3.2.32视频调度功能 可支持发起视频通话、视频会议等视频调度业务 7.3.2.33调度会议功能 建立朗度会议 具体功能包括, a 应支持预约会议功能,预先配置会议主持人及其成员,主持人拨打接人号开始会议并呼叫会议 成员 b应支持临时会议功能,调度终端配置会议成员,调度终端拨打接人号创建即时会议,并根据需 要增删成员号码 可支持定时会议功能,支持配置单次及其周期性定时会议 c 可支持碰头会议功能,拨打相同接人号进人同一会议室形成碰头会议 d 可支持受控碰头会议功能,配置会议主持人,主持人不在会议中时,其他成员拨打会议接人号 主持人振铃 实现终端加人和退出多媒体会议;提供动态修改呼叫与连接的能力;可在会议过程中随时增加 或删除通信参与方,而不中断其他呼叫连接 调度台支持主席会议控制方式,包括观看会场、自动浏览、广播会场等 应支持sIP,ITU-TH.248等多种协议和终端之间通信 h 应支持会议保密鉴权功能,防止非授权人员随便发起会议 i 可支持不少于8方视频会议和不少于32方音频会议,视频宜采用ITU-TH.264编码格式,音 频宜采用ITU-TG.711a/!,ITU-TG.729编码格式 7.3.2.34并席 当有同组成员正在通话时,调度台可以进行并席操作,加人通话 7.3.2.35通话记录 调度台对呼人、呼出等来电进行记录,并允许调度员在通话记录中直接发起呼叫 7.3.2.36紧急呼叫 当调度用户进行紧急呼叫时,调度台应发出明显区别于其他呼叫的振铃声和灯光显示,调度员可以 优先应答呼叫 7.3.2.37调度台配置管理 支持通过网管对调度台的参数配置和维护终端功能,可显示系统信息,包括系统数据用户级别告 警信息以及调度服务器配置相关数据等,能够在线设置或者修改系统数据、用户级别和数据以及调度服 务器配置相关数据等 20
GB/T31998一2015 7.3.3调度服务器 7.3.3.1基本调度控制功能 调度服务器应支持以下基本调度控制功能 实现系统的配置和身份认证等管理功能,包括调度员身份、权限的登记与管理、调度电话优先 级、分组等信息的配置; 能够与软交换机互联,实现呼叫接听、挂机、转接、会议,重定向等业务 b c)支持10个以上的调度台群组和20个以上调度台 d)支持每组4个以上的调度台 支持调度台上的所有业务功能 7.3.3.2呼叫控制管理功能 调度服务器宜支持以下呼叫控制管理功能 对域内各个调度台的呼叫转移条件及对象(包括无条件呼叫转移、无应答呼叫转移,遇忙呼叫 a 转移和不在线呼叫转移四种类型)的配置; b) 对域内各个调度台的呼叫转接功能配置; e对呼叫强插、强拆的等级配置; d)对呼叫排队优先级进行配置 7.3.3.3资源及状态管理功能 调度服务器宜支持通过软交换机接口获取域内各个调度终端的注册在线状态,通话状态的实时 信息 7.3.4录音录像服务器 7.3.4.1录音录像功能 应支持对调度台呼人与呼出的所有语音通话同步录音 应实现对指定通话的录音;可对多路电话 同时录音;可预设录音时间对某些号码进行录音;可对指定号码进行录音 7.3.4.2检索回放功能 应支持通过调度台和网络对录音录像文件资源进行检索的功能,对检索到的历史资源支持回放的 功能,回放过程中的控制功能应支持;播放、暂停停止、快放、慢放、拖放等功能 7.4系统性能及可靠性指标 7.4.1系统容量 小型调度软交换系统应支持100010000用户容量,中型调度软交换系统应支持10000~50000o 用户容量,大型调度软交换系统应支持50000以上用户容量 7.4.2调度软交换系统处理能力 按照用户话务量0.1E,平均通话时长60s计,小型调度软交换系统处理能力应不小于6000 BHCA,中型调度软交换系统处理能力应不小于60000BHCA,大型调度软交换系统处理能力应不小 于300000BHCA 21
GB/T31998一2015 7.4.3呼叫建立时延 呼叫建立时延同6.3.3 7.4.4转发时延 转发时延同6.3.4 业务质量指标及IP承载网技术要求 8.1软交换系统I承载网络的划分 软交换IP承载网络划分如下 行政软交换系统由lP通信网承载,对于互联网用户应通过BAC/SBC设备接人;调度软交换 系统宜由专用数据网或虚拟专用数据网承载 b 当采用虚拟专用数据网承载电力软交换时,承载网应采用MPLs/VPN或者VLAN为软交换 业务划分专用VPN或VLAN,实现与数据网上其他业务隔离 8.2软交换业务质量指标要求 8.2.1语音业务服务质量要求 基于IrUTp.s0 ITU-TP.861和ITU-TP.862语音质量度量标准的一般原则,软交换网内端 到端语音业务需满足表1所示的指标,网络质量等级定义见表2 表1软交换网内端到端语音业务服务质量指标表 MO)s 网络条件 PsQM平均值 PEsQ平均值 良好 1.5 3.3 4.0 较差 .8 3.2 3.5 恶劣 2.0 2.9 3,0 表2网络质量等级定义 时延 包丢失率 抖动 网络质量等级 % ms ms 良好自定义 S40 S0.1 S10 较差 <100 <1 二20 恶劣 400 5 60 8.2.2视频业务服务质量要求 软交换网内视频图像的帧频应不小于15f/s,视频质量评价方法参考ITU-TP.910. 8.2.3传真业务服务质量要求 传真业务服务质量应满足以下要求 22
GB/T31998一2015 a)传送国家标准传真样张,传真业务的建立时间小于20s; b) 传送国家标准传真样张,在网络良好的条件下,MOs应大于4 传送国家标准传真样张,标准长文件(大于20页)可以传送完成 8.3软交换对IP承载网络质量要求 8.3.1音视频信令流承载指标要求 软交换音视频信令流承载指标应满足以下要求 a)时延小于100ms; b)抖动小于10ms:; IP网络丢包率小于0.1% 8.3.2音频媒体流承载指标要求 软交换音频业务对承载网络的质量指标要求包括以下内容: a)时延应小于100ms b)抖动应小于10ms c)IP网络丢包率应小于1% 带宽要求(计算) dD ITU-TG.711带宽应不小于90.4kbit/s; 1 2)ITU-TG.723.1在5.3kbit/s编码速率时带宽应不小于22.9kbit/s, 3)ITU-TG.729带宽应不小于34.4kbit/s 8.3.3视频媒体流承载指标要求 软交换视频媒体流对承载网络的质量指标要求包括以下内容(ITU-TY.1541) a)时延应小于150ms b) 抖动应小于50ms IP网络丢包率应小于1% d)带宽要求 1 ImU-TH.383编码.cIF.,赖频>151,带宽宜不小于384khit/s 2)ITU-TH.263编码,4CIF,帧频>25f/s,带宽宜不小于2Mbit/s; ITU-TH.264编码,CIF,帧频>15f/s,带宽宜不小于128kbit/s; 3 4)ITU-TH.264编码,4CIF,帧频>25f/s,带宽宜不小于768Mbit/s 8.3.4QS要求 为了对软交换业务提供端到端的Qos保证,IP承载网应全网支持Qos机制,即所有网络设备应支 持Qos策略,提供分组包分类,队列调度,流量监管以及流量整形等功能 具体要求如下 a)骨干层网络设备宜采用MPLsDfServ,MPLSTE以及MPISFRR等技术来保障骨干网的 服务质量 b)二层网络设备宜对软交换业务打上高优先级的802.lp标记,优先转发; c) 三层网络设备宜对软交换业务打上高优先级的DsCP标记,优先处理 8.4承载网络IP地址分配 8.4.1I地址分配原则 IP地址分配原则如 下 23
GB/T31998一2015 a)唯一性:软交换核心系统设备及接人终端需分配专用IP地址,不宜与其他数据业务共用IP地 址段 b连续性;IP地址分配要尽量分配连续的IP地址空间;相同的业务和功能尽量分配连续的IP地 址空间,有利于路由聚合以及安全控制 可扩展性;基于用户及业务分配地址时需考虑后续用户及业务的扩展,为将来的网络扩展预留 -定的连续地址空间 8.4.2IP地址分配方式 IP 地址分配方式如下: a)软交换系统内IP地址应支持IPv4,宜支持IPv6地址 b)IP地址的管理和分配宜采用动态及静态结合方式 Ss,As,TG,SG,AG,BAc/SBC及网管等 设备应分配静态IP地址,个人用户终端可通过DHCP服务器分配动态IP地址,对于重要及 特殊用户应配置静态IP地址,并在网络设备上启用IP十MAC十端口绑定功能 系统安全及可靠性要求 安全性要求 9.1 安全具体要求如下: a)软交换ss,As、TG,SG,BAC/SBC等关键设备与lP承载网之间应部署防火墙,通过端口隔离 技术防止对软交换关键设备的攻击 b)不可信用户均应通过BAC/SBC设备接人软交换网 e)防止非法用户对软交换IP承载网络资源的大量占用,导致软交换设备退出服务 d)防止软交换媒体流IP包非法监听; 防止病毒感染及扩散 e 9.2可靠性要求 9.2.1可靠性功能要求 可靠性功能要求如下 a)系统应具有主备保护等安全措施,各种设备的主要模块及主要硬件设备内部的电源模块应冗 余配置,以方便扩容和维护 b)在有N十1备份的情况下,当正在工作的部件发生故障时,能自动切换到备份部件,切换过程 中不应影响已建立的通信; e)主、备设备或部件应能够进行人工切换; d)对于直流供电模块,均应在整流器中提供电源断路器加以保护 9.2.2可靠性指标要求 可靠性指标要求如下 a)系统应采用容错技术设计,可用性应达到或超过99.999%,每年的中断时间应小于3nmin b) 系统故障平均修复时间一5min; e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15年; d)软交换系统主处理系统、调度软交换系统,其他重要应用系统,电源等应具有热备份冗余, e)S、TG,BAC/SBC设备应支持以主备用的方式与分组承载网的网络设备相连接,即要求支持 24
GB/T31998一2015 P接口单板间的热备份机制; 支持端口级的热备份机制: f 在运行的系统上引人第三方业务时不应引起业务的中断或系统瘫痪; g h)设备呼叫控制部件的主备切换时间要求为秒级,切换过程中不影响已建立的通信 环境要求 10 电源 10.1 10.1.1交流电源 电压标称值: 220” v 频率 50Hz 电压允许偏差 十10%一15% 频率允许偏差 士5% 谐波含量 10% 10.1.2直流电源 48V 电压标称值: 十20%一15% 电压允许偏差 5% 纹波,峰峰值 10.2温度及湿度 装在机柜内的设备在GB/T4798.3一2007规定的3K5级气候条件下工作应能达到本标准的要求 3K5级气候条件的环境参数如表3所示 表33K5级气候条件的环境参数 序号 环境参数 单位 参数值 序号 环境参数 单位 参数值 低温 一5 高气压 kkPa 106 10 高温 十45 太阳辐射 w/m 700 热辐射 % 1l 无 低相对湿度 高相对湿度 周围空气运动 95 12 m/s 1.0 低绝对湿度 13 凝露 有 g/m 29 无 高绝对湿度 14 降水(雨,雪,冰雹等) g/m 15 温度变化率" C/min 0.5 降雨以外的水 16 无 有 低气压 kPa 70 结冰 温度变化率是5min的平均值 不包括矿井条件 具体条件从GB/T4798,3一2007表2中选取 无辅助对流的冷却系统可能被周围空气不良流动干扰 如GB/T4798.3一2007表2适用,可从该表中选取 对3K5级的部分环境参数作以下修改 25
GB/T31998一2015 a)高温:在每月温度达到十55C时间累计不超过24h情况下,设备应能不损坏地工作,允许性能 暂时性降低 b)低温:工作温度的下限为0C; e)凝露,结冰;正常工作时不会出现结冰现象 不应承受任何形式的水雾 10.3绝缘和电磁兼容 10.3.1绝缘 绝缘试验应在未通电情况下进行,试验要求见表4 经过绝缘试验后,交换机应能正常工作 表4绝缘要求 话音输人 告警及 试验项目 引用标准 电源 输出端 信令援点 GB/T14598.32006 >10MQ >10Mn 绝缘电阻,500V >10Mn 交流电源的介质试骑 GB/T14598.3一2006 2.0kV 直流电源的介质试验 U<60V GB/T14598.3一2006 0.5kV 6oVU300V 2.0kV 共模5.0kV 共模l.0kV 共模l.0kV GB/T14598.32006 冲击电压试验 差模5,0kV 差模1.0kV 差模1.0kV 10.3.2电磁兼容 10.3.2.1电磁兼容性 电磁兼容性试验应在通电工作情况下进行,试验要求见表5 经过电磁兼容性试验后,软交换设备 应能正常工作 表5电磁兼容性要求 面板 话音输人 告警及 试验项目 引用标准 电源 输出端 信令接点 测量点 静电放电 空气放电8.0kV GB/T17626.2一2006 抗扰度 接触放电6.0kV 射频电磁场 GBT17626.32006 10v/m 辐射抗扰度 电快速瞬变 GB/T17626.42008 2.0kV 1.0kV 1.0kV 脉冲群抗扰度 浪涌冲击 共模2.0kV 共模2.0kV 共模2.0kV GB/T17626.52008 差模1.0kv 差模1.0ky 抗扰度 共模2.5kV 共模1.0kV 共模10kV 振荡波抗扰度 GB/T17626.12一1998 差模1.0kV 差模0.5kV 差模0.5kV 26
GB/T31998一2015 10.3.2.2无线电骚扰限值 无线电骚扰限值应符合GB/T9254,见表6. 表6设备在10m测量距离处的辐射骚扰限值 频率范围 准峰值限他 MHz dB(V/m 40 30一230 2301000 注1:在过渡频率处(230MHz)应采用较低的限值 注2;当出现环境干扰时,可以采取附加措施 27

电力软交换系统技术规范GB/T31998-2015解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力行业也在加快推动自身现代化建设。而电力软交换系统则是电力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为了更好地确保电力软交换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GB/T31998-2015标准应运而生。

GB/T31998-2015标准是关于电力软交换系统技术规范的国家标准,它主要针对电力软交换系统的设计、制造、检验和使用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规定和要求,旨在提高电力软交换系统的质量、性能和可靠性,确保其安全稳定运行。

背景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迅速发展和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电话交换机已经无法满足电力通信系统的需求。而电力软交换系统则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通信设备。

电力软交换系统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和通信网络技术相结合的先进通信设备,它具有通信速度快、容量大、功能强等优点,能够更好地适应电力通信系统中各种复杂的通信需求。

主要内容

GB/T31998-2015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术语和定义:对电力软交换系统中所涉及到的术语和定义进行了规定,并对其含义做了详细解释。
  2. 产品分类和型号编制:对电力软交换系统的分类和型号编制进行了规定,以便于产品的组织和管理。
  3. 技术要求:对电力软交换系统的性能、安全可靠性、电气特性、外观质量等方面提出了详细的技术要求,并对其检验方法和标准进行了说明。
  4. 验收规定:对电力软交换系统的验收条件、方法和程序进行了规定,并对验收人员的要求进行了明确。
  5. 使用和维护:对电力软交换系统的使用和维护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建议,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长期稳定性。

应用前景

GB/T31998-2015标准是电力软交换系统技术规范的重要参考依据,它的实施将能够更好地规范电力软交换系统产品的设计、制造和使用等方面。同时,它也为电力行业的现代化建设和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将有助于推动我国电力行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总之,GB/T31998-2015标准的出台和实施将为电力软交换系统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持,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电力软交换系统技术规范GB/T31998-2015是电力行业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出台和实施对于保障电力通信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推动我国电力行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该标准并切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以更好地服务于电力行业的现代化建设和信息化发展。

和电力软交换系统技术规范类似的标准

磁阻式多极旋转变压器通用技术条件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磁阻式多极旋转变压器通用技术条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磁阻式多极旋转变压器通用技术条件的编号:GB/T31996-2015。磁阻式多极旋转变压器通用技术条件共有19页,发布于2016-04-01
给水用抗冲改性聚氯乙烯(PVC-M)管道系统第1部分:管材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给水用抗冲改性聚氯乙烯(PVC-M)管道系统第1部分:管材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给水用抗冲改性聚氯乙烯(PVC-M)管道系统第1部分:管材的编号:GB/T32018.1-2015。给水用抗冲改性聚氯乙烯(PVC-M)管道系统第1部分:管材共有20页,发布于2016-04-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