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9333-2012

模内装饰(IMD)用硬化薄膜耐湿热老化性能测定方法

HardeningfilmsofIMD-Testmethodofdampheataging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模内装饰(IMD)用硬化薄膜耐湿热老化性能测定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模内装饰(IMD)用硬化薄膜耐湿热老化性能测定方法的编号:GB/T29333-2012。模内装饰(IMD)用硬化薄膜耐湿热老化性能测定方法共有6页,发布于2013-08-012012年第41号公告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G15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71.080.99
  • 实施日期2013-08-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6页
  • 文件大小281.20KB

模内装饰(IMD)用硬化薄膜耐湿热老化性能测定方法


国家标准 GB/T29333一2012 模内装饰(IMD)用硬化薄膜 耐湿热老化性能测定方法 HardeningfilmsofIMID一Testmethodlofdampheataging 2012-12-31发布 2013-08-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监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花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9333一2012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光学功能薄膜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31)归口 本标雅起草单位;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乐凯胶片集团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志坚、刘玉磊、于佩强、许丽丽、李宇航、王旭亮,郑文耀
GB/T29333一2012 模内装饰(IND)用硬化薄膜 耐湿热老化性能测定方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模内装饰(In-MoldDecoration,简称IMD)用硬化薄膜及塑件的耐湿热老化性能的测 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不同硬度与厚度要求的IMD用聚酯硬化薄膜 IMD用聚酯硬化薄膜指在聚对 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简称PET)薄膜上进行涂层加工得到的硬化薄膜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1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GB/2918一1998,idtISO291:1997) 术语和定义 GB/T291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T2918 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标准环境standarlatmsphere 标准环境是指优先选用的,规定了空气温度和湿度且限制了大气压强和空气循环速度范围的恒定 环境,该空气中不含明显的外加成分,且环境未受到任何明显的外加辐射影响 [G;B/T2918一1998,定义2.1] 3.2 试验环境testatmosphere 在整个试验期间样品或试样所处的恒定环境 [GB/T2918一1998,定义2.3] 3.3 状态调节 conditioming 为使样品或试样达到温度和湿度的平衡状态所进行的一种或多种操作 [GB/T2918一1998,定义2.4] 3 硬涂层 hardcoating 在IMD用薄膜的其中一预涂层面,通过湿法涂布加工(热固化或紫外光固化)形成的硬质涂层,对 薄膜表面起到抗划伤的保护作用,主要有两类硬涂层,其一是雾度为20%一70%不等的雾面硬涂层,其 二是雾度1.5%以下的透明硬涂层
GB/T29333一2012 3.5 side 预涂层面primer 在PET薄膜的两侧,通过在线或离线方式涂布厚度为0.14m~0.24m的聚酯,聚氨酯或丙烯酸 树脂等预涂层,用于提高硬涂层或印刷油墨与薄膜之间的粘结牢度,满足上述条件的薄膜预处理粘 结层 3.6 模内装饰(IMD)塑件IMIplastieparts 选用经过印刷好的IMD用硬化薄膜,经过下料及成型方式放人注塑模腔内,同注塑料一起完成的 注塑装饰件 IMD塑件产品结构切面示意图见图1 说明: 硬涂层hardcoating; 预涂层而primerside PET薄膜PETfilm; 预涂层面 side primer 油墨层inklayer 塑胶层plastieresin 图1IM塑件产品结构切面示意图 设备 4.1恒温恒湿老化箱 满足最高湿度>95%、最高温度>65C,并且连续运转96h以上 温度精度;士0.5C 湿度精度:士2.5% 4.2网版印刷机 满足所需油墨厚度印刷要求的网版印刷机 4.3空气循环干燥箱 满足80C以上的空气循环干燥箱,温度精度;士1.0C 4.4UV固化机 可提供UV-A波段能量密度为200mJ/cm300mJ/cm的UV固化机
GB/T29333一2012 4.5冲压成型机 满足IMD塑件用热压型或抽真空型的冲压成型机 4.6注塑机 满足加工IMD塑件产品的成型注塑机 试样 5.1在所选的每个周期、温度和湿度下每种被测IMD用硬化薄膜至少做四个平行试样,除非另有规定 或用户另有商定 5.2试样的制作方法应与其在预期应用中的相同 5.3所有试验样均应同一批次 5.4在试样制备和测量前,试样按GB/T2918第5章规定、试验环境为2级标准环境(23/50)状态调 节至少24h 试样尺寸:目标塑件所需大小尺寸 试验环境 按GB/T2918第5章规定,试验环境为2级标准环境(23/50):温度(23土2)C和相对湿度(50士 10)% 试验步骤 7.1油墨印刷和干燥 7.1.1将4份目标塑件大小尺寸、同一批次的试样,在其非硬化侧的预涂层面用网版印刷机(4.2)进行 整面印刷所需测试型号的热固化或UV油墨,印刷油墨厚度按产品要求进行 7.1.2将印刷好的印刷样放人空气循环干燥箱(4.3)或Uv固化机(4.4)中进行热固化或UV固化 根据所选用油墨厂商建议的温度、时间条件进行热固化或UV固化 7.2黏合剂印刷和干燥 7.2.1按照7.1.1和7.1.2所得到的印刷样的油墨层表面上再通过网版印刷黏合剂,黏合剂厚度按产 品要求进行 7.2.2将印刷黏合剂后的印刷样放人空气循环干燥箱(4.3)中,并根据所选用的黏合剂厂商提供的温 度,时间条件进行干燥固化 7.3成型和注塑 7.3.1按照7.2.1和7.2.2所得到印刷固化样裁切成目标塑件大小的尺寸后,按硬化膜的硬涂层一侧 朝向阴模,预涂层面朝向阳模的方式放人目标塑件大小尺寸的冲压成型机(4.4)的模具中,并通过热压 或抽真空方式冲压成目标形状 按照7.3.1所得到的成型样放人目标塑件大小的尺寸对应的注塑机(4.5)模具中,合模完成注 7.3.2 塑,将注塑成型样和熔融成型树脂成型制成IMD塑件 7.3.3将7.3.1所制备的IM塑件按GB/T2918规定的标准环境(23/50)状态调节至少2!h,得到 IM塑件A
GB/T29333一2012 7.3.4将7.3.3中平衡好的IMD塑件A其中3份样,通过夹子悬空放置在恒温恒湿老化箱(4.1)中, 按照恒温t=65、,恒湿RH=95%条件,进行96h的老化试验 另一份IMD塑件A待用 7.3.5将7.3.4经老化试验完成的3份IMD塑件按GB/T2918规定的标准环境(23/50)状态调节至 少24h,制得IMD塑件B. 7.3.6将7.3.5完成的IMD塑件B与预先留下的一份IMD塑件A作比较,进行评定IMD硬化薄膜 的耐湿热老化性能 结果表述 按照预先留下的一份IMD塑件A作比较,自然光下目视,检查老化后的3份IMD塑件B不同部 位有无起层、皱起、鼓泡、开裂,变色等影响使用的表观弊病,进行结果判断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本标准号; a b)完整识别试验样品必要详情 试验温度; c d 试验湿度; 老化时间; 结果描述 ff 试验时间 g

模内装饰(IMD)用硬化薄膜耐湿热老化性能测定方法GB/T29333-2012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模内装饰(IMD)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汽车、家电、电子产品等领域中。其中,硬化薄膜作为IMD技术中常用的一种装饰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磨损和耐腐蚀等特点,因此备受青睐。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各种原因,如气候变化、湿度、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硬化薄膜可能会出现老化、褪色等问题。为了保证IMD技术中使用的硬化薄膜具有足够的耐久性,在生产和质量控制过程中需要对其耐湿热老化性能进行测试。

GB/T29333-2012《模内装饰用硬化薄膜 耐湿热老化性能测定方法》是我国针对IMD技术中使用的硬化薄膜耐湿热老化性能进行测试的标准。该标准规定了采用条件实验室法进行硬化薄膜的耐湿热老化性能测定。其中,通过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长时间浸泡、拉伸、剪切等测试方式,评估硬化薄膜的耐久性。

通过以上测试方法可以准确地评估硬化薄膜的耐湿热老化性能,为IMD技术的成功应用提供保障。IMD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会使得更多的产品在外观设计上更加美观、寿命更加长久。

和模内装饰(IMD)用硬化薄膜耐湿热老化性能测定方法类似的标准

模内装饰(IMD)用薄膜油墨粘接性能测定方法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模内装饰(IMD)用薄膜油墨粘接性能测定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模内装饰(IMD)用薄膜油墨粘接性能测定方法的编号:GB/T29330-2012。模内装饰(IMD)用薄膜油墨粘接性能测定方法共有6页,发布于2013-08-012012年第41号公告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氯化物的测定硫氰化铵滴定法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氯化物的测定硫氰化铵滴定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氯化物的测定硫氰化铵滴定法的编号:GB/T29340-2012。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氯化物的测定硫氰化铵滴定法共有5页,发布于2013-08-012012年第41号公告 下一篇
相关推荐
标签
化工专用仪器仪表 橡胶、塑料用机械 非金属化工机械设备 化工设备 化工机械 化工机械与设备零部件 化工机械与设备综合 火工产品 工业气体与化学气体 其他化工产品综合 照相级化学药品 磁记录材料 感光材料 感光材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水处理剂 水处理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催化剂 催化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化学助剂 化学助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生化试剂、临床分析试剂 一般有机试剂、有机溶剂 一般无机试剂 化学试剂综合 染料 染料中间体 染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颜料 颜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涂料辅助材料 涂料 涂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炭黑 再生胶 其他橡胶制品 医用和食品工业用橡胶制品 胶乳制品 橡胶密封件 胶管、胶带、胶布 轮胎 橡胶制品综合 胶粘剂 胶粘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合成橡胶 合成橡胶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塑料型材 合成树脂、塑料 合成树脂、塑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合成材料综合 农药 农药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化肥、化学土壤调理剂 化肥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煤焦油加工产品 一般有机化工原料 基本有机化工原料 有机化工原料综合 其他无机化工原料 氧化物、单质 无机盐 无机酸、碱 无机化工原料综合 卫生、安全、劳动保护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电子计算机应用 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技术管理 标准化、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