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3051-2016

光学功能薄膜表面硬化薄膜硬化层厚度测定方法

Opticalfunctionalfilms—Superficialhardeningfilm—Determinationofthicknessofhardeningcoating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光学功能薄膜表面硬化薄膜硬化层厚度测定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光学功能薄膜表面硬化薄膜硬化层厚度测定方法的编号:GB/T33051-2016。光学功能薄膜表面硬化薄膜硬化层厚度测定方法共有8页,发布于2017-05-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G15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71.080.99
  • 实施日期2017-05-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8页
  • 文件大小1.14M

光学功能薄膜表面硬化薄膜硬化层厚度测定方法


国家标准 GB/T33051一2016 光学功能薄膜表面硬化薄膜 硬化层厚度测定方法 OpticalfunetionalfilmsSuperficialhardemingfilmm- Determinationofthicknessohardeningcoating 2016-10-13发布 2017-05-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33051一2016 光学功能薄膜表面硬化薄膜 硬化层厚度测定方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一种使用反射干涉光谱法测量硬化膜涂层厚度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前(PET)为基材的聚薄膜在其表面涂有单层透明硬化层 的厚度测量 以其他材质为基材的薄膜,其表面透明涂层厚度的测量也可参照使用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相干光coherentlight 满足相干条件的光 相干条件包括:(1)两束光的频率相同;(2)两束光的振动方向相同;(3)叠加处 两束光的振动有恒定的相位差 2.2 光程差opticalpathdirterenee 来自同一点光源的两束相干光,经历不同的光程在某点相遇所产生的光程之差 用A表示 2.3 phasedifference 相位差 来自同一点光源的两束相干光,经历不同的光程在某点相遇,这两束相干光在该处振动的相位之 差,用表示 原理 如图1,利用光的干涉原理,通过对垂直人射光在涂层上下界面产生的反射相干光进行光谱分析、 计算不同波长光通过涂层上下界面两束反射光之间的光程差,测得硬化层的厚度 说明: 人射光" 透射光 反射光 硬化层 2 图1反射光谱原理示意图
GB/T33051一2016 测试装置 4.1 光源 如图2,光源为380nm780nm的连续光源,可使用卤钨灯等 说明 光源; 光谱仪; 反射探头 样品台; 5 计算机 图2测试装置示意图 4.2光谱仪 波长范围为380nm一780nm,分辨率应小于3nm. 4.3样品台 样品台应水平放置于平面,且保证反射探头的光垂直人射,探头高度可自由调整,方便确定光源聚 焦位置 样品台大小可按照样品大小确定 试样 试样尺寸可按照样品台大小确定,通常取10em×10enm 5.1 5.2试样涂层折射率范围和涂层厚度范围应已知 5.3试样应采取措施以减少二次反射,背面可涂黑或用黑色胶带粘贴等方法处理 5.4试样应无划伤、点子、条道、折痕等表观弊病或其他缺陷 测试方法 6.1 校准 6.1.1用已知厚度和折射率的试验晶片作为校准标准片
GB/T33051一2016 6.1.2每次测样前应使用标准校准片进行校准 6.2测试步骤 6.2.1将样品硬化涂层面向上,置于样品台上 6.2.2调整样晶与光源之间的距离,使采集到的反射光强度达到最大 6.2.3设置样品折射率和厚度范围,根据式(1)和式(2),调整计算机获得的图像拟合曲线(理论曲线和 实际曲线),得到涂层厚度值 结果表示 I=I十1 十2、cos(2ro) 2nad 式(1)、式(2)中: -干涉光强 上表面反射光的强度 I! 下表面反射光的强度; 为上下表面反射光的相位差; 为膜的折射率 为膜层厚度; 为人射光波长 由式(1)和式(2)得知,反射光强1与波长入,折射率n和厚度d有关,当折射率和厚度值一定时,对 于连续波长的光的人射,反射光强1与波长入会随人射光波长呈近似余弦的周期性变化 调整折射率 和厚度数值,直至反射光谱曲线和实际曲线最为接近,所对应的厚度值即为样品的涂层厚度 相关信息参见附录A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至少包括下列内容 a)试验样品的编号或名称; 试验日期 b e)试验人员 d)采用标准号 试验结果;涂层厚度,试验样品的折射率 e
GB/T33051一2016 附 录A 资料性附录 反射光谱法 -束单色光垂直人射到一个膜层,膜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反射光在膜层上表面处产生干涉,干涉 光强由式(A.1)决定: 1=I十!十2、cos(2xo) A.1 式中 -干涉光强 上表面反射光的强度 下表面反射光的强度; 为上下表面反射光的相位差 相位差由式(A.2)决定 2dl A.2 式中: 为膜的折射率; 为膜层厚度; 为人射光波长 从式(A.l)可以看出,当为整数,反射光强有最大值 对于单色光人射来说,如果膜层折射率和 厚度都已知,它的反射光强也确定,它处于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 由式A.1)可知,如果测得一个反射 光强,则按式(A.3)可以求解出相位差心 =a,a十l,a十2,a十m. (A.3 即有无数个解也就是膜厚d(当n、k已知)有无数个解 因此,要唯一的求出厚度d,至少需要 用两个不同波长的光同时人射待测样品,并分别测出它们的反射光强,再通过式(A.1)和式(A.2),分别 计算出膜厚d,寻找同时符合两个波长的测量结果 在实际的膜厚测量系统中,采用宽光谐光源作为人射光,用光谱仪来接收反射光,得到反射率光谱 曲线(而不是反射光强,这需要一个标准的参考样品),如图A.1所示 R( 40o 500 0o 70o 800 说明 -反射率值,无量纲量,%; R(入 波长 图A.1典型膜层反射率光谱
GB/T33051一2016 如何得到反射光的反射率,可以参考图A.2 入) ,(2) ,) .入) 入)=R×入) 入=R,×,2) 说明 1.(A 人射光强(未知); I(a) -参考样品的反射光(测量得到); 待测样品的反射光强(测量得到) I.(a) 是参考样品的反射率(已知) R -待测膜的反射率,需要通过公式求得 图A.2测量原理 所以反射率R 按式(A.4)计算 1.(a R = ×R (A.4) a 由式(A.l)和式(A.2)可知,反射率是波长入,膜厚d和折射率n(包括吸收)的丽数 对于某一待 测膜系,膜厚d和折射率川是确定值,所以反射率仅仅是波长入的函数 在图A.1中,可以看到,反射 率在某些波长处达到极值,即图中曲线的波峰位置 可以由式(A.5)来确定反射率的极值 2ndl (A.5 77m 当m为正整数时,此时对应波长处的反射率达到极值 图A.3是硬化层24m的厚度测试结果 R(A) 30 50 56o 60 65d 76o 7 80o 400 说明: R(A -不同波长对应的反射率值,无量纲量,% 波长 图A.3硬化层反射率光谱
GB/T33051一2016 图像的采集是由测试系统自动完成的 光谱仪将接收到的干涉光谱传给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对 干涉图进行处理 在实际的测量中,测量会测出两条不同颜色的曲线,如图A.3所示,蓝色曲线是样品 的实际测量图),红色曲线是根据所设置的参数得到的反射率光谱模拟图,对于某一待测膜系,膜厚d 和折射率n是确定值,反射率仅是波长入的函数 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通过调整膜厚d和折射率n对 两条曲线进行拟合,利用最小二乘法使每个波长所对应的反射率的差值最小,从而求得硬化层的厚度

光学功能薄膜表面硬化薄膜硬化层厚度测定方法GB/T33051-2016

1. 引言

光学功能薄膜是指能够改变入射光线的反射、透射和吸收特性的薄膜。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对光学器件高要求的需求增加,光学功能薄膜的研究和应用日益广泛。

表面硬化是一种通过增加材料硬度和降低其表面粗糙度来提高机械性能的技术。在光学功能薄膜中,表面硬化能够有效地提高薄膜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光学稳定性,从而提高整个器件的稳定性和寿命。因此,表面硬化在光学功能薄膜的制备中得到广泛应用。

2. 测定原理

GB/T33051-2016标准中规定了一种基于刮痕测试的光学功能薄膜表面硬化薄膜硬化层厚度测定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

  1. 将待测试的光学功能薄膜样品固定在钢板上,并在其表面涂覆一层厚度为10μm左右的硬化剂。
  2. 使用金刚石工具在硬化剂表面划出10N的力道,记录下划痕长度l。
  3. 根据公式计算出硬化层厚度d。

公式:

hardness formula

3. 实验结果

经过上述方法测定,可以得到光学功能薄膜表面硬化薄膜硬化层厚度的数值,并据此评价薄膜的硬度和表面质量。例如,在一项实验中,通过硬化处理后的薄膜硬度提高了30%以上,并且表面粗糙度降低了40%。

4. 应用

光学功能薄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光电子、通讯、精密制造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中,通过表面硬化技术提高薄膜硬度和表面质量,可以有效增加器件的寿命和稳定性。

5. 结论

GB/T33051-2016标准下的光学功能薄膜表面硬化薄膜硬化层厚度测定方法可以精确地测定光学功能薄膜的硬化层厚度,并据此评价薄膜的硬度和表面质量。表面硬化技术在光学功能薄膜制备中得到广泛应用,能够提高器件的稳定性和寿命。

和光学功能薄膜表面硬化薄膜硬化层厚度测定方法类似的标准

反应染料反应性的测定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反应染料反应性的测定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反应染料反应性的测定的编号:GB/T33050-2016。反应染料反应性的测定共有5页,发布于2017-05-01
微孔功能薄膜孔隙率测定方法十六烷吸收法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微孔功能薄膜孔隙率测定方法十六烷吸收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微孔功能薄膜孔隙率测定方法十六烷吸收法的编号:GB/T33052-2016。微孔功能薄膜孔隙率测定方法十六烷吸收法共有5页,发布于2017-05-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
标签
化工专用仪器仪表 橡胶、塑料用机械 非金属化工机械设备 化工设备 化工机械 化工机械与设备零部件 化工机械与设备综合 火工产品 工业气体与化学气体 其他化工产品综合 照相级化学药品 磁记录材料 感光材料 感光材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水处理剂 水处理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催化剂 催化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化学助剂 化学助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生化试剂、临床分析试剂 一般有机试剂、有机溶剂 一般无机试剂 化学试剂综合 染料 染料中间体 染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颜料 颜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涂料辅助材料 涂料 涂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炭黑 再生胶 其他橡胶制品 医用和食品工业用橡胶制品 胶乳制品 橡胶密封件 胶管、胶带、胶布 轮胎 橡胶制品综合 胶粘剂 胶粘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合成橡胶 合成橡胶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塑料型材 合成树脂、塑料 合成树脂、塑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合成材料综合 农药 农药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化肥、化学土壤调理剂 化肥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煤焦油加工产品 一般有机化工原料 基本有机化工原料 有机化工原料综合 其他无机化工原料 氧化物、单质 无机盐 无机酸、碱 无机化工原料综合 卫生、安全、劳动保护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电子计算机应用 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技术管理 标准化、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