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4997-2008

永磁式低速直流测速发电机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specificationforpermanentmagnetlowspeeddirectcurrenttachogenerator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永磁式低速直流测速发电机通用技术条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永磁式低速直流测速发电机通用技术条件的编号:GB/T4997-2008。永磁式低速直流测速发电机通用技术条件共有22页,发布于2009-03-012009-03-01实施,代替GB/T4997-1993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K24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29.160.20
  • 实施日期2009-03-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22页
  • 文件大小838.12KB

以图片形式预览永磁式低速直流测速发电机通用技术条件

永磁式低速直流测速发电机通用技术条件


国家标准 GB/T4997一2008 代替GB/T4997一1993 永磁式低速直流 测速发电机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speeiftieatonforpermanentmagmelIowspeed directcurrenttacehogenerator 2008-06-13发布 2009-03-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蹬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4997一2008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型号和机座号 运行条件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试验条件 检验规则 交付准备 产品型号 13 附录A资料性附录 3 型号命名 " 机座号 13 13 A产品名称代9 性能参数代号 13 A.5派生代号 13 附录B(资料性附录)永磁式低速直流测速发电机技术性能参数 14 附录c(资料性附录》铅银结避钢电机的推荐外形及安装尺 15 铝镍钻磁钢分装式电机 15 铝镍钻磁钢组装式电机 16 附录D(资料性附录铝镍钻磁钢电机的推荐外形及安装尺寸 19
GB/T4997一2008 前 言 本标准代替GB/T4997一1993《永磁式低速直流测速发电机通用技术条件》 与GB/T4997一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按照GB/T1.1一2000K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规定,并为了 与相关标准协调一致,在条款编排上进行了比较大的调整; 标准覆盖机座号范围扩大,由55320扩大至45750.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微电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成都精密电机厂、西安微电机研究所等 本标淮主要起草人;胡伯承,邹惠斌,赵东虹、周启荣等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4997一1985; -GB/T4997一1993.
GB/T4997一2008 永磁式低速直流 测速发电机通用技术条件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永磁式低速直流测速发电机的型号和机座号、运行条件、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试验 条件、检验规则及交付准备 本标准适用于永磁式低速直流测速发电机 本标准应与永磁式低速直流测速发电机(以下简称电机)产品专用技术条件一起使用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2828.1 GB/T2828.1一2003,IsO2859-1:1999,IDT) GB/T7345控制电机基本技术要求 GB/T7346控制电机基本外形结构型式 GB/T10405控制电机型号命名方法 JB/T81621999控制电机包装技术条件 型号和机座号 3.1型号 电机型号命名应符合GB/T10405的规定,或参照附录A(资料性附录)由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3.2机座号 本标准电机以分装式为基本安装型式,机座号及相应的机座外径如表1规定 表1 单位为毫米 600 430 560 机座号 45 55 70 90 130 160 200 250 320 750 分装式电机机座外径 45 55 70 90 130 160 200 250 320 430 560 600 750 O 组装式电机机座外径 55 85 105 150 180 220 270 350 运行条件 使用环境条件 电机的使用环境条件应在GB/T7345规定的条件中选取或由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4.2电气原理图 电路图如图1所示 TG 图1
GB/T4997一2008 4.3技术性能参数 电机的技术性能参数由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55320机座号铝镍钻磁钢电机参见附录B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5.1引出线或接线端 5.1.1技术要求 出线方式和标记 出线方式可用引出线、螺纹接线柱或接线片(柱),引出线的长度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正、负极性标记应符合表2规定 表2 线方式 正极性标记 负极性标记 出 红 黑或白 引出线 蓝 黄 螺纹接线柱 接线片(柱 5.1.1.2引出线或接线端强度 电机引出线或接线端强度应符合GB/T7345的规定 5.1.2试验方法 5.1.2.1 出线方式和标记 目检出线方式和标记,应符合5..l.1的要求 5.1.2.2引出线或接线端强度 按GB/T7345规定的方法检查引出线或接线端强度,应符合5.1.1.2的要求 5.2外观 5.2.1技术要求 电机表面不应有锈蚀、碰伤,划痕,涂覆层剥落,紧固件连接应牢固,引出线、螺纹接线柱或接线片应 完整无损,颜色和标志应正确,铭牌的字迹和内容应清晰无误,且不能脱落 5.2.2试验方法 目检电机外观,应符合5.2.1的要求 5.3外形和安装尺寸 5.3.1技术要求 电机的外形和安装尺寸应符合GB/T7346或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铝镍钻磁钢电机的推荐外形及安装尺寸参见附录C资料性附录) 组装式电机的轴伸型式如无特殊要求,一般为光轴伸或平键键槽轴伸 推荐平键键槽轴伸及尺寸 参见附录D(资料性附录). 5. 3. .2 试验方法 用能够保证尺寸精度要求的量具检查电机外形及安装尺寸,应符合5.3.1的要求 4 径向间隙 5 5.4.1技术要求 当有要求时,组装式电机的径向间隙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5.4.2试验方法 将电机牢固地轴向水平安装,千分表的测量头置于轴伸面上,并尽可能靠近轴承位置,施加产品专 用技术条件规定的力,沿与轴向垂直的方向加在轴上,先向一个方向,然后向相反方向,观察千分表两次
GB/T4997一2008 读数之差即为径向间隙,其值应符合5.4.1的要求 5.5轴向间隙 5.5.1技术要求 组装式电机的轴向间隙应符合表3规定 320以上机座号组装式电机的轴向间隙应符合产品专用 技术条件的规定 表3 单位为毫米 200~320 机座号 4570 90l60 轴向间隙 0.050.20 0,100,30 0.150.40 5.5.2试验方法 将电机牢固地轴向水平安装,千分表的测量头置于轴伸端面,施加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力沿 轴向水平方向加在轴上,先向一个方向,然后向相反方向,观察千分表两次读数之差即为轴向间隙,其值 应符合5.5.1的要求 5.6轴伸径向圆跳动 5.6.1技术要求 130及以下机座号组装式电机的轴伸径向圆跳动应不大于0.02mm;160- -320机座号组装式电机 的轴伸径向圆跳动应不大于0.03mm 320以上机座号组装式电机的轴伸径向圆跳动应符合产品专用 技术条件的规定 5.6.2试验方法 将电机牢固地轴向水平安装,千分表的测量头置于轴伸外圆上离轴伸端面约为轴伸长度的1/3处, 缓慢地转动电机转轴,在一周内测取其最大值,即为轴伸径向圆跳动,其值应符合5.6.1的要求 5.7安装配合面的同轴度 5.7.1技术要求 组装式电机安装配合面的同轴度应符合表4规定 320以上机座号组装式电机安装配合面的同轴 度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表4 单位为毫米 机座号 45一7o 90130 160 20032o 安装配合面的同轴度 <0.05 S0,06 S0.1o <0.15 5.7.2试验方法 固定电机转子,将千分表的测量头置于安装配合圆面上,转动电机定子,测取千分表的最大与最小 读数之差即为安装配合面的同轴度,其值应符合5.7.1的要求 5.8安装配合面的垂直度 5.8.1技术要求 组装式电机安装配合面的垂直度应符合表5规定 320以上机座号组装式电机安装配合面的垂直 度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表5 单位为毫米 机座号 200320 45一70 90130 160 0.15 安装配合面的垂直度 0.l0 0.20 <0.06 5.8.2试验方法 固定电机转子,将千分表的测量头置于定子安装配合端面外缘,转动电机定子,测量一个圆周的跳 动量,其最大值即为安装配合端面垂直度,其值应符合5.8.1的要求
GB/T4997一2008 5.9绝缘介电强度 5.9.1技术要求 电机应能承受表6规定的交流、50Hz试验电压,应无绝缘击穿或飞弧现象 130及以下机座号电 机的漏电流峰值应不大于5mA;l60及以上机座号电机的漏电流峰值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 定 重复绝缘介电强度试验时,试验电压值为表6规定值的80% 表6 单位为伏特 最大线性工作转速时输出电压值 试验电压(有效值》 60及以下 500 750 >601l0 >110220 l000 >22038o 1500 5.9.2试验方法 按GB/T7345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5.9.1的要求 5.10绝缘电阻 5.10.1技术要求 在正常试验大气条件及在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低温条件下,电枢绕组对机壳或轴孔间的绝缘 电阻应不小于50MQ;在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高温条件下,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MQ;在产品专用 技术条件规定的湿热条件下,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Mn. 5.10.2试验方法 按GB/T7345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其值应符合5.10.1的要求 电压极性 5.11 5.11.1技术要求 从刷果糊看,当电机转子以逆时针方向旋转时,输出电压极性应符合表"规定 试验方法 5.11.2 电机在不大于最大线性工作转速下运转,其输出电压极性应符合5.11.1的要求 5.12 电枢电阻 技术要求 电枢电阻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其允差应在规定值的土12.5%范围内 5.12.2试验方法 电枢静止在不同位置(至少三处),用数字万用表或电阻测试仪测量电机两引出线或接线端的电枢 电阻,其平均值应符合5.12.1的要求 5.13励磁静摩擦力矩 5.13.1技术要求 励磁静摩擦力矩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5.13.2试验方法 在电机轴伸端固定圆盘,根据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要求,在圆盘上悬挂相应重物,使转轴以不大于 6r/min n的速度,从任意位置开始转动而中途不停顿,试验时每个方向至少转三圈 其励磁静摩擦力矩 应符合5.13.1的要求 5.14输出电压不对称度 技术要求 电机输出电压不对称度应不大于1%
GB/T4997一2008 5.14.2试验方法 将电机与稳速传动装置同轴联结,并卡住定子,按图2接线,负载电阻和测试仪表内阻的并联电阻 不得小于电枢电阻的100倍 驱动稳速传动装置,测量电机在最大线性工作转速时,正、反向输出电压 如图3) 输出电压不对称度由式(1)计算确定,其值应符合5.14.1的要求 稳迷 TG 测试仪表 转台 图2 U+ 图3 U一U K=2× ×100% U十U 式中: KD 输出电压不对称度,% U 正向最大线性工作转速时输出电压值,单位为伏特(V); U 反向最大线性工作转速时输出电压值,单位为伏特(V). 5.15输出斜率 5.15.1技术要求 电机的输出斜率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要求 试验方法 5.15.2 将电机与稳速传动装置同轴联结,并卡佳定子,按图2接线,负载电阻和测试仪表内阻的并联电阻 不得小于电枢电阻的100倍 驱动稳速传动装置,使电机在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转速下运转,测量 电机单位转速时的输出电压,以V/(r min-l)来表示 其值应符合5.15.1的要求 5.16纹波系数 5.16.1技术要求 纹波系数应不大于表7的规定 320以上机座号电机的纹波系数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表7 4570 60~250 机座号 90 130 320 纹波系数/% 2.5 1.5
GB/T4997一2008 5.16.2试验方法 将电机与稳速传动装置同轴联结,并卡住定子,按图2接线,负载电阻和测试仪表内阻的并联电阻 不得小于电枢电阻的100倍 驱动稳速传动装置,使最大线性工作转速在100r/min以上的电机在最大 线性工作转速的10%(取整)运转;最大线性工作转速在100r/min以下的电机按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转速 运转 用波形记录仪记录电机输出电压波形(如图4),读取一周范围内输出电压最大值和最小值,并按 式(2)计算纹波系数,所测数据系指正、反两个方向的两组数据,其纹波系数应符合5.16.1的要求 注l:波形记录仪包括示波器和XY函数记录仪等 注2,测试时高低频干扰信号影响测试时,可对干扰信号进行滤波,但应考虑滤波电路的截止频率 N 图4 Umn -Um mi ×100% K UmUm 式中: 纹波系数,%; K U 输出电压最大值,单位为伏特(V); Jmax Umn -输出电压最小值,单位为伏特(V). 5.17线性误差 5.17.1技术要求 线性误差规定为1%,0.75%,0.5%三档,具体数值由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5.17.2试验方法 将电机与稳速传动装置同轴联结,并卡住定子,按图2接线,负载电阻和测试仪表内阻的并联电阻 不得小于电枢电阻的100倍 驱动稳速转台,用精度不低于0.2级的直流电压表,测取电机最大线性工 作转速的100%,80%,65%,50%、40%,35%,30%、,20%、10%各转速(取整)的输出电压如图5) 线 性误差由式(3)计算确定,其值应符合5.17.1的要求 图5
GB/4997一2008 U一n.U ×100% 3 x nkU. 十U U十U十十U土 - ×100% U n1十n2十 十7k十*十71n 式中: 线性误差,% 0 转速小时输出电压,单位为伏特() U U 转速n 时输出电压,单位为伏特(V); U 转速n时输出电压,单位为伏特(V); U 最大线性工作转速n时输出电压,单位为伏特(V). 5. 18转子转动惯量 55 18.1技术要求 转子转动惯量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5.18.2试验方法 按GB/T7345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其值应符合5,18.1的要求 5. ..19质量 5. .19.1技术要求 电机及其附件的质量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5.19.2试验方法 用相对精度不低于1%的衡器,称量电机及其附件的质量,电机及其附件的质量应符合5.19.1的 规定 5.20低温 5.20.1技术要求 电机应能在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低温条件下正常工作,试验后,在箱内检查电机的绝缘电阻应 符合5.10.1的要求,励磁静摩擦力矩应符合5.13.1的要求;在箱外检查电机各部件不能有影响其正常 工作的裂纹和变形 5.20.2试验方法 电机按GB/T7345规定的方法进行低温试验,试验期间电机不运转,在箱内使电机达到稳定非工 作温度,之后在箱内测试绝缘电阻 试验后应符合5.20.1的要求 5.21高温 5.21.1技术要求 电机应能在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高温条件下正常工作,试验后,在箱内检查电机的绝缘介电强 度和绝缘电阻应分别符合5.9.1和5.10.1的要求;在箱外检查组装式电机轴承内的油脂不允许有外溢 现象 5.21.2试验方法 电机按GB/T7345规定的方法进行高温试验,试验期间电机不运转,在箱内使电机达到稳定非工 作温度,之后在箱内按复试电压进行绝缘介电强度试验和测量绝缘电阻 试验后应符合5.21.1的 要求 振动 技术要求 除另有规定外,电机应能承受GB/T7345规定的一种振动试验 试验后,电机不应出现零部件松 动或损坏,检查输出斜率和纹波系数应符合5.15.1和5.16.1的要求
GB/T4997一2008 5.22.2试验方法 除另有规定外,电机按GB/T7345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时电机不运转,试验后电机应符合 5.22.1的要求 5.23冲击 5.23.1技术要求 除另有规定外,电机应能承受GB/T7345规定的一种冲击试验 试验后,电机不应出现零部件松 动或损坏,检查输出斜率和纹波系数应符合5.15.1和5.16.1的要求 5.23.2试验方法 除另有规定外,电机按GB/T7345规定的方法试验,试验期间电机不运转,试验后电机应符合 5.23.1的要求 5. .24恒定湿热 .24.1技术要求 5. 电机应能承受温度为(40士2)C,相对湿度为90%~95%,时间为2d或按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的恒定湿热试验,试验后在箱内测其绝缘电阻应符合5.10.1的要求,电机应无明显的外观质量变坏及 影响正常工作的锈蚀现象 5.24.2试验方法 电机按GBT7345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期间电机不运转,试验后电机应符合5.24.1的要求 5.25寿命 5.25.1技术要求 电机在不更换电副的情况下,在0%最大线性工作转速下空载运行,5一1:0机座号电机应能正常 连续工作500h;160一320机座号电机应能正常连续工作1000h;320以上机座号电机由产品专用技术 条件规定 试验后输出斜率及纹波系数应符合5.15和5.16的要求 5.25.2试验方法 电机安装在试验支架上,由电动机拖动到50%最大线性工作转速下空载运行,其安装位置和试验 时间见表8 每一轴伸位置电机正反方向旋转时间各为50%,电机试验时每8h改变一次转向,允许 每100h清理一次换向器表面的碳粉;320以上机座号电机的试验方法由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试验 后电机应符合5.25.1的要求 表8 机座 时间分配/Ah 安装位置 125 轴伸向上 45~130 轴伸向下 125 轴伸水平 250 160320 轴伸水平 1000 5.26盐雾 5.26.1技术要求 当有要求时,电机应能承受16h或按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盐雾腐蚀 试验后,电机应拆开检 查,任何部位不能有明显的腐蚀迹象和破坏性变质 5.26.2试验方法 组装后的电机按GB/T7345的规定进行试验 试验后应符合5.26.1的要求 6 试验条件 o 大气条件 试验的大气条件按GB/T7345规定
GB/T4997一2008 6.2 电机的安装 如无特殊规定,试验时电机应轴向水平安装在试验支架上 机座号430以上的电机允许垂直安装 测试仪器仪表精度 -般稳速转台的稳速精度应不低于0.5%;对于所测的精度要求不低于0.5%的性能指标,稳速传 动装置精度应不低于0.1%;其他测试仪表精度均不低于0.5级 检验规则 7.1检验分类 鉴定检验; a b 质量一致性检验 7.2鉴定检验 7.2.1鉴定检验时机和条件 当有要求时,鉴定检验应在国家认可的实验室按通用技术条件规定进行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C组检验 新产品设计确认前 a b 已鉴定产品设计或工艺变更时; 已鉴定产品关键原材料、原器件变更时; c d)产品制造场所改变时 7.2.2样机数量 从批产品中随机抽取六台样机,其中四台供鉴定检验用.另外两台保存备用 注:定型批产品数量不足六台时,应全数提交鉴定检验 但供鉴定检验样机数量不得少于两台 7.2.3检验程序 鉴定检验项目基本顺序和样机编号由产品专用技术条件参照表9规定进行 7.2.4检验结果的评定 7.2.4.1合格 鉴定检验用样机的全部项目检验符合要求,则鉴定检验合格 7.2.4.2不合格 只要有一台样机的任一项目不符合要求,则鉴定检验不合格 7.2.4.3偶然失效 当鉴定部门确定电机某一不合格项目属于孤立性质的偶然失效时,允许在每次提交的样机中取一 台备用样机代替失效样机,并补做失效发生前(包括失效时)的所有项目 然后继续试验,若再有一台样 机的任一个项目不符合要求,则鉴定检验不合格 7.2.4.4性能降低 样机经环境试验后,允许出现不影响其使用的性能降低,性能降低的允许值由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7.2.4.5环境试验期间和试验后的性能严重降低 样机在环境试验期间和试验后,出现影响其使用的性能严重降低时,鉴定部门可以采取两种方式 或 者认为鉴定不合格,或者当一台样机出现失效时,允许用新的两台样机代替,并补做失效发生前(包括失效 时)的所有试验,然后补足原样机数量继续试验,若再有一台样机的任一个项目不合格,则鉴定检验不合格 7.2.4.6同类型产品鉴定检验 当某一类同机座号的两个及两个以上型号的电机同时提交鉴定检验时,每种型号均应提交四台样 机,所有样机应通过质量一致性中的A组检验,然后选取四台有代表性的不同型号的样机进行其余项 目的试验 试验结果评定按7.2.3规定 任一台样机的任一项目不合格,则其所有的电机鉴定检验不 合格 本检验不允许样机替换
GB/T4997一2008 若鉴定检验合格,则同时提交的所有型号的电机均鉴定合格 对此后制造的同类同机座电机或对原型号设计更改的电机应进行差异性鉴定检验,差异性鉴定检 验合格,则认为该型号电机鉴定检验合格 7.3质量一致性检验 质量一致性检验分为A组和C组检验 A组检验是为了证实电机产品是否满足常规质量要求所进行的出厂检验 b) C组检验是周期性的检验 7.3.1A组检验 A组检验项目及基本顺序按表9规定进行 A组检验可以抽样或逐台进行 抽样按GB/T2828.1中检验水平l,一次抽样方案进行,接收质 量限(AQL值),由使用方和制造方协商选定 逐台检验中,电机若有一项或一项以上不合格,则该电机为不合格品 A组检验合格,则除抽样中的不合格电机之外,用户应整批接收 若A组检验不合格,则整批拒收,由制造商消除缺陷并剔除不合格品后,再次提交A组检验 注:表9所列项目由制造商根据电机特点和质量控制要求程度选择使用 所选项目应满足法律法规和用户要求 质量一致性检验 技术要求和试验 鉴定检验 序号 检验项目 方法条款 样机编号 A组检验 C组检验 引出线或接线端标记 5.1.1.1和5.1.2.1 1,2,3,4 5.1.1.2和5.1.2.2 1,2,3, 引出线或接线端强度 外观 5.2 1,2,3,4 5.3 1,2,3,4 外形和安装尺寸 径向间隙 1,2,3,4 5.4 5.5 轴向间脉" l,2,3,4 轴伸径向圆跳动" 5.6 l,2,3,4 1,2,3,4 5.7 安装配合面的同轴度" 安装配合面的垂直度" 5.8 l,2,3,4 10 绝缘介电强度 1,2,3,4 5.9 11 绝缘电阻 5.10o l,2,3,4 12 电压极性 5.11 1,2,3,4 5 13 电枢电阻 12 l,2,3,4 14 励磁静摩擦力矩" 5.13 11,2,3,4 输出电压不对称度 15 5,l4 l,2,3,4 16 输出斜率 5,15 1,2,3,4 17 纹波系数 5. 16 ,2.3,4 线性误差 18 5.17 l1,2,3,4 19 转子转动惯量 5. 18 20 质量 5.19 1,2 21 5.20 低温 3.4 22 高温 5.21 3,4 10
GB/4997一2008 表9(续) 质量一致性检验 技术要求和试验 鉴定检验 序号 检验项目 方法条款 样机编号 A组检验 C组检验 23 振动h,d 5.22 3,4 24 5.23 冲击d" 3,4 25 恒定湿热 5.24 3,4 26 5.25 寿命" t,d 1,2 21 盐雾 5.27 1,2 注 ”表示进行该项目检验,"-"表示不进行该项目检验 分装式电机不检验; 分装式电机可用部件进行检验 当有要求时,需进行检验的项目 分装式电机可随整机考核,在试验得出结论前不影响电机鉴定 C组检验 C组检验项目及基本顺序按表9规定进行 7.3.2.1检验时机 -时,一般应进行C组检验 有下列情况之- 相关项目检验; a) A组检验结果与鉴定检验结果发生较大偏差时; D e周期检验 除非另有规定,每两年应至少进行一次; 政府或行业监管产品质量或用户要求时 d 7.3.2.2检验规则 C组检验项目及基本顺序按表9规定进行 C组检验样机从已通过A组检验的产品中抽取,对未作过A组检验的样机应补作A组检验项目 的试验,待合格后方能进行C组检验其余项目的试验 C组检验样机数量及检验结果评定按7.2.1和7.2.3的规定 若C组检验不合格,由制造商消除不合格原因后,重新进行C组检验 交付准备 8.1 总则 除另有规定外,交付的电机应是通过设计确认后制造的,且A组检验合格的产品 8 2 包装 电机包装应符合JB/T8162一1999的规定,制造商应确保产品通过包装能得到有效防护 8.3运输 包装的电机在运输过程中应小心轻放,避免碰撞和敲击,严禁与酸碱等腐蚀性物质放在一起 制 造商应将通过标识和协议方式将运输条件告知用户承运商 8.4储存 电机应储存在环境温度为 C,相对湿度不大于85%清洁,通风良好的库房内-空气中不得含 一10C35 有腐蚀性气体 储存期分为一年、三年和五年,由制造商规定 制造商应将储存条件和储存期告知用户 1l
GB/T4997一2008 8.5保证期 保证期系制造商就电机正确储存和使用期限而向用户的承诺 保证期是从产品出厂之日算起的存放期(包括运输期)与保用期之和 保用期从电机包装起封开始计算,分为一年和两年半两种 由电机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在正确存放和使用电机的情况下,制造商应保证电机在保用期(不超过保证工作期限)内正常工作 如在保用期内电机因制造质量不良而发生损坏或不能正常工作时,制造商应负责维修或更换 12
GB/T4997一2008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产 品 型 号 A.1型号命名 电机型号按GB/T10405的规定,由机座号产品名称代号,性能参数代号、派生代号四部分组成 型号组成如下 3 -派生代号 性能参数代号 -产品名称代号 -机座号 A.2机座号 机座号以电机机座外圆直径表示(mm),若外圆直径基本尺寸非整数时,应取整数部分 A.3产品名称代号 CYD 永磁式低速直流测速发电机(铝镍钻); CYDN 永磁式低速直流测速发电机(钛铁棚); CYDX 永磁式低速直流测速发电机(稀土杉钻 A.4性能参数代号 性能参数代号用0199表示 A.5派生代号 派生代号用大写汉语拼音字母A,B表示,但不得使用I.,0字母 用-乙表示组装式电机,其他 字母的含义由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示例 55cYDNo1-Z的系指55机座号第一个性能参数的钦铁棚永磁式低速直流测速发电机组装式产品 13
GB/T4997一2008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永磁式低速直流测速发电机技术性能参数 表B.1 励磁静摩 输出斜率 转子转动 输出电压 最大线性|纹波系数线性误差 最小负载 擦力矩 V/r 不对称度 惯量" 质量/kg % 序号 型号 工作转迷 电阻/ 组装式》 min-) % kgm'× r/min Nm× kQ 10- 10-2< 55CYD01 0.01 4950 2.25 2.45 0.18 55CYD02 0.02 2480 2.25 2.45 0.18 55CcYD03 0.02 248o 4.4 2.94 0.35 55CYD04 0.04 1230 4.4 2.94 0.35 70CYDo1 0.05 1230 8.82 3.43 0.35 70CYD01 0. 620 26 8.82 3.43 0.35 70cYD03 0.1 62o 14.7 3.92 0.7 70CYD04 0.2 300 32 14.7 3.92 0.7 4! 90CYD01 620 32.34 41 0.1 0.7 10 0.2 300 90CYD02 32 32.34 4.41 0,7 90CYD03 0.3 200 20 58.8 4.9 1l l.4 12 90(CYD04 150 40 4.9 .4 0.4 58.8 13 130CYD01 0.2 15 9.8 400 2.0 127.4 1.25 130cYD02 127." 0.4 2.0 1.25 200 54 9.8 15 130CYD03 0.6 130 2.5 34 225.4 14.7 2.5 130CYD04 2.5 66 14." 225,4 16 0.8 100 2.5 160CYD01 90 1.0 55 608 9.6 160CYD02 18 60 140 608 19.6 19 16oCYD03 50 1.5 75 980 24.5 20 160cYD04 2 5 1.5 10 98o 24.5 40 21 200CYD0 2.5 40 0.85 0.75 ll6 1274 29,4 2 l200CYD02 0.85 0.75 165 1274 29.4 30 23 l200CYD03 20 1.50 0.75 81 1862 34.3 10 l200CYD04 15 1.50 75 184 1862 34.3 24 0. l0 25 I320CYD01 20 0.75 0.5 122 7056 39.2 10 26 15 5 320CYD02 0.75 91 7056 39.2 0. 10 27 l320CYD03 12 0.5 13720 1.00 37 44.1 20 28 16 320CYD04 1.00 234 13720 44.4 20 0.5 14
GB/T4997一2008 c 附 录 资料性附录 铝镍钻磁钢电机的推荐外形及安装尺寸 C.1铝镍钻磁钢分装式电机 以定子外圆及转子轴孔安装,安装型式如图c.1和图C.2所示,尺寸应符合表c.1规定 电版 电刷架 豆 4XS 图c.1 电枢定子电刷架 S 4XS A 图C.2 15
GB/T4997一2008 表C.1 单位为毫米 D D D I! 机座号 L 基本尺寸极限偏差基本尺寸极限偏差 19 十0.015 55 55 1C 15 0.2 0.8 12 24 0.019 9.5 24 十0.018 70 70 16 22 0.4 0.8 17 31 12 26 十0.021 90 90 25 32 3.4 0.4 -0.022 36 22 2 28 十0.046 130 130 60 70 4.5 0.4 -0.04 22 38 22 40 十0,046 80 90 2 160 160 5.5 0.4 -0.04 2 6o 22 42 十0.054 200 100 110 200 5,5 0.4 3.5 -0.046 2 62 22 50 十0.063 320 320 180 195 -0.057 12 70 铝镍钻磁钢组装式电机 以端部止口及螺孔安装,安装型式如图c.3所示,尺寸应符合表c.2规定 以方形凸缘安装,安装型式如图C.4所示,尺寸应符合表C.3规定 4× 由c 图C.3 16
GB/T4997一2008 表C.2 单位为毫米 D D 机座 万 D I L 基本极限基本极限基本极限 基本极限 号 不大于 尺寸偏差 偏差尺寸偏差 尺寸偏差 尺寸 35 -0.010 12 55 55 70 60 2.5 0.2 18 16 -0.022 40 0.83 40 77 2d 12 70 85 22 70 0.2 13 50 -0,013 -0.028 -0.14 45 90 90 105 997 士0.1 0.222 20 13 12 -0.035 55 50 14 15 130 130 150 140 0.432 30 16 60 -0.016 -0.034 -0.16 -0.04 70 160 60 16 180 170 42 40 16 15 90 S 4x 囚 图C.4 17
GB/T4997一2008 表C.3 单位为毫米 D. h h D 机 不大 E E 座 D L La 基本极限基本极限基本极限基本极限基本极限 号 于 尺 偏差 偏差 偏差 偏差尺寸 尺寸 尺寸 尺寸 偏差 50 30130 14 150 10 17015490.43230 16 15 60 -0.ol6 0 -".16 士0,06 -0.04 -0.034 70 16 1o 40 16 15 6o160 200184 l0,442 180 90 士0.1 75 20o200 20 220 15 5o224120.652 50 19 18 -0.046 -0.185 95 -0.020 士0.075 -0.04 85 30 20 320320 350 20 38o35816l0.68238o21 -0.057 0.23 o5 18
GB/T4997一2008 D 附 录 资料性附录 铝镍钻磁钢电机的推荐外形及安装尺寸 组装式电机的轴伸型式为平键键槽轴伸 平键键槽轴伸如图D.1所示,尺寸应符合表D.1规定 图D.1 表D.1 单位为毫米 轴伸直径 键槽尺寸 机座号 基本尺寸 极限偏差 基本尺寸 极限偏差 基本尺寸 极限偏差 一0.010 55 4.8 1o 一0.022 -0,004 -0,029 12 70 -0.013 一0.028 12 90 7.2 -0.1 14 11 14 130 -0,o16 一0.034 160 13 16 16 -0,030 16,5 200 20 20 一0.020 一0,041 26 30 320 25 -0.036 0.2 注:键的材料采用抗压强度不小于588N" 的钢材 /mmm

YZRW系列起重及冶金用涡流制动绕线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YZRW系列起重及冶金用涡流制动绕线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YZRW系列起重及冶金用涡流制动绕线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的编号:GB/T21974-2008。YZRW系列起重及冶金用涡流制动绕线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共有20页,发布于2009-03-012009-03-01实施
漆包铜扁绕组线第7部分:130级聚酯漆包铜扁线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漆包铜扁绕组线第7部分:130级聚酯漆包铜扁线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漆包铜扁绕组线第7部分:130级聚酯漆包铜扁线的编号:GB/T7095.7-2008。漆包铜扁绕组线第7部分:130级聚酯漆包铜扁线共有6页,发布于2009-03-012009-03-01实施,代替GB/T7095.7-1995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