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2492-2008

大豆肽粉

Soypeptidespowder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大豆肽粉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大豆肽粉的编号:GB/T22492-2008。大豆肽粉共有11页,发布于2009-01-012009-01-01实施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X11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67.060
  • 实施日期2009-01-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1页
  • 文件大小630.56KB

大豆肽粉


国家标准 GB/T22492一2008 大 豆 肽粉 Soypeptidespowder 2008-11-04发布 2009-01-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蹬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2492一2008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粮食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武汉工业学院、武汉天天好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临沂山松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临沂 出人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大川陈栋梁、刘鬼、莫朝晖、张立峰、陈建中,杨西江
GB/T22492一2008 大豆 肽 粉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豆肽粉的术语和定义,质量要求和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识以及包 装、储存和运输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大豆粕或大豆蛋白等为原料,生产的食用大豆肽粉商品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5009.1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总则 GB/T5009.3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GB/T5009.4 GB/T5009.5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GB/T5009.6食品中脂肪的测定 GB/T5009.117食用豆粕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5492粮油检验粮食、油料的色泽、气味、口味鉴定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6682一2008,1ISO3696;1987,MoD) 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12096淀粉细度测定方法 GB16740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大豆肽粉speptidespowder 以大豆粕或大豆蛋白等为主要原料,用酶解或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的相对分子质量在500以下 主要成分为肽的粉末状物质 3.2 肽含量thecontentof eptde soy 肽占试样的质量分数 3.3 脉酶(尿素酶)活性ureaseaetivity 脉酶(尿素酶)将尿素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或碳酸铵的能力 质量要求和卫生要求 感官要求 大豆肽粉感官指标见表1
GB/T22492一2008 表1大豆肽粉感官要求 目 项 质量要求 100%通过孔径为0.250nm的筛 度 细 颜 白色、谈黄色,黄色 滋味与气味 具有本产品特有的滋味与气味,无其他异味 杂 质 无肉眼可见的外来物质 理化指标及分级指标 大豆肽粉理化指标及分级指标见表2 表2大豆肽粉理化指标 质 量 指 标 项 目 级 二级 三级 粗蛋白质(以干基计,N×6.25/% 90,0 >85.0 >80.0 >70.o >55,0 肽含量(以干基计/% 80,0 >80%肽段的相对分子质量 <2000 <5000 灰分(以干基计/% <6.5 <8.0 /% s7.0 水分/ S1.o 粗脂肪(干基)/% 脉酶(尿素酶)活性 阴性 4.3卫生要求 4.3.1按GB16740及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执行 4.3.2植物检疫按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执行 检验方法 5.1采样;按GB/T5009.1要求执行 5.2颜色、气味和滋味检验;按GB/T5492执行 闻气味时,同时尝其滋味 5.3细度检验;按GB/T12096执行 粗蛋白质检验;按GB/T5009.5执行 5 肽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检验;按附录A执行 5.5 5.6肽含量检验;按附录B执行 GB/T5009.3执行 5.7 水分检验:按G 灰分检验;按GB/T5009.4执行 5.8 粗脂肪检验;按GB/T5009.6执行 5.9 脉酶检验;按GB/T5009.117执行 5 10 检验规则 检验批 同一批原料、同一班次生产的同一规格的产品为一批 出厂检验 应逐批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 检验合格,方可出厂 2 6.2. 除肽相对分子质量分布项目外,按4.1和4.2的规定检验
GB/T22492一2008 6.3型式检验 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按第4章规定的全部项目进行型式检验 -新产品投产时; -连续生产的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 -当原料、设备、工艺有较大变化时有可能影响质量时;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提出时 6.4判定规则 6.4.1产品未标注质量等级的,或有一项质量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规定的按不合格判定 6.4.2质量指标应符合本标准的等级规定,有一项不符合应判定为下一个等级 不符合最低等级的 判定为不合格产品 6.4.3检验结果不符合4.1和4.2要求时,可在原批次产品中加倍抽样复检一次,判定以复检结果为 准 若仍有项目不合格时,即判定该批为不合格产品 不合格产品不能供人食用 标签标识 应符合GB7718的规定 7.2采用转基因大豆生产加工的大豆肽粉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标识 7.3应注明产品原料的生产国名 包装、储存和运输 包装 材料应符合相应的食品卫生要求,包装容器应大小合适,且确保产品在贮藏和运输过程中,保持干 燥和不受污染 8.2储存 应储存在通风、干燥、清洁的地方,严禁与有异味、有毒物品一同存放 8.3运输 运输工具要清洁,防晒、防雨、防潮 不得与有毒、有异味的物品混运
GB/T22492一2008 附 录A 规范性附录 肽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测定方法 A.1原理 采用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测定 即以多孔性填料为固定相,依据样品组分相对分子质量大小的差 别进行分离,在肽键的紫外吸收波长220nm条件下检测,使用凝胶色谱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专 用数据处理软件即GPC软件),对色谱图及其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得到大豆肽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及 分布范围 A.2试剂 实验用水应符合GB/T6682中二级用水的规格,使用试剂除特殊规定外,均为分析纯 A.2.1乙睛 色谐纯 A.2.2三氟乙酸 色谱纯 A.2.3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校正曲线所用标准品 A.2.3.1胰岛素 A.2.3.2杆菌肽 A.2.3.3甘氨酸-甘氨酸-酪氨酸-精氨酸 A.2.3.4甘氨酸-甘氨酸-甘氨酸 A.3仪器和设备 A.3.1高效液相色谱仪;配有紫外检测器和含有GPC数据处理软件的色谱工作站或积分仪 A.3.2流动相真空抽滤脱气装置 A.3.3电子天平;分度值0.0001g 操作步骤 4.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实验(参考条件 1.1色谱柱;TSKgeG2000sw300mm×7.8mm(内径)或性能与此相近的同类型其他适用于测 定蛋白质和肽的凝胶柱 4.1.2流动相:乙睛十水十三氟乙酸=20十80+0.1 1.3检测波长;220nm 4 流速:0.5mL/min. 4.1.5检测时间:30min. A.4.1.6进样体积:20AL A.4.1.7柱温;室温 4 1.8为使色谱系统符合检测要求,规定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凝胶色谱柱效即理论塔板数(N)按三 肽标准品(甘氨酸-甘氨酸-甘氨酸)峰计算不低于10000. A.4.2相对分子质量标准曲线制作 分别用流动相配制成质量浓度为lmg/mL的上述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肽标准品溶液,按一定比例混
GB/T22492一2008 合后,用孔径0.2Am0.5am有机相膜过滤后进样,得到标准品的色谱图 以相对分子质量的对数对 保留时间作图或作线性回归得到相对分子质量校正曲线及其方程 A.4.3样品处理 准确称取样品10mg于10ml容量瓶中,加人少许流动相,超声振荡10min,使样品充分溶解混 匀,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用孔径0.2pm~0.5m有机相膜过滤,滤液按A.4.1的色谱条件进行分析 A.5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计算 将A.4.3制备的样品溶液在A.4.1色谱条件下分析后,用G;PC数据处理软件,将样品的色谱数据 代人校正曲线A.4.2中进行计算,即可得到样品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范围 用峰面积归一法可计 算得到不同肽段相对分子质量的分布情况,按式(A.1)进行计算 -是xio X= (A.1 式中: -试样中某相对分子质量肽段所占总肽段的质量分数,% X -某相对分子质量肽段的峰面积 -各相对分子质量肽段的峰面积之和,A意 之Ac其中"表示样品相对分子质量段数 A总” 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A.6重复性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两次测定结果算术平均值的15%
GB/T22492一2008 B 附 录 规范性附录 肽含量的测定方法 B.1原理 高分子蛋白质在酸性条件下易被沉淀,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水解物酸溶蛋白质)可溶于酸 性溶液(其中包含肽及游离氨基酸) 样品经酸化后,谴液中的酸溶蛋白质含量诚去游离氨基股含量即 为肽含量 B.2试剂 实验用水应符合GB/T6682中二级用水的规格,使用试剂除特殊规定外,均为分析纯 B.2.1三氯乙酸;150g/L 且.2.2硫酸铜(Cuso. 5H.O). B.2.3硫酸钾 B.2.4硫酸;密度为1.8419g/儿L B.2.5棚酸溶液;20g/儿L B.2.6氢氧化钠溶液:400g/L B.2.7盐酸:优级纯 B.2.8硫酸标准滴定溶液[e(1/2HsO=0.0500mol/I]或盐酸标准滴定溶液[cHCl)- 0.0500mol/L] B.2.9混合指示液;1份1g/L甲基红乙醇溶液与5份1g/L澳甲酚绿乙醇溶液临用时混合 或2份 1g/L甲基红乙醇溶液与1份1g/几亚甲基蓝乙醇溶液临用时混合 B.2.10 mol/I 混合氨基酸标准液0.025 B.2.11pH2.2的柠檬酸钠缓冲液;称取19.6g柠檬酸钠(Na,C,H,O,2Hl,O),加人16.5ml浓盐 酸并加水稀释到1000mL L,用浓盐酸或500 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2.2 g B.2.12pH3.3的柠檬酸钠缓冲液;称取19.6总柠檬酸钠加人12ml浓盐酸并加水稀释到 1000ml,用浓盐酸或500g/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3.3 B.2.13pH4.0的柠檬酸钠缓冲液;称取19.6g柠檬酸钠,加人9ml浓盐酸并加水稀释到1000mL 用浓盐酸或500 g/L的氢氧化钢浴液调竹pH全4,0 B.2.14pH6.4的柠檬酸钠缓冲液:称取19,6g柠檬酸钠和46.8g氯化钠(优级纯),加水溶解并稀释 到1000mL,用浓盐酸或500g/1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6.4 B.2.15pH5.2的乙酸锂溶液;称取氢氧化锂(LiOHH.O)168g,加人冰乙酸(优级纯)279mL,加水 稀释到1000mL,用浓盐酸或500g/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5.2 B.2.16菲三酮溶液;取150ml二甲基亚碱(CH,OS)和50ml乙酸锂溶液,加人4g水合苜三酬 C,H,OHl.O)和0.12g还原苗三酮(CHO2HO)搅拌至完全溶解 B.3仪器与设备 B.3.1氨基酸自动分析仪 B.3.2定氮蒸憎装置如图B.1所示
GB/T22492一2008 电炉 水蒸气发生器(2L平底烧瓶); 螺旋夹 小漏斗及棒状玻塞 反应室 反应室外层; -橡皮管及螺旋夹; 冷凝管 蒸俪液接收瓶 图B.1定氮蒸装置 B.4操作步骤 B.4.1酸溶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B.4.1.1 准确称取样品l.o00s(精确至0.0oR>,加人15%三叙乙酸(TcA)溶液溶解并定容至 50ml,混匀并静置5min,过滤,去除初滤液,滤液作为备用液 B.4.1.2吸取10.00ml25.00mL滤液,移人干燥的100mL或500mL定氮瓶中,加人0.2硫酸 铜,6g硫酸钾及20mL硫酸,稍摇匀后于瓶口放一 -小漏斗.将瓶以45"角斜支于有小孔的石棉网上 小 心加热,待内容物全部碳化,泡沫完全停止后,加强火力,并保持瓶内液体微沸,至液体呈蓝绿色澄清透 明后,再继续加热0.5h~1h 取下放冷,小心加20ml.水 放冷后,移人100ml容量瓶中,并用少量 水洗定氮瓶,洗液并人容量瓶中,再加水至刻度,混匀备用 同时做试剂空白试验 B.4.1.3测定;按图B.1装好定氮蒸僧装置,于水蒸气发生瓶内装水至三分之二处,加人数粒玻 璃珠,加甲基红指示液数滴及数毫升硫酸.以保持水呈酸性,用调压器控制.加热煮沸水蒸气发生 瓶内的水 B.4.1.4向接收瓶内加人10m碉酸溶液(20g/L)及1滴一2滴混合指示液,并使冷凝管的下端插人 液面下,准确吸取10ml试样处理液由小漏斗流人反应室,并以10ml.水洗涤小烧杯使流人反应室,立 即将玻塞盖紧,并加水于小玻杯以防漏气 夹紧螺旋夹,开始蒸憎 蒸僧5min 移动接收瓶,使液面 离开冷凝管下端,再蒸馏1min 然后用少量水冲洗冷凝管下端外部 取下接收瓶,滴加指示剂,以硫 酸或盐酸标准滴定溶液(0.05mol/L)滴定至灰色或蓝紫色为终点 同时准确吸取10ml试剂空白消 化液按同样步骤操作
GB/T22492一2008 B.4.1.5试样中蛋白质的含量按式(B.1)进行计算 -xcx0.o40 ×F×100 X= (B.1 m×10/100 式中: X -试样中蛋白质的含量,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g); w 试样消耗硫酸或盐酸标准滴定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 试剂空白消耗硫酸或盐酸标准滴定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硫酸或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0.0140- 1.0mL.硫酸[c(1/2H,SO )=0.0500mol/1]或盐酸[c(HCI)=0.0500mol/L]标准滴定 溶液相当的氮的质量,单位为克(g); 试样的质量或体积,单位为克或毫升(g或mL.); 氮换算为蛋白质的系数,取6.25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B.4.1.6重复性;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两次测定结果算术 平均值的10% B.4.2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nmg~20nm范围内),用pHH为2.2的缓冲液溶 准确称取样品(使试样游离复基酸含量在10n B.4.2.1 解,定容至50mL,供仪器测定用 B.4.2.2准确吸取0.200mL混合氨基酸标准溶液,用pH2.2的缓冲液稀释到5mL,此标准稀释液 浓度为5.00nmol/50AL,作为上机测定用的氨基酸标准,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以外标法测定试样测定 液的氨基酸含量 B.4.2.3结果按式(B.2)计算 ×F×V×M X ×100 B.2 m×1o" 式中: X -试样氨基酸的含量,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g); 试样测定液中氨基酸含量,单位为纳摩尔每50微升(nmol/50L); 试样稀释倍数 一试样定容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 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 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mn 折算成每毫升试样测定的氨基酸含量,单位为微摩尔每升(umol/L); 0'" -将试样含量由纳克(ng)折算成克(g)的系数 十六种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天冬氨酸:133.l;苏氨酸:l19.l;丝氨酸:105.l;谷氨酸:l47.l;脯氨 酸:115.l;甘氨酸;75.l;丙氨酸;89.l;撇氨酸:117.2;蛋氨酸:l49.2;异亮氨酸;131.2;亮氨酸:131.2; 酪氨酸:181.2;苯丙氨酸:l65.2;组氨酸:l55.2;赖氨酸:l46.2;精氨酸;l74.2 计算结果表示为;试样氨基酸含量在1.00g/100g以下,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含量在1.00g/100g 以上,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B.4.2.4精密度;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2% B.4.2.5氨基酸分析仪得到的色谐图见图B.2 各种氨基酸的出峰顺序和保留时间见表B.1
GB/T22492一2008 5 昌 , " 阁 巴 紧 器 " 图B.2氨基酸分析仪色谱图 表B.1氨基酸出峰顺序和保留时间 出峰顺序 出峰顺序 保留时间/min 保留时间n /min 5.55 天冬氨酸 蛋氨酸 19.63 苏氨酸 异亮氨酸 6.60 10 21.24 丝氨版酸 7.09 亮氨酸 22.06 谷氨酸 8.72 12 酪氨酸 24.52 13 脯氨酸 9.63 苯丙氨酸 25.76 12.24 14 30.41 甘氨酸 组氨酸 15 32.57 13.10 赖氨酸 内复服 16 缅氨酸 16.65 精氨酸 40,75 B.5结果计算 试样中多肽含量按式(B.3)计算 B.3 X=X一X 式中: 试样中多肽的含量,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g); X 试样中酸溶蛋白质的含量,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g); 试样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g) X B.6重复性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两次测定结果算术平均值的12%

大豆低聚糖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大豆低聚糖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大豆低聚糖的编号:GB/T22491-2008。大豆低聚糖共有7页,发布于2009-01-012009-01-01实施
大豆蛋白粉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大豆蛋白粉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大豆蛋白粉的编号:GB/T22493-2008。大豆蛋白粉共有7页,发布于2009-01-012009-01-01实施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小麦粉

低筋小麦粉

高筋小麦粉

工业玉米淀粉

魔芋精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