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5321-2017

多声道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一致性测试方法

Conformancetestingmethodformultichanneldigitalaudiocodingtechnology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多声道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一致性测试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多声道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一致性测试方法的编号:GB/T35321-2017。多声道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一致性测试方法共有10页,发布于2018-07-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L71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35.040
  • 实施日期2018-07-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0页
  • 文件大小606.87KB

多声道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一致性测试方法


国家标准 GB/T35321一2017 多声道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一致性测试方法 Conformaneetestingmethodformwltichanneldigitalaudiocodingtechnology 2017-12-29发布 2018-07-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35321一2017 次 目 前言 引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编码器一致性测试 4.1码流限制 4.2码流一致性测试 5 解码器一致性测试 能力限制 5.1 5.2解码一致性测试 附录A(规范性附录 均方根(r.m.s.)计算方法
GB/35321一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音频,视频及多媒体系统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州广晟数码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广晟信源技术有限公司、数维科技(北京)有限 公司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袁明山、乔黎黎、许晶晶、徐茂、梁飞宇、林斯铭、张厨雄、伦继好、闫建新、 张景平、郑楚升、杨震、曾庆煜、张硕,黄海平,刘丹丽、周宇建、彭灼娜、陈秋蕊 5
GB/T35321一2017 引 言 本标准旨在便于编码器制造商与用户验证编码器输出的码流是否符合GB/T227262008《多声 道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规范》中的码流格式,以及解码器制造商与用户验证解码器是否符合 GB/T22726一2008《多声道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规范》中的解码器技术要求
GB/35321一2017 多声道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一致性测试方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按照GB/T22726一2008编码的数字音频码流及解码过程的一致性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按照GB/T227262008设计、生产,制造的编码器和解码器的一致性测试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726一2008多声道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规范 术语和定义 GB/T22726200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致性测试序列conformancetestsequence 用于测试被测解码器是否符合GB/T227262008的特定音频码流 3.2 参考解码器refereneedecoder 符合GB/T22726-2008的解码器 3.3 参考输出序列refereeedecodedsequenee 参考解码器对一致性测试序列解码的输出结果 编码器一致性测试 4.1码流限制 编码器在产生码流时对直接或间接编码至码流中的某些参数的值或范围可以采取一定的限制,可 包括 帧头类型nFrmHeaderType aa 音频数据帧长nNumword b c 短窗MCT块数nNumlBlocksPerFrm; d 采样颜率指数nSampleRatedndaes 正常声道数nNumNormalCh; 低频增强声道数nNumLfeCh 附加信息决定bAuxData g h 和差编码决定bUseSumDiff 联合强度编码决定bUseJie;
GB/T35321一2017 联合强度编码的起始临界频带nJicCb: k 窗口序列UnpackwinSequence(); lD 码书选择及应用范围UnpackCodeBooks(); m》辅助数据AuxiliaryDta(O. 4.2码流一致性测试 4.2.1概述 本章列出的码流参数的测试要求应被全部满足 测试过程中需要注意排除由于传送或其他原因所 导致的码流错误 4.2.2帧头FramelHeader(O) 帧头FrameHeader()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同步字nSyneword 应为0x7ff b 音频数据帧长nNumword 应等于包含帧头在内的帧长度,以32比特为单位 采样频率指数nSampleRatelndex 应在0~12范围内 联合强度编码的起始临界频带nlieCb d 应小于由当前帧的采样频率和帧类型(稳态帧或瞬态帧)所共同决定的临界频带个数 42.3窗口序列tnpakwinsewene() 窗口序列UnpackwinSequence()应符合下列要求 a 窗口函数指数nWinTypeCurrent 应在0一12范围内 b)瞬态段个数nNunmCluster 应在02范围内 瞬态段长度anNumBocksPerFrmPerCluster[nCluster] 瞬时段长度的编码值应在GB/T227262008表B.28所列码字的范围内 kCodeBooks( 4.2.4码书选择及应用范围Unpack 码书选择及应用范围UnpackCodeBooks()应符合下列要求 码书段个数anHsNumBands[nClute时 a 应在026范围内 b 码书应用范围mnHSBandEdge[nCluster][nBand] 码书应用范围的编码值应在GB/T22726-2008表B.29(稳态帧)和表B.30(瞬态帧)所列码字 的范围内 码书指数mnHs[nCluster]工[nBand] 码书指数的编码值应在GB/T227262008表B.31(稳态)和表B.32瞬态)所列码字的范 围内 4.2.5子带样本的量化指数UnpackQIndex() 量化指数anQIndex[nlBin]
GB/35321一2017 量化指数的编码值应在表1中的Hufman码书所列码字的范围内,其中HufDec8_16x 和 HuffDee9_16xl用来解码打包量化指数的商数所需的比特数 表1量化指数对应的Hufman 码表 稳态赖 瞬态赖 GB/T22726一2008表B.37中HufDeel0_81x4 GB/T227262008表B,46中HufDeel9_81x GB/T227262008 表B.38中HufDeel1_25: GB/T22726一2008表B47中HfDec20_25 GBy/T22726一2008表B.39中HufDeel2_81双2 GB/T22726一2008表B.48中HufDe c2181x2 GB/T22726一2008表B.40中Hufeel3_2892 GB/T22726一2008表B.49中HufDee22_289x2 GB/T22726一2008表B.41中HufDeel4_31x! GB/T227262008表B.50中HufDec23_31xl GB/T227262008表B.42中HufDecl5_63x! GB/T22726-2008表B,51中HufDec24_63x GB/T22726一2008表B,43中HuffDecl6_127x! GB/T22726一2008表B.52中HufDee25_127xl GB/T22726一2008表B44中HufDeel7_255xl GB/T22726一2008表B53中HuffDee26_255xl GB/T227262o08 表B.45中HufDeel8_256xl GBT22726一208表B54中HuDe27_256x" GB/T22726一2008表B.35中Hufn GB/T22726一2008表B36中HufDu )ec816xl )ec916xl 4.2.6量化步长指数UnpackQSteplndex(O 量化步长指数mnQSteplndex[nCluster][nBand 量化步长指数的编码值应在GB/T227262008表B.33(稳态倾)和GB/T22726一2008表B.34 瞬态)所列码字的范围内 4.2.7联合强度编码比例因子UmpaekJicScale(O 联合强度编码比例因子指数mnieSteplndex[nCluster][nBand 联合强度编码比例因子指数的编码值应在GB/T227262008表B.33(稳态)和GB/T22726- 2008表B.34(瞬态)所列码字的范围内 4.2.8 比特填充UnpuekBitPad 码流中当前帧除音频数据外的所有未用比特应全为1 解码器一致性测试 5.1能力限制 解码器对输人码流中某些参数的值或范围可以采取一定的限制,可包括: 码率范围 码率范围应符合GB/T22726一2008的要求 a b 采样率范围 采样率范围应符合GB/T227262008的要求 声道模式 解码器应至少支持1.0(仅1个正常声道)声道模式的码流解码 如果解码器可以 支持5.1以上的声道模式解码,则应支持5.1声道模式以下的码流解码,包括1.0、1.12.0、2.1、 3.0,3.1、4.0和4.1 d 帧头类型 解码器应至少支持GB/T22726一2008规定的常规帧头 典型帧 解码器应支持典型倾,即采样点为1024、帧头中的短窗MDC'T块数nNumBlock e
GB/T35321一2017 PerFrm值为8的 辅助数据 解码器可以不支持解码码流中的辅助数据 5.2解码一致性测试 解码器应能正确解码其声称支持的码流特性集合内的所有一致性测试序列 解码器应能正确解码表2中正常声道数为1的一致性测试序列,对于支持2.0及以上声道解码的 解码器还应能正确解码表2中正常声道数为2的一致性测试序列 参考输出序列 PCM音频数据) 计算rms&dim 误差在许可范围内 即为合格 -致性 解码输出结果 被测解码器 测试序列 (PCM音频数据) 图1解码器一致性测试流程 如图1所示,进行解码器一致性测试时,应将表2的一致性测试序列输人给被测解码器进行解码 然后将输出结果与对应的参考输出序列进行比较,并计算结果的差异 测试时对于被测解码器的输出 和参考输出序列的每个采样点的音频数据,以一1到+1的范围作为满幅度进行归- N 表2测试序列 -致性测试序列 对应的参考输出序列 正常 低频增强 主要测试模块 文件名 文件名 声道数 声道数 fs_1.0_HC,es s_1.0_HC_ref.wav 码书选择及应用范围 s_1.0_HQ.es fs_1.0_HQ_re.wa 子带样本的量化指数 fs_1.0_HS.es s_l.0_Hs_ref,wavy 量化步长指数 fs_1.0_WS,es s_l.,0_WS_ref,waN 窗口序列 低频效应声道 fs1.NA.es fs1.1NAref.wav f民_2.0_L.es _L_ref. 联合强度编码比例因子 fs2.0 ,wav fs2.0_SD.es s2.0_SD_ref,waN 和差编码 Is_2.1_JS.es fs_2.1_JS_ref.wav 2.1声道时的联合强度与和差编码 fs_3.0_JS,es s_3.0_JS_ref.wav 3.0声道时的联合强度与和差编码 fs_3.1_JS,es fs_3.1_JS_ref.wav 3.1声道时的联合强度与和差编码 4.0声道时的联合强度与和差编码 fs -4,0_JS,es _4.0_JS_ref.wav 4.1声道时的联合强度与和差编码 fs4.1IS.es s_4.1_JS_ref.wav s5.0_Js.es a _Js 5.0声道时的联合强度与和差编码 fs5.0 Sref.wav fs_5.1Js.e fs_5.1Js_ref.wa 5.1声道时的联合强度与和差编码 fs_6,0_JS,es fs_6.0_JS_ref.wav 6.0声道时的联合强度与和差编码
GB/35321一2017 表2(续 -致性测试序列 对应的参考输出序列 正常 低频增强 主要测试模块 文件名 文件名 声道数 声道数 f_6.1 fs_6.1_S_re 声道时的联合强度与和差编码 .es wav 6. fs_7.0_JS.es fs_7.0_Js_ref.waN 7.0声道时的联合强度与和差编码 fs_7.1_JS,.es s_7.1_JS_ref.wav 7.1声道时的联合强度与和差编码 fs_8.0_JS,.es Is_8.0_JS_ref.wav 8.0声道时的联合强度与和差编码 fs_8.1_JS,.es fs_8.1_JS_ref.wav 8.1声道时的联合强度与和差编码 表2规定的一致性测试序列的命名格式为“fs_a.b_XX”,其中“fs”域为采样率,“a.b”域为声道数 “XX”域为测试序列所针对的具体技术模块 参考输出序列的命名格式为“fs_a.b_XX_ref”,其中“fs”“a.b”及“XX”域的意义与测试序列相同, “ref”为固定的标示符,代表参考输出 表2同时给出了一致性测试序列的描述,说明了各序列的声道数和针对的测试编码技术模块 与GB/T22726一2008一致的被测解码器应该满足;对于一致性测试序列被测解码器解码输出结 果与对应的参考输出序列之间差异的均方根(r.m.s.)值应该小于2-,并且被测解码器解码输出结果 与对应的参考输出序列之间差异绝对值的最大值[dif(max)]应该小于2- 计算均方根(r.m.s.)的方 法见附录A
GB/T35321一2017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均方根(r.m.s.)计算方法 测试序列的参考输出序列对每个采样点的量化精度均为24比特,被测试解码器提供的输出精度也 应为24比特 在解码器的解码精度小于24比特的情况下,需要将被测试解码器的输出数据扩展到24 比特,具体方法是在被测解码器的输出数据最低比特位后扩展若干个值为0的比特,并且被测解码器的 输出数据最高比特位同参考输出序列高位对齐 例如,假设被测解码器的输出精度为16比特,在扩展 时应该将每个采样点数据的最低比特位后加上24一16=8个值为0的比特 比特扩展后根据式(A.1)计算每个采样点数据的差异值 A.1) dif(n)=decode-out(n)一reference(n).n-1,2,N 式中 被测解码器的第n个输出数据; decode_out(n 参考输出序列的第n个输出数据: reference(n -使用的测试序列中每个声道里采样点的个数 dff(n 第n个采样点的差异值 得到所有采样点的差异值之后,统计其中的最大值dif(max),并根据式(A.2)计算误差均方根: dif(n) A.2 r.m.s. 式中 最终得到的均方根值 r,m.S 计算dif(max)和上.m.s时,音频采样点以-1到+1的范围作为满幅度进行归一化 如果对于所有约束集合内的测试序列,被测解码器都满足dif(max)小于2-和r.m.s.小于2- 则说明被测解码器是与GB/T227262008一致的解码器 如果测试序列包含多个声道,则每个声道都要单独进行以上测试

多声道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一致性测试方法GB/T35321-2017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数字音频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娱乐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多声道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由于市场上存在各种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音频编解码设备,尤其是多声道数字音频编解码设备,为了保证这些设备能够彼此兼容、互通,需要对它们进行一致性测试。

GB/T35321-2017《多声道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一致性测试方法》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制定的标准。该标准从测试环境、测试流程以及测试结果三个方面规范了多声道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的一致性测试流程。

测试环境

测试环境包括测试设备、测试软件、测试信号和测试场所四个方面。

测试设备需要匹配测试要求,同时应当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测试软件需要能够支持多声道数字音频编解码格式,并且需要满足测试要求。测试信号需要是标准化的音频信号,而测试场所需要具备良好的环境条件。

测试流程

测试流程包括测试准备、测试操作和测试记录三个阶段。

测试准备阶段主要是对测试设备和测试软件进行初始化设置,以及选择合适的测试信号。测试操作阶段则是按照规定的测试流程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判断设备是否符合一致性要求。测试记录阶段则是对测试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和结果进行记录,并保存相关的测试报告。

测试结果

根据测试流程和测试结果,可以判断出测试设备是否符合GB/T35321-2017标准的要求。

如果测试设备符合标准要求,则说明该设备可以与其他符合标准要求的设备进行互通,从而使得多声道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在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设备之间实现了互操作性。

总之,GB/T35321-2017标准的出台,对于促进多声道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用户在购买音频编解码设备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和多声道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一致性测试方法类似的标准

物联网系统接口要求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物联网系统接口要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物联网系统接口要求的编号:GB/T35319-2017。物联网系统接口要求共有24页,发布于2017-12-29
粮油机械砂辊碾米机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粮油机械砂辊碾米机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粮油机械砂辊碾米机的编号:GB/T35322-2017。粮油机械砂辊碾米机共有9页,发布于2018-07-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