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6145-2010

锰铜、康铜精密电阻合金线、片及带

Manganinandconstantanalloywires,sheetandrolledwiresforprecisionelectricalresistance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锰铜、康铜精密电阻合金线、片及带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锰铜、康铜精密电阻合金线、片及带的编号:GB/T6145-2010。锰铜、康铜精密电阻合金线、片及带共有14页,发布于2011-05-012011-05-01实施,代替GB/T6145-1999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N05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31.030
  • 实施日期2011-05-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4页
  • 文件大小380.97KB

锰铜、康铜精密电阻合金线、片及带


国家标准 GB/T6145一2010 代替GB/T6145-1999 孟铜、康铜精密电阻合金线、片及带 Manganinandeonstantanaloywires,sheetandroledwiresfor precisionelectricalresistance 2010-12-01发布 2011-05-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6145一2010 前 言 本标准代替GB/T6145一1999《铜、康铜精密电阻合金线、片及带》 本标准与GB/T6145一199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将“引用标准”和“定义”修改为“规范性引用文件”和“术语和定义” -按照GB/T1.12000和GB/T1.2一2002的要求进行了编辑格式上的修订; -检验规则的交收检验按GB/T2828.1规定的抽样方法进行抽样检验,型式检验按GB/T2829 规定的抽样方法进行抽样检验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仪表功能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19)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重庆仪表材料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重庆川仪金属功能材料分公司,江苏华鑫合金有限公司,常州市璐城伟业合 金厂、上海同立合金有限公司、德州群力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本标淮主要起草人;何伦英,吴承讪、李联文、袁勤华、王伯伟、曹征禄、张力群 本标准所代替的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61451985、GB/T61451999
GB/T6145一2010 猛铜、康铜精密电阻合金线、片及带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铜、康铜精密电阻合金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供应方式、包装 及标志 本标准适用于制造各种标准电阻器、,分流器、精密或普通的电阻元件的征铜、康铜电阻合金的线材、 片材及带材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28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 GB/T2829 GB/T6146精密电阻合金电阻率测试方法 GB/T6147精密电阻合金热电动势率测试方法 GB/T6148精密电阻合金电阻温度系数测试方法 JB/T6819.3仪表材料术语电阻材料、导电材料和电接点材料 JB/T9493铜和新康铜电阻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JB/T9499康铜电阻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术语和定义 JB/T6819.3及GB/T6148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电阻值均匀性homogeneityofresistance 同一盘线任意两段每米实际电阻值之差与其平均值的比 电阻值均匀性按式(1)计算 R.一R U= ×100% R,R元 式中: U 电阻值均匀性; a段电阻线的每米电阻值,单位为欧姆每米(Q/m); R R b段电阻线的每米电阻值,单位为欧姆每米(Q/m) 产品分类 产品名称、合金牌号及产品代号 产品名称、合金牌号及产品代号如表1所示
GB/r6145一2010 表1产品名称,合金牌号及代号 产品名称 合金牌号 产品代号 6J12X 铜合金 6J12 6J12P 线 6J8x F钰铜合金 6J8 6J8P 6J13X 线 2钰铜合金 6J13 6J13P 线 6J40X 康铜合金 6J40 6J40P 640D 产品等级 钰铜合金线、片按电阻温度系数的大小分为1级,2级,3级 产品规格 各种合金线材的标称线径见表5,片材的标称尺寸见表6,带材的标称尺寸见表7 产品标记 以符合GB/T6145,直径为0.08mm的1级猛铜合金线材6J12x为例,其标记为: 精密电阻合金GB/T6145-6J12-X-中0.08 标记中各要素的含义如下: 6J12 合金牌号(6J12,6J8,6J13,6J40); -产品代号(X、P,D); p0.08- 产品标称尺寸 5 技术要求 5.1合金化学成分 合金化学成分见表2 表2合金化学成分 主要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合金名称 合金牌号 S Cu Mn Ni 铜 6J]12 余量 11.013.o 2.03.o F1铜 6J8 余量 8.0l0,0 1.0一2.0 2镐铜 余量 6J13 1l.0~13.0 2.0~5,0 6J40 1.02.0 39.0一41.0 康铜 余量 注;若能满足本标准的技术要求,化学成分允许稍有变动 5 表面质量 合金线、片及带的表面应平整,光洁,无油污,无折叠,无裂纹,无毛刺及夹层 允许有不超过尺寸允 差的细小划痕和不影响使用的氧化色 5 电阻率 合金线、片及带的电阻率应符合表3的规定
GB/T6145一2010 表3合金电阻率 合金名称 合金牌号 电阻率/Qm 铜 6J12 0.47士0,03 F1钰铜 6J8 0.35士0.05 6J13 0.44士0.04 F2钰铜 康铜 6J40 0.48士0.03 电阻温度系数 5 一次电阻温度系数和二次电阻温度系数 5.4.1 各种缸铜合金在适用温度范围内的一次电阻温度系数和二次电阻温度系数应符合表4的规定 5.4.2平均电阻温度系数 康铜合金的平均电阻温度系数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康铜合金的平均电阻温度系数 电阻温度系数 平均电阻温度系数 适用温度 测试温度 产品名称 a×10-《/C 8X10-有/C a×10-6/ -3十5 1级 锰铜合金 2级 545 10,20,40 -5~+10 -0.7一0 线、片 3级 -10十20 -0.25一0 F1钰铜合金线、片 l0一80 -5一十10 10、40,6o F2猛铜合金线、片 108o 0十40 -0.7一0 050 40十40 康铜合金线、片 2050 5.5尺寸 5.5.1线材直径应符合表5的规定,线材的圆度应不超过允差的一半 5.5. .2 片材的尺寸应符合表6的规定 片材边的镰刀弯曲度每米长应不大于10nmm,并限于单向 5.5.3带材的厚度和宽度应符合表7的规定,带材边的镰刀弯曲度每米长应不大于10mm,并限于 单向 表5线材直径及每米电阻值 每米电阻值/Q/m) 线径 截面积 mmm 6J12X 6J8X 6J13X 6J40X mm 标称值 允差 标称值 允差 标称值 允差 标称值 允差 标称值 允差 0.020 0.000314 1496 1528 0.022 o.000380 1236 1263 士0.002 士10% 士10% 0.025 0.000491 957 978 0.028 o.000616 763 780 0.032 0.000804 584 597 0.036 [0.001018 462 472 士0.003 土8% 土8% 士8% 土8% 0.040 374 382 [0.001257 lo.001590 296 0.045 302
GB/T6145一2010 表5(续 每米电阻值(Q/m) 线径 截面积 mm 6J12x 6J8x 6J13Xx 640X mmm 允差 标称值 允差 标称值 标称值 允差 允差 允差 标称值 标称值 0.050 o.001963 239 244 0.056 o.002463 191 195 0.063 0.0031l17 151 154 0.071 士0.0030,003959 119 士8% 士8% 士8% 121 士8% 0.080 0.005027 69.6 87.5 93.5 95.5 o.006362 73.9 55.o 75.5 0.090 69.2 0.100 0.007854 59.8 56.0 61.1 44.6 0.112 0.009852 47.7 35.5 44.7 48.7 0.125 0.01227 38.3 28.5 35.9 39.1 2 0.140 士0.0050.01539 30.5 士7% 22.7 士7% 28.6 士7% 31 士7% 0.02011 0.160 23.4 17,4 21.9 23.9 0,180 0.02545 18.5 13.8 17.3 18.9 15.0 15.3 0.200 0.03142 11.1 14.0 0.224 0,0394 11.9 8,88 11.2 12,2 士0.005 士6% 士6% 士6% 士6% 0.250 0,04909 8.96 9.57 7.13 9.78 0.280 0.06158 7.63 5.68 7.15 7.80 0.315 0,07793 6.03 4.49 5.65 6.16 0.355 0,09898 4.75 3.54 4.45 4.85 士5% 士5% 士5% 士5% 0.400 士0.010 0.125? 3.74 2.79 3.50 3.82 2.7?7 0.450 0.1590 2.96 .20 3.02 2. 0.500 0.1963 2. .39 1.78 2.24 2.44 0.56o 0.2463 1.91 1.42 1.79 1.95 0.630 0.3117 1.51 1.12 1.41 1.54 0.710 0.3959 1.19 0.884 1.11 1.21 0.750 0.4418 1.06 0.792 l.00 1.09 士4% 士4% 士4% 士4% 0.800 士0.015 0.5027 0.935 0.696 0.875 0.955 567 0.617 0.775 0.850 0.828 0. 0.846 0.6362 0.739 0.550 0.692 0.755 0.900 0.950 0.7088 0.663 0.494 0.621 0.677 1.000 0.7854 0.598 0.446 0.560 0.611 1.060 0.8825 0.533 0.499 0.397 0.544 1.120 士0.0200.9852 0,477 士4% 0.355 士4% 0.447 士4% 0.487 士4% 1.180 1.094 0.430 0.320 0,402 0.439
GB/T6145一2010 表5(续 每米电阻值(Q/m) 线径 截面积 mm 6J12x 6J8Xx 6J13Xx 640X mmm 允差 标称值 允差 标称值 允差 标称值 允差 允差 标称值 标称值 1.227 0.383 0.285 0.359 0.391 1.250 1.320 1.368 0,343 0.256 0,322 0,351 1.400 士0.020 1.539 0.305 士4% 0.227 士4% 0.286 士4% 0.312 士4% 266 0.272 .767 1.500 0.249 1. 0." 0.198 1.600 0,234 0,219 2.011 0.174 0.239 1.700 2.270 0.207 0.154 0,194 0.21l 2.545 0.185 0.173 1.800 0.138 0.189 .900 士0.025 0.166 士4% 0.123 0.155 0.169 土4% 2.835 土4% 士4% 2.000 3.142 0.150 0.1lm 0,140 0.153 2 120 0.133 0,0992 0,136 3.530 .125 0. 2.240 3.94 0.119 0.0888 0.112 0.122 2.360 4.374 0.107 0.0800 0.101 0.110 2.500 4.909 0.0957 0.0713 0.0896 0.0978 士0.030 士4% 士4% 土4% 士4% 2.650 5.515 0.0852 0.0635 0.0798 0,0870 2.800 6.158 0.0763 0.0568 0.0715 0,0780 3.000 0.0665 0.0495 0.0622 0,0679 7.069 3.150 7.793 0.0603 0.0449 0.0565 0.061 3.350 0.0397 0.0499 8,814 0.0533 0,0545 9. 3.550 .898 0.0475 0.0354 0.0445 0.0485 3.750 士0.035 11.04 0.0426 士4% 0.0317 士4% 0.0398 士4% 0.0435 士4% 57 0,0279 4.000 0374 0.0350 0. 12. 0,0382 4.250 14.19 0.0331 0.0247 0.0310 0.0338 4.500 15.90 0.0296 0.022o 0.027 0.0302 4.750 17.72 0.027 0.0265 0.0198 0.0248 士0.040 5.000 19.63 0.0239 0.0178 0.0224 0.0244 3 5.300 22.06 0.021 0.0159 0.0199 0.0218 士4% 士4% 士4% 士4% 士0.050 24.63 0.0191 0.0142 0.o179 0.0195 5.600 6.000 28.27 0.0166 0.0124 0.0156 0.0170 士0.060 6.300 31.17 0.0151 0.0112 0.0141 0.0154
GB/T6145一2010 表6片材尺寸 单位为毫米 厚 宽 度 厚度允差 度 宽度允差 0.l00 0.112 0.125 士0.010 0.140 0.160 50 0.180 宽度<100时,士1 75 5 ,200 宽度>100时,士l. 0. 100 0.224 -0.020 0.25o0 +O.T0 0.280 0.315 0.355 0.400 0.450 士0.020 0,500 0.560 十0.020 0.630 -0.030 50 0,710 75 0.800 士0.030 10o 宽度<100时,士1 0.900 125 宽度>100时,士1.5 1.000 150 1.120 士0,040 175 .250 1.400 士0.050 1.600 1.800 士0.060 2.000 表7康铜合金带材的厚度、宽度及有效截面积 宽度/mm1 6.3 8.0 10.o 12.5 16.0 20.0 25.o 31.5 40.o 厚度 允差/mm 允差/mm mm 士0,3 士0,3 士0.3 士0.4 士0.4 士0,5 士0,5 士0.6 士0.7 有效截面积/mm? 0.180 1.066 士0.01o .184 0.200 l 0.224 1.327 1.684 0.250 1.481 1.88o 2.450 0.280 1.658 2.106 2.744 +0.01o -0.020 0.315 3.859 1.865 2.369 3.087 0.355 2.102 2.670 3.479 4.349
GB/T6145一2010 表7(续 宽度/mm 6.3 8.0 10.0 12.5 16.0 20.0 25.0 31.5 40.0 厚度 允差" 允差/" /mm mm mm 士0.3 士0.3 士0.4 士0,4 士0,5 士0,5 士0.6 士0.3 士0.7 有效截面积/mm" 0.400 2.369 3.008 3.920 4.900 6.272 0.450 士0.020 2.665 3.384 4.410 5.513 7.056 8.820 1l.03 12.25 0.500 2.961 3.760 4.900 6.125 7.840 9.800 0.560 3. .316 4.211 5,488 6.860 8.781 10.98 13.72 +0.020 3.731 4.738 6.174 7.718 9.878 12.35 15.44 0.630 -0.030 0.710 4.205 5.339 6.958 8.698 11.13 13,92 17.40 0.800 4.738 6,016 9.800 19.6o 7.840 12.54 15.68 24.70 31.36 士0.030 0.900 5. 330 6.768 8.820 1.03 14.11 17.6422.0527.78 35.28 1.000 5.922 7,520 9.800 12.25 15.68 19.60 24.50 30,87 39.20 1.120 士0.040 6.633 8.422 10.98 13.72 17.56 21.95 27.44 34.57 43.90 1.250 7. .403 9.400 12.25 5.31 19.60 24.50 30.63 38.59 49,00 8.291 10,53 13.72 17.15 21.95 43.22 27.44 54.88 1.400 34.30 士0.050 1.600 9.475 12.03 15.68 19.60 25.09 31.36 39.20 49.39 62.72 1.800 10.66 13.54 17.64 22.05 28.22 35.28 44.10 55.57 70.56 士0.060 2.000 11.84 15.04 19.60 24.50 31.36 39.20 49.00 61.74 78.40 注,带材的有效截面积是把宽度与厚度之积乘以如下的系数求得 宽度>10mm时,乘以0.98; 宽度<10mm时,乘以0.94 5.6每米电阻值及均匀性 线材每米电阻值应符合表5的规定,同一盘(或卷)线材的每米电阻值均匀性应不超过5%康铜带 材的每米电阻值参见附录A) 5.7抗拉强度和伸长率 5.7.1线材的伸长率应不小于表8的规定 表8线材的伸长率 线径 伸长率(L.=200mm) 小 mm 0.05 >0.050.10 >0.10~0.50 12 >0.50 15 5.7.2厚度大于0.5mm的片、带材的伸长率应不小于15% 5.7.3康铜合金线、带材的抗拉强度应不小于390N/n mm
GB/r6145一2010 5.8对铜热电动势率 各种合金的对铜平均热电动势率应不大于表9的规定 表g合金对铜热电动势率 合金名称 合金牌号 温度范围/"C 对铜平均热电动势率/V/) 铜 6J12 0100 F铜 6J8 0~100 P2缸制 6J13 0~100 康铜 0100 45 640 注:对铜热电动势率为绝对值 试验方法 6.1化学成分按JB/T9493和JB/T9499规定的方法进行分析 6.2表面质量用目力检查 6.3电阻率按GB/T6146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 6.4电阻温度系数按GB/T6148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 6.5尺寸 6.5.1当尺寸小于0.40mm时,用分度值不低于0.001mm千分尺进行测量;当尺寸大于或等于 0.40mnm n时,用分度值不低于0.01mm的测量工具测量 6.5.2线材的直径测量,应在同一截面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进行,每卷(盘)线材至少应测量三个不 同部位 6.5.3片,带材的厚度测量应在距端头不小于100mm,距边缘不小于10mm的部位(带的宽度小于 20mm 时,则在宽的中心线上)进行,至少应测量三个不同的部位 一根1m长的直尺向其靠拢,以弯曲部 6.5.4镰刀弯曲度的测量,应把片材或带材平放在平板上,用一 分到直尺的最大距离为其弯曲度数(mm) 6.6每米电阻值及均匀性按GB/T6146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 6.7抗拉强度和伸长率按GB/T228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 6.8对铜热电动势率按GB/T6147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 检验规则 7.1合金化学成分应每炉进行检验 7.2产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3出厂检验 7.3.1产品应经质量检验部门出厂检验合格,附有产品合格证才能人库或出厂 7.3.2产品分批交收,一个交收批应由同一规格的产品组成 7.3. 出厂检验应采用GB/T2828.1规定的抽样方法进行抽样检查,推荐的抽样方案参见附录B .3 7.3.4出厂检验的项目 a)表面质量; 尺寸 b) e)抗拉强度和伸长率; d) 每米电阻值(线材; 电阻温度系数; f 对铜热电动势率 注:康铜的平均电阻温度系数和对铜热电动势率,当用户无要求时,出厂检验时可以不检
GB/T6145一2010 7.4型式检验 7.4.1型式检验按本产品标准规定的全部试验项目进行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一般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正常生产后,如原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时 D e)正常生产时,每年应不少于一次检验; d 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e) f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7.4.2型式检验的样品在出厂检验合格批中随机抽取 7.4. 型式检验的抽检按GB/T2829的一次抽检方案进行 3 7.4.4型式检验项目的分组、顺序,判别水平(DL),不合格质量水平(RQL),判定数组(Ac,Re)和抽样 数量应按表10中的规定进行 表10型式检验项目及判别 判定数组抽样数量对 判别水平不合格质量水平 组号 不合格类 序号 检验项目 DL RQL 轴 Ae Re 表面质量 尺寸 C类 40 10 抗拉强度和伸长率 电阻率 每米电阻值 电阻温度系数 30 B类 10 对铜热电动势率 电阻均匀性 7.5判定规则 7.5.1出厂检验时,只要有一项不合格,则判定该卷(盘)产品为不合格产品 7.5.2型式检验时,只要有一项不合格,则应加倍抽样进行全部复验 若仍有一项不合格,则判定型式 检验不合格 供应方式,包装及标志 8.1供应方式 8.1.1本产品以软态供货 经供需双方协商可以提供硬态的丝材 8.1.2线材应成盘(或卷)交货,每盘(或卷)应由一根线组成,中间不得有接头,扭曲及结节 每盘(或 卷)的净质量应不小于表11的规定 表11每盘(或卷)的净质量 标称直轻山 mm 标称直轻a /mm 净质量/g 净质量/g 0.020.025 0.280.45 300 10 400 >0,0250,03 >0,45~0,63 700 >0.03一0,04 15 >0.63一0,75 30 >0.040.06 >0.75一1.18 1200 >0.060.08 60 >1.182.50 2000 80 >0.080.15 2.50 3000 >0.15~0.28 150
GB/T6145一2010 8.1.3片、带材一般成卷供应 当用户要求时,厚度在0.50mm以上的片材,可以平直状态供应 8.2包装 线材应紧密,均匀、整齐地绕在线盘上或绕成卷,带材绕成卷,片材绕成卷或成平直状态,均应妥善 包装,以保证运输中不受潮和不受机械损伤 8.3标志 每盘(或卷)产品应标志: a) 制造厂名或商标 b 产品名称、规格及标准代号或标记 c每米电阻值; d)批号 毛质量净质量 e f 生产日期 10
GB/T6145一2010 附 录A 资料性附录 康铜带材每米电阻值 康铜带材的标称每米电阻值如表A.1所示 表A.1康铜带材每米电阻值 宽度/mm 厚度 6.3 8,0 10.0 12.5 16.0 20.0 25.0 31.5 40.0 mm 每米电阻值/Q/m 0.450 0.180 0.405 0.200 0.224 0.362 0.285 0.250 0.324 0.255 0.196 0.280 0.289 0.228 0.175 0.315 0.257 0.203 0.155 0.124 0.355 0.228 0.180 0.138 0.110 0,203 0.0765 0.400 0.160 0,122 0,0980 0.18o 0.142 0,087 0.0544 0.450 0.109 0.0680 0.0435 0,500 0.162 0.128 0.0980 0,0784 0.0612 0.049o 0,0392" 0.560 0.145 0.114 0.0875 0,0700 0.0547 0.0437 0.0350 0.630 0.129 0.101 0.0777 0.0622 0.0486 0.0389 0.0311 0.710 0.ll4 0.090 0.0690 0,0552 0.0431 0.0345 0.0276 0.800 0.101 0.080 0.0612 0,0490 0.0383 0.0306 0.0245 0.0194 0.0153 0.0272 0.0136 0.900 0.090 0.071 0.0544 0,0435 0.0340 0.021 0.0173 0.081 0.0155 0.0122 1.000 0.064 0.0490 0.0392 0.0306 0.0245 0.0196 1.120 0.072 0.057 0.0437 0,035o 0.0273 0.021 9 0.0175 0.0139 0.0109 1.25o0 0.065 0.051 0.0392 0.0313 0.0245 0.0196 0.0157 0.0124 0.0098 1.400 0.058 0.046 0.0350 0.0280 0.0219 0.0175 0.014o 0.0111 0.00875 1.600 0.051 0.040 0.0306 0,0245 0.0191 0.0153 0,0122 0.009720.00765 1.800 0.045 0.035 0.0272 0,0218 0.0170 0.0136 0.01090,008640,00680 0.0153 0.0122 0.00612 2.000 0,041 0.032 0.0245 0,0196 0.00980.00777
GB/T6145一2010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推荐电阻合金产品交收检验抽样检查方案 B.1按GB/T2828.1正常检查的一次抽样方案,交收检验的项目、分组、检验顺序、检查水平(IL)和合 格质量水平(AQL.)如表B.1所示 对应的抽样数量如表B.2所示 表B.1电阻合金产品检验项目 检查水平 合格质量水平 号 号 不合格类 检验项目 序 L AQL 表面质量 C类 尺寸 6.5 抗拉强度和伸长率 每米电阻值及均匀性 B类 电阻温度系数 4.0 对铜热电动势率 表B.2抽样数量 单位为盘或卷 AQL 4.0 AQL 6.5 批量数 A Ae Re Re 115 16一25 2650 5190 13 13 91~150 20 20

镍铬-铜镍(康铜)热电偶丝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镍铬-铜镍(康铜)热电偶丝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镍铬-铜镍(康铜)热电偶丝的编号:GB/T4993-2010。镍铬-铜镍(康铜)热电偶丝共有12页,发布于2011-05-012011-05-01实施,代替GB/T4993-1998
新康铜电阻合金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新康铜电阻合金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新康铜电阻合金的编号:GB/T6149-2010。新康铜电阻合金共有12页,发布于2011-05-012011-05-01实施,代替GB/T6149-1985 下一篇
相关推荐
标签
气象仪器 水文与水利仪器 海洋仪器 地球科学仪器 X射线、磁粉、荧光及其他探伤仪器 超声波与声放射探伤仪器 工艺试验机与包装试验机 力与变形测试仪器 机械振动、冲击设备与动平衡机 金属材料试验机 试验机与无损探伤仪器综合 真空检测仪表与装置 声学仪器与测震仪 实验室用玻璃、陶瓷、塑料器皿 实验室基础设备 实验室仪器与真空仪器综合 质谱仪、液谱仪、能谱仪及其联用装置 电化学、热化学、光学式分析仪器 色谱仪 物性分析仪器 物质成分分析仪器与环境监测仪器综合 缩微复印机械 照相机与照相器具 投影器、幻灯机 测试设备与检验片仪器 镜头 放映设备及其配件 制片设备 电影、照相、缩微、复印设备综合 光学设备 光学测试仪器 光学计量仪器 电子光学与其他物理光学仪器 放大镜与显微镜 望远镜、大地测量与航测仪器 光学仪器综合 电工参数检验及电源装置 综合测试系统 交直流电工仪器记录仪器 数字显示仪表 电能测量和负荷控制系统 电测模拟指示仪表 电工仪器、仪表综合 其他自动化装置 工业控制机与计算技术应用装置 自动控制与遥控装置 执行器 调节仪表 显示记录仪表 机械量仪表、自动称重装置与其他检测仪表 流量与物位仪表 温度与压力仪表 工业自动化与控制装置综合 卫生、安全、劳动保护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仪器、仪表用材料和元件 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