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4663-2007

塑封模技术条件

Specificationofplasticpackagingmould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塑封模技术条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塑封模技术条件的编号:GB/T14663-2007。塑封模技术条件共有7页,发布于2007-09-012007-09-01实施,代替GB/T14663-1993,GB/T14664-1993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J46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25.120.30
  • 实施日期2007-09-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7页
  • 文件大小360.01KB

塑封模技术条件


国家标准 GB/T146632007 代替GB/T14663一1993,GB/T14664一1993 塑封模技术条件 Speeifieationofplastiepackagingmoulds 2007-09-01实施 2007-03-12发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 国国家标准化管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14663一2007 前 言 本标准是对GB/T14663一1993(《塑封模具技术条件》和GB/T14664一1993《塑封模具尺寸公差规 定》合并修订 本标准与GB/T14663一1993和GB/T14664一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将合并后的标准名称改为“塑封模技术条件”; GB/T14664一1993中只保留了塑封模尺寸公差要求; -增加了“前言”和“规范性引用文件”; -将GB/T14663一1993第3章“基本性能”改为“零件技术要求”,内容做了调整; 删除了GB/T14663一1993中4.1、4.2,并对装配技术要求进行了调整; 将GB/T14663一1993第5章“检测及验收规定”改为“验收”,对验收内容进行了调整; 将GB/T1463一1993第互章"标志,包装,运缩和贮存"改为"标志,包装和运输",内容进行了 简化 -将原标准中“制造者和制造单位”统一改为“供方”,“订购方”改为“顾客” 本标准由全国模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模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铜陵三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成都尚明工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杰、杨亚萍、曹玉堂、胡四海、,陶善祥、谢再平、翁史振、刘明华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46631993; GB/T14664一1993
GB/T14663一2007 塑封模技术条件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塑封模的要求、验收、标志、包装和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集成电路和(半导体)分立元器件等塑料封装模具的设计、制造和验收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6普通螺纹基本尺寸(GB/T1962003,ISO724:1993,MOD) GB/T197普通螺纹公差(GB/T197一2003,ISO965-1:1998,MOD) GB/T825吊环螺钉(GB/T825一1988,neqISO3266:1984 GB/T1184一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eqvIsO2768-2:1989) GB/T1804一2000 -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eqvIs2768-1:l989) 零件要求 3.1成型零件和浇注系统零件所选用的材料应符合相应牌号的技术标准 3.2成型零件和浇注系统零件推荐材料和热处理硬度见表1 允许采用质量和性能高于表1推荐的 材料 表1推荐材料及硬度 硬 零件名称 零件材料 度 8MY HRc一58HIRc 54 Cr12MoV 58HRC一61HRC 成型镶件、镶件座 8HRC一61HRc G1Malv 85HRA~89HRA YG15 9Crl8MolV1 54HRC一58HRC 中心流道板,流道镶件,浇口镶件 Crl2MoV 58HRC~61HRC 58HRC一61HRC Cr12MolV1 Crl2MoV 58HRC一61HRC YG15 料筒 HRA一89HIRAN 85 Crl2MolV1 58HRC61HRc Cr12MoV 58HIRC~61HRC Cr12MolV1 58HIRC一61HRC 注射头 85HIRA89HRA YG15 SFB1(聚四氟乙烯
GB/T14663一2007 3.3若成型塑料对模具有腐蚀性,成型零件应采用耐腐蚀材料制作,或其成型面应采取防腐蚀措施 3.4若成型塑料对模具易产生磨损,成型零件硬度应不低于54HRC,否则成型表面应做表面硬化处 理,硬度应不低于600HV 3.5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表面粗糙度应符合图样要求 3.6零件不允许有裂纹,成型表面不允许有划痕、压伤、锈蚀等缺陷 3.7成型部位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应符合GB/T1804一2000中级的规定 3.8成型部分和浇注系统工作面的表面粗糙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 3.9非成型部位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应符合GB/T1804一2000中m级的规定 表2成型部分和浇注系统工作面的表面粗糙度 单位为微米 名 你 Re 抛研面 流道 电加工面 <2.o 抛研面 s0,8 浇口 电加工面 抛研面 <0. 排气槽 电加工面 S0. 6 抛研面 0.1 型腔 电加工面 3 料筒 注射头 抛研面 S0. 分型面 注1抛研面亦称光面,电加工面亦称亚光面 注2;注射头工作部分用SFB1时不受本表限制 3.10螺钉安装孔、推杆孔,复位杆孔等未注孔距公差的极限偏差应符合GB/T1804一2000中〔级的 规定 螺纹的基本尺寸应符合GB/T1p6的规定,选用的公差与配合应符合GB/T197 -2003中6级 的规定 未注形位公差应符合GB/T1184一1996中H级的规定 3.12 3.13非成型零件外形棱边均应倒角或倒圆 与型芯,推杆相配合的孔在成型面和分型面的交接边缘 不允许倒角或倒圆 装配要求 模具分型面应平整、密合,表面应无锈蚀、锤纹、拉毛和碰伤等缺陷 4.2型腔尺寸公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型腔尺寸公差 单位为毫米 基本尺寸S S10 10GB/T14663一2007 4.6型腔顶杆高出型腔底面一致性的偏差允许值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顶杆高出型腔底面一致性的偏差允许值 单位为毫米 模具结构 偏 差 单注射头塑封模 士0.05 多注射头塑封恢 士0.04 顶杆直径和顶杆孔直径偏差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顶杆直径和顶杆孔直径偏差 单位为毫米 名 称 偏 差 -0.002 顶杆 一0.006 十0,005 顶杆孔 4.8合模后,模具上下表面的平行度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合模后上下表面的平行度 单位为毫米 s 160100 <0.010 <0.012 S0.015 <0.02o 垂直度 4.12在合模位置,下复位杆端面与其接触面之间允许有不大于0.05mm的间隙 4.13模具所有活动部分应保证位置准确,动作可靠,不应有歪斜和卡滞现象 要求固定的零件,不应 相对窜动 4.14引线框架在模具上安放位置应定位准确,安放可靠,应有防错位措施 4.15多注射头塑封模的投料装置投料应准确可靠
GB/T14663一2007 16流道转接处圆弧连接应平滑,镶拼处应密合 4 44 .17模具浇注系统不允许有塑料渗漏现象 4.18合模后分型面应紧密贴合,间隙应小于塑料的溢料间隙,塑料的溢料间隙应符合表10的规定 表10塑料溢料间隙 单位为毫米 好 塑料流动性 -般 较差 溢料间隙 <0.01 S0.03 S0.06 4.19气动或液压系统应畅通,不应有介质渗漏现象 4.20电气系统应绝缘可靠,不得有短路现象 4.21模具应设吊环螺钉,确保安全吊装 起吊时模具应平稳,便于装模 吊环螺钉应符合GB/T825 的规定 .22模具各辅助机构,、装置应稳定可靠 4 4. .23模具中所有紧固螺钉应涂高温润滑剂,保证装拆方便 4.24加热棒与孔的配合双面间隙为0.10mm一0.50mm且加热棒孔位旁应有加热功率标识.以防加 热棒误插 4.25模具外表面应进行防蚀处理,如发黑、电镀等 4. .26模具交付前应擦洗干净,并进行防锈处理 .27互换性 4 4.27.1同类顶杆应互换 4.27.2同类镶件应互换 4.27.3对应镶件组件成组应互换 .27.4易损件及其备件应互换 44. 验收 验收应包括以下内容 外观检查; a b)尺寸检查; 模具材质和热处理要求检查 c d)加热系统、气动或液压系统、电气系统检查; 模具总装检查 试模检查 塑封件检查; h)质量稳定性检查 模具供方应按模具图样和本标准对模具零件和整套模具进行外观与尺寸检查 模具供方应对加热系统、气动或液压系统、电气系统进行逐项检查 完成5.2和5.3项目检查并确认合格后,可进行试模 4 5. 5.4. 试模所用压机应符合技术要求,严格遵守塑封工艺规程 5.4.2试模所用塑料材质应符合设计图样的规定,采用代用塑料时应经顾客同意 5. 4.3模具装机后应空载运行,确认模具活动部分动作灵活、稳定、准确、可靠 5.4.4试模工艺稳定后,应连续提取23模塑封产品件进行检验 模具供方和顾客确认产品合格后 由供方开具模具合格证并随模具交付顾客 5.5模具质量稳定性检验的生产批量为4000模(次) 或由模具供方与顾客协商确定 5.6模具顾客在稳定性检验期间,应按图样和本标准对模具主要零件的材质、热处理和表面处理情况
GB/T14663一2007 进行检查或抽查,发现的质量问题应由供方解决 标志、包装和运输 6.1在模具非工作面的明显处应做出标志 标志内容一般包含: -产品名称和供方企业名称 模具编号; -出厂日期; 安全标志; 产品执行标准 .2上模,下模合模后整体包装 对于油嘴,油缸、气缸,电器零件允许分体包装 液、气进出口处和电 路接口应采取防止异物进人措随 出厂模具根据运输要求进行包装,应防潮、防止磕碰,在正常运输中 应保证模具完好无损

包装容器固碱钢桶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包装容器固碱钢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包装容器固碱钢桶的编号:GB/T15915-2007。包装容器固碱钢桶共有5页,发布于2007-10-012007-10-01实施,代替GB/T15915-1995
压铸单元安全技术要求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压铸单元安全技术要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压铸单元安全技术要求的编号:GB20906-2007采。压铸单元安全技术要求共有23页,发布于2007-10-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