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8054-2008

计量标准型一次抽样检验程序及表

SinglesamplingproceduresandtablesforInspectionhavingdesiredoperatingCharacteristicsbyvariable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计量标准型一次抽样检验程序及表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计量标准型一次抽样检验程序及表的编号:GB/T8054-2008。计量标准型一次抽样检验程序及表共有42页,发布于2009-01-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A41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03.120.30
  • 实施日期2009-01-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42页
  • 文件大小1.09M

以图片形式预览计量标准型一次抽样检验程序及表

计量标准型一次抽样检验程序及表


国家标准 GB/T8054一2008 代替GB/T80532001 GB/T8054一1995 计量标准型一次抽样检验程序及表 Singlesamplingproceduresandtablesforinspectionhaving desiredoperatingcharacteristicsbyvariables 2008-07-16发布 2009-01-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蹬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8054一2008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与定义、符号 术语与定义 符号 以均值为质量指标的抽样检验 抽样检验的程序 抽样检验的实施 确定抽样方案的实例 .. 抽样表 以不合格品率为质量指标的抽样检验 5.1抽样检验的程序 19 5.2抽样检验的实施" 19 5.3 应用示例 21 5.4抽样表 22 表1单侧规格限""法的样本量与接收常数(以均值为质量指标) 表" 双侧规格限“o”法的样本量与接收常数(以均值为质量指标 10 表3单侧规格限""法的样本量与接收常数(以均值为质量指标 14 收常数(以均值为质量指标 15 交 表4双侧规格限""法的样本量与 23 表5单侧规格限""法的样本量与接收常数(以不合陷品率为质量指标) 25 表6双侧规格限" "法的样本量与接收常数(以不合格品率为质量指标 32 表了“,"法的样本量与接收常数(以不合格品率为质量指标 附录A规范性附录产品质量稳定与否的检验方法 34 附录B(规范性附录批标准差的估算方法 36 附录c资料性附录抽检特性函数(以均值为质量指标 3 附录D(资料性附录)抽检特性函数(以不合格品率为质量指标) 38 39 附录E(资料性附录)常用不合格品率的分位数值表
GB/T8054一2008 前 言 本标准由GB/T8054一1995《平均值的计量标准型一次抽样检验程序及表》和GB/T8053一2001 《不合格品率的计量标准型一次抽样检验程序及表》整合而成 本标准代替GB/T8054一1995《平均值的计量标准型一次抽样检验程序及表》和GB/T8053 2001《不合格品率的计量标准型一次抽样检验程序及表》 本标准与GB/T8053一2001.,GB/T8054一1995相比较,其变化主要包括 1)改正了原标准中的错误: ,改 >2.89u4 -0.89u >2.89u -0.89n 9u1一户" 9u一A 9u一" 将“希望特性值低(给定上规格限)时”,改为“给定上规格限(希望特性值低)时” 将“希望特性值高(给定下规格限)时”,改为“给定下规格限(希望特性值高)时” 将“希望特性值在一定范围内(给定双侧规格限)时”,改为“给定双侧规格限希望特性值在- 定范围内)时”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附录D和附录E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统计方法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标准化研究院、广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海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无 锡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北京工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振凡、邓穗兴、丁文兴、党华、陈立坚、黄艳、吴建国、陈华英、于善奇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80531987,GB/T80532001l; GB/T80541987,GB/T80541995
GB/T8054一2008 计量标准型一次抽样检验程序及抽样表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以均值和不合格品率为质量指标的计量标准型一次抽样检验的程序与实施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产品质量特性以计量值表示且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检验 本标准规定生产方风险a=0.05,使用方风险8=0.10.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4091常规控制图(GB/T4091一2001,idt,ISO8258;1991 GB/T4883数据的统计处理和解释正态样本异常值的判断和处理 GB/T1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dtIsO9000:2000) GB/T101l1随机数的产生及其在产品质量抽样检验 ISO3534-1:2006统计学术语第1部分;一般统计术语与用于概率的术语 IS03534-2;2006统计学术语第2部分;应用统计 术语与定义、符号 IsO3534-l;2006,ISO3534-2;2006和GB/T190002000确定的术语、定义和符号以及下列术 语、定义和符号适用于本标准 3.1术语与定义 1.1 3 单位产品unitofproduet 为实施抽样检验的需要而对产品划分的基本单位 3.1.2 检验批inspeetionlot 为实施抽样检验而汇集起来的一批产品 简称:批 3.1.3 ristice 计量质量特性variablesqualitychar acter 被检的单位产品特性能用连续尺度进行度量的质量特性 3.1.4 计量抽样检验samplinginspeetonbyvariables 按规定的抽样方案从批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单位产品 用测量、试验或其他方法取得它们的质 量特性值,与质量要求进行对比,并判断该批产品能否接收的过程 3.1.5 一次抽样检验singlesamplinginspeetion" 根据从批中一次抽取的样本的检验结果,决定是否接收该批 [IsO3534-2:2006,4.]
GB/T8054一2008 3.1.6 [[抽检]特性曲线(0c曲线operatingcharaeteristiecurve[ofasamplinginspectionplam 对于给定的抽样方案,表示批接收概率与批质量水平的函数关系曲线 3.1.7 合格conformity 满足规定的要求 3.1.8 合格质量conformityquality 满足规定的要求的质量水平 抽样检验中,对应于一个确定的、较高接收概率的、被认为满意的批 质量水平 3.1.9 极限质量limitingquality 对于狐立批,为进行抽样检验,眼制在某一低接收概率的质量水平 3.1.10 生产方风险producer'srisk;PR 对于给定的抽样方案,当批质量水平(例如;不合格品率)为某一指定的合格值时的拒收概半 3.1.11 使用方风险consumer'srisk;CR 对于给定的抽样方案,当批质量水平(例如;不合格品率)为某一指定的不满意值时的接收概率 3.1.12 标准型抽样检验samplimginspeetionhavingdesiredoperatingcharacteristies 为保护生产,使用双方的利益,把生产方风险和使用方风险固定为某特定数值的抽样检验 3.1.13 抽样方案samplingplanm 规定样本量和有关接收准则的一个具体方案 3.1.14 抽样检验类型saplnginspeetiontypes 确定抽样方案时,按批标准差已知和未知而划分的抽样检验类别 本标准分为两种抽样检验类型 3.1.15 “ "法“ ” method 批标准差已知时,利用样本均值与批标准差来判断批能否接收的方法 3.1.16 “s"法“” method 批标准差未知时,利用样本均值与样本标准差来判断批能否接收的方法 3. 1.17 接收常数acceptabilityconstant;acceptance cOnstant 计量验收抽样的接收准则中,由合格质量水平和样本量所确定的用于决定批是否可接收的 个 常数 [ISO3534-2:2006,4.26] 3.1.18 ectioncases 检验方式inspee 检验方式由所要求质量规格界限的情况确定 本标准有上规格限、下规格限和双侧规格限三种方式
GB/T8054一2008 3.1.19 规格限speeifeatunlimit 判定单位产品是否合格的界限值 3.1.20 上规格限upperspeeifieationlimit 合格单位产品所允许的质量特性最大界限值 3.1.21 下规格限lowerspecificationlimit 合格单位产品所允许的质量特性最小界限值 3.1.22 双侧规格限doublespeeifieationlimt 同时规定上规格限与下规格限的情形 3.1.23 质量统计量qualitystatisties 由规格限、样本均值和批标准差或样本标准差)构成的函数,用来判断批能否被接收 分上规格限 和下规格限两种质量统计量 3.2符号 U:上规格限 L:下规格限 ;批不合格品率 ;以批不合格品率为质量指标时的合格质量 ;以批不合格品率为质量指标时的极限质量 从;批质量特性值的均值,简称批均值 批质量特性值的标准差,简称批标准差 d a:批标准差的统计估计值或经验估计值 ;合格质量的下规格限 MAoL: 极限质量的下规格限 '1L ;合格质量的上规格限 AoU! ;极限质量的上规格限 1U: ,:标准正态分布的上侧概率为力时的分位数 1一 样本中单位产品质量特性值,,表示第个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值 工 工;样本质量特性值的平均值,简称样本均值 s;样本标准差、= 一): 一 R:样本极差 Qt:上规格限的质量统计量 其中 ;s法;Q 以不合格品率为质量指标 法:Q MoU MoU 口法:Q ;s法;Q 以均值为质量指标 Q;下规格限的质量统计量 其中 "法.Q-';扶.Q,=二《以不仔格品半为质显微标》
GB/T8054一2008 o 'o 口法:Q ;s法:Q 以均值为质量指标 k:接收常数 P.;检验批的接收概率 a;生产方风险 9:使用方风险 样本量 n n:第i次试抽样本量 p(.r):标准正态分布的分布函数 标准正态分布的密度函数为: 一之r之o -一“(号 g(.r T,-(o,r);自由度为n-1,非中心参数为心的非中心1分布函数的分位数 以均值为质量指标的抽样检验 4.1抽样检验的程序 实施本标准的程序如下 a)选择抽样检验类型; b) 确定抽样检验方式 规定合格质量与极限质量的上规格眼和(或)下规格限 c) D 确定抽样方案; 构成批与抽取样本 检测样本与计算结果; 判断批能否接收; g h 处理检验批 4.2抽样检验的实施 抽样检验类型的选择 产品质量稳定,并有近期质量管理或抽样检验的数据能预先确定批标准差时,可选用“o"”法 如无 近期数据或即使有近期数据,但质量不稳定时,应选用“”法 产品质量稳定与否的检验方法,可按附录 A的规定执行 当生产方与使用方有较长时间供货合同时,无论采用“”法或“ "”法,都要以控制图方式记录样本均 值与样本标准差 若在应用“”法过程中,控制图显示样本标准差已处于统计控制状态,允许由“”法转 换为“"”法 若在应用“,”法过程中,控制图显示样本标准差已不处于统计控制状态,须立即由“ ”法转 换为",”法 如果控制图虽未显示失去统计控制状态但表明批标准差变小或变大时,应随时更新所采 用的批标准差值 控制图的使用按GB/T4091执行 4.2.2抽样检验方式的确定 本标准有上规格限、下规格限及双侧规格限三种抽样检验方式 供采用本标准者根据产品标准对 质量要求不同的规格限而选用 ,才能应用本标准的图表 采用双侧规格限时,必须请足条件Au一Au一从 A1L" 4.2.3合格质量与极限质量的上规格限和(或)下规格限的规定 合格质量与极限质量的上、下规格限应根据产品标准中对质量的要求,由生产方和使用方协商确定
GB/T8054一2008 4.2.4抽样方案的确定 4.2.4.1“ "法 按下表所列步骤确定抽样方案 检验方式 工作步骤 工作内容 上规格限 下规格限 双侧规格限 At 1 规定质量要求 A/'1u AoL'AIn Al' 由生产厂近期的20~25组7一(或R)控制图数据,近期20一25批的抽 2 确定值 样检验数据按照附录B的方法进行估计 1UAoU Mol. 1 1 'u二'w或' 3 计算 由计算值在表2中 检索抽样方案 由计算值在表1中检出n.k 检出n、k 4.2.4.2“s”法 按下表所列步骤确定抽样方案 检验方式 工作步骤 工作内容 上规格限 下规格限 双侧规格限 AU/'w 规定质量要求 A/Mu AoLA2 AoL/1 由生产方与使用方根据以往经验协商出双方可接受的a值,或直接协商 估计 出合适的试抽样本量 从检验批中抽取样本,将样本标准差作为批标准 2 差的估计值a 1UAoU Mol. 1 1. 计算 u或u 由计算值在表4中 检索抽样方案 由计算值在表3中检出n.k 检出n、k 4.2.5批的构成与样本的抽取 单位产品必须以批的形式提交 提交的批可与投产批、销售批、运输批相同或不同,但应由同一规 格型号、同一质量等级以及由同一原料成分在同一工艺条件下生产的单位产品构成 批量大小按销售 情况和实际生产条件由生产方与使用方商定 所需样本应从整批中随机抽取,例如,按GB/T10111规定的方法随机抽取样本 ML “,"法中若采取试抽样本估计 时,试抽样本量”,应不小于11.在以u二 "成"一" )值确定 样本量n,(i=1,2,3)后,应按下列不同情况予以处理 当十1>n,再从批中随机抽取其差额数n中十1一n(i=0,1,2)予以补足后进行判断 当 n;多20时,可以不再补抽 当n41GB/T8054一2008 4.2.6样本的检测与统计量的计算 抽取的样本按产品标准或订货合同等有关文件规定的试验、测量或其他方法,对抽取的样本中每一 单位产品逐个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应完整准确地记录,并计算出样本的平均值与标准差 检测中若发现有明显偏离所属样本其他检测结果的个别异常数据时,首先应设法找出产生异常数 据的技术原因或物理原因 无法查找原因时,经使用方同意,可按GB/T4883予以判断,然后根据异常 数据的性质由生产方与使用方协商确定是否剔除 异常数据剔除后,应重新从检验批中随机抽取相应数量的单位产品,补充至抽样方案要求的样本 量,再行判断检验批的接收与否 批能否接收的判断 “ "法判断规则 4.2.7. 给定上规格限时,计算 Lo a 若Q>k,接收该批;若Q<人,不接收该批 给定下规格限时,计算 AoL 若Q>,接收该批;若Qk,接收该批;若Qk,接收该批;若Qk并且Q,>k,接收该批;若Q<人或QLGB/T8054一2008 确定步骤 ,=0.0050%,=0.0006% 已知Mu=0.0040% a 041u 计算丛w二丛-丛h.O b =1.667 从表1中找出1.667所在位置,在表的第3行数字范围(1.463~1.689)内,由此得到 0.822 0.004一工 d 求得抽样方案为[4,一0.822],从批中抽取4个单位产品,检测后得到样本均值工和Q .w06 判断规则为 若Q>一0.822,接收该批;若Q<一0.822,不接收该批 4.3.1.2给定下规格限时 例:某种钢材的抗拉强度以大为好,批均值在46×10Pa以上该批合格,在43×10Pa以下则以低 概率接收 已知批标准差为4×10Pa,试确定抽样方案 确定步骤 已知4几一46X10'PaA几一43×10Pa,a=4X10! a) e 我他二丝上-46二超=0.750 b 计算" 从表1中找出0.750所在位置,在表的第15行数字范围(0.7310.755)内,由此得到 n=16,k=一0.411 r一46 求得抽样方案为[l8,一0.41] 从批中抽取16个单位声品检剥后得到了和Q.- dD 判断规则为 <一0.411,不接收该批 若Q多一0.41,接收该批;若Q 4.3.1.3给定双侧规格限时 例;设某种产品的标准尺寸为100mmm 如果批平均尺寸在100士0.2mm之内,该批合格 在100士 0.5nmm之外,以低概率接收 已知才=0.3mmm.求抽样方案 确定步骤 =99.8 =99.5 =100.2r =100.5mm1,g=0.3mm 已知 a 1oL mm/从1 mmAoU mm'1u" -'u二'ou'oL-MLu 计算 b -Mw二'o 100. 99.8 计算 =1.333 0.3 A1U一oU D 从表2中先找出 的计算值1所在范围0.9801.039和样本量n=9,再由此范围所 一Aon 在的列找出计算值" =1.333所在范围为0.867以上,并由此得到k=一0.548 于是求得抽样方案为(9,一0.548) 从批中抽取9个单位产晶,检测后得到样本均值了和 e 100.2二 -一区,判断规则为 Qu= ,Q 0.3 若Q<一0.548或q<一0.548,不接收 若Q>一0.548并且Q多一0.548,接收该批 该批 4.3.2“s”法 4.3.2.1给定上规格限时 例;规定某种原材料的化学成分sO低于1.50%者为该批合格,超过2.50%者以低概率接收 由 于无近期质量控制或抽样检测的数据,生产方与使用方根据以往经验商定a=0.85%,采用未知标准差 的“”法确定抽样方案
GB/T8054一2008 确定步骤 已知M=1.50%,4u=2.50%,o=0.85% a 'w_2.50-1.5O =1.176 b 计算" "" O.85 从表3中找出1.176所在范围为(1.1601.259),由此得到: n=8,=-0.670 d)求得抽样方案为[8,-0.670] 从批中抽取8个单位产品,化验出样本的sO成分均值工及 l.50-工 心 标准差、及Q 判断规则为 若Q>-0.670,接收该批;若Q<-0.670,不接收此批 4.3.2.2给定下规格限时 例;要求一批钢板的洛氏硬度均值超过75时为可接收,低于70时为不可接收,由于无法预知批标 准差使用方和生产方商定,采用“”法中规定的试抽样本方法来估计标准差 试抽样本量定为20 求 所需的抽样方案 确定步骤 已知A=75,A=70. a b)从批中随机抽取20个样品,测定硬度后,计算得到样本标准差s=6,以此作为标准差的估计 值a 二A_75一70 计算 =0.833 从表3中找出0.833所在位置,在表的第12行数字范围(0.800~0.839)内 由此得到 dD n=15,k=-0.455 由于试抽样本量n=20,n>n1 所以上述抽样方案不能用,应以试抽样本作为判断能否接 收的依据,其接收常数为试抽样本量n=20的对应值k=一0.387,求得抽样方案 一75 [20,一0.387] 计算其均值了、标准差、相Q,= 判断规则为 若Q>-0.387,接收该批;若Q<一0.387,不接收该批 4.3.2.3给定双侧规格限时 例:设4.3.1.3例的标准差是未知的,而且无近期质量数据可供估计,经生产方与使用方商定采用 试抽样本的“”法进行抽样检测,并商定n=11,求所需的抽样方案 确定步骤 =100,5 =99.5 已知w=100.21 =99.8mm,A a tmmu mmmo mm b 从批中试抽0=l1个单位产品,测量尺寸并算得样本标准差 s=0.37,以此作标准差的估计 值d 100.2一99.8 'w二A =1.081 计算 0.37 99.8-99.5 AoLK d 计算 =0.811 .7 从表4中先找出'二上的计算值0.811所在范围为(0.800一0.839).样本量n=15.再由此 范围所在列.找出'u'的计算值1.08!所在范围为0.981以上,由此得奏=一0.455 于 是,所需抽样方案为(15,一0.455) 由于试抽样本量n=11,n>, ,所以从检验批中补抽4个单位产品,补足15个后,重新计算
GB/T8054一2008 00.2-工 -99.8 其均值工和标准差s,Q 和Q. 判断规则为: 若Q>一几.453并且Q>一0.45.技收该批;若q<一0.45或Q<-0.45.不接收 该批 4.4抽样表 本标准给出了以均值为质量指标的“a"法与“”法的抽样方案表,见表1一表4 表1单侧规格限“ "法的样本量与接收常数(以均值为质量指标) A或A'计算值范围 -1.163 2.069以上 1.6902.068 -0.950 1.463~1.689 -0.822 1.3091.462 -0,736 1.1951.308 .672 一0. 1.106~1.194 -0.622 1.0351.105 -0.582 0,975~1.034 -0.548 0.9250.974 10 -0.520 0.882~0,924 -0.496 0,8450,881 -0.475 12 0.81l10.844 -0.456 13 0.782一0,810 114 -0.440 5 0.7560.781 -0.425 0.7310,755 16 41m 一0, 0.7100.730 -0.399 0.6900.709 18 -0.388 0.6710.689 19 -0.377 0,6540,670 20 -0.368 0.585~0,653 25 -0.329 0.534~0.584 0 一0.300 0,4950,533 35 -0.278 0.463~0,494 -0.260 0 0,4360,462 45 -0.245 0.414 435 50 -0.233 0 注:当计算值小于0.4l4时,可按下面公式计算n和k 8.56382 =一0.56207×(计算值) 开算值O" 41A /AoL一1 ,A'=
GB/T8054一2008 厨 9 台 - s 器 - - a - - B 盛 o. s 克 8 e 只 月 s S s 5 总 月 雪 象 营 - 克 象 s 己 s 以 - g 台 7 一 高 5 二 二 o 2 - 管 10
GB/T8054一2008 S 司 客 客 多 " 蓄 这 款 爸 送 司 S 月 " 或 s 豆 9 菜 9 S 乌 多 图 器 路 鱼 N 怅 营 客 海 " 旦 马 事 3 - - g s 三 器 导 司 盒 月 月 7 s 然 器 点 台 己 , 7 二 s g 筒 一
GB/T8054一2008 锅 品 盘 篇 司 器 - ? 月 3 s 9 三 s 己 鲁 3 新 s S S s 盘 器 品 s 7 N 部 s 怅 盒 " " " s F 事 司 - - 蛋 三 海 育 S 器 豆 S 复 路 兵 7 三 盛 飞 s S 一 12
GB/T8054一2008 8 " 昏 营 鸡 三 月 7 ! s 三 a S - 己 s 9 - 咨 S N 2 怅 克 易 - 只 3 e - 盛 装 S 部 点 家 S 克 员 路 一 司 客 司 s3 s 器 - 筒 一 13
GB/T8054一2008 表3单侧规格限“s”法的样本量与接收常数(以均值为质量指标 B或B'计算值范围 1.980及以上 一1.176 1.620~1.979 -0.953 1.420~1.619 -0.823 -0, 1.260~1.419 .734 1.l60l1.259 -0.670 1.080~1.159 -0.620 1.0201.079 0.580 10 n1 0.9601.019 -0.546 12 0.920~0.959 -0.518 13 0.8800.919 -0.494 -0.473 0.8400.879 11 5 0.8000.839 0.455 16 0.780~0.799 -0.438 0.760~0.779 17 -0.423 18 0.740~0,759 -0.410 19 -0.398 0.7200.739 0.7000.719 20 0.387 0.680~0.699 -0.376 1 2 0.6600.679 0.367 0.6400.659 -0.358 0.6200,639 -0.350 0.6000.619 -0.335 220 0.580~0.599 -0.328 27 0.560~0.579 出 -0.316 0.5400.559 -0.305 an 0.5200,539 -0.290 34 s80 -0.282 0.5000.519 0.4800.499 39 -0.270 0.460~0.479 -0.260 0.4400,459 46 -0.248 0.420一0.439 -0.237 0 0.4000.419 5 -0.226 0.399及以下 60 -0.216 Aw二M .居-丛二" 注:B 14
GB/T8054一2008 客 1 - 器 S 急 - S 昏 器 3 台 s 三 e s 总 - 台 二 - 员 ? 8 " s - 7 台 寸 怅 鉴 药 9 气 9 一 豆 员 - 阁 菜 二 的 A O C 15
GB/T8054一2008 三 恳 E 营 三 3 司 员 多 季 曾 S 三 品 等 导 克 3 爸 s 三 s 店 台 3 - 月 寸 怅 盛 调 路 进 厨 晶 雪 总 您 三 S 月 - 鱼 S 多 g 只 了 E 营 豆 喜 器 E - 客 3 s s o A心 O O C o 管 9 16
GB/T8054一2008 仁 票 网 三 鸟 - 点 i蛋 月 营 3 S 二 人 复 " 台 装 寸 了 怅 一 员 骂 草 易 京 气 3 菜 日 三 紧 窝 紧 务 久 S s s s 回 紧 月 月 7 了 自 飞 9 o o O A C A 管 9 17
GB/T8054一2008 营 白 ? s 路 韵 " 9 8 s 自 等 只 品 s s " 装 S - 送 " 寸 s s 怅 兽 营 员 家 5 s 3 - 学 发 器 易 装 系 3 s 涂 2 警 ? 道 " 等 高 司 月 ? 当 s 二 s 热 O O心 A心 O O O 管 9 18
GB/T8054一2008 以不合格品率为质量指标的抽样检验 5 抽样检验的程序 实施本标准的程序如下 a)选择抽样检验类型 D) 确定抽样检验方式 c) 规定合格质量与极限质量, d)确定抽样方案 构成批与抽取样本; 检测样本与计算结果; f 判断批能否接收 g h 处理检验批 抽样检验的实施 5. .2.1抽样检验类型的选择 产品质量稳定,并有近期质量管理或抽样检验的数据能预先确定批标准差时,可选用“口”法 如无 近期数据或即使有近期数据,但质量不稳定时,应选用“,”法 产品质量稳定与否的检验方法可按本标准的附录A的规定执行 当生产方与使用方有较长时间供货合同时,无论采用“”法或“ "”法,都要以控制图方式记录样本均 值与样本标准差 若在应用“”法过程中,控制图显示样本标准差已处于统计控制状态,允许由“”法转 换为“” 若在应用“,”法过程中,控制图显示样本标准差不处于统计控制状态,须立即由“ ”法转换为 “”法 如果控制图虽未显示失去统计控制状态,但表明批标准差变小或变大时,应随时更新所采用的 批标准差值 控制图的使用按GB/T4091执行 抽样检验方式的确定 本标准有上规格限、下规格限及双侧规格限三种抽样检验方式 供本标准使用者根据产品标准质 量要求不同的规格限而选用 采用双侧规格限“”法,必须满足下列两个条件,才能应用标准的图表 a) >2.89u一一0.89u 1 U一一 b 2 1-0.2p 是标准正态分布的上侧慨率A,卢与0.2A时的分位数 在附录B 与41一0 式中4i一,M一 -0.2 中给出了本标淮中采用的优先不合格品率数列的分位数值 拙样检验为“”法时,上述条件中的值,由生产方与使用方根据以往经验商定 5.2.3合格质量与极限质量的规定 合格质量与极限质量应根据产品标准中对质量的要求,由生产方与使用方协商确定 5.2.4抽样方案的确定 5.2.4.1 “ "法 按下表所列步骤确定抽样方案 检验方式 工作步骤 工作内容 上规格限 下规格限 双侧规格限 U U,L 规定质量要求 ' L! 由生产厂近期的2025组z-s(或R)控制图数据,或近期20~25批的 2 确定值 抽样检验数据 按附录B的方法估计 U一! 由A,户及 3 由A.户值于表5检出n值 确定抽样方案 值于表6检出n,k值 19
GB/T8054一2008 5.2.4.2“s”法 按下表所列步骤确定抽样方案 检验方式 工作步骤 工作内容 上规格限 下规格限 双侧规格限 U" U,L 规定质量要求 o L,P L户 同左(所给条件满足 确定抽样方案 由户户值于表7检出n 双侧规格限使用条件时 5.2.5批的构成与样本的抽取 提交检验的产品必须以批的形式提交,提交的批可与投产批、销售批、运输批相同或不同,但应由同 规格型号、同一质量等级以及由同一材质原料在同一工艺条件下生产的单位产品构成 批量大小按 销售情况和实际生产条件由生产方与使用方商定 所需样本应从整批中随机抽取,可在批构成之后或在批的构成过程中进行 5.2.6样本的检测与统计量的计算 方法同4.2.6 5.2.7批能否接收的判断 5.2.7.1“o”"法判断规则 给定上规格限时 Qu 若Q>k,接收该批;若Q<人,不接收该批 给定下规格限时 b QL 若Q.>k,接收该批;若QLk并Q>k,接收该批;若Q<人或QLk,接收该批;若Qk,接收该批;若QLk并QL>k,接收该批;若Q<及或QLGB/T8054一2008 5.2.8批的处理 方法同4.2.8 5.3应用示例 5.3.1“o"法 5.3.1.1给定上规格限时 例:设某种产品的单位产品质量特性值不超过200时为合格品 已知口=6,规定户,=1.00(%). =8.00(%),确定满足上述要求的抽样方案,并对批的接收与否作出判断 确定步骤 a已知U=200角=1.00C%)角=8.0(%)=8 b)根据、,由表5中查得=1.00(%)的横向行与=8.00(%)的竖向列相交位置中的数为 n=10,k=1.81 求得抽样方案[10.1.81] 从此中抽取10个单位产品,检测后得到样本均值工,判断规则为 200-工 Qt 若Q>1.81接收该批;若Q<1.81,不接收该批 5.3.1.2给定下规格限时 例已知产品特征值的标准差o=16 产品标准规定单位产品特征值不低于500时为合格品,又规 定A-1.0(%)A=10.0(%).求抽样方案,并对批的接收与青作出判断 确定步骤, 已知L=500,办=1.00(%),户=10.00(%).口=16 a b)根据已知条件,由表5查得=1.00(%)的横向行与=10.00%)的竖向列相交位置的 数为: ”=8,k=1.74 求得抽样方案为[8.,1.74灯],从批中抽取8个单位产品,检测后得到样本均值工,判断规则为 .还一500 若QL>1.74,接收该批;若Q.<1.74,不接收该批 5.3.1.3给定双侧规格限时 例设某一产品,其质量特性值要求双侧规焰限,分别为L=58.U=7,又要求超出双侧规焰限的 不合格率A,一;.%,A-16.oc%,产品的标准差 一1.,3.试求抽样方案,并对批的接收与青作出 判断 确定步骤 已知L=58,U=67,=5.00(%),户=16.00(%),口=1.3 a 计算;计算值U一'-贸 " b =6.923 根据已知条件和计算值6.923,由表6中查得卢=16.00(%)的横向行与=5.00(%)的竖 向列相交位置的数为 =19,k=1. 2? 求得抽样方案为[19,1.29],从批中抽取19个单位产品,检测后得到样本均值工,判断规则为 -58 Q= .Q- 若Q>1.29并且Q>1.29,接收该批;若Q<1.29或Q<1.29,不接收该批 5.3.2“s"法 5.3.2.1给定上规格限时 例:假定5.3.1.1例题中标准差为未知时,试求其抽样方案,并对批的接收与否作出判断 21
GB/T8054一2008 确定步骤 已知U=200,户=1.00(%),户=8.00(% a b根据已知条件,由表7中查得A=1.0o(%)的横向行与户=8.00(%)的竖向列相交位置的数 为;n=28,k=1.83 求得抽样方案[28,1.83].(样本量明显比“”法的抽样方案为大) 从批中抽取28个单位产 品,检测后得到样本均值工和样本标准差s,判断规则为 200 Q 求Q>1.83,接收该批;若Q<1.83,不接收该批 5.3.2.2给定下规格限时 例;假定5.3.1.2例题中标准差为未知时,试求其抽样方案,并对批的接收与否作出判断 确定步骤 a 已知L=500,=1.00(%),=10.00(%). b 根据已知条件,由表7中查得,=1.00(%)的横向行与户=10.00(%)的竖向列相交位置的 数为;n=21,k=1.76. 求得抽样方案[21,1.76]样本量明显比“ ”法的抽样方案的样本量大) 从批中抽取21个单 位产品,检测后得到样本均值云与样本标准差、,判断规则为 -500 Q 若Q>1.76,接收该批;若Q<1.76,不接收该批 5.3.2.3给定双侧规格限时 例;假定5.3.1.3例题中标准差未知,试求其抽样方案,并对批的接收与否作出判断 确定步骤 已知L=58.,U=67,户=5.00(%),户=16.00(% a b)为了检测上述条件是否适合应用本标准图表,根据经验所知,产品的标准差在0.6~1.8之间 变动,故以最大标准差 =1.8来计算 计算 U-上-67-58 =5.000 2×2.32635=4.653 2u-0 -0.2 2.89u -0.894一-A=2.89X1.G4485一0.89X0.99446=3.869 - 5.000>3.869并且5.000>4.653 符合5.2.2条双侧规格限的条件,可采用本标准的表检索抽样方案 根据已知条件,由表7中查得A=5.00(%)的横向行与A=16.00(%)的竖向列相交位置的 数为 n=38,人=1.29 检测后得到样本均值了与样本标准 dD 求得抽样方案为[38,1.29] 从批中抽取38个单位产品 差s 判断规则为 58 67二 ,Q Q 若Q>1.29并Q>1.29,接收该批;若Q<1.29或Q<1.29,不接收该批 5.4抽样表 本标准给出了以不合格品率为质量指标的“”法与“”法的抽样方案表,见表5、表6与表7 22
GB/T8054一2008 贸 R3 gP C门 s 9 乌 二 2 L全 L 二 了 3 房 导 3 品 s c s 3 5了 3 si 5 a n s 8 s g 23
GB/T8054一2008 日 s 9 二 品 S 9 P un e 员 2 三 m 8 T S 二 g 三 二 " 8 9 O 云 二 5 d 品 " 二 8 n 1 怅 " 》 " t 一 5 7 5 214
GB/T8054一2008 O P 1n 5 O 5 e 自 E S" 巴 二 o 3 2 o 8 S " s 6s ny S s 2 c 怅 A3 二 9 泄 8 n s 25
GB/T8054一2008 5 己 3 月 器 心 s 3 9 品 o 怅 四 5 ke 3 8 二 3 2 " s 5 n 务 品 5 5 2 26
GB/T8054一2008 8 5 i 2 、 O 9 o S o 怅 IA 5 3 C1 s 9 o 8 品 器 - - 器 8 品 8 二 C 6 心

人体测量仪器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人体测量仪器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人体测量仪器的编号:GB/T5704-2008。人体测量仪器共有11页,发布于2009-01-01
数据的统计处理和解释指数分布样本离群值的判断和处理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数据的统计处理和解释指数分布样本离群值的判断和处理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数据的统计处理和解释指数分布样本离群值的判断和处理的编号:GB/T8056-2008。数据的统计处理和解释指数分布样本离群值的判断和处理共有19页,发布于2009-01-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