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8610-2020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

Methylvinylsiliconerubber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的编号:GB/T28610-2020。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共有16页,发布于2021-02-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G35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83.060
  • 实施日期2021-02-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6页
  • 文件大小868.95KB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


国家标准 GB/T28610一2020 代替GB/T286102012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 Methylvinylsiliconerubher 2020-03-06发布 2021-0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涯花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8610一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286102012《甲基乙烯基硅橡胶》 与GB/T28610一2012相比,除编辑性修改 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部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 “分类”修改为“牌号”(见第3章,2012年版第3章); 110型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增加牌号MVQ110-0及其技术要求(见4.1); 112型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增加牌号MVQ112-0及其技术要求(见4.,2); -修改了相对黏均分子量和挥发分的技术指标(见第4章,2012年版第4章) 相对黏均分子量测定增加门尼黏度仪法(见5.1.2和附录B); 乙烯基链节摩尔分数测定增加近红外光谱法(见5.2.2) 删除了分子量的测定(目视法)(见2012年版附录E). 附录顺序进行了调整(本版的附录c,附录D,附录E分别对应2012年版附录B.附录c,附录D. 本标准由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合盛硅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德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沈阳橡胶研究设计院有 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聂长虹、罗蛟、张丽本、孔波、罗称称、王妹、管丽娼、曾松华、冯海红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28610-2012
GB/T28610一2020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甲基乙烯基硅橡胶(MVQ)的牌号、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 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二甲基硅氧炕混合环体和甲基乙烯基环硅氧炕为主要原料,在四甲基二乙烯基二 硅氧烧或甲基封头剂的封端作用下,经聚合反应得到的甲基乙烯基硅橡胶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1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1232.1一2016未硫化橡胶用圆盘剪切黏度计进行测定第1部分;门尼黏度的测定 GB/T5577合成橡胶牌号规范 GB/T6678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6679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12804实验室玻璃仪器量简 GB/T12806实验室玻璃仪器单标线容量瓶 GB/T19188天然生胶和合成生胶贮存指南 GB/T36691甲基乙烯基硅橡胶乙烯基含量的测定近红外法 牌号 按GB/T5577规定的原则,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的牌号按顺序用以下字母和数字的组合表示 橡胶代号以MvQ表示; 高温硫化型以数字1表示; 含乙烯基取代基以数字1表示 乙烯基封端以数字0表示;甲基封端以数字2表示 -乙烯基链节摩尔分数由小到大以0、1、2和3表示(见表1和表2) 示例: 乙烯基链节摩尔分数为0.07%0.12%的乙烯基封端的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的牌号为:MVQ110-1 要求 4.1110型甲基乙烯基硅橡胶 110型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应符合表1的要求
GB/T28610一2020 表1110型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的技术要求 项目 MVQl10-0 MVQl10-1 MIVQl10-2 MVQll0-3 相对黏均分子量" 45×10'85×10 0,070,12 0.130.18 0.19~0.24 乙烯基链节摩尔分数"/% 0.030.06 <1.0 挥发分(150,3h)/% 分子量分布 实测值 外观 无色透明、无机械杂质 相对黏均分子量可恨据客户需求专门定制,按照定制值的士! 1X10'提供产品. 乙熔基链节摩尔分数可根据客户需求专门定制 4.2112型甲基乙烯基硅橡胶 12型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112型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的技术要求 项目 MVQ112-0 MVQ112-1 MVQ112-2" MVQ112-3 相对黏均分子量" 45×10'85×10 乙烯基链节摩尔分数'"'/% 0.070.12 0.030.06 0,13~0,18 0.190.24 挥发分q50.3h)% s1.0 实测值 分子量分布 外观 无色透明、无机械杂质 相对黏均分子量可根据客户需求专门定制,按照定制值的士1×10提供产品 乙烯基链节摩尔分数可根据客户需求专门定制 试验方法 5 5.1相对黏均分子量 5.1.1红外感光法(仲裁法》 相对黏均分子量按附录A规定的方法测定 5.1.2门尼黏度仪法(快速法 相对黏均分子量按附录B规定的方法测定 5.2乙烯基链节摩尔分数 5.2.1化学法(仲裁法 乙烯基链节摩尔分数按附录C规定的方法测定
GB/T28610一2020 5.2.2近红外法(快速法 乙烯基链节摩尔分数按GB/T36691规定的方法测定 5.3挥发分 挥发分按附录D规定的方法测定 5.4分子量分布 分子量分布按附录E规定的方法测定 5.5外观 产品在自然光下,取约50只试样置于无色透明广口试剂瓶中,目视观察 检验规则 6.1检验分类与检验项目 6.1.1检验分类 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6.1.2检验项目 6.1.2.1 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项目为相对黏均分子量,乙烯基链节摩尔分数、挥发分、,外观 6.1.2.2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为第4章规定的所有项目 在正常情况下,每三个月至少进行一次型式检验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新产品投产时; aa b 当原料、配方或工艺条件改变时; 产品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c d 合同规定 6.2组批 按生产方式的不同分为间歇法和连续法 间歇法生产的产品以相同原料、相同工艺条件下,同一反 应釜的产品为一批;连续法生产的产品以相同原料、相同配比、相同工艺条件下,同一生产线每班生产的 产品为一批,其最大组批量不超过10t 6.3取样 采样单元以包装桶(箱)计,按GB/T6678和GB/T6679中规定的采样技术确定采样单元数和采 样方法 6.4合格判定 6.4.1按照GB/T8170规定的修约值比较法判定检验结果是否符合本标准
GB/T28610一2020 6.4.2出厂检验项目,全项符合本标准要求,则该批产品合格 若检验结果有任何一项不符合本标准 要求时,应重新自该批产品中取双倍样品对该不符合项目进行复检,若复检结果符合本标准要求时,该 批产品为合格,否则该批产品不合格 6.4.3型式检验项目,全项符合本标准要求,则型式检验通过;否则,型式检验未通过 标志 产品包装容器上应标识清晰牢固的标志,其内容包括产品名称、牌号、批号、净含量、生产厂名称,生 产日期和标准号 8 包装,运输和贮存 8.1包装 产品采用清洁、干燥,内衬塑料袋的铁桶、纸板桶或纸板箱包装,每件净含量25k或50kg,或根 8.1.1 据用户要求包装 每个包装件应附有合格证 8.1.2 8.13每一批产品应附有一份质量检验报告 质量检验报告中应至少包括如下内容;生产厂名、产品 名称、批号、标准编号、各检验项目检测值、产品的牌号 8.2运输 产品在运输时,应防止雨淋、日光曝晒 8.3贮存 产品按照GB/T19188中规定的要求进行贮存 本产品自生产之日起,贮存期为3年 超过贮存 期,可按本标准规定重新取样检验,若符合本标准要求,仍可使用
GB/T28610一2020 录 附 A 规范性附录 红外感光法测定相对黏均分子量 A.1方法提要 黏度法是测定高聚物相对黏均分子量较为简捷的方法 特性黏数[]是高分子溶液浓度趋近于零 时的比浓黏度或比浓对数黏度(7,/c或Inp./e) 本方法采用乌式黏度计测定特性黏数,使用红外感光 系统和数据采集单元等进行数据的采集 在甲苯溶剂中,高分子物质的相对黏均分子量和特性黏数的关系用式(A.1)表示 [们=KM" A.1 式中 K 常数,K=9.46×10-; M -试样相对黏均分子量; 特性常数值,a=0.71 用此公式计算得到相对黏均分子量 A.2试剂 甲苯:分析纯(CAs:108-88-3) A.3仪器设备 A.3.1G2耐酸过滤漏斗 A.3.2振荡器:振幅20mm或其他相当的设备 A.3.3分析天平:感量0.000lg A.3.4玻璃容量瓶:容量25mL,符合GB/T12806A级 A.3.5量筒10mL.符合GB:/T12804 相对黏均分子量自动测试系统包含恒温水槽、50C精密温度计一支(分度值为0.0C),制冷 A.3.6 单元、加热单元、乌式黏度计,继电器、红外感光系统、数据采集单元等(见图A.1和图A.2).
GB/T28610一2020 1单元执行装置 温度控制器 2单元信号处理 单冗信号处理 2单元执行装置 6单元执行装置 6单元信号处理 00 浴 ,4无生马左 具有制冷功能的精密恒温槽 接口控制器 健盘与显示器 电脑主机 打印机 图A.1系统结构图 胶管连接口 -内置传感器信号处理装置 6 信号灯 U形管 加料管测量管通风管 上测量板 上液位 定位盘 测量球 下液位 毛细管 下测量板 加料刻度 底部 黏度计架 测试单元 图A.2测试单元结构 A.4测定步骤 A.4.1溶剂值的测定 用量简量取甲苯10ml,经G2耐酸过滤漏斗滤于清洁干燥的乌氏黏度计加料管,至乌式黏度计加 料刻度线位置,将乌式黏度计装人测试单元中,与分子量自动测量系统连接好,待恒温槽温度(25士 0.01)C稳定后,进行溶剂值t 的测定 平行测试不少于5次,每次相差不大于0.2s.
GB/T28610一2020 A.4.2试样溶液值的测定 称取试样0.05g~0.15g(精确至0.0001g)于25mL容量瓶中,加人约15mL甲苯,静置8h以上 或置于振荡器中摇动3h以上,使其完全溶解,用甲苯稀释至刻度,摇匀 按A.4.1测定过程测试样品 溶剂值1 A.5结果的表示 试样的相对黏均分子量按式(A.2)式(A.7)计算 n,= )p=7 m 0= V2" 7p n7 A.5 [n]= [们=K M" [n M"= K 式中: 相对黏度的数值; 7 -溶液值,单位为秒(s); 溶剂值,单位为秒(s). 刀 -增比黏度的数值; 溶液质量浓度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毫升g/mL) 试样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n 特性黏数的数值,单位为毫升每克(mL/g); [小 对数相对黏度值; lmn 常数K=9.46×10- M 试样相对黏均分子量; 特性常数值,a=0.71 A.6允许差 平行两次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应不大于1.0×10',取其算数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GB/T28610一2020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门尼黏度仪法测定相对黏均分子量 B.1方法提要 采用门尼黏度仪测定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定标样品相对黏均分子量为45×10'85×10')的门尼 黏度值(门尼黏度基本上可以反映橡胶的聚合度与分子质量),与对应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定标样品的相 对黏均分子量建立定标曲线,通过定标曲线将门尼黏度值转换成相对黏均分子量 B.2仪器设备 门尼黏度仪,应符合GB/T1232.1一2016规定 使用大转子及热稳定薄膜,工作参数为ML.(1十4) 100C B.3测定步骤 B.3.1仪器操作 按GB/T1232.12016规定进行仪器操作,使其达到稳定状态 B.3.2定标曲线的建立 采用门尼黏度仪测定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定标样品相对黏均分子量为45×10'85×10')的门尼 黏度值(如图B.1),采用附录A规定的方法测试定标样品的相对黏均分子量 将定标样品对应的门尼 黏度值与相对黏均分子量建立定标曲线,实验证明门尼黏度值与黏均分子量为线性关系(如图B.2) B.3.3试样的相对黏均分子量的测定 在同等条件下,测试试样的门尼黏度值 B.3.4结果表述 试样的相对黏均分子量按式(B.1)计算 M=K M1十 B.1 式中 M 试样的相对黏均分子量 常数,定标曲线斜率; b 常数,定标曲线截距; ML 试样的门尼黏度值 B,4允许差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应不大于1×10',取其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GB/T28610一2020 B.5精密度 B.5.1 重复性 在同一实验室,由同一操作者使用相同设备,按相同的测试方法,并在短时间内对同一被测对象相 互独立进行测试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这两个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的3% B.5.2再现性 在不同实验室,由不同操作人员使用不同设备,按相同测试方法,对相同的被测样品进行独立测试, 获得的两次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应不大于算术平均值的5% 门尼黏度ML(I+4100 15 14 2 l1 10 min 图B1门尼黏度图 门尼黏度MLl(1+4100c 80X10' 70x10 60X101 50x10' 图B.2定标曲线
GB/T28610一2020 录 附 C 规范性附录) 乙烯基链节摩尔分数的测定(化学法 C.1方法提要 在过量澳化碘存在下,澳化碘与乙烯基加成反应,剩余的澳化碘再与碘化钾作用析出碘 析出的碘 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 反应方程式为: =Si-CH=CH+IBr-=Si-CH-CHB Br十KI-I+KBr 1十2NaS.,O;2Nal+NagS,O C.2仪器设备 C.2.1振荡器:振幅20mm或其他相当的设备 C.2.2量简:50mL,符合GB/T12804 C.2.3分析夭平:感量0.0001 g C3 试剂和溶液 本方法所用的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符合GBy/T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或相应纯度的水 四氯化碳(CAs:56-23-5);分析纯 C3. 澳化碘溶液;称取分析纯碘16.0g.置于1000mL圆底烧瓶中,再加人3.0mL分析纯澳,瓶口 C.3.2 用表面皿盖好,置于电炉上微热至碘全溶,然后冷却至室温 用1000ml四氯化碳冲洗圆底烧瓶使襟 化碘全溶于四氯化碳中,将该溶液置于棕色瓶中备用 c.3.3碘化钾溶液;100g/L 称取10g碘化钾溶于水,稀释至100ml.水中 C.3.4碘酸钾溶液;40g/L 称取4只碘酸钾溶于水,稀释至100ml.水中 c.3.5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0.1mol/L 按GB/T601的规定进行配制和标定 C.3.6淀粉指示液;5g/L 称取0,5只淀粉,加5ml.水使之成糊状,在搅拌下将糊状物加到90ml沸 水中,煮沸1min一2nmin后冷却,稀释至100mL 使用时配制 C.4试验步骤 称取2.0g5.0g(精确至0.0001g)的样品于250mL碘量瓶中,加人40m四氯化碳,静置12h 以上或放人振荡器中振摇3h以上,使胶样全溶,用移液管加人10ml.澳化碘溶液,摇匀 在暗处放置 1h后,加人50mL.水和5mL碘化钾溶液 摇动2min一3min后,用0.1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 溶液滴定 滴定时应剧烈摇动,当上层溶液呈淡黄色下层溶液呈淡粉红色时,加人2mL淀粉指示液 用0.1mol/儿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蓝色刚褪,然后加人5ml碘酸钾溶液,若返现蓝色则再 滴定至蓝色刚消失为终点 用同样方法做空白试验 10
GB/T28610一2020 C.5结果表示 试样中乙烯基链节摩尔分数X按式(C.1)计算 c(V1一V2 2 ×100% X C.1 mn "×1000 式中: X 乙烯基链节摩尔分数;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的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空白试验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V 试样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V 试样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n 74 二甲基硅氧烧((CH)SiO)链节的相对分子质量 C.6允许差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应不大于0,02%,取其算数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11
GB/T28610一2020 附 录 D 规范性附录) 挥发分的测定 仪器设备 D.1 D.1.1玻璃培养皿;直径80mm~90mm,高度为10mm30mm. .1.2干燥器 D. . .1.3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D. 4 电热鼓风干燥箱;控温精度土2C 1 D.2测定步骤 将清洁干燥的玻璃培养皿置于分析天平上称量,然后将2g~3g(精确至0.0001g)试样分切成 8小块10小块,均匀置于已称量的培养皿中,并称得总量 将试样和培养皿放人(150士2)C电热鼓 风干燥箱中加热3h,取出放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 D.3结果表述 试样挥发分(质量分数)w按式(D.1)计算: m一ma3 ×100% (D.l1 e m2 771 式中 试样挥发分(质量分数); we 玻璃培养皿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 -烘前试样与玻璃培养皿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a -烘后试样与玻璃培养皿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3 D.4允许差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1%,取其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12
GB/T28610一2020 录 附 E 规范性附录) 分子量分布的测定 E.1 方法提要 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IPC或APC)法,试样溶解在甲苯中,制备成待测试样溶液,在合适的仪器条件 下,将试样溶液注人GPC或APC系统中,经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从而得到相应色谱图,使用该系统测 定的校正曲线计算出分子量分布 E.2试剂 B.2.1甲苯(CAs;:108-88-3);色谐纯 E.2.2聚苯乙烯标准品(能覆盖样品的全部相对黏均分子量范围 E.3仪器与设备 E.3.1凝胶渗透色谱;配有柱温箱,示差折光检测器 E.3.2微孔过滤器:孔径0.451 m E.3.3玻璃注射器5mL E.3.4微量注射器;250AL E.4色谱典型操作条件 色谱柱;可使用甲苯为溶剂的脂溶性凝胶柱相对黏均分子量范围0一4X10 E.4.1 E.4.2柱温;40C E.4.3检测器温度;40C .4.4流动相甲苯 E.45流速;1.0mL/n /mina E.4.6进样体积50AL E.5测定步骤 E.5.1窄标样校正曲线建立 将聚苯乙烯标准品溶解在甲苯中,根据相对黏均分子量的不同,配制的溶液浓度也有所不同,当相 对黏均分子量大于100×10'时,溶液质量浓度应控制在1mg/mL;当相对黏均分子量小于100×1o1 时,溶液质量浓度应控制在2mg/ml 校正曲线的范围应包括所测样品的全部相对黏均分子量范围 根据实际的仪器情况选择合适的拟和方式建立最佳的拟和校正曲线 E.5.2样品的测定 称取合适的样品量,溶解于甲苯中,配制成质量浓度为2mg/ml的样品待测液 色谱仪开启后, 13
GB/T28610一2020 按E.4色谱典型操作条件或其他合适的条件进行调节,待仪器稳定后,进行样品的测定 甲基乙烯基硅 橡胶分子量分布的典型色谱图见E.1 4.00 3.50 3.00 2.50 2.o- 屋" 1.50f 1.0of 0.50f 0.0of C.D.00.502.002.503.003.040040S.00.06.00钱.07.007.0跳,0.509.00.I0.00o tmin 说明: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 低分子量物质; 溶剂甲苯 图E.1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分子量分布典型色谱图 E.6结果表述 使用创建的校正曲线计算样品的分子量分布,分子量分布可用聚合物分散度D来表征,按式(E.1y 给出 M D E.1 M 式中 分子量分布 D M 重均分子量, M 数均分子量 14

了解甲基乙烯基硅橡胶GB/T28610-2020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是一种高分子有机硅聚合物,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和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电子等领域。

1. 特性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具有以下特性:

  • 耐高低温:可在极端的高温和低温环境下工作;
  • 耐臭氧和紫外线:不易老化和劣化;
  • 耐化学腐蚀:不受酸碱、溶剂和油品等化学物质的侵蚀;
  • 优异的电绝缘性能:可用于制作电子元器件和电力设备等;
  • 良好的物理性能: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耐磨损和抗切割性。

2. 应用领域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被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

  • 航空领域:可用于制作密封件、振动隔离器、外饰件等;
  • 汽车领域:可用于制作轮胎、O形圈、密封圈等;
  • 电子领域:可用于制作绝缘材料、密封垫片等;
  • 医疗领域:可用于制作医疗器械等。

3. GB/T28610-2020标准

为了保证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的质量和稳定性,制定了GB/T28610-2020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技术条件标准。该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术语和定义:详细定义了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相关的各种术语和定义;
  • 规范性引用文件:列出了与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相关的其他标准和规范;
  • 技术要求:包括外观、硬度、比重、拉伸强度等方面的要求;
  • 试验方法:详细介绍了对甲基乙烯基硅橡胶进行测试的试验方法;
  • 交货状态:包括产品的分类、包装、运输等要求。

通过对GB/T28610-2020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技术条件标准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该材料的基本特性和应用范围,为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提供更好的保障。

4. 总结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作为一种优异的材料,拥有许多出色的特性,并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而GB/T28610-2020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技术条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则更好地保障了该材料的质量和稳定性,为其应用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保障。

和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类似的标准

合格评定服务认证技术通则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合格评定服务认证技术通则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合格评定服务认证技术通则的编号:GB/T27400-2020。合格评定服务认证技术通则共有11页,发布于2020-10-01
建筑用节能门窗第3部分:钢塑复合门窗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建筑用节能门窗第3部分:钢塑复合门窗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建筑用节能门窗第3部分:钢塑复合门窗的编号:GB/T29734.3-2020。建筑用节能门窗第3部分:钢塑复合门窗共有24页,发布于2021-02-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
标签
化工专用仪器仪表 橡胶、塑料用机械 非金属化工机械设备 化工设备 化工机械 化工机械与设备零部件 化工机械与设备综合 火工产品 工业气体与化学气体 其他化工产品综合 照相级化学药品 磁记录材料 感光材料 感光材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水处理剂 水处理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催化剂 催化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化学助剂 化学助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生化试剂、临床分析试剂 一般有机试剂、有机溶剂 一般无机试剂 化学试剂综合 染料 染料中间体 染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颜料 颜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涂料辅助材料 涂料 涂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炭黑 再生胶 其他橡胶制品 医用和食品工业用橡胶制品 胶乳制品 橡胶密封件 胶管、胶带、胶布 轮胎 橡胶制品综合 胶粘剂 胶粘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合成橡胶 合成橡胶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塑料型材 合成树脂、塑料 合成树脂、塑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合成材料综合 农药 农药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化肥、化学土壤调理剂 化肥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煤焦油加工产品 一般有机化工原料 基本有机化工原料 有机化工原料综合 其他无机化工原料 氧化物、单质 无机盐 无机酸、碱 无机化工原料综合 卫生、安全、劳动保护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电子计算机应用 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技术管理 标准化、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