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2070-2008

氨水吸收式制冷机组

Aqua-ammoniaabsorptionrefrigeratingunit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氨水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氨水吸收式制冷机组的编号:GB/T22070-2008。氨水吸收式制冷机组共有16页,发布于2009-02-012009-02-01实施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J73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27.200
  • 实施日期2009-02-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6页
  • 文件大小734.81KB

氨水吸收式制冷机组


国家标准 GB/T22070一2008 氨水吸收式制冷机组 Aqu让-ammoniaabsorptionrefrigerating unit 2008-07-01发布 2009-02-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蹬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2070一2008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冷冻空调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38)归口 本标准由全国冷冻空调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双良空调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宏清,刘晓立、张明圣、毛洪财
GB/T22070一2008 氨水吸收式制冷机组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氨水吸收式制冷机组(以下简称“机组”)的术语和定义、型式和基本参数,要求、试验 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制冷量50kw以上,以蒸汽、燃气或燃油为加热源的单级氨水吸收式制冷机组 以 热水或烟气为加热源的氨水吸收式制冷机组可参照执行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51管壳式换热器 工业,科学和医疗(1sM)射频设备电磁骚拢特性 GB4824 限值和测量方法(GB4824一2004, CISPR11;2003,IDT) GB9237制冷和供热用机械制冷系统安全要求(GB9237一2001,eqvISO5149:1993 GB/T13306标牌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7799.2电磁兼容通用标准工业环境中的抗扰度试验(GB/T17799.22003 IEC61000-6-2:1999.IDT) GB18361一2001嗅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安全要求 GB/T18362一2001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 JB/T4330-1999制冷和空调设备噪声的测定 JB/T4750制冷装置用压力容器 JB/T7249制冷设备术语 术语和定义 JB/T7249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氨水吸收式制冷机组aqwaammoniaabsorptionrefrigeratingunit -种以蒸汽、燃气、燃油等为加热源,以氨为制冷剂、氨水溶液为吸收剂,用于冷冻、工艺等间接制冷 的整体式机组 3.2 加热源消耗量consptionfheatsouree 机组消耗燕汽、燃气和燃油等的量,单位:kg/h或m/h 加热源消耗热量heatconsumptionofheatsouree 将机组加热源消耗量换算成热量的值,单位;kw 性能系数(coP)cefieientofperlformanee 制冷量被加热源消耗热量与消耗电功率之和除所得的比值,其值用kW/kW表示
GB/T22070一2008 型式和基本参数 型式 机组按加热源分为: 蒸汽型; a) b) 燃气型; e)燃油型 4.2型号 机组的型号编制方法由制造厂自行确定,但型号中应体现名义工况下机组的制冷量 4.3基本参数 4.3.1机组名义工况和名义工况时的性能系数按表1的规定 表1名义工况和性能系数 载冷剂 冷却水 机组型式 加热源种类及参数 性能系数 进口温度 进口温度 出口温度 出口温度 0.37 0.8 蒸气型 蒸气/MPa 0.36 0.6 -30C 37 -25C 30C 燃气型 天然气、人工煤气.液化石油气 0.34 燃油型 轻柴油、重柴油、重油 燃料种类、热值及压力(燃气)以用户和制造厂的协议为准, 4.3. 2 机组名义工况的其他规定: a 机组名义工况时的载冷剂侧污垢系数为0.086mC/kw,冷却水侧污垢系数为 0.172m' C/kW; 机组名义工况时的额定电压,单相交流为220V、三相交流电为380 b V,额定频率为50Hz 要求 5.1 -般要求 5. .1.1机组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或用户和制造厂的协议 制造 5.2气密性、真空试验和液压试验 5.2.1气密性 按6.2.1.1方法试验,采用电子卤素仪或氨检漏仪时,机组单点泄漏率应低于14g/a,充分保证机 组在应用周期中的气密性 5.2.2真空试验 按6.2.1.2方法试验时,制冷系统的各部位应无异常变形,且压力回升应在0.15kPa以下 5.2.3液压试验 按6.2.1.3方法试验时,机组载冷剂和冷却水侧各部位应无异常变形和泄漏 5.3名义工况性能 机组在名义工况进行试验时,其性能最大偏差不应超过以下规定 5.3.1制冷量 按6.2.2.1方法试验时,机组实测制冷量不应小于名义制冷量的95% 5.3.2加热源消耗量 按6.2.2.2方法试验时,机组实测单位制冷量加热源消耗量不应大于明示值的105%
GB/T22070一2008 5.3.3消耗电功率 按6.2.2.3方法试验时,机组实测消耗电功率不应大于明示值的l05% 5.3.4载冷剂和冷却水侧压力损失 按6.2.2.4方法试验时,机组实测载冷剂和冷却水侧压力损失不应大于明示值的110% 5.3.5性能系数(coP 机组按6.2.2.1方法实测制冷量被按6.2.2.2方法实测消耗加热源热量与按6.2.2.3方法实测消 耗电功率之和除所得的比值不应小于明示值的95%,且不应小于表1中的值 变工况性能 机组变工况性能范围见表2 按6.2.3方法进行试验,并绘制性能曲线图或表 表2变工况性能范围 单位为摄氏度 载冷剂 冷却水 进口温度 出口温度 进口温度 出口温度 0一35 1530 5. 5 部分负荷性能 机组应按100%、75%,50%和25%负荷点测定部分负荷性能特性(包括制冷量和加热源消耗量. 部分负荷性能测试时应遵守以下规定 -载冷剂出口温度为名义工况规定值 载冷剂流量为名义工况时流量; 冷却水进口温度条件按表3规定 冷却水流量为名义工况时流量; 载冷剂侧污垢系数为0.086m'C/kw,冷却水侧污垢系数为0.172m' C/kW 部分负荷性能数据应以名义工况时的百分数表示 表3部分负荷性能冷却水进口温度条件 单位为摄氏度 负 冷却水进口温度 00% 3o 75% 25 50% 20 25% 5.6燃烧设备性能 燃气型和燃油型机组按GB18361一2001附录B进行名义燃烧量试验时,燃烧烟气中CO.NO含 量和烟气黑度不应超过表4的规定 表4燃烧烟气中co,No,含量和烟气黑度 co含量(体积分数 No,含量(体积分数) 烟气黑度(林格曼黑度) 燃料种类 0 级 0.007 天然气 人工煤气、液化石油气 0.015 0.030 0.015 轻柴油 重柴油,重油 0,017 5 噪声 按6.2.5方法试验时,机组的噪声(声压级)不应超过表5的规定
GB/T22070一2008 表5噪声限值(声压级 单位为分贝(A 名义制冷量 蒸汽型和热水型 燃气型和燃油型 kw 75 80 528 5281163 80 85 >1163 85 按用户和制造厂协议要求 5.8安全要求 5.8.1制冷系统安全 机组的制冷系统安全性能应符合GB9237的规定 5.8.2机械安全 蒸汽型机组发生器承受加热源压力部分应符合GB151的规定 5.8 3 燃烧设备安全 燃气型和燃油型机组燃烧设备安全技术要求应符合GB18361一2001中4.1.4和4.2的规定 5.8.4安全保护元器件 机组应具有液位保护、载冷剂断流保护、载冷剂低温保护发生器高温保护、排烟高温保护(仅适用 于燃气型和燃油型机组)电机过载保护和制冷系统高压保护等安全保护功能和器件,保护器件设置应 符合设计要求并灵敏可靠 5 8. 5 电气安全 5 8.5.1绝缘电阻 按6.2.6.1方法试验时,机组带电部位和可能接地的非带电部位之间的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 1MQ. 5.8.5.2耐电压 按6.2.6.2方法试验时,机组带电部位和非带电部位之间施加规定的试验电压时,应无击穿和 闪络 5.8.5.3电磁兼容性 采用微处理器电气控制的机组,其电磁兼容性应符合以下规定 机组电气控制系统应具有抑制电磁干扰的性能,按GB4824进行测试,应不超过该标准中规 a 定的干扰特性允许值; b)机组电气控制系统应具有抗电磁干扰的性能,按GB/T17799.2进行测试,应不超过该标准中 规定的抗扰度要求 试验方法 测量仪表的型式及准确度 测量仪表的型式及准确度应符合表6的规定,并需经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 表6测量仪表的型式及准确度 型 式 确 度 载冷剂和冷却水温度;:士0.1C 温度测量仪表 士1.0c 玻璃水银温度计、热电偶、电阻温度计 燕汽,环境温度 排烟温度: 士2.0C 流量测量仪表 记录式、指示式、积算式 测量流量的 士1.0%
GB/T22070一2008 表6(续 类 别 准 型 式 确度 弹簧管压力表、压力传感器、大气压力计 压力读数的 士1.0% 压力(真空)测量仪表 红外线式,氧化错式,磁气式,电池式气体分 烟气分析仪表 析仪,烟浓度计,化学、电化学方法 指示式 0.5级 电工测量仪表 积算式 1级 绝缘电阻计 噪音测量仪表 声级计 I型或I型以上 时间测量仪表 秒表 士0.2% 测定经过时间的 质量测量仪表 台秤、天平、磅秤 测定质量的 士1.0% 试验方法 气密性、真空和液压试验 6.2.1.1 气密性试验 机组简体侧在设计压力下,按JB/T4750中气密性试验方法进行检验,应符合5.2.1的规定 6.2.1.2真空试验 机组筒体侧进行气密性试验合格后,抽真空至0.3kPa(绝对压力) 试验应使用有足够容量的真 空泵及其配套件,当达到规定的试验压力后,将容器各部分处于密封状态,并放置30min以上,应符合 5.2.2的规定 若放置前、后的温度发生变化,应按式(1)修正放置后的测定值 273土 X 273十1 式中: 修正后的试验结束时机组内绝对压力,单位为千帕(kPa); 试验结束时机组内绝对压力,单位为千帕(kPa): 试验开始时机组内的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 试验结束时机组内的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 6.2.1.3液压试验 机组载冷剂和冷却水侧在1.25倍设计压力下,按JB/T4750中液压试验方法进行检验,应符合 5.2.3的规定 6.2.2名义工况性能试验 6.2.2.1制冷量 机组制冷量按附录A规定的方法和表1规定的名义工况进行试验 6.2.2.2加热源消耗量 机组按附录A规定的方法,在制冷量测定的同时,测定加热源消耗量 6.2.2.3消耗电功率 机组在名义工况下运行,测定机组的输人电功率 消耗电功率包括溶液泵、燃烧器和控制电路等的 输人电功率 6.2.2.4载冷剂和冷却水侧压力损失 在进行名义工况试验时,按附录C规定的方法测定机组载冷剂和冷却水侧的压力损失 6.2.3变工况试验 机组按表2某一条件改变时,其他条件按名义工况时的流量和温度条件进行试验,测定其制冷量以 及对应的热源耗量,消耗电功率和性能系数 将试验结果给制成曲线图或编制成表格,每条曲线或每个 表格不应少于5个测量点的值
GB/T22070一2008 6.2.4部分负荷试验 机组按附录A规定的方法和5.5规定的部分负荷工况进行试验,测定其制冷量以及对应的加热源 消耗量 6.2.5噪声试验 机组在名义工况运行,按JB/T43301999附录C的规定测量机组的噪声 6.2.6电气安全试验 6.2.6.1绝缘电阻试验 用500V绝缘电阻计来测定机组带电部位与可能接地的非带电部位之间的绝缘电阻,应符合 .8.5.1的规定 5. 6.2.6.2耐电压试验 在6.2.6.1试验后,在机组带电部位和非带电金属部位之加上一个频率为50Hz的基本正弦波电 压,试验电压值为(1000V+2倍额定电压值),试验时间为1min;试验时间也可采用1s,但试验电压 应为1.2倍的(l000V2倍额定电压值) 注1;系已由生产商进行耐电压试验并出具检测报告的,可不再进行该项目测试 注2:在对地电压为直流30V以下的控制电路中应用的电子器件,可免去该项试验 检验规则 每台机组经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 7.2机组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项目、要求和试验方法按表7的规定 7.3出厂检验 每台机组均应做出厂检验,检验项目和试验方法按表7的规定 7.4型式检验 新产品或定型产品作重大改进对性能有影响时,第一台产品应做型式检验 检验项目和试验方法 按表7的规定 表7检验的项目,要求和试验方法 项 求 序号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要 试验方法 气密性试验 5.2.1 6.2.1.1 真空试验 5. .2." 6.2.1.2 5 1. .3 液压试验 .2.3 6.2. 绝缘电阻 5 .8.5.1 6.2.6.1 耐电压 5,8.5,2" 6.2.6.2 5.8.3,5,8. GB183612001附录B 安全保护元器件 制冷量 6.2.2.1 加热源消耗量 5.3,2 6.2.2.2 名义 消耗电功率 6.2.2. 3 工况 5.3.3 性能 载冷剂和冷却 10o 6.2.2.4 5.3,4 试验 水侧压力损失 1m 性能系数 5.3.5 6.2.2.1一6.2.2.3 5. 6.2.3 12 变工况试验 13 部分负荷试验 6.2.4 1 燃烧设备性能 GB183612001附录B 5.6 15 噪声 6.2.5 16 电磁兼容性 5.8.5.3 GB4824.,GB/T17799.2 注:“、/”表示需要;“"表示不需要
GB/T22070一2008 标志,包装和贮存 8.1标志 8.1.1每台机组应在明显的位置上设置永久性铭牌 铭牌应符合GB/T13306的规定 铭牌内容 包括 a)制造厂的名称和商标; b)产品型号和名称; c 主要技术参数(名义制冷量、载冷剂种类、载冷剂出口温度、载冷剂流量、冷却水进口温度、冷却 水流量,加热源种类及其消耗量、电源,功率及质量等); d 产品出厂编号; e)制造日期 8.1.2机组相关部位上应设有工作情况标志和安全标志(如接地装置、警告标志等) 机组应在相应位置(如铭牌、产品说明书等)上标注产品执行标准编号 8.1.3 8.2出厂文件 每台机组出厂时应随带下列文件 8.2.1产品合格证,其内容包括 产品型号和名称; a b) 产品出厂编号; e)检验结论 d 检验员、检验负责人签章及日期; e)制造厂名称 8.2.2 品说明书,其内容包括 a)产品型号和名称; 产品的结构示意图、电气图及接线图 b) e)安装说明和要求; 使用说明、维修和保养注意事项 d 8.2.3装箱单 8.3机组外露的不涂漆表面应采取防锈措施,螺纹接头用螺塞堵注,法兰孔用盲板封盖 8.4包装 机组的包装应符合GB/T13384的规定 8.5运输和贮存 8.5.1机组出厂前应充人或保持规定的溶液量,或充人0.02MPa一0.03MPa的干燥氮气 8 .5. .2 机组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不应碰撞、倾斜和雨雪淋袭 8 5. 机组应存放在库房或有遮盖的场所,场地应通风良好、干燥 3
GB/T22070一2008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制冷量试验方法 A.1试验方法 机组制冷量的试验方法采用液体载冷剂法 A.2试验装置 机组的试验装置如图A.1所示,在机组的蒸发器载冷剂进《出)口处安装流量测量装置,进、出口处 设置流量调节阀门 试验装置还应设有能提供连续稳定的载冷剂流量、冷却水流量和符合试验工况载冷剂冷却水温度 的附加装置 温度计 流量渊节阀 机组 流量计 图A.1试验装置 A.3试验规定 A.3. 般规定 A.3.1.1被试机组应按制造厂规定的方法进行安装,并不应进行影响制冷量的构造改装 A.3.1.2被试机组应充分抽气,并充注规定的溶液量 A.3.1.3排尽载冷剂和冷却水管内的空气,并确认管内已灌满载冷剂和冷却水 A.3.1.4加热源应符合表1的规定 A.3.2试验规定 A.3.2.1测量应在机组试验工况稳定后进行,每隔15min测量一次,连续记录不少于三次的平均值为 计算依据 试验参数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A.1的规定 表A.1试验参数的允许偏差 试验参数 允许偏差 士0.3C 载冷剂进、出口温度 冷却水进、出口温度 士0.3C 蒸汽压力 士0,02MPa 电压 士5% 频率 士1% 注:燃料热值按实际供应条件 A.3.2.2机组每次测量的数据应用热平衡法校核,其偏差应在士5%以内 试验记录 试验应记录的数据见表A.2
GB/T22070一2008 表A.2试验应记录的数据 序号 记录内容 载冷剂进口温度 蒸发器 载冷剂出口温度 载冷剂流量 冷却水进口温度 吸收器、冷凝器、分凝器 冷却水出口温度 冷却水流量 燕汽流量 加热源为蒸汽时 蒸汽温度 蒸汽压力 标准状态下燃气流量 11 燃气温度 12 燃气压力 13 加热源为燃气时 燃气低热值 14 燃气种类 排烟温度 15 生 器 姻气成分 16 17 燃油流量 18 燃油温度 19 燃油低热值 20 加热源为燃油时 燃油密度 21 燃油种类 烟气温度 22 23 烟气成分及黑度 24 消耗电功率 25 产品型号,出厂编号 26 试验地点的环境温度 27 试验地点、试验日期 28 试验人员姓名 A.5试验结果计算 A.5.1制冷量 机组制冷量按式(A.1)计算 .(A.1 Q=1/3600)gv.C(,a一ta 式中: 机组制冷量,单位为千瓦(kw); -载冷剂体积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h) ve
GB/T22070一2008 -平均温度下载冷剂的比热容,单位为千焦每千克摄氏度[k/kgC)]; 载冷剂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 0 载冷剂进口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 a 载冷剂出口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 lee A.5.2加热源消耗量 机组燃气消耗量按式(A.2)计算 273.15 101.325土 力 gve=g× 一× (A.2 27 101.325 式中: 标准状态下燃气体积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Ah); gved 燃气体积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h); v 燃气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 燃气压力,单位为千帕(kPa). 5.3加热源消耗热量 A, 加热源消耗热量按式(A.3),式(A.4)或式A.5)计算,未进行绝热施工情况下,应按附录B进行 修正 加热源为蒸汽时 a Q=1/3600)g.(h.一h -- A.3 式中: Q 加热源消耗热量,单位为千瓦(kw),下同; 蒸汽质量流量,单位为千克每小时kg/h).: gm 蒸汽比熔,单位为千焦每千克(kJ/kg); h 凝结水比焰,单位为千焦每千克(kJ/ke). h b 加热源为燃气时 A.4 Q =1/3600)eH 式中: 标准状态下燃气体积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h); ggo H -标准状态下燃气的低热值,单位为千焦每立方米(J/m') 加热源为燃油时 Q=1/3600)gH A.5 式中: 燃油质量流量,单位为千克每小时(kg/h); gmo 燃油低热值-单位为干焦每千克(k/ke H A.5.4性能系数 机组性能系数按式(A.6)计算: Q COP (A.6 Q十P 式中: 消耗电功率,单位为千瓦(kw) A.5.5排给冷却水的热量 机组排给冷却水的热量按式(A.7)计算 Q =(1/3600)g.Cp.(e t 10
GB/T22070一2008 式中: Q -排给冷却水的热量,单位为千瓦(kW) -冷却水体积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h); gvw C -平均温度下冷却水的比热容,单位为千焦每千克摄氏度[k/kgC] -冷却水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 pN 冷却水进口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 tw1 冷却水出口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 te 5.6排烟热损失 A, 燃气型和燃油型机组排烟热损失Q按GB/T18362一2001中式(A.10)或式(A.11)计算 A.5.7热平衡校核 机组热平衡偏差按式(A.8)或式(A.9)计算: a 燕汽型机组: Q十Q十P一Q ×100% A A.8 b燃气型和燃油型机组 Q.Q P Q.-Q ×100% A.9 Q. 1l
GB/T22070一2008 B 附 录 规范性附录 机组热损失率计算方法 B.1机组热损失量按式(B.1)和式(B.2)计算: AM(. 一. B.1) Q = A(t 一t. Q B.2 -十 式中 绝热施工前热损失量,单位为千瓦(kw); Q. -绝热施工后热损失量,单位为千瓦(kw); Q 表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 表面传热系数,单位为千瓦每平方米开[kw/mK)],取h=11.6×10-kw/mK); 表面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 环境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取!,=20C; 保温材料厚度,单位为米(m); 保温材料导热系数,单位为千瓦每米开[kw/mK)] B.2热损失系数按式(B.3)计算 B.3 Q 式中: 热损失率; 加热源消耗热量,单位为千瓦(kw). Q B.3 热损失率因机组型式.结构制冷量.-绝热方式不同面异 拨式(B.3)计算的名义工况时的热损失 率的平均值参见表B.1 表B.1热损失率 175 350 1050 1750 制冷量/Aw 0.03 0.02 0.02 0,01 热损失率 12
GB/T22070一2008 附 录c 规范性附录 压力损失的测定 C.1压力损失测定装置 在机组的载冷剂及冷却水配管接头上连接压力测试管,采用图C.1所示装置测定载冷剂或冷却水 进口侧与出口侧的压差 压力测试管;机组的载冷剂及冷却水进出接口上连接各自的直管,直管长度为配管内径4倍以 上,在距加接后的配管内径2倍以上位置圆周上设置一个压力测试孔,其位置与机组内部配管 及连接配管的弯头平面成垂直方向 压力测试孔为2mm6mm或压力测试管内径的1/10,取两者之中较小的值,如图c.2所 b 示,与管内壁垂直,其深度为孔径的2倍以上 其内表面应光滑,孔内缘应无毛刺 压力渊试孔 弹货管压力表P1 机 组 之4 压力测试管 >4 图c.1压力损失测定装置 压力测试管 82d 图c.2压力测试孔 C.2压力损失测定方法 在规定水量时,测定机组进口侧与出口侧的压力差,此时,应完全排除仪表及仪表与压力测试孔之 间接管内的空气,并充满清水 13
GB/T22070一2008 C.3压力损失的计算方法 压力损失按式(C.1)计算 (C.1 A =卢一户一9.8IX10eh 式中: 压力损失,单位为兆帕(MPa); h, 机组进口处压力,单位为兆帕MPa) ! -机组出口处压力,单位为兆帕(MPa); p -载冷剂或冷却水密度,单位为吨每立方米(t/mi); -两压力表中心之间的垂直距离,单位为米(m),出口高时取正值,出口低时取负值 14

燃气发动机驱动空调(热泵)机组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燃气发动机驱动空调(热泵)机组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燃气发动机驱动空调(热泵)机组的编号:GB/T22069-2008。燃气发动机驱动空调(热泵)机组共有55页,发布于2009-02-012009-02-01实施
液压传动旋转轴唇形密封圈设计规范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液压传动旋转轴唇形密封圈设计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液压传动旋转轴唇形密封圈设计规范的编号:GB/T9877-2008。液压传动旋转轴唇形密封圈设计规范共有17页,发布于2009-02-012009-02-01实施,代替GB/T9877.1-1988,GB/T9877.2-1988,GB/T9877.3-1988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