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2326-2015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评价导则

Assessmentguidelinesforintegratedutilizationtechnologyofindustrialsolidwaste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评价导则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评价导则的编号:GB/T32326-201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评价导则共有19页,发布于2016-07-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Z00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13.020.10
  • 实施日期2016-07-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9页
  • 文件大小410.56KB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评价导则


国家标准 GB/T32326一2015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评价导则 Asessmentguidelinesforintegratelutilizatontechnoloeof industrialsolidwaste 2015-12-31发布 2016-07-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32326一2015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评价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程序 评价方法 附录A资料性附录)技术评价申报文件(格式 附录B(资料性附录)参考评价方法(多属性综合评价法) 附录c(资料性附录)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评价部分定量指标计算方法 参考文献
GB/T32326一2015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产品回收利用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15)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标准化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循环经济协会、冶金工业信息 标准研究院、深圳市华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师范大学、上海新金桥环保有限公司、北京建筑材 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内蒙古大唐国际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山西平朔煤研石发电有限责任公 司、朔州市润臻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东峰、温宗国、黄进、林翎、张建松、王秀腾、兰明章、李会芳、于亚杰、杨进波、 曾维华,戴煦,昌征宇、,侯娜,曹妍,仇金辉、朱平,黄晨、耿春雷 m
GB/T32326一2015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评价导则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程序和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评价工作,其他技术评价可参照本文件执行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0861废弃产品回收利用术语 术语和定义 GB/T2086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工业固体废物indstrialsolidwaste 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排人环境的各种废渣废液、粉尘及其他废 物,可分为一般工业废物和工业有害固体废物 3.2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inegrleutiatunofindisttillsdwste 工业固体废物中提取物质作为原材料或者燃料的活动 注:也称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 3.3 工业固体废物绵合利用技术integr ratedutilizationtechnologyofindustrialsolidwaste 对工业固体废物中的物质进行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为原材料或者燃料的技术 3.4 teethmwy 最佳适用技术bhestavailable 综合考虑技术、环境、资源和经济等目标,从众多适用技术中选择出能够使综合效益达到最大化的 单一技术或组合技术 评价原则 技术评价应科学、客观、真实、全面反映技术应用的实际情况.并得到一致性较好的评价结果 4.1 4.2多项技术评价应根据技术特点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型的技术制定适宜的评价指标,应具有较好的 可比性和可操作性 4.3评价指标应涵盖技术指标,环境指标,资源指标和经济指标等多个方面 4.4评价指标间应相互联系并相对独立,避免交叉 4.5评价指标应具有可操作性,统计计量方便,便于验证
GB/T32326一2015 4.6评价指标应分为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 4.7评价指标体系应全面考虑正面效益和负面影响两个方面 评价指标体系 5.1概述 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包括技术指标,环境指标、资源指标和经济 指标等,二级指标是一级指标的细化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见表1 5.2技术指标 技术指标包括技术水平,技术成熟度、技术政策符合度,实施及管理维护复杂程度等 5.3环境指标 环境指标包括工艺设备环保政策符合程度,能源利用效率、污染降低程度、,固废减排量,废水减排 量、资源化产品环境影响等 5.4资源指标 资源指标包括原生资源替代率等 5.5经济指标 经济指标包括技术产业化前景、资源化产品附加值,技术投资回报等 表1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表 -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说明 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相比,被评价技术所处的地位 如国际先 技术水平 进技术、政府鼓励的最佳技术等 技术成熟度 已经形成生产能力或达到实际应用的程度 技术指标 运用的工艺设备有无国家禁用,淘汰技术,是否符合产业政 工业 技术政策符合度 策及相关规划等 固废 实施及管理维护复杂程度 运用的工艺设备实施难度、运行管理维护复杂程度 综合 利用 技术 工艺设备环保政策符合程度 工艺设备是否符合国家环保产业政策及污染排放标准等 评价 能源利用效率 处理单位工业固体废物耗能情况 指标 体系 污染降低程度 有无二次污染,是否降低废物数量和毒性 固废诚排量 综合利用过程固废减排量 环境指标 废水减排量 综合利用过程废水减排量 所形成的产品或资源有无环境危害,产品废弃后处理难易程 资源化产品环境影响 度及对环境的影响 **中 -*
GB/T32326一2015 表1(续 -级指标 二二级指标 指标说明 工业 原生资源替代率 资源综合利用产品中非原生资源比例 固废|资源指标 综合 技术产业化前景 技术在未来资源化市场中的发展前景及潜力 利用 技术 资源化产品附加值 所形成的产品或资源的附加值高低 评价 经济指标 保证技术可行,环境友好前提下,优先考虑成本低、投资回报 技术投资回报 指标 率高和综合利用产品销售净利率高的技术 体系 **+ #++ 6 评价程序 6.1组建评价小组 组建专家评价小组,负责开展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技术评价工作 专家组人数一般不少于9人,专家 组成应包括熟悉所评价技术领域,从事技术研发应用、工程设计,企业管理等各方面的专家 6.2评价申报 应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的企业提交技术评价申报文件,评价申报文件格式见附录A,申报 文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技术执行的标准或技术验收条件; 设备类型 技术运行说明书; 技术运行记录 业固体废弃物类型,来源; 工 综合利用产品产量、销售情况; 资源,能源消耗计量统计数据及记录文件 污染物排放计量统计数据及记录文件 处理单位工业固体废物的污染物排放量; 有关应用综合利用技术的投人、产出财务数据及记录文件 -综合利用产品检测、测试数据及记录文件; -其他必要文件资料 6.3 现场考察 评价小组查看企业申报文件、统计报表,原始记录 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对相关人员的座谈,实地调 查和抽样检测等工作,确保数据完整和准确 6.4评价 根据评价技术特点,确定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申报文件和现场考察情况,评价小组从技术指标,环境指标,资源指标和经济指标四个方面对 技术进行综合评价
GB/T32326一2015 对评价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并开展专家评议,取得对评价结果认同的一致性 评价方法 7.1总述 本标准推荐使用专家辅助综合评价法,对比较复杂的技术,可以选用附录B中的评价方法 7.2专家辅助综合评价法 7.2.1建立指标体系 参照第5章的评价指标体系 7.2.2权重确定 7.2.2.1评价小组根据一级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确定各一级指标的权重,各一级指标的权重值0GB/T32326一2015 7.2.3.2二级指标单项评价指数I,的确定 -般而言,不同的评价指标具有不同的量纲和量纲单位 为了消除量纲和量纲单位不同所带来的 不可比性,评价之前首先应将评价指标无量纲化处理 本文件评价指标均设置为取值越大越好,取各评价技术S,最大值作为理想值,其计算公式为 S 1 式中: 第i项二级指标的单项评价指数; 第i项二级指标的单项评价值; s S -第,项二级指标的单项基准值 确定各定量评价指标基准值的依据是凡在国家或行业有 关政策、标准、技术规章等文件中对该项指标已有明确要求值的,选用国家或行业要求的数 值;凡国家或行业对该项指标尚无明确要求值的,则选用国内同行业重点大中型企业近年 来实际生产过程中所达到的中上等以上水平的指标值;定性指标基准值定为1 注;本文件指标设置为取值越大越 好6 ,对于负向指标,需要进行处理后(如取倒数)计算 7.2.3.3二级指标单项评分值P的确定 P,=I×K 式中 P -第i项二级指标单项评分值; 第,项二缀指标单项评价指数, 第i项二级指标权重值 K, 一级指标单项评价 7.2.4 7.2.4.1一级指标单项评价指数g的确定 Q= 式中: 第】项一级指标单项评价指数j=1.2.3.! Q 第项一级指标之下的二级指标总数 第i项二级指标单项评分值 P 7.2.4.2 -级指标单项评分值M的确定 M,=Q×F 式中: j=1,2,3,4 M 第项一级指标单项评分值; 第项一级指标单项评价指数; Q F -第项一级指标权重值 7.2.5综合评价指数E的确定 E=习M
GB/T32326一2015 式中: E 某项技术的综合评价指数; M 第项一级指标单项评分值; j=1,2,3,4,分别对应技术,环境、资源、经济四个一级指标 7.2.6最佳适用技术选择 根据各项待评价技术的综合评价指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理论上选取综合评价指数最高的技 术为最佳适用技术
GB/T32326一2015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技术评价申报文件(格式) 建议各相关单位参照以下要求提交技术评价申请材料 申报单位应是在境内注册1年以上的企事业单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参选技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资源综合利用规划等 技术知识产权明晰,合资企业中方股权不小于51% 同一单位单次申报技术数量不超过5项 申报材料包括 1企业法人资格证书、营业执照; (2)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基本信息表(表A.1); (3工艺流程图; (4地市级环保、经信部门提供的节能减排监测数据证明材料 (5)查新报告,鉴定结果或专利证书; (6获奖证明; (7)技术转让合同知识产权归属和授权使用证明文件 (8)其他材料 表A.1技术基本信息表格式 技术依托单位 单位性质 组织机构代码 市 区(县 街(路 通信地址 省(自治区 邮政编码 负责人 联系人 联系电话附手机 电子信箱 传真号码 技术名称 300 字以内,包括工艺原理、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效果,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等 技术简介 技术类型可根据实际情况多口生产建材产品 口回收热值 选,最多选3项 口其他(可注明
GB/T32326一2015 表A.1(续 口钢铁口石化口有色口建材口纺织口轻工 适用行业 口装备 口电力口汽车口其他行业请注明 适用条件(如规模、地域、 技术条件等 技术原理与工艺路线附 工艺流程图 指标名称 单位 主要工艺技术参数 值 单位 指标名称 % 原生资源替代率"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效果 固废减排量 丑 废水减排量 指标名称 单位 技术产生的直接综合 万元 利用产品销售额" 容 主要经济指标 % 技术投资回报率 技术产生的直接综 % 合利用产品销售净 利率" 值 指标名称 单位 环境影响指标,处理单位 大气 固体废物的污染物排放 如大气、水、固体污染 废水 等) 固废 指标名称 单位 其他指标 口已完成中试口已完成工业化试验口拥有1~3个应用案例 技术成熟度 口拥有49个应用案例口拥有10个及以上应用案例 知识产权现状 口国内专利口国际专利口自主开发口购买口其他情况 同领域国内外技术现状 技 限300字 水 平 技术特点及创新点(限 150字
GB/T32326一2015 表A.1(续 口国内先进 口落后口国内一般 技术水平 口国际先进口国际领先 口差口较差口一般口较成熟 技术成熟度 口很成熟 口差口较差口一般口符合 技术政策符合度 技术先进性指标 口完全符合 口实施维护复杂 口实施维护比较复杂 实施及管理维护复杂程度 口实施维护中等 口实施维护比较容易 口实施维护容易 口差 口较差口一般 工艺设备环保政策符合程度 口较好口好 评 门 口差 -般 口较差 污染降低程度" 估 口较好口好 环境友好性指标 口环境影响显著 口环境影响较为明显 资源化产品环境影响 口环境危害不能忽略 口有轻微环境危害 口环境危害小 口市场潜力小,前景差 口市场潜力一般,前景一般 经济可行性指标 技术产业化前景" 口有一定市场,前景中邻 口有较大市场潜力,前景较好 口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应用案例 注可加行 填写应用 项目的联系人及联 系方式、项目名称 地点,规模,运行时 用 情 间,并按照主要技 术内容栏目中所列 明细说明固废综合 利用、主要经济指 标、环境影响等)
GB/T32326一2015 表A.1(续 申报单位承诺 申报技术的知识产权明晰,申报材料内容属实、准确 公章 年 日 日期" 推荐单位审查意见 公章》 年 日 日期 注1:指标计算参照附录C S 注2;标“”的指标为基本指标 10o
GB/T32326一2015 附 录B 资料性附录 参考评价方法(多属性综合评价法) B.1建立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因素集 参照第5章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评价因素集,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基础指标层 目标层对应技术评价的目的,即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的综合应用效果 准则层对应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 基础指标层对应指标体系的二级指标,为根据行业特点和技术实际情况确定的具体量化指标和定 性指标 B.2构造隶属度函数并计算隶属度 B.2.1定量指标隶属度的确定 定量技术评价指标均设置为取值越大越好,采用升半梯形分布的隶属函数 r>a e (B.1 = dGB/T32326一2015 B.3确定评估指标权重并建立权重集 B.3.1构造判断矩阵 请每位专家对指标体系中每一层次目标层-准则层、准则层-指标层)的指标两两相对重要性打分, 分别构造判断矩阵集M)i,M),,M);,其中i表示专家人数,M表示判断矩阵集 B.3.2计算相对权重 按照层次分析法计算公式,得出通过一致性检验的相对权重分配集{wi,'zw}2,,zw)};,其中 表示通过一致性检验的权重分配结果个数,jGB/T32326一2015 式中: Ww -准则层指标的相对权重矩阵; T -级评估结果矩阵 矩阵A为各技术综合评估结果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值越大,表示技术的综合效果越好 据此可对各项待评价技术进行排序 和比较 其中,一级评估的结果也可作为重要参考依据 13
GB/T32326一2015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评价部分定量指标计算方法 能源利用效率 能源利用效率按式(C.1)计算 E (C.1 W0 式中: -能源利用效率,单位为吨标准煤每处理单位工业固体废物(tce/t工业固体废物); e2 E 统计报告期内,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企业综合能源消耗量,单位为吨标准煤(tce); 统计报告期内,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企业处理的工业固体废物数量,单位为吨(t). W 注:参考GB/T2589《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c.2固废减排量 固废减排量为 固废减排量吨)=比较期同期固废排放量(吨)一统计期固废排放量吨 C.3废水减排量 废水减排量为 废水减排量吨)=比较期同期废水排放量(吨)一统计期废水排放量(吨 原生资源替代率 原生资源替代率按式(c.2)计算 w ×100% C.2 Pz W 式中: -原生资源替代率,%; p 统计报告期内,合格的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品中工业固体废物的掺人量,单位为吨(t); wm 统计报告期内,合格的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品总重量,单位为吨(t) W C.5技术投资回报率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投资回报率按式(C.3)计算 RO1一 ×100% C.3 IN 14
GB/T32326一2015 式中: Ro1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投资回报率,%; P -统计报告期内,企业采用综合利用技术的净利润,单位为万元 IN -统计报告期内,企业采用综合利用技术投资总额,单位为万元 C.6技术产生的直接综合利用产品销售净利率 技术产生的直接综合利用产品销售净利率按式(C.4)计算 -" ×100% (C.4) 式中 采用技术产生的直接综合利用产品销售净利率,% P -统计报告期内,企业采用技术直接产生的综合利用产品净利润,单位为万元; 统计报告期内,企业采用技术直接产生的综合利用产品销售收人,单位为万元 15
GB/T32326一2015 参 考 文 献 [1] GB/T2589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2] 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31 GB16297一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4]GB18599一2001 -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16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评价导则GB/T32326-2015评述

工业固体废物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其中包括金属废料、塑料、橡胶、玻璃、陶瓷、建筑垃圾等。这些废弃物的排放会污染环境,占用土地资源,同时也浪费了可再利用的资源。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出台了《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评价导则GB/T32326-2015》,旨在规范工业固体废物的利用行为,促进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该导则主要从技术评价的角度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进行了标准化和规范化。

该导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评价的方法和步骤
  •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
  •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评价的结果解释和应用

通过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评价导则GB/T32326-2015的研究,可以得到以下几点认识:

  1. 科学规范的技术评价方法是促进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重要手段。该导则提供了科学可行的技术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提供了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管理。
  2. 技术评价结果的合理解释与应用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评价的结果不仅仅是数字和数据,还需要进行深入解读和分析,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
  3.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评价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全球资源的逐渐枯竭,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将成为未来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方向。

总之,《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评价导则GB/T32326-2015》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在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领域的管理水平迈上了新台阶,同时也为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规范的管理。

和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评价导则类似的标准

工业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评价导则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工业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评价导则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工业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评价导则的编号:GB/T32327-2015。工业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评价导则共有13页,发布于2016-07-01
航天电子产品静电防护要求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航天电子产品静电防护要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航天电子产品静电防护要求的编号:GB/T32304-2015。航天电子产品静电防护要求共有16页,发布于2016-07-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