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3176-2016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1:5001:10001:2000地形图

Nationalfundamentalscalemaps—1:5001:1000&1:2000topographicmap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1:5001:10001:2000地形图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1:5001:10001:2000地形图的编号:GB/T33176-2016。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1:5001:10001:2000地形图共有9页,发布于2017-05-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A79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07.040
  • 实施日期2017-05-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9页
  • 文件大小292.17KB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1:5001:10001:2000地形图


国家标准 GB/T33176一2016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 :5001:10001:2000地形图 Nationalfundaentalsealemmaps一 1:5001:10001:2000topographicmaps 2016-10-13发布 2017-05-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33176一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3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国家测绘地理 信息局四川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吕玉霞、宋耀东、王占宏、陈、曾衍伟、贾光军、孔令彦
GB/T33176一2016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 1:5001:10001:2000地形图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1:500、l:1000,l;2000地形图的分类、技术要求、内容及表 达,质量检验等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1;500、1;1000、l;2000地形图的生产,质量控制、分发和 使用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几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3923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13989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GB/T20257.1 GB/T24356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5001:10001:2000数字栅格地图 CH/T9008.4 CH/T9012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数据组织及文件命名规则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地形图 topographicmap 表示地表居民地、道路网,水系、境界、土质与植被等基本地理要素且用等高线等表示地面起伏的普 通地图 [GB/T16820一2009,定义7.2] 3.2 纸质地形图papertopographiemap 以纸质介质为载体存储的地形图 3.3 数字地形图digitaltopographiemap 以数字形式存储的地形图 分类 地形图按存储方式分为数字地形图和纸质地形图,分类与代号见表1 表1中栅格形式的数字地 形图的分类与代号按照CH/T9008.4执行
GB/T33176一2016 表1地形图分类与代号 号 养 矢量 数字地形图 栅格" B1 彩色 纸质地形图 B2 单色 栅格形式的数字地形图按照CH/T9008.4执行 技术要求 5.1 基本要求 5.1.1空间基准与数学基础 5.1.1.1大地基准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5.1.1.2高程基准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 确有必要时,可采用与国家高程基准建立联系的独立高 程系 5.1.1.3深度基准在沿海区域采用理论最低溯位面,在内陆水域采用设计水位 5.1.1.4投影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从东经1"30'起算,按经差3分带;确有必要时,可采用依法批准的 独立坐标系,中央子午线可采用任意经线,投影面可采用当地平均高程面或黄海平均海水面 投影长度 变形值不应大于25mm/km 5.1.2分幅编号 分幅与编号应符合GB/T13989的规定 5.1.3图名 地形图图名应选择图幅内最大居民地的名称 没有居民地时可选其他地理名称作为图名 确无法 命名时,可以图幅内最高高程值做为图名,或只有图幅编号 5.1.4地形类别 地形类别按坡度划分为四类,具体见表2 表2地形类别 单位为度 地形类别 地面坡度(0 平地 丘陵地 山地 25 025 高山地
GB/T33176一2016 5.1.5基本等高距 基本等高距由地形类别确定,具体规定见表3 一幅图内宜采用一种基本等高距 当地势平坦及 用图需要时,基本等高距可选用括号内的数值,平坦地区也可不绘等高线,用高程点注记表示 表3基本等高距 单位为米 比例尺 平地 丘陵地 山地 高山地 1:500 0.5 l.0(0.5 l.0 l.0 l;1000 1.0 1.0 0.5(1.0 2.0 2000 1.00.5 1.0 2.0(2.5) 2.0(2.5 5.1.6平面精度 地物点相对于邻近野外控制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不应大于表4的规定 特别困难地区如大面积的 森林、,沙漠、戈壁、沼泽、海岛(礁)等,平面位置中误差按表4相应地形类别放宽0.5倍 最大误差为中 误差的2倍 表4平面精度 单位为米 地物点平面位置中误差 比例尺 平地、丘陵地 山地、高山地 1:500 0.3 0.4 l:1000 0.6 0.8 1;2000 1.2 .6 5.1.7 高程精度 高程注记点、等高线对于附近野外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大于表5规定 括号内的高程中误差为 表3括号内所选用的基本等高距的精度要求 特别困难地区如大面积的森林、沙漠、戈壁、沼泽、海岛 礁)等,高程注记点、等高线的高程中误差按表5相应地形类别放宽0.5倍 最大误差为中误差的 2倍 表5高程精度 单位为米 高程注记点高程中误差 等高线高程中误差 比例尺 平地 丘陵地 高山地 平地 丘陵地 高山地 山地 山地 l1,0 l;500 0.2 0.4(0.2 0.5 0.7 0,25 0.5(0.25 0.7 地形变换点》 2.0 000 0.7 0.7 0.2(0.4 0.5 1.5 0.25(0.5 1.0 地形变换点》 1.5 2.0 0.4(0.2) 1.5 0.5(o.25) 1;2000 0.5 0.7 地形变换点 地形变换点
GB/T33176一2016 5.1.8图廓点和公里格网要求 图廓点和公里格网精度应满足 a)数字地形图图廓点、公里格网的坐标值符合理论值,图廓点坐标值保留到小数点后3位; b)纸质地形图的公里格网位置误差不大于图上0.2mm; 纸质地形图图廓边长实际尺寸和理论尺寸最大误差不大于0.2mm,对角线实际尺寸和理论尺 寸最大误差不大于0.3n mm 5.1.9接边要求 接边要求如下 a)矢量格式的数字地形图应无缝接边; b纸质地形图的接边误差不大于图上0.2 mm 接边要素在相邻图幅的位置以及关系协调合理、线划光滑 c 5.2数字地形图其他要求 5.2.1栅格数据 栅格数据的数字地形图应符合CH/T9008.4的规定 5.2.2矢量数据分层 矢量数据分层可按表6执行,注记可随层放置 需要时可合并或细分 表6矢量数据分层表 号 序 层 名 测量控制点 水系 居民地及设施 交通 管线 境界与政区 地貌 植被与土质 图廓整饰 5.2.3文件命名 数字地形图文件名应符合CH/T9012的规定 5.3纸质地形图其他要求 5.3.1纸质地形图应使用不小于100g的纸张,纸面应光洁,不应有破损、脏污和折痕 5.3.2纸质地形图的线划注记、网线(点)光洁实在,无双影,重影将条痕花糊、虚断等现象,线划粗细变 形率不超过15%
GB/T33176一2016 5.3.3纸质地形图的尺寸按图廓整饰范围的最小外接矩形外扩不少于1em. 5.3.4多色印刷时各色套印误差不大于0.1mm. 内容及表达 6.1内容 6.1.1地形图内容由地形要素和图廓整饰要素构成 6.1.2地形要素包括测量控制点,水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管线、境界与政区,地貌、植被与土质八大 类要素及相关注记,具体内容应符合GB/T13923的规定 图廓整饰要素包括图名、图幅编号,比例尺,图例、邻接图表等,具体内容应符合GB/T20257.1 6.1.3 的规定 6.2 表达 地形要素的符号、注记及图廓整饰要素的表达应符合GB/T20257.1的规定 6.2.1 6.2.2地形要素之间关系协调、层次分明,综合取舍合理 6.2.3图面清晰易读,符号、注记密度配置合理,各符号之间的间隔不应小于图上0.3mm 6.2.4注记之间不应出现压盖现象,同时应尽量减少注记对符号的压盖 质量检验 地形图质量检验应符合GB/T24356的规定 标记与包装 成果标记用于成果外包装及成果标签等处 成果标记应包含成果名称、所采用标准的标准号、成果 比例尺,成果形式代号、图幅分幅编号、更新生产时间等内容,根据需要也可标识版本号 以符合 GB/T331762016,比例尺为1:500,图幅分幅编号为10.40-27.,75的数字地形图为例,其标记为: 地形图GB/T33176一2016一1500.A.10.40-27.75,201206.2.1 标记中各要素的含义如下: GB/T33176一2016 -本标准编号 :500 成果比例尺; 成果分类代号; 10.40-27.75 图幅分幅编号 201206 -最新生产时间(前四位为年份,后两位为月份); 2. -版本号(整数位代表重测次数,小数位代表修测、修编次数) 成果外包装上注明成果标记,生产单位、,分发单位等内容
GB/T33176一2016 参 考 文 献 [1 GB/T168202009地图学术语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1:5001:10001:2000地形图GB/T33176-2016

什么是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是指按照一定比例尺制作的全国或区域性的地理信息基础数据,主要用途是为政府决策、国土规划、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城市建设等领域提供基础地理信息支持。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中的地形图

在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中,地形图是其中的一种类型。地形图是指反映地表地貌、水系、岩性、结构、人类活动等地理要素的地图,是地理信息系统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地图类型之一。

1:500比例尺地形图

1:500比例尺地形图是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中最详细、最精确的地形图之一。在这份地图上,每单位长度所表示的实际长度只有1/500,所以它可以展示非常细致的地理信息,包括山脉、河流、道路、建筑物等。

1:1000比例尺地形图

1:1000比例尺地形图比1:500比例尺地形图的比例尺更小,但仍然比较详细。它适用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管理、房地产开发等领域,可以提供具体的地理信息支持。

1:2000比例尺地形图

1:2000比例尺地形图是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中最大比例尺的地形图之一,适用于对区域范围内的地理要素进行整体性描述和分析。它主要用于地理环境评价、资源调查、农业生产等领域。

GB/T33176-2016标准

GB/T33176-2016是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中的标准,其中涉及到比例尺、坐标系、制图内容、制图要求等内容。该标准规定了比例尺地形图的制图原则、数据规格、符号表示、质量要求等,为相关领域提供了制图标准和技术支持。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的应用场景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在政府决策、国土规划、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城市建设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 在城市规划中,可以利用1:500比例尺地形图进行详细的空间分析和监测;同时结合1:1000和1:2000比例尺地形图进行规划设计和决策。
  • 在自然资源管理中,可以利用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和开发管理,同时结合其他地图进行资源调查和评估。
  • 在环境保护中,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可以用于水污染源分析、森林资源管理、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等领域。

总之,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是政府、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进行区域性研究、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的必备工具。而这些地图的制作和应用,又需要可靠的标准和技术支持来保证其质量和准确性。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1:5001:10001:2000地形图的相关资料

和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1:5001:10001:2000地形图类似的标准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1:5001:10001:2000正射影像地图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1:5001:10001:2000正射影像地图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1:5001:10001:2000正射影像地图的编号:GB/T33175-2016。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1:5001:10001:2000正射影像地图共有16页,发布于2017-05-01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1:50001:10000地形图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1:50001:10000地形图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1:50001:10000地形图的编号:GB/T33177-2016。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1:50001:10000地形图共有9页,发布于2017-05-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