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4353.18-2014

铜矿石、铅矿石和锌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第18部分:铜量、铅量、锌量、钴量、镍量测定

Methodsforchemicalanalysisofcopperores,leadoresandzincores―Part18:Determinationofcoppercontent、leadcontent、zinccontent、cobaltcontentandnickelcontent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铜矿石、铅矿石和锌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第18部分:铜量、铅量、锌量、钴量、镍量测定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铜矿石、铅矿石和锌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第18部分:铜量、铅量、锌量、钴量、镍量测定的编号:GB/T14353.18-2014。铜矿石、铅矿石和锌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第18部分:铜量、铅量、锌量、钴量、镍量测定共有14页,发布于2015-04-012014年第27号公告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D40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73.060
  • 实施日期2015-04-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4页
  • 文件大小385.02KB

以图片形式预览铜矿石、铅矿石和锌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第18部分:铜量、铅量、锌量、钴量、镍量测定

铜矿石、铅矿石和锌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第18部分:铜量、铅量、锌量、钴量、镍量测定


国家标准 GB/T14353.18一2014 铜矿石、铅矿石和锌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 18部分:铜量、铅量、锌量、钻量和 镍量测定 ores,leadoresandzincores Methdsforchemicealanalysisofcopper 18:Determinationofcoppercontentleadeomtent、zinecontent Part cobaltcontentandnickelcontent 2014-12-05发布 2015-04-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14353.18一2014 前 言 GB/T14353《铜矿石,铅矿石和锌矿石化学分析方法》分为18个部分 -第1部分:铜量测定; 第2部分:铅量测定; 第3部分锌量测定; 第4部分;镐量测定 第5部分镍量测定 第6部分;钻量测定 第 7部分;呻量测定 第8部分泌量测定 第9部分:钼量测定 第 10部分;鸽量测定 11部分;银量测定 第 12部分;硫量测定 第 13部分;嫁量、钢量、钝量、鸽量和钼量测定 第 14部分;错量测定; 第 第 15部分;晒量测定; 第16部分;储量测定; 第 17部分;量测定; 第18部分;铜量、铅量、锌量、钻量和镍量测定 本部分为GB/T14353的第18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国土资源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3)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陕西省地质矿产实验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熊英、王晓雁胡建平
GB:/T14353.18一2014 铜矿石、铅矿石和锌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18部分:铜量、铅量、锌量、钻量和 镍量测定 警示;使用本部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 本部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 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范围 GB/T14353的本部分规定了铜矿石,铅矿石和锌矿石中电感稠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 铜量、铅量、锌量、钻量和镍量 本部分适用于铜矿石、铅矿石和锌矿石中铜量,铅量,锌量,钻量和镍量的电感合等离子体发射光 谱法同时测定 测定范围:0.002%8.5%的铜,0.01%5%的铅,0.005%3%的锌,0.0015%0.5%的钻 0.003%0.5%的镍 方法检出限:铜0.00066%,铅0.0032%,锌0.0017%,钻0.00047%,镍0.0010%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含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14505岩石和矿石化学分析方法总则及一般规定 原理 试料经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氧酸分解后,于20%的硝酸介质(含3%的盐酸)中,将待测试料溶液引 人高温等离子炬中,使待测元素被激发成离子及原子,发射出所含元素的特征谱线 在规定的波长处测 量各元素离子及原子的发射光谱强度,发射光谱强度与被测元素的浓度成正比,采用校准曲线法,由仪 器自带计算机计算被测元素的含量 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均使用分析纯试剂和符合GB/T6682的分析实验室用水 4.1 硝酸(p=1.42g/mL). 4.2氢氟酸(p=1.13g/ml) 警告;氢氟酸有毒,并具有强腐蚀性,操作时应戴防腐手套,防止与皮肤 接触 4.3盐酸(p=1.19g/ml) 4.4高氯酸(p=1.68g/mL) 警告易爆品,小心操作! 4.5混合酸硝酸十盐酸=41).
GB/T14353.18一2014 4.6硝酸(1+9). 4.7标准溶液的配制 4.7.1铜标准溶液按下列步骤配制 铜标准储备溶液[g(Cu)=1.00mg/mL];称取0.5000g金属铜(>99.99%),置于250mL烧 杯中,盖上表面M,沿杯壁加人10mL硝酸(1十1),微热,待全部溶解后,加人10ml硫酸(1十 1),蒸至冒三氧化硫白烟,取下冷却,加水溶解铜盐,用水洗去表面皿,冷却后移人500mL容 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铜标准溶液[o(Cu)=100.0 04g/ml];分取25.00ml铜标准储备溶液[4.7.la],置于250ml 容量瓶中,用盐酸(595)稀释至刻度,摇匀; 铜标准溶液[o(Cu)=20.04g/mL];分取50.00mL铜标准溶液[4.7.1b],置于250mL容量 瓶中,用盐酸(5十95)稀释至刻度,摇匀 4.7.2铅标准溶液按下列步骤配制 铅标准储备溶液[p(Pb)=1.00mg/ml]称取1.0000g金属铅(>99.99%).置于250mL烧 a 杯中,盖上表面m,沿烧杯壁加人10mL硝酸(1十1)加热溶解后,用少量水洗去表面皿,移至 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b)铅标准溶液[p(Pb)=20.01 /ml];分取20.00mL铅标准储备溶液[4.7.2a)],置于1000ml V'g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4.7.3锌标准溶液按下列步骤配制 锌标准储备溶液[p(Zn)=1.00mg/mL];称取1.0000g金属锌(>99.99%),置于250mL烧 杯中,盖上表面皿,沿烧杯壁加人10mL盐酸(1十1),放置自溶如酸不够可补加),溶解完全 后,用水洗去表面m,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锌标准溶液[o(Zn)=20.0 4g/ml];分取20.00mlL锌标准贮备溶液[47.3a],置于10w0ml b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4.7.4钻标准溶液按下列步骤配制 钻标准储备液[p(Co)=1004g/ml];称取0.1000g金属钻(>99.99%),置于100ml烧杯 中,盖上表面皿,沿杯壁加人20ml硝酸(1+l),加热溶解,低温蒸干,用少量水冲洗表面皿, 加人5ml盐酸(4.3),低温燕干,重复一次 加人10ml盐酸(4.3)溶解钻盐,冷却,用水移人 1000m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 b)钻标准溶液[o(Co)=10.0ug/mL]移取50.00mL钻标准储备溶液[4.7.4a)],置于500mL 容量瓶中,用盐酸(1十99)稀释至刻度,摇匀 4.7.5镍标准溶液按下列步骤配制 镍标准储备液[p(N)=1004g/ml]:称取0.1000g金属镍(>99.99%),置于100ml烧杯 a 中,盖上表面皿,沿杯壁加人20ml硝酸(1十1),加热溶解,低温蒸干,用少量水冲洗表面皿 加人5mL盐酸(4.3),低温蒸干,重复一次 再加人10mL盐酸(4.3)溶解镍盐,冷却,用水移 人1000m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 b 镍标准溶液[p(Ni)=10.04g/mL];移取50.00mL镍标准储备溶液[4.7.5a)],置于500m容 量瓶中,用盐酸溶液(1十99)稀释至刻度,摇匀 仪器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5.1 5.2分析天平:三级,感量0.1mg
GB:/T14353.18一2014 试样 6.1按照GB/T14505的相关规定,加工试样的粒径应小于97Am 6.2试样在60C80C烘箱中烘2h4h,并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备用 分析步骤 7.1试料 根据试样中被测元素的含量,按表1称取试样,精确至0.1mg 表1试料量 含量 试料量 定容体积 含量 试料量 定容体积 元素 10- 10-" ml ml 昌 Co 0.0015~0,1 0.25 25.00 0.10.5 0.1 100.0 Cu 0,0020,1 0.25 25.00 0,1 0.1 00,0 Ni 0,0030.1 0.25 25.00 0.l0.5 0.1 100.0 Pb 0.01一0.1 0.25 25.00 0.15 0.l 00,0 0.l3 0.25 0. Zn 0.005一0.l1 25.00 00,0 对于同一个样品,当铜量,铅量、锌量、量和镍量的质量分数相差4个数量级以上时,可分别称取0.25只和0.l 试样,分解后,制备成25.00mL100mL2份试料溶液,同时测定 根据被测元素的含量范围,选择适宜的试料量的测 定结果 7.2空白试验 随同试料进行双份空白试验,所用试剂应取自同一试剂瓶,加人同等的量 7.3验证试验 随同试料分析同矿种,含量相近的标准物质 7.4 试料分解 将试料(7.1)置于100mL的聚四氧乙烯烧杯中,用适量水将样品润湿,加人10mL盐酸(4.3). 7.4.1 加热至近干;加人10mL硝酸(4.1),10m氢氟酸(4.2),2mL高氯酸(4.4),置于电热板上加热至试料 全部溶解,并蒸至近干 7.4.2稍冷 加人4mL混合酸(4.5)微热溶解盐类至溶液清亮,冷却,转人25mL比色管或100mL 容量瓶中[转人100m容量瓶的试料溶液需补加10ml混合酸(4.5] 用硝酸(4.6)稀释刻度,摇匀, 隔夜放置,待上机测定 7.5校准溶液系列的配制 分别移取各单一标准溶液[4.7.le)、4.7.2b)、4.7.3b)、4.7.4b)、4.7.5b],稀释配制成所需的混合标 准:BL.ANK,STD1,STD2,STD3,STD4,STD5 混合校准溶液系列见表2
GB/T14353.18一2014 表2混合校准溶液系列 Hb) 标准系列 (N)/(mgL I-1 p(Cu)/mgl' /(mgl' p(Zn/(mgL p(Co)/(mgI BLANK STD1 0.2 0,2 0,2 0,2 0, STD2 2.0 2.0 2.0 2.0 2.0 STD3 10.0 20,0 10,0 10.0 10.0 STD4 50.0 50,0 50.0 50.0 200.0 STD5 200.0 1000.0 300.0 100.0 100.0 7.6测量 参考仪器工作条件(参见附录A),将仪器点火稳定后,将校准工作溶液和试料溶液先后引人高温等 离子体焰中,对各元素进行测定,同时进行空白试验溶液和验证试验溶液的测定 并由计算机专用软件 计算并保存数据 校准曲线的绘制 7.7 根据含量范围选择校准溶液系列,采用高低两点校准溶液标准化,按(7.6)手续同时测定并将数据 储存于计算机内,由计算机专用软件自动进行校准工作曲线绘制 结果的计算 铜,铅、锌、钻和镍的含量以质量分数w(Cu,Pb、Zn.Co.N)计,数值以%表示,按式(1)计算 p1一p)×V×10" we(Cu、Pb、Zn、Co、Ni= ×100 式中: 从校准曲线上查得试料溶液中的元素含量,单位为微克每毫升(g/ml); p 从校准曲线上查得空白溶液(7.2)中的元素含量,单位为微克每毫升(4g/mL); p0 试料溶液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L.); 试料量,单位为克(g) 计算结果表示为0.0××%,0.××%,0.××%、×.××%、××.××% 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测定值,在表3给出的水平范围内,其绝对差值不超过 重复性限(r),超过重复性限(r)的情况不超过5%,重复性限(r)按表3所列方程式计算 在再现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测定值,在表3给出的水平范围内,其绝对差值不超过 再现性限(R),超过再现性限(R)的情况不超过5%,再现性限(R)按表3所列方程式计算 从实验室间试验结果得到的统计数据参见附录B
GB:/T14353.18一2014 表3方法精密度 元素 水平范围" 重复性限, 再现性限R 0.037% % R=0.055十0.0046 一8.44" r=0,02Am十0,0033 0.025%4.08% 尸=0,0503m十0.0019 R=0.0942n十0.0043 锌 0.062%一2.70% 广=0.0415m十0.0015 R=0.069l川十0.0076 钻 2334g/g 广=0.0755m十0.1512 R=0.2162m一0.9172 15.6 4g/g 镍 33.24g/g3794g/g 广=0.1016m一0.0107 R=0,.2049m一0.0434 注:精密度数据由8个实验室对6个水平的试样进行试验确定 1 质量保证和控制 10.1每次分析测试,应同时采用空白试验、重复分析、标准物质验证等方法进行质量保证与控制 10.2每分析批,应同时进行2个空白试验、20%一30%的重复样品分析(当样品数量不超过5个时,应 进行100%的重复样品分析)和1个至2个同矿种标准物质验证试验 10.3重复性分析,两次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应小于表3给出的重复性限r;再现性分析,不同实验室测定 结果的绝对差应小于表3给出的再现性限R 否则应查找原因,纠正错误后,重新进行校核
GB/T14353.18一2014 附 录A 资料性附录 仪器参考工作条件及共存离子的干扰 仪器参考工作条件 A.1 仪器参考工作条件见表A.1和表A.2 表A.1仪器参考工作条件 提升量 功率 雾化器压力 积分时间 冷却气 辅助气 观测高度 w PSI L/min L/min mL/min mmm 14 15 100 31 长波5,短波10 0.5 1.85 表A.2各元素的分析波长 波长 元素 读出宽度 nm Co 228.616 Cu 324.754 Ni 231.604 Pb 220.353 213.856 Zn A.2共存离子的干扰 在本实验条件下,共存0.5mg/ml的铁,铝、钙、镁、钾、钠等离子不影响铜、铅、锌、钻和镍量的 测定
GB:/T14353.18一2014 s 附 录 资料性附录 实验室间试验结果数据的统计处理 B.1方法重复性限、再现性限 根据GB/T6379.2一2004确定了测量方法的重复性限与再现性限,统计分析结果见表B.1 表B.5 表B.1铜量测定的重复性限和再现性限统计分析 标准物质 GBw07236 GBw07237GBw(E)070075GBw07169GBw(E)070076 GBw07235 参加实验室数目 可接受结果的数目 平均值/% 0.037 0.20 0.713 3.82 5.59 8.44 0.035 0.71 3.84 5.49 8.53 推荐值/% 0.2 重复性标准差(s.,) 0,0013 0.0071 0,0094 0.027 2 0.0601 0.0668 重复性变异系数 3,71% 3.55% 1.32% 0.71% 1.09% 0,78% 重复性限(2.8×s,) 0.0036 0.020 0.026 0.076 0.168 0.187 再现性标准差(sR 0.0022 0.0083 0.0184 0.0512 0.2027 0.2772 再现性变异系数 6.28% 4.15% 2.59% 1.33% 3.69% 3.25% 再现性限(2.8×sR 0.0062 0.023 0.052 0.143 0.568 0.776 表B.2铅量测定的重复性限和再现性限统计分析 标准物质 GBw(E)070075GBw07237 GBw07236 GBw07169 GBw07170 GBw07235 参加实验室数目 可接受结果的数目 平均值/% 0,025 0,25 0.59 1.,10 2.25 4.08 0.024 0.61 1.12 2.24 4.17 推荐值/9% 0.25 重复性标准差(s 0,0011 0,0074 0.0128 0,0298 0.,0311 0,0701 重复性变异系数 4.58% 2.96% 2.10% 2.66% 1.39% 1.68% 重复性限(2.8×s, 0.0031 0.036 0.083 0.087 0.196 0.021 再现性标准差(sR》 0.0025 0.0277 0,0077 0,0401 0,1059 0,1261 再现性变异系数 4.54% 3.58% 10,42% 3.08% 4.73% 3.02% 再现性限(2.8XsR 0.007 0.022 0.078 0.112 0,.296 0.353
GB/T14353.18一2014 表B.3锌量测定的重复性限和再现性限统计分析 标准物质 GBw07237 GBW07235GBW(E)070075GBW07236GBw07169GBW07170 参加实验室数目 可接受结果的数目 平均值/" 1 0.062 0.083 0.092 0.61 1.21 2.70 推荐值/% 0.062 0.083 0.092 0.61 l.21 2.75 重复性标准差(s, 0.0030 0.0015 0,0015 0.0082 0.0209 0.0435 重复性变异系数 2.42% 1.81% 3.26% 1.34% 1.73% 1.58% 重复性限(2.8×、, 0.004 0.004 0.008 0.023 0.058 0.122 0.0048 再现性标准差(sR 0.0041 0.0051 0.0201 0.,0306 0,0682 再现性变异系数 6.61% 6.14% 5.22% 3.30% 2.53% 2.48% 再现性限(2.8XsR 0.012 0.014 0.013 0.056 0,086 0.191 表B,4钻量测定的重复性限和再现性限统计分析 标准物质 GBw07236 GBw(E)070075 GBW07169 GBw(E)070076 GBw07170 参加实验室数目 可接受结果的数目 平均值/ 15.55 64.9 126 161 233 4g/g 15.7 118 221 推荐值/4g/g 0.5128 重复性标准差(s 1.3563 4.5244 5.3616 6.5954 重复性变异系数 3.26% (2.09% 3.83% 3.33% 2.98% 重复性限(2.8×s.) 12.7 3.80 15.0 18.5 5.697o 再现性标准差(sR 0.8650 8.,0244 10.9857 23,0122 再现性变异系数 5,51% 8.79% 6.80% 6,82% 10.4% 再现性限(2.8XsR 16.0 30.8 64.4 2,42 22.5 表B.5镍量测定的重复性限和再现性限统计分析 GBW07170 标准物质 GBw07236 GBw(E)070075GBw(E)070076 GBW07169 参加实验室数目 可接受结果的数目 平均值/ 52.4 105 212 379 33.2 g/g 推荐值g/e) 34.5 212 376 重复性标准差(s 1.5472 1.5462 3,6715 8.0559 15,.530 重复性变异系数 4.48% 2.95% 3.50% 3.80% 4.10% 重复性限(2.8×s, 4.33 10.28 43,48 22.57 4.33 再现性标准差(s 2.0629 8.2156 11.3735 14.9951 23.2546 再现性变异系数 5,.98% 15.7% 10.8% 7.07% 6.18% 再现性限(2.8XsR 5.78 23.0 31.8 42.0 65.
GB/T14353.18一2014 B.2方法正确度评估 根据GB/T6379.!-2006确定标准测量方法正确度的基本方法,对方法正确度进行了统计评估" 置信区间(G一AS<0<十As)包含0,测量方法的偏倚在置信水平a=5%下不显著.统计结果见 表B.6表B.10 表B.6铜量测定的正确度统计分析 标准物质 GBw07236GBw07235 GBw07237GBwE)070075GBw07169GBwE)070076 单元测定次数(n 可接受结果的验室数( 重复性标准差(S, 0,0013 0,0071 0,0094 0,0272 0.0601 0.0668 再现性标准颜? (SR 2 0.0512 0.002 0,0083 0,0184 0,.2027 0.2772 S/S 1.6316 1.1802 1.9686 1.8856 3.3724 4.1513 0.6000 0.5004 0.6678 0,6305 0.6723 0.6794 0.7129 3.815" 8.4350 测试结果总平均值/gg/g 0.0368 0.2038 5.5954 0.71 标准物质认定值/(4g/g) 0.035 3.84 5.49 8.53 测量方法的偏倚( 0.0018 0.0038 0.0029 -0.0243 0.1054 -0.0950 -0.0087 -0.0585 0.0309 -0.2833 -ASR 0.0005 -0.0004 8十AsR 0.0031 0.0080 0,0145 0,0099 0,241" 0.0933 RE% 0,41 5.23 1.90 -0.63 1.92 1.l ny A=1.96 rpn 表B.7铅量测定的正确度统计分析 标准物质 GBw(E)070075GBw07237 GBw07236 GBw07169 GBw0717o GBw07235 单元测定次数(n) 可接受结果的验室数( 重 i复性标准差(s, 0.0011 0,0074 0.0128 0,0298 0,0311 0,0701 再现性标准差(SR 0.,0025 0,0077 0,0277 0.0401 0,1059 0,1261 1.0442 1.3452 3.4020 1.7991 2.3460 2.1559 0,6945 0,4320 0.6418 0.550" 0,6727 0,6175 0.2477 测试结果总平均值/ug/g 0.025 0.5901 1.1111 2.2463 4.078 标准物质认定值/wg/g 0.024 0,25 0.61 1.12 2.24 4.17 -0.0023 -0.0199 -0.0089 0.0063 -0.092 测量方法的偏倚(a) 0.0011 ASR -0,0007 -0,0056 -0,0376 -0.0341 -0.0649 -0.1699 -0,0022 0.013l 0.,0775 -0.0141 十AS 0.0029 0.0010 4,58 3.26 -0.80 RE% 0.92 0.28 2.21 nY一十 A=1.96 Ypn
GB/T14353.18一2014 表B.8锌量测定的正确度统计分析 标准物质 GBw07235GBw(E)070075GBw07236 GBw07169 GBw07170GBw07237 单元测定次数(n 可接受结果的验室数() 重复性标准差(S, 0.0015 0.0015 0.003o 0.0082 0.0209 0.,0435 再现性标准差(SR 0.004" 0,0051 0.0048 0.020l 0,0306 0.,0682 =s/s 2.672o 3.5396 1.6219 1.4627 1.5664 2.4401l A 0.6401 0.6530 0,7054 0,7208 0.5750 0.5914 0.0621 0.0917 0.6126 2.7043 测试结果总平均值/g/g 0.0833 1.208 标准物质认定值/4g/g) 0.083 2.75 0,.062 0.092 0.61 1.21 测量方法的偏倚(a) -0.0003 0,0026 0,000" 0,0003 -0.0020 -0.0457 As -0,0028 -0.0034 -0.0034 -0.0105 -0.0196 -0.0860 0.015" -0.0054 十ASR 0,0030 0,0040 0.0028 0,0156 RE% 0.16 0,36 一0,33 0.43 -0.16 -1.66 十1 n( =1.96 A 'pn 表B.9钻量测定的正确度统计分析 标准物质 GBw07236 GBw07169 GBw07170 单元测定次数(n 可接受结果的验室数( 重复性标准差(S,) 0.5128 4.5244 6.5954 5 再现性标准差(SR 0.8650 8.024 23.012 2 =SR/S 1.6870 1.7736 3.489 0.6064 0.6152 0.6737 测试结果总平均值/4g/g 15,55 126.l 233.1 15.7 221 标准物质认定值/4g/g 118 测量方法的偏倚( 0.15 8.1 12.1 -ASR 0.6745 3,1636 -3.4039 十As 0.3745 13.0364 27.6039 RE% -0.96 6,86 5.48 nY'一1)十1 A=1.96 ypn
GB:/T14353.18一2014 表B.10镍量测定的正确度统计分析 标准物质 GBw07169 GBw07236 GBw07170 单元测定次数(n 可接受结果的验室数(p 重复性标准差(S) 1.5472 8.0559 15.5303 再现性标准差(sR 2.0629 14.9951 23.2546 =SR/S 1l.3334 1.8614 1.4974 0.5478 0,.622" 0.5809 测试结果总平均值/g/g 33.242 212.52 379,38 标准物质认定值/u4g/) 212 376 34.5 -1.258 0.52 3.38 测量方法的偏倚(a) -As 2.3882 8.8181 0.1281 十AsR -0.1278 9,8581 16.8881 RE% 3.65 0.24 0.90 m干 A=1.96 n
GB/T14353.18一2014 参考文献 [1]GB/T6379.,2一2004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第2部分;确定标准测 量方法重复性与再现性的基本方法 [2]GB/T6379.4一2006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第4部分:确定标准测 量方法正确度的基本方法

铜矿石、铅矿石和锌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第18部分:铜量、铅量、锌量、钴量、镍量测定GB/T14353.18-2014

GB/T14353.18-2014是一项针对铜矿石、铅矿石和锌矿石中铜、铅、锌、钴、镍等五种元素的化学分析方法的标准。该标准规定了使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测定这五种元素含量的方法。

在进行化学分析前,需要将样品加入玻璃量瓶中,并加入一定量的硝酸和氢氟酸混合液进行消解。消解后,将溶液转移至25ml容量瓶中,加入稀释剂进行稀释。之后,使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测定这五种元素的含量。

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性高、重现性好,并且适用于多种不同类型的样品。同时,该方法还可以用于检测其他金属元素的含量。

总之,GB/T14353.18-2014标准规定了一种可靠、准确的化学分析方法,用于测定铜矿石、铅矿石和锌矿石中铜、铅、锌、钴、镍等五种元素的含量。这为矿山企业提供了一个科学、可靠的手段,促进了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铜矿石、铅矿石和锌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第17部分:铊量测定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铜矿石、铅矿石和锌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第17部分:铊量测定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铜矿石、铅矿石和锌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第17部分:铊量测定的编号:GB/T14353.17-2014。铜矿石、铅矿石和锌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第17部分:铊量测定共有10页,发布于2015-04-012014年第27号公告
空间实验设备使用材料的可燃性第2部分:测试方法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空间实验设备使用材料的可燃性第2部分:测试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空间实验设备使用材料的可燃性第2部分:测试方法的编号:GB/T28876.2-2014。空间实验设备使用材料的可燃性第2部分:测试方法共有21页,发布于2015-04-012014年第27号公告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