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9576-2020

具有融合功能的移动终端安全能力测试方法

Testmethodsforsecuritycapabilityofmobileterminalwithsyncreticfunction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具有融合功能的移动终端安全能力测试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具有融合功能的移动终端安全能力测试方法的编号:GB/T39576-2020。具有融合功能的移动终端安全能力测试方法共有20页,发布于2021-07-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M30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33.050
  • 实施日期2021-07-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20页
  • 文件大小1.12M

以图片形式预览具有融合功能的移动终端安全能力测试方法

具有融合功能的移动终端安全能力测试方法


国家标准 GB/T39576一2020 具有融合功能的移动终端安全能力 测试方法 Testmethodsforseeurityeapabilityofmobileterminalwithsyneretiecfunetion 2020-12-14发布 2021-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涯花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39576一2020 目 次 前言 引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3.2缩略语 具有融合功能的移动终端安全能力测试方法 4.I概述 4.2硬件安全 4.2.1标识唯 4.2.2设计安全 4.2.3防止物理攻击 系统及软件安全 43 4.3.1安全引导 4.3.2完整性校验 4.3.3终端接人认证 .3.!标识与鉴别 4.3.5访问控制 4.3.6权限控制 .3.7安全域隔离 4.3.8日志审计 4.3.9系统安全性 4.3.10升级更新 4.3.ll软件安全 4.4通信连接安全 ll 4.4.1网络接人安全 1 1l 4.4.2外围接口安全 4.4.3数据传输完整性 12 4.4.4数据传输保密性 12 4.4.5数据传输健壮性 13 4.5个人信息安全 1 4.5.1个人信息采集 18 4.5.2个人信息存储 14 4.5.3个人信息加工 14 4.5.4个人信息转移 15 个人信息剧除 4.5.5 15 16 参考文献
GB/39576一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信息通信研究院、高通无线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真珍斑马技术(上海 贸易有限公司、联想移动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姚一楠、陈婉莹、董霁、翟世俊、王宇晓、王嘉义、杜志敏、翁元,李欣
GB/T39576一2020 引 言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传统智能终端手机、平板电脑等,并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因此出现了如车载智能终端,可穿戴智能终端、智能家居等很多具有融合功能的移动终端 用户在享受 其带来的丰富多彩的功能时,却也面临着很多安全风险 近年来,在具有融合功能的移动终端上恶意吸 费、隐私泄露等安全事件频发,大大影响到了用户的使用,也制约了其发展 究其原因,融合功能逐渐增 多,但是终端设计本身并没有过多的安全考虑,没有适当的安全保护,造成了个人信息泄漏、资费损失等 安全问题 因此,有必要对具有融合功能的移动终端的硬件、操作系统、外围接口、应用软件及个人信息 保护等方面提出一整套安全要求 本标准是GB/T39575一2020配套的测试方法 本标准针对GB/T39575一2020提出的技术指标 设计了相应的、科学的测试方法,用于验证具有融合功能的移动终端是否满是技术要求的规定的内容 通过本标准可加强对具有融合功能的移动终端安全能力的管理,可从测试方法角度保证安全能力要求 的实施,切实提高其安全能力 IN
GB/39576一2020 具有融合功能的移动终端安全能力 测试方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具有融合功能的移动终端安全能力的测试方法包括硬件安全能力、操作系统安全能 力.应用软件安全能力、通信连接安全能力、个人信息安全保护能力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制式的具有融合功能的移动终端,其他终端也可参考使用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95752020具有融合功能的移动终端安全能力技术要求 YD/T30822016移动智能终端上的个人信息保护技术要求 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具有融合功能的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withsyncreticfunction 可对人或物进行信息采集和处理,具备蜂窝网络和互联网络接人功能,支持语音或数据通信,用于 具有融合功能的终端设备 3.1.2 融合功能syecreticfunetion 基于终端硬件及软件资源和能力,在终端上承载的除语音和数据通信以外非通信行业功能(例如: 数字电视广播、车辆控制、扫码、人体信息采集等) 3.1.3 脱敏desensitization 通过模糊化等方法处理原始数据,以实现屏蔽敏感数据且屏蔽后的数据不可逆向恢复的数据保护 方式 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lnterface 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plicationPro ogrammlng CNVD: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ChinaNationalVulnerabilityDatabase CNNVD;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库(ChinaNationalVunerabilityDatabaseofInformationSeeuri ty
GB/T39576一2020 NFC;近场通信(NearFieldCommunication) SD;安全数字存储卡(SeeureDgitalMemoryCard) USB;通用串行总线(UnmiversalSerialBus) lAreaNetwork WLAN;无线局域网(wir irelessIocal 具有融合功能的移动终端安全能力测试方法 4.1概述 本章描述了针对具有融合功能的移动终端的各种安全能力进行评测的方法 评测结果有以下 两种: 未见异常;通过评测方法没有发现存在安全风险或安全事件; 不符合要求;直接发现安全事件或不符合安全能力要求; 本章所提及的技术要求见GB/T395752020. 4.2硬件安全 4.2.1标识唯- 测试编号;4.2.1 测试项目:标识唯 项目要求:见GB/395752020中5.1.1 预置条件;被测移动智能终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测试步骤: 步骤1:审查厂商提交的文档,查看硬件标识是否可被改写; 步骤2;尝试改写终端硬件标识信息 预期结果 硬件标识唯一且不可改写 若终端满足以上预期结果,则该项目评测结果为“未见异常”,否则为“不符合要求”,评测结束 4.2.2设计安全 测试编号;4.2.2 测试项目:设计安全 项目要求:见GB/T39575一2020中5.1.2 预置条件被测移动智能终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测试步骤 步骤1:审查厂商提交的文档,查看终端硬件芯片接口设计,密钥管理方式; 步骤2:尝试在未授权条件下调用芯片接口,访问内存; 步骤3:密钥的生成、分发和存储方式,评估密钥是否存在泄露的风险
GB/39576一2020 预期结果 芯片不存在隐蔽调用接口,且访问接口需要经过用户授权 密钥的产生,分发、使用、存储和销毁采用一定安全机制保护,不存在泄露风险 若终端满足以上预期结果,则该项目评测结果为“未见异常”,否则为“不符合要求”,评测结束 4.2.3防止物理攻击 测试编号;4.2.3 测试项目;防止物理攻击 项目要求:见GB/T395752020中5.1.3 预置条件;被测移动智能终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测试步骤 步骤1审查厂商提交的文档,验证厂商声明硬件具有防护非侵人,半侵人和侵人式等物理攻击的 能力; 步骤2.通过实验验证关键硬件具有抵抗旁路攻击、错误注人攻击的能力,旁路攻击包括但不限于简 单功耗分析、差分功耗分析、相关功耗分析、电磁辐射分析、模板分析等,错误注人攻击包括但不限于 时钟毛刺分析、电压毛刺分析、光信号分析、电磁信号分析等 步骤3;评估是否存在信息泄露,包括但不限于密钥加密数据,评估抵抗物理攻击的能力 预期结果: 具有融合功能的移动终端硬件具备安全防护机制,不存在泄漏点,无法获得或篡改密钥、加密数据等 信息 若终端满足以上预期结果,则该项目评测结果为“未见异常”,否则为“不符合要求”,评测结束 4.3系统及软件安全 4.3.1安全引导 测试编号;4.3.1 测试项目:安全引导 项目要求;见GB/T39575一2020中5.2.1 预置条件;被测移动智能终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测试步骤 步骤1;审查厂商提交的文档,查看被测终端是否具有安全启动机制 评估安全启动过程 预期结果 终端采用加密签名证书链验证等安全引导机制,非授权代码无法执行系统启动 若终端满足以上预期结果,则该项目评测结果为“未见异常”,否则为“不符合要求”,评测结束
GB/T39576一2020 4.3.2完整性校验 测试编号;4.3.2 测试项目;完整性校验 项目要求;见GB/T39575一2020中5.2.2 预置条件:被测移动智能终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测试步骤 步骤1:审查厂商提交的文档,查看被测终端系统是否具有完整性校验机制 步骤2;尝试篡改系统关键代码包括但不限于系统服务、权限管理文件校验等),并运行系统 预期结果 终端具有完整性校验机制,无法非授权修改关键代码,或篡改后代码无法运行 若终端满足以上预期结果,则该项目评测结果为“未见异常”,否则为“不符合要求",评测结束 4.3.3终端接入认证 测试编号:4.3.3 测试项目;终端接人认证 项目要求;见GB/T395752020中5.2.3 预置条件;被测移动智能终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测试步骤 步骤1;审查厂商提交的文档,查看被测终端是否具有接人认证机制 步骤2:使用非授权终端尝试接人相关网关或服务器,使用融合功能 预期结果 终端具有接人认证机制,且非授权终端无法介人网关或服务器,无法使用融合功能 若终端满足以上预期结果,则该项目评测结果为“未见异常”,否则为“不符合要求”,评测结束 4.3.4标识与鉴别 测试编号;4.3.4. 测试项目用户标识 项目要求:见GB/T39575一2020中5.2.4 预置条件被测移动智能终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GB/39576一2020 测试步骤 步骤1;查看终端系统是否有用户标识机制 步骤2;模拟操作系统用户进行注册和登录操作,检查标识是否唯一 预期结果 凡进人操作系统用户进行了用户表示(建立账号),且表示唯一并与用户名,别名、UID等一致 若终端满足以上预期结果,则该项目评测结果为“未见异常”,否则为“不符合要求”,评测结束 测试编号:4.3.4.2 测试项目:用户鉴别 项目要求:见GB/T395752020中5.2.4 预置条件;被测移动智能终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测试步骤 一商提交的文档文档,包括用户鉴别机制实现、存储过程等; 步骤l:审查 步骤2;模拟操作系统用户进行登录操作,并执行安全参数设置、口令修改、数据备份等安全功能相关 操作 预期结果 操作系统要求鉴别用户标识,且在执行安全功能之前执行了用户标识鉴别,且鉴别信息不可见,鉴别 信息实现了加密存储 若终端满足以上预期结果,则该项目评测结果为“未见异常”,否则为“不符合要求”,评测结束 测试编号;4.3.4.3 测试项目:鉴别失败处理 项目要求;见GB/T39575一2020中5.2.4 预置条件;被测移动智能终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测试步骤 步骤1;审查厂商提交的文档,是否提供用户鉴别失败处理措施 步骤2:模拟用户进行登录操作,并连续鉴别失败,检查系统是否依据预定义鉴别失败处理方法进行 了相应的处理 预期结果 用户无法登录系统,且系统按照预定规则执行了鉴别失败处理 若终端满足以上预期结果,则该项目评测结果为“未见异常”,否则为“不符合要求”,评测结束
GB/T39576一2020 4.3.5访问控制 测试编号;4.3.5.1 测试项目;访问控制规则 项目要求;见GB/T39575一2020中5.2.5 预置条件:被测移动智能终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测试步骤 步骤1审查厂商提交的文档,检查访问控制策略访问控制属性设置 步骤2:尝试使用非授权方式修改访问控制规则 预期结果 终端系统有访问控制策略且访问控制属性至少包括读、写、执行,非授权方式无法修改访问控制策略 或采用强制访问控制策略 若终端满足以上预期结果,则该项目评测结果为“未见异常”,否则为“不符合要求",评测结束 测试编号;4.3.5.2 测试项目访问控制执行 项目要求:见GB/T39575一2020中5.2.5 预置条件;被测移动智能终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测试步骤 步骤1:模拟操作系统用户尝试本地和远程访问,修改被保护的应用软件、数据 预期结果 终端需要用户确认访问过程,且对用户标识进行了鉴别,非授权用户无法访问保护数据 访问控制策略修改前经过用户鉴别,非授权用户无法更改 若终端满足以上预期结果,则该项目评测结果为“未见异常”,否则为“不符合要求”,评测结束 4.3.6权限控制 测试编号;4.3.6 测试项目:权限控制 项目要求:见GB/T39575一2020中5.2.6 预置条件被测移动智能终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测试步骤 步骤1:审查厂商提交的文档是否可安装应用软件,敏感AP是否可以被调用 步骤2:开发一款软件安装至被测终端,尝试调用敏感AP接口(包括但不限于拨打电话、发送短信、 定位、拍照,录音、访问通讯录)
GB/39576一2020 预期结果 终端无法安装除预置软件之外的应用软件; 终端可安装应用软件,且无敏感API暴露或提供敏感API权限控制策略,控制策略包括允许和拒绝 若终端满足以上预期结果,则该项目评测结果为“未见异常”,否则为“不符合要求”,评测结束 4.3.7安全域隔离 测试编号;4.3.7 测试项目:安全域隔离 项目要求:见GB/T395752020中5.2.7 预置条件;被测移动智能终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测试步骤 步骤1;审查终端安全策略文档,查看进程,线程,应用软件、用户之间是否采用隔离机制 ;尝试访向进程间.应用软件间用户间隔离数帮 步骤2 预期结果 终端提供安全域隔离机制,且隔离数据无法相互访问,或需要访问控制,且访问控制符合系统访问控 制策略 若终端满足以上预期结果,则该项目评测结果为"未见异常”,否则为“不符合要求”,评测结束 日志审计 4.3.8 测试编号:4.3.8.1 测试项目:审计记录 项目要求;见GB/T39575一2020中5.2.8 预置条件;被测移动智能终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测试步骤 步骤1;模拟用户对终端进行连续鉴别、存储耗尽,参数设置、网络访问等操作 步骤2:查看终端是否生成审计记录记录是否包括日期、对象、描述和结果,且日志与实际发生行为 致 预期结果 终端可生成审计日志,且日志内容与模拟操作过程一致,日志格式包含日期、对象、描述和结果 若终端满足以上预期结果,则该项目评测结果为“未见异常”,否则为“不符合要求”,评测结束
GB/T39576一2020 测试编号;4.3.8.2 测试项目;审计保护 项目要求;见GB/T39575一2020中5.2.8 预置条件:被测移动智能终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测试步骤 步骤1;审查终端是否提供审计保护机制 步骤2使用非授权用户尝试访问审计日志,并尝试修改、删除等操作 预期结果 终端提供审计保护机制,非授权用户无法访问审计日志,无法修改和破坏数据 若终端满足以上预期结果,则该项目评测结果为“未见异常”,否则为“不符合要求”,评测结束 4.3.9 系统安全性 测试编号:4.3.9 测试项目:系统安全性 项目要求:见GB/T39575一2020中5.2.9 预置条件;被测移动智能终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测试步骤 步骤1;审查终端系统、驱动,内核是否含有CNVD或CNNVD所定义的6个月以前的高危及以上漏 洞,评估是否会造成重大安全风险 预期结果 终端不含有明显的高危及以上漏洞,或漏洞不易利用,安全风险较低 若终端满足以上预期结果,则该项目评测结果为“未见异常”,否则为“不符合要求”,评测结束 4.3.10升级更新 测试编号;4.3.10 测试项目;升级更新 项目要求:见GB/T39575一2020中5.2.10 预置条件被测移动智能终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测试步骤 步骤1;检查操作系统是否提供升级更新能力 步骤2如果提供升级更新能力,使用非授权的操作系统进行更新,并检查终端状态 步骤3:使用授权系统进行更新,并检查终端是否在更新前提供备份可选项 步骤4;审查更新后安全属性状态
GB/39576一2020 预期结果 终端可鉴别系统更新来源,使用非授权系统无法正常更新,系统支持回滚不会出现异常现象;使用授 权系统可正常进行更新,且系统更新后数据不会丢失,安全属性与升级前一致 若终端满足以上预期结果,则该项目评测结果为“未见异常”,否则为“不符合要求”,评测结束 4.3.11软件安全 4.3.11.1应用软件来源 测试编号;4.3.11.1 测试项目;应用软件来源 项目要求;见GB/T395752020中5.2.11.l 预置条件;被测移动智能终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测试步骤 步骤1;检查操作系统融合功能相关应用软件是否预置在终端内,尝试提取应用软件; 步骤2:若未预置融合功能相关应用,则通过授权渠道下载安装融合功能相关应用软件 步骤3:尝试修改融合功能相关应用软件,再次尝试安装 预期结果 终端内预置融合功能相关应用软件,且不可提取,或提取后不可重新安装 若终端未预置融合功能相关应用软件,则系统可鉴别应用软件来源,并可安装授权渠道获得的应用 软件 修改重打包后的应用软件,无法安装 若终端满足以上预期结果,则该项目评测结果为“未见异常”,否则为“不符合要求”,评测结束 4.3.11.2应用软件签名 测试编号;4.3.11. 测试项目;应用软件签名 项目要求:见GB/T395752020中5.2.11.2 预置条件;被测移动智能终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测试步骤 步骤1检查终端是否提供应用软件签名认证机制 步骤2;使用合法签名应用软件安装到终端上 步骤3;使用非认证签名应用软件安装到终端上 预期结果: 终端提供应用软件签名认证机制,经过签名认证的应用软件可以安装到被测终端上,未经认证的应用 软件安装时,终端可识别软件状态,禁止软件安装或需要用户确认 若终端满足以上预期结果,则该项目评测结果为“未见异常”,否则为“不符合要求”,评测结束
GB/T39576一2020 4.3.11.3应用软件安全 测试编号;4.3.11.3 测试项目;应用软件安全 项目要求;见GB/T39575一2020中5.2.11.3 预置条件:被测移动智能终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测试步骤 步骤1:尝试逆向分析终端融合功能相关应用软件、审查代码逻辑、提取用户个人信息、尝试进行反编 译、重打包,动态调试等行为 预期结果 终端无法提取应用软件,或应用软件支持代码混淆、认证签名、反动态调试等安全机制 若终端满足以上预期结果,则该项目评测结果为"未见异常”,否则为“不符合要求" ”,评测结束 4.3.11.4身份鉴别认证 测试编号;4.3.11.4 测试项目:身份鉴别认证 项目要求;见GB/T395752020中5.2.11.4 预置条件;被测移动智能终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测试步骤 步骤1;运行融合功能相关应用软件,检查融合功能使用前是否有登录,认证、密码策略等机制 步骤2;检查融合功能是否涉及支付、交易等流程,运行该业务,检查是否有多次认证过程,评估验证 手段 预期结果 使用融合功能前有登录,认证等机制,且进行高风险业务前,采用了二次认证过程,认证方式包括但不 限于短信验证码、动态口令、数字证书生物识别等方式 若终端满足以上预期结果,则该项目评测结果为“未见异常”,否则为“不符合要求”,评测结束 4.3.11.5最小化权限 测试编号;4.3.1l.5 测试项目:;最小化权限 项目要求:见GB/T39575一2020中5.2.11.5 预置条件被测移动智能终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10
GB/39576一2020 测试步骤 步骤1;审查预置应用软件申请的权限,或可以访问的系统资源,包括但不限于个人信息、多媒体数 据、系统数据等; 步骤2:运行应用软件遍历软件功能,检查实际调用接口及访问的系统资源 步骤3;审查融合功能相关软件设计方案,采用不同用户登录操作融合功能,审查终端是否按照约定 规则对不同用户权限进行了限制 预期结果 预置应用软件所申请的权限及访问的资源均在软件合理业务范围内,不存在滥用行为;对不同用户采 用了分权管理,用户间不存在权限滥用 若终端满足以上预期结果,则该项目评测结果为“未见异常”,否则为“不符合要求”,评测结束 4.4通信连接安全 4.4.1网络接入安全 测试新号LA 测试项目;网络接人安全 项目婆求见GBT3857" -2020中5.3.l 预置条件;被测移动智能终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测试步骤 步骤1;审查厂商提交的文档,查看终端是否支持安全协议和融合功能相关协议 预期结果: 终端支持安全协议实现,支持融合功能协议实现,且安全相关部分符合相应国家或行业标准 若终端满足以上预期结果,则该项目评测结果为“未见异常”,否则为“不符合要求”,评测结束 4.4.2外围接口安全 测试编号;4.4.2 测试项目:无线外围接口 项目要求:见GB/T395752020中5.3.2 预置条件;被测移动智能终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测试步骤: 步骤1:检查终端是否支持wLAN、蓝牙、NFC、USB,SD等外围接口; 步骤2;遍历各个外围接口和物理端口,尝试建立数据连接,并尝试获取业务敏感信息 步骤3;尝试接人自启动终端外接存储设备 1
GB/T39576一2020 预期结果 终端未包含未声明的外围接口,能够提示用户连接状态,建立数据连接和数据传输前需要用户确认才 进行,且未经授权无法获得业务敏感信息,终端闲置物理端口禁用或授权使用,外接存储设备无法自 启动 若终端满足以上预期结果,则该项目评测结果为“未见异常”,否则为“不符合要求”,评测结束 4.4.3数据传输完整性 测试编号;4.,4.3 测试项目:数据传输完整性 项目要求;见GB/T395752020中5.3.3 预置条件,被测移动智能终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测试步骤 步骤1;审查厂商提交的文档检查数据通信过程是否采用完整性保护; 步骤2;被测终端连接融合功能平台,模拟传输信息数据,通信中断、中间人攻击等过程 预期结果 终端采用完整性校验机制,信息无法篡改或经过篡改的信息无法传输,并进行告警等处理,终端包含 中断、时延处理机制 若终端满足以上预期结果,则该项目评测结果为“未见异常",否则为"不符合要求",评测结束 4.4.4数据传输保密性 测试编号:4.4.4 测试项目:数据传输保密性 项目要求;见GB/T39575一2020中5.3.4 预置条件;被测移动智能终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测试步骤 步骤1;审查厂商提交的文档,检查终端采用的加密实现方法 步骤2;被测终端连接融合功能平台,采用加密方式模拟传输信息数据 步骤3;使用抓包工具,监听传输数据信息 预期结果 终端对通信数据提供了加密保护功能,网络包无法还原明文数据,且采用主流加密算法并符合相关行 业规定 若终端满足以上预期结果,则该项目评测结果为“未见异常”,否则为“不符合要求”,评测结束 12
GB/39576一2020 4.4.5数据传输健壮性 测试编号;4.4.6 测试项目;数据传输健壮性 项目要求;见GB/T39575一2020中5.3.6 预置条件:被测移动智能终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测试步骤 步骤1:审查厂商提交的文档,检查终端采用的异常处理方法; 步骤2:被测终端连接融合功能平台,模拟传输信息数据 步骤3;终端构造非法信息模拟与平台通信 预期结果 终端可识别非法信息,并进行告警,提示、拒绝通信等措施,防止出现异常情况 若终端满足以上预期结果,则该项目评测结果为“未见异常”,否则为"不符合要求",评测结束 4.5个人信息安全 4.5.1个人信息采集 测试编号;4.5.1 测试项目:个人信息采集 项目要求;见GB/T39575一2020中5,4.1 预置条件;被测移动智能终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测试步骤 步骤1;审查终端融合功能是否存在收集个人信息的行为,在终端上构造个人信息 步骤2:若存在收集个人信息的行为,则判断其是否向用户明示收集目的和范围,且征得了用户同意 步骤3;检查终端是否提供数据采集关闭功能 预期结果 终端不存在收集个人信息的行为 若终端存在收集个人信息的行为,则收集前明示用户收集目的和范围,并在收集前经过了用户确认 终端提供数据采集关闭功能 若终端满足以上预期结果,则该项目评测结果为“未见异常”,否则为“不符合要求”,评测结束 13
GB/T39576一2020 4.5.2个人信息存储 测试编号;4.5.2 测试项目:个人信息存储 项目要求;见GB/T39575一2020中5.4.2 预置条件:被测移动智能终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测试步骤 步骤1:审查终端是否存在本地存储个人信息的行为,在终端上构造个人信息 步骤2;若终端存储个人信息,则尝试读取终端个人信息,查看是否有访问控制机制 步骤3:采用授权的方式提取账户设置类、传感采集类、金融支付类数据,并查看是否为明文存储 人信息类型定义见YD/T30822016 预期结果: 终端未在本地存储个人信息 若终端在本地存储个人信息,则终端提供了权眼校验,用户鉴别等访问控制机制,未授权用户无法读 取个人信息 账户设置类,传感采集类、金融支付类数据无法提取或为密文存储,无法还原原始数据 若终端满足以上预期结果,则该项目评测结果为“未见异常”,否则为“不符合要求",评测结束 4.5.3个人信息加工 测试编号;4.5.3 测试项目:个人信息加工 项目要求见GB/T39575一2020中5.4.3 预置条件;被测移动智能终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测试步骤 步骤1;审查终端是否可以修改存储的个人信息,在终端上构造个人信息 步骤2;若终端可以修改个人信息,尝试修改终端个人信息,查看是否明示了个人信息的加工目的和 范围; 步骤3;采用授权的方式修改个人信息; 步骤4;采用非授权的方式修改个人信息; 步骤5;查看终端传感采集类数据,审查是否采用了脱敏处理 预期结果 终端不可修改存储的个人信息 若终端可以修改个人信息,则在加工前明示了个人信息加工目的和范围,且与实际情况相符,且未授 权用户不可修改个人信息 终端若含有传感采集类数据,则数据采用了抑制、隐藏、泛化、随机化等技术手段进行了脱敏处理 若终端满足以上预期结果,则该项目评测结果为“未见异常”,否则为“不符合要求”,评测结束 14
GB/39576一2020 4.5.4个人信息转移 测试编号;4.5.4 测试项目:个人信息转移 项目要求;见GB/T39575一2020中5.4.4 预置条件;被测移动智能终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测试步骤 步骤1:审查终端是否可以转移个人信息的行为,在终端上构造个人信息 步骤2:若终端可以转移个人信息,测尝试转移终端个人信息,查看是否与终端约定目的和用途相同, 传输前是否经过双向验证过程 步骤3;若终端通过公共网络传输账户设置类传感采集类,金融支付类个人信息时,则构造非法数据 模拟进行传输; 步骤4:;使用抓包工具检查网络传输数据 预期结果 终端不可转移个人信息 若终端可以转移个人信息,则在转移前明示了个人信息转移目的和范围,且与实际情况相符,且转移 数据前经过了双方身份认证和授权 终端若含有账户设置类、传感采集类、金融支付类信息,则非法信息无法送出或接收,且数据采用密文 方式 若终端满足以上预期结果,则该项目评测结果为“未见异常”,否则为“不符合要求”,评测结束 4.5.5个人信息删除 测试编号:4.5.5 测试项目:个人信息删除 项目要求;见GB/T39575一2020中5.4.5 预置条件;被测移动智能终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测试步骤 步骤1;审查终端是否提供删除选项,可删除个人信息; 步骤2;尝试使用授权用户删除使用记录类、账户设置类、传感采集类,金融支付类信息,并检查删除 后终端状态; 步骤3;尝试恢复传感采集类信息,金融支付类信息,检查信息是否彻底删除 预期结果 终端提供给授权用户个人信息删除选项 若终端授权用户可删除使用记录类、账户设置类、传感采集类、金融支付类信息,且传感采集类信息、 金融支付类信息在删除后无法恢复 若终端满足以上预期结果,则该项目评测结果为“未见异常”,否则为“不符合要求”,评测结束 15
GB/T39576一2020 参 考文献 [1]YD/T2407移动智能终端安全能力技术要求 [[2]YD/T2408移动智能终端安全能力测试方法 [[3]YD/T2674一2013移动智能终端信息安全设计导则 16

移动终端安全能力测试方法GB/T39576-2020的融合功能探讨

移动终端的广泛应用催生了各种各样的安全威胁,如数据泄露、恶意软件、网络攻击等。因此,对移动终端的安全能力进行测试是至关重要的。GB/T39576-2020是我国发布的关于移动终端安全能力测试方法的标准,其中融合功能测试是其中的重要部分之一。

融合功能是指移动终端具备多种功能,例如通话、短信、互联网、应用程序等,这些功能相互融合得以实现更复杂的任务,例如在线支付、社交网络等。在移动终端的安全测试中,融合功能测试就是验证移动终端在不同功能之间的切换和信息传递是否安全可靠。

融合功能测试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 环境模拟:测试环境应该尽可能接近真实环境,包括网络状态、软件版本和配置等。
  • 功能交互测试:测试移动终端在多种功能之间的切换和信息传递是否正常。例如,在进行在线支付时,需要验证通话中断后是否能够自动恢复到支付页面。
  • 数据安全测试:测试移动终端在不同功能之间的数据传输是否安全可靠。例如,检查移动终端在使用互联网浏览器访问敏感网站时,是否有足够的加密保护措施。
  • 应用程序测试:测试移动终端上的应用程序在不同功能之间的切换和信息传递是否安全可靠。例如,检查应用程序是否具备足够的权限管理和数据保护机制。

总体来说,融合功能测试是移动终端安全能力测试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专业人士评估移动终端在不同功能之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实际测试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测试方案和测试流程,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可信性和准确性。

具有融合功能的移动终端安全能力测试方法的相关资料

    和具有融合功能的移动终端安全能力测试方法类似的标准

    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质量评价规范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质量评价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质量评价规范的编号:GB/T39614-2020。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质量评价规范共有20页,发布于2020-12-14
    猪囊尾蚴病诊断技术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猪囊尾蚴病诊断技术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猪囊尾蚴病诊断技术的编号:GB/T18644-2020。猪囊尾蚴病诊断技术共有25页,发布于2020-12-14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