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3633-2015

永磁式直流测速发电机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specificationforpermanentmagnetD.C.tachogenerator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永磁式直流测速发电机通用技术条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永磁式直流测速发电机通用技术条件的编号:GB/T13633-2015。永磁式直流测速发电机通用技术条件共有17页,发布于2015-12-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K24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29.160.30
  • 实施日期2015-12-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7页
  • 文件大小432.42KB

永磁式直流测速发电机通用技术条件


国家标准 GB/13633一2015 代替GB/T136331992 永磁式直流测速发电机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speeifieationforpermanentmagnetD.C.tachogeneraton 2015-05-15发布 2015-12-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13633一2015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36331992《永磁式直流测速发电机通用技术条件》. 本标准与GB/T13633一1992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为了与GB/7345一2008《控制电机基本技术要求》协调一致,在第1章内容编排上进行了比 较大的调整 -增加了测速机在“大于机座130”及“小于机座130”时绝缘介电强度对漏电流峰值的详细要求 见4.9); 增加“盐雾”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4.28); 增加了纹波系数有效值的测试方法(见4.1823, 对试验设备的精度有更具体的要求 删除“短时电压稳定度”和“长时电压稳定度”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1992版4.16、4.17) 本标准由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微电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安微电机研究所、山东山博电机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易能立方科技有限公司,成 都精密电机厂,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京仪敬业电工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文霞、马德利,王健、彭声峻、江孝林、杜端华、赵东虹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36331992
GB/I13633一2015 永磁式直流测速发电机通用技术条件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永磁式直流测速发电机的分类,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交付准备 本标准适用于永磁式直流测速发电机(以下简称测速机.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件 GB/T2828.1一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7345一2008控制电机基本技术要求 GB/T7346控制电机基本外形结构型式 GB/T10405一2009控制电机型号命名方法 JB/T8162一1999控制电机包装技术条件 分类 3.1型号 测速机型号命名应符合GB/T10405一2009的规定(参见附录A),或由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3.2机座号 测速机包括组装式和分装式结构型式,机座号按GB/T7346的规定 3.3电路图 电路图如图1所示 3.4技术性能参数 测速机的技术性能参数包括测速机在最大线性工作转速时的最大负载电流或最小负载电阻,由产 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GB/T13633一2015 3.5旋转方向 测速机的旋转方向从非换向器端看逆时针方向为正方向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4.1外观 4.1.1技术要求 测速机表面不应有锈蚀、碰伤,划痕,涂覆层剥落,紧固件连接应牢固,引出线、螺纹接线柱或接线片 应完整无损,颜色和标志应正确,铭牌的字迹和内容应清晰无误,且不能脱落 4.1.2试验方法 目检渊逃机外观,应符合t.I的要求 4.2引出线或接线端强度 4.2.1技术要求 测速机引出线或接线端强度应符合GB/T7345一2008的规定 4.2.2试验方法 按GB/T7345一2008规定的方法检查引出线或接线端强度,应符合4.2.1的要求 4.3外形和安装尺寸 4.3.1技术要求 测速机的外形和安装尺寸应符合GB/T7346或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4.3.2试验方法 用能够保证尺寸精度要求的量具检查测速机外形及安装尺寸,应符合4.3.1的要求 4.4径向间隙 4.4.1技术要求 组装式测速机的径向间隙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4.4.2试验方法 按GB/T73452008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查,应符合4.4.1的要求 4.5轴向间隙 4.5.1技术要求 组装式测速机的轴向间隙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4.5.2试验方法 按GB/T73452008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查,应符合4.5.1的要求
GB/T13633一2015 4.6轴伸径向圆跳动 4.6.1技术要求 组装式测速机的轴伸径向圆跳动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4.6.2试验方法 按GB/T7345一2008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查,应符合4.6.1的要求 4.7安装配合面的同轴度 4.7.1技术要求 测速机的安装配合面的同轴度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4.7.2试验方法 按GB/T7345-2008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查,应符合4.7.1的要求 4.8安装配合端面的垂直度 4.8.1技术要求 测速机安装配合端面的垂直度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4.8.2试验方法 按GB/T73452008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查,应符合4,8.1的要求 4.9绝缘介电强度 4.9.1技术要求 测速机应能承受表1规定的试验电压,而无绝缘击穿或飞弧现象,130机座号及以下测速机绕组的 漏电流峰值应不大于5mA.130机座号以上测速机的漏电流峰值应不大于10mA.漏电流不包括试验 设备的电容电流 重复本项试验时,其电压值为原试验电压值的80% 表1 电压持续时间 最大线性工作转速时输出电压值 试验电压 min 20 250 >2060 500 >60l15 750 4.9.2试验方法 按GB/T73452008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4.9.1的要求
GB/T13633一2015 4.10绝缘电阻 4.10.1技术要求 在正常试验大气条件及在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低温条件下,电枢绕组对机壳或轴孔间的绝缘 电阻应不小于50MQ;在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高温条件下,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MQ;在产品专用 技术条件规定的湿热条件下,24及以下机座号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0.5MQ,28及以上机座号的绝缘电 阻应不小于1MQ 4.10.2试验方法 -2308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其值应符合4.10.1的要求 按GB/T7345 4.11 电枢电阻 4.11.1技术要求 电枢电阻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其允差应在规定值的士15%范围内 4.11.2试验方法 电枢静止在不同位置(至少三处),用电阻测试仪测量测速机两引出线或接线端的电枢电阻,或采用 其他能保证精度的方法进行测量,其平均值应符合4.11.1的要求 4.12输出电压极性、出线方式及线端标记 4.12.1技术要求 测速机的出线方式可用引出线、螺纹接线柱或接线片(柱),引出线的长度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 的规定 正,负极性标记应符合表2规定 表2 出线方式 正极性标记 负极性标记 红 黑或白 引出线 蓝 黄 螺纹接线柱 接线片(柱) A2 A1 4.12.2试验方法 按4.12.1的规定,检查测速机在不大于最大线性工作转速下沿正方向旋转时,其输出电压极性、出 线方式及线端标记应符合4.12.1的要求 4.13超速 4.13.1技术要求 测速机应能承受最大线性工作转速的125%,历时2min的超速试验而无机械及电气损伤
GB/T13633一2015 4.13.2试验方法 将测速机驱动于最大线性工作转速的125%,历时2min,其结果应符合4.13.1的规定 4.14输出斜率及输出斜率偏差 4.14.1技术要求 测速机的输出斜率及输出斜率偏差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4.14.2试验方法 按图2接线.最小负载电阻R和测试仪表内阻的并联电阻不得小于电枢电阻的100倍,用稳速驱 动装置暴动测建机,使其转迷达到1s07amn若最大线性工作转速低于1500/mm,则驱动于最大 线性工作转速 测速机的输出斜率及输出斜率偏差应符合4.14.1的要求 测试仪表 群 TG 图2 4.15输出电压不对称度 4.15.1技术要求 测速机的输出电压不对称度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4.15.2试验方法 按图2接线,最小负载电阻R和测试仪表内阻的并联电阻不得小于电枢电阻的100倍,用稳速驱 动装置驱动于1500r/min,若最大线性工作转速低于1500r/nmin,则驱动至最大线性工作转速,其输 出电压不对称度按式(1)计算,结果应符合4.15.1的要求 -U 2U一 K,= ×100% U十U 式中 输出电压不对称度,用百分数表示(%); K 为正方向上测量的电压值,单位为伏特(). U 为反方向上测量的电压值,单位为伏特(V) U 4.16换向 4.16.1技术要求 当有要求时,测速机在最大线性工作转迷和最小负载下运行换向火花应不大于1一级
GB/T13633一2015 4.16.2试验方法 目视测速机的换向火花,应符合4.16.1的要求 线性误差 4.17 4.17.1技术要求 线性误差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4.17.2试验方法 按图2接线,测速机接最小负载电阻R,用稳速驱动装置驱动测速机,在试验的最低转速至最大线 性工作转速范围内大致均匀地选至少5个转速点,试验的最低转速为最大线性工作转速的10%,测量 各转速时的输出直流电压;正反转使用的测速机应在两个方向上单独测量计算,正反两个方向上的最大 ),式(3)计算,结果应符合4.17.1的要求 值为该测速机的线性误差 线性误差心,按式(2 U一nU o X100% (2 nU 式中: 线性误差,用百分数表示(%); d 相应各测量转速,单位为千转每分(kr/min); U -转速nk 时的输出电压,单位为伏特(V); 千转/分时的加权平均电压,单位为伏特(V),并按式(3)进行计算 U U十U十十U+U (3 U =9 nn-nn 式中: -转速n,时的输出电压,单位为伏特(V); U 0 -转速n,时的输出电压,单位为伏特(V); U -最大线性工作转速n,时的输出电压,单位为伏特(V); 为各测量点转速,单位为千转每分(kr/min) H1,,",7 最大线性工作转速,单位为千转每分(kr/min) n 4.18纹波系数 4.18.1技术要求 测速机的纹波系数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4.18.2试验方法 4.18.2.1峰-峰值纹波系数 将测速机与稳速驱动装置同轴联结,按图2接线,最小负载电阻R和测试仪表内阻的并联电阻不 得小于电枢电阻的100倍 将测速机用稳速驱动装置驱动于1500r/min(若最大线性工作转速低于 1500r/min,则驱动于最大线性工作转速),用波形记录仪记录测速机输出电压波形(如图3),读取一周 范围内输出电压最大值和最小值,并按式(4)计算纹波系数,所测数据系指正、反两个方向的两组数据 其纹波系数应符合4.18.1的要求
GB/I13633一2015 图3 Um Umin ×100% K 1 Ua maX 式中 K 纹波系数,用百分数表示(%); U 输出电压最大值,单位为伏特(V); 输出电压最小值,单位为伏特(v Uma 洼1;波形记录仪包括示波器和x-Y函数记录仪等 洼2测试时高低频干扰信号影响测试时,可对干扰信号进行滤波,详细要求由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4.18.2.2有效值纹波系数 将测速机与稳速驱动装置同轴联结,按图2接线,最小负载电阻R和测试仪表内阻的并联电阻不 得小于电枢电阻的100倍 将测速机用稳速驱动装置驱动于1500r/min(若最大线性工作转速低于 1500 rr /min,则驱动于最大线性工作转速),图2中测试仪表分别采用有效值电压表和直流电压表进行 测量时,其读数分别为U 和U,则按式(5)计算纹波系数,所测数据系指正、反两个方向的两组数据,其 纹波系数应符合4.18.1的要求 K =货×100% 式中: -纹波系数,用百分数表示(%) K U 有效值电压表测量值,单位为伏特(V); U 直流电压表测量值,单位为伏特(V 注:测试时高低频干扰信号影响测试时,可对干扰信号进行滤波.详细要求由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4.19变温误差 4.19.1技术要求 当有要求时,测速机的变温误差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4.19.2试验方法 按图2接线,最小负载电阻R和测试仪表内阻的并联电阻不得小于电枢电阻的100倍 将环境温 度分别调整到接近环境温度规定的最低温度及最高温度t.,测速机在此温度下达到稳定非工作温度 后,用稳速驱动装置驱动于最大线性工作转速,并立即读取其电压值 变温误差按式(6)计算,结果应符 合 4.19.1的要求
GB/T13633一2015 U1一U ×100% o- 一下 C 式中: 变温误差,用每摄氏度电压变化率的百分数表示(%/C)5 o U 环境温度为t时的输出电压,单位为伏特(V); U -环境温度为t时的输出电压,单位为伏特(V); 最低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 t 最高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 4.20质量 4.20.1技术要求 测速机的质量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4.20.2试验方法 用相对精度不低于1%的衡器,称量测速机的质量,应符合4.20.1的要求 4.21温升 4.21.1技术要求 当有要求时,测速机的绕组温升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4.21.2试验方法 按GB/T7345一2008规定,将测速机安装在标准试验支架上,应避免通过轴伸及与其所连接物体 进行热量传递,并且不受外界热辐射及气流的影响,测速机在此温度下达到稳定非工作温度,测量绕组 的直流电阻Ri 再将测速机接最小负载电阻,驱动于最大线性工作转速,测速机达到稳定工作温度时, 测取同一绕组的直流电阻R 温升由式(7)计算,结果应符合4.21.1的要求 R:一R 0一 (235十t十(t,一t R 式中: 绕组温升,单位为开尔文(K); 规定绕组达到稳定工作温度时的直流电阻,单位为欧姆(Q); R R 规定绕组达到稳定非工作温度时的直流电阻,单位为欧姆(Q) -测量绕组直流电阻(Ri)时的试验箱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 测量绕组直流电阻(R,)时的试验箱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4.22低温 4.22.1技术要求 测速机应能承受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低温试验,测速机的绝缘电阻应符合4.10.1的规定、输 出斜率应符合4.14.1l的规定,在箱外立即检查测速机各部件不能有影响其正常工作的裂纹或变形 4.22.2试验方法 测速机接最小负载电阻,不通电置于试验箱中,箱温逐渐降低至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低温极限 值,温差士2C 在箱内使测速机达到稳定非工作温度,检查测速机绝缘电阻,并在箱外立即检查测速 机输出斜率,应符合4.22.1的要求
GB/I13633一2015 4.23高温 4.23.1技术要求 测速机应能承受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高温试验,测速机的绝缘电阻应符合4.10.1的规定,其 输出斜率应符合4.14.1的规定,测速机各部件不能有影响其正常工作的裂纹或变形,组装式测速机轴 承内的油脂不允许有外溢现象 4.23.2试验方法 测速机接最小负载电阻,不通电置于试验箱中,箱温逐渐升高至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高温极限 值,温差士2C 在箱内使测速机达到稳定非工作温度,然后将测速机驱动至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 最大线性工作转速,待测速机达到稳定工作温度后,检查测速机绝缘电阻,并在箱外立即检查测速机输 出斜率,应符合4.23.1的要求 4.24振动 4.24.1技术要求 测速机应能承受GB/T7345一2008规定的一种振动试验 除另有规定外,试验时测速机不运转 试验后测速机不应出现零部件松动或损坏,检查测速机的输出斜率、输出电压不对称度和纹波系数,应 分别符合4.14.1、4.15.1和4.18.1的规定 2 试验方法 4.24.2 测速机按GB/T73452008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后应符合4.24.1的要求 4.25冲击 4.25.1技术要求 测速机应能承受GB/T7345一2008规定的一种冲击试验 除另有规定外,试验时测速机不运转 试验后测速机不应出现零部件松动或损坏,检查测速机的输出斜率、输出电压不对称度和纹波系数,应 分别符合4.14.1、4.15.1和4.18.1的规定 4.25.2试验方法 测速机按GB/T7345一2008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后应符合4.25.】的要求 4.26恒定湿热 4.26.1技术要求 测速机应能承受温度为40C士2C,相对湿度为90%一95%,时间为48h或按产品专用技术条件 规定的恒定湿热试验,试验后在箱内测其绝缘电阻应符合4.10.1的要求,在箱外立即检查,测速机应无 明显的外观质量变坏及影响正常工作的锈蚀现象 4.26.2试验方法 测速机按GB/T7345一2008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期间测速机不运转,试验后应符合4.26. 的要求
GB/T13633一2015 4.27寿命 4.27.1技术要求 测速机寿命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寿命试验后,检查输出斜率、输出电压不对称度、线 性误差、纹波系数应符合4.l4.1、4.15.1、4.17.1、4.18.1的规定 4.27.2试验方法 测速机在最小负载电阻及二分之一最大线性工作转速下,按4.27.1的规定进行试验,试验期间允 许用浸过清洁酒精或浸过汽油的清洁白布带擦净换向器表面,时间间隔不低于100h,但不允许对换向 器进行车削加工,并每隔8h改变一次旋转方向 试验后应符合4.27.1的要求 4.28盐雾 4.28.1技术要求 当有要求时,测速机应能承受GB/T7345-2008或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盐雾试验 试验后 任何部位不能有明显的腐蚀迹象和破坏性变质 4.28.2试验方法 测速机按GB/T7345一2008的规定进行试验 试验后应符合4.28.1的要求 试验条件 5.1大气条件 试验的大气条件按GB/T73452008规定 5.2测试仪器仪表精度 -般稳迷转台的稳迷精度应不低于o.1% 其他测试仪表精度均不低于0.5级. 电压表的内阻应远大于最小负载电阻 5.3测速机的安装 如无特殊规定,试验时测速机应轴向水平安装在试验支架上,允许在冷态下测量 检验规则 6.1检验分类 a)鉴定检验; b 质量一致性检验 6.2鉴定检验 6.2.1鉴定检验时机和条件 当有要求时,鉴定检验应在国家认可的实验室按通用技术条件规定进行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鉴定检验: 10o
GB/T13633一2015 新产品设计确认前; a b 已鉴定产品设计或工艺变更时; 已鉴定产品关键原材料,原器件变更时; c d)产品制造场所改变时 6.2.2样机数量 从批产品中随机抽取6台样机,其中4台供鉴定检验用,另外两台保存备用 定型批产品数量不足 6台时,应全数提交鉴定检验 但供鉴定检验样机数量不得少于两台 6.2.3检验程序 鉴定检验项目、基本顺序和样机编号由产品专用技术条件参照表3规定进行 表3 质量一致性检验 技术要求和试验 鉴定检验 序号 检验项目 方法条款 样机编号 A组检验 C组检验 外观 4.1 12,3.4 引出线或接线蹦强度 4.2 1,2,3,4 外形和安装尺寸 4.3 1.2.3.4 径向间隙"" 1,2,3,4 4,4 1,2,3,4 轴向间隙" 4.5 轴伸径向圆跳动 4.6 1,2,3,4 安装配合面的同轴度" 4.7 1,2,3,4 安装配合端面的垂直度 4.8 1,2,3,4 绝缘介电强度 1.2.3.4 4.9 绝缘电阻 .10 0 1.2.3.4 1 电枢电阻 4.ll 1,2,3,4 输出电压极性、出线方式及 12 4.12 1,2,3,4 线端标记 13 超浊 4.13 1,2,3,4 14 输出斜率及输出斜率偏差 4.14 1,2,3,4 15 输出电压不对称度 4.15 1,2,3,4 换向 16 4.16 1,2,3,4 线性误差 4.17 117 1.2.3.4 18 纹波系数 .18 1,2,3,4 19 变温误差 4.19 1,2,3, 20 质量 4.20 12 21 温升" 4.21 1,2,3,4 22 低温 4.22 3,4 23 高温 4.23 3,4
GB/T13633一2015 表3(续 质量一致性检验 技术要求和试验 鉴定检验 序号 检验项目 方法条款 样机编号 A组检验 C组检验 24 振动 4.24 1,2,3,4 25 4.25 1.2.3.4 冲击" 26 4.26 恒定湿热" 3,4 27 寿命" 4.27 1,2 28 盐雾" 4.28 1,2 注;“、”"表示进行该项目检验,“一"表示不进行该项目检验 分装式测速机不检验 当有要求时,需进行检验的项目 分装式测速机可用部件进行检验; 分装式测速机可随整机考核,在试验得出结论前不影响测速机交货或鉴定 6.2.4检验结果的评定 6.2.4.1 合格 鉴定检验用样机的全部项目检验符合要求,则鉴定检验合格 6.2.4.2不合格 只要有一台样机的任一项目不符合要求,则鉴定检验不合格 6.2.4.3偶然失效 当鉴定部门确定测速机某一不合格项目属于孤立性质的偶然失效时,允许在每次提交的样机中取 一台备用样机代替失效样机,并补做失效发生前(包括失效时)的所有项目 然后继续试验,若再有一台 样机的任一个项目不符合要求,则鉴定检验不合格 6.2.4.4性能降低 样机经环境试验后,允许出现不影响其使用的性能降低,性能降低的允许值由产品专用技术 条件规定 6.2.4.5环境试验期间和试验后的性能严重降低 样机在环境试验期间和试验后,出现影响其使用的性能严重降低时,鉴定部门可以采取两种方式 -种认为鉴定不合格;另一种当一台样机出现失效时,允许用新的两台样机代替,并补做失效发生前(包 括失效时)的所有试验,然后补足原样机数量继续试验,若再有一台样机的任一个项目不合格,则鉴定检 验不合格 6.2.5同类型产品鉴定检验 当某一类同机座号的两个及两个以上型号的测速机同时提交鉴定检验时,每种型号均应提交四台 样机,所有样机应通过质量一致性中的A组检验,然后选取四台有代表性的不同型号的样机进行其余 12
GB/T13633一2015 项目的试验 试验结果评定按6.2.4规定 任一台样机的任一项目不合格,则其所有的测速机鉴定检 验不合格 本检验不允许样机替换 若鉴定检验合格,则同时提交的所有型号的测速机均鉴定合格 对此后制造的同类同机座不同型号测速机或对原型号设计更改的测速机应进行差异性鉴定检验 差异性鉴定检验合格,则认为该型号测速机鉴定检验合格 6.3质量一致性检验 6.3.1分类 质量一致性检验分为A组和C组检验 A组检验是为了证实测速机产品是否满足常规质量要求所进行的出厂检验 a C组检验是周期性的检验 b 6.3.2A组检验 A组检验项目及基本顺序按表3规定进行 A组检验可以抽样或逐台进行 抽样按GB/T2828.1一2012中检验水平I,一次抽样方案进行 接收质量限(AQL值),由使用方和制造方协商选定 逐台检验中,测速机若有一项或一项以上不合格,则该测速机为不合格品 A组检验合格,则除抽样中的不合格测速机之外,用户应整批接收 若A组检验不合格,则整批拒收,由制造商消除缺陷并剔除不合格品后,再次提交A组检验 注,表3所列项目,由制造商根据测速机特点和质量控制要求程度选择使用 所选项目应满足法律法规和用户要求 6.3.3C组检验 C组检验项目及基本顺序按表3规定进行 6.3.3.1检验时机和周期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一般应进行C组检验: a)相关项目检验; bA组检验结果与鉴定检验结果发生较大偏差时 c)周期检验 除非另有规定,每两年应至少进行一次; 政府或行业监管产品质量或用户要求时 d 6.3.3.2检验规则 C组检验项目及基本顺序按表3规定进行 C组检验样机从已通过A组检验的产品中抽取,对未作过A组检验的样机应补作A组检验项目 的试验,待合格后方能进行C组检验其余项目的试验 C组检验样机数量及检验结果评定按6.2.2和6.2.4的规定 若C组检验不合格,由制造商消除不合格原因后,重新进行C组检验 交付准备 7.1标志 每台测速机都应有铭牌,铭牌上的数据应保证测速机在使用期间字迹清晰,不应剥落,其内容至少 应包括: 13
GB/T13633一2015 a)产品型号; b 制造编号; 制造厂名或商标 7.2包装 测速机包装应符合JB/T8162一1999的规定,制造商应确保产品通过包装能得到有效防护 7.3运输 包装的测速机在运输过程中应小心轻放,避免碰撞和敲击,严禁与酸碱等腐蚀性物质放在一起 制 造商应将通过标识和协议方式将运输条件告知用户承运商 7.4储存 测速机应储存在环境温度为-10C一35C,相对湿度不大于85%清洁,通风良好的库房内,空气 中不得含有腐蚀性气体 储存期分为一年、三年和五年,由制造商规定 制造商应将储存条件和储存期 告知用户 7.5保证期 保证期系制造商就测速机正确储存和使用期限而向用户的承诺 保证期是从产品出厂之日算起的存放期(包括运输期)与保用期之和 保用期从测速机包装起封开始计算,分为一年和两年半两种 由测速机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在正确存放和使用测速机的情况下,制造商应保证测速机在保用期(不超过保证工作期限)内正常 工作 如在保用期内测速机因制造质量不良而发生损坏或不能正常工作时,制造商应负责维修或更换 14
GB/T13633一2015 附 录A 资料性附录 产品型号 A.1型号命名 测速机型号按GB/T10405一2009的规定,由机座号、产品名称代号、性能参数代号,派生代号四部 分组成 型号组成如下 三 派生代号 性能参数代号 产品名称代号 机座号 A.2机座号 机座号以测速机机座外圆直径表示(mm),若外圆直径基本尺寸非整数时,应取整数部分 A.3产品名称代号 永磁式直流测速发电机; CY cYB -带温度补偿的永磁式直流测速发电机 A.4性能参数代号 性能参数代号用0199表示 A.5派生代号 派生代号用大写汉语耕音字母A,B,表示,但不得使用1.0字母 用-Z表示组装式电机,其他 字母的含义由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示例:75CYB02B表示机座外径为75mm的永磁式直流测速发电机,带温度补偿,第二个性能参数,第二个派生产品

永磁式直流测速发电机通用技术条件GB/T13633-2015介绍

永磁式直流测速发电机是一种特殊的发电机,广泛应用于风力发电、海洋水流发电等领域。GB/T13633-2015是我国对永磁式直流测速发电机进行管理和监督的标准,规定了永磁式直流测速发电机的技术条件、性能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

根据GB/T13633-2015,永磁式直流测速发电机的技术条件包括额定功率、额定转速、额定电压、极数、接线方式等多个方面。同时,该标准还对永磁体材料、定子线圈、转子和轴承等关键部件提出了严格的质量要求。

除了技术条件外,GB/T13633-2015还规定了永磁式直流测速发电机的性能要求,包括额定功率及以下负载点的效率、功率因数、转动惯量、文氏图等多个指标。这些指标是衡量永磁式直流测速发电机性能好坏的关键。

在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方面,GB/T13633-2015也做出了详细规定。例如,针对永磁体材料的磁滞回线特性试验、定子线圈的耐压试验、轴承的寿命试验等。同时,该标准还要求生产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并对每台永磁式直流测速发电机进行全面的检验和试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总之,GB/T13633-2015对永磁式直流测速发电机的管理和监督,从技术条件到性能要求再到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方面都做出了详细规定和指导。这些规定和指导不仅是对生产企业的要求,也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保障。大家在购买和使用永磁式直流测速发电机时,一定要注意查看产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确保自己的安全和利益。

和永磁式直流测速发电机通用技术条件类似的标准

合页通用技术条件

蚕豆罐头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蚕豆罐头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蚕豆罐头的编号:GB/T13518-2015。蚕豆罐头共有5页,发布于2015-12-01
镍铬硅—镍硅镁热电偶丝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镍铬硅—镍硅镁热电偶丝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镍铬硅—镍硅镁热电偶丝的编号:GB/T17615-2015。镍铬硅—镍硅镁热电偶丝共有13页,发布于2015-12-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