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6013-2010

二氧化锡

TinDioxide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二氧化锡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二氧化锡的编号:GB/T26013-2010。二氧化锡共有6页,发布于2011-10-012011-10-01实施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G13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71.060.20
  • 实施日期2011-10-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6页
  • 文件大小261.05KB

二氧化锡


国家标准 GB/T26013一2010 氧 化 锡 二 Tindioxide 2011-01-10发布 2011-10-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6013一2010 前 言 本标准由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广西华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白健、曹靖、汤粉兰、郭应辉、李天敏、张艳、罗珊珍
GB/T26013一2010 二 氧 化 锡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二氧化锡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质量证明书及合同 (或订货单)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以金属锡为原料采用气化法或酸法生产的二氧化锡产品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48o金属粉末粒度组成的测定干筛分法 GB/T6678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8170 GB/T10574.12锡铅焊料化学分析方法硫量的测定 GB/T23274.l23274.8二氧化锡化学分析方法 符号、单位和缩略语 下列符号、单位和缩略语适合本标准 3.1 分子式moleeuleformul 二氧化锡分子式SnO. 3.2 相对分子质量relativemoleeularmass 150.7088(按2007年国际原子量 要求 产品分类 按二氧化锡含量、用途分为工业级SnO>98.00%、电子级SnO>99.00% 二氧化锡的化学成分及粒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 4.2
GB/T26013一2010 表1二氧化锡的化学成分及粒度 质量分数/% 杂质,不大于 名称 牌号 过筛率/% SnO. 硫酸盐 灼烧盐酸 不小于Fe Cu 以sO" Pb S As 失重可溶物 计 一0.010mm SnO.-98.00 98.000.040l0.0200.060.010 0.03 0.50 气 98 一0.010mm) 法 Sn(O.-99,0099,00l0,035lo.0150.05lo.005 0.02 0.35 98 化 -0.125mm SnO.-98.00 98.000.040 0.06 0.04 0.50 0.500.50 98 酸 达 (一0,125mm SnO.-99.00 99.000.035 0.04 0.03 0.10 0.500.40 98 注:需方如对产品有特殊要求时,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外观质量气化达生产的二氧化锡为白色粉末,酸法生产的二氧化锡为微黄色或黄色粉未 4.3 试验方法 二氧化锡的化学成分仲裁分析方法按GB/T23274.123274.8规定进行 5.1 5.2二氧化锡产品硫含量的检验按GB/T10574.12规定进行 5.3二氧化锡的粒度按GB/T1480规定进行 5.4二氧化锡产品的外观质量用目视或比色仪器进行检测 检验规则 检查和验收 6.1 6.1.1二氧化锡应由供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及合同(或订货单)的 规定,并填写质量证明书 6.1.2需方应对收到的产品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检验,如检验结果与本标准及合同(或订货单)的规定 不符时,应在收到产品之日起60天内,以书面形式向供方提出,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 如需仲裁,仲裁 取样在需方由供需双方共同进行 6.2组批 二氧化锡应成批提交验收,每批应由同一牌号、同一生产批次组成,每批重量不超过5000kg 6.3检验项目 每批二氧化锡产品进行化学成分、粒度、外观质量的检验
GB/T26013一2010 取样和制样 6.4.1取样 供方用于化学成分分析的试样可从生产出的产品中采取,也可用其他方法采取 6.4.1.1仲裁取样的数量、样品数和样品量按GB/T6678的规定执行 选取取样单元数的规定见 表2 表2仲裁取样单元数 总体物料的单元数 选取的最少单元数 1~1o 全部单元 1149 1 5064 12 65一81 13 82~101 14 102~125 15 126~151 16 152~181 17 182216 18 217254 19 255296 20 297一343 21 22 344394 395450 23 461512 24 6.4.1.2用不锈钠取样管垂直插人桶、件的3/4处,呈梅花状布点,每桶取样量不小于200 g 制样 将所取试样合并,并迅速充分混匀按四分法缩分制成3份,每份试样量约200g,供需双方各 6.4.2.1 -份,仲裁单位一份 6.4.2.2每份样品必须立即装人干燥、密封容器中,贴上标签 6.4.2.3标签需注明生产单位、产品名称、样品编号、产品批号、数量,分析元素,取样日期,取样人等, 并在样品容器的封口处粘贴封条,封条须供需双方签章认可待检 6.5检验结果判定 6.5.1检验结果数值按GB/T8170规定修约,表示和判定 6 .5.2理化指标的检验结果若有一项与本标准及合同(或订货单)规定不符时,应从该批产品中再取双 倍于6.4规定的试样量进行重复试验,检验结果仍不符合本标准及合同(或订货单)规定,则判为不 合格 6.5. 3 外观质量不符合本标准规定时,则按取样的最小单元(桶、件)判为不合格
GB/T26013一2010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质量证明书 标志 每桶二氧化锡上应有醒目的不易脱落的标识,注明商标和批号、生产厂名称、产品名称、牌号净重 7.2包装,运输、贮存 7.2.1包装应用内塑料袋密封,外塑料桶/铁桶包装,每桶净重25kg 也可按合同要求方式包装 7.2.2运输和贮存应防止雨淋及日晒,在干燥、通风和避免光照射的环境中贮存 质量证明书 每批二氧化锡产品应附有产品质量证明书(合格证),其上注明: 供方名称和商标,地址、电话、传真; a b)产品名称和牌号; 批号; c d 净重和件数; 各项分析检验结果和技术监督部门印记; 本标准编号; 生产日期 合同(或订货单)内容 本标准所列材料的合同或订货单)内应包括下列内容 产品名称; a b牌号; 对杂质含量的特殊要求; c 粒度 d 包装形式 e f 数量; g)本标准编号; h)其他

电容器用钽丝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电容器用钽丝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电容器用钽丝的编号:GB/T26012-2010。电容器用钽丝共有14页,发布于2011-10-012011-10-01实施
覆合用铜带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覆合用铜带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覆合用铜带的编号:GB/T26015-2010。覆合用铜带共有6页,发布于2011-10-012011-10-01实施 下一篇
相关推荐
标签
化工专用仪器仪表 橡胶、塑料用机械 非金属化工机械设备 化工设备 化工机械 化工机械与设备零部件 化工机械与设备综合 火工产品 工业气体与化学气体 其他化工产品综合 照相级化学药品 磁记录材料 感光材料 感光材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水处理剂 水处理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催化剂 催化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化学助剂 化学助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生化试剂、临床分析试剂 一般有机试剂、有机溶剂 一般无机试剂 化学试剂综合 染料 染料中间体 染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颜料 颜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涂料辅助材料 涂料 涂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炭黑 再生胶 其他橡胶制品 医用和食品工业用橡胶制品 胶乳制品 橡胶密封件 胶管、胶带、胶布 轮胎 橡胶制品综合 胶粘剂 胶粘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合成橡胶 合成橡胶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塑料型材 合成树脂、塑料 合成树脂、塑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合成材料综合 农药 农药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化肥、化学土壤调理剂 化肥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煤焦油加工产品 一般有机化工原料 基本有机化工原料 有机化工原料综合 其他无机化工原料 氧化物、单质 无机盐 无机酸、碱 无机化工原料综合 卫生、安全、劳动保护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电子计算机应用 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技术管理 标准化、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