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6553-2017

珠宝玉石鉴定

Gems—Testing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珠宝玉石鉴定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珠宝玉石鉴定的编号:GB/T16553-2017。珠宝玉石鉴定共有104页,发布于2018-05-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D59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39.060
  • 实施日期2018-05-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04页
  • 文件大小7.08M

珠宝玉石鉴定


国家标准 GB/T16553一2017 代替GB/T16553一2010 珠宝玉石鉴定 Gems一Testing 2017-10-14发布 2018-05-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16553一2017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术语和定义 鉴定方法和项目选择 4.1鉴定方法 4.2鉴定项目和选择原则 鉴定标准 15 5.1天然宝石 15 5.1.1钻石 15 5.1.2红宝石 16 5.1.3蓝宝石 17 5.1.4金绿宝石 19 .1.5猫眼 5. 19 20 ,.l.6变石 21 .1.7祖母绿 21 ,.1.8海蓝宝石 22 5.1.9绿柱石 5 碧玺 1.10 2 .1.1尖晶石 25 .1.12错石 5.1.13托帕石 26 7 .1.1橄榄石 石榴石 27 1.15 .1.16水晶 29 长石 5,l.17 30 5.l.18方柱石 31 .1.19柱晶石 32 5 .1.20助帘石(坦桑石 38 5 33 .1.21绿帘石 .1.22瑾青石 4 .1.23树石 35 5.1.24磷灰石 5 5.1.25 辉石 36 37 5.1.26红柱石 5.1.27 38 砂线石 39 5.1.28蓝晶石
GB/T16553?2017 39 5.1.29 ? 5.1.30? 40 5.1.31 40 ?? 41 5.1.32?? 42 5.1.33? 12 5.1.34? 43 5.1.35?? 43 5.1.36? .1.37? 44 5.1.38? 45 .1.39? 45 5.1.40? 46 .1.1?? 16 5.1.42? 5.1.43? 5.1.44? 48 49 5.l.45? 19 5.l.46? 5.1.47п 50 5.2?? 50 5.2.1 50 5.2.2 51 5.2.3? 52 ?? 5.2.4 53 5.2.5(/? 54 5.2.6軯(??/軯?/軯? 54 5.2.7? 55 5.2.8? 56 5.2.9? 56 5.2.10?? 57 5.2.11??? 58 5.2.12? 58 5.2.13? 59 5.2. ? 59 5.2.15?? 60 5.2.16?? 61 5.2.17? 61 5.2.18? 62 5.2.19п 63 5.2.20? 63 5.2.21? 64 5.2.22 64 ?? 65 5.2.23 ??
GB/T16553一2017 66 5.2.24滑石 5.2.25 66 硅棚钙石 67 5.2.26胫硅碉钙石 5.2.27 68 方钠石 68 5.2.28赤铁矿 69 5.2.29 天然玻璃 69 5.2.30鸡血石 5.2.31 70 寿山石 5.2.32 71 青田石 5.2.33 72 巴林石 5.2.34 昌 72 化石 水镁石 5.2.35 73 苏纪石 5.2.36 74 5.2.37 74 异极矿 75 5.2.38云母质玉 针钠钙石 5.2.39 76 5.2.40绿泥石 76 5.3天然有机宝石 77 5.3.1 天然珍珠 77 养殖珍珠(珍珠 5.3.2 78 5.3.3海螺珠 79 珊瑚 5.3.4 79 5.3.5琥珀 80 煤精 5.3.6 81 82 .3.7象牙 5.3.8猛猖象牙 83 5.3.9龟甲 83 5.3.10贝壳 84 5.4人工宝石 85 5.4.1合成钻石 85 5.4.2合成红宝石 86 5.4.3合成蓝宝石 86 5.4.4合成祖母绿 87 5. .4.5合成绿柱石 88 5.4.6合成金绿宝 有 89 89 5.4.7合成变石 5.4.8合成尖晶石 90 .4.9合成欧泊 91 5 5 .4.10合成水晶 91 5.4.11合成金红石 992 5.4.12合成立方氧化错 93 93 5.4.13合成碳硅石 5,4.14 94 合成翡翠
GB/T16553一2017 5.4.15 94 人造亿铝榴石 95 5,4.16人造轧嫁榴石 5.4.17 95 人造钛酸钯 96 5,4.18人造砌铝酸钯 97 5.4.19塑料 97 5.4.20玻璃 IN
GB/T16553一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6553一2010K珠宝玉石鉴定》 本标准与GB/T16553一2010相比,主要内容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的适用范围(见第1章) 增加了对GB/T16552中术语和定义的引用,删除了“特殊光学效应”“热处理”“扩散处理”等 重复的术语和定义;删除了“颜色”“浸无色油”“浸蜡”的术语和定义;修改了“荧光”“磷光”的术 语和定义;增加了“包裹体”的术语和定义 见第3章) -将常规鉴定方法与特殊鉴定方法合并为鉴定方法;将鉴定方法中的“紫外荧光”改为“荧光观 察”;将鉴定方法中的“吸收光谱”并人“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见4.1 修改了红外光谱分析,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等鉴定方法的方法原理及适用范围;将红外光谱分 析、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藏光拉曼光谱分析等鉴定方法中的操作步骤.改为在珠宝玉石整定中 的应用;增加了发光光谱分析 见4.1 鉴定项目中将“紫外荧光"改为“荧光观察”,制除吸收光谱,增加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拉曼 光谱等项目;修改了整定项目的选择原则 (见4.2) 增加了各珠宝玉石品种的红外光谱鉴定特征 见第5章) 增加了蓝方石,闪锌矿,巴林石、昌化石,海螺珠猛猖象牙等品种和亚种的鉴定特征;删除了合 成绿松石的鉴定特征 见第5章 增加和修改了钻石,祖母绿,尖晶石、绿松石,苏纪石,琥珀等主要珠宝玉石品种的优化处理类 型及鉴定特征;规范了各珠宝玉石品种材料性质及染色、充填、覆膜等处理方法鉴定特征的描 述 (见第5章) 参照GB/T16552珠宝玉石名称标准的修订内容进行了相应的增删修订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珠宝玉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9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蓓莉、李景芝、沈美冬、柯捷、张钧,苏售、李海波、张天阳,宋中华、马扬威、 暴伟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65531996,GB/T165532003,GB/T16553一2010.
GB/T16553一2017 珠宝玉石鉴定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珠宝玉石的术语和定义、鉴定方法和项目选择及鉴定特征 本标准适用于珠宝玉石鉴定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6552珠宝玉石 名称 术语和定义 GB/T1655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晶体crystal 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其内部质点在空间作有规律的周期性重复排列 3.2 晶质体crystalline 结晶质的固体(晶体) 3.3 sstalline 晶质集合体crys aggregate 由无数个结晶个体组成的块体 注品质集合体包括显品质集合体和隐品质集合体 3.4 非晶质体non-crystalline 组成物质的内部质点在空间上呈不规则排列,不具格子构造的固体物质 3.5 晶系erystalsystem 反映晶体对称特点的品体分类,按对称程度分为七个晶系;等轴晶系,六方晶系、四方晶系、三方晶 系、斜方晶系、单斜晶系、三斜晶系, 3.6 晶体习性erystalhahit 某种矿物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趋向于结晶成某一种形态的特性 3.7 双晶erystaltwimning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种晶体按一定的对称规律形成的规则连生
GB/T16553一2017 注:按双晶个体连生方式分为接触双品、穿插双晶和环状双晶 接触双晶又分为简单接触双品和聚片双晶 3.8 twinningstriationm 双晶纹 双晶接合面在晶面、解理面或宝石切磨平面上呈现的线状条纹 3.9 晶面crystalface 晶体生长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包围晶体表面的平面 3.10 晶面条纹 striation 晶面上由一系列所谓的邻接面构成的直线状条纹,也称生长条纹或聚形条纹 3.11 色带colorband 晶体内部颜色呈带状(或块状)不均匀分布的现象 注,原生色带是品体生长过程中,由于介质成分及生长环境变化,导致颜色深浅变化或色彩的变化 3.12 光性特征opticcharacter 材料对人射光的方向和传播方向发生作用,而产生的各种现象,包括材料的均质性、非均质性、非均 质体的轴性和正负光性等特征 3.13 光性均质体isotropiematerial 光学性质在各个方向上均相同的物质,简称均质体 注,等轴晶系和非品质的材料为光性均质体 3.14 光性非均质体anisotropiematerial 光学性质在各个方向不同的物质,简称非均质体 注:除等轴晶系和非晶质的材料外,均为光性非均质体 3.15 光率体opteimditeti 表示光波在晶体中传播时,光波振动方向与相应折射率之间关系的一种光性指示体 3.16 一轴晶uniaxialerystal 只有一个特殊方向(一个光轴),当光平行该方向人射时不发生双折射的晶体 注:三方品系、四方晶系、六方品系的晶体为一轴品 3.17 二轴晶bhiasiaerystan 具有两个特殊方向(二个光轴),当光平行该二个方向人射时不发生双折射的晶体 注斜方晶系,单斜晶系,三斜晶系的品体为二轴品 3.18 光性方位opticorientaton 光率体主轴与晶体结晶轴之间的空间关系 注:一轴晶宝石当其常光折射率(No)小于非常光折射率(Ne)时,为正光性(positivecharacter) 反之,为负光性 negativecharaecter);二轴晶宝石三个主折射率值按大,中,小分别用Ng,Nm,Np丧示,当Ng-Nm>Nm-Np
GB/T16553一2017 时,为正光性,反之为负光性 3.19 折射率refraetieindex 光在空气(或真空)中与在珠宝玉石材料中传播速度的比值,也称折光率 注珠宝玉石检测中的折射率是在空气中测得的相对折射率 3.20 双折射率 birefringence 非均质体中两个或三个主折射率之间的最大差值,也称重折射率(或重折光率) 3.21 多色性pleehroism 非均质的彩色宝石,由于不同结晶方向上对光波的选择性吸收,呈现不同颜色的现象,分为二色性 和三色性 3.22 dichroism 二色性 -轴晶彩色宝石,在二个主振动方向上,呈现二种不同颜色的现象 3.23 三色性 trichroism 二轴晶彩色宝石,在不同主振动方向上,呈现三种不同颜色的现象 3.24 吸收光谱absorptionspeetrum 连续光谐的光照射珠宝玉石材料时,被选择吸收而产生的光谱 3.25 光泽luster 珠宝玉石材料表面反射光的能力和特征 注,按光泽的强弱分为金属光泽(metalliecluster),半金属光泽(submetalieluster),金刚光泽(adamantineluste)和 玻璃光泽(itr reousluste n);由集合体或表面特征所引起的特殊光泽有油脂光泽(greasy luster r),蜡状光泽 waxyluster)、珍珠光泽(pearlyluster),丝绢光泽(silkyluster)等 3.26 透明度transpareney 珠宝玉石材料透光的程度 注,可分为透明(transparent),亚透明(semiransparent),半透明(translucent),微透明 semitranslucent )和不透明 opague 3.27 荧光 fluorescence 珠宝玉石在激发光源照射下,发出可见光的现象 注按发光的强弱分为强、中、弱,无 珠宝玉石鉴定中的激发源常用紫外光 3.28 磷光ph0sphorescence 激发光源撤除后,珠宝玉石在短时间内继续发光的现象 注:珠宝玉石鉴定中的激发源常用紫外光
GB/T16553一2017 3.29 变彩效应play-of-eolor 珠宝玉石的某些特殊结构,对光的干涉或衍射作用而产生的颜色,随光源或观察方向的变化而变化 的现象 3.30 晕彩效应iridescence 因某些特殊结构对光的干涉、衍射等作用,在珠宝玉石内部或表面产生光谱色的现象 3.31 砂金效应 aventurescence 宝石内部细小片状矿物包体对光的反射所产生的闪烁现象 3.32 色散dispersionm 当白色复合光通过具棱镜性质的珠宝玉石材料时,分解成不同波长光谱的现象 3.33 色散值 dispersionvalue 反映材料色散强度的物理量 注:理论上用该材料相对于红光(B=686.7nm)的折射率与紫光(G=430.8nm)的折射率的差值来表示,差值越大, 色散强度越大 3.34 密度 density 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单位是g/em" 3.35 硬度 hardness 材料抵抗外来刻划、压人或研磨等机械作用的能力 注:珠宝玉石硬度采用矿物学中的摩氏硬度(Mohs'hardness)表示 3.36 解理eleavage 晶体在外力作用下沿一定的结晶方向裂开呈光滑平面的性质 注;解理分为极完全,完全,中等,不完全,无 3.37 fracture 断口 晶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不规则破裂面的性质 注:常见断口类型有不平坦状、锯齿状、贝壳状等 3.38 裂理 parting 晶体在外力作用下沿一定结晶方向(如双晶结合面)产生破裂的性质 3.39 内部特征internalcharaeteristies 宝石材料中所含的固相、液相、气相包裹体,特殊类型的包裹体(如负晶)及与宝石的晶体结构有关 的现象 注,如生长纹,色带,双晶纹、,解理、裂理等 3.40 externaleharacteristics 外部特征 除晶形颜色、透明度和光泽外,与宝石晶体结构有关的特殊现象,以及宝石在切磨抛光过程中留下 的现象
GB/T16553一2017 注1:常见的晶体外部特征有晶面横纹、纵纹、,双晶纹、生长凹坑,生长丘及蚀象、溶丘等现象 注2常见的切磨宝石外部特征有刮痕,抛光纹(痕),微缺口,空洞、损伤,烧痕、撞击痕,须状腰棱、额外刻面,棱线尖 锐或圆滑等现象 3.41 包裹体 inclsions 影响珠宝玉石整体均一性的,与主体有成分、相态、结构或颜色等差异的内、外部特征,可简称为包体 注如矿物包体、气液包体、双晶纹、断口、解理,色带等 鉴定方法和项目选择 4.1鉴定方法 4.1.1 肉眼观察 4.1.1.1方法原理:珠宝玉石的某些性质,可以通过肉眼观察的方法来确定,包括颜色、形状、透明度、光 泽、特殊光学效应解理、断口以及某些内外部特征 4.1.1.2适用范围各种类型的珠宝玉石 4.1.1.3操作步骤 借助自然光线或人工光源照明,首先观察颜色、形状、透明度,光泽,特殊光学效应等项目 a b 观察是否具解理,断口及某些切工特征 若是晶体原石,可根据晶体形态,判断所属晶族或晶系 c ) 在光源照明下,观察较为明显的内部特征 4.1.1.4结果表示 根据肉眼观察直接描述 a b 描述颜色时,直接用组成白光的光谱色或其混合色及白色、黑色、无色来描述 常以主色在 后,辅色在前,如;黄绿色,绿黄色 必要时在颜色前加上深浅及明暗程度的描述,如;浅黄绿 色,暗绿色 描述形状时,具晶形的原石可描述其晶形组成单形或聚形,并可据此判断所属晶系、晶族 已 加工的珠宝玉石可根据加工形状直接描述,如;椭圆形刻面、椭圆形弧面、圆球状等 4.1.2放大检查 4.1.2.1方法原理;利用光学组件将珠宝玉石的微小内,外部特征进行放大,以便于观察 4.1.2.2仪器;各种类型的放大镜和显微镜 4.1.2.3适用范围;各种类型的珠宝玉石 4.1.2.4操作步骤 将样品擦洗干净,置于放大镜或显微镜下 a bb) 用反射光观察样品的外部特征用透射光或强光照明观察样品的内部特征 特殊情况下,可附加散射白板、油浸等方法,观察内部生长纹,颜色分布等特征 o d)从各个角度观察,并记录观察现象作为判断依据 4.1.2.5结果表示;直接描述所观察到的内、外部特征,特别是具鉴定意义的特征 4.1.3折射率双折射率 4.1.3.1方法原理;不同珠宝玉石材料具有特征的折射率或折射率范围 通过测定折射率和双折射率 可判断珠宝玉石的光性特征,如非均质体/均质体、一轴晶/二轴晶甚至光性符号
GB/T16553一2017 4.1.3.2仪器;阿贝型宝石折射仪,反射型折射仪 要求如下 阿贝型宝石折射仪,最小分度值为0.01; a 接触油的折射率N浦常为1.79~1.81; b e 测量范围l.35~N浦,测量上限值取决于接触油的折射率N朋心 4.1.3.3适用范围;适用于具光滑面的珠宝玉石 下列情况下不易或不能测定折射率、双折射率 样品无光滑面(如抛光面晶面等),不易测定折射率、双折射率 a b 样品过小(平面直径<2mm) n)或样品所镶嵌的金属超出样品平面时,不易测定折射率、双折 射率 c 样品与折射仪接触面过小如小刻面、弧面)时,可用点测法测定折射率,但不易测定双折射率 d 样品折射率超过折射仪及接触油的测量范围时,不能测定折射率、双折射率 e 接触油对样品有损害时(如多孔隙或结构松散的样品),不能测定折射率、双折射率, f 样品为晶质集合体或有机宝石时,不易测定双折射率 4.1.3.4 操作步骤 a 清洗或擦拭被测样品 将适量的接触油滴在测量台上 b 将样品的抛光面或晶面朝下,轻放于测量台的接触油上 c 全方位转动样品和偏光片,并由观测目镜读出明暗交界线的刻度值即折射率值 d 非均质体可测得一个最大值和一个最小值,两值之差即为双折射率 依据明暗交界线的变化情况,可判断样品的光性特征 f 4.1.3.5结果表示 具光滑平面珠宝玉石折射率、双折射率的实测值,保留到小数点后三位 a b 接触面小的珠宝玉石如弧面型、小刻面珠宝玉石、原石等,用点测法测得折射率,可保留到小数 点后两位,并在其后加往社“(点测法)” 点渊法的分辨力通憎为士0.0. 遇4.1.3.3中不易或不能测定折射率,双折射率情况时,可标注“不可测” c d)样品折射率超过折射仪及接触油测量范围时,可用“>N”表示 当N为1.79或1.81时, 可表示为>1.79或>1.81 4.1.4光性特征 4.1.4.1方法原理;根据光的传播方式及特征,珠宝玉石材料可分为均质体和非均质体;非均质体进 步分为一轴晶和二轴晶;根据光轴特点,一轴晶和二轴晶可各自分为正光性和负光性 通过判断光性特 征,可以辅助鉴定珠宝玉石种属 4.1.4.2仪器;偏光镜,偏光显微镜,折射仪,二色镜 4.1.4.3适用范围 偏光镜检测光性特征时,适用于透明一半透明的珠宝玉石材料 应注意: a 宝石内部含大量包体或裂隙时,测试的可靠性差 1) 某些光性均质体,由于内部应力作用或其他作用,会呈现异常消光 2 折射率很高的材料,由于外界光线经宝石反射后的反射光会产生偏振化,影响判断结果 3 偏光显微镜适用于粒度小或薄片状宝石 b c 折射仪适用于折射率在折射仪测量范围内、具光滑平面的珠宝玉石材料 详见4.1.3折射率、 双折射率 d 二色镜适用于彩色非均质即具多色性)的透明至半透明珠宝玉石材料 详见4.1.5多色性 4.1.4.4操作步骤(偏光镜;折射仪和二色镜的操作步骤详见4.1.3和4.1.5 偏光镜的操作步骤 如下
GB/T16553一2017 使仪器上下偏振片处于正交位置(全黑). a b 把样品置于载物台上 转动样品或载物台,观察样品的明暗变化,确定样品为均质体或非均质体(在油浸槽中观察效 c 果更佳) d 如需测定样品的轴性和光性,先找出光轴所在方位,即干涉色最高方位,使其光轴直立然后将 干涉球置于样品之上,根据干涉图形态确定轴性(即一轴晶、二轴晶),再用消色板判断样品的 光性(正光性、负光性) 4.1.4.5结果表示 a 根据观测结果表示为均质体、非均质体、均质集合体、非均质集合体 b)对非均质体宝石,必要时可在非均质体后用括号表示出一轴晶或二轴晶,甚至其光性符号 如 非均质体(一轴晶,十)或(二轴晶,一)等 4.1.5 多色性 4.1.5.1方法原理;当光进人非均质体宝石时,分解成两束振动方向相互垂直的偏振光,该两束光的传 播速度有所不同,宝石对该两束光产生的选择性吸收也有差异,使不同方向上呈现的颜色色调或深浅有 多色性的明显程度,分为强 所不同,即多色性 一轴M可见二色性,二袖M宝有可见二色性或三色性 中、弱、无 根据多色性可以辅助判断彩色宝石的光性特征及宝石晶体结构的定向 4.1.5.2仪器;二色镜 4.1.5.3适用范围;多色性观察适用于彩色透明至半透明非均质体宝石 下列情况不易或不能观察多 色性 不透明或透明程度差的宝石,无法或不易观测多色性; aa 均质体及无色的非均质体宝石,无多色性 b 浅色非均质体宝石的多色性常不明显; c d)晶质集合体的珠宝玉石,不能观测多色性 4.1.5.4操作步骤 使用自然光或白炽灯光透射观察 aa b) 将样品置于二色镜前适当位置 转动样品或二色镜,在不同方向上观察 c d 观察二色镜两个窗口中的颜色变化,可以是颜色深浅或色调的变化 4.1.5.5结果表示 直接描述观测到变化明显的两种或三种颜色,颜色间用逗号分开 如;蓝宝石的二色性;蓝 a 绿蓝 不透明或透明程度差的样品,无法或不易观测多色性时,表示为“不可测” b 均质体及无色非均质体宝石,无多色性,表示为“无” co 非均质集合体珠宝玉石,多色性不易观测,表示为“不可测” d 4.1.6荧光观察 4.1.6.1方法原理;某些珠宝玉石受到紫外光辐照时,会发出可见光 根据荧光强度及有无荧光反应可 分为强、中,弱、无 根据样品在长、短波紫外光下的荧光颜色和荧光强度可辅助判断珠宝玉石种属,天 然与合成及是否经处理等 某些具磷光的珠宝玉石在停止紫外光照射后,仍能在一定时间继续发出可 见光 4.1.6.2仪器;紫外灯(具365nm长波紫外光和254nm短波紫外光. 4.1.6.3适用范围:适用于任何样品短时间的荧光观察
GB/T16553一2017 4.1.6.4操作步骤 在未打开紫外灯开关之前,将样品放在样品台上 a b 分别按长波和短波按钮,观察样品的荧光反应 c 如需观察样品磷光,关闭开关,继续观察 4.1.6.5结果表示;荧光观察为描述项目,可分别描述样品在长波和短波紫外光下的荧光强度和荧光颜 色 描述时荧光强度在前,荧光颜色在后,中间用逗号分开,如长波;强,蓝白;短波:中,蓝白 4.1.7质量 4.1.7.1方法原理;利用天平等衡器对珠宝玉石的质量进行称量 4.1.7.2仪器:天平,电子天平,电子秤等衡器 要求如下 当样品质量川<1g时,分度值不大于0,001g; a b 当样品质量在1g一m<10g时,分度值不大于0.01g; e 当样品质量在10g<用GB/T16553一2017 1 表 990年国际温标纯水密度表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0,9998400.9998460,.999853o,9998590,9998650,9998710.9998770,999883o,9998880,999893 0,.9998980.9999040,.9999080.9999130,.9999170,.9999210.9999250,.999929o.9999330.999937 0.999940l0.999943l0.9999460.999949l0.9999520.999954l0.999956l0.9999590.9999610.999962 0.9999640,.9999660,.9999670.999968l0,9999690.999970l0.9999710.9999710.9999720,999972 0.999972l0.9999720.9999720.9999710.9999710.9999700.9999690.9999680.9999670.999965 0.9999640.9999620.99996o0.999958l0.9999560.999954l0.9999510.9999490.9999460.999943 0.999940lo.9999370.999934o.9999300.9999260,.999923o.9999190.999915o.99991o0.999906 0.9999010.9998970.999892l0.9998870.9998820.999877l0.9998710.9998660.99986o0.999854 0.9998480.9998420,.9998360.999829l0,.9998230.9998160.9998090.9998020.9997950,.999788 0.999781l0.9997730.999 0.9997580.99975ol0.999742l0.9997340.999725l0.9997170.999708 765 10 0.9996990,9996910,.999682l0.999672l0,9996630,999654l0.9996440,9996340,.9996250,999615 11 0,.9996050.9995950,.9995840,9995740,.9995630,.9995530.9995420,.9995310,9995200,.999508 12 0.9994970,9994860,.9994740.999462l0,9994500,999439l0.9994260,9994140,.9994020,999389 13 0.9993770.9993640.9993510.9993380.9993250.9993120.9992990.9992850.9992710.999258 14 0.9992440.9992300.9992160.999202l0,9991870.9991730.9991580.9991440.9991290.999114 15 0.999099l0.9990840.9990690.9990530.9990380.9990220.9990060.9989910.9989750.998959 16 0.9989430,.9989260,.99891o0.998893l0,9988760.99886ol0.998843l0.9988260.9988090,998792 17 0.9987740,9987570,.9987390,9987220,9987040,.9986860.9986680,.9986500,.9986320,998613 18 0.9985950.9985760.9985570.998539l0.9985200.998501l0.998482l0.9984630.9984430.998424 19 0.9984040,9983850,.9983650,9983450,9983250,.9983050.9982850,.9982650,.9982440,998224 20 0.998077 0.9982030.9981820.9981620.9981410.9981200.998099 0.9980560.9980350.998013 21 0.9979910.9979700,.9979480.9979260,.9979040.9978820.9978590.9978370.9978150,.997792 22 0.9977690,.9977470,.9977240.9977010,.9976780,9976550.9976310,.9976080,.9975840,.997561 23 0.9975370,9975130,.9974900.9974660,9974420,9974170.9973930,9973690,.9973440,997320 24 0.9972950,.9972700,.9972460.9972210,.9971950,9971700.9971450,.9971200,.9970940,.997069 25 0.9970430.9970180.996992l0.996966l0,9969400.996914l0.9968880.9968610.9968350.996809 26 0.9967820,9967550,9967290,9967020,.9966750,9966480,.9966210,9965940,9965660,.996539 27 0.996511o.99648!0.996456o.9964280.9964010.9963730.9963440.9963160.9962880.996260 28 0.996231l0.996203l0.9961740.996l460.9961170.9960880.9960590.9960300.9960010.995972 29 0,.995943o.995913o,995884o.995854o,.9958250,995795o.995765o.995735o.9957050.995675 30 0.9956450,9956150,.9955840,9955540,9955230,.9954930.9954620,.9954310,.9954010,995370
GB/T16553一2017 表1(续) T 0.0 0.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3 0.9953390.9953070.9952760.9952450.9952140.9951820.9951510.995l190.9950870.995055 32 0.9950240.994992l0.99496ol0.9949270.994895lo.9948630.994831l0.994798l0.9947660.994733 33 0.9947000.9946670.9946350.9946020.994569l0.9945350.994502l0.994469l0.9944360.994402 0.9943690.994335l0.994301l0.9942670.994234l0.994200l0.994166l0.9941320.9940980.994063 34 35 0.9940290.9939940.99396o0.9939250.993891o.9938560.9938210.9937860.9937510.993716 0.993681l0.9936460.99361ol0.993575l0.993540l0.993504l0.993469l0.993433l0.9933970.993361 36 37 0.9933250.993289l0.9932530.9932170.993181lo.9931440.9931080.993072l0.9930350.992999 0.992962lo.992925a.992888o.9928510.992814o.99277 38 0.9927400.9927030.9926650.992628 39 0,.9925910.992553l0.992516l0,9924780.992440l0.992402l0,.9923640.9923260.9922880.992250 40 0.992212 仪器;天平,电子天平,电子秤等衡器(详见4.1.7.2),温度计(分度值不大于0.1C). 4.1.8.2 4.1.8.3适用范围;静水称重法测定密度,适用于单一品种珠宝玉石材料的检测 下列情况下不能或不 易测定密度 样品与其他物品串连、镶嵌、拼合等非独立情况下时,不能准确测定密度 a b 样品为多孔质或会吸附介质,或介质对样品有损时,不能测定密度 样品过小时,测量值误差过大,不易准确测定密度 e d 样品过大超过衡器称量范围时,不能测定密度 4.1.8.4操作步骤 a 调整天平至水平位置; b 测量样品在空气中的质量(m) 测量样品在液体介质中的质量(m)或直接测量样品在空气中质量与样品在液体介质中质量 c 的差值(m一m1); d 测得测量时液体介质的温度,选择相应温度下液体介质的密度; e 代人密度计算公式,得出样品密度o 4.1.8.5结果表示: 密度单位g/cm,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 a D)遇4.1.8.3中各种不适用情况,不能或不易测定密度时,可表示为“不可测” 4.1.9红外光谱分析 4.1.9.1 方法原理;珠宝玉石受到频率连续变化的红外辐射时,其晶格(分子)、络阴离子(团)和配位基 吸收了某些特定的频率,并由其振动或转动运动引起偶极矩的变化,导致振动含转动)能级从基态到激 发态的跃迁,由此产生的特征光谱称为红外吸收光谱 珠宝玉石中各种基团或官能团分别具有其特定的红外吸收区域,并与珠宝玉石中由晶格(分子)、络 阴离子团和配位基的振动相对应 依据红外吸收谱带的数目,波数,谱形,谱带强度,谱带分裂状态等项 内容,有助于对珠宝玉石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表征,并从中获取与珠宝玉石鉴定相关的重要信息 10
GB/T16553一2017 1000 红外光位于可见光和微波区之间,即波长约为0.78m~ 0Mm范围内的电磁波,通常将整个红 外光区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远红外区 a 波长范围为254m一1000m,波数范围为400cm-一10cm-' 该区在宝石学中应用较少 仅有部分矿物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位于此区域,如辰砂、,闪锌矿等硫化物 b)中红外区 波长范围为2.5; 4m一25m,波数范围为4000cm-'400cm-' 该区在宝石学中应用广泛 绝大多数珠宝玉石的基频吸收谱带出现在该区 通常将基频振动分为两个区间,即官能团区 含基团和指纹区 官能团区主要分布在4000em-!1500em '有机宝石除外),可利用该区特征的红外吸收 谱带,去鉴别珠宝玉石中可能存在的官能团,主要用于鉴定天然与合成宝石或天然与处理 宝石 指纹区分布在1500cm-1一400cm-',该区的振动与整个分子的结构有关,结构不同的分子显 示不同的红外吸收谱带,所以这个区域称为指纹区,可以通过该区域的图谱来识别特定的分子 结构 主要用于鉴定宝石种属,有时可辅助鉴定天然与合成宝石 近红外区 波长范围为0.78pm2.5m 1,波数范围为12820cm1一4000cm-',该区红外吸收谱带主要 是由低能电子跃迁、含氢原子团(如O-H、N一H,C一H)伸缩振动的倍频和组合频振动所致 主要用于辅助鉴定天然与处理的钻石、绿柱石及欧泊等 4.1.9.2仪器名称:红外光谱仪(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或光栅式红外光谱分析仪),可配红外显微镜 4.1.9.3适用范围 直接透射法;无损,适用于薄至中等厚度,透明至半透明的样品 aa 直接反射法;无损,适用于具较大抛光平面的样品 b 显微红外光谱法:无损,适用于采集微区的反射和透射光谱,样品规格应符合仪器要求 c d 粉末透射法;微损,主要适用于玉石、有机宝石等 衰减全反射法(ATR法);无损或微损,主要适用于玉石、有机宝石等 e 4.1.9.4在珠宝玉石鉴定中的应用 a 鉴定宝石种属,如鉴别和田玉及相似玉石等 b 鉴定天然宝石与合成宝石,如鉴别天然欧泊与合成欧泊等 鉴定天然宝石与处理宝石,如鉴别翡翠与翡翠(漂白、充填)等 c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4.1.10 4.1.10.1方法原理;测量珠宝玉石对紫外可见波段范围单色辐射的吸收或反射波长波长范围及强度, 对样品进行定性、定量或结构分析 在分光镜中表现为可见光谱(4001 nm~700nm)中产生黑色的吸收 谱线或谱带 4.1.10.2仪器名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棱镜式或光栅式分光镜 4.1.10.3操作步骤(分光镜): 根据样品情况选择反射光或透射光 a 调节样品位置或光源方向,使样品的反射光或透射光进人仪器 b c 观测吸收谱线或谱带,并读出对应的波长或波长范围 4.1.10.4适用范围: 11
GB/T16553一2017 透射法;无损,适用于薄至中等厚度,透明至半透明的样品 a b) 反射法;无损,适用于具较大抛光平面的样品 样品太小或不透明时,不易测定 c 4.1.10.5在珠宝玉石鉴定中的应用 a 鉴定天然宝石与合成宝石,如辅助鉴别部分天然钻石与合成钻石等 鉴定天然宝石与处理宝石,如鉴别珍珠与染色黑、黄色珍珠等 b e 辅助鉴定宝石产地 辅助研究宝石致色机理 d) 4.1.10.6结果表示;本标准所列光谱数据是指该谱峰/带的近似中间值,为常见典型的紫外可见光谱 实测光谱数据用波长值表示,单位为纳米(nmm). a b)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测试结果表示为“具××nm吸收峰/吸收带”,分光镜的测试结果表示 为“具××nm吸收线/吸收带” c 样品太小或不透明,不易测定紫外可见光谱时,表示“不可测” 注:本标准所列光谱数据是指该谱峰/带的近似中间值,为常见典型的紫外可见光谱 4.1.11热导性 4.1.11.1方法原理,不同珠宝玉石传导热的性能不同,每种物质的热导率,即每秒钟通过一定厚度物体 的热量是常数 测定珠宝玉石的热导率或利用热导率的相对大小,可辅助鉴定珠宝玉石 4.1.11.2仪器名称;热导仪 4.1.11.3适用范围;常适用于鉴别某些具特殊热导率的珠宝玉石品种 4.1.11.4操作步骤 打开热导仪开关预热 a 将样品置于样品台上,根据室温和样品大小,调至适当位置 b 用针头垂直接触样品 e d 鸣响并指向钻石区,判断为钻石、合成钻石或合成碳硅石等热导率高的材料 4.1.12热反应 4.1.12.1方法原理:某些珠宝玉石如琥珀、塑料等,具较低的熔点 根据热探头接触样品时,样品熔融 的难易程度和散发的气味,来判断鉴别某些珠宝玉石 4.1.12.2仪器名称;热针,热探头等 4.1.12.3适用范围;某些具低熔点的珠宝玉石 微损,慎重使用 4.1.12.4操作步骤 热针或热探头预热 a bb) 选择样品背面或底部极不易见的位置 e 可借助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样品熔融的难易程度,同时判断其散发的气味 4.1.12.5结果表示:直接描述样品熔融的难易程度和散发气味 4.1.13化学反应 方法原理,某些珠宝玉石品种因其结构、组成,成分(包括充填物,染色剂等)遇到某些化学物 4.1.13.1 质或外来物质,可产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现象及程度不同 据此可确定珠宝玉石的成分类型,以辅助 鉴定某些品种 4.1.13.2试剂名称;常用稀盐酸,丙酮或无水乙醇等试剂 12
GB/T16553一2017 4.1.13.3适用范围;只适用于具特殊化学性质的某些珠宝玉石品种 微损,慎重使用 4.1.13.4操作步骤 根据珠宝玉石品种或测试目的,选择所需试剂 aa b)选择样品背部或底部极不易见的位置进行测试 c 可借助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反应程度及现象 4.1.14摩氏硬度 4.1.14.1 方法原理:不同珠宝玉石因其化学组成、化学键及晶体结构等的不同,抵抗外力压人刻划或研 磨的性能不同,根据其相对硬度,可辅助鉴别某些外观相似的品种 注,摩氏硬度由低到高共分10级,l滑石;2石膏;3方解石;4萤石;5磷灰石16正长石;7石英;8黄玉(托帕石);9 刚玉;l0金刚石 4.1.14.2仪器名称;摩氏硬度计 4.1.14.3适用范围;主要用于原石,成品须谨慎使用 4.1.14.4操作步骤: 选择被测样品的尖锐位置 a 在已知硬度的平面型矿物硬度计平面进行刻划,刻划硬度的测试由低到高依次进行 b 观察硬度计平面有无刻痕,轻擦平面,以防被测样品的粉末留在硬度计上,使判断失误 c d)若硬度计平面有划痕,则样品硬度大于硬度计 再依次测试更高一级的硬度计,直至介于两个 硬度级别之间或相当于某一硬度计为止 结果表示,摩民硬度计所测的相对硬度用1一10数字表示,根据实测情况,可分别用等于、大 4.1.14.5 于,小于某硬度级别,表示样品摩氏硬度值或范围 4.1.15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4.1.15.1方法原理:激光光子与珠宝玉石分子发生非弹性碰撞后,改变原有人射频率形成的一种分子 散射光谐,能提供分子振动频率,对称性等信息 4.1.15.2仪器名称;激光拉曼光谱仪 4.1.15.3适用范围;根据不同的样品选择不同的微发光源进行分析,同时其大小应满足仪器要求 4.1.15.4在珠宝玉石鉴定中的应用: 鉴定宝石种属,如鉴别翡翠中的复杂矿物组分 aa 鉴定天然宝石与合成宝石,如鉴别部分天然祖母绿与合成祖母绿 b 鉴定天然宝石与处理宝石,如鉴别充填宝石中的充填物成分 c d)鉴定宝石中包体的成分及成因类型,如可对固态、液态、气态的有机或无机包体进行非破坏性 分析等 4.1.16X射线衍射分析 4.1.16.1方法原理;晶体中原子层相互间隔与X射线的波长相近,X射线在这些原子层间产生衍射, 衍射后产生的X光图像不同,据此可以进行晶体结构、物相等分析 4.1.16.2仪器名称;:X射线衍射仪等 4.1.16.3适用范围: 粉末法,适用于未知材料及集合体的成分结构物相分析 a b 单晶法,适用于单晶材料的成分结构物相分析 劳埃法,用于天然珍珠,养殖珍珠及其仿制品的区别 c 13
GB/T16553一2017 4.1.16.4在珠宝玉石鉴定中的应用: 结品度分析,如区分晶质体和非晶质体 a 物相定性、定量分析,如粘土矿物的定性、定量分析 b) c 类质同像系列中矿物组分的变化 d)精确测定晶胞参数 4.1.17成分分析 4.1.17.1方法原理;根据元素的特征谱,确定珠宝玉石的组成成分及含量 4.1.17.2仪器名称.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xXRF),电子探针(EPMA),激光烧蚀电感稠合等离子质谱 仪(LA-ICP-MS),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LIBS)等 4.1.17.3适用范围:无损或近无损,根据不同的元素检测要求选择相应的仪器进行分析 4.1.17.4在珠宝玉石鉴定中的应用 辅助鉴定宝石种属 a b 辅助鉴定天然宝石与合成宝石 e 辅助鉴定天然宝石与处理宝石,如鉴别橙色蓝宝石与镀扩散橙色蓝宝石等 鉴定宝石产地 d) 4.1.18发光图像分析 方法原理;根据特定光源照射珠宝玉石后产生的发光现象,分析其成分、结构及可能的成 4.1.18.1 因等 4.1.18.2仪器名称;阴极发光仪(CL),紫外荧光观察仪等 4.1.18.3适用范围;根据不同材料的发光特点选择相应的仪器进行分析 4.1.18.4在珠宝玉石鉴定中的应用 鉴定天然宝石与合成宝石,如鉴别HPHT合成钻石和天然钻石 a b)辅助鉴定天然宝石与处理宝石,如鉴别红宝石与铅玻璃充填红宝石等 4.1.19发光光谱分析 4.1.19.1方法原理;根据珠宝玉石在一定电磁波能量诱导下产生的发光光谱,分析其晶体缺陷,杂质及 可能的成因等 4.1.19.2仪器;荧光光谱仪、磷光光谱仪、激光光致发光光谱仪(PL)、阴极发光光谱仪(CL)等 4.1.19.3适用范围根据不同材料的发光特征选择相应的仪器进行分析 4.1.19.4在珠宝玉石鉴定中的应用 鉴定天然宝石与合成宝石,如鉴别cVD合成钻石与天然钻石 a 辅助鉴定天然宝石与处理宝石,如鉴别黑珍珠与染色黑珍珠等 b 4.2鉴定项目和选择原则 4.2.1鉴定项目 鉴定项目主要包括 外观描述(颜色,形状、光泽,解理等至少两项); a b)质量或总质量; c 放大检查; 14
GB/T16553一2017 ) 密度; 光性特征 e 多色性; f 折射率; h) 双折射率; 荧光观察; 红外光谱; 紫外可见光谱; k 摩氏硬度(必要时); 拉曼光谱(必要时); m 发光光谱(必要时); n X射线衍射必要时); o 成分分析(必要时); P a 发光图像(必要时); 特殊光学效应和特殊性质(必要时 r 4.2.2选择原则 4.2.2.14.2.1中的a)k)为珠宝玉石检测过程中需要鉴定的项目 综合判断各鉴定项目的结果,以确 保鉴定结论的准确性和唯一性 4.2.2.24.2.1中的l)r)不是珠宝玉石检测过程中必须鉴定的项目,但在无法获得足够的鉴定依据 时,须采用这些鉴定方法来确定 4.2.2.3因样品条件不符,无法检测时,某些鉴定项目可不测 但其他鉴定项目所测结果的综合证据, 应足以证明所得鉴定结论的准确性 S 鉴定标准 5.1天然宝石 5.1.1 钻石 5.1.1.1英文名称;Diamond 5.1.1.2矿物名称;金刚石 5.1.1.3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主要元素为C,可含有N,B、H等微量元素 I型含N;目型含极少量的N,la型不含B,lb型含 结晶状态;晶质体 系:等轴晶系 晶 晶体习性;常见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立方体晶形,晶面常发育阶梯状生长纹,生长锥或蚀象 颜 色:无色至浅黄(褐,灰)系列:无色、淡黄、浅黄、浅褐、浅灰等色 彩色系列:黄、褐、灰及浅至深的蓝、绿、橙、粉红、红、紫红、黑等色 光 泽:金刚光泽 理:中等解理 解 摩氏硬度:l0. 15
GB/T16553一2017 密 度:3.52(士0.01)g/cm 光性特征;均质体,偶见异常消光 性:无 多 色 折 射率;2.417 双折射率:无 荧光观察:无至强,蓝、黄、橙黄、粉等色,短波下荧光常弱于长波 紫外可见光谱;绝大多数Ia型钻石具415nm吸收峰 放大检查;浅色至深色矿物包体,云状物,点状包体,羽状纹,生长纹,内凹原始晶面,原始晶面,解 理,刻面棱线锋利 红外光谱:钻石本征峰位于1500cm-12680cm之间,由C-C键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 带分别位于2030cm-'、2160cm-及2350cm-1等处,有助于区别钻石与钻石仿制品 根据钻石中氮和棚的存在形式及其对应的红外光谱特征,将钻石分为Ia、Ib、Ia和 Ib型 Ia型钻石可进一步细分为IaA、IaAB、IaB型 IaA型钻石具1282cmm" 特征红外吸收谱带;IaB型钻石具1175cm 1等特征红外吸收谱带;Ib型钻石含有孤 氮,具1130em'和1344cm-'特征红外吸收谐带;Ia型钻石不含氮或含有极少量的 聚合氮;Ib型钻石含碉,具2801em-'等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拉曼光谐;钻石的拉曼特征峰为1332cmm,能有效区分不透明的黑色钻石及其仿制品如黑色合 成碳硅石等) 特殊性质:色散强(0.044) 热导性;钻石热导率高(0.35卡/厘、秒、度) 发光性:;在x射线下大多数发天蓝色或浅蓝色荧光,极少数不发荧光;在阴极射线下发 蓝色或绿色光 导电性;la型钻石为非常好的绝缘体;Ib型钻石为优质高温半导体材料 特殊光学效应;变色效应(极稀少). 5.1.1.4优化处理 激光钻孔;放大检查可见钻石内部的白色管状物,并在钻石表面留有近圆形开口;或呈蜈蚣状包体 出露钻石表面,呈不自然状弯曲的裂隙,有时会残留有未处理掉的黑色物质 膜;放大检查可见覆膜表面光泽较弱,不具金刚光泽,结构有颗粒感,局部可见薄膜脱落 覆 现象 充 填;放大检查可见充填裂隙呈现闪光效应,暗域照明下呈橙黄或紫至紫红、粉红色等闪光,亮 域照明下呈蓝至蓝绿、绿黄,黄色等闪光;充填物中可有残留气泡、流动构造、细小裂隙 等,充填区域呈白色雾状,透明度降低;可有不完全充填区域;成分分析仪器(如XRF等 能检测出外来元素如铅等)含量异常 辐照处理(常附热处理);经辐照处理的彩色钻石,显微镜下油浸观察,颜色在表面富集,由表及里颜 色变浅,其色带、色斑分布位置及形状与钻石琢形和辐照方向有关;通常需要综合分析红 外光谱、近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及激光光致发光光谱等数据,得出结论 高温高压处理;放大检查可见包体周围有羽状裂隙,有时裂隙中可见黑色石墨;Ia型HPHT处理 黄或黄绿色钻石,在长、短波紫外光下,呈强的白平状黄绿色或绿黄色荧光 如果钻石经 实际检测时,通常需要综合分析红外光 高温低压处理,放大检查可见羽状裂隙石墨化 谱、近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及激光光致发光光谱等数据得出结论 5.1.2红宝石 5.1.2.1英文名称;Ruby 16
GB/T16553一2017 5.1.2.2矿物名称;刚玉 5.1.2.3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Al.O.,含Cr,也可含Fe、Ti,Mn、V等元素 结晶状态;晶质体 系:三方晶系 晶 晶体习性;六方柱状、桶状,少数呈板状或叶片状 颜 色;红、橙红、紫红、褐红色 光 泽:玻璃光泽至亚金刚光泽 解 理;无,双晶发育的宝石可显三组裂理 摩氏硬度:9 密 度:4.00(士0.05)g/em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一轴晶,负光性 色性:强,紫红,橙红 多 折 射率;1.7621.770(十0.009,一0.005) 双折射率:0.0080.010 荧光观察:长波:弱至强,红、橙红 短波;无至中,红、粉红、橙红,少数强红 ,692nm,668 ,659 nm540 紫外可见光谱694 nm吸收峰,620 nm吸收带,476nm, nm, nm, 475n强吸收峰,468nm弱吸收峰,紫光区吸收 放大检查;气液包体,指纹状包体,矿物包体,色带,生长纹,双品纹,负品,丝状包体,针状包体,雾状 包体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刚玉中AL0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光学效应:星光效应常见六射星光),猫眼效应稀少) 5.1.2.4优化处理 热处理;放大检查可见宝石表面被局部熔融,内部固体包体周围出现片状、环状应力裂纹,负晶外 围呈熔蚀状或浑圆状,丝状和针状包体呈断续丝状或微小点状 染色处理;放大检查可见颜色分布不均匀,多在裂隙间或表面凹陷处富集;长、短波紫外光下,染料 可引起特殊荧光;无明显多色性;紫外可见光谱可见异常;经丙酮或无水乙醇等溶剂擦拭 可掉色 填;放大检查可见充填部分表面光泽与主体宝石有差异,充填处可见闪光、气泡;红外光谱和 充 拉曼光谐测试可见充填物特征峰;发光图像分析(如紫外荧光观察仪等)可观察充填物分 布状态;成分分析仪器(如XRF等)能检测出外来元素(如铅、泌等)含量异常 扩散处理;a)放大检查具有热处理宝石相似的特点,铬扩散红宝石可见裂隙或凹陷处颜色富集; 镀扩散红宝石可见表面微晶化,错石包体有重结晶现象 b)油浸放大检查,可见颜色在刻面棱线及腰围边缘处富集,呈网状分布;镀扩散红宝石 多不明显 铬扩散红宝石折射率值可高达1.7881.790 山经成分分析仪器(如LA-ICPMS等)检测,宝石表层所扩散元素(如皱等)含量异 常,由表及里浓度降低 5.1.3 蓝宝石 5.1.3.1英文名称Sapphire 17
GB/T16553一2017 5.1.3.2矿物名称;刚玉 5.1.3.3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AL,O.,可含Fe、Ti、Cr、V、Mn等元素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 系;三方晶系 晶体习性;六方柱状、桶状,少数呈板状或叶片状 色蓝、蓝绿、绿、黄、橙、,粉、紫、黑、灰、无色等 颜 光 泽;玻璃光泽至亚金刚光泽 理;无,双晶发育的宝石可显三组裂理 解 摩氏硬度;9 密 度:4.00(+0.10,一0,05)g/cm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轴晶,负光性 多 色性;强,因颜色而异 蓝色;蓝,绿蓝;绿色;绿,黄绿;黄色;黄,橙黄;橙色;橙,橙红;粉色;粉 粉红;紫色;紫,紫红 折射率:1.762~1.770(十0.009,一0.005 双折射率:0.008一0.010 荧光观察:蓝色长波;无至强,橙红;短波;无至弱,橙红 粉色:长波:强,橙红;短波:弱,橙红 橙色;通常无,长波下可呈强,橙红 黄色:长波:无至中,橙红、橙黄;短波:弱红至橙黄 紫色、变色长波;无至强,红;短波;无至弱,红 无色;无至中,红至橙 黑色、绿色:无 紫外可见光谱:蓝、绿、黄色:450nm吸收带或450nm.460nm,470nm吸收峰;粉、紫及变色蓝宝 石具红宝石和蓝色蓝宝石的吸收谱带 放大检查:气液包体,指纹状包体,矿物包体,色带,生长纹,双晶纹,负晶,丝状包体,针状包体,雾状 包体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刚玉中AI-0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光学效应:变色效应,星光效应(常见六射星光) 5.1.3.4优化处理 热处理;放大检查可见表面被局部熔融,内部固体包体周围出现片状、环状应力裂纹,负晶外围呈 熔蚀状或浑圆状,丝状和针状包体呈断续丝状或微小点状,有些热处理蓝宝石在短波紫 外光下呈弱蓝绿或弱绿白色荧光 染色处理;放大检查可见颜色分布不均匀,多在裂隙间或表面凹陷处富集;长、短波紫外光下,染料 可引起特殊荧光;无明显多色性;紫外可见光谱可见异常;经丙酮或无水乙醇等溶剂擦拭 可掉色 填:放大检查可见充填部分表面光泽与主体宝石有差异,充填处可见闪光、气泡;红外光谱和 充 拉曼光谱测试可见充填物特征峰;发光图像分析(如紫外荧光观察仪等)可观察充填物分 布状态;成分分析仪器(如XRF等)能检测出外来元素(如铅、泌等)含量异常 扩散处理!;a放大检查可见裂隙或凹陷处颜色高集 扩散处理星光蓝宝石星线细而直,表层可见 白点组成的絮状物 镀扩散蓝宝石可见表面微晶化,皓石包体有重结晶现象 钻扩护 18
GB/T16553一2017 散蓝宝石表面可见浅蓝色斑点 b 油浸或散射光放大观察可见颜色在棱线、腰围或裂隙处富集,呈网状分布 镀扩散 蓝宝石多不明显 有些扩散处理的蓝色蓝宝石在短波紫外光下可有蓝白或蓝绿色荧光 有些扩散处理的蓝色蓝宝石无450 nm吸收带,钻扩散蓝宝石可见钻的特征吸 收带 经成分分析仪器(如LA-ICPMs等)检测,宝石表层所扩散的元素(如敏等)含量异 常,由表及里浓度降低 辐照处理:无色、浅黄色和某些浅蓝色蓝宝石经辐照可产生深黄色或橙黄色,不稳定,不易检测 5.1.4金绿宝石 5.1.4.1英文名称:Chrysoberyl 5.1.4.2矿物名称;金绿宝石 5.1.4.3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BeAl.O,可含有Fe、Cr、Ti等元素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 系;斜方晶系 晶体习性;板状.柱状,假六方的三连晶 颜 色;浅至中等黄、黄绿,灰绿、褐至黄褐等色,少见浅蓝色 泽;玻光泽至亚金刚光泽 光 解 理;三组不完全解理 摩氏硬度;8~8.5 度3.73(士0.02)g/ 密 cm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二轴晶,正光性 多色性三色性,弱至中,黄,绿和褐 射率1.7461.755(十0.004,一0.006) 折 双折射率:0.008一0.010. 荧光观察;长波;无;短波;黄、绿黄色宝石通常为无至黄绿色 紫外可见光谱:445nm强吸收带 放大检查;气液包体,指纹状包体,丝状包体,双晶纹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Be-0和A-0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光学效应;星光效应(极少). 5.1.4.4优化处理:未知 5.1.5猫眼 5.1.5.1英文名称;Cat's-eye 5.1.5.2矿物名称;金绿宝石 5.1.5.3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BeAl.O.,可含有Fe,Cr等元素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 系:斜方晶系 19
GB/T16553一2017 晶体习性;板状,粒状,假六方的三连晶 颜 色;黄至黄绿,灰绿、褐至褐黄等色;变石猫眼呈蓝绿和紫褐色,稀少 泽;玻璃光泽 光 解 理:三组不完全解理 摩氏硬度:8~8.5 度:3.73(士0.02)g/enm 密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二轴晶,正光性 多 色 性:三色性,弱,黄,黄绿和橙 折射率1.746~1.755(十0.004,一0.006).点测法常为1.74 双折射率;0.0080.010 荧光观察:无,变石猫眼呈弱至中的红色 紫外可见光谱:445nm强吸收带 放大检查;丝状包体,气液包体,指纹状包体,负晶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金绿宝石中Be和AIO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光学效应;猫眼效应,变色效应 5.1.5.4优化处理: 辐照处理:经辐照可改善猫眼效应和颜色,不易检测 5.1.6变石 5.1.6.1 英文名称:Alexandrite 5.1.6.2矿物名称;金绿宝石 5.1.6.3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BeALO,可含Fe,Cr、V等元素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 系;斜方晶系 晶体习性:板状,短柱状 颜 色:日光下;黄绿,褐绿,灰绿至蓝绿色 白炽灯光下;橙红、褐红至紫红色 泽;玻璃光泽至亚金刚光泽 光 解 理:三组不完全解理 摩氏硬度:88.5 度;3.73(士0.02)g/em 密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二轴晶,正光性 多 色 性;三色性,强,绿,橙黄和紫红 折 射率;1.7461.755(十0.004,一0.006) 双折射率;0.008~0.010. 荧光观察:无至中,紫红 .655nm.,65um弱吸收峰,630, ,678 紫外可见光谱;680nm, nm强吸收峰,665nm, -580nm部 nm 分吸收带,476nm,473nm,468nm弱吸收峰,紫光区吸收 放大检查:气液包体,指纹状包体,丝状包体,双晶纹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金绿宝石中Be-O和Al-O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20
GB/T16553一2017 特殊光学效应;变色效应,猫眼效应 5.1.6.4优化处理;未知 5.1.7祖母绿 5.1.7.1英文名称;Emerald 5.1.7.2矿物名称:绿柱石 5.1.7.3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Be,AlSi;,O,含Cr也可含Fe、,Ti、V等元索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 系;六方晶系 晶体习性;常呈六方柱状 色:浅至深绿、蓝绿和黄绿色 颜 光 泽;玻璃光泽 理一组不完全解理 解 摩氏硬度:7.58. 密 度;2.72(十0.18,一0.05)g/em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一轴晶,负光性 多色性:中至强,蓝绿,黄绿 折 射率;1.5771.583(士0.017). 双折射率:0.005~0.009 荧光观察;通常无;有时长波;弱,橙红、红;短波;弱,橙红、红(短波下荧光常弱于长波). 紫外可见光谱;683nm,680nm 强吸收峰,662nm,646nm 弱吸收峰,630nm~580nm 部分吸收 带,紫光区吸收 放大检查;气液包体,三相包体,矿物包体,生长纹,色带,裂隙较发育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绿柱石中sSr0等基团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经充填处理或净度优 化的祖母绿在官能团区的红外吸收谱带与天然祖母绿有差异 特殊光学效应;猫眼效应,星光效应(稀少). 5.1.7.4优化处理 染色处理:放大检查可见颜色分布不均匀,多在裂隙间或表面凹陷处富集;无明显多色性;紫外可见 光谱可见异常 填:若充填物为无色油,放大检查可见达表面裂隙中,油多呈无色至淡黄色长波紫外光下可 充 呈黄绿或绿黄色荧光,热针接触可有油析出;若充填物为蜡,热针接触可有蜡析出;若充 填物为树脂,放大检查可见充填物出露部分表面光泽与主体宝石有差异,充填处可见闪 光、气泡 红外光谱测试可见充填物特征红外吸收谱带;发光图像分析(如紫外荧光观察 仪等)可观察充填物分布状态 覆 膜;放大检查可见表面光泽异常,局部可见薄膜脱落现象;折射率可见异常,,红外光谱和拉曼 光谱测试可见膜层特征峰 5.1.8海蓝宝石 5.1.8.1 英文名称:Aquamarine 5.1.8.2矿物名称;绿柱石 21
GB/T16553一2017 5.1.8.3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Be,Al,Si,Ow,含Fe等元素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 系:六方晶系 晶体习性;六方柱状,常见晶面纵纹 色;浅蓝、绿蓝至蓝绿色,通常色调较浅 颜 光 泽;玻璃光泽 解 理;一组不完全解理 摩氏硬度:7.58 密 度;2.72(+0.18,一0.05)g/cm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一轴晶,负光性 性;弱至中,蓝,绿蓝;或不同色调的蓝 多 色 折 射率;l.5771.583(士0.017) 双折射率:0.0050.009 荧光观察:无 紫外可见光谱;537nm,456nm弱吸收峰,427n强吸收峰,370nm吸收峰,依颜色变深而变强 放大检查;气液包体,三相包体,矿物包体,平行管状包体,生长纹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绿柱石中Si-0等基团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经充填处理的海蓝宝 石在官能团区的红外吸收谱带与天然海蓝宝石有差异 特殊光学效应:猫眼效应 5.1.8.4优化处理 热处理:蓝绿色、黄色由铁致色的绿柱石加热后可转成蓝色,稳定,不易检测 填;放大检查可见充填物出露部分表面光泽与主体宝石有差异,充填处可见闪光、气泡;红外 充 光谱测试可见充填物特征红外吸收谱带;发光图像分析(如紫外荧光观察仪等)可观察充 填物分布状态 辐照处理:常呈蓝-紫蓝色;紫外可见光谱测试可见辐照色心引起的特征吸收峰;长波紫外光下可见 绿色荧光 5.1.9绿柱石 5.1.9.1 英文名称;Beryl 5.1.9.2矿物名称;绿柱石 5.1.9.3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Be.ALS,.Oa,可含Fe.Mg.V,.Cr、Ti.,L,.Mn.K.Cs,.Rb等微量元素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 系;六方晶系 晶体习性;六方柱状,偶见六方板状,常见晶面纵纹 颜 色:无色、绿、黄、浅橙、粉、红、蓝、棕、黑等色粉红色绿柱石又称为摩根石 光 泽;玻璃光泽 解 理;一组不完全解理 摩氏硬度:7.58 密 度:2.72(+0.18,-0.05)g/cm 22
GB/T16553一2017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一轴晶,负光性 多色性;弱至中,因颜色而异 黄色;弱,绿黄,黄;或不同色调的黄 绿色:弱至中,蓝绿,绿;或不同色调的绿 粉红色;弱至中,浅红,紫红 折射率:1.5771.583(士0.017). 双折射率:0.0050.009 荧光观察;通常弱 无色:无至弱,黄或粉色;黄、绿色;通常无;粉红色:无至弱,粉或紫色 紫外可见光谱:不特征或具铁的弱吸收峰 放大检查;气液包体,三相包体,矿物包体,平行管状包体,生长纹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Si-0等基团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经充填处理的绿柱石在官能团 区的红外吸收谱带与天然绿柱石有差异 特殊光学效应;猫眼效应,星光效应(稀少). 5.1.9.4优化处理 热处理:常用于去除摩根石中的黄色调,而产生纯正的粉红色,不易检测,400以下稳定 辐照处理;常处理为黄至深黄或绿等色;近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谐测试可见辐照色心引起的特征 吸收峰 膜;放大枪查可见表面光泽异常,局部可见薄狼脱落现象;折射率可见异常,红外光谱和拉曼 覆 光谱测试可见膜层特征峰 填;放大检查可见充填物出露部分表面光泽与主体宝石有差异,充填处可见闪光、气泡;红外 充 光谐测试可见充填物特征红外吸收谱带;发光图像分析如紫外荧光观察仪等)可观察充 填物分布状态 5.1.10碧玺 5.1.10.1英文名称;Tourmaline 5.1.10.2矿物名称:电气石 5.1.10.3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Na,K,Ca)AI,Fe,Li,Mg,Mn).AI,Cr,Fe,V),(BO..(Si,O)(OH,F)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 系;三方晶系 晶体习性;浑圆三方柱状或复三方锥柱状晶体,晶面纵纹发育 色;各种颜色,晶体不同部位可呈双色或多色 颜 光 泽;玻璃光泽 理;无 解 摩氏硬度:7一8 密 度:3.06(十0.20,一0.60)g/cm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一轴晶,负光性 多 色性:中至强,深浅不同的体色 折射率;1.624~1.644(十0.011,一0.009) 双折射率;0.018~0.040;通常0.020,暗色可达0.040. 荧光观察;通常无;红、粉红碧玺:弱,红至紫色 23
GB/T16553一2017 紫外可见光谱;红、粉红碧玺;绿光区具宽吸收带,有时可见525nm窄吸收带,451nm,458 nm吸 收峰 蓝、绿碧玺;:红区普遍吸收98nm强吸收带 放大检查:气液包体,矿物包体,生长纹,色带,不规则管状包体,平行线状包体,可见双折射现象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碧玺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光学效应:猫眼效应,变色效应(稀少》 5.1.10.4优化处理 热处理;深色碧玺经热处理可使颜色变浅,稳定,不易检测 染色处理;放大检查可见颜色分布不均匀,多在裂隙间或表面凹陷处富集;无明显多色性 充 填;放大检查可见充填物出露部分表面光泽与主体宝石有差异,充填处可见闪光、气泡;红外 光谱测试可见充填物特征红外吸收谱带;发光图像分析(如紫外荧光观察仪等)可观察充 填物分布状态 辐照处理:浅粉浅黄、绿、蓝或无色碧玺经辐照处理可产生深粉至红或深紫红、黄至橙黄、绿等色 不稳定,加热易褪色,不易检测 覆 膜:放大检查可见表面光泽异常,局部可见薄膜脱落现象;折射率可见异常;红外光谱和拉曼 光谱测试可见膜层特征峰 5.1.11尖晶石 5.1.11.1 英文名称;Spine 5.1.11.2矿物名称:尖晶石 5.1.11.3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MgAl.O,可含Cr,Fe、Zn,Mn等元素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 系;等轴晶系 晶体习性:八面体,有时与萎形十二面体和立方体成聚形 色;红、橙红、粉红、紫红、无色、黄、橙黄、褐,蓝、绿、紫等色 颜 光 泽:玻璃光泽至亚金刚光泽 理:不完全 解 摩氏硬度;8 密 度:3.60(+0.10,-0.03)g/cm,黑色近于4.00g/cm 光性特征;均质体 多 色性;无 射率;1.718(十0.017,-0,008),随着含锌,铁、铬等元素,折射率逐渐增大,最高可至2.00. 双折射率;无 荧光观察;红、橙、粉色;长波;弱至强,红、橙红;短波;无至弱,红、橙红 绿色;长波;无至中,橙至橙红 其他颜色;通常无 4901 紫外可见光谱;红色:685nm,684nm强吸收峰,656nm弱吸收带,595 nm强吸收带 nm 蓝,紫色;460nm强吸收带,430nm一435nm,480nm,550nm,565nm一575nm 590nm,625nm吸收带 放大检查:气液包体,矿物包体,生长纹,双晶纹,细小八面体负晶,可单个或呈指纹状分布 24

珠宝玉石名称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珠宝玉石名称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珠宝玉石名称的编号:GB/T16552-2017。珠宝玉石名称共有21页,发布于2018-05-01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要求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要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要求的编号:GB/T18772-2017。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要求共有22页,发布于2018-09-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