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4277-2013

音频组合设备通用规范

Generalspecificationforaudiocombinationequipment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音频组合设备通用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音频组合设备通用规范的编号:GB/T14277-2013。音频组合设备通用规范共有63页,发布于2014-07-152013年第27号公告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M71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33.160.99
  • 实施日期2014-07-15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63页
  • 文件大小1,020.09KB

音频组合设备通用规范


国家标准 GB/T14277一2013 代替GB/T14277一1993,GB/12062-1989 音频组合设备通用规范 Generalspeeifieationforaudioeombinationequipment 2013-12-31发布 2014-07-15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监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花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14277一2013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要求 4.1使用条件 4.2测试条件 4.3电,声性能要求 4.3.1放大器 4.3.2广播调谐器与放大器组合 4.3.3录音座与放大器组合 4.3.4激光唱盘与放大器组合 4.3.5扬声器(系统)与放大器的组合 4.4其他性能要求 4.4. -般要求 4.4.2安全要求 4.4.3电磁兼容 4.4.4环境要求 4.4.5 12 可靠性要求 4.4.6音质要求 13 4.4.7互连配接要求 13 测试方法 13 5.1电、声性能测量方法 5.1.1放大器 5.1.2广播调谐器与放大器组合 16 5.1.3录音座与放大器组合 26 5.1.4激光唱盘与放大器组合 32 5.1.5扬声器(系统)与放大器组合 32 5,2其他性能试验方法 3 5.2.1一般要求和检查方法 3 5.2.2安全要求的试验方法 38 5.,2.3电磁兼容试验方法 39 5.2.4环境试验方法 39 41 5.2.5可靠性试验方法 45 5.2.6听音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6.l 定型检验
GB/T14277一2013 6.1.1适用范围 4" 6.1.2检验项目,要求和方法 4" 6.1.3样品抽取 4" 6.1.4开箱检查 6.1.5检验合格判定 48 6.1.6检验结果的处理 48 6.2交收检验 48 2.1适用范围 6. 48 6.2.2检验项目 48 6.2.3抽样方案 49 50 6.2.4不合格分类与判据 6.2.5合格品与不合格品的判定 5C 50 6.2.6检验批合格与不合格的判定 6.2.7检验结果处理 51 6.2.8样本的处理 5 6.3例行检验 51 6.3.1适用范围 5 6,.3.2检验程序,项目及方法 5 6.3.3抽样方案 53 6.3.4不合格分类与判据 53 6.3.5合格品与不合格品的判定 55 6.3.6检验批合格与不合格的判定 55 6.3.7检验结果处理 55 6.3.8样本处理 55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56 7.1标志 56 7.2包装 56 7.3运输 56 7.4贮存 56 5 参考文献 图1录音座与放大器组合的有效频率范围电平波动允差 图2扬声器(系统)与放大器组合的频率响应允差范围 图3去调制法测不计权信噪比 图4滤基波法测不计权信噪比 图5去调制法测计权信噪比 图6滤基波法测计权信噪比 图7双信号测试电路 图8滤基波法测试电路 20 图9单信号测试电路 20 22 图10立体声性能的测试电路
GB/14277一2013 2: 图11SCA抑制测试电路 图12有效频率范围及电压总谐波失真测试电路 23 图13信噪比测试电路 25 图14电压频率响应测试电路 #?# 26 图15消音比、磁迹隔离、全通道信噪比测试方框图 21 28 图16放音通道有效频率范围测试方框图 图17全通道有效频率范围测试方框图 25 图18总谐波失真测试电路 29 36 图19录放总谐波失真测试方框图 图20A计权曲线 30 图21调频收录听音评价 图22参考标准放声系统 46 图23检验程序和项目 52 表1放大器的参数和要求 表2广播调谐器与放大器组合的参数和要求(调频接收部分) 表3广播调谐器与放大器组合的参数和要求(调幅接收部分 表4录音座与放大器组合的参数和要求 表5激光唱盘与放大器组合的参数和要求 表6扬声器(系统)与放大器组合的参数和要求 表7信息技术设备安全性项目要求 表8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性项目要求 表9统计试验方案 31 表10A计权网络频响数据表 表11幅频响应差规定比较的6个1/1oct及相应的1/3oct中心频率 35 表12安全试验项目要求和试验方法 38 表13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性项目要求和试验方法 38 表14扫频振动试验要求 表15自由跌落试验要求 表16开箱检查内容和不合格判据 42 表17检验项目、要求,方法和样品数量 表18安全检查和不合格判据 9 表19交收检验常温性能测量项目 49 表20交收检验抽样方案 49 表21例行检验电、声性能测量项目 52 53 表22例行检验安全试验内容和方法 表23例行检验抽样方案 53 表24主要电、声性能测量项目 54 55 表25环境试验机内检查内容不合格判据
GB/T14277一2013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4277一1993《音频组合设备通用技术条件》和GB/T12062一1989《高保真声频 组合设备最低性能要求》. 本标准与GB/T14277一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弃用GB/T14277一1993采用的篇章式结构,按要求采用通用规范的格式, 对GB:/T14277一1993第6章“放大器”的内容进行补充,形成4.3.1“放大器” -删除GB/T14277一1993第7章“电唱盘与放大器组合”,第11章“电视伴音调谐器与放大器 组合”,第19章“电视伴音调谐器与放大器组合" -对GB/T14277一1993第10章“激光唱盘与放大器组合”的内容进行补充,形成4.3.4“激光唱 盘与放大器组合” 对GB:/T14277一1993第12章“扬声器(系统)与放大器的组合”的内容进行修改和补充,形成 4.3.5“扬声器(系统)与放大器的组合” 对GB/T142771993表6“扬声器(系统)与放大器组合的参数和要求”的内容进行增补,形成 表6“扬声器(系统)与放大器组合的参数和要求” 对GBy/T1427一1993第16章“广插调谐器与放大器组合”的内容(根据GB/T6163)进行修 改,将调频单声道有关指标频偏改为士75kH.这包括信噪比.灵敏度、保获比、中频抑制、 幅抑制比、双选、镜像抑制、假响应抑制、有效懒率范围、总谐波失真等,形成5.1.2“广播调谐器 与放大器组合” 对GB/T14277一1993中l6.,2.20和16.2.21的内容(根据GB/T2846)进行修改,将14dB谷 点法改为最大输出调谐法,形成5.l.2.2I和5.1..22. 对GB/T14277 -l199第18市"激光唱盘与放大器组合"的内容进行补充,形成5.l."激光唱 盘与放大器组合” 1993第20章“扬声器(系统)与放大器组合”的内容进行修改,形成5.1.5“扬 对GB/T14277 声器系统)与放大器组合” 对GB/T14277一1993第22章“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的内容进行补充和修改,形成4.4.2"安 全要求”及5.2.2“安全要求的试验方法”; 对GB/T14277一1993第23章 "电磁兼容要求和试验方达"的内容进行补充和修改,新增" 波电流发射限值”部分内容,并且重新修改了音视频设备抗干扰特性要求和试验方法,形成 4.4.3“电磁兼容”和5.2.3“电磁兼容试验方法” 对GB/T14277一1993表17“开箱检查内容和缺陷判据”的内容进行增补,形成表16“开箱检 查内容和不合格判据” 对GB/T14277一1993表19“交收检验常温性能测量项目”的内容进行增补,形成表19“交收 检验常温性能测量项目”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音频、视频及多媒体系统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2)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监 督检验研究院
GB/T14277一2013 标准主要起草人:沈勇俞锦元、张志强、胡新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4277一1993 GB/T120621989
GB/T14277一2013 音频组合设备通用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家用音频组合设备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家用音频组合设备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 GB/T2828.1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计划 GB/T2829-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y GB/T2846调幅广播收音机测量方法 GB/T4312.1调频广播发射机技术参数和测量方法单声和立体声 GB4943.12011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5080.6设备可靠性试验恒定失效率假设的有效性检验 GB/T5080.7设备可靠性试验恒定失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试验方案 GB/T5465.2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第2部分;图形符号 GB/T6163调频广播接收机测量方法 GB/T7309 盒式录音磁带通用规范 GB 8898一2011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GB9254 GB/T9374一2012声音广播接收机基本参数 GB/T9375一1988收音机、录音机听音试验 GB/T9383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9384广播收音机、广播电视接收机、磁带录音机、声频功率放大器(扩音机的)环境试验要 求和试验方法 GB/T12060.3一2011声系统设备第3部分;声频放大器测量方法 GB/T12060.5一2011声系统设备第5部分:扬声器主要性能测试方法 GB13837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无线电骚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14197一2012音频、视频和视听系统互连的优选配接值 GB/T15860一2011激光唱机通用规范 GB/T17618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 GB17625.1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人电流16A) GSBM61001 电声产品声音质量主观评价用节目源
GB/T14277一201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音频组合设备audiocombinationequipment 组合音响 能够重放多种声音载体所载节目的音频设备组合(系统) 这些载体通常包括无线电广播,激光唱 盘、录音磁带(及数字音频节目信号载体等》. 注;音频组合设备一般应包括调谐器,激光唱盘,录音座,放大器和扬声器系统 3.2 分体组合设备combinatonequipmentofseparateunits 由制造商把两个或多个设备组合在一起,且各设备不打算单独使用,也不准备与同种通用类型的其 他设备任意互换的组合设备 3.3 整体组合设备integralcommbinationequipment 这种组合设备是两种或多种基本的设备功能包含在同一壳体中,或者虽不在同一壳体中但设备间 有机械联系,因而不能将本组合设备中某一功能单独使用的组合设备 3.4 输入端之间的串音crosstalkattenuationhetweenimputs 放大器各个不同功能的输人端如录音座、调谐器、激光唱盘)之间的串音,而非立体声不同通道之 间的串音 3.5 参考输出refereneeoutputleve 输出电压比额定输出电压低10dB 3.6 前置放大器preamplifier 在音频放大器中,把整个小信号放大系统称为前置放大器 它通常由均衡放大器和音调控制放大 器构成 在前置放大器的前后,往往插人各种附属电路,如音量控制电路、平衡控制电路、状态选择器、 输人选择器、滤波器、静噪电路等 在实际使用中,大多数立体声系统的控制是在前置放大器中进行的 因而前置放大器有时也称为控制放大器 功率放大器poweramplifier 把前置放大器的输出放大到足够的功率以便驱动扬声器或扬声器系统的放大器称为功率放大器、 或主放大器 3.8' 综合放大器integratedamplitier 把悄置放大器(大部分电路)相功率放大器组合成一件,构成的放大器 家用组合音响中的放大器 -般都是综合放大器,通常只有磁带均衡放大器不在综合放大器之内,而在录音座内 要求 4.1使用条件 由产品标准规定
GB/T14277一2013 4.2测试条件 温度;15C一35C 相对湿度:25%一75%; 气压:86kPa106kPa 电源电压;交流(220士6.6)V; 电源频率:(50士0.5)Hz 4.3电、声性能要求 4.3.1放大器 放大器的参数和要求见表1 表1放大器的参数和要求 求 要 条 款 项 目 每通道>5w,并能传输额 每通道>10w,并能传输额定失 定失真限制的功率至少 4.3.1.1 额定输出功率 真限制的功率至少10min,额定 10nmin,额定总谐波失真小 总谐波失真小于0.7% 于2.0% >40dB(250Hz10000Hz); 4.3.1.2 串音衰减(输人端之间 >45dB1000Hz >50dB(1000Hz) 平衡控制 4.3,1.3 每通道增益变化>8dB 每通道增益变化8dB 备有响度控制器的放大器也应 配备供用户消除该败果的控制 响度控制 4.3.1.4 器 此要求可用单独的开关或 通过调节音调控制器来满足 由产品标准规定,并符合相关标 4.3.1.5 控制器标志 准要求 4.3.1.6 温度限制的输出功率 由产品标准规定 4.3.1.? 过载恢复时间 由产品标准规定 短路保护 4.3,1.8 由产品标准规定 4.3.2广播调谐器与放大器组合 广播调谐器与放大器组合的参数和要求,调频接收部分见表2,调幅接收部分见表3
GB/T14277一2013 表2广播调谐器与放大器组合的参数和要求(调频接收部分 求 条 款 项 目 50dB信噪比 0dB信噪比 S20dB(pW 4.3.2.1 端电压 噪限灵敏度 等效电动势 175AV/75Q 二20AV/75Q 二350AV/300Q 40AV/300Q 额定输出 >54dB >46dB 不计权 限制带 下降 宽 >77dB >69dB 偏 23dB 4.3.2.2 额定输出 >61dB >53dB 计权 (A计权 下降 >82dB >76dB 23dB 俘获比 >3dB 4.3.2.3 4.3,2.4 调幅抑制比 >35dB >24dB 双信号选择性 4.3.2.5 >20dB 中频抑制比 4.3.2.6 >65dB 镜像抑制比 4.3.2.7 >50dB >14dB 假响应抑制比 4.3,2.8 >50dB >32dB 射频非线性引起的假响应 4.3,2.9 >60dB 38kHz,46dB 38kHz,26dB 副载频和导频的基波 4.3.2.10 19kHz,40dB 19kHz,20dB 和谐波抑制 按GB/T! -2012规定 (按GB/T -2012规定) 9374 9374 SCA(辅助通信 4.3.2.l1 >55dB 业务)抑制 80Ha一6.300Hz,相对于1000 Hz允差在士2dB以内 125Hz4000Hz,士3dB 40Hz8o HH及6300H2" 相对于1000Hz); 12500Hz,相对于1000Hz允 有效频率范围 4.3.2.12 63~125Hz,4000Hz 差在土3dB以内; 8000Hz,十3dB一5dB 如果规定的有效频率范围宽于 相对于1000H) 40Hz 12500Hz,允差为 dB仍适用 士3 250H一6300H范围内<4dB 4dB(1000Hz,额定输 4.3.2.13 平衡度 音量控制器从最大位置下降 出 46dB范围内均应满足
GB/T14277一2013 表2(续 要 求 条 款 项 目 H范 >27dB.250Hz6300 围内; >18dB.6300Hz~12500Ha>20dB(1000Hz,额定输 4.3.2.14 分离度 范围内; 出 音量控制器从最大位置下降 46dB范围内均应满足 1.5% 7% 4.3.2.15 总谐波失真 40Hz5000Hz 63Hz5000Hz 表3广播调谐器与放大器组合的参数和要求(调幅接收部分) 要 求 条 款 项 目 信噪比(A计权 46dB 40dB 4.3.2.16 噪限灵敏度 <1mV/m <3mV/m 4.3.2.17 s/N=26dB) <100V AV 300 4.3.2.18 单信号选择性 >16dB >30dB 80Hz4000Hz 160Hz一3150Hz 63Hz一4000 125Hz一3150H2 H 电压频率特性 4.3.2.19 40Hz4000Hlz 80Hz~3150Hz 下降 对1kHz 下限频率;6dB 下限频率;6dB 上限频率;12dBB 上限频率:12dB 4.3.2.20 电压谐波失真 4.3.3录音座与放大器组合 录音座与放大器组合的参数和要求见表4 表4录音座与放大器组合的参数和要求 要 求 目 条 款 项 4.3.3.1 带速误差 士1.5% 士2.5% 4.3.3.2 计权抖晃率 <0.2% S0.35% 达到录放速度的 4.3.3.3 最大起动时间 消音比 60dB 50dB 4.3.3,4 >60dB1000Hz); 4.3.3.5 相邻无关磁迹间问的隔离 >45dB(500Hz6300H2) >26dB(1000Hz); 4.3.3.6 相邻相关磁迹间的隔离 >26dB,l000Hz >20dB(500Hz一6300Hz
GB/T14277一2013 表4(续 要 求 条 款 项 目 40Hz12500Hz 63Hz~10000Hz 放音通道有效频率范围 4.3.3.7 电平波动允差见图 电平波动允差见图1 40Hz12500Hz 63Hz~10000Hz 全通道有效频率范围 4.3.3.8 电平波动允差见图1 电平波动允差见图1 3dB,额定输出 放音通道不平衡 <5dB,音量控制器从最大位置 <4dB,额定输出 4.3,3.9 下降46dB范围内均应满足 放大器部分(放音总谐波失真 前置放大器:0.5%; 综合放大器;<0.7% 4.3.3.10 总谐波失真 组合(录放总谐波失真 前置放大器:<2.5%; 综合放大器;5.0% 综合放大器;<3.0% 前置放大器,>47dlB. 音量控制器从额定输出位置下 降23dB范围内均应满足 全通道不计权信噪比 综合放大器;>47dB,音量控制 4.3.3.11 器在额定输出位置 音量控制器置于产生 70dB, 额定输出功率下降23dB位置 前置放大器;>多54dB. 音量控制器从额定输出位置下 降23dlB范围内均应满足 综合放大器;>54dlB,音量控制>42dB,综合放大器额定输出 4.3.3.12 全通道计权信噪比 器在额定输出位置 >77dB,音量挖制器置于产生 额定输出功率下降23dB位置 4.3.3.13 转录带速误差 土2.0% 转录抖晃率 <0.3% 4.3.3.14 40Hz12500Hz, 4.3.3.15 转录有效频率范围 电平波动允差见图1 4.3.3.16 转录总谐波失真 S4%,综合放大器 4.3.3.17 转录计权信噪比 >50dB,综合放大器额定输出 4.3.3.18 转录通道不平衡 s4dB
GB/T14277一2013 5.dB 8dB 8B 单位为赫效 频率 类别 A类 40 125(250高保真 6300 12500 B类 63 125 6300 10000 8000 B类(转录 63 250 4000 图1录音座与放大器组合的有效频率范围电平波动允差 4.3.4激光唱盘与放大器组合 激光唱盘与放大器组合的参数和要求见表5 表5激光唱盘与放大器组合的参数和要求 要 求 项 条款 >40dB250Hz10000Hz) 4.3.4.1 串音衰减 >45dB(1000H2 >50dB(1000Hz 士1.5dB(20Hz一20kHz 士3,.0dB(31.5Hz16kkHz 频率响应 4.3.4.2 4.3.4.3 信噪比 >99dB >86dB -55dB(1kHz) -50dB(1kHz 失真加噪声 4.3.4,4 -50dB(31.5Hz一20kHz 一45dB(31.5Hz~16kHa) 短 2.5s 5s 4.3.4.5 读取时间 长 8.0s 10s 4.3.5扬声器(系统)与放大器的组合 组合音响中的综合放大器同扬声器系统的组合,即综合放大器中不带均衡网络的(或均衡器不起作 用时)音频输人口到扬声器系统的声输出一般涉及前置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 扬声器(系统)与放大器 组合的参数和要求见表6
GB/T14277一2013 表6扬声器系统)与放大器组合的参数和要求 求 目 条 款 项 50Hz12500H 125Hz8000Hz 频率响应/有效频率范围 4.3.5.1 符合图2框区 当标称值比上述频率范围宽时.仍应满足一9dB一+5dB的允差 4.3.5.2 2dB <3dB 幅频响应差 水平20'一30” 250Hz8000Hz同0°比 指向 士4dB 4.3.5.3 性频 垂直5"一10°" 响 在水平20"30°、垂直5°10°范围内由产品标准规定的某个(或几个)角度进行测量 250Hz1000Hz 2% 特性 从<2%线性下降到<1% 1000Hz一2000Hz 5% 总谐 4.3.5.4 1% 2000Hz~6300Hz 波失 对于超过允许值,但峰宽<1/3oe的独立的失真峰,允许不超过3个;但不允许有 真 >1/3oet的失真峰 4.3.5.5 声噪声 <30dBA <35dBA 4.3.5.6 短期最大输人电压 由产品标准规定 4.3.5.7 长期最大输人电压 由产品标准规定 4.3.5.8 最小源电动势输出声压级" >82dB 4.3.5.9 杂散磁场 80A/m 输人阻抗 >10kQ 4.3.5.10 不适用于包含有源低音扬声器系统的组合 dB +5 /Hz 单位为赫兹 频率 分类 100 8000 12500 A类 50 B类 125 250 5000 8000 图2扬声器(系统)与放大器组合的频率响应允差范围
GB/T14277一2013 4.4其他性能要求 4.4.1一般要求 组合音响产品应按产品标准要求完整齐套,外观应整洁,表面不应有凹痕、划伤、裂缝、变形、毛刺、 霉斑等缺陷,表面涂层不应起泡龟裂、脱落 金属零件不应有锈蚀及其他机械损伤 灌注物不应外溢 开关、按键、旋钮的操作应灵活可靠,零,部件应紧固无松动,指示正确 各种功能应正常工作 主机和机柜的结构应有足够机械强度和机械稳定性 说明功能的文字和图形符号的标志应正确、清晰、端正,牢固,图形符号符合GB/T5465.2的规定 使用文件齐套,使用说明书应能指导用户正确安装、使用和维护 4.4.2安全要求 4.4.2.1信息技术设备 按GB4943.12011的规定,见表7 表7信息技术设备安全性项目要求 条款 安全性项目 元器件 4.4.2.1. 电源接口 4,4.2.1.2 4.4.2.1.3 标记和说明 4.4.2.1. 危险的防护 布线,连接和供电 4.4.2.1.5 4.4.2.1.6 结构要求 4.4.2.1." 电气要求和模拟异常条件 与通信网络的连接 4.4.2.1.8 4.4.2.2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 按GB88982011的规定,见表8 表8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性项目要求 条款 安 全 性 项 标记和使用说明 4.4.2.2.l 4.4.2.2.2 激光辐射 4.4.2.2.3 正常工作条件下的发热 4.4.2.2.4 防触电的结构要求 4.4.2.2.5 正常工作条件下的触电危险 绝缘要求 4.4.2.2.6
GB/T14277一2013 表8(续 目 条款 安全性项 故障条件 4.4.2.2.7 机械强度 4,4.2,2.8 4.4.2.2.9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4.4.2.2.1o 元器件 4.4.2.2.11 端子 4.4.2.2.12 外接软线 4.4.2.2.13 电气连接和机械固定 稳定性和机械危险 4.4,2.2.14 防火 4.4.2.2.15 4.4.3电磁兼容 4.4.3.1信息技术设备 干扰特性应符合GB9254的规定 抗干扰特性应符合GB/T17618的规定 4.4.3.2声音和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 干扰特性应符合GB13837的规定 抗干扰特性应符合GB/T9383的规定 4.43.3谐波电流发射限值 谐波电流发射限值应符合GB17625.1的规定 4.4.4环境要求 样机应经过开箱检查,其外观、结构和功能无轻、重不合格 试验样机不论是整体组合或分体组合, 都应包括除机柜外的全部设备 环境试验包括气候试验和机械试验 全部试验应在同一样机上进行 试验项目和顺序如下 a)高温负荷试验; b) 高温贮存试验 恒定湿热试验 d)低温负荷试验 低温贮存试验; f 扫频振动试验; g碰撞试验; 跌落试验 h) 环境试验过程中的主要性能测量,在产品定型试验时,应按GB/T9384的规定,在周期检验时,可 以在气候试验结束后和机械试验结束后各测量一次 10
GB/T14277一2013 4.4.4.1初始检查要求 4.4.4.1.1外观、机械结构和功能检测要求 样品外表面无锈蚀,霉斑,镀涂层剥落、划痕、毛刺、塑料件起泡、开裂,变形、灌注物溢出等现象;文 字符号标记应清晰;结构件与控制元件应完整;无机械损伤;功能应正常 4.4.4.1.2 主要性能测量项目 主要性能测量项目如下所示 a)放大器 额定输出功率 b)广播调谐器与放大器组合 1调频噪限灵敏度(任取一点频率) 调频计权信噪比(与综合放大器组合); 2) 3) 调频电压频率特性(取1kHz和上、下限频率3点) 调频总谐波失真(与综合放大器组合,取优选测量频率); 4 调幅噪限灵敏度(每一波段任取一点频率): 5 6)调幅计权信噪比 录音座与放大器组合: 带速误差 1) 计权抖晃率, 2 全通道频响 3 4消音比 5 总谐波失真(与综合放大器组合); 6)全通道计权信噪比(与综合放大器组合) d)激光唱盘与放大器组合 频率响应; 信噪比 2) 3) 失真加噪声; 读取时间 4 扬声器与放大器组合 听音检验 4.4.4.2高温负荷试验 样机在(40士2)C环境下应能连续16h(不同工作状态)正常工作 4.4.4.3高温贮存试验 样机在(55士2)C的环境下搁置2h,恢复后,外观、机械结构应无损伤并能正常工作 4.4.4.4恒定湿热试验 样机在(40士2)、相对湿度为90%一95%条件下搁置48h,恢复后外观、机械结构应无损伤,并能 正常工作 11
GB/T14277一2013 4.4.4.5低温负荷试验 样机在(一10士3)C环境下应能持续工作1h(不同工作状态),其功能应正常 4.4.4.6低温贮存试验 样机在温度为(一25士3)C条件下放置2h,恢复后外观、机械结构应无不合格,并能正常工作 4.44.7扫频振动试验 样机在经受规定的扫频振动试验后,外观、机械结构应无缺陷,功能应正常 4.4.4.8碰撞试验 样机在经受规定的碰撞试验后,外观,机械结构应无不合格,功能应正常 自由跌落试验 4.4.4.9 样机在经受5.2.4.9规定的自由跌落试验后,外观、机械结构应无不合格,功能应正常 4.4.5可靠性要求 组合音响的可靠性要求用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F)表示 合格品的MTF的下限值应等于 或大于1000h. 4.4.5.1统计试验方案 统计试验方案是用于确定组合音响是否满足规定的可靠性要求的统计方法 其依据是假设组合音 响的失效分布符合指数分布规律 试验采用定时截尾试验方法 统计试验方案应符合GB/T5080.7 和本标准的规定,见表9 定型鉴定应采用方案1 表9统计试验方案 判夹风险平 判定标准失效数 总试验时间T 样品数量n 试验时间t 拒收 方案 鉴别比D 接收 (的倍数) 台 大于或等于小于或等于 10 668 20 10 6.680 20 334 10 430 20 20 4.30 20 215 0,=1000h 4.4.5.2老炼预处理 产品出厂前是否采取老炼预处理,由产品标准规定 若采用老炼预处理,则样品与其代表的该批组 合音响产品的预处理时间、预处理应力要完全相同,不得采取特殊的预处理措施 4.4.5.3试验样品 试验样品应经检验合格的成批组合音响中随意抽取,样品经开箱检查应无外观、结构和功能等轻、 12
GB/T14277一2013 重不合格 定型试验的样品应包括除机柜外的全套产品,周期检验或其他验证试验允许用等效负载代替扬声 器系统 4.4.5.4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应能提供试验所要求的各种条件 试验室应具备排风、安全、报警和消防等措施 4.4.5.5试验条件 环境温度:(40士3)C; 相对湿度;25%75%; 大气压;86kPa一106kPa; 工作电压:(220土22)V 4.4.6音质要求 4.4.6.1概述 组合音响的听音评价包括录音座放音,调频收、录,放音,激光唱盘放音等听音评价 4.4.6.2要求 音质无明显缺陷,应清晰、明亮,具有一定的力度和丰满度,并尽量重放出声源本身所具有的特点 4.4.6.3听音试验样机 应无左右声道反接、极性反接、立体声信号严重不平衡,明显机振声,交流声和触键噪声、严重失真 和重放声级达不到要求等不合格 4.4.7互连配接要求 4.4.7.1分体设备组合产品的互连配接 分体设备组合产品其分体设备间的互连,不必满足有关连接器的类型和互连优选配接值的要求 在组合设备内部连接处测得的特性值不必满足测量点对这些特性的要求,只要整个组合特性符合本标 准即可 但是,当和末与该组合一起出售的其他设备连接时,则应当遵循GB/T1197的规定,在与组合设 备外部的其他设备的连接处所测得的特性值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4.4.7.2整体设备组合产品的互连配接 整体设备组合产品,若具有与外部设备相结合的功能,其与外部设备的互连配接应符合GB/T 14197的规定,其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 测试方法 满足以下条件则认为是在额定条件下 各设备接在额定电源; a b)额定源电动势与额定源阻抗串联,再接到输人端上; 13
GB/T14277一2013 输出端接额定负载阻抗; c d)不用的端子按规定连接; e)如果有音量控制器,置于使输出端出现额定失真限制的输出电压位置上 f 额定的环境条件,即温度,湿度和气压符合4.2的环境条件 当额定失真限制的输出功率大于额定温度限制的输出功率时,某些放大器在额定条件下工作时间 长了会过热,这些放大器的额定条件持续时间同不得比放大器容许的时间长 电、声性能测量方法 5.1 5.1.1放大器 5.1.1.1测量条件 测量条件如下所示 a)额定源阻抗 测量期间输人端应接额定源阻抗,其值应为: 1 非均衡高电压,高阻抗输人端:l0kQ; 2)带均衡低电压输人端(速度型拾音器及类似的输人端):2.2kQ 3)传声器输人端,由制造商给出 b额定源电动势 测量期间应加额定源电动势时,应采用下列源电动势值,而非制造商规定的值 1) 非均衡高压、高阻抗输人端:500mV、1000Hz; 带均前低电输人躺(速度型拾育器及类似的输人淌)snv.ooti 2 3)传声器输人端:比制造商规定的相应传声器输人端最小源电动势值高10dB 输出端接额定负载阻抗; d 不用的端子按规定连接; 将音量控制器置于使输出端出现额定失真限制的输出电压位置 e 调音调控制器使频响平直 f们 5.1.1.2额定输出功率 额定输出功率如下所示: 输人端加额定源电动势,调音量控制器使放大器产生额定失真,若为多通道放大器,应同时工 a 作于此条件下; b放大器在此条件下工作60s以上,如果需要,再调整源电动势以产生额定总谐波失真, 测量输出电压U,按式(1)计算输出功率 U” P一 R 式中: R -额定负载阻抗 5.1.1.3输入端之间的串音衰减 5.1.1.3.1对于分体组合设备 对于分体组合设备的输人端之间的串音衰减如下 a)把放大器的每个通道置于额定条件下,标出各输人通道及主通道的音量挖制器的相应位置; b)把额定源电动势(若用非1000Ha信号测量,对于非均衡输人端,使用与额定源电动势电平相 同的电动势;对于均衡输人端,其电动势与额定源电动势的相对电平应与标准的均衡特性相 14
GB/T14277一2013 反 如在信号源与唱机输人端(PHONO)之间加人标准录音均衡网络,即可使用与额定源电 动势相同的电平.)接到"A”"通道的输人端,并把“A"通道的音量控制器置于最小位置,把“B" 通道的电动势减小到零,音量控制器置于“B”通道预先标明的位置,其余输人通道的音量控制 器均置于最小位置,通过1/3倍频程带通滤波器由“”通道输出端测量由“A”通道进人“B”通 道的串音 注,如果各输人通道没有音量控制器,而是用选择开关切换,则按下述方法测量 1 分别把每个通道置于额定条件下,标出每个控制器的相应位置. 2) 把额定源电动势[若用非1000Hz信号测量,见5.1.1.3.1b)的说明]接到“A”"通道的输人端,输人选择开关 切换到“B”通道,把“B”"通道的源电动势减小到零,音量控制器置于预先标明的“B"通道位置上,通过1/3倍 频程滤波器由“B"通道输出端测由“A”通道进人“p”通道的串音 由“A”通道进人“"通道的串音衰减为 U 20lg U 同样,由“B"通道进人“A"通道的串音衰减为 Un)n 20lg 式中: -A通道的额定失真限制的输出电压; (UA) B通道的额定失真限制的输出电压; Un) (U) -债人B通道的额定输人电压在A通道产生的输出电压; cn) -馈人A通道的额定输人电压在B通道产生的输出电压 5.1.1.3.2对于整体组合设备(放大器无外接输入端口 对于整体组合设备的输人端之间的串音衰减如下: 当加信号时:录音座用1000Hz参考磁平带放音;激光唱盘用测试唱片1000Hz电平段放音; a) 调谐器在调频波段由天线加人电平为40dB(pw)、载频为98MHz,频偏为土40kHz的信号; b)调音量控制器,使输出达到额定失真,记下相应的位置,若达不到额定失真,则将音量控制器 调到最大位置; 其他按照5.1.1.3.1中的方法 5.1.1.4平衡控制 将放大器置于额定条件下,输人端左、右声道均加人额定源电动势,调平衡控制器,从输出端分别测 每通道增益的最大变化,以分贝表示 5.1.1.5温度限制输出功率、,过载恢复时间、短路保护 5.1.1.5.1温度限制输出功率 按GB/T12060.3一2011中14.7.4的规定 5.1.1.5.2过载恢复时间 按GB/T12060.3一2011中14.6.5的规定 5.1.1.5.3短路保护 按GB88982011中4.3.5的规定 15
GB/T14277一2013 5.1.2广播调谐器与放大器组合 广播调谐器与放大器组合的测量方法应符合GB/T2846和GB/T6163的相关规定 5.1.2.1标准测试条件 标准测试频率:98MHz或1000kHz(数调接收机频率:999kHz) 标准调制频率l000Hz 音调控制器在平直位置 调节平衡控制器,使左、右通道的输出电平相等 如无特殊规定,调节音量控制器,使在标准负载上的输出为参考输出功率(较额定输出低10dB之 值 对于立体声调谐器,应采用标准立体声信号调制,即用立体声(L=一R)信号调制 立体声测试时 以左声道的输出为基准 AFc开关,响度开关及静噪开关应断开 如不能断开,应在测试结果中予以说明 5.1.2.2不计权信噪比(限制带宽,带通滤波器带宽为22.4z~15000Hz 5.1.2.2.1去调制法 测试电路如图3所示 测试方法如下 输出为额定功率时的信噪比 a 将调谐器加放大器置于标准测试条件下,输人信号电平为70dBf,频偏为士75kHz(单声)或 士67.5kHz(立体声) 先将开关K打到位,按输出失真最小调谐 再将开关打到位,改 变音量控制器,使输出为额定功率 然后去调制,并将开关K打到位,记下噪声电压的读 数 额定输出功率相应的电压与噪声电压之比,即为调谐器加放大器之信噪比 额定功率下降23dB时的信噪比 测量方法同上,只是输出比额定功率低23dB,去调制,测量此时的噪声电压,则额定输出电压 与噪声电压之比,即为额定功率下降23dB时的信噪比 1000Hz 电压表 带通滤波器 调制器 标准 调频信号 标准 模报 发生器 失真仪 负载 天线 放大器 22.4Hz~15000 示波器 带通滤波器 立体声信号 发生器 图3去调制法测不计权信噪比 16
GB/T14277一2013 5.1.2.2.2滤基波法 为考核调制噪声和失真对接收性能的影响可采用滤基波法 测试电路如图4所示 测试方法如下 输出为额定功率时的信噪比 a 将调谐器加放大器置于标准测试条件下,输人信号电平为70dB,频偏为士75kHzx(单声)或士67.5 kHz(立体声) 先将开关K打到位,按输出失真最小调谐 改变音量控制器,使输出为额定功率 此时电压表的读数为信号(S),失真(D)和嗓声(N)之和 然后将开关打到@位,并微调100H可 调带阻滤波器的中心频率,使输出最小,记下此时的(D+N)值 于是,额定功率相应的电压(S+ D+与谜除了调制频率基波后的电压(D+)之比,即为拨速基波法测得的信嗓比. 额定功率下降23dB时信噪比 测量方法同a)项,只是输出比额定功率低23dB,将开关置于位,测量此时的(D十N)值 则额定功率相应的电压(s十D十N)与此时的(D十N)值之比,即为按滤基波法测得的额定功 率下降23dB时的信噪比 电压表 调谐器 标准 标准 调颊信号 2.4Hz15000Hz 模报 负我 失真仪 发生器 带通波波器 天线 放大器 示波器 1Hz 带阻 立体声 波波器 信号 发生器 图4滤基波法测不计权信噪比 5.1.2.3计权信噪比 5.1.2.3.1去调制法 测试电路如图5所示 测试方法如下 a)输出为额定功率时的计权信噪比 测量方法同5,1.2.2.la)项 额定功率下降23dB时的计权信噪比 测量方法同5.1.2.2.1b)项 17
GB/T14277一2013 1000Hz 电压表 带通滤波燃 8 标准 调谐器 标准 调频信号 模拟 失真仪 贺载 发生器 吴线 放大器 示波 00H l5000H 立体声 带通 信号 滤波器 发生器 图5去调制法测计权信噪比 5.1.2.3.2滤基波法 测试电路如图6所示 测试方法如下 输出为额定功率时的计权信噪比 a 测量方法同5.1.2.2.2a)项 额定功率下降23aB时的信噪比 b 测量方法同5.1.2.2.2b)项 电压表 调谐器 标准 200Hz 失真仪 调频信号 标准 模拟 15000H 发生器 负校 天线 放大器 带通 滤渡器 示波器 1Hz 带阳 立体声 滤波器 信号 发生架 图6滤基波法测计权信噪比 5.1.2.4噪限灵敏度 测试方法如下 a)30dB信噪比灵敏度 18
GB/T14277一2013 30dB信噪比灵敏度是指用去调制法测得的单声灵敏度 测试电路如图3所示 将调谐器加放大器置于标准测试条件,频偏为士75kHz,按输出噪声最 小调谐 调节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平和音量控制器,并保持输出为参考输出 当输出的信噪 比为30dB时,所需的输人信号电平即为30dB信噪比灵敏度 B类机只测此项指标 b50dB信噪比灵敏度 立体声调谐器50dB信噪比灵敏度是指用去调制法测得的 测试电路如图3所示 测量方法同5.1.2.4a)项,但需采用立体声(L=一R)信号调制,频偏为 士67.5kHHz 调谐器工作在“立体声”状态 保持输出为参考功率,当输出的信噪比为50dB 时,所需的输人信号电平即为50dB信噪比灵敏度 5.1.2.5俘获比 俘获比是指调谐器在接收同频信号时,抑制较弱信号选出较强信号的能力 测试电路如图7所示 先将干扰信号电平调到零,将调谐器加放大器置于标准测试条件下,有用信 号的输人电平为70dB,频偏为士75kHz,按失真最小调谐,调节音量控制器,使输出为参考输出功率 然后,去掉有用信号的调制,将未调制的干扰信号也调到98MHz,信号电平为60dB,微调干扰信 号的频率,使接收机输出的拍频不大于200Hz 将有用信号重新加上调制,调节干扰信号电平,使音频输出比参考输出电压低1dB.记下此时干扰 信号的电平为A(dB) 然后,继续增加干扰信号电平,使音频输出下降30dlB,再记下干扰信号的电平为B(dB),电平B和 A之差的一半[即(B一A/2]即为俘获比 测试中可微调调谐器,使该指示最好 电压表 有用信号 发生器 标准 调谐需 200HHz~15000Hz 失真仪 标准 模拟 带通滤波器 天线 负载 放大器 干扰信号 发生器 示波器 图7双信号测试电路 5.1.2.6调幅抑制比 闹幅抑制比表示调频接收机对输人信号中调幅成分的抑制能力 同时调制法是指将一个伴有调幅的调频信号加到调谐器上,仅由调频产生的输出与由调幅信号的 加人而引起的输出之比 测试电路如图8所示 先将开关K打到位,调谐器加放大器置于标准测试条件下,输人信号电 平为70dB,频偏为士75kHz,按输出失真最小调谐,输出功率为参考功率,相应的电压为U 然后,保 持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调制不变,再加上400Hz、调制度为30%的幅度调制,并将开关K打到位,测得 滤除了1000Hz频率调制后的输出电压U 于是调幅抑制比为20lg(U/U. 测试中可微调调谐器,使该指示最好 19
GB/T14277一2013 衰减器 电压表 调谐撒 200Hz 标准 调颊信号 标准 加 模报 15000He 失真仪 发生器 负载 放大器 天线 oo 带通 滤波器 1000Hz 示波器 带通滤波器 图8滤基波法测试电路 5.1.2.7双信号选择性 双信号选择性是指调谐器在有用信号存在时,对邻近频道干扰信号的抑制能力 它反映了调谐器 的实际抗干扰能力故又称为有效选择性 测试电路如图7所示 先将干扰信号的输出电平调到零,将调谐器加放大器置于标准测试条件下, 有用输人信号电平为70dB,频偏为士75kHz,按输出失真最小调谐,调节音量电位器,使输出为参考 输出功率 然后,去掉有用信号调制,给干扰信号加上调制频率为1000Hz、频偏为士75kHz的调制,且将干 扰信号的频率偏离有用信号频率士400kHz 逐渐增加干扰信号的电平使调谐器的干扰信号输出电压 比有用信号输出电压低30dB 此时,调谐器输人端的干扰信号电平与有用信号电平之比,即为调谐器 在士400kHHz时的双信号选择性 5.1.2.8中频抑制 中频抑制是指为产生相同的音频输出电压或功率,调谐器中频频率上的输人信号电平与调谐频率 上的输人信号电平之比 它反映了调谐器对中频频率干扰的抑制能力 测试电路如图9所示 将调谐器加放大器置于标准测试条件下,输人信号电平应小于限幅灵敏度 频偏为士75kHz,音调控制器位于窄带位置,按输出噪声最小调谐,调节音量电位器,使输出为参考输 出功率,记下此时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 然后,将信号发生器的频率移到标称中频频率附近,微调信号发生器的频率使调谐器加放大器的音 频输出最大,调节信号发生器之输出电压,使音频输出仍为参考输出功率,记下此时信号发生器的中频 输出电压 调频信号发生器在中频频率上的输出电压与调谐频率上的输出电压之比,即为调谐器与放大器组 合的中频抑制 电压表 标 调谐器 标准 200H15000Hz 调颊信号 校拟 加 负级 带通涉波% 发生器 天线 放大器 示波器 图9单信号测试电路 心
GB/T14277一2013 5.1.2.9镜像抑制 镜像抑制有单信号镜像抑制与双信号镜像抑制 这里测的是单信号镜像抑制 单信号镜像抑制是指为产生相同的音频输出电压或功率,调谐器镜像频率上的输人信号电平与调 谐频率上的输人信号电平之比 测试电路如图9所示 测量方法同5.1.2.8,仅需将信号发生器的频率由中频频率移到镜像频率上 即可 5.1.2.10假响应抑制 假响应抑制是指为产生相同的音频输出电压或功率,假响应频率上的输人信号电平与调谐频率上 的输人信号电平之比 这里仅测1/2中频干扰,假响应频率f=f 士f:/2,式中f 为本振频率;f为中频频率 高本振 时假响应频率为=f 一f/2,低本振时假响应频率为=f十f/2 测试电路如图9所示 将调谐器加放大器置于标准测试条件下,输人信号电平应小于限幅灵敏度" 频偏为士75kHa.按输出噪声最小调谐,调节音量控制器,使输出为参考输出功率,记下此时信号发生 器的频率和输出电压 然后,根据调谐器的实际调谐频率和中频频率,按上述假响应公式计算出假响应频率 再将信号发 生器的频率调到上述假响应频率上,增大输人信号电平,并微调信号发生器的频率,使音频输出最大,调 节输人信号电平,使达到参考输出功率 假响应频率上的输人信号电平与调谐频率上的输人信号电平 之比,即为调谐器的单信号假响应 5.1.2.11射频非线性引起的假响应(射频互调 进人调谐器的一个或几个强信号,会因放大器的非线性引起互调,特别是当几个干扰信号的频率与 调谐频率等间隔的配置时,形成的互调干扰尤为严重 互调干扰测量方法有两种,正弦调制法和噪声抑制法 因本标准推荐的是噪声抑制法,故这里仅规 定噪声抑制法 测试电路如图7所示 但两个干扰信号的频率f和f应调到满足下列两组方程 之 f1= 十4f fa -2/ Af 1= =,一2A/ 式中 调谐器之调谐频率; 等频率间隔,此处取A/=士800kHz 首先,将调谐器与放大器组合置于标准测试条件下,但输人信号电平规定为s/N=20dB时的单声 有限噪声灵敏度,先用有用信号将调谐器调整好,然后去调制,记录噪声输出电压;随后,将两信号发生 器的频率分别调到干扰频率f和f.,也不加调制,并始终保持其输出电平相同,同时改变干扰信号发 生器的输出电平,使由互调产生的噪声电压与有用信号产生的噪声电压相等 于是,干扰信号电平与有 用信号电平之比,即为按噪声抑制法测得的互调干扰抑制 5.1.2.12副载频和导频的基波和谐波抑制 调谐器加放大器的输出端如果出现这些超音频分量,就会降低调谐器的信噪比,干扰别的设备 21
GB/T14277一2013 测试电路如图10所示 将调谐器加放大器置于标准测试条件下,采用立体声(L=一R)信号调制 输人信号电平为70dB,频偏为士67.5kHz,导频6.75kHz,按输出失真最小调谐,音调控制器位于平直 位置,调节音量控制器使输出为额定输出功率 然后,去调制,仅保留导频信号的调制,并拿掉输出端的带通滤波器 用选频电压表测量L(开关K 打在位),R(开关K在位)声道输出端上的导频、副载频及其谐波电压 额定功率相应的电压与该 电压之比即为对导频、副载频及其谐波的抑制 为包括其边带分量,选频电压表的测量带宽应不小于2kHlz 标准 音顿信号 发生器 负极 200Hz 15000HHz 带通 池波器 肖级信 标准 负投 电压表 说明: 平衡电阻;接收机R,=1kQ;调谐器R,=1MQ. R 图10立体声性能的测试电路 5.1.2.13SCA抑制 SCA抑制是指在接收机L,R声道的输出端上,由辅助通信业务简称sCA)信道引起的干扰电压 与标准输出电压之比 渊试电路如图所示. 首先将scA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关到零,将调谐器加放大器置于标准测试条件下,用立体声 (L=一R)信号调制,输人信号电平为70adB,频偏为士60kHa,按失真最小调谐,音调控制器位于平直 位置,调节音量控制器,使输出为额定功率 然后,去调制,仅保留导频信号的调制 scA信号发生器输出的67kH2第二副载波,用2.5kH么的调制懒率进行频率调制,懒偏为 士4kHz 由此而形成的scA信道经立体声信号发生器,以7.5kHz的频偏对主载波进行调频 用选频电压表测量L,R声道里的2.5kH么输出电压 额定功率相应的电压与该电压之比即为 SCA抑制 负载 SCA 音频 调谐器 调须 标准 立体声 选频 信可 校拉 信号 信号 信号 电压表 发生器 天线 发生 发生器 发生器 放大器 负我 图11sCA抑制测试电路 心
GB/T14277一2013 5.1.2.14有效频率范围 有效频率范围对应的是电压频率特性 测试电路如图12所示 但需在音频信号发生器与调频信号发生器的外调制输人端之间插人一个 标准的50s预加重网络,并去掉带通滤波器 将调谐器加放大器置于标准测试条件之下 输人信号 电平为70dB,频偏为士75kHHz,按失真最小调谐 然后,将调制频率改为100Hz,频偏士15kHz,调节 音量控制器,使输出为1/4额定功率(如果高频端过载也可调到1/10额定功率). 随后将调制频率从25Hz连续变到15000HHz,用自动电平记录仪或音频电压表测量相应的电压 若不插人预加重网络,则测量方法同上,但保持各调制频率的频偏不变(均为士75kHz),测出一实 测电压频率特性 然后,用标准的50s预加重曲线减去实测曲线,即为电压频率特性 如无自动电平记录仪,可按下述频率逐点测量 测试频率点为31.5 Hz、40Hz、63Hz、125Hz、250Hz、315Hz、500Hz、1000Hz、2000Hz、 4000Hz、6300Hz、8000Hz、l0000Hz、12500Hz、16000Hz 对于立体声调谐器,用立体声(L=R>)信号,或立体声(L=一R)信号调制,频偏为士20.25kHl2在 L.R声道的输出端分别测量,测试结果需用标准0预加重曲线校准 两个声道的测试结果最好画 在同一张图上 失真仪 标准 调谐器 标准 200Hz15000Hz 音颊信号 调极信号 电压表 负载 楼拟 发生器 发生器 带通滤波器 放大器 线 示波器 立体声 音颜信号 信号 发生器 发生器 图12有效频率范围及电压总谐波失真测试电路 5.1.2.15平衡度 平衡度是指在L、R声道输人相同的情况下,立体声调谐器加放大器在不同的音量位置和不同的调 制频率时,LR声道输出的电压差 测试方法如下 左、右声道的增益差 测试电路如图10所示 将调谐器加放大器置于标准测试条件下,采用立体声(L=一R)信号 调制,输人信号电平为70dBf,频偏为士75kHz,导频6.75kHz,按输出失真最小调谐,音调控 制器位于平直位置,调节音量控制器使输出为参考输出功率,调节平衡控制器使L,R声道输 出电压相等 然后,保持上述条件不变,仅改变音量控制器的位置,测量不同输出功率时,每个声道的输出电 23
GB/T14277一2013 压 以L声道的输出为基准,算出R声道对L声道的电压比,即为随音量控制器改变时LR 的声道增益差 b 左、右声道的频率特性差 测试电路如图10所示 测量方法同5.1.2.15a)项,但保持音量等控制器的位置不变,仅改变 调制频率,测量每个声道输出端的电压 然后,以L声道的输出为基准,算出R声道对L声道 的电压比,即为LR声道的频率特性差 5.1.2.16分离度 立体越L.R声道之同的分离度是指用立体内1(或R)信号调制时在L(或B)声道上的输出,与用 立体声R(或L)信号调制时在L(或R)声道上出现的输出之比 [声道的分离度为: (U SL=20lg 6 UR R声道的分离度为 UR SR=20lg UR 式中: (U -用立体声L信号调制时,在L声道上产生的输出电压; U,)用立体声R信号调制时,在L声道上产生的输出电压 CR)片用立体声R信号调制时,在R声道上产生的输出电压; -用立体声L信号调制时,在R声道上产生的输出电压 (UR一 测试电路如图10所示 将调谐器加放大器置于标准测试条件下,采用立体声L(或R)信号调制 输人信号电平为70dB,频偏为士75kHz,导频6.75kHz,按失真最小调谐,音调控制器位于平直位置, 调节音量控制器使输出为参考输出功率,调节平衡控制器使L,R声道输出电压相等 然后,改变立体 声信号的调制方式,在L声道的输出端U测出(U,,和(U.)R;在R声道的输出端U测出(U),和 (U)R,根据上述公式,即可算出L,R声道的分离度s,和sR 测量还可用其他调制频率进行 当调制频率低于300Hz时,应拿掉200Hz~15000Hz的带通滤波器,换上400Hz的低通滤 波器 5.1.2.17总谐波失真 测试电路如图12所示 将调谐器加放大器置于标准测试条件下,输人信号电平为70dBf,频偏为 土75kHz,按失真最小调谐,调节音量控制器,使输出为参考输出功率 保持频偏和输出功率不变,将调制频率从50Hz变到5kHz,测量输出信号的谐波失真 当调制频 率低于300Hz时,应拿掉200Hz15000Hz的带通滤波器,为避免交流电的影响,应选用具有高通特 性的失真仪,或采用选频电压表分别测量基波和各谐波分量,按式(8)进行计算 /V+ ×100% 8) /V十V十 式中: 电压谐波失真系数 V,V 输出电压中的二次、三次谐波分量; V -输出电压中的基波分量 对于立体声调谐器加放大器,用立体声L信号、立体声R信号,或立体声(L=一R)信号进行调制 24

音频组合设备通用规范GB/T14277-2013

一、概述

音频组合设备是由多个音频设备组合而成的集成系统,常用于录音棚、演播室、电视台等场合。GB/T14277-2013是音频组合设备的通用规范,为保证音频组合设备的精度和可靠性提供了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二、分类

根据音频组合设备的不同功能和应用场景,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 音频控制台:是音频组合设备的核心部分,用于调节各路音频信号的大小、平衡、混响等参数。
  • 话筒和麦克风:用于采集声音信号。
  • 功放器和喇叭:用于输出处理好的音频信号。
  • 效果器:用于添加音效,如失真、合唱、混响等。

三、性能指标

GB/T14277-2013规定了音频组合设备的各项性能指标:

  • 频率响应:指音频组合设备在不同频率下所产生的增益或衰减程度。
  • 失真度:指音频组合设备在处理信号时所引入的失真程度。
  • 信噪比:指音频组合设备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信噪比。
  • 混响时间:指声波在房间内反射、漫反射的时间差异,也就是声音持续响起后,停止后仍有音响效果的时间。
  • 交叉谐波失真:指音频组合设备将两个或多个频率的信号混合在一起时所产生的交叉谐波成分。

四、结论

GB/T14277-2013为音频组合设备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提供了标准化的规范,保证了音频组合设备的精度和可靠性。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适合的音频组合设备,并注意校准和使用方法。

噪声发生器通用规范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噪声发生器通用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噪声发生器通用规范的编号:GB/T12179-2013。噪声发生器通用规范共有15页,发布于2014-07-152013年第27号公告
头戴耳机通用规范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头戴耳机通用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头戴耳机通用规范的编号:GB/T14471-2013。头戴耳机通用规范共有17页,发布于2014-07-152013年第27号公告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