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4911-2008

测绘基本术语

Basictermsofsurveyingandmapping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测绘基本术语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测绘基本术语的编号:GB/T14911-2008。测绘基本术语共有37页,发布于2008-12-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A75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07.040
  • 实施日期2008-12-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37页
  • 文件大小983.09KB

测绘基本术语


国家标准 GB/T14911一2008 代替GB/T1491l一1994 测绘基 Basietermsfsurveyingandmapping 2008-06-20发布 2008-12-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蹬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14911一2008 目 次 前言 引言 范围 测绘总类 测绘信息获取 测绘信息处理 测绘成果 21 参考文献 22 中文索引 英文索引 26
GB/T14911一2008 前 言 本标准代替GB/T14911一1994《测绘基本术语》 本标准与GB/T14911一1994相比主要变化 如下: 按照GB/T1.1一2000的要求对标准的格式和体例进行了修改; -增加了数字地图生产、遥感,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库、GPS测绘技术、土地利用、管线测量、 变形测量等有关内容的一些术语; 删除了个别术语,如原标准中4.36机助地图制图、4.38制图专家系统、4.41地图清绘等 修改了某些术语的名称和定义 本标准由国家测绘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段怕红.昌玉霞、,宋耀东,马聪丽,几伟、-郭玉芳、孙乐兵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49111994 业
GB/T14911一2008 引 言 GB/T14911一1994是我国测绘行业制定的第一部术语标准,实施已十多年了,对测绘科学知识的 传播,国内外测绘科技交流,测绘图书文献的编撰、出版和检索等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 但在这十多年 中,测绘学科随着地理信息技术,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的迅猛发展也 进人了一个崭新的发展空间,其应用也扩展到了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测绘及其他行业也 陆续推出了许多专业术语如GB/T14950一1994《摄影测量与遥感术语》.,GB/T50228一1996《工程测量 基本术语标准》,GB/T17159一1997《大地测量术语》,GB/T16820一1997《地图学术语》,GB/T17228 1998《地质矿产勘查测绘术语》、GB/T17694一1999《地理信息技术基本术语》.GB/T19231一2003 《土地基本术语》等 因此本标准的修订充分考虑了这一情况,对于新增加的术语尽量采用相应术语标 准中的定义,并参考《测绘学名词(第二版),这样既保持与其他术语标准的协调,又反映测绘技术的发 展变化,力争通过本标准反映测绘学科和技术的基本面貌
GB/T14911一2008 测绘基本术语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绘领域基础的和共用的科学技术术语及其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测绘领域各专业的相关标准制定、技术文件编制、教材和书刊及文献的编写 测绘总类Generalsofsurveyingandmappng 2.1 测绘surveyingandmapping;SMI 对地球和其他天体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分析、管理、分发和显示的综合过程的活动 其内容包括研 究测定、描述地球和其他天体的形状,大小,重力场、表面形态以及它们的各种变化,确定自然地理要素 和人工设施的空间位置及属性,制成各种地图和建立有关信息系统 测绘学科discipline ofsurveyingandmapping;geomatics 研究地理信息的获取、处理、描述和应用的学科 包括大地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与地理 信息系统、工程测量、海洋测绘,地籍测绘等分支学科领域 国际上也称地球空间信息学 2.3 大地测量学edes 研究和确定地球及其他天体的形状、大小、重力场、整体与局部运动和表面点的几何位置以及它们 的变化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 2 摄影测量与遥感学phteer andremotesensing rammetry 研究利用成像传感器在一定距离之外获取目标物的电磁波信号,处理,提取目标物的几何、物理及 其人文信息,并用图形,图像与数字形式表达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 2.5 地图制图学ceartography 地图学 研究地图的空间认知、信息传输、投影、制图综合和地图的设计、编绘、复制以及数据库建设等的理 论和技术的学科 2.6 工程测量学engineeringsurveyimg 研究工程建设和自然资源开发中各个阶段进行的控制测量、地形测绘,施工放样,变形监测及建立 相应信息系统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 2.7 海洋测绘学marineecharting 研究海洋定位,海洋大地水准面和平均海面,海底和海面地形,海洋重力,磁力,海洋环境及海图编 制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 8 2. 地籍测绘 cadastralsurvey 地籍测量
GB/T14911一2008 土地测量land survey 调查和测定土地及其附属物的权属、位置、数量和利用现状等地籍要素,编制地籍图,建立和管理地 籍信息系统的技术 2.9 界线测绘boundarysurveyingandmapping 获取和表述国界、行政区划界线的位置和走向等信息的测绘活动 2.10 土地覆盖分类landcoverclassifieationm 根据一定的规则,按照拟定的分类标准,对地表的自然和人工植被及建筑物等覆盖物进行分类的 过程 2.11 测绘仪器instrumentofsureyingandmapping 为测绘作业设计制造的数据采集,处理、输出等仪器和装置 2.12 测绘标准stamdartsofsuveyimgamdmapptng 为使测绘活动获得最佳秩序,对测绘活动及其成果所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 文件 2.13 测量规范speeifieationsofsurveys 对测量成果的内容,质量,规格以及测量作业中的技术事项做出统一规定的测绘标准 2. 14 制图规范speeifieationsofeartography 对地图制图过程中的地图设计、编绘、复制等技术事项做出统一规定的测绘标准 2.15 地图图式ceartuegraphieymbols 对地图要素符号,注记的样式,规格,颜色、使用以及图廓整饰等做出统一规定的测绘标准 2. .16 地球椭球earthellpsoid 近似表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并且其表面为等位面的旋转椭球 2.17 参考椭球referenceelipsoid -个国家或地区为处理测量成果而采用的一种与地球大小、形状最接近的地球椭球 2.18 odeticdatum 大地基准geo6 用于大地坐标计算的起算数据,包括参考椭球的大小、形状及其定位、定向参数 2. 19 大地原点gedeticorigin 大地基准点 国家平面控制网的起算点 高程基准verticaldatum 由特定验潮站平均海面确定的测量高程的起算面以及依据该面所决定的水准原点高程
GB/T14911一2008 2.21 深度基准 soundingdatumm 海图基准面 海图及各种水深资料的深度起算面 2.22 avietridatum 重力基准grar 布设在全球或区域范围内,经严密的测量和计算得到的一系列具有绝对重力值的地面固定点、据此 可推算出其他点的重力值 2.23 水准原点levelingorigim 国家高程控制网的起算点 2.24 1985国家高程基准NatiomalVertiealDatu1985 1987年颁布命名的,采用青岛水准原点和根据由青岛验潮站从1952年到1979年的验潮数据确定 的黄海平均海水面所定义的高程基准,其水准原点的起算高程为72.260m 2.25 大地水准面geoid 与平均海水面(无波浪,潮汐,海流和大气压变化引起的扰动)最密合的重力等位面 2.26 1956年黄海高程系HuanghaiverticalDatum1956 采用青岛水准原点和根据由青岛验潮站从1950年到1956年的验潮数据确定的黄海平均海水面所 定义的高程基准,其水准原点的起算高程为72.289m 2.27 大地坐标系geodeticeoordinatesystenm 以参考椭球面为基准面,用以表示地面点位置的参考系 2.28 地心坐标系geeentriccoordinatesystem 以地球质心为原点建立的大地坐标系 29 2 高斯-克吕格平面直角坐标系Gass-Kruegerplanecoordinatesystem 根据高斯-克吕格投影所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各投影带的原点是该带中央子午线与赤道的交 点,X轴正方向为该带中央子午线北方向,Y轴正方向为赤道东方向 2.30 1954年北京坐标系BeijimgGedetieCordnateSyste1954 195!年我国决定采用的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实质上是由原苏联普尔科沃为 原点的1942年坐标系的延伸 31 2 1980西安坐标系xi'anGeodeticCoordiinateSystem 11980 采用1975国际椭球,以JYD1968.0系统为椭球定向基准,选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为大地原点所 在地,采用多点定位所建立的大地坐标系 2.32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hinaGedetieCoordinateSystem2000;cGCS2000 采用2000参考椭球,原点在地心的右手地固直角坐标系 乙轴为国际地球旋转局参考极方向
GB/T14911一2008 X轴为国际地球旋转局的参考子午面与垂直于乙轴的赤道面的交线,Y轴与乙轴和X轴构成右手正交 坐标系 2.33 地方坐标系loealeoordinatesystem 局部地区建立平面控制网时,根据需要投影到任意选定面上和(或)采用地方子午线为中央子午线 的 -种直角坐标系 2. 34 独立坐标系independentcoordinatesystem 任意选定原点和坐标轴的直角坐标系 2.35 坐标格网cordinategrid 按一定纵横坐标间距,在地图上划分的格网 2.36 地理坐标网Egphieatue 按经、纬度划分的坐标格网 2.37 直角坐标网reetangulargrid 公里网 按平面直角坐标划分的坐标格网 2.38 地图投影mupprjetiom -定数学法则,把参考椭球面上的点、线投影到可展面上的方达 按照- 2.39 投影带projeetonzone 在地图分带投影中,将参考椭球面沿子午线或沿纬线划分成一定经差或纬差的投影区域 2.40 高斯-克吕格投影Gass-KruegerProjeetiom -种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 其投影带中央子午线投影成直线且长度不变,赤道投影也为直线,并与 中央子午线正交 2 41 通用横轴墨卡托投影UnersalIransverseercatorPrjeetion;Ui -种等角横割椭圆柱投影 投影时,距中央子午线东西各180km的两条平行线与实地等长 2 42 大地子午面gedeticmeridionalplane 参考椭球面某点的法线与椭球短轴所构成的平面 43 几 大地子午线geodeticmeridian 大地子午面与参考椭球面的交线 2.44 中央子午线centralmeridiam 地图投影中投影带中央的子午线 45 2 diridinmeridianm 分带子午线 Zone 分带投影中划分投影带的子午线
GB/T14911一2008 2.46 meridliam 磁子午线magnetlie 通过地球南北磁极所作的平面与地球表面的交线 2. .47 测量标志surveymark 标定地面测量控制点位置的标石,规标及其他用于测量的标记物的通称 测量觇标ohservation target 观测照准目标及安置仪器用的测量标架 49 地名plaeenames;geographicnames;geonames 具有固定地理位置的名称特性,用以识别各个地理物体 2.50 地貌relief 地球表面起伏形态的统称 2.51 地物grundteatu ureS 地球表面上的各种固定性物体,可分自然地物和人工地物 2.52 地形landform;terrain;topography 地貌和地物的总称 2.53 地图比例尺mapscae 地图上某一线段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水平距离之比 2.54 contour;contourline 等高线 地图上地面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所连成的曲线 2.55 等高距eontourinterval 地图上相邻等高线的高程差 2.56 mmapelements;mapfeatures 地图要素 构成地图的基本内容 分数学要素,地理要素、整饰要素 2.57 地图分幅sheelinesystem 按一定规格将广大地区的地图划分成一定尺寸的若干单幅地图 2.58 图幅编号sheetdesignatiom;sheetnumher 每幅地图的代号 ptitle 图名map 赋予每幅地图的名称
GB/T14911一2008 2.60 图廓mapedge;mapborder 分幅地图的实际范围线和整饰范围线 2.61 图例egend 图上适当位置印出的图内所使用的图式符号及其说明 2.62 地理空间数据ge0spatialdata 空间数据 用来表示地理实体的位置、形状、大小和分布特征诸方面信息的数据,适用于描述所有呈二维、三维 和多维分布的关于区域的现象 2.63 矢量数据veetordata 以坐标或有序坐标串表示的空间点、线、面等图形数据及与其相联系的有关属性数据的总称 2.64 栅格数据rasterdata 将地理空间划分成按行,列规则排列的单元,且各单元带有不同“值"的数据集 2.65 元数据metadata 数据的内容、质量、状况和其他特性的描述性数据 2.66 图形数据graphicdata 儿何数据geometrydata 表示地理实体的位置、形态,大小和分布特征以及几何类型的数据 2.67 属性数据attributedata 描述地理实体质量和数量特征的数据 2.68 84世界大地坐标系 N VorldGeodeticSystem84;wGS84 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采用的地心坐标系 2.69 国际地球参考架InternationalIerrestrialRelereneeFrame;ITRr 由国际地球自转服务局(IERS)推荐的,以国际参考子午面(IRM)和国际参考极(IRP)为空间基准、 以IERs天文常数为基础所定义的一种地球参考系和地心坐标系 2.70 属性精度attribute eaccuracy 所获取的属性值与其真实值的符合程度 2.71 位置精度positonal accuracy 空间点位获取坐标值与其真实坐标值的符合程度 codins 地理编码gee ng 建立地理坐标与给定地址对应关系的过程
GB/T14911一2008 2.73 地理底图gegraphiecbasemap 具备地图数学基础和简略的基本地理要素(水系,居民地,交通线,政区界,地形),用作专题地图的 骨架和控制的统一地理基础的地图 2.74 地理信息gographicinformation 直接或间接涉及与地球位置相关联的现象的信息 2.75 地理信息服务eegraphieinaun ationSeryice 为用户转换、管理或提供地理信息的服务 测绘信息获取Informatioacquisitionofsurveyingandmapping 3.1 大地测量geodesy;gedeticsurvey 测定地球形状、大小,重力场及其变化和建立地区以至全球的三维控制网的科学与技术 3.2 eoudesy 天文大地测量 astronomicge 使用仪器对天体进行观测来测定地面点的天文经度,天文纬度和天文方位角的大地测量 空间大地测量spacegedesy 利用激光、射电观测手段,观测人造或自然天体,对地面目标进行的高精度大地测量 3 卫星大地测量satellitegeodesy 利用人造卫星进行的大地测量 3.5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verylongbaselineinterferometry;VLB1 利用任意长度基线两端的无线电设备接收同一射电源信号,按照干涉原理用相关方法求得信号的 时延,根据多个射电源的时延观测值确定基线的长度和相对坐标的技术 3.6 海洋大地测量marinegeodeticsurvey;marinegeodesy 利用人造卫星及其他导航定位系统对海崔进行的大地测量,主要包括在海祥范围内建立大地控制 网、进行重力测量、海面和水下定位以及测定海祥平均海面等 3.7 重力测量gra ity meaSure rement;gravimetry 利用仪器测定地球表面或近地空间某点的重力加速度的测量 3.8 控制测量eontrolsurvey 在一定区域内,为地形测图和工程测量建立控制网所进行的测量 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 测量 平面控制测量planecontrolsurey 测定控制点的平面坐标所进行的测量
GB/T14911一2008 3.10 高程控制测量verticalcontrolsurvey 测定控制点的高程值所进行的测量 高程测量 verticalsurvey 确定地面点高程的测量 主要有;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气压高程测量及流体静力水准测量和 GPs高程测量等 3.12 水准测量leveling 利用水准仪和水准标尺,根据水平视线原理测定两点间高差的测量方法 3.13 三角高程测量trigonometrieleveling 观测两点间的天顶距再根据已知距离来推求高差的测量方法 3.14 三角测量trianguation 在地面上选定一系列点构成连续三角形,测定各三角形顶点的水平角,再根据起始边长、方位角,起 始点坐标来推求各顶点水平位置的测量方法 3.15 三边测量trilateratiom 在地面上选定一系列点构成连续三角形,测定各三角形的边长和起始方位角,再根据起始点坐标来 推求各顶点水平位置的测量方法 3.16 边角(三角)测量 riangulateration 综合应用三角测量和三边测量来推求各顶点水平位置的测量方法 3.17 导线测量 traversesurvey 将一系列的点依相邻次序连成折线形式,依次测定各折线边的长度、转折角(或同时测天顶距),再 根据起始数据以推求各点的水平位置(或同时推求高程)的测量方法 3.18 高程导线测量heighttraversesurey 将一系列的点依相邻次序连成折线形式,依次测定各折线边长度、天顶距,再根据起始数据推求备 点高程的测量方法 3.19 交会高程测量 verticalsurveybyinterseetion 根据多个已知高程点,用交会法和三角高程测量来测定待定点高程的测量方法 3.20 电磁波测距eleetro-magneticdistaneemeasurement;EDNM 以直接或间接方式测量电磁波在待测距离两端点间一次往返的传播时间来求得距离的测量方法 3.21 光电测距eleetro-opticaldistancemeasuremment nml000nm 利用波长为4001 的光波作为载波的电磁波测距
GB/T14911一2008 3.22 microwavedistancemeasureent 微波测距 利用波长为0.8cm10cm的微波作载波的电磁波测距 3.23 视距测量stadiasurvey 利用光学测量仪器内的分划装置和目标点上的标尺测定距离的测量方法 3.24 遥感remotesensing;RRs 遥感技术 不接触物体本身,用传感器收集目标物的电磁波信息,经数据处理、分析后,识别目标物、揭示目标 物几何形状大小和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技术 3.25 航空遥感aerialremotesensing;airborneremotesensing 以飞机、飞艇、气球等航空飞行器为平台的遥感 3.26 航天遥感spaceremotesensing;spaceborneremotesensing 以人造卫尾、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航天飞行器为平台的遥感 3.27 多光谱遥感multispeetralremotesensing 多谱段遥感 将物体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息分成若干波谱段进行接收或记录的遥感 3.28 惯性测量inertialsurvey 利用惯性定位系统,测定待定点的水平位置、高程和重力值(或重力异常),及垂线偏差等观测量的 测量技术和方法 3.29 卫星定位系统satellitepositioningsystem 基于卫星信号确定待定点空间位置的基础设施与技术系统的总称 3.30 地形测量topgraphiesurvey 根据规范和图式,将地貌、地物及其他地理要素测量并记录在某种载体上的技术 33 31 摄影测量photogrammetry 利用摄影影像测定目标物的形状、大小,空间位置、性质和相互关系的科学技术 32 分 航空摄影测量aerophotogrammetry 利用航空飞行器所拍摄的航空影像进行的摄影测量 3.33 地面摄影测量terestrialphotogrammetry 利用地面摄影的影像对所摄目标物进行的摄影测量 非地形摄影测量 non- -opgrphie photogrammetry 不以测制地图为目的的摄影测量
GB/T14911一2008 3.35 近景摄影测量cose-rangephotogrametry 利用对物距不大于300m的目标物摄取的立体像对进行的摄影测量 3.36 数字摄影测量digitalphotogrammetry 从影像获取到过程数据处理、成果输出,均采用数字化形式进行的摄影测量 3.37 工程测量engineeringsurveying 工程建设和自然资源开发各阶段进行的控制测量,地形测绘,施工放样,变形监测等技术 3.38 海洋测绘marimechartimg 以海洋水体和海底为对象所进行的测量和海图编制工作 主要包括;海洋大地测量,海底和海面地 形测量,海道测量、海洋专题测量和海图编绘等 3.39 mmapmakin 地图制图 teraphime mg;mappingcarto 地图的设计、编绘,复制以及建立地图数据库的技术,工艺和方法 3. 40 测量控制点cntrolpoint 以高精度测得位置、高程、重力数据,为低等级测量和其他科学技术工作提供依据、控制精度的固 定点 3. 41 大地控制点wdeieentlpwimt 在全国或某一地区内布设的具有统一等级精度标准的大地坐标的控制点 3. .42 高程控制点vertiealcontrolpoint 测得高程值的控制点 3 43 平面控制点planecontrolpoinmt 测得平面坐标值的控制点 3.44 重力点gravitypoint 测得重力加速度值的地面点 3.45 水准点 benchmark 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的高程控制点 3 46 地形控制点towgraphie control" pwimt 为地形测量而布设的国家等级以外的控制点 3 47 测量控制网surveyingeontrolnetwork 在地面上按一定规范布设并进行测量而得到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控制点所构成的网状结构 10
GB/T14911一2008 3.48 天文大地网astr-geodeticnetwork 国家大地网 在全国范围内,按国家统一规范建立的国家高等级的水平控制网 3.49 大地控制网gedeticcontrolnetwork 由大地控制点构成的测量控制网 包括水平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3.50 高程控制网yertielcntrolnetwork 由一系列高程控制点所构成的测量控制网 3.51 nationallevelin 国家水准网 ingnetwork 在全国范围内由一系列国家等级的水准点(间或也有用其他方法测得的高程点)所构成的测量控 制网 3.52 水平控制网 horizontalcontrolnetwork 由一系列测得大地经度和大地纬度的控制点所构成的测量控制网 3.53 planecontrolnetwork 平面控制网 由一系列平面控制点所构成的测量控制网 3.54 GPs控制网GPscontrolnetwork 利用NAVSTAR全球定位系统(GPS)建立的测量控制网 3.55 重力控制网gravitycontrolnetwork 由一系列测得重力值的控制点所构成的测量控制网 33 .56 三角控制网triangwlationnetwork 由一系列连续三角形构成的测量控制网 3.57 导线控制网traversenetwork 通过导线测量构成的水平(或平面控制网 3.58 变形监测网deformatonmontoringnetwork 为工程建(构)筑物的变形观测布设的专用测量控制网 3.59 三角锁triangulationchainm 在地面上由一系列相邻的三角形构成链形的水平(或平面)控制网 3.60 测回observationset 统一规定的由若干单次观测组成的观测单元 1l
GB/T14911一2008 3.61 测站 statiOn 测量时仪器的设置点 3.62 水平角horiontal angle 包含测站点到两目标方向线的铅垂面的夹角 3.63 天顶距zemithdistanee 从测站点铅垂线向上方向到观测目标的方向线的夹角 3.64 照准点sightingpoint 仪器观测照准的目标点 3.65 测站归心reductiontostationcentre 通过量算来消除由于仪器中心和标石中心未处在同一铅垂线上所引起的测量偏差的过程 3.66 照准点归心 reductiontotargetcentre 通过量算来消除由于照准点和标石中心未处在同一铅垂线上所引起的测量偏差的过程 3.67 示误三角形triangleoferror 由于观测误差的影响,在用交会法确定一个特定点时三条交会线不交于同一点而形成的一个三 角形 3.68 导线结点junetionpointoftraverse 导线网中至少连接三条导线的测量控制点 3.69 闭合导线eoseltraverse 形成环形的导线 3.70 附合导线conneetingtraverse 在两个已知控制点之间布设的导线 3.71 支导线opentraverse 从 一个已知控制点出发,而另一端为未知点的导线 3.72 线路测量 routesurvey 为铁路、公路、,渠道、输电线路、管线及架空索道等线形工程所进行的测量工作 3.73 管道测量pipelinesurvey;dwetsurvey 为管道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运营及维修等所进行的测量工作 3.74 变形测量deformationsurvey 对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地基或一定范围内岩体及土体的位移、沉降、倾斜、挠度、裂缝等所进行的测 12
GB/T14911一2008 量工作 3.75 ork;TIN 不规则三角网triamgulatediregularnetw 由不规则分布的数据点连成的三角网组成,用于地表模型的构建,可进行基于地表模型的量算与显 示,如景观显示、土方计算、纵坡生成,视线,视域等 3.76 基于位置的服务loeation-baselseriee;LBs;loeation-baselservices 返回或其他属性依赖于请求服务的客户位置,或其他事物、对象或人的位置的服务 测绘信息处理Information preessingofsurveyingand mapping 测绘数据处理datapreesingofsurveyimgand lnpie 测绘数据的检验、分析、平差计算及其质量评估的总称 测量误差 trueerror 真误差 测量值(L)对其真值(L)之差,包括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和粗差 随机误差 randomerror 偶然误差 同样测量条件下的测量值序列中,各测量值的测量误差符合随机规律的测量误差 系统误差systematieerror 同样测量条件下的测量值序列中,各测量值的测量误差的数值、符号保持不变或按某确定规律变化 的测量误差 4.5 粗差grosserror 同样测量条件下的测量值序列中,超过测量误差的标准偏差一定倍数(一般三倍)的测量误差 4.6 粗差检测grosserrordeteetion 在测量数据中发现和剔除含有粗差的测量数据的过程 固定误差fixederor 与测量值大小无关而有固定数值的误差 48 比例误差 scaleerr0r 与测量值大小成比例的误差 errorofeosure 闭合差 -系列测量值函数的计算值与其已知值之差 beteenobseryationsets 测回差disecrepamcy 同一量各测回值之差 13
GB/T14911一2008 4.11 限差 tolerance -定测量条件下规定的测量误差绝对值的限值 平均误差averageeror -定测量条件下出现的一组独立的偶然误差绝对值的数学期望 4.13 数学期望mathematiealespeetationm 随机变量(X)的所有可能取值的理论平均值,记为E(X) 对于离散型的随机变量,则有:E(X= 式中: -X所可能的取值 取值.r,所对应的概率 对于连续型的随机变量,则有:E(X xf(r)dr" 式中: X的概率密度分布函数 f(.r 4 14 方差 Variance 随机变量(X)与其数学期望差值平方的数学期望值,记为 其定义式为:=E[X一E(X)]) 对于离散型的随机变量,则有1d-习p.[上一E(x]" 对于连续型的随机变量,则有: [r一E(X)]'(.r)de 4.15 标准[偏]差standarddeviatiom 中误差c 随机变量(X)的方差的平方根,记为. 4.16 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standarddeviation 随机变量(X)的标准差与随机变量本身之比 权 weight 衡量随机变量(X)相对可靠程度的一种指标,其基本定义式为 =/o 式中 o 任意选取的常数; 随机变量(X)的方差 o 18 误差检验erortest 检查测量值列误差性质和分布情况的过程 14
GB/T14911一2008 4.19 误差椭圆 r'ellipse errOr 描述待定点位在各个方向上误差分布规律的椭圆 4.20 精密度pretisionm 在一定测量条件下,对某一量的多次测量中,各测量值间的离散程度 4.21 准确度 aceuraey 在一定测量条件下,对某一量的多次测量中,测量值的估值与其真值的偏离程度 4.22 测量平差surveyadjustment;adjustmentofobserations 采用一定的估算原理处理各种测量数据.求得待定量最佳估值并进行精度估计的理论和方法 4.23 最小二乘法leastsquaresmethod 在残差满足VPV为最小的条件下求测量值和参数的最佳估值,并进行精度估计的理论和方法 其中V为残差向量,P为权矩阵 4.24 观测方程 observationeqation 误差方程 参数平差中,由测量值与未知参数值之间所建立的方程式的统称 一般可表达为: =F( 式中: -测量值的真值; 参数的真值 4.25 条件方程conditioneguationm 条件平差中,由各测量值构成的几何条件、附合条件和参数的约束条件所建立的方程式的统称 -般可表达为:F(L)=0 其中; 测量值的真值 4.26 参数平差parameteradjustment 间接平差 由观测方程按最小二乘原理求测量值和参数的最佳估值并进行精度估计的平差方法 4.27 条件平差 onditionadjus stent 由条件方程按最小二乘原理求测量值和参数的最佳估值并进行精度估计的平差方法 4.28 联合平差combinedadjustment 对包括不同等级和不同类型测量数据所进行的测量平差 4.29 residualerror 残差 改正数 测量值的估值(i)与测量值(L)之差,一般用V表示,即有:V=l一L 15
GB/T14911一2008 4.30 联系数 cOrelate 在条件平差中,为求条件极值而引人的一系列不定乘数 4.31 normaleguation 法方程(组 平差计算中,在V'PV为最小的条件下导出的一线性对称方程组,其中V为残差向量,P为权 矩阵 4.32 精度估计 preeisionestimation 在平差计算中,由测量值的残差估求测量值(L)、测量值的平差值(i),未知参数的平差值(X)的方 差的过程和方法 4.33 图像处理imageprocessing 图像数字化、复原、几何校正、增强、统计分析和信息提取,分类,识别等图像加工的各种技术方法的 统称 4.34 图像数字化imagedigitizing 实现从图像到数字的转换过程 4.35 数字影像相关digitalimagecorrelation 利用计算机或专门的数字相关器解求相关函数以探求左,右像片影像信号相似的程度,从中确定同 名影像或目标的过程 4. .36 地图数字化mapdigitizing 实现从纸质线划地图到数字信息转换的过程 4.37 ralization 制图综合cartugrmaphice gener 对地图内容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法则进行选取和概括,用以反映制图对象的基本特征和典型特点及 其内在联系的过程 4.38 地图编绘 mmapcommpilation 利用已有地图及有关资料,根据成图要求编制地图的过程 4.39 地图评价ceartographicevaluation;mapevaluation 对地图设计的科学性,内容的完备性,现势性、精确性、正确性,要索符号表示及图面整饰的艺术性 等方面进行评价 4.40 地图更新maprevision;mapupdating 根据规定的年限和调查得到的某地区地理元素的变更情况,来决定对该地区进行全面重测,局部修 测或修编,以保持地图的现势性和适应性的工作 4.41 c0ntrol 数据质量控制dataquality 采用一定的工艺措施,使数据在采集、存贮、传输中满足相关的质量要求的工艺过程 16
GB/T14911一2008 4.42 空间数据转换spatialdatatransfer;spatialdataconversion 将空间数据从一种表示形式转变为另一种表示形式的过程 4.43 可视化visualizationm 在计算机动态,交互的图形技术与地图学方法相结合的基础上为适应视觉感受与思维而进行的空 间数据处理、分析及表示的过程 4.44 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 由计算机生成的可与用户在视觉,听觉、触觉上实施交互,使用户有身临其境之感的人造环境 在测绘与地学领域中的应用可以看作地图认知功能在计算机信息时代的新扩展 4.45 投影变换projeetiontransformation 将一种地图投影点的坐标变换为另一种地图投影点的坐标的过程 4.46 数字图像处理digitalimageprocessins 用计算机对数字图像所进行的各种几何和辐射等处理技术 测绘成果Resultsofsurveyingandmapping 5 大地坐标geodeticcoordinate 大地测量中以参考椭球面为基准面的坐标,通常以大地经度L,大地纬度B和大地高H表示 5 eudletelongtule 大地经度 参考椭球面上起始大地子午面与某点的大地子午面的夹角 5. 3 大地纬度gedetielattude 参考椭球面上某点的法线与赤道面的夹角 5 大地高geodeticheight 地面点沿法线到参考椭球面的距离 5.5 大地方位角gudetieaimth 参考椭球面上一点的大地子午线与该点到目标点大地线之间的夹角 由大地子午线(北向)顺时针 量取 5.6 坐标方位角grida2zimuth 格网方位角 从过某点平行于纵坐标轴的方向线(正值方向)起,依顺时针方向至目标方向线的水平夹角 磁方位角magnetieaimuth 从一个地面点的磁子午线北向开始顺时针量到目标方向之间的水平角 17
GB/T14911一2008 5.8 重力值yalueofgravity 重力加速度的值 高程elevation 地面点至高程基准面的垂直距离 5.10 地图map 按一定的数学法则,使用符号系统,文字注记,以图解的、数字的或触觉的形式表示自然地理、人文 地理各种要素的载体 5.11 普通地图generalmap 综合反映地表的一般特征,包括主要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要素,但不突出表示其中的某一种要素的 地图 5.12 地形图topographiemap 表示地表上的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及基本的地理要素且高程用等高线表示的一种普通地图 平面图planm 只表示地形要素的平面位置,不表示起伏形态的地图 5.14 像片平面图photoplan 用经投影变换的像片编制的带有公里格网、图廓内外整饰和注记的平面图 5.15 国家基本图nationalbasicmap 根据国家具体情况所确定的一种(或几种)比例尺的具有通用性基础性的地图 16 专题地图thematicmap 着重表示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中的某一种或几种要素的地图 5.17 专用地图speeialusemap 为专门目的制作的地图 5.18 地籍图 cadastralmap 描述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性质、位置、权属、数量和质量的地图 5.19 海图chart 以海洋为主要描绘对象的地图 5.20 卫星像片图satellitephotoma 用经处理的卫星像片,按一定的几何精度要求,镶嵌成大片地区的影像镶嵌图 8
GB/T14911一2008 5.21 影像地图imagemap 以航空和航天遥感影像为基础,经儿何纠正,配合以线划和少量注记,将制图对象综合表示在图面 上的地图 5.22 数字地图digital maD 按一定的数据组织方式,以地理空间数据集合形式表示的地图 5.23 数字线划图DigitalLineGraphie;DL.G 以矢量数据形式表达地形要素的地理信息数据集 5.24 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EFleyationModel,DENM 以规则格网点的高程值表达地表起伏的数据集 5.25 数字正射影像图 DigitalOrthophotoMap;DOM 经过正射投影改正的影像数据集 5.26 数字栅格地图DigitalRasterGraphie;D)igitalRasterGraphies;DRG 以栅格数据形式表达地形要素的地理信息数据集 电子地图eleetroniemap 应用电子学和计算机技术建立起来的视屏显示地图 5.28 导航电子地图navigationaleleectronicmap 含有空间位置地理坐标,能够与空间定位系统结合,准确引导人或交通工具从出发地到达目的地的 电子地图或数据集 5.29 电子海图eeetroniechart;C 用电子计算机可识别、处理且附于一定载体上的,以数字信息表示的,以描写海域地理要素和航海 要素为主的海图 5.30 地图集atlas 具有统一的设计原则和编制体例,协调的地图内容,规定的比例尺、分幅系统和装帧形式的多幅地 图的汇集 55 31 地图数据库mapdatabase;mapdatabase 计算机存贮的各种数字地图(矢量或栅格)及其管理软件的集合 5.32 地名数据库gegraphie-namedatabase;geonamesdatabase 计算机存贮的各种地名信息数据及其管理软件的集合 33 odeticdatabase 大地测量数据库gen odetiedatabase;ge 计算机存贮的各种大地测量数据及其管理软件的集合 19
GB/T14911一2008 5.34 ;GIS 地理信息系统gegraphieinformationsystem; 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把各种地理信息按照空间分布,以一定格式输人、存贮、检索,更新、显示、 制图和综合分析的技术系统 5.35 土地信息系统lamdinformation nsystem;LIS 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把各种土地信息按照空间分布及属性,以一定格式输人、处理、管理、空间 分析,输出的技术系统 5.36 地籍信息系统eadastralinformationsystem 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把各种地籍信息按照空间分布及属性,以一定格式输人、处理、管理、空间 分析,输出的技术系统 5.37 环境资源信息系统envirommentalresreeinformationsystemm 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把资源环境信息按照空间分布及属性,以一定格式输人、处理管理、空间 分析、输出的技术系统 5.38 数字地球digitalearth 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运用海量地球信息对地球进行的 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和多类型的数字化描述 5.39 数字区域digitalregion 是在某个区域范围内对“数字地球”的解释 5.40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urbanggraphieinforatonsystem 利用计算机和地理信息技术,实现对城市各种空间、非空间数据的输人、存贮,查询、检索,处理、分 析、显示,更新和提供应用,并以处理城市各种空间实体及其关系为主的系统 20
GB/T14911一2008 参 考 文 献 [1 GB/T149501994摄影测量与遥感术语 [2 GB15702一1995电子海图技术规范 [ GB/T168201997 地图学术语 的 GB/T17159一1997大地测量术语 [G GB/T172281998地质矿产勘查测绘术语 [a GB/T17694一1999地理信息技术基本术语 m GB/T19231 2003土地基本术语 [7 GB/T1971l一2005导航地理数据模型与交换格式 [叮 GB/T50228一1996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 L0]测绘学名词(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o2 21
GB/T14911一2008 中 文 索 引 大地测量学 2.3 大地方位角 5.5 比例误差 4.8 大地高 5.4 闭合差 4.9 大地基准 2. 18 2.19 闭合导线 3.69 大地基准点 边角三角)测量 3. 16 大地经度 5.2 3.74 大地控制点 3.41 变形测量 3.49 变形监测网 3.58 大地控制网 15 2. 25 标准[偏]差 大地水准面 不规则三角网 3.75 大地纬度 5.3 2. 19 大地原点 42 大地子午面 参考椭球 17 大地子午线 43 参数平差 4.26 5. 大地坐标 残差 4.29 大地坐标系 2.27 导航电子地图 测回 3.60 28 0 导线测量 17 测回差 3.68 导线结点 测绘 测绘标准 12 导线控制网 3.57 测绘数据处理 等高距 2.55 测绘学科 等高线 2.54 2.33 测绘仪器 地方坐标系 测量标志 47 地籍测绘 2.8 2.8 测量误差 地籍测量 5.18 测量规标 48 地籍图 5.36 测量规范 13 地籍信息系统 2.72 测量控制点 3.40 地理编码 2.73 测量控制网 3.47 地理底图 测量平差 4.22 地理空间数据 2.62 2.74 测站 3.61 地理信息 2.75 测站归心 3.65 地理信息服务 5.40 地理信息系统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 5.34 5.7 磁方位角 地理坐标网 2.36 磁子午线 2.46 地貌 2.50 4.5 粗差 地面摄影测量 .33 3 49 粗差检测 4.6 地名 2 5. 地名数据库 .32 2. 16 地球椭球 5. 10 地图 大地测量 2. 5.33 .53 大地测量数据库 地图比例尺 22
GB/14911一2008 2.40 地图编绘 4.38 高斯-克吕格投影 地图分幅 2 .57 格网方位角 5. 6 4.40 地图更新 工程测量 37 地图集 5.30 工程测量学 2.6 地图评价 4.39 公里网 37 地图数据库 5.31 固定误差 地图数字化 4.36 观测方程 4.24 地图投影 2.38 3. 73 管道测量 地图图式 15 3. 28 惯性测量 地图学 2.5 光电测距 3.21 地图要素 2.56 国际地球参考架 2.69 地图制图 3. .39 国家大地网 3.48 地图制图学 2.5 国家基本图 5. 15 地物 2.51 国家水准网 3.51 2. 地心坐标系 .28 地形 3. 地形测量 .30 5.19 海图 46 地形控制点 海图基准面 2. 21 地形图 12 海洋测绘 .38 3 电磁波测距 3.20 海洋测绘学 2.7 电子地图 27 海洋大地测量 3.6 电子海图 5.29 航空摄影测量 .32 3. 独立坐标系 34 航空遥感 25 227 多光谱遥感 3. 航天遥感 26 多谱段遥感 37 环境资源信息系统 法方程(组 4.31 ,76 基于位置的服务 3 方差 4.14 几何数据 66 2 非地形摄影测量 3. .34 间接平差 26 分带子午线 45 3. 19 交会高程测量 附合导线 3.70 界线测绘 2.9 近景摄影测量 3.35 4.32 精度估计 改正数 4.29 4.20 精密度 高程 5 高程测量 3 .11 高程导线测量 18 3. 可视化 4.43 高程基准 2 20 空间大地测量 3.3 高程控制测量 3. 10 3.42 2. 62 空间数据 高程控制点 3.50 空间数据转换 44 42 高程控制网 8 2.29 3. 高斯-克吕格平面直角坐标系 控制测量 23
GB/T14911一2008 5.26 数字栅格地图 数字正射影像图 5.25 4.28 70 联合平差 属性精度 2 4.30 联系数 属性数据 2. 67 水平角 3.62 水平控制网 3. 82 偶然误差 水准测量 3.12 3.45 水准点 2.23 水准原点 平均误差 12 随机误差 平面控制测量 3.43 平面控制点 平面控制网 3.53 天顶距 3.63 平面图 5. 13 天文大地测量 3.2 5. 1 3. 普通地图 天文大地网 48 4.25 条件方程 条件平差 4.27 通用横轴墨卡托投影 权 41 投影变换 45 2.39 投影带 2.58 图幅编号 三边测量 3.15 三角测量 14 图廓 2.60 3. 2.61 3. 13 图例 三角高程测量 三角控制网 .56 图名 2.59 3. 三角锁 3.59 图像处理 4.33 2.64 栅格数据 图像数字化 4.34 摄影测量 3.31 图形数据 2.66 2.4 摄影测量与遥感学 土地测量 2.8 深度基准 2.21 土地覆盖分类 10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3.5 土地信息系统 5.35 矢量数据 2.63 示误三角形 3.67 3.23 微波测距 视距测量 3.22 数据质量控制 4.41 卫星大地测量 3.4 数学期望 4.13 卫星定位系统 3.29 数字地球 .38 卫星像片图 S 20 5 数字地图 5.22 位置精度 2.71 数字高程模型 .24 误差方程 4.24 5 44. 18 S 数字区域 39 误差检验 44. 19 数字摄影测量 误差椭圆 3.36 4.46 数字图像处理 5. 23 数字线划图 4.35 数字影像相关 系统误差 214
GB/14911一2008 2.44 线路测量 3.72 中央子午线 限差 44 11 重力测量 3.7 3.44 相对标准[偏]差 4.16 重力点 22 .22 像片平面图 5.14 重力基准 4.44 3. 重力控制网 55 虚拟现实 重力值 5. .8 5. 专题地图 16 1 3.24 5 遥感 专用地图 3.24 遥感技术 准确度 4.21 5.21 4.23 影像地图 最小二乘法 元数据 2.35 2.65 坐标格网 5.6 坐标方位角 3.64 GPS控制网 照准点 3.66 11954年北京坐标系 2.30 照准点归心 真误差 1956年黄海高程系 2.26 支导线 3.71 1980西安坐标系 2.24 直角坐标网 1985国家高程基准 制图规范 2. 14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2.32 制图综合 84世界大地坐标系 2.68 4.37 中误差 4.15 25
GB/T14911?2008 ? 4.21 accurac 4.22 adiuStment obSerVati0ns 3.25 aeria Sensing 3.32 aerOph0t0grammet 3. .25 airb0rnerem0tesensing geodeticnetwork 3. 48 astronomicgeodesy atlas 5.30 attributeaceuracy 2.70 attributedata 2.67 averageerror 44 12 BeijingGeodeticCoordinateSystem1954 3. benchmark 45 boundarysurveyingandmapping 2. 9 5.36 cadastralinformationsystem 5. 18 cadastralmap 2. .8 cadastralsurvey 4.39 cartographicevaluation 4.37 cartographicgeneralizatiomm 15 cartographiesymbols 2.5 cartography 2.44 meridian CGcs2000 2.32 char 5.19 2.32 2000 hinaGeodeticCoordlinateSystem dl0se ravers6 3.69 3.35 ange 4.28 ustmer 4.27 4.25 eguation traverSe 3 .70 2. .54 p c0nt0urinterval .55 2.54 cOntourline 26

地图印刷规范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地图印刷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地图印刷规范的编号:GB/T14511-2008。地图印刷规范共有29页,发布于2008-12-01
粘度测量方法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粘度测量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粘度测量方法的编号:GB/T10247-2008。粘度测量方法共有32页,发布于2009-01-012009-01-01实施,代替GB/T10247-1988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