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7759-2018

本色布布面疵点检验方法

Inspectionmethodforgreyfabricsurfacedefect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本色布布面疵点检验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本色布布面疵点检验方法的编号:GB/T17759-2018。本色布布面疵点检验方法共有9页,发布于2019-07-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W10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59.080.01
  • 实施日期2019-07-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9页
  • 文件大小568.36KB

本色布布面疵点检验方法


国家标准 GB/T17759一2018 代替GB/T17759一2009 本色布布面疵点检验方法 nspeetionmethodlforgreyfiabriesurfaeedlefeets 2018-12-28发布 2019-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币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17759一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77592009《本色布布面疵点检验方法》 本标准与G;B/T17759一2009相比 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扩大了标准适用范围见第1章,2009年版的第1章); -删除了10分制、11分制评分法、标疵法和计点法见2009年版的4.3.1.2、4.3.1.3、4.3.2、 4.3.3); -调整了操作规定(见4.2,2009年版的4.2) -增加了布面疵点评分说明与加工坯中布面疵点的评分内容(见5.3,5.4); 删除了疵点程度的规定(见2009年版的4.5); 补充了各类布面疵点的具体内容(见附录A,2009年版的附录A) -补充了疵点名称的说明(见附录B,2009年版的附录B) 本标准由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立昌纺织科技有限公 司、河南新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华锦实业有限公司、棉纺织行业 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宝庆、陈慧、王小殊,刘建敏、吴勤霞,郑华、李天源、王耀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7759-1999,GB/T17759-2009
GB/17759一2018 本色布布面疵点检验方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本色布布面疵点检验方法的术语和定义、检验条件和操作规定、检验方法、检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以棉、化纤、其他纤维纯纺或混纺的本色纱线为原料,机织制成的本色布 其他织物 可参照执行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250机织物疵点的描述术语 术语和定义 GB/T2425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评分法pointassessing 以分数值的大小来评定布面疵点的多少,轻重程度,并规定一定长度内允许疵点最大的评分值的 方法 检验条件和操作规定 4.1检验条件 4.1.1检验布面的照明光度为400lx士100lx,可采用下灯光或上灯光 4.1.2 上灯光的检验光源与布面距离为1.0m1.2m 4.1.3检验人员的视线应正视布面,眼睛与布面的距离为55.0em~60.0em 4.1.4验布机的线速度最高为20m/min. 4.2操作规定 4.2.1采用验布机检验或平台检验 4.2.2检验布面疵点以布的正面为准,平纹织物和山形斜纹织物,以交班印一面为正面,斜纹织物中纱 织物以左斜(不)为正面,线织物以右斜()为正面,破损性疵点以严重一面为正面,也可根据客户要求 确认织物正面 4.2.3每一个疵点用经检定合格的量具测量布面疵点的长度,量具的分度值为1mm 4.2.4验布机和平台检验发生矛盾时,以平台检验为准 检验方法 5 5.1布面疵点的检验 5.1.1采用4分制评分法,评分规定按表1
GB/T17759一2018 表14分制评分规定 评 数 分 疵点分类 经向疵点 8cm及以下 8cm以上16cm 16cm以上一24cem 24em以上100em 纬向疵点 8cm及以下 8cm以上16cm 16cm以上24cm 24cm以上 横 档 半幅及以下 半幅以上 根数评分 3根 4根及以上 严重疵点 长度评分" 1cm以下 1cm 及以上 注不影响后道质量的横档疵点评分,由供需双方协定 5.1.2布面疵点具体内容见附录A,疵点名称说明见附录B 严重疵点在根数和长度评分矛盾时,从严 评分 5.1.31m内严重疵点评4分为降等品 5.1.41m中累计评分最多评4分 5.1.5每百米内不允许有超过3个难以修织的评4分的疵点 5.2布面疵点的量计 5.2.1疵点的长度以经向或纬向最大长度量计 5.2.2经向疵点及严重疵点,长度超过1m的,其超过部分按表1再行评分 5.2.3在一条内断续发生的疵点,在经(纬)向8em内有两个及以上的,则按连续长度累计评分 共断或并列(包括正反面)是包括隔开1根或2根好纱隔3根及以上好纱的不作共断或并列 5.2.4 斜纹、缎纹织物以间隔一个完全组织及以内作共断或并列处理 5.3布面疵点评分的说明 5.3.1有两种疵点混合在一起,以严重一项评分 5.3.2边组织及距边1cenm内的疵点包括边组织)不评分,但毛边,拖纱,猫耳朵、凹边、烂边、豁边、深 油锈疵及评4分的破洞、跳花要评分,如疵点延伸在距边1cm以外时应加合评分 无梭织造布布边,绞 边的毛须伸出长度规定为0.3cem一0.8cm 边组织有特殊要求的则按要求评分 5.3.3布面拖纱长1emm以上每根评2分,布边拖纱长2em以上的每根评1分(一进一出作一根计) 5.3.40.3em以下的杂物每个评1分,0.3cm及以上杂物和金属杂物包括瓷器)评4分(测量杂物粗 度 5.4加工坯中布面疵点的评分 5.4.1水溃、不影响组织的浆斑不评分 5.4.2漂白坯中的箍路、箍穿错、密路、拆痕,云织减半评分 5.4.3印花坯中的星跳、密路、条干不匀,双经减半评分,箍路、箍穿错、长条影、浅油疵、单根双纬、云 织,轻微针路、煤灰纱、花经、花纬不评分 5.44杂色坯不洗油的浅油疵和油花纱不评分 5.4.5深色坯油疵、油花纱、煤灰纱,不褪色色疵不洗不评分 5.4.6加工坯距布头5cm内的疵点不评分(但六大疵点应开剪
GB/17759一2018 检验报告 检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检验依据本标准编号(GB/T177592018) a b 被检产品的名称、规格、批号,受检单位名称; 被检产品的数量,包括段数、段长和检验结果 c d 现场检验应说明的问题; e 检验日期、检验人员签名
GB/T17759一2018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各类布面疵点的具体内容 经向疵点 A.1 竹节、粗经、错线密度、综穿错、箍路、箱穿错,多股经、双经、并线松紧、松经、紧经、吊经、经缩波纹 断经、断疵、沉纱、星跳、跳纱、棉球、结头、边撑疵、拖纱、修整不良、错纤维、油渎、油经、锈经、锈渎、不褪 色色经、不褪色色溃,水溃、污溃,浆斑、布开花、油花纱,猫耳朵、,凹边、烂边、花经、长条影、极光、针路、磨 痕、绞边不良、方眼、木皱、荷叶边、毛点、偏绒、倒绒、厚薄段、刀路、边撑痕 A.2纬向疵点 错纬(包括粗、细、紧、松),条干不匀,脱纬,双纬、纬缩、毛边、云织,杂物织人,花纬、油纬、锈纬、不褪 色色纬、煤灰纱、百脚、破丝、抛花、缺芯丝、毛丝、开车经缩(印). 横档 拆痕、稀纬、密路、接档、刀档、对花不准 A.4严重疵点 破洞、豁边、跳花、稀弄、经缩浪纹(三楞起算,并列3根吊经、松经(包括隔开1根2根好纱)、不 对接轧梭、lem及以上烂边、金属杂物织人,缺绒、短绒、影响组织的浆斑、霉斑,损伤布底的修整不良、 经向8cm整幅中满10个结头或边撑疵,包芯纱露底 A.5其他 经向疵点及纬向疵点中,有些疵点是这两类共同性的,如竹节、跳纱等 在分类中只列人经向疵 A.5.1 点 类,如纬向出现时,应按纬向疵点评分 如布面上出现上逃来包括的就点,按相似班点评分 A.5.2
GB/17759一2018 录 附 B 规范性附录 疵点名称的说明 疵点名称的说明如下 竹节;纱线上短片段的粗节 粗经;直径偏粗长5cm及以上的经纱织人布内 2 3 错线密度;线密度用错工艺标准 综穿错:没有按工艺要求穿综,而造成布面组织错乱 4 5 箍路;织物经向呈现条状稀密不匀 箍穿错;没有按工艺要求穿箱,造成布面上经纱排列不匀 6 多股经;两根以上单纱合股者 8 双经;单纱(线)织物中有2根经纱并列织人 并线松紧;单纱加捻为股线时张力不匀 9 l0 松经:指部分经纱张力松弛织人布内 紧经;部分经纱捻度过大 吊经;部分经纱在织物中张力过大 13经缩波纹:部分经纱受意外张力后松弛,使织物表面呈波纹状起伏不平 断经;织物内经纱断缺 15断疵;经纱断头纱尾织人布内 由于提综不良,造成经纱浮在布面 l6 星跳;l根经纱或纬纱跳过2根一4根形成星点状的 根2根经纱或纬纱跳过5根及以上的 18跳纱 19棉球;纱线上的纤维呈球状 20结头;影响后工序质量的结头 21边撑疵;边撑或刺毛使织物中纱线起毛或轧断 22拖纱:拖在布面或布边上未剪去的纱头 23修整不良;布面被刮起毛,起皱不平,经、纬纱交叉不匀或只修不整 24错纤维;异纤维纱线织人 25)油溃;织物沾油后留下的痕迹 26油经;经纱沾油后留下的痕迹 27锈经;被锈渎沾污的经纱痕迹 28锈溃;织物沾锈后留下的痕迹 29不褪色色经:被沾污而洗不清的有色经纱 30不褪色色溃;被沾污而洗不清的污溃 31水溃;织物沾水后留下的痕迹 32污溃;织物沾污后留下的痕迹 33浆斑;浆块附着布面影响织物组织 34布开花;异纤维或色纤维混人纱线中织人布内 35油花纱;在纺纱过程中沾污油溃的纤维附人纱线 36猫耳朵;凸出布边0.5cm及以上 37凹边:凹进布边0.5cm及以上
GB/T17759一2018 38烂边;边组织内单断纬纱,一处断3根及以上的 39花经;由于配棉成分变化,使布面色泽不同 0长条影:由于不同批次纱的混人或其他因素,造成布面经向间隔的条痕 41极光;由于机械造成布面摩擦而留下的痕迹 42针路;由于点啄式断纬自停装置不良,造成经向密集的针痕 43磨痕:布面经向形成一直条的痕迹 44绞边不良:因绞边装置不良或绞边纱张力不匀,造成2根及以上绞边纱不交织或交织不良 5方眼;织造时局部经纱张力过大,布面形成块状风格差异 46木锯皱;坯布经过卷布棍时张力不当,织物在布棍中间部位处形成经向折皱 47荷叶边:布边经纱张力较小或横向拉幅过度或不足,织物边缘呈起伏波浪状 48毛点;绒毛高出绒面或含在绒毛里,呈星点状 49偏绒:同卷割出的两层绒,一层薄,一层厚,为全幅偏绒 0倒绒;局部绒毛倒向不一致 51厚薄段:绒面呈现规律性或不规则状的绒毛段稀、段密段高、段低的现象 52刀路;绒面绒毛高低不平,呈现规则或不规则的刀痕 53边撑痕;边撑配套或调整不良在布面留下明显痕迹 54》错纬;直径偏粗、偏细,长5cm及以上的纬纱、紧捻、松捻纱织人布内 55》条干不匀指叠起来看前后都能与正常纱线明显划分得开的较差的结纱条干 56》脱纬:一梭口内有3根及以上的纬纱织人布内(包括连续双纬和长5em及以上的纬缩) 57双纬;单纬织物一梭口内有2根纬纱织人布内 58纬缩:纬纱扭结织人布内或起圈现于布面(包括经纱起圈及松纬缩三楞起算) 9毛边;由于边剪作用不良或其他原因,使纬纱不正常被带人织物内包括距边5cnm以下的双 纬和脱纬) 6o云织;纬纱密度稀密相间呈规律性段稀段密 61杂物织人;飞花、,回丝、油花、皮质、木质、金属(包括瓷器)等杂物织人 62花纬:由于陈旧的纬纱,使布面色泽不同,且有1个2个分界线 63油纬;纬纱沾油或被污染 64锈纬:被锈渎沾污的纬纱痕迹 65不褪色色纬;被沾污而洗不净的有色纬纱 66煤灰纱;被空气中煤灰污染的纱(单层检验为准,对深色油卡). G7百脚;斜纹或缎纹织物一个完全组织内缺1根2根纬纱(包括多头百脚). 68破丝;断裂起毛的长丝织人布内 69抛花;由于纹板损坏(多孔或少孔)等原因,造成纬纱组织错乱或纬纱断续浮于布面 70缺芯丝;布面上包芯纱线长片段缺芯丝 71毛丝:络筒或织造过程中长丝的单根丝断裂,造成织物局部或散布性地呈现纤维端突出或茸毛 状外观 72开车经缩(印);开车时部分经纱受意外张力后松弛,使织物表面呈现块状或条状的起伏不平的 开车痕迹 73拆痕:拆布后布面上留下的起毛痕迹和布面揩浆抹水 74稀纬:经向1cm内少2根纬纱(横贡缎织物稀纬少2根作1根计 75密路;经向0.5cm内纬密多25%以上(纬纱紧度40%以下多20%及以上的 6接档:绒毛高低不平及细密不匀的横条 77刀档:绒面呈现一条纬向绒毛高低不平的刀痕
GB/17759一2018 78对花不准;拆布后,回头不清造成花型脱节,不连续 79破洞:3根及以上经纬纱共断或单断经、纬纱(包括隔开1根一2根好纱的),经纬纱起圈高出布 面0.3cm,反面形似破洞 80豁边;边组织内3根及以上经、纬纱共断或单断经纱(包括隔开1根2根好纱) 双边纱2根 作一根计,3根及以上的有1根算1根 81跳花;3根及以上的经,纬纱相互脱离组织,包括隔开一个完全组织 82稀弄:纬密少于工艺标准较大,呈“弄”现象 83不对接轧梭;轧梭后的经纱未经对接 84缺绒:绒面局部无绒毛呈露底状及绒经并断3根及以上者 85短绒:绒面局部绒毛偏低 86霉斑;受潮后布面出现霉点(斑). 87包芯纱露底:包芯纱中外包纤维没有全部包缠芯丝,以致芯丝部分外露或芯丝外无包缠纤维而 使芯丝全部裸露的疵点

本色布布面疵点检验方法GB/T17759-2018介绍

本色布是一种无染色的纺织品,通常用于服装生产中的内衬和底布。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瑕疵,影响产品的质量。因此需要对本色布的布面疵点进行检验。

国家标准GB/T17759-2018《本色布布面疵点检验方法》规定了本色布布面疵点的定义、分类和检验方法。该标准将本色布分为A、B、C三个等级,根据等级的不同,允许的疵点数量也有所不同。

具体的检验方法如下:

  • 取样:从待检本色布中按照规定的面积(1平方米)随机抽样。
  • 检验设备:使用放大镜、灯具等检验设备。
  • 检验方法:对抽样的本色布用放大镜检查,发现疵点后进行分类和计数。
  • 评定结果:按照国家标准中规定的等级和允许瑕疵点数,对检验结果进行评定。

需要注意的是,在检验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环境光线,以避免光线影响视觉效果。同时,要根据国家标准的要求,正确评定检验结果。

总之,GB/T17759-2018《本色布布面疵点检验方法》是对本色布生产和使用的标准化要求,能够保证本色布的质量和可靠性,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和本色布布面疵点检验方法类似的标准

工业己烷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工业己烷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工业己烷的编号:GB/T17602-2018。工业己烷共有7页,发布于2019-07-01
瓶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树脂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瓶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树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瓶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树脂的编号:GB/T17931-2018。瓶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树脂共有12页,发布于2019-11-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骆驼绒

棉纤维试验取样方法

棉短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