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7671-2019

金针菇菌种

PurecultureofFlammulinavelutipe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金针菇菌种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金针菇菌种的编号:GB/T37671-2019。金针菇菌种共有13页,发布于2020-01-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B39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65.020.20
  • 实施日期2020-01-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3页
  • 文件大小744.27KB

金针菇菌种


国家标准 GB/T37671一2019 金针菇菌种 PureeultureofFlammalinavelatipes 2019-06-04发布 2020-0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币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37671一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如意情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桂明英、罗孝坤、董娇,邻丽梅、刘绍雄、张微思,李洁实,桑兰、高观世、刘启燕
GB/37671一2019 金针菇菌种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金针菇菌种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签、标志,包装、运输和 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金针菇(Flammulinaelwtipes)菌种的生产,流通和使用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2728食用菌术语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T5282010 术语和定义 GB/T1272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 GB/T12728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固体菌种solid lspawn 生长在固体培养料上的菌种 [[GB/T12728一2006,定义2.5.31] 3.2 液体菌种liquidspawnm 培养基为液体状态的菌种 [[GB/T127282006,定义2.5.307 3.3 母种stoekculture -级种 试管种 经各种方法选育得到的具有结实性的菌丝体纯培养物及其继代培养物 注:改写GB/T12728一2006,定义2.5.7 3.4 原种motherspawn 二级种 由母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 注改写GB/T12728一2006,定义2.5.8.
GB/T37671一2019 3.5 栽培种spawn 三级种 由原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 注:改写GB/T127282006,定义2.5.9 3.6 锁状联合elapconneetion 种锁状桥接的菌丝结构,是异宗结合担子菌次生菌丝的特征 [GB/T127282006,定义2.2.5] 3.7 角变seetoring 因菌丝体局部变异或感染病毒而导致菌丝变细、生长缓慢、菌丝体表面特征成角状异常的现象 [GB/T12728一2006,定义2.5.17] 3.8 粉抱子oidim -种薄壁的无性抱子 通常由营养菌丝直接断裂而成 [GB/T12728一2006,定义2.2.28] 3.9 高温圈hightemperaturedline 高温抑制线 食用菌菌种在培养过程中受高温和通气不足的不良影响,培养物出现的圈状发黄、发暗或菌丝变稀 弱的现象 [GB/T12728一2006,定义2.5.18] 3.10 拮抗现象antagonism 具有不同遗传基因的菌落间互相抑制产生不生长区带或形成不同形式线形边缘的现象 [GB/T12728一2006,定义2.3.21] 3.11 生物学效率biouetaletfietensy 单位质量培养料的风干物质所培养产生出的子实体或菌丝体质量(鲜重),常用百分数表示 如风 干料100kg产生了新鲜子实体50kg,即为生物学效率50% [GB/T12728一2006,定义2.1.27] 3.12 种性characterofvariety 食用菌的品种特性 一般包括生理特性,农艺性状和商品性状 [GB/T12728一2006,定义2.5.4打 3.13 Erle rlaskonashaker 摇瓶液体菌种liquidspawncuturingy lenmeyer 液体原种 由母种移植到液体培养基中在摇床上恒温震荡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 3.14 发酵罐液体菌种liquidspawnculturingbyfermentationtank 液体栽培种
GB/37671一2019 由摇瓶液体菌种移植到发酵罐液体培养基中恒温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 3.15 通风量ventilationvolume 液体菌种培养过程中每分钟通人培养基中的无菌空气量 以L/min表示 技术要求 4.1菌种分类 金针菇菌种按照培养基质的形态分为固体菌种和液体菌种 4.2母种 4.2.1容器规格应符合NY/T528一2010中4.7.1.2的规定 4.2.2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母种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容器 洁净,透明、完整、无损 肉眼观察 棉塞或硅胶塞 干燥、洁净,松紧适度,能满足透气和滤菌要求 顶端距棉塞或硅胶塞40mm50mm 培养基斜面长度 测量 接种块大小 3mm~5mm)×(3mm~5mm) 肉眼观察、测量 菌丝生长量 长满斜面 白色、浓,有绒毛状气生菌丝,有锁状联合 菌丝体表面特征 表面均匀、平整、无角变、无原基 肉眼观察,见5.1.4 无 表面分泌物 菌种外观 菌落边缘 整齐 无或少量 粉袍子 杂菌菌落 肉眼观察,见5.1.2.5.1l.3 斜面背面外观 肉眼观察 培养基不干缩,颜色均匀、无暗斑 有金针菇菌种特有的香味,无酸、臭、霉等异味 气味 鼻嗅 菌丝生长速度;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以下简称PDA培养基)上,17C一22C避光恒温 4.2.3 培养,菌丝长满斜面的时间为10d14d 母种栽培性状;母种需经出菇实验,确证种性合格后,方可用于扩大繁殖或出售 产量性状在室 4.2.4 温小于17C条件下,在适宜培养基(参见附录B)中培养出菇,生物学效率应不低于80% 4.3固体菌种 4.3.1原种 容器规格应符合NY/T5282010中4.7.1.3的规定 4.3.1.1 4.3.1.2感官要求应符合表2的规定
GB/T37671一2019 表2原种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容器 洁净、透明完整、无损 肉眼观察 棉塞或塑料盖 干燥、洁净,松紧适度,能满足透气和滤菌要求 培养基上表面距瓶(袋)口的距离 40士5)mm 测量 4瓶(袋)~6瓶(袋),>(12mm×15mm 每支母种接原种数,接种物大小 肉眼观察、测量 菌丝生长量 长满容器 菌丝洁白、浓密、生长均匀,无角变 菌丝体特征 无高温圈,无原基,无子实体 培养基及菌丝体 紧贴瓶袋)壁,无干缩 肉眼观察,见5.1.4 表面分泌物 无 菌种外观 拮抗现象 无 粉袍子 无或少量 无 杂菌菌落 肉眼观察,见5.1.2、5.1.3 无 瞒虫 见5.1.4 气味 鼻嗅 有金针菇菌种特有的香味,无酸、臭、霉等异味 4.3.1.3菌丝生长速度;在适宜培养基上,17C22C避光恒温培养,菌丝长满容器(750mL菌种瓶 的时间为35d45d 4.3.2栽培种 4.3.2.1容器规格应符合NY/T528一2010中4.7.1.4的规定 4.3.2.2感官要求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栽培种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容器 洁净、透明、完整、无损 肉眼观察 棉塞或塑料盖 干燥、洁净,松紧适度,能满足透气和滤菌要求 培养基上表面距瓶(袋)口的距离 (40土5)mm 测量 每瓶原种接栽培种数量 30瓶(袋)50瓶(袋 检查生产记录 菌丝生长量 长满容器 洁白、浓密,生长均匀、旺盛,无角变 菌丝体特征 无高温圈,允许有少量原基但无子实体 培养基及菌丝体 紧贴瓶(袋)壁,无干缩 肉眼观察,见5.1.4 表面分泌物 允许有少量无色或浅黄色水珠 菌种外观 拮抗现象 粉抱子 无或少量 无 杂菌菌落 肉眼观察,见5.1.2,5,1.3 无 瞒虫 见5.l.4 鼻嗅 有金针菇菌种特有的香味,无酸、臭、霉等异味 气味
GB/37671一2019 4.3.2.3菌丝生长速度;在适宜培养基上,17C~22C避光恒温培养,菌丝长满容器(750mL菌种瓶 时间为30d40d 4.4液体菌种 4.4.1摇瓶液体菌种(液体原种 4.4.1.1使用耐126C高温的无色玻璃锥形瓶 锥形瓶应使用透气性好的棉塞或硅胶塞 4.4.1.2感官要求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摇瓶液体菌种感官要求 项目 检验方法 要求 容器 洁净、透明,完整,无损 肉眼观察 棉塞或硅胶塞 干燥,洁净,松紧适度,能满足透气和滤菌要求 培养基装量 容器的40%一60% 测量 母种接种块大小,接种量 5mm10mm)×10mm15mm),2块6块 检查生产记录 菌液色泽 菌丝体白色;滤液清澈透亮 肉眼观察,见5.1.4 菌液外观 菌液形态 有大量片状,丛状或球状菌丝体悬浮,分布均匀 杂菌菌丝 肉眼观察,见5.1.2,5.1.3 无 气味 有金针菇菌种特有的香味,无酸,臭,霉,甜等异味 鼻嗅 4.4.1.3培养条件:在适宜培养基内,置于摇床上,振荡频率80次/min100次/min,振幅6 cm 0cm,温度17C一22C,避光培养6d~10d. 4.4.2发酵罐液体菌种(液体栽培种 4.4.2.1 使用耐126C高温的不锈钢发酵罐 罐体内壁无培养料等污物,滤芯无油污、料污、无破损, 外壳洁净 阀门安全阀、压力表完好,工作正常 4.4.2.2感官要求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发酵罐液体菌种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容器 洁净,完整,无损 肉眼观察 培养基投料量 罐体容积的70%~80% 测量 接种量 培养基投料量的10% 检查生产记录 菌液色泽 菌丝体白色;滤液清澈透亮 肉眼观察,见5.1.4 菌液外观 菌液形态 有大量片状、丛状或球状菌丝体悬浮,分布均匀 杂菌菌丝 无 肉眼观察,见5.1.2、5.l.3 气味 有金针菇菌种特有的香味,无酸、臭,霉,甜等异味 鼻嗅 /min1.2L/min, 4.4.2.3培养条件:在适宜培养基内,通风量保持在0.5L/ ,罐压保持在0.02MPa~ 0.04MPa之间温度17C~22C,培养6d~10d.
GB/T37671一2019 5 试验方法 5.1生物学检验 5.1.1锁状联合:从检验样本中挑取菌丝少许,置于洁净的载玻片上做成水封片,用不低于10×40的 光学显微镜对水封片进行观察,每一检样应观察不少于50个视野 5.1.2细菌检验;将检验样本按无菌操作接种于按蛋白陈10g、牛肉膏3g、氯化钠5g、蒸馏水 1000mL配制的营养肉汤培养液中,在(36士1)C条件下培养24h,观察培养液是否浑浊,培养液浑浊, 为有细菌污染;培养液澄清,为无细菌污染 5.1.3霉菌检验;将检验样本按无菌操作接种于PDA培养基(参见附录A)中,在25C一28C条件下 培养3d一4d,出现金针菇菌落以外的菌落,或有异味者为霉菌污染物,必要时进行水封片镜检 5.1.4菌丝体形态、螨虫检验;取适量菌丝体用放大镜或显微镜镜检观察 5.2菌丝生长速度 5.2.1母种;参见附录A中的配方,在17C22C条件下培养,计算长满所需天数 5.2.2原种;参见附录B中的配方,在17~22C条件下培养,计算长满所需天数 5.2.3栽培种:参见附录B中的配方,在17C22C条件下培养,计算长满所需天数 5.2.4摇瓶液体菌种:参见附录C中的配方,在17C22C条件下培养,计算培养天数 5.2.5发酵罐液体菌种;参见附录C中的配方,在17C一22C条件下培养,计算培养天数 5.3母种栽培农艺性状和商品性状 将被检母种制作成原种,参见附录B的任选一个配方,制成菌瓶(袋) 按照常规方法发菌、出菇 根据表6所列项目,做好栽培记录 表6母种栽培农艺性状和商品性状检验记录 检验项目 检验结果 检验项目 检验结果 s 母种长满所需时间 总产 kg 原种长满所需时间 平均单产 kg/m" 栽培种长满菌瓶袋)所需时间 总生物学效率 出第一潮菇所需时间 色泽、质地 -潮菇产量 第 菇形 kg 第一沏菇生物学效率 菌盖直径、菌柄长短 % mmm 5.4留样 固体菌种各级菌种应留样备查,留样的数量应每个批号3支(瓶、袋),于04C贮存,贮存至
GB/37671一2019 使用者在正常生产条件下该批菌种出第一潮菇 检验规则 6.1抽样 母种按品种、培养条件、接种时间分批编号,摇瓶液体菌种原种)发酵罐液体菌种栽培种)按菌 种来源、制种方法和接种时间分批编号 按批随机抽取被检样品 母种,摇瓶液体菌种原种,发酵罐 液体菌种栽培种)的抽样量分别为该批菌种量的10%、5%、1% 6.2判定规则 按第4章的要求进行,检验项目全部符合要求时,为合格菌种,其中任何一项不符合要求,均为不合 格菌种 标签、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1标签、标志 7.1.1产品标签 每支(瓶.袋,罐)菌种应贴有请晰注明以下要素的标然 产品名称(菌种名称、菌株代号,类别); a b) 生产单位 接种日期 ce d 执行标准 7.1.2包装标签 菌种包装应贴有清晰注明以下要素的包装标签 产品名称(品种名称,菌株代号,类别); aa b 厂名、厂址、联系电话; 出厂日期 c d 保质期、贮存条件; 数量; ee f 执行标准 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编号 g 7.1.3包装储运图示 按GB/T191的规定,应注明以下图示标志 小心轻放标志; aa 防水、防潮、防冻标志; b) 防晒、防高温标志; c 防止倒置标志; d) 防止重压标志 e
GB/T37671一2019 7.2包装 7.2.1母种外包装采用木盒或有足够强度的纸箱,内填缓冲物 7.2.2原种,栽培种外包装采用有足够强度的纸材制作的纸箱,菌种间用具有缓冲作用的轻质材料填 满 纸箱上部和底部用胶带封口,封口宽度8em以上,并用打包带捆扎结实,箱内附产品合格证书和使 用说明包括菌种种性、培养基配方及适用范围等) 7.3运输 7.3.1不得与有毒物品混装,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的物品混装混运 7.3.2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无污染物 7.3.3气温达30C以上时,需用2C20的冷藏车运输 7.3.4运输中应有防震防晒防尘防高温防雨淋、防杂菌污染的措施 7.4贮存 7.4.1母种在0C4丫条件下贮存,贮存期不超过60d 原种应尽快使用,若短期不用.在5土1)C,清洁,通风、干燥(相对湿度50% 7.4.2 75%)、避光的室 内存放,原种一般贮存期不超过104,摇瓶液体菌种应及时使用,不贮存 7.43栽培种应尽快使用若短期不用,在(G土1)C.,清洁、通风、干燥(相对湿度50%一75%),避光的 室内存放,栽培种一般贮存期不超过10d;发酵罐液体菌种应及时使用,不贮存
GB/37671一2019 录 附 A 资料性附录 金针菇母种培养基配方 PDA培养基;马铃薯(去皮)200g,萄糖20g(麦获50g),琼脂20g,水1000mL.pH值自然
GB/T37671?2019 ? B ??) ???? B.1??м65%,?15%,15%,?2%,?1.5%,1.5%,?60% 65%,pH?? B.2??м58%,?20%,20%,1%,?1%,?60%~65%,pH?? B.3??м40%,?13%,о35%,10%,?1%,?1%,?65%,pH? ? B.4?84%89%,10%~15%,?1%,1%,?60%~65%,pH?? B.5?54%?69%,о(??м)20%30%,10%~15%,?1%,?60%~ 65%,pH?? B.6о38%?40%,?32%~35%,?5%~8%,?8%~10%,??5%~8%, ?5%?8%,5%8%,?1%2%,?1%1.5%,?65%,pH?? 0
GB/37671?2019 ? C ?? ??? c.1?5%,?1%,?0.5%,2%,0.1%,?0.05%,?0.2% ?B,0.01%,?.,pH?? C.2?1%,2%,?0.5%,3%,0.1%,?0.05%,?B 0.01%,?,pH?? C.315%?7%2%0.1%?0.05%,?,pH?? C.41%1.3%,?0.3%0.05%?0.05%,?B0.01%, ?,pH?? C.5?3%,1.5%,?2.5%,?0.5%,0.1%,?0.05%,?B 0.005%,?B,0.005%,?,pH?? C.615%,?3%,0.05%,?0.05%,?B0.01%,?,pH? ? C.7?0.3%1%,2%3%,?0.03%?0.1%,0.03%0.1%,? pH??

金针菇菌种GB/T37671-2019介绍

金针菇是一种受欢迎的食用菌,因其细长似针,而得名“金针菇”。作为一种常见的食材,金针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因此,该菌种在我国是十分重要的产业。

为了规范金针菇菌种的生产和交易,我国制定了金针菇菌种GB/T37671-2019标准。该标准详细规定了金针菇的品种、分类、形态特征、生产技术、包装标识、贮存和运输等方面的要求。

金针菇菌种GB/T37671-2019的主要内容

该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品种与分类

该标准将金针菇分为了普通型、长型和冬季型三个品种,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与区分。

2. 形态特征

该标准详细规定了金针菇的形态特征,包括菌盖、菌柄、菌托、菌肉等方面的要求。同时还规定了金针菇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条件和检验方法。

3. 生产技术要求

该标准对金针菇的生产技术进行了要求,包括种植基质、菌种接种、环境控制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对这些生产技术的规范,可以提高金针菇的品质和产量。

4. 包装、标识、贮存和运输

该标准还规定了金针菇的包装、标识、贮存和运输等方面的要求,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结论

金针菇菌种GB/T37671-2019标准的出台,将有利于我国金针菇菌种的规范化生产和交易,促进金针菇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提高大众的营养水平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金针菇菌种的相关资料

    和金针菇菌种类似的标准

    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服务农资销售服务通则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服务农资销售服务通则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服务农资销售服务通则的编号:GB/T37670-2019。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服务农资销售服务通则共有8页,发布于2019-06-04
    再制造等离子熔覆技术规范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再制造等离子熔覆技术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再制造等离子熔覆技术规范的编号:GB/T37672-2019。再制造等离子熔覆技术规范共有9页,发布于2020-01-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锯齿衣分试轧机

    草菇菌种

    金针菇菌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