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6960.1-2007

拖拉机术语第1部分:整机

Tractorterminology-Part1:Completetractor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拖拉机术语第1部分:整机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拖拉机术语第1部分:整机的编号:GB/T6960.1-2007。拖拉机术语第1部分:整机共有16页,发布于2007-08-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T60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65.060.10
  • 实施日期2007-08-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6页
  • 文件大小490.71KB

拖拉机术语第1部分:整机


国家标准 GB/T6960.1一2007 -1995 代CTo. 拖拉机术语第1部分整机 Tractorterminology一Part1:Completetractor 2007-08-01实施 2007-03-21发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 国国家标准化管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6960.1一2007 前 GB/T6960(拖拉机术语》分为七个部分: 第1部分:整机; 第2部分;传动系; 第3部分;制动系; 第4部分;行走系 第5部分;转向系 第6部分;液压悬挂系及牵引,拖挂装置 -第了部分,驾驶室、驾驶座和覆盖件 本部分是GB/T6960的第1部分 本部分是对GB/T6960.1一1995《拖拉机术语整机的修订,主要修订内容如下 按术语标准的编写规定,调整了格式的编排; 标准名称中增加了“第1部分” 将“驱动配套机具”修改为“携带或和驱动配套机具”等 修订了四轮驱动、船式拖拉机及自走底盘的定义; -完善了轮式拖拉机、转向操纵性和通过性的定义; 增加了运输型拖拉机、半履带拖拉机、纵向通过角术语定义 增加了本部分的中、英文索引 本部分由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拖拉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洛阳拖拉机研究所、国家拖拉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洛阳出人境检验检疫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京忠,陈志强、韩庚琳,薛世钦、尚项绳、郑志刚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6960.1一1986部分, GB/T6960.1一1995
GB/T6960.1一2007 拖拉机术语第1部分整机 范围 GB/T6960的本部分规定了拖拉机整机的术语和定义,并列出对应的英文名称 本部分适用于拖拉机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拖拉机及其类型 2.1.1 拖拉机tractor 用于牵引推动、携带或/和驱动配套机具进行作业的自走式动力机械 2.1.2 农业拖拉机agrieulturaltraetor 用于农业(种植业)耕作、管理,农田基本建设和运输等作业的拖拉机 2.1.3 工业拖拉机industrialtractor 用于工程施工和土石方作业的拖拉机 2.1.4 林业拖拉机forstry tractOr 用于林区集运材和营造林作业的拖拉机 2.1.5 -般用途农业拖拉机agrieulturalgeneralpurp0setractor 通用于耕、整地、播种、收获和运输等作业的拖拉机 2.1.6 中耕拖拉机row-eroptraetor 适用于作物行间中耕管理作业的拖拉机 2.1.7 水田拖拉机paddtractor 适用于在水田中作业的拖拉机 2.1.8 坡地拖拉机hilsidetractor 适用于坡地沿等高线作业的拖拉机 2.1.9 果园、葡萄园拖拉机orchardandvineyardtractor 主要用于果园葡萄园耕作和管理作业的拖拉机 2.1.10 草坪、园艺拖拉机 lawnandgardentractor 主要用于草坪修剪、庭园(场地)管理作业的拖拉机
GB/T6960.1一2007 2.1.11 运输型拖拉机transportingtraetor 主要用于运输作业的拖拉机 2.1.12 轮式拖拉机wheeleltractor 通过车轮行走的两轴(或多轴)拖拉机 2.1.12.1 tractorwithrear-wheeldrive 后轮驱动拖拉机 仅由后轮驱动的拖拉机 2.1.12.2 tractorwithfour-wheeldrive 四轮驱动拖拉机 前、后轮都有驱动装置的拖拉机 2.1.13 履带拖拉机 erawler(tracklayimg)tractor 装有履带行走装置的拖拉机 2.1.13.1 半履带拖拉机semi-crawlertraetor 以履带为驱动装置,前轮转向的拖拉机 2.1.14 手扶拖拉机walkingtraetor 由扶手把操纵的单轴拖拉机 2.1.15 船式拖拉机boattractor 由船体支撑机体和叶轮驱动的水田作业拖拉机 2.1.16 双向行驶拖拉机btdiretonaltractor 能沿两个方向操纵行驶的拖拉机 2.1.17 自走底盘sel-propelledtoolchassis 能独立行走的农机具通用机架 2.2整机性能及参数 2.2. 牵引性能tractiveperformance 拖拉机在规定地面条件下所发挥的牵引工作能力及其效率 2.2.1. 拖拉机牵引力drawbarpuloftractor 在拖拉机牵引装置上的平行于地面用于牵引机具的力 2.2.1.2 牵引力系数cerfieientfordrawbarpul 拖拉机牵引力与附着载荷之比 2.2.1.3 标定牵引力rateddrawbarpul 农业拖拉机在田间作业的牵引能力,即拖拉机在水平区段、适耕湿度的壤土茬地上对旱地拖拉机
GB/T6960.1一2007 或中等泥脚深度稻茬地上对水田拖拉机),在基本牵引工作速度或允许滑转率下所能发出的最大牵引 力(两者取较小者). 2.2.1.4 maximumdrawbar 最大牵引力 rpu 拖拉机受发动机最大转矩或地面附着条件限制所能发出的牵引力 2.2.1.5 理论速度theoretiealtravelspeedl 按驱动轮或履带无滑转计算的拖拉机行驶速度 2.2.1.6 实际速度travelspeed 在驱动轮或履带有滑转的实际工况下的拖拉机行驶速度 2.2.1.7 牵引功率drawbarpwer 拖拉机发出的用于牵引机具的功率 2.2.1.8 牵引效率tractioneffieiency 拖拉机的牵引功率与相应的发动机功率的比值 2.2.2 动力输出轴功率powertake-ofrshaft(PIo)power 拖拉机动力输出轴上输出的功率 2.2.2. 最大动力输出轴功率maximumPIopower 动力输出轴上能输出的最大功率 2.2.2.2 标准转速下的动力输出轴功率PIopoweratstandardspeel 动力输出轴标准转速时输出的最大功率 2.2.3 燃油经济性fueleconomy 拖拉机使用时燃油消耗方面经济效果的评价 2.2.3.1 小时燃油耗量fuelconsumptionperhour 单位工作小时的燃油消耗量 2.2.3.2 牵引燃油消耗率spetifetuelesumpionfrdrawharpwwer 单位牵引功率的小时燃油耗量 2.2.3.3 动力输出轴燃油消耗率speeifiefuelcnsumptionforPopower 动力输出轴单位功率的小时燃油耗量 2.2. 4 转向操纵性turmabilit 拖拉机按驾驶员操作所期望路线行驶的性能 2.2.4.1 最小转向圆半径nminimumturmingradius 拖拉机转向时,转向操纵机构在极限位置,回转中心到拖拉机最外轮辙(履辙)中心的距离(见图1)
GB/T6960.1一2007 2.2.4.2 最小水平通过半径 mminimumclearanceradlius 拖拉机转向时,转向操纵机构在极限位置,回转中心到拖拉机最外端点在地面上投影点的距离(见 图1). 最小转向圆半径 通过半径 小水平 图1 2.2.4.3 radius 最小转向半径turmingra 拖拉机转弯时,回转中心到拖拉机纵向中心面的距离,其最小值可对拖拉机机动性或操纵性作一般 性的评价,比较 2.2.5 稳定性stabilty 拖拉机在坡道上不致翻倾或滑移的能力 2.2.5.1 纵向极限翻倾角longitudinaloverturningangleofsope 拖拉机制动状态纵向停放在坡道上,不致产生翻倾的最大坡度角 2.2.5.2 纵向滑移角longitudinaltranslationangleofsope 拖拉机制动状态纵向停放在坡道上,不致产生滑移的最大坡度角 2.2.5.3 横向极限翻倾角lateraloerturningangleofslope 拖拉机横向停放在坡道上,不致产生翻倾的最大坡度角 2.2.5.4 横向滑移角lateraltranslationangleofslope 拖拉机横向停放在坡道上,不致产生滑移的最大坡度角 2.2.5.5 抗翻系数eoefieiemtofanti-rearwardoverturming 轮式拖拉机悬挂相当于悬挂系统最大提升力载荷,下拉杆处于水平状态时,拖拉机抵抗绕后轴翻倾 能力的指标 用能使拖拉机翻倾时处于水平状态的下拉杆上悬挂的载荷与拖拉机最大提升力的比值 表示
GB/T6960.1一2007 2.2.6 行车制动性能servieebrakingperformanee 操纵行车制动装置,使行驶中的拖拉机减速或迅速停驶的能力 2.2.7 驻车制动性能parkbrakingperformanee 操纵驻车制动装置,使拖拉机能在规定坡度上停住的性能 2.2.8 通过性passingability 拖拉机在田间、道路及非道路条件下的通过能力 2.2.8.1 最大越障高度maximumheightofsurmountableobstaele 拖拉机低速行驶能爬越的最大障碍高度 2.2.8.2 最大越沟宽度maximumwidthoftrench-erossing 拖拉机低速行驶能越过的最大横沟宽度 2.2.8.3 最小离地间隙minimumgroundeearanee 在与纵向中心面等距离的两平面之间,拖拉机最低点至支撑面的距离,此两平面的距离为同一轴上 左右车轮(履带)内缘间最小距离的80% 2.2.8.4 农艺地隙agricuturalgroundelearance 在拖拉机机体下方,中耕作物通过部分的离地间隙 2.2.8.5 纵向通过角rapangle 与静载前轮和静载后轮相切的两平面,在轮式拖拉机下部相交形成的最小锐角,该锐角为轮式拖拉 机可以通过的最大角度(见图2). 图2 2.2.9 视野fiedofvision 坐着的驾驶员眼睛位置处所能看到的范围 2.2.9. 遮蔽阴影maskingeffect 在视野半圆中,由于构件的遮挡,从驾驶员眼睛位置处不可见区域的扇形的面积
GB/T6960.1一2007 2.2.10 乘坐舒适性ridingcomfort 在驾驶座上乘坐时,驾驶员减缓受震和舒适的程度 2.2.10.1 驾驶员全身振动wholebodyvibrationofoperator 通过坐着的驾驶员臀部传到人体的三轴向线性振动 2.2.10.2 扶手把振动vibratiomtransmitedtohandle 传导至手扶拖拉机扶手把Xx轴方向线性振动,X轴处于通过扶手把轴线的铅垂平面内并和扶手把 轴线相垂交 2.2.10.3 驾驶座振动传递系数yibratiotransmissiofaetorforseat 驾驶座座面垂直振动加权加速度与驾驶座安装处的拖拉机机体的相应振动加速度之比 2.2.10.4 联合加权加速度combineofr.m.s.valueoftheweightedvibrationaeceleration 按规定的频率加权方法对人体所受到的三轴向振动加速度进行修正后求出均方根值Axw、Aw、 A,并按下式求得联合加权加速度Aw Aw=V.4Aw.4AwAN 2.2.11 可靠性reliability 拖拉机在规定的使用条件、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2.2.12 耐久性durabilty 拖拉机在规定的使用和维修条件下,达到某种技术或经济指标极限时,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2.2.13 生产率prduetivity 单位时间内拖拉机或机组完成的作业量 2.2.14 综合利用性versatility 拖拉机实施多种作业的能力(含更换项目的效率) 2.2. 15 维修保养方便性maintainability 指技术保养及维修时零部件拆装的方便程度 2.2.16 最大操纵力maximumactuatingforeerequiredtooperatecontro 驾驶员劳动保护要求规定的各操纵机构操纵力的最大允许值 2.2.17 动态环境嗓声ntseemttedyaeeleringrutwr 拖拉机按规定工况加速空驶.在离行驶中心线两侧7.5m处测得的最大噪声 18 noiseatthe 驾驶员操作位置处噪声 spsitin operator's 拖拉机在规定牵引工况下,在驾驶员耳旁规定位置处测得的最大噪声
GB/T6960.1一2007 2.2.19 极限冷起动温度Ioweststartingtemperature 拖拉机用自身装备的一切辅助起动装置和储备能源起动的最低环境温度 2.2.20 最高工作环境温度highestambienttemperature 在规定的使用(试验)条件下,拖拉机所能工作的最高环境温度 2.2.21 itudinalplaneoftractor 拖拉机纵向中心面 mediumlongi 轮式拖拉机为同一轴上左右车轮接地中心点连线的垂直平分面,接地中心点为通过车轮轴线所作 支承面的铅垂面与车轮中心面的交线在支承面上的交点 履带拖拉机为距左右履带中心面等距离的平面 2.2.22 车轮(履带)中心面 medianplaneofwheel(rack) 距车轮轮绸两内缘(履带两侧)等距的平面 2.2.23拖拉机尺寸参数 2.2.23.1 拖拉机总长overal山length 分别相切于拖拉机前、后端并垂直于纵向中心面的两个铅垂面间的距离(悬挂下拉杆处于水平位 置),见图3中L 2.2.23.2 拖拉机总宽overawidth 平行于纵向中心面并分别相切于拖拉机左、右固定突出部位最外侧点的两个平面间的距离,见图3 中B, 2.2.23.3 拖拉机总高oerallheight 拖拉机最高部位至支承面间的距离,见图3中H 2.2.23.4 轴距wheelbase 分别通过拖拉机同侧前,后车轮接地中心点并垂直于纵向中心面和支承面的两平面间的距离,见 图3中L 2.2.23.5 轮距(轨距wheeltreadtraek 同轴线上左、右车轮接地中心点(左、,右履带中心面)之间的距离,见图3中B、B 图3
GB/T6960.1一2007 2.2.23.6 verticalcoordinateofthecentreoftractormass 质心高度坐标 拖拉机质心到支承面的距离 2.2.23.7 质心纵向坐标hrtizaontalerdtinatefhecentre oftractormasS 拖拉机质心到通过后轮轴线的铅垂面的水平距离 2.2.23.8 lateralcoordinatofthecentreoftractormass 质心横向坐标 拖拉机质心到纵向中心面的距离 2.2.24拖拉机质量 tractOrmaSS 2.2.24.1 结构质量 arsy maSS 指不加油料(燃油、润滑油、液压油)和冷却液,无随车工具和无可拆卸配重(轮胎内无注水)时的拖 拉机质量 2.2.24.2 最小使用质量 nminimumoperationmass 按规定加足各种油料(燃油、润滑油、液压油)和冷却液并有驾驶员和随车工具、无可拆卸配重(轮胎 内无注水)时的拖拉机质量 2.2.24.3 最大使用质量maximumoperationmass 按规定加足各种油料(燃油、润滑油、液压油)和冷却液并有驾驶员和随车工具、装最大配重(轮胎内 无注水)时的拖拉机质量 2.2.24.4 结构比质量speeificdrymass 拖拉机结构质量与发动机标定功率之比值 2.2.25 前(后)轮质量分配系数coeficientofweightonfront(rear)whee 拖拉机静止状态下,前(后)轮作用在水平支撑面上的垂直力与使用质量(重力)之比值 2.2.26 灌注量iingeapacity 拖拉机正常工作所需注人各有关部件的规定液体量 2.2.27 比压speeificpressure 拖拉机最大使用质量(重力)与接地面积的比
GB/T6960.1一2007 中文索引 B 半履带拖拉机 2.1.13.1 比压 2.2.1.3 标定牵引力 - 标准转速下的动力输出轴功率 2.2.2.2 草坪,园艺拖拉机 2.1.10 车轮(履带)中心面 2 .2.22 乘坐舒适性 2.2.10 船式拖拉机 2.1.15 动力输出轴功率 2.2.3. 3 动力输出轴燃油消耗率 动态环境噪声 17 扶手把振动 2.2.10.2 2.1.3 工业拖拉机 灌注量 2.2.26 果园、,葡萄园拖拉机 2.1.9 横向滑移角 2.2.5.4 横向极限翻倾角 2.2.5.3 后轮驱动拖拉机 2.1.12.1 极限冷起动温度 2.2 19 驾驶员操作位置处噪声 .2.18 2 驾驶员全身振动 2.2.10.1 驾驶座振动传递系数 2.2.10.3 结构比质量 2.2.24.4 结构质量 2.2.24.1 抗翻系数 2.2.5.5
GB/T6960.1一2007 可靠性 2.2.11 理论速度 2.2.1.5 联合加权加速度 2.2.10.4 林业拖拉机 2.1.4 轮距(轨距 2.2.23.5 轮式拖拉机 2.1.12 履带拖拉机 2.1.13 耐久性 2.2.12 农业拖拉机 2.1.2 农艺地隙 2.2.8.4 坡地拖拉机 2.1.8 前(后)轮质量分配系数 2.2.25 牵引功率 2.2.1.7 牵引力系数 2.2.1.2 牵引燃油消耗率 2.2.3.2 牵引效率 2.2.1.8 牵引性能 2.2.1 燃油经济性 2.2.3 生产率 2.2.13 实际速度 2.2.1.6 视野 2.2.9 手扶拖拉机 2.1.14 双向行驶拖拉机 2.1.16 水田拖拉机 2.1.7 四轮驱动拖拉机 2.1.12.2 通过性 2.2.8 1 拖拉机 2. 拖拉机牵引力 2 2 拖拉机质量 2.2.24 1o
GB/T6960.1一2007 拖拉机总长 2.2.23.1 拖拉机总高 2.2.23. 3 2 拖拉机总宽 2.2.23. 拖拉机纵向中心面 2 .2.21 维修保养方便性 2.2.15 稳定性 2.2.5 2.2.3.1 小时燃油耗量 行车制动性能 2.2.6 一般用途农业拖拉机 2.1.5 运输型拖拉机 2.1.11 遮蔽阴影 质心高度坐标 2.2.23.6 质心横向坐标 2.2.23. 8 质心纵向坐标 2.2.23. 中耕拖拉机 2 轴距 转向操纵性 2 2. 驻车制动性能 2 2.7 自走底盘 .1.17 综合利用性 .2.14 纵向滑移角 2.2. 5.2 纵向极限翻倾角 2.2.5." 纵向通过角 .2.8.5 2 最大操纵力 2 2.16 最大动力输出轴功率 2.2. 1 最大牵引力 22 2. 最大使用质量 2.2.24.3 最大越沟宽度 2.2.8.2 最大越障高度 8 最高工作环境温度 2 2 20 最小离地间隙 2 8 最小使用质量 2 2.24. 2 最小水平通过半径 2 2 4 最小转向半径 22 2 4. 3 4 最小转向圆半径 2.2. 11
GB/T6960.1?2007 ? 2.1.5 agriculturalgeneralpurp0setractor 2.2.8.4 agrieulturalgroundclearance agrieulturaltractor 2.1.2 2.1.16 bi-direetionaltractor b0attractor 2.1.15 coefficientfordrawbarpul 2.2.1.2 coefficientofanti-rearwardoverturning 2.2.5.5 coefficientofweightonfrontrear)wheel 2.2.25 combineofrm.svaleoftheweightedvibrationacceleration 2.2.10.4 erawlertracklayingtractor 2.1.13 drawbarp0wer 2.2.1.7 drawbarpulloftractor 2.2.1.1 drymass 2.2.24.1 2.2.12 durability 2.2.9 fieldofvision 2.2.26 fillingeapacity 2.1.4 forestrytractor 2.2.3.1 fuelconsumptionperhour 2.2. 3 fueleconomy 2.2.20 highestambienttemperature 2. 1.8 hillsidetractor 2.2.23.7 horizontalcoordlinateofthecentreoftraetormass 2.1.3 iindustrialtractor 2.2.23.8 lateralc00rdinatofthecentreoftract0raSsS 12
GB/T6960.1?2007 2.2.5. 3 lateraloverturmingangleofslope 2. 2. 5.4 ateraltranslatioangleofslope 2.1.10 lawnandgardentractor 2.2.5.1 lomgitudlinal0verturningangleofslope 22. 2.5. 2 omngitudlinnltranslationangleofsope 2.2.19 owesstartingtemperature mmaintainability 2.2.15 2.2.9.1 masking 2.2.16 actuatingf0rcereguiredt00peratec0ntrol drabarpul 2.2.1.4 2.2.8.1 height Surm0untableobstacle 2.2.24.3 2.2.2.1 2.2.8.2 trench-Cr0SSing 2.2.22 plane Wheeltrack longitudinalplaneoftractor 2.2.21 learanceradius 2.2.4.2 groundclearance 2.2.8.3 operationmmass 2.2.24.2 4 minimmumturningradius 2.2. noiseattheoperator'sp0sition noiseemittedyacceleratingtraetor 2.2.17 orchardandvineyardtractor 2.2.23.3 verallheight 2.2.23.1 0veralllength 2.2.23.2 overallwidth 2.1.7 paddytractor 2.2.7 parkbrakingperformance 2. 2.8 passingability powertake-ofrshaf(PIo)power .2.2 2. 22 2 13 productivity PTo 2. 2.2.2 poweratstadardspeed 2.2.8.5 rampangle 13
GB/T6960.1?2007 2.2.1.3 ratedldrawbarpul eliabilitsy 2.2.11 2 2. 0 ridingcomfort 1 2. 6 rOw-crODtract0r 2. 1.17 Self- t0olchaSsis -propelled 1.13.1 sei-rawlertract0r 2. 2.2.6 SerVicebrakingperfOrmancE 2.2.24.4 ecificdrymaSS speeificfuelconsumptionfordrawbarpower 2.2.3.2 ecificfuelconsumptionforPrOpower 2.2.3.3 speeificpressure 2.2.27 stabilit 2.2.5 theoreticaltravelspeed 2.2.1.5 tractioneffieieney 2.2.1.8 traetiveperformmanc 2.2.1 2.1.1 tract0r 2.2.24 tractOrmmaSS tractorwithfour-wheeldrive 2.1.12.2 tractorwithrear-wheeldrive 12. Irasportingtractor 1.11 2.2.1. travelspeed 6 2. 2 turnability 2. 2 4.3 furningradius 2.2.14 versatility 2.2.23.6 vertiealc00rdinateofthecentreoftraetormass 2.2.10.3 ibrationtransmissionfaetorforseat 2.2.10.2 vilrationtransmitedtohandle 2.1.14 walkingtraetor 2.2.23.4 wheelbase 2.2.23.5 wheeltreadtrack 2. .1. 1z wheeledtractor 2.2.10.1 wholebodyvibrationofoperator 14

玻璃纤维短切原丝毡和连续原丝毡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玻璃纤维短切原丝毡和连续原丝毡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玻璃纤维短切原丝毡和连续原丝毡的编号:GB/T17470-2007。玻璃纤维短切原丝毡和连续原丝毡共有13页,发布于2007-10-012007-10-01实施,代替GB/T17470-1998
拖拉机术语第2部分:传动系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拖拉机术语第2部分:传动系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拖拉机术语第2部分:传动系的编号:GB/T6960.2-2007。拖拉机术语第2部分:传动系共有13页,发布于2007-08-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