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4923.6-2017

路灯控制管理系统第6部分:通信协议技术规范

Streetlightscontrolandmanagementsystem—Part6:Technicalspecificationofcommunicationprotocol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路灯控制管理系统第6部分:通信协议技术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路灯控制管理系统第6部分:通信协议技术规范的编号:GB/T34923.6-2017。路灯控制管理系统第6部分:通信协议技术规范共有80页,发布于2018-05-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k73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29.140.99
  • 实施日期2018-05-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80页
  • 文件大小5.02M

以图片形式预览路灯控制管理系统第6部分:通信协议技术规范

路灯控制管理系统第6部分:通信协议技术规范


国家标准 GB/34923.6一2017 路灯控制管理系统 第6部分:通信协议技术规范 streetlightscomtroamdmanagementsystem Part6Technicalspecificationofcommunicationprotocol 2017-11-01发布 2018-05-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34923.6一2017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主站与管理终端通信协议 路灯控制器通信协议 58 附录A规范性附录数据格式说明 63 附录B(规范性附录事件代码 附录c(规范性附录 数据冻结密度 64 65 附录D规范性附录出错否认代码 附录E(规范性附录)IP地址的数据格式 66 6 附录F规范性附录)数据标识编码 附录G(规范性附录)日时段表数据格式和地理位置信息数据格式 74 附录H(规范性附录)错误信息字,特征字、模式字、状态字 75
GB;/T34923.6一2017 前 言 GB/T34923《路灯控制管理系统》共分为以下六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主站技术规范 第3部分:路灯控制管理终端技术规范; 第4部分;路灯控制器技术规范; 第5部分:安全防护技术规范; 第6部分;通信协议技术规范 本部分为GB/T34923的第6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长沙威胜信息技术 有限公司、国网新疆电力公司、重庆市城市照明管理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鹰、孙志强、翟峰、付义伦、王强、梁晓兵、杨湘江、李保丰、李耀、冯勇军、 程宗庆、巫钟兴、李贺龙
GB/T34923.6一2017 路灯控制管理系统 第6部分通信协议技术规范 范围 GB/T34923的本部分规定了主站路灯控制管理终端、路灯控制器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帧格式、 数据编码及传输规则 本部分适用于主站与路灯控制管理终端、路灯控制器的数据交换及路灯控制管理终端与路灯控制 器之间的数据交换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602007行政区划代码 GB/T18657.1一2002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篇;传输格式 GB/T18657.3一2002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3篇应用数据的一般结构 GB/T34923.12017路灯控制管理系统第1部分;总则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GB/T34923.120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终端地址 terminaladdreSS 系统中管理终端的地址编码 3.1.2 系统广播地址systembroadeastaddress 系统中所有管理终端都应该响应的地址编码 3.1.3 终端组地址terminalgroupaddress 具有某一相同属性的终端群组编码,如属于同一行业、,同一线回路、同一个属性,响应同一个命令 3.1.4 masterstationaddress 主站地址 主站中具有通信需求的对象(如工作站、应用功能模块等)的编码 3.1.5 测量点nmeasuredipoint 可以测量出唯一的一组电气量值的测量装置与终端的顺序电气连接点 注:当物理上相同的一个电气连接点被多个装置所测量,或者被一个装置所测量但通过多种方式被传递到终端时 按照多个测量点计,每个测量点具有唯一的逻辑定位编码,是该装置在终端的参数配置,数据应用的唯一对象 标识
GB;/T34923.6一2017 3.1.6 数据单元标识datanitidentily -个或一组信息点的一种或一组信息类型的标识 3.1.7 信息点informationpoint 参数或数据的对象信息,如测量点、总加组、控制轮次、直流模拟量分路等 3.1.8 信息类informationtype 参数或数据的分类信息,一个信息类可以是一种参数或数据,也可以是一组参数或数据的集合 3.1.9 通信流量commnieationrlow 由终端以本数据传输协议完整报文帧为基础统计的,与主站间的接收与发送报文帧的累计字节数 3.1.10 控制器地址controleraddress 系统中路灯控制器的通信地址编码 3.1.11 分组号groupadre reSs 采用相同控制策略的路灯控制器输出通道的群组编码,支持响应同一个命令 3.1.12 电能示值indientedeneryvalue 电能表计度器显示的电能量数据 3.1.13 通道channel 可被路灯控制器监测或控制的输出单元,一般对应路灯控制器的一路独立的输出 1个控制器可 对应多个通道 3.1.14 启动站startthe statiom 在对等通信或主从通信中,主动发起通信需求的一方 3.1.15 从动站fromthestation 在对等通信或主从通信中,受启动站要求进行通信的一方 3.2符号和缩略语 表1中符号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表1符号和缩略语 表 符号和缩略语 示 地址域 A 行政区划码 A2 终端地址 A3 主站地址和终端组地址标志 ACD 要求访问位 AFN 应用层功能码
GB/T34923.6一2017 表1(续 符号和缩略语 示 AUX 附加信息域 BCD 十进制编码 BIN 二进制编码 BS 独立位组合 控制域 cON 请求确认标志位 CS 顿校验和 DIR 传输方向位. EC,EC1,EC2 事件计数器 事件记录代码 ERC FCE 顿计数位 FCvV 赖计数有效位 FIR 首帧标志:报文的第一赖 FIN 末赖标志:报文的最后一顿 Fn 信息类标识码 G 电能量单位位 G1,G2、G3 组成倍率的码位 长度 L1 用户数据长度 L.cn 中文信息长度 事件记录长度 L.e Lf 文件数据长度 MSA 主站地址 校验位 信息点标识码 pmn PFC 启动畅计数器 PRM 启动标志位 PSEQ 启动帧序号 Pw 消息认证码字段 RSEQ 响应顿序号 正负极性位 S0 上下浮动位 SEQ 赖序列域 时间标签 Tp TpV 时间标签有效位
GB;/T34923.6一2017 表1续) 符号和缩略语 表 爷 Tde 曲线类数据时标 Td_dl 日冻结类数据时标 小时冻结类数据时标 Td_h Td_m 月冻结类数据时标 主站与管理终端通信协议 4.1帧结构 4.1.1参考模型 基于GB/T18657.3一2002规定的三层参考模型“增强性能体系结构” 4.1.2帧格式 4.1.2.1 帧格式定义 糊的基木单元为字节,本部分采用GB1867.1一2w2的624Frn2异步式传输就格式,定义见图1 起始字符68 长度L 固定长度 长度L 的报文头 起始字符6 控制域C 控制域 版本信息与加密类型 版本信息与加密类型 地址域A 地址域 应用层功能码AFN 帆序列域sEQ 用户数据区 数据单元标识1 数据单元1 链路用户数据 应用层 **-*" 数据单元标识n 数据单元n 附加信息域Ax 校验和CS 校验和 结束字符16l 图1帧格式 注对于应用层需要加密,加密的数据区包括应用层功能码、帧序列域、数据单元标识及数据单元部分
GB;/T34923.6一2017 4.1.2.2传输规则 传输规则应满足如下要求 线路空闲状态为二进制1 aa 帧的字符之间无线路空闲间隔;两帧之间的线路空闲间隔最少需33位 b 如按e)检出了差错,两帧之间的线路空闲间隔最少需33位 c 帧校验和(Cs)是用户数据区的八位位组的算术和,不考虑进位位 d 接收方校验 对于每个字符校验起动位、停止位、偶校验位 22 对于每帧 检验帧的固定报文头中的开头和结束所规定的字符以及协议标识位; 识别2个长度L; 每帧接收的字符数为用户数据长度L1十8 倾校验和; 结束字符 校验出一个差错时,校验按e)的线路空闲间隔 一个失败舍弃此赖;若无差错,则此帆数据有效 若这些校验有 链路层传输顺序为低位在前,高位在后;低字节在前,高字节在后 4.1.2.3链路层 4.1.2.3.1长度L 长度L包括用户数据长度,由2字节组成,如图2 Dy D D6 D5 D4 D3 D2 D0 D15 D14 D13 D12 D11 D10 D9 D8 图2长度定义 用户数据长度Ll:由D0D15组成,采用BHIN编码,是控制域地址域、链路用户数据(应用层)的 字节总数 4.1.2.3.2控制域c 控制域C表示报文传输方向和所提供的传输服务类型的信息,定义见图3 D7 D6 D5 D D3D0 下行方向 赖计数位FCB 触计数有效位FCVv 传输方向位 启动标志位 功能码 DIR PRM 上行方向 要求访问位ACD 保留 图3控制字定义 4.1.2.3.2.1传输方向位DIR DIR=0;表示此帧报文是由主站发出的下行报文;DIR=1:表示此帧报文是由终端发出的上行 报文
GB;/T34923.6一2017 4.1.2.3.2.2启动标志位PRM PRM=1:表示此帧报文来自启动站;PRM=0:表示此帧报文来自从动站 4.1.2.3.2.3帧计数位FCB 当帧计数有效位FCV=1时,FCB表示每个站连续的发送/确认或者请求/响应服务的变化位 FCB位用来防止信息传输的丢失和重复 启动站向同一从动站传输新的发送/确认或请求/响应传输服务时,将FCB取相反值 启动站保存 每一个从动站FCB值,若超时未收到从动站的报文,或接收出现差错,则启动站不改变FCB的状态,重 复原来的发送/确认或者请求/响应服务 复位命令中的FCB=0,从动站接收复位命令后将FCB置“o” 4.1.2.3.2.4请求访问位ACD ACD位用于上行响应报文中 ACD=1表示终端有重要事件等待访问,则附加信息域中带有事件 计数器EC;ACD=0表示终端无事件数据等待访问 ACD置“1”和置“0”规则 a)自上次收到报文后发生新的重要事件,ACD位置“1” b)收到主站请求事件报文并执行后,ACD位置“o” 4.1.2.3.2.5帧计数有效位FCv FCV=l;表示FCB位有效;FCV=0;表示FCB位无效 4.1.2.3.2.6功能码 当启动标志位PRM=1时,功能码定义见表2: 表2功能码定义(PRM=1 帧类型 功能码 服务功能 备用 发送/确认 复位命令 备用 发送/无回答 用户数据 备用 58 请求响应帆 链路测试 10 请求/响应倾 请求1级数据 1 请求/响应 请求2级数据 12~15 备用 启动站功能码10(请求1级数据)用于应用层请求确认(cON=1)的链路传输 启动站功能码11请求2级数据)用于应用层请求数据的链路传输 当启动标志位PRM=0时,功能码定义见表3
GB;/T34923.6一2017 表3功能码定义(PRM=0 服务功能 功能码 赖类型 确认 认可 备用 响应恢 用户数据 响应顿 否认;无所召唤的数据 10 备用 11 响应恢 链路状态 1215 备用 4.1.2.3.3版本信息与加密类型 版本信息与加密类型定义见图4: D7 D6 D5 D4 D3 D2 D1 D0 加密类型 版本信息 图4长度定义 版本信息,范围从015表示,本协议用1 加密类型,范围从015表示,0为不加密(身份认证及密钥协商用到),l代表明文加MAC,2代表 密文加MAC,3密码信封证书方式),其他备用 4.1.2.3.4地址域A 4.1.2.3.4.1地址域格式 地址域由行政区划码Al、终端地址A2、主站地址和组地址标志A3组成,格式见表4 表4地址域格式 地址域 数据格式 字节数 行政区划码Al1 BCD 终端地址A2 BIN 主站地址和组地址标志A3 BIN 4.1.2.3.4.2行政区划码A1 行政区划码按GB/T2260一2007的规定执行 4.1.2.3.4.3终端地址A2 终端地址A2选址范围为1一65535 A2=0000H为无效地址,A2=FFFFH且A3的D0位为“1” 时表示系统广播地址
GB;/T34923.6一2017 4.1.2.3.4.4主站地址和组地址标志A3 A3的D0位为终端组地址标志,D0=0表示终端地址A2为单地址;D0=1表示终端地址A2为组 地址;A3的D1~D7组成0~127个主站地址MSA 主站启动的发送帧的MSA应为非零值,其终端响应帧的MSA应与主站发送帧的MSA相同 终端启动发送帧的MSA应为零,其主站响应帧的MSsA也应为零 4.1.2.3.5帧校验和 帧校验和是用户数据区所有字节的算术和,不考虑溢出位 用户数据区包括控制域、地址域、链路 用户数据(应用层)三部分 4.1.2.4应用层 4.1.2.4.1应用层功能码AFN 应用层功能码AFN由一字节组成,采用二进制编码表示,具体定义见表5: 表5应用层功能码定义 应用功能码AFN 应用功能定义 00H 确认/否认 0lH 复位 02H 链路接口检测 03H 备用 04H 设置参数 控制命令 05H 06H 身份认证及密钥协商 07H 备用 08H 备用 09H 请求终端配置 0AHt 查询参数 oBH 备用 0CH 请求实时数据 0DH 请求历史数据 0EH 请求事件记录数据 0FH 文件传输 10H 数据转发 11H 路灯控制器参数设置 12H~FFH 备用
GB/T34923.6一2017 4.1.2.4.2倾序列域SEQ 4.1.2.4.2.1帧序列域SEQ定义 序列域SEQ为1字节,用于描述帆之间的传输序列的变化规则,由于受报文长度限制,数据无法 在一倾内传输,需要分成多倾传输(每帧都应有数据单元标识,都可以作为独立的报文处理) SEQ定 义如图5: 7 D4 D6 D5 D0D3 FIR FIN cON PsEQ/RsEo IpV 图5SEQ定义 4.1.2.4.2.2帧时间标签有效位Ipy TpV=0;表示在附加信息域中无时间标签Tp TpV=1:表示在附加信息域中带有时间标签Tp(Tp定义见4.1.2.4.5.4). 4.1.2.4.2.3首帧标志FIR,末帧标志FIN FIR;置“1”,报文的第一帧 FIN;置“1”,报文的最后一帧 FIR、FIN组合状态所表示的含义见表6 表6倾标志 FIN 应用说明 FIR 多赖中间顿 多;结束 多帧;第1,有后续 单顿 4.1.2.4.2.4请求确认标志位coN 在所收到的报文中,cON位置“1”,表示需要对该帧报文进行确认;置“o”,表示不需要对该帧报文 进行确认 4.1.2.4.2.5启动帧序号PSEQ/响应帧序号RSEQ 启动赖序号和响应帕序号详细信息描述如下 启动帧序号PsEQ a PSEQ取自1字节的启动帧计数器PFC的低4位计数值0~15 b)启动帧帧序号计数器PFC 每一对启动站和从动站之间均有1个独立的、由1字节构成的计数范围为0255的启动帧序号 计数器PFC,用于记录当前启动帧的序号 启动站每发送1帧报文,该计数器加1,从0一255循环加1 递增;重发帧则不加1 响应帧序号RSEQ: 响应帧序号RSEQ以启动报文中的PSEQ作为第一个响应序号,后续响应帧序号在RSEQ的基
GB;/T34923.6一2017 [石动报文C8S服务 接收错误 PRM-l,FIR-l,FIN-l,cON-0,SEQ2 超时 启动报文PFC-18 重发1次 接收正确 PRM-l,FHIR-l,FIN-l,CON-0,PSEQ2 响应报文 lPRM0,FIR-l,FIN-1,CON-O,RSEQ2 S3请求/响应失败重发传输(二 肩动报文C-19S3服务 IPRM-l,FR-l,FIN-l,cON-0,SEQ3 响应报文PC9 PRM0,FIR=l,FIN0,CO=0,RSEO3 启动报文C加S9服务 lPRM-1,FIR=1,FIN=1,coN0,PSEo4 响应报文PrC-19 lPRM0,FIR-0,FHIN-0,CoN-0,RSEQ4 动报文C1S服务 IPRM-l,FIR-l,FIN=l,coN-0,SEQ5 响应报文PFC-19 PRM-0,FIR-0,FIN-0,cO-0,RSEO5 响应报文PFC-19 |PRM0,FHIR-O,FIN-l,cON-O,RSEQ-6 响应报文PC2 启动报文PFC-26S3服务 PRM0,FIR=l,FI=l,CO=0,RSEO=5 PRM-l,FIR-l,FINH-1,coN0,PSEQ10 响应报文PFC-20 PRM0,FHIR-l,FIN=l,cONN-O,RSEQ4 发送和接收时序 多通信服务传输 图6(续 4.1.2.4.3数据单元标识 4.1.2.4.3.1数据单元标识定义 数据单元标识由信息点标识DA和信息类标识DT组成,表示信息点和信息类型,格式见图7 DA1 D7 D6 D5 D4 D3 D2 D1 D0 信息点DA DA2 D7 D6 D5 D4 D3 D2 D1 D0 DT D7 D6 D5 DA D3 D2 D1 D0 信息类DT DT2 D7 D6 D5 D4 D3 D2 D1 D0 图7数据单元标识定义 4.1.2.4.3.2信息点DA 信息点DA由信息点元DAl和信息点组DA2两个字节构成 DA2采用二进制编码方式表示信息点组,DAI对位表示某一信息点组的1一8个信息点,以此共同 构成信息点标识pn(n=1~2048),格式见图8 1
GB;/T34923.6一2017 信息点组DA2 信息点元DA1 D7D0 D7 D6 ID5 D3 D1 D0 D4 D2 7 p2 pl p8 p6 p5 pl p3 p3 pls l5 p12 pn pl0 p9 pl4 p214 p23 p22 p21 p20 p19 pl8 p17 ##+ #+#+ -*++ #*## +-+ #*-*+ #*# +*-+ #*# 255 p2048 p2047 p2046 p2045 p2044 p2043 p2042 p2041 图8信息点格式 当DAI和D2全为""时,表示终端信息点,用0表示;当DAI1=FFH.DA2=FFH时,表示所有 的有效测量点 信息点标识pn对应于不同信息类标识Fn可以是测量点号、任务号 4.1.2.4.3.3信息类T 信息类DT由信息类元DTl和信息类组DT2两个字节构成 DT2采用二进制编码方式表示信息类组,DTl对位表示某一信息类组的1一8种信息类型,以此共 同构成信息类标识Fn(n=1~248),格式见图9 信息类组DT2 信息类元DT D7~D0 D D6 D5 DA4 D3 D2 D1 D0 S F8 F7 F6 F5 F4 F3 F2 F16 Fl5 F14 Fl3 Fl1 Fl0 F9 F12 F22 FP21 F17 F24 F23 F20 F19 F18 30 F248 F247 F246 F245 F244 F243 F242 F241 ##+ 未定义 255 图9信息类格式 4.1.2.4.4数据单元 数据单元为按数据单元标识所组织的数据,包括参数、命令等 数据组织的顺序规则:先按p从小到大、再按Fn从小到大的次序,即;完成一个信息点pi的所有 信息类Fn的处理后,再进行下一个p+1的处理 终端在响应主站对终端的参数或数据请求时,如终端没有所需的某个数据项,则将应答报文中DT 的对应标志位清除;如终端仅是没有某个数据项中的部分内容,则应将该数据项中的所缺部分内容的每 个字节填写“EEH” 4.1.2.4.5附加信息域AUX 4.1.2.4.5.1附加信息域AUX定义 附加信息域可由消息认证码字段Pw、事件计数器EC和时间标签Tp组成,格式见图10 12
GB;/T34923.6一2017 消息认证码字段Pw(下行/事件计数器EC(上行 时间标签Tp 图10附加信息域定义 消息认证码字段用于重要的下行报文中; 事件计数器用于具有重要事件告警状态需上报的上行报文中; 时间标签用于允许同时建立多个通信服务的链路传输和信道延时特性较差的传输中 4.1.2.4.5.2消息认证码字段Pw 消息认证码字段Pw用于重要下行报文中,由16字节组成,Pw是由主站按系统约定的认证算法 产生,并在主站发送的报文中下发给终端,由终端进行校验认证,通过则响应主站命令,反之则否认 终端在收到带有Pw的报文,必须在认证通过后,才能响应命令 4.1.2.4.5.3事件计数器Ec 事件计数器EC用于ACD位置“1”的上行响应报文中,EC由2字节组成,分别为重要事件计数器 Ec1和一般事件计数器C2 计数范围0~255,循环加1递增 格式见表7 表7事件计数器格式 事件计数器c 数据格式 字节数 BIN 重要事件计数器c1 BIN 一般事件计数器Ec2 每发生1个事件,相应的计数器自动加1 4.1.2.4.5.4时间标签Ip 时间标签用于交换网络通道中,对采用同时建立多个通信服务的传输服务,进行辅助判决接收报文 的时序和时效性 时间标签Tp由6字节组成,格式见表8: 表8时间标签格式 单位 数据名称 数据格式 字节数 BIN 启动赖帧序号计数器PFc 启动发送时标 见附录A.14 秒分时日 允许发送传输延时时间 BIN mmin 间标签Tp由启动站产生,并通过报文传送给从动站,从动站据此判决收到的报文的时序和时效 性,如判别有效,从动站发送响应帆,并在响应帧中将时间标签Tp返回启动站 启动帧发送时标:记录启动帧发送的时间 允许发送传输延时时间:指启动帧从开始发送至从动站接收到报文之间启动站所允许的传输延时 时间 从动站的时效性判断规则 13
GB;/T34923.6一2017 如从动站的当前时间与Tp中的启动帧发送时标之间的时间差大于Tp中的允许传输延时时 a 间,从动站则舍弃该报文; b)如时间差不大于Tp中的允许传输延时时间,则做出响应 c 如Tp中的允许传输延时时间为“0”,则从动站不进行上述两项的判断 4.1.3链路传输 传输服务类别 4.1.3.1 传输服务类别见表9 表9传输服务类别 类别 功能 用途 s1 发送/无回答 启动站发送传输,从动站不回答 S2 发送/确认 启动站发送复位命令,从动站回答确认 S 请求/响应 启动站请求从动站的响应,从动站作确认、否认或数据响应 4.1.3.2非平衡传输过程 4.1.3.2.1适用信道 半双工通道和专用无线通道应采用非平衡传输规则 4.1.3.2.2发送/无回答服务 在前一次通信服务的传输过程结束后,并且至少间隔33个空闲位,才开始新一次发送传输 4.1.3.2.3发送/确认服务 在前一次通信服务结束后,才能开始新一次发送赖传输 当从动站正确收到启动站报文,并能执行启动站报文的命令,则发送确认帧;否则发送否认帧 4.1.3.2.4请求/响应服务 在前一次通信服务结束后,才能开始新一次请求帧传输 从动站正确收到启动站请求1级数据帧,如所请求的数据全部有效,则发送响应帧;否则发送否 认帧 从动站正确收到启动站请求2级数据帧,如所请求的数据全部有效,则发送响应帧;如所请求的数 据部分有效,则根据能响应的数据内容组织数据单元标识发送响应帧;如所请求的数据全部无效,则发 送否认 当FCV有效时,可采用防止报文丢失和报文重复传送, 未收到响应帧或响应帧受到干扰,则重发原报文且不改变FCB值,最大重发次数可设定 a b) 在从动站收到启动站的请求帆,并向启动站发送响应,此时在从动站将此响应帧保存起来 在前后两次接收到的请求倾中的FCB值不同时,则清除原保存的响应帧,并形成新的响应帧 否则若前后两个请求倾的FCB值相同,则重发原保存的响应倾 4.1.3.2.5通信出错处理 启动站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正确收到响应报文,作为超时处理,放弃该通信服务 超时时间应考虑信 14
GB;/T34923.6一2017 道网络延时、中继环节延时、终端响应时间等因素 在发送下一帧之前,需等待一个超时时间 从动站若检出帧出错则不作回答 4.1.3.3平衡传输过程 4.1.3.3.1适用信道 全双工通道和数据交换网络通道可采用平衡传输规则 发送/无回答服务 4.1.3.3.2 启动站允许建立一个或多个通信服务 当同时建立多个通信服务时,由启动站进行数据流控制 4.1.3.3.3发送/确认服务 启动站允许建立一个或多个通信服务 当同时建立多个通信服务时,由启动站进行数据流控制 当从动站正确收到启动站报文时,并能执行启动站报文的命令,则发送确认;否则发送否认帧 4.1.3.3.4请求/响应服务 启动站允许建立一个或多个通信服务 当同时建立多个通信服务时,由启动站进行数据流控制 从动站正确收到启动站请求1级数据帧,如所请求的数据全部有效,则发送响应帧;否则发送否 认帧 从动站正确收到启动站请求2级数据,如所请求的数据全部有效,则发送响应帧;如所请求的数 据部分有效,则根据能响应的数据内容组织数据单元标识发送响应帧;如所请求的数据全部无效,则发 送否认帧 终端作为从动站响应新的请求服务之前,必须完成前一个请求服务的响应 当FCV有效时,可采用FCB位防止报文丢失和报文重复传送 未收到响应帧或响应帧受到干扰,则重发原报文并不改变FCB值,最大重发次数可设定 aa b 在从动站收到启动站的请求帧,并向启动站发送响应帧,此时在从动站将此响应帧保存起来 在前后两次接收到的请求帧中的FCB值不同时,则清除原保存的响应帧,并形成新的响应帧; 否则若前后两个请求帧的FCB值相同,则重发原保存的响应帧 4.1.3.3.5通信出错处理 启动站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正确收到响应报文时,作为超时处理,放弃该通信服务 超时时间应考虑 信道网络延时、中继环节延时、终端响应时间等因素 从动站若检出帧出错则不作回答 4.1.4物理层接口 4.1.4.1ICP和UDP的传输接口 该类接口的登录链接和心跳检测采用链路测试服务,链路测试周期可设定 4.1.4.2串行通信传输接口 字节传输按异步方式进行,它包含8个数据位、1个起始位“o”、1个偶校验位P和1个停止位“1” 定义见图ll: 15
GB;/T34923.6一2017 D0 I1 D2 D3 D4 D5 D6 D7 起始位 8个数据位 偶校验位 停止位 图11串行通信接口定义 4.1.4.3红外通信传输接口 采用红外通信方式实现当地数据传输时,字节格式与串行通信传输格式相同,在发送数据时,在有 效数据帧前加14个FEH作为前导码 4.2报文应用及数据结构 4.2.1确认/否认AFN=00H E 和pn定义见表10. 表10确认/否认Fn定义 Fn 名称及说明 数据单元格式 p 全部确认:对收到报文中的全部数据单元标识进行确认 见表11 p0 Fl F2 全部否认;对收到报文中的全部数据单元标识进行否认 见表11 p0 按数据单元标识确认和否认:对收到报文中的全部数据单元标识进行 F3 见表12 p0 逐个确认/否认 F4F248 备用 确认/否认F1/F2数据单元格式见表11 表11确认/否认r1/F2数据单元格式 数据内容 字节数 AFN(要被确认/否认的报文的AFN) 确认/否认F3数据单元格式见表12: 表12确认/否认3数据单元格式 数据内容 字节数 数据单元格式 AFN(要被确认/否认的报文的AFN ERR数据块[C1一n们] 见表13 ERR数据块数据格式见表13 16
GB;/T34923.6一2017 表13ERR数据块数据格式 数据内容 字节数 数据单元标识 ERR ERR由1字节采用二进制编码表示,定义见附录D. 4.2.2复位命令(AFN=01H F川和pn定义见表14: 表14复位Fn定义 Fn 名称及说明 下行数据单元格式 p F1 硬件初始化 p0 无数据单元 F2 数据区初始化 无数据单元 p0 F3 参数及全体数据区初始化即恢复至出厂配置》 无数据单元 p0 F4 参数(除与系统主站通信有关的)及全体数据区初始化 p0 无数据单元 F5~F248备用 复位命令的上行报文为确认/否认报文,详见4.2.1 4.2.3链路接口检测(AFN=02) 适用于交换网络传输信道 Fn和pu定义见表15 表15检测报文Fn定义 名称及说明 上行数据单元格式 Fn pn F1 登录 无数据单元 p0 F2 退出登录 p0 无数据单元 无数据单元 F3 心跳 p0 F4~F248 备用 链路接口检测命令下行报文为确认/否认报文,详见4.2.1 4.2.4设置参数(AFN=04H) 4.2.4.1设置参数定义 下行报文应采用密文的形式进行数据下发 Fn和pn定义见表16: 17
GB;/T34923.6一2017 表16设置参数Fn定义 Fn 名称及说明 p 下行数据单元格式 F 终端上行通信口通信参数设置 见表17 p0 F3 主站IP地址和端口 p0 见表19 F5 终端上行通信消息认证参数设置 p0 见表20 F6 终端组地址设置 见表21 p0 F7 终端IP地址和端口 p0 见表22 终端上行通信工作方式(以太专网或虚拟专网 见表23 F8 p0 F9 终端事件记录配置设置 见表214 p0 F10 设备状态输人参数 po 见表25 Fll GPS地理位置信息 p0 见表26 F12 终端月流量控制阔值设置 见表227 p0 F13 终端电能表/路灯控制器配置参数 测量点号 见表28 F14 扩展设备配置参数 测量点号 见表29 F15 继电器输出控制方案 方案号 见表31 F30 台区集中抄表停抄/投抄设置 测量点号 见表32 F33 终端抄表运行参数设置 端口号 见表33 其他 备用 4.2.4.2设置参数F1数据单元格式 设置参数的上行报文为确认/否认报文,详见4.2.1,设置参数F1数据单元格式见表17 表17设置参数F1数据单元格式 数据内容 数据格式 单位 字节数 终端数传机延时时间RTS BIN 20ms BIN 终端作为启动站允许发送传输延时时间 min BIN 终端等待从动站响应的超时时间和重发次数 s/次 BS8 需要主站确认的通信服务(coN=1)的标志 心跳周期 BIN mim 终端等待从动站响应的超时时间和重发次数格式见表18: 表18超时和重发次数格式 D15D14 D13~D12 D11D0 备用 重发次数 确认超时时间(单位;秒 终端等待从动站响应的超时时间由上表中的D0~D11位组成,表示0~4095s范围的超时时间 以供终端判别从动站响应帧的超时 18
GB;/T34923.6一2017 重发次数由上表中的D12~D13位组成,取值范围为03,置“0”表示不允许重发 需要主站确认的通信服务(cON=1)的标志 按位表示,置“1”;允许终端需要主站确认,置“0”不允许,各对应的通信服务定义如下 D0;实时数据自动上报 D1;历史数据自动上报 D2事件记录数据自动上报 D3~D7;备用 4.2.4.3设置参数F3数据单元格式 设置参数F3数据单元格式见表19 表19设置参数3数据单元格式 数据内容 数据格式 字节数 说明 主用IP地址 见附录E 5或17 主用 端口地址 BI E 备用P地址 见附录 5或17 备用 BIN 端口地址 16 APN ACI 32 虚拟专网用户名 ACI 有户名 虚拟专网密码 ASCI 32 密码 4.2.4.4设置参数巧数据单元格式 设置参数F5数据单元格式见表20 表20设置参数F5数据单元格式 数据内容 数据格式 字节数 BIN 消息认证方案号 消息认证方案参数 BIN 消息认证方案号:用于表示由系统约定的各种消息认证方案,取值范围0255,其中:0表示不认证,255表示专 用硬件认证方案,l一254用于表示各种软件认证方案 4.2.4.5设置参数F6数据单元格式 设置参数F6数据单元格式见表21: 表21设置参数F数据单元格式 数据内容 数据格式 字节数 BIN 终端组地址[1一8T 组地址由2字节组成,每个终端可设置8个组地址 组地址为0时,表示不设组地址 19
GB;/T34923.6一2017 4.2.4.6设置参数F7数据单元格式 设置参数F7数据单元格式见表22: 表22设置参数F7数据单元格式 数据内容 数据格式 字节数 说明 见附录E 主要IP地址 5或17 IP地址 子网掩码地址段 见附录E 5或17 子网掩码 网关地址段 见附录E 5或17 网关 代理类型 BIN 代理服务器地址段 见附录 5或1 E 17 BIN 代理服务器端口 BIN 代理服务器连接方式 代理服务器 用户名长度mn BIN 用户名 ASCII mm 密码长度n BIN 密码 ASCII 终端侦听端口 BN 代理类型;数值范围03依次表示;不使用代理,httpconnet代理、.socks4代理、.socks5代理 代理服务器连接方式;数值范围01,依次表示:无需验证、需要用户名/密码 用户名长度m;数值范围020,当为0时,表示无用户名,当为非0时,表示连接方式需要用户名验证 密码长度:数值范围020,当为0时,表示无密码,当为非0时,表示连接方式需要密码验证 4.2.4.7设置参数8数据单元格式 设置参数F8数据单元格式见表23 表23设置参数F8数据单元格式 数据内容 数据格式 单位 字节数 说明 BS8 工作模式 BIN 水久在线,时段在线模式重拨间隔 次 被动激活模式重拨次数 BIN 客户机模式下 被动激活模式连续无通信自动断线时间 BIN min 时段在线模式允许在线时段标志 BS24 工作模式: D7;按位表示TCP/UDP,置“o”为TCP;置“1”为UDP D6;备用 D5~D4;编码表示终端的三种工作模式,取值范围02依次表示混合模式、客户机模式,服务 器模式,具体说明如下 20
GB;/T34923.6一2017 混合模式;终端在未建立任何网络连接的状态下,可接收其他网络节点发起的连接请求,也可以由 特定条件触发连接动作,主动连接主站 注:主动连接主站指主动连接本部分4.2.4.1“F3;主站P地址和端口”中指定的服务器P和端口 客户机模式;在特定条件下主动连接主站 服务器模式;等待其他网络节点主动连接终端 D3~D2;备用 D1D0;编码表示当终端工作在客户机模式下的三种在线模式,取值范围1一3依次表示永久 在线模式,被动激活模式,时段在线模式 永久在线模式;即终端在上电后就主动连接主站 被动激活模式即终端等待主站激活信息,接收到激活信息后主动连接主站 时段在线模式:即终端根据主站设置的允许在线时段主动连接主站 永久在线、时段在线模式重拨间隔取值0一65535 当终端工作在永久在线模式,发生掉线失去与主站连接时,终端等待“重拨间隔”设定的时间间隔 后,自动连接主站;若间隔时间未到,除非有外界干预,终端不启动与主站的连接 被动激活模式重拨次数:取值0~255 当终端工作在被动激活模式,终端被激活后,终端主动连接主站,若建立连接连续失败“重拨次数” 设定的次数后,终端便停止连接,等待下次被激活 被动激活模式连续无通信自动断线时间取值0255 当终端工作在被动激活模式,终端与主站连接建立成功后,若终端连续无通信时间超过设定值(被 动激活模式连续无通信自动断线时间),则终端自动断开连接,等待下一次被激活 时段在线模式允许在线时段标志;D0~D23按位顺序对应表示0~23点 置“1"表示允许在线时段,置“o”表示禁止在线时段,当相邻时段的设定值相同时,合并为一个长 时段 4.2.4.8设置参数9数据单元格式 设置参数F9数据单元格式见表24: 表24设置参数9数据单元格式 数据内容 数据格式 字节数 事件记录有效标志位 BS64 事件重要性等级标志位 BS64 事件记录有效标志位;D0~D63按顺序对位表示事件代码ERC1ERC64所定义的事件,置 ”需要对该位所对应的告警事件进行记录;置“0”;不需要记录 1 事件重要性等级标志位;D0~D63按顺序对位表示事件代码ERC1ERC6!所定义的事件 ”,该位所对应的告警事件为重要事件,该事件发生后,如通道具备主动上报条件,应主动 置“1” 上报事件记录,如不具备主动上报条件,通过ACD位上报 置“0”;该位所对应的告警事件为一般事件,该事件发生后,只需要进行事件记录 事件ID应符合附录B要求 4.2.4.9设置参数F10数据单元格式 设置参数F10数据单元格式见表25 21
GB;/T34923.6一2017 表25设置参数F10数据单元格式 数据内容 数据格式 字节数 状态量接人标志位(对应1一32路状态量》 BS32 BS32 状态量属性标志位(对应1一32路状态量) 状态量接人标志位;D0~D;1按顺序对位表示第1一32路状态量输人,置“1”;接人,置“o";未接人 状态量属性标志位;D0~D31按顺序对位表示第1一32路状态量输人,置“1”;常开触点,置“0”常闭触点 4.2.4.10设置参数F11数据单元格式 设置参数F11数据单元格式见表26 表26设置参数r11数据单元格式 数据内容 数据格式 字节数 经度 见附录A.13 纬度 见附录A.13 4.2.4.11设置参数F12数据单元格式 设置参数F12数据单元格式见表27 表27设置参数F12数据单元格式 数据内容 数据格式 字节数 BIN 终端月流量阔值 4.2.4.12设置参数F13数据单元格式 设置参数F13数据单元格式见表28 表28设置参数F13数据单元格式 数据内容 数据格式 字节数 说明 测量点类型 BIN BIN 测量点性质 启停用标志 BIN 接人端口号 BIN 接人端口属性 BIN 终端电能表/路灯控制器配置参数 通信地址 见附录A.5 BS32 分组码 所属回路编号 BIN 经度 见附录 A.13 纬度 见附录A.13 22
GB;/T34923.6一2017 本次配置数量n;数值范围01948. 所属测量点号;数值范围1002048,如为“0”",表示无效配置 一测量点类型:1为交采,2为路灯控制器,3为表计,4为回路控制器,5为电缆防盗检测器,6为 漏电检测器,7为光控仪,8为支路电流检测器,9为车流量传感器,其他备用 -测量点性质:0表示普通,1表示重点 启停用标志:0表示启用,1l表示停用 -接人端口号;数值范围0255,其中“0”"表示删除该测量点的配置参数,1;交流模拟量,备用; 230;第1路一第29路RSI85;31:载波;32;无线;48;其他备用 -接人端口属性各位定义见表29 表29接入端口属性表 D6 D0 D7 D5 D4 D3 D2 D1 波特率bit/s;07依次表示 0/1: 0/1: 0/1: 03: 300.600.1200.2400,4800.7200.9600, 1/2停止位无/有校验 5~8位数 偶/奇校验 19200o 通信地址;BCD码,数值范围0999999999999. 分组码;所属组地址编号,对应位为“1”,表示该测量点号属于当前编号的组 一个测量点号最 多可属于32组 所属回路编号;设备归属回路编号,无此属性,则填0. 4.2.4.13设置参数F14数据单元格式 设置参数F14数据单元格式见表30: 表30设置参数F14数据单元格式 数据内容 数据格式 字节数 说明 测量点类型 BIN BIN 测量点性质 BIN 接人端口号 BIN 接人端口属性 通信地址 见附录A.5 规约类型 扩展设备配置参数 BIN 所属回路编号 BIN 启用数量 BIN BIN 所属相位 BN 预留长度" 预留字节 BIN 本次配置数量n;数值范围099 所属测量点号;数值范围099,如为“0",表示无效配置 测量点类型;1为交采,2为路灯控制器,3为表计,4为回路控制器,5为电缆防盗检测器,6为 23
GB;/T34923.6一2017 漏电检测器,7为光控仪,8为支路交流采集,9为车流量传感器,其他备用 -测量点性质:0表示普通,1表示重点 接人端口号;数值范围0一255,其中"0”表示删除该测量点的配置参数.1;交流模拟量.备用 2~30:第1路第29路RS485;31:载波;32:无线;4863:1l16路电压采集;64~127l 64路电流;其他备用 接人端口属性:各位定义见表28 通信地址;BCD码,数值范围0~999999999999 -规约类型;1为DL/T645一1997,2为DL/T645一2007 所属回路编号:设备归属回路编号,无此属性,则填0. 启用数量;实际投人使用的数量 所属相位电流回路对应的相位,值为电压采集的端口号 4.2.4.14设置参数F15数据单元格式 设置参数F15数据单元格式见表31 设置参数F15数据单元格式 表31 数据内容 数据格式 字节数 D6 D5 D4 D3 D2 Dl D0 起始年月日 见附录A.9 持续时间 BIN BS16 方案P继电器序号选择标志位 方案Pn输出时段数n BIN 方案Pn第[l一n]段控制时段 见附录A.12 继电器输出控制方案最少能保存8种 起始年月日;均为0,表示常规方案,每天均按照此方案执行 常规方案时持续时间无意义 常规 方案下发后,从下发时刻起按最新方案执行 为正常日历日时.表示预约方案,从预约日起按照预约方案执行,执行时间为持续时间的天数,预约 方案全部执行完毕之后删除预约方案 持续时间;开关灯时段的持续时间,单位为天,最长31天 和起始年月日一起使用 继电器序号选择标志位:按位表示,D0~D15依次对位表示第116开关,其他备用,置“1”表示该 回路继电器按此方案执行,置“o”无意义 输出时段数:0;表示清除该继电器所有控制时段 14;分别表示有14段控制时段 4.2.4.15设置参数F30数据单元格式 设置参数F30数据单元格式见表32 表32设置参数F30数据单元格式 数据内容 数据格式 字节数 台区集中抄表停抄/投抄设置 BIN 24
GB;/T34923.6一2017 台区集中抄表停抄/投抄设置;数值范围01,“1”表示停抄,“0”表示不停抄(投抄). 4.2.4.16设置参数F33数据单元格式 设置参数F33数据单元格式见表33 表33设置参数33数据单元格式 数据内容 数据格式 字节数 说明 BS16 台区集中抄表运行控制字 抄表日-日期 BS32 终端抄表运行参数设置 抄表日-时间 见附录A.8 允许抄表时段包括允许抄表时段开 抄表间隔时间 BIN 始时间和允许抄表时段结束时间见 对电表广播校时定时时间 见附录A.7 表34 允许抄表时段数m(0<从<24) BIN 第[1一m]个允许抄表时段数据块 见附录A.l4 本次设置的参数块个数n;数值范围131 终端通信端口号;数据范围1一31 台区集中抄表运行控制字 D15~D6备用; D5置“1”要求终端抄读“电表状态字”,置“o”不要求; D4置“1”要求终端搜寻新增或更换的电表,置“o”不要求:; D3置“1”要求终端定时对电表广播校时,置“o”不要求 D2置“1”要求终端采用广播冻结抄表,置“o”不要求; D置“1”要求终端只抄重点表,置“0”要求终端抄所有表; D0置“1”不允许自动抄表,置“0”要求终端根据抄表时段自动抄表 抄表日包括目期和时间,其中“日期”由4字节的D0一D30按顺序对位表示每月1日一31日.置“1” 为有效,置“”为无效;“时间”不能与“允许抄表时段”冲突,即应落在允许抄表时段内 终端抄表间隔为终端实时抄表的时间间隔,取值范围为1min一60min. 对设备广播校时定时时间:当日=0时,表示每日校时 允许抄表时段数据块数据格式见表34: 表34允许抄表时段数据块数据格式 数据内容 数据格式 字节数 允许抄表时段开始时间 见附录A.8 允许抄表时段结束时间 见附录A.8 4.2.5控制命令(AFN=05) 下行报文应采用密文的形式进行数据下发 Fn和p定义见表35: 25
GB;/T34923.6一2017 表35控制命令Fn定义 下行数据单元格式 Fn 名称及说明 p" p0 F1 允许合闸/跳闸 见表36 F29 允许终端主动上报 无数据单元 l F31 对时命令 p0 见表37 F37 无数据单元 禁止终端主动上报 p0 0 F39 命令终端断开连接 无数据单元 F49 命令指定通信端口暂停抄表 见表38 p0 0 F50 命令指定通信端口恢复抄表 见表38 F51 命令指定通信端口重新抄表 见表38 p0 其他 备用 控制命令的上行报文为确认/否认报文,详见4.2.1 表36控制命令F1数据单元格式 数据内容 数据格式 字节数 D5 D4 D3 D2 D1 D0 D6 继电器序号选择标志位 BSl6 允许合闸/跳闸序号标志位 BS16 被选择继电器[1n]合闸/跳闸开始时间 见附录A.l 继电器序号选择标志位;按位表示,D0D15依次对位表示第116开关,其他备用,置“1”表示操 作该路继电器,置“0”表示不操作该路继电器 允许合闸/跳闸序号标志位;按位表示,D0~D15依次对位表示第116开关,其他备用,置“1”表 示合闹,置"”表示跳刚 继电器合闸/跳闸开始时间:表示执行的开始时间,如果为0表示立即开始 某路继电器被选择操作时,后面跟对应的时间,多路继电器同时操作时,时间按照继电器路数从小 到大依次排列 控制命令F31数据单元格式见表37 表37控制命令F31数据单元格式 字节数 数据内容 数据格式 秒,分,时、日、月,年 见附录A.1 控制命令F49/F50数据单元格式见表38: 表38控制命令r49/F50数据单元格式 数据内容 数据格式 数值范围 字节数 终端通信端口号 BIN l31 本命令隔天无效 26
GB;/T34923.6一2017 4.2.6身份认证及密钥协商(AFN=06H 4.2.6.1身份认证、密钥协商定义 本报文主要是完成主站和终端之间的双向身份认证,并在身份认证过程中协商工作密钥 F和 pn定义见表39: 表39身份认证、密钥协商Fn定义 名称及说明 下行数据单元格式 上行数据单元格式 Fn pn F1F1o 备用 p0 F1 获取终端ESAM信息 无数据单元 见表40 p0 F12 见表39 见表42 会话初始化/恢复 p0 F13 会话协商 见表42 见表45 p0 F14 对称密钥更新 p0 见表44 F15 终端证书更新请求 p0 无数据单元 见表47 以0 F16 证书更新 见表46 F17 2 内部认证 见表4 见表50 p0 F18 外部认证 见表49 见表52 p0 F19 状态切换 见表51 p0 F20 置离线计数器 见表52 p0 F21 转加密授权请求 p0 见表53 F22F248 备用 4.2.6.2F11上行数据单元格式 身份认证及密钥协商命令的F14,F16、F19,F20、F21上行报文为确认/否认报文,详见4.2.1 身份认证及密钥协商F11上行数据单元格式见表40 表40身份认证及密钥协商r11上行数据单元格式 数据内容 数据格式 字节数 芯片序列号 BIN BIN 证书序列号 16 计数器 BIN 芯片状态 BIN 密钥版本 BIN 密钥版本:未更新时默认为0,更新成功后填充为更新后的版本, 4.2.6.3F12数据单元格式 身份认证及密钥协商F12数据单元格式见表41和表42 27

探究路灯控制管理系统的通信协议技术规范GB/T34923.6-2017

路灯控制管理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路灯控制管理系统采用了智能化、自动化的控制方式,因此对于通信协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GB/T34923.6-2017作为路灯控制管理系统通信协议技术规范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GB/T34923.6-2017对通信协议进行了详细的定义,明确了通信协议的概念、分类和结构等方面的内容。其中,通信协议被定义为“双方间必须共同遵守的、规范通信过程中信息交换格式、传输方式及传输控制的一系列约定。”这一定义为路灯控制管理系统的通信协议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其次,GB/T34923.6-2017对于通信协议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其中,强调了通信协议应该具有可靠性、实时性和安全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在路灯控制管理系统中尤为重要,可以保障路灯控制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最后,GB/T34923.6-2017还明确了通信协议的应用领域和标准化要求。在应用领域方面,通信协议可以广泛应用于路灯控制管理系统中;在标准化要求方面,通信协议的设计应该满足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

总之,GB/T34923.6-2017作为路灯控制管理系统通信协议技术规范的一部分,为路灯控制管理系统的通信协议设计和实现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同时,本文也介绍了通信协议的定义、特点和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启发。

路灯控制管理系统第5部分:安全防护技术规范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路灯控制管理系统第5部分:安全防护技术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路灯控制管理系统第5部分:安全防护技术规范的编号:GB/T34923.5-2017。路灯控制管理系统第5部分:安全防护技术规范共有10页,发布于2018-05-01
高原110kV变电站交流回路系统现场检验方法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高原110kV变电站交流回路系统现场检验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高原110kV变电站交流回路系统现场检验方法的编号:GB/T34925-2017。高原110kV变电站交流回路系统现场检验方法共有26页,发布于2018-05-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