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1124-2007

小麦黑胚粒检验法

Determinationofblackgermkernelinwheat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小麦黑胚粒检验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小麦黑胚粒检验法的编号:GB/T21124-2007。小麦黑胚粒检验法共有4页,发布于2008-04-012008-04-01实施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B20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65.020.01
  • 实施日期2008-04-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4页
  • 文件大小454.79KB

小麦黑胚粒检验法


国家标准 GB/21124一2007 小麦黑胚粒检验法 Determinationofbhlaekgermkernelinwheat 2007-10-16发布 2008-04-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蹬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1124一2007 前 言 本标准由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程爱华,李霞辉、王乐凯、周光俊、朱振东、张匀华,赵乃新、兰静
GB/T21124一2007 小麦黑胚粒检验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麦黑胚粒的定义和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小麦黑胚粒的检验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491粮食,油料检验托样,分样法 GB/T5494一1985粮食、油料检验杂质、不完善粒检验法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kernel 黑胚粒bhlack germ 籽粒胚部呈深褐色或黑色的颗粒 黑胚粒包括黑尖粒和黑斑粒 3.2 黑尖粒blackpoimtkernel 由于植物病菌侵害使胚部及胚周围呈深褐色或黑色并伤及胚的麦粒 3.3 黑斑粒smudgekernel 由于植物病菌侵害使胚和胚乳表面呈深褐色或黑色斑块,斑块累积超过籽粒表面积二分之一以上 或超过腹沟二分之一以上的麦粒 原理 长蠕袍菌(Helminthosoriumspp.)和链格袍菌(Alternariaspp.)等真菌通常是使小麦籽粒变成 暗褐色或黑色的真菌感染源 当感染区仅限于胚的末端,胚部会产生黑点 如果感染区在籽粒表面占 据一块区域,会使籽粒出现黑斑 感官检验时,可根据变色的程度和面积大小等特征来检验黑胚粒 仪器 5.1天平;感量0.01g 55 谷物选筛;1.5mm筛、4.5mm筛 5.3分样器和分样板 5.4分析盘、慑子,放大镜 检验方法 6.1取样 按照GB5491的规定执行
GB/T21124一2007 6.2试样制备 按照GB/T5494一1985的1.2和1.3制备试样 检验方法 从按GB/T5494一1985的1.4检验过大样杂质的试样中,称取50g试样,精确到0.1g,放在白纸 或黑纸上,肉眼或借助放大镜观察捡出黑尖粒和黑斑粒 必要时黑尖粒可用刀片刮剥表皮,观察胚的色泽,内部未变色的不归为黑尖粒,内部变色的归人黑 尖粒 6.4结果计算 试样中黑胚率按式(l)计算: X=(1一M×"×100% m 式中 试样中黑胚率,%; 大样杂质百分率,%; M 黑胚粒质量,单位为克(g):; m 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m 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一位 6.5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5%

小麦抗旱性鉴定评价技术规范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小麦抗旱性鉴定评价技术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小麦抗旱性鉴定评价技术规范的编号:GB/T21127-2007。小麦抗旱性鉴定评价技术规范共有7页,发布于2008-05-012008-05-01实施
食用菌品种选育技术规范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食用菌品种选育技术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食用菌品种选育技术规范的编号:GB/T21125-2007。食用菌品种选育技术规范共有9页,发布于2008-04-012008-04-01实施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