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40728-2021

再制造机械产品修复层质量检测方法

Remanufacturing—Qualityinspectionmethodsforrepairedlayersofmechanicalproduct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再制造机械产品修复层质量检测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再制造机械产品修复层质量检测方法的编号:GB/T40728-2021。再制造机械产品修复层质量检测方法共有18页,发布于2022-05-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J04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25.220.01
  • 实施日期2022-05-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8页
  • 文件大小1.13M

再制造机械产品修复层质量检测方法


国家标准 GB/T40728一2021 再制造机械产品修复层质量检测方法 Remanufacturing一Qalityinspectionmethodsforrepairedlayers ofmechanicalproducts 2021-10-11发布 2022-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涯花警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40728一2021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般要求 5 外观质量检测 6 内部质量检测 性能检测 附录A资料性 修复层的分类 附录B资料性常用修复层厚度检测方法及标准依据 附录c(资料性》修复层光泽度目测评定的判定依据与不同等级光泽度样板要求 10 附录D(资料性修复层典型表面缺陷的特征、产生原因与检测方法及要求 附录E(资料性》典型无损检测技术检测修复层内部缺陷的适用范围及标准依据 附录F(资料性常用修复层物相与晶体结构检测分析方法及标准依据 12 附录G(资料性)常用修复层元素组成及含量分析方法 13 14 参考文献
GB/40728一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绿色制造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37)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中军金工发展有限公司、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 新研究院、合肥工业大学,泰尔(安徽)工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中铁科工集团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格 林美股份有限公司、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华东理工大学,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用标准研 究中心,秦皇岛天业通联重工科技有限公司、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有限公司、陕西理工大学、北京建工土 木工程有限公司,山东中科机械再制造有限公司,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眼公司、江苏北人机器人系统股 份有限公司、安徽鼎恒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机研标准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沧州 格锐特钻头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伟、于鹤龙、魏敏,徐滨士、史佩京,周新远、梁秀兵,邱城,奚道云,王红美 刘淌海、郑汉东.许开华,吉小超、李海庆、孙婷婷,黄东保、童彪、刘宏伟,宋琪、张显程、周超极、安兰朋 姜新华、尹艳丽、舒林森,马云新、范立国、张占奎、杜文博、原帅,昌绍林,林涛,程敬卿、张凯
GB/40728一2021 再制造机械产品修复层质量检测方法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再制造机械产品修复层(以下简称修复层)质量检测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要求,外观质 量、内部质量和性能检测方法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再制造机械产品修复层的检测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228.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229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 GB/T230.1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 1031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 GB/T1817硬质合金常温冲击韧性试验方法 GB T 3138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表面处理术语 GB 3365碳纤维增强塑料孔隙含量和纤维体积含量试验方法 GB 3489硬质合金孔隙度和非化合碳的金相测定 GB 4340.1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 5270金属基体上的金属覆盖层电沉积和化学沉积层附着强度试验方法评述 GB T 6394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 GB 6461 金属基体上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经腐蚀试验后的试样和试件的评级 GB 8642热喷涂抗拉结合强度的测定 GB 9790金属材料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的维氏和努氏显微硬度试验 GB 17394.1 金属材料里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 17394.4 金属材料里氏硬度试验第4部分;硬度值换算表 GB 17720金属覆盖层孔隙率试验评述 GB 17721 金属覆盖层孔隙率试验铁试剂试验 GB/T18179金属覆盖层孔隙率试验潮湿硫(硫华)试验 GB/T18590金属和合金的腐蚀点蚀评定方法 GB/T19291金属和合金的腐蚀腐蚀试验一般原则 GB/T19292.1金属和合金的腐蚀大气腐蚀性第1部分;分类、测定和评估 GB/T19292.4金属和合金的腐蚀大气腐蚀性第4部分:用于评估腐蚀性的标准试样的腐蚀 速率的测定 GB/T19500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方法通则 GB/T21650.1压汞法和气体吸附法测定固体材料孔径分布和孔隙度第1部分;压汞法 GB/T21650.2压汞法和气体吸附法测定固体材料孔径分布和孔隙度第2部分气体吸附法分
GB/T40728一2021 析介孔和大孔 GB/T21650.3压汞法和气体吸附法测定固体材料孔径分布和孔隙度第2部分;气体吸附法分 析微孔 GB/T21838,4 金属材料硬度和材料参数的仪器化压痕试验第4部分:金属和非金属覆盖层 的试验方法 GB/T22315金属材料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试验方法 GB/T22458仪器化纳米压人试验方法通则 GB/T23413纳米材料晶粒尺寸及微观应变的测定x射线衍射线宽化法 GB/T25898仪器化纳米压人试验方法薄膜的压人硬度和弹性模量 28619再制造术语 GB GB 28786真空技术真空镀膜层结合强度测量方法胶带粘贴法 30704表面化学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指南 GB GB/T30707精细陶瓷涂层结合力试验方法划痕法 GB/T33049偏光片光学薄膜涂层附着力的测定方法 GB/T33362金属材料硬度值的换算 GB/T38532微束分析电子背散射衍射平均晶粒尺寸的测定 3 术语和定义 GB/T3138和GB/T2861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再制造机械产品修复层repairedayerforreanufacturingofmeehaniealproduect 采用各类修复技术对机械产品再制造毛坯的表面损伤和体积损伤进行修复,得到的各种涂层、镀 层,熔覆层或堆焊层等 -般要求 4.1修复层质量检测内容包括外观质量、内部质量和性能检测 4.2应综合考虑修复层的制备与处理工艺,材料体系、性能要求、毛坯状态、再制造产品服役工况和工 作环境、再制造企业相关技术文件要求以及用户需求等因素,确定修复层质量检测的准则、内容、规范、 方式和方法 修复层的分类见附录A 5 外观质量检测 5.1尺寸检测 5.1.1尺寸检测包括修复层厚度检测、修复层与基体变形量检测、形位公差检测等内容 5.1.2应根据检测部位的形状、修复层与基体材质、修复层制备工艺、技术文件的规定等要求,选择适 用的修复层厚度检测方法 常用的修复层厚度检测方法及标准依据见附录B 5.1.3应根据再制造后零件的功能要求及修复层制备工艺以及技术文件的规定,对机械加工后的修复 层及零件进行形位公差测量 5.2表面光泽度与表面粗糙度检测 5.2.1修复层的表面光泽度检测可采用目测评定法、样板对照法或光泽度仪测量法进行,检测时应考
GB/40728一2021 虑以下因素 a 修复层光泽度目测评定的判定依据与不同等级光泽度样板要求,见附录C b)光泽度仪测量法适用于对光泽度测试精度要求高的修复层检测 5.2.2进行修复层表面粗糙度检测时,表面特征、表面结构的儿何特征、术语和符号等内容应符合 GB/T1031的规定,特征变量和测量方法的选择应协商一致 5.3表面缺陷与表面状态检测 5.3.1表面缺陷与表面状态检测方法包括对修复层表面进行目测或采用放大镜的宏观检测,以及使用 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的微观检测 5.3.2修复层的表面缺陷包括裂纹、针孔、麻点、气泡、毛刺、斑点、脱落、雾状、阴阳面等,修复层典型表 面缺陷的特征、产生原因、检测方法及要求见附录D. 5.3.3修复层表面状态检测包括颜色、熔化状态、致密程度等检测内容 检测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表面沉积修复层和其他可通过外观颜色判断沉积状态的修复层,应进行颜色和外观均匀性检 aa 查,主要检查修复层表面是否存在因过热和成分不均匀导致的颜色异常; b 焊接修复层和喷涂修复层宜进行材料熔化状态检测,主要检查修复层表面是否存在熔化不良、 过熔和其他影响质量和性能的形貌特征; 致密程度检测主要检查修复层表面是否存在孔隙、疏松或其他影响质量和性能的形貌特征 内部质量检测 6.1内部缺陷检测 6.1.1 内部缺陷检测内容包括裂纹、气孔.夹杂,未熔、孔隙率以及其他影响修复层内部质量的缺陷检 测,宜采用超声、涡流、磁记忆、x射线数字成像(工业cT)等无损检测技术进行 典型无损检测技术检 测修复层内部缺陷的适用范围及标准依据见附录E 6.1.2喷涂修复层,电沉积修复层、化学沉积修复层和其他对孔隙率有特殊要求的修复层宜进行孔隙 率检测,应综合考虑修复层的制备工艺、材质及孔隙类型等因素选择适用的检测方法 对于孔隙以开孔或通孔为主的修复层 a 400 当孔径范围为100nm~ "m时,应按照GB/T21650.1的规定进行孔隙率的压汞法 检测; 当孔径范围为2nm~100nm 时,应按照GB/T21650.2的规定进行孔隙率的气体吸附分 析介孔-大孔法检测 33 当孔径范围为0.4nm一2nm时,应按照GB/T21650.3的规定进行孔隙率的气体吸附分 析微孔法检测 孔隙以通孔为主的修复层检测应按照GB/T17720,GB/T17721和GB/T18179的规定进行 b 孔隙以闭孔为主的修复层检测应按照GB/T3365和GB/T3489的规定进行 6.2显微组织与物相结构检测 6.2.1修复层显微组织与物相结构检测包括试样准备、试样磨抛、显微组织显示与检测等步骤,检测方 法包括光学显微镜检测、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等 6.2.2修复层显微组织检测通常包括显微组织观察、晶粒度测定、界面结合状态分析、内部缺陷观测等 内容 其中 修复层晶粒度测定应按照下列要求进行 金属修复层的平均晶粒度测定应按照GB/T6394的规定进行
GB/T40728一202 纳米晶晶粒尺寸小于100nm)修复层的晶粒度测定应按照GB/T23413的规定进行; 2 3 陶瓷修复层的晶粒度测定宜参照G;B/T31568的规定进行 4 修复层晶粒取向的定量描述信息或晶粒分布的高分辨率检测应按照GB/T38532的规定 进行 b 界面结合状态分析包括修复层与基体的结合方式判定、焊接修复层的稀释率测算、界面元素扩 散分析、界面区域的缺陷观察等内容 内部缺陷观测的内容包括对修复层内部裂纹、气孔、固体夹杂,未熔等缺陷的类型、数量、尺寸 和分布的统计分析,其中缺陷种类的判定宜参照GB/T6417.1和GB/T37421的规定 6.2.3修复层物相与晶体结构分析的内容包括物相鉴定、物相分布观察,物相含量测算和晶体结构分 析等,常用的修复层物相与晶体结构检测分析方法及标准依据见附录F 6.3元素与成分分析 6.3.1修复层元素组成及含量检测应根据元素类型、检测区域大小与检测精度要求,采用能谱分析法 波谱分析法和光谱分析法等不同方式 不同分析方法的适用范围及标准依据见附录G. 6.3.2修复层元素价态与结构分析是对修复层的元素组成和含量、化学状态、分子结构、化学键信息等 方面的综合分析,修复层元素价态与结构分析应按照GB/T19500和GB/T30704相应部分的规定 进行 性能检测 7.1硬度检测 7.1.1硬度检测分为宏观硬度检测、显微硬度检测和仪器化纳米压痕硬度检测,应根据修复层的厚度、 材质和使用要求选择不同的检测方法和检测条件 7.1.2检测喷涂修复层和焊接修复层的硬度,或需要考核修复层与基体的综合宏观硬度时,宜选用洛 氏硬度或维氏硬度等宏观硬度检测方法,在经过机加工或抛光处理的修复层表面进行,并符合 GB/T230.1和GB/T4340.1相应部分的规定 7.1.3检测电镀、电刷镀、化学镀、气相沉积等沉积修复层的硬度,或需要测定修复层的显微硬度时,应 按照GB/T9790的规定,采用维氏显微硬度或努氏显微硬度测试方法 7.1.4检测气相沉积等薄膜修复层硬度或需要测量修复层内部不同相结构的硬度时,应按照 GB/T21838.4和GB/T25898的规定,采用仪器化压痕检测方法 7.1.5修复层里氏硬度的现场测试应按照GB/T17394.1的规定进行 7.1.6不同测试方法获得的修复层硬度值宜按照GB/T33362和GB/T17394.4进行换算 7.2结合强度检测 7.2.1喷涂修复层和表面沉积修复层,以及其他对结合强度有特殊要求的修复层,应进行结合强度 检测 7.2.2喷涂修复层宜按照GB/T8642的规定,采用拉伸试验方法测试结合强度 7.2.3电镀,电刷镀和化学镀修复层的结合强度也称为附着强度,应根据修复层材质,按照GB/T5270 的规定,选择适当的测试方法 7.2.4气相沉积修复层和其他薄膜类修复层的结合强度检测,宜按照GB/T28786和GB/T33049的 规定,采用胶带粘贴法进行,或按照GB/T30707的规定,采用表面划痕法进行
GB/40728一2021 7.3力学性能检测 7.3.1修复层力学性能检测的内容包括拉伸性能、抗冲击性能、弹性模量、残余应力等测试 7.3.2体积损伤修复层的拉伸性能测试应按照GB/T228.1的规定进行 7.3.3修复层的抗冲击性能测试应按照GB/T229和GB/T1817的规定进行 7.3.4采用仪器化压痕法检测修复层弹性模量时,应按照GB/T22315,GB/T22458和GB/T25898 的规定,在经过磨抛处理的修复层表面或截面试样上进行 7.3.5对于焊接修复层,部分喷涂修复层和表面沉积修复层,以及其他有特殊要求的修复层,宜根据实 际需要进行残余应力检测,采用不同检测方法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挠度法、螺旋收缩仪法和电阻应变法,适用于电沉积和化学沉积等修复层的检测 a b 弯曲率检验法,适用于喷涂修复层残余应力的检测 释放应变法适用于各向同性线性弹性材料的修复层,包括全释放应变法、钻孔应变法、压痕应 变法; d X射线衍射法,适用于多数无机晶体材料修复层的表面残余应力无损检测,结合电解抛光剥离 修复层,可实现修复层内部残余应力的有损检测,同时适用于现场检测 中子衍射法,适用于大块试样或零件表面修复层内部残余应力的无损检测 7.4摩擦学性能测试 7.4.1应根据修复层服役工况与失效模式选择下列测试方法进行摩擦学性能测试 滚动摩擦磨损测试; a b 滑动摩擦磨损测试; c 微动摩擦磨损测试 7.4.2试验设计和实际测试过程中需考虑下列因素: 摩擦接触形式(包括点、线,面等》 a 摩擦运动方式(包括旋转、往复、扭转等)5 b c 摩擦条件与环境(包括载荷、速度、时间、温度、环境气氛、润滑介质与润滑方式等); d)对偶摩擦件材质 7.4.3测试结果至少包含以下量化指标中的一种 摩擦因数(或称“摩擦系数”); a 磨损量(用长度、体积,面积,质量等表示). b 磨损率(用单位时间或单位距离内的磨损量表示). c 耐磨性(用磨损率的倒数表示). 相对耐磨性(用与标准材料磨损量之比表示) e 7.5耐蚀性检测 7.5.1对于在腐蚀环境或腐蚀介质中使用的修复层,宜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耐蚀性检测,检测的一般原 则、评价方法及腐蚀介质的选择应符合GB/T19291和GB/T19292.1的规定 7.5.2以试样腐蚀前后的重量差来表征修复层的腐蚀速度时,宜按照GB/T19292.4的规定,根据下列 原则选择增重法或失重法进行耐蚀性评价 当腐蚀产物结构致密、不易脱落时,宜选用增重法,即在腐蚀试验后连同全部腐蚀产物一起 a 称重; 当腐蚀产物疏松、容易脱落且易于清除时.宜选用失重法,即清除全部腐蚀产物后进行称重 b 注,腐蚀产物清除程度决定失重法表征修复层耐蚀性的精度,清除方法宜参照GB/T16545的规定进行
GB/T40728一202 7.5.3采用观察法进行耐蚀性测试时,应通过对修复层在腐蚀前后及去除腐蚀产物前后宏观形貌、显 微形貌及成分进行对比分析,按照GB/T6461和GB/T18590的规定,综合评价修复层的耐蚀性 7.5.4采用腐蚀电化学法评价修复层的耐蚀性时,可使用以下测试手段: 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法; a b 线性极化法; e 循环极化法; d 循环伏安法; e 恒电流/恒电位法; f 交流阻抗测试法; 电容测试法 8 注1:对于活性溶解材料的修复层(如碳钢、低合金钢、镁合金等),腐蚀电流越小,其耐蚀性越好;当腐蚀电流相差不 大时,则腐蚀电位越高,耐蚀性越好 注2;对于钝性材料的修复层(如不锈钢,镍基合金、钛合金、铝合金等),通常评价钝化区的性能,而不是比较腐蚀电 流和腐蚀电位 7.5.5根据实际情况或双方协商进行耐蚀性测试时,宜参照以下指标进行评价 在一定放大倍数下检查应力腐蚀试样的裂纹; a 腐蚀迹象开始出现的时间 b 力学性能的变化; c d 腐蚀的平均深度和最大深度,或腐蚀产物的厚度与分布 7.6滚动接触疲劳性能测试 修复层的滚动接触疲劳性能测试宜参照YB/T5345相应部分的规定进行
GB/40728一2021 附 录 A 资料性 修复层的分类 A.1修复层的分类 按与毛坯基体的结合原理划分为 冶金结合修复层; 机械结合修复层; 半冶金/半机械结合修复层; 化学结合修复层; 物理结合修复层 按毛坯的损伤程度分为: -表面损伤修复层; 体积损伤修复层 按修复技术手段分为: 表面沉积修复层; 喷涂修复层 焊接修复层 A.2表面沉积修复层 表面沉积修复层仅用于再制造毛坯表面损伤修复,与毛坯基体结合方式包括化学结合、物理结合与 机械结合,主要包括 物理气相沉积修复层; 化学气相沉积修复层; 电镀修复层; 化学镀修复层; 电刷镀修复层 A.3喷涂修复层 喷涂修复层与毛坯基体的结合方式以机械结合为主,其中,热喷涂修复层主要用于再制造毛坯表面 损伤修复.冷喷涂修复层既可用手再制造毛跳的表面损伤修复,也可用干体积教伤修复 主爱包精 -等离子喷涂修复层; 火焰喷涂修复层; 爆炸喷涂修复层; 电弧喷涂修复层; 冷喷涂修复层 A.4焊接修复层 利用电子束,激光束、电弧热、化学热,电阻热、,摩擦热等作为热源的焊接修复技术制备的各类修复 层,与毛坯基体的结合方式主要为冶金结合,既可用于再制造毛坯的表面损伤修复,也可用于体积损伤 修复
GB/T40728一2021 录 附 B 资料性) 常用修复层厚度检测方法及标准依据 常用的修复层厚度检测方法及标准见表B.1 表B.1常用的修复层厚度检测方法及标准 方法分类 检测方法 适用的修复层及毛坯材质 标准依据 磁性法 适用于测量磁性毛坯基体上的非磁性修复层厚度 GB/T4956 适用于测量非磁性金属毛坯基体上的非导电修复层 GB/T4957 涡流法 厚度 无损检测方法 适用于测量无机材料毛坯基体上的金属修复层厚度 X射线光谱法 GB/T16921 适用于测量金属和非金属毛坯基体上的金属或非金 射线背散射法 GB/T20018 属修复层厚度 GB/T6462 显微镜法 适用于各类材质的毛坯基体和修复层厚度 GB/T17722 适用于测量0.01m~10004m厚度的金属修复层厚 轮廓仪法 GB/T11378 破坏性检测方法 度,尤其适合测量薄修复层 适用于测量单层和多层金属修复层的厚度,包括多层 库仑法 体系,如Cu/Ni/Cr,以及合金修复层和合金化的扩GB/T4955 散层
GB/40728一2021 附录 C 资料性) 修复层光泽度目测评定的判定依据与不同等级光泽度样板要求 c.1修复层光泽度目测评定的判定依据与不同等级光泽度样板要求见表C.1 表c.1修复层光泽度目测评定的判定依据 等级 光亮级别 判定依据 镜面光亮级 可以清晰地映射出人的五官和眉毛等细节 可以映射出人的五官和眉毛但眉毛部分不够清晰 光亮级 半光亮级 可以映射出人的五官轮廓,但眉毛部分模糊不清 无光亮级 映射不清楚人的五官轮嚷 C.2不同等级光泽度样板要求见表C.2 表C.2样板对照法规定的不同等级光泽度样板要求 等级 样板要求 P GB/T40728一2021 附 录 D 资料性) 修复层典型表面缺陷的特征、产生原因与检测方法及要求 D.1修复层典型表面缺陷的特征及产生原因见表D.1 表D.1修复层典型表面缺陷的特征及产生原因 表面缺陷名称 缺陷特征 产生原因 由于修复层材料本身硬度大、抗裂性能差,修复层制备 裂纹 修复层表面存在的宏观或微观裂隙 过程中热应力大,修复层厚度不均匀,基体刚性大、应力 集中严重等多种复杂原因所致 修复层表面存在的如针尖作用后形成的 细孔形貌,其疏峦及分布不尽相同,但在通常出现在镀层表面,由于电镀或电刷镀过程中氢气泡 针孔 放大镜或显微镜下观察时,通常大小和形吸附所致 状相似 修复层表面存在的不规则的凹陷孔,其特通常出现在表面沉积修复层的表面,由于基体缺陷或前 麻点 征是形状,大小,深浅不 处理不充分,表面有异物粘附所致 通常出现在电镀、化学镀.涂装,物理气相沉积等修复层 修复层表面隆起的小泡状形貌,其特征是表面由于基体前处理不充分,黏附有在修复层制备过 气泡 程中可分解成气体的物质所致,常见于锌合金、铝合金 大小,疏不一,且与基体分离 等材质的修复层表面 修复层表面的一类凸起且有刺手感觉的多出现在电镀和电刷镀修复层表面由于电镀或电刷锁 毛刺 异物 时的电流密度不均匀所致,在高电流密度区较为显著 修复层表面与其他区域颜色不一致的小由于修复层制备过程中表面沉积不均匀或前处理不 斑点 块缺陷,如色斑,暗斑等 所致 修复层与基体或打底层局部或全部剥多出现在电镀、电刷镀、气相沉积将热喷涂等修复层表 脱落 离的开裂状或非开裂状缺陷 ,通常由于前处理不良或热应力过大所致 面 通常产生于表面光亮的修复层表面,在电镀,电刷镀化 修复层表面存在程度不一的云雾状区域 学镀,气相沉积等修复层表面较为常见,主要与工艺参 雾状 或覆盖物 数不当流液存在问题等因素有关 修复层表面局部区域亮度不一或色泽不 阴阳面 由于制备过程中毛坯周围局部环境和条件不均匀所致 均匀的缺陷 D.2修复层表面缺陷的检测方法及要求见表D.2 表D.2修复层表面缺陷的检测方法及要求 检测方法 检测要求 采用自然光照明进行目测或借助放大镜进行检测时,检测样品应放置在无反射光的白色平台上,光 宏观检测 照强度应不低于300lx 微观检测 微观检测可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 采用渗透检测时应按照GBT18851.1~GBT18851.5的规定,采用磁粉检测方法时应按照 无损检测 GB/T15822.1~GB/T15822.3的规定 10
GB/40728?2021 ? E ) ?????÷Χ? ?????÷Χ??E.1 E.1?????÷Χ? ? ÷Χ ? GB/T11345 GB/T12604.l ???δ?δ????,? GB/T29711 ? ????? GB/T29712 GB/T32563 GB/T12604.6 GB/T26954 GB/T28705 ? ???? GB/T30565 GB/T34361 GB/T34362 GB/T12604.10 ?? ???? GB/T2664 GB/T12604.2 GB/T12604.11 x?? ?????? GB/T35388 GB/T35389 11
GB/T40728一2021 附录 F 资料性 常用修复层物相与晶体结构检测分析方法及标准依据 常用的修复层物相与晶体结构检测分析方法及标准依据见表F.1 表F.1常用的修复层物相与晶体结构检测分析方法及标准依据 检测分析方法 检测分析内容 标准依据 物相鉴定、晶体点阵类型与点阵常数测定、品体取向与两相间 透射电子显微镜选区电子 取向关系分析、相转变、晶体缺陷、李晶和界面以及晶体的择优GB/T18907 衍射分析法 取向关系(织构)分析 GB/T19501 物相鉴定、物相分布观察、物相含量测算、晶体取向分析、显微 GB/T30703 电子背散射行射分析法 织构及晶界特性分析 GB/T34172 GB/T30904 X射线衍射分析法 物相鉴定、物相(奥氏体)含量测算、晶体取向分析 GB/T37983 GB/T3488.l GB/T3488.2 GB/T4296 定量金相测定法 物相鉴定、物相体积百分数测定 GBT13299 GB/T13305 GB/T15749 12
GB/40728一2021 附 录 G 资料性) 常用修复层元素组成及含量分析方法 常用的修复层元素组成及含量分析方法见表G,1 表G.1常用的修复层元素组成及含量分析方法 检测分析方法 适用范围及优缺点 标准依据 应用于修复层微区元素定性和半定量的点分析、线分析和面分 析,元素分析范围为4Be~92U,可直接对修复层样品表面或 GB/T17359 X射线能谱分析法 截面进行分析,分析深度范围为微米级 缺点:仅能提供元素 的相对含量,对c,Os等轻元素不敏感 应用于修复层微区元素定性和半定量的点分析、线分析和面分 析,可分析除H,He以外的各种元素,可直接对修复层样品表 俄歇电子能谱分析法 GB/T26533 面或截面进行分析,分析深度范围为纳米级,结合离子束溅射 可进行成分的深度剖析 缺点;仅能提供元素的相对含量 应用于修复层微区元素定性和定量的点分析、线分析和面分 GB/T21636 可 析,也可获得元素价态的信息,元素分析范围为4e一92U. 波谱分析法 GB/T28634 直接对修复层样品表面或截面进行分析,分析深度范围为微米 GBT32055 级 缺点;分析速度慢 GB/T4336 GB/T7999 应用于修复层中微量金属元素的精确定量分析,灵敏度高,但GB/Tll170 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对于难熔金属元素及非金属元素检测困难,检测试样制备过程GB/Tl4203 法和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 中需要将修复层溶解在化学试剂内制成溶液 GB/T15337 GB/T20125 GB/T23942 13
GB/T40728一2021 参 考文献 GB/T3488.12014 硬质合金显微组织的金相测定第1部分:金相照片和描述 [1] [2幻 GB/T3488.2一2018硬质合金显微组织的金相测定第2部分:wC晶粒尺寸的测量 [3]GB/T4296一2004变形镁合金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打 GB/T43362016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 常规法 金属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阳极溶解库仑法 [5]GB/T4955一2005 [o GB/T49562003磁性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法 [ GB/T4957一2003非磁性基体金属上非导电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涡流法 [8]GB/T6417.1-2005金属熔化焊接头缺欠分类及说明 [叮 GB/T6462一2005金属和氧化物覆盖层厚度测量显微镜法 Lo GB/T79992015铝及铝合金光电直读发射光谱分析方法 不锈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 GB/T1l1702008 技术,检测等级和详定道 GB/T113452013 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 LIm GB/T113782005 金属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轮廓仪法 L门 GB/T12604.1-2020无损检测术语超声检测 t GB/T12604.2一2005无损检测术语射线照相检测 GB/T12604.62008无损检测术语涡流检测 [I刚 [门 无损检测术语磁记忆检测 GB/T12604.102011 [18]GB/T12604.11一2015无损检测术语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 钢的显微组织评定方法 [19叮 GB/T13299 1991 不锈钢中a-相面积含量金相测定法 [20]GB/T13305一2008 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通则 [21]GB/T14203一2016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通则 [221 GB/T15337一2008 152 定量金相测定方法 [23] GB/T 749一2008 [[24]GB/T15822.1一2005 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第1部分:总则 [[25]GB/T15822.2一2005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第2部分;检测介质 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第3部分;设备 [20们] GB/T15822.3一2005 [2们GB/T1664l5金属相合金的腐蚀腐蚀试样上腐蚀产物的请除 -2005 金属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x射线光谱方法 [28]GB/T16921 [[29]GB/T17359201 微束分析 能谱法定量分析 12 1999 [[30]GB/T17722 金覆盖层厚度的扫描电镜测量方法 GB/T 18851.1-2012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1部分;总则 [[31 [[32 GB/T18851.2一2008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2部分;渗透材料的检验 [33]GB/T18851.3一2008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3部分;参考试块 [[34]GB/T18851.4一2005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4部分;设备 [35]GB/T18851.5一2014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5部分;温度高于50C的渗透检测 [36]GB/T18907一2013微束分析分析电子显微术透射电镜选区电子衍射分析方法 [37]GB/T19501一2013微束分析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方法通则 [38]GB/T200182005金属与非金属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日射线背散射方法 [39GB/T20125一2006 低合金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14
GB/40728一2021 [40]GB/T21636一2008微束分析电子探针显微分析(EPMA)术语 [41]GB/T23942一2009化学试剂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通则 [42]GB/T26533一2011俄歇电子能谱分析方法通则 [43]GB/T26641一2011无损检测磁记忆检测总则 [44]GB/T26954一2011 焊缝无损检测基于复平面分析的焊缝涡流检测 [45]GB/T28634一2012微束分析电子探针显微分析块状试样波谱法定量点分析 287052012 [46]GB/ 无损检测脉冲涡流检测方法 2013 [47]GB 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焊缝中的显示特征 GB [48] 29712一2013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验收等级 [49] GB/T305652014 无损检测涡流检测总则 [50 GB 307032014 微束分析电子背散射衍射取向分析方法导则 GB 309042014 无机化工产品晶型结构分析X射线衍射法 1568一2015热喷涂热障ZrO涂层晶粒尺寸的测定谢乐公式法 [52 [53 GB 320552015 微束分析电子探针显微分析波谱法元素面分析 325632016 无损检测超声检测相控阵超声检测方法 电子背散射衍射金属及合金的相分析方法 [55 GB 341722017 微束分析 [56 343612017 无损检测扫频涡流检测方法 适形阵列涡流检割导则 [57 343622017无损检测 无损检测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检测方法 [58 GB 353882017 无损检测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导则 [59 GB/T353892017 [C60]GB/T374212019热喷涂热喷涂涂层的表征和试验 [[61]GB/T37983一2019晶体材料x射线衍射仪旋转定向测试方法 [[62]YB/T53452014金属材料滚动接触疲劳试验方法 [[63]徐滨士,刘世参 材料工程大典(第17卷)材料表面工程(下).化学工业出版社,北 京,2006. [[64]徐滨士,朱邵华 表面工程的理论与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北京,1999.

再制造机械产品修复层质量检测方法GB/T40728-2021详解

规范的主要内容

再制造机械产品修复层质量检测方法GB/T40728-2021是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发布的一项标准,用于规范再制造机械产品修复层的质量检测方法。

该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基本术语和定义;
  • 修复层的分类、形态和常见缺陷;
  • 修复层质量检测的方法与要求;
  • 修复层质量评定方法。

规范的意义

再制造机械产品修复层质量检测方法GB/T40728-2021的发布,对于规范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提高再制造机械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该规范明确了修复层的分类、形态和常见缺陷,为修复层的质量检测提供了基础。另一方面,该规范还提出了修复层质量检测的方法与要求,有助于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度,从而保障了再制造机械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规范的应用

再制造机械产品修复层质量检测方法GB/T40728-2021适用于各类再制造机械产品的修复层质量检测过程,包括但不限于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农业机械、船舶设备、航空航天设备等。

同时,该规范也适用于从事再制造机械产品修复的相关企业和技术人员,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检测方法

再制造机械产品修复层质量检测方法GB/T40728-2021规定了多种修复层质量检测方法,包括:

  • 肉眼观察法;
  • X射线检测法;
  • 超声波检测法;
  • 磁粉探伤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互相结合进行检测,以保证修复层的质量和可靠性。

评定方法

在修复层质量检测的基础上,再制造机械产品修复层质量评定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该规范提出了从表面缺陷、内部缺陷、耐腐蚀性等多个方面综合评定修复层质量的方法。

结论

再制造技术的发展对于环保和资源节约有着重要意义,而再制造机械产品修复层的质量和可靠性则是其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再制造机械产品修复层质量检测方法GB/T40728-2021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再制造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该规范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再制造机械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为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和再制造机械产品修复层质量检测方法类似的标准

再制造率的计算方法

再制造机械产品装配技术规范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再制造机械产品装配技术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再制造机械产品装配技术规范的编号:GB/T40727-2021。再制造机械产品装配技术规范共有11页,发布于2022-05-01
化妆品中禁用物质三氯乙酸的测定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化妆品中禁用物质三氯乙酸的测定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化妆品中禁用物质三氯乙酸的测定的编号:GB/T40639-2021。化妆品中禁用物质三氯乙酸的测定共有7页,发布于2022-05-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