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6306-2008

声称质量水平复检与复验的评定程序

Re-inspectionandre-testproceduresforassessmentofdeclaredqualitylevel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声称质量水平复检与复验的评定程序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声称质量水平复检与复验的评定程序的编号:GB/T16306-2008。声称质量水平复检与复验的评定程序共有18页,发布于2009-01-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A41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03.120.30
  • 实施日期2009-01-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8页
  • 文件大小795.84KB

声称质量水平复检与复验的评定程序


国家标准 GB/16306一2008 代替GB/T163061996 声称质量水平复检与复验的评定程序 Re-inspectionandre-testproeeduresforassessmentofdeclaredquality levels 2008-08-06发布 2009-01-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蹬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16306一2008 目 次 前言 引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定义和符号 术语和定义 符号 ---- 对样本产品的复验程序及实施 在重复性条件下所得测试结果可接受性的检验方法和最终报出结果的确定 在再现性条件下所得测试结果可接受性的检验方法和最终报出结果的确定 在中间精密度条件下所得测试结果可接受性的检验方法和最终报出结果的确定 应用示例 对核查总体的复检 5.!核查总体的复检程序 复检抽样的实施 5.2 附录A(资料性附录)质量核查抽样检验的综合oC曲线
GB/16306一2008 前 言 本标准规定了在产品质量评定时,对核查总体的复检和对样本产品的复验的方法 本标准代替GB/T16306一1996《产品质量监督复查程序及抽样方案》. 本标准与GB/T16306-1996之间的主要技术差别如下 -将监督总体改为核查总体; 将监督质量水平(、,)改为声称质量水平(DQL,、,DQL,); 将不通过判定值改为限定值; 增加了正态性检验的要求; -增加了用实际质量水平与声称质量水平相比较进行判定的论述; -在对样本产品进行复验时,增加了有关中间精密度的标准差的内容 增加了当复检不能取到本标准规定的样本时,以第一次抽检的结果为最终结果, 增加了抽样方案表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标准化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统计方法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无锡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标准化研究院、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人 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华英、于振凡、陈业怀,吴建国、丁文兴,陈敏、张玉柱、冯士雍 本标准于1996年首次发布,本次修订为第一次修订
GB/T16306一2008 引 言 GB/T16306规定了在产品质量评定时,对核查总体的复检和对样本产品的复验的方法 本标准 包含两部分内容:对核查总体的复检和对检测对象的复验 对总体的抽样检验,我国已颁布了3项用于质量核查的抽样标准,它们分别是GB/T2828.4《计数 抽样检验程序第4部分:声称质量水平的评定程序》,GB/T2828.1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1部 分:小总体声称质量水平的评定程序》,GB/T6378.4《计量抽样检验程序第4部分:对均值的声称质 量水平的评定程序》 质量核查与质量验收的目的是不同的,采用的抽样方案也是不同的 质量验收所规定的验收抽样 程序的体系适用于两个相关方(例如供方与使用方)之间的双边协议 验收抽样程序仅用作检验交验批 的一个样本后交付产品的实际规则 因此,这些程序不明确涉及任何形式上的声称质量水平 验收抽 样中,认为在可接收的批和不可接收的批的质量水平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 计数调整型和计量调整型 中的转移规则和抽样计划的设计,是为了鼓励供方生产的产品具有比所选取的AQL好的过程平均质 量水平 6378.4都是为了评价其核查总体的质量水平是否不符合其 GB/T2828,4、GB/T2828.11、GB/T 声称质量水平 以抽样为基础的任何评定,由于抽样的随机性,判定结果会有内在的不确定性 这些标 准设计了一些规则,使得当事实上核查总体的实际质量水平符合声称质量水平时,判核查总体不合格的 风险控制在5% 如果还希望当核查总体的实际质量水平不符合声称质量水平时,判核查通过的风险 同样很小,必须有更大的样本量 为了尽量减小样本量 ,允许当实际质量木平事实上不符合声称质量木 平时,判核查通过的风险稍高 由于其抽样方案“ “对事实上核查总体的实际质量水平符合声称质量水平 时,有5%的可能性判核查总体不合格”,为了减小这种风险,就需要复检,本标准中的复检部分正是为 了这个目的而设计的 对检测对象的复验,本标准规定了在多次检测中报出最终结果的方法,只有当相关的检测标准已规 定了重复性限、再现性限和中间精密度条件下的标准差,才能使用本标准的方法在多次检测中确定最终 报出结果 在GB/T6379.2(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第2部分:确定标准测量 方法重复性与再现性的基本方法》及已报批的GB/T6379.3《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 度第3部分;标准测量方法精密度的中间度量》中已规定了如何得到重复性限、再现性限和中间精密 度条件下的标准差的方法
GB/T16306一2008 声称质量水平复检与复验的评定程序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产品质量声称质量水平复检与复验的评定程序 本标准中的复检仅适用于分立个体组成的核查总体,不适用于散料 本标准中的复验适用于样本 产品的测试结果的误差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情形 当以不合格品百分数表示核查总体质量水平时,核查总体量N应大于250且总体量与样本量之比 应大于10,即N/n>l0 当核查总体量不超过250,或总体量与样本量之比不大于10时,则由本标准检 索出的抽样方案是近似的,应慎重使用,也可按GB/T13264中规定的方法确定抽样方案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828.1一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 计划ISO2859-l:1999,IDT GB/T4882数据的统计处理和解释正态性检验(GB/T48822001,idtIsO5479:1997) GB/T19000一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dtIsO9000;2000 产品质量监督小总体计数一次抽样检验程序及抽样表 GB/T15482 GB/T6379.1 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 第1部分:总则与定义 GB/T6379.12004,ISO5725-l:l994,IDT G;B/T6379.2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第2部分:确定标准测量方法的重 复性和再现性的基本方法(GB/T6379.2一2004,IsO5725-2:1994,IDT GB/T8054计量标准型一次抽样检验程序及表 GB/T10111随机数的产生及其在产品质量抽样检验中的应用程序 GB/T13264不合格品百分数的小批计数抽样检验程序及抽样表 ISO3534-1;2006统计学词汇及符号第1部分;一般统计术语与用于概率的术语 IsO3534-2;2006统计学词汇及符号第2部分;应用统计 ISO5725-3;l994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第3部分标准测量方法精密度 的中间度量 IsO5725-6:199!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第6部分准确度值的实际应用 术语、定义和符号 GB/T2828.1一2003,IsO3534-1:2006,Iso3534-2;2006和GB/T19000-2000确定的术语、定义 和符号以及下列术语、定义和符号适用于本标准 3.1术语和定义 3.1.1 复验 re-test 对样本产品进行重复性、再现性或中间精密度条件下进一步测试
GB/T16306一2008 3.1.2 复检 re-inspection 在原核查总体中再次抽取样本进行检验,决定核查总体是否不合格 3.1.3 观测值 observedvalue 作为一次观测结果而确定的特性值 [IsO3534-2;2006,3.2.8] 3.1.4 测试结果 testresSmlt 用规定的测试方法所确定的特性值 [ISO3534-2:2006,3.4.1] 3.1.5 重复性条件repeatabilityconditions 在同一实验室,由同一操作员使用相同的设备,按相同的测试方法,在短时间内对同一被测对象相 互独立进行的测试条件 3.1.6 interediatemeasures ioconditionm 中间精密度条件 ftlepreisi 在同一实验室,当因素“同一操作员”、“同一设备”“不校准”“在短暂时间内”不全满足时,对同一 被测对象相互独立进行的测试条件 3.1.7 重复性限repeatabilitylimit -个数值,在重复性条件下,两个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小于或等于此数的概率为95% 注:重复性限用"来表示 3.1.8 再现性条件reprodecitbiltycoditions 在不同的实验室,由不同的操作员使用不同设备,按相同的测试方法,对同一被测对象相互独立进 行的测试条件 3.1.g 再现性限reprodueibilitylimit 个数值,在再现性条件下,两个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小于或等于此数的概率为95% 注,再现性限用符号尺表示 3.1.10 重复性临界差repeatabilityeritiealdirrerene 个数值,在重复性条件下,两个测试结果或两组测试结果计算结果所得的最后结果(例如平均数 中位数等)之差的绝对值以一个确定的概率不超过此数 3.1.11 重复性临界极差repeatabilityeritiealditferenee -个数值,在重复性条件下,m个测试结果或由m组测试结果计算所得的最终值例如平均数,中 位数等)的极差以一个确定的概率不超过此数 3.1.12 再现性临界差reprdcibilityeritiealdiferenee -个数值,在再现性条件下,两个测试结果或由两组测试结果计算所得的最后结果(如平均值、中位 数等)之差的绝对值以95%的概率不超过此数
GB/T16306一2008 3.1.13 核查总体adippulatn 被实施核查的单位产品的全体 3.1.14 核查总体质量水平qualitylevelofaudit population 核查总体中的质量指标(以不合格品百分数、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数表示或以核查总体某质量特性 值的均值). 3.1.15 不合格品限定数limitingnumberofnoneonformingitems 基于声称质量水平,核查总体的样本中允许出现的不合格品数的最大数目 注:对以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数为质量指标的情形,宜用不合格限定数(limitingnumberofnonconformities) 3.1.16 限定值limtingvalue 基于声称质量水平,质量统计量允许的最小值 3.2符号 标准差 重复性标准差 样本重复性标准差 oR再现性标准差 重复性限 再现性限 中间精密度标准差 I( CR R,m)样本量为m的重复性临界极差 样本量为m的重复性临界极差系数 mn CD. 再现性临界差(概率为0.95 o,95 Xi,X.测试结果 X,Xmn随机变量测试结果的极端值 核查总体中所包含的单位产品的总数,即核查总体量 DQL声称质量水平 DQL以不合格品百分数(或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数)表示的声称质量水平 DQL 以总体均值表示的声称质量水平 不合格品限定数 样本量 n,L计数复检抽样方案 QR质量比 LQR极限质量比 L.QL极限质量水平 N核查总体量 核查总体中的不合格品数 样本中的不合格品数 核查总体的实际质量水平 漏判风险质量水平 p P(p核查总体的实际质量水平等于力时,根据抽样方案将核查总体判核查通过的概率
GB/T16306一2008 第一类错误概率(错判风险 第二类错误概率(漏判风险 对样本产品的复验程序及实施 对于非破坏性测试,当对第一次测试的结果有异议时,首先必须查清当时的测试条件 若当时的测 试条件有误,则舍去第一次的测试结果,重新进行测试 若当时的测试条件无误,必要时可进行重复性 条件下或再现性条件下或中间精密度条件下的测试 对破坏性测试,仅当有可靠的依据说明第一次测试有误时,才允许对备份样本产品重新测试 否 则,应按复检情形处理 在重复性条件下所得测试结果可接受性的检验方法和最终报出结果的确定 如果对首次测试结果的准确度有疑问,且有条件在重复性条件下取得第二个或更多个测试结果,可 按以下规定报出最终结果 最终报出结果的确定 4.1.1.1确定重复性限" 对于各种产品的每一个质量特性,应按GB/T6379.2确定重复性限," 4.1.1.2最终报出结果的确定方法 当两个测试结果之差的绝对值不大于下时,即了一r l<广时,这两个结果都可以接受;.最终报出 结果;为两个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如果两个结果之差的绝对值大于"值,应再取一个测试结果 如果3个结果的极差等于或小于临界极差CR.(3),则最终报出结果八等于3个结果的平均值" 如果3个结果极差大于临界极差CR(3),则最终报出结果"取3个结果的中位数 此过程可用图1 表示 从两个结果开始 工+ 为最终报出结果 lx一x|<" 再测一个结果 是 土s土为最终报出结果 x,m一rm<'R3 x为最终报出结果 其中r 为排序第二小的测试结果 图1在重复性条件下所得测试结果的最终报出结果的方法(情形A 当追加测试有困难时,也可以同时测试m(m>2)个结果,当m个结果的极差不大于临界极差时,用 m个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当m个结果的极差大于临界极差时,用m个结果的中位数作为最终 结果
GB/T16306一2008 从m个结果开始 m个结果的极差 所有m个结果的算术平 冬CR站mm 均值为最终报出结果 所有m个结果的中位数为最终报出结果 图2在重复性条件下所得测试结果的最终报出结果的方法(情形B 其中临界极差CR(3)的一般表达式为: CR(m)=m)a,=(m)r/2.77 上式中的f(m)值见表1 表1临界极差系数fm) fm f(m 2.77 12 4.62 3.31 13 4.68 14 3.63 4.74 3.86 15 4.80 4.03 16 4.85 4.17 17 4.89 4.29 18 4.93 4.39 19 4.97 10 4.47 20 5.01 ll1 4.55 4.1.2报出最终结果的说明 报出最终结果时应说明 测试次数; a b)取平均值还是中位数 4.2在再现性条件下所得测试结果可接受性的检验方法和最终报出结果的确定 本方法应用于两个实验室参加试验,其测试结果或结果的平均值有差异的情形,此时应当像重复性 样,用给定的再现性标准差做统计检验 各种情况下均应保证有足够的测试样本产品以得到测试结果,包括保存一部分备用样本产品便于 在有必要重新测试时使用 备用样本产品的多少取决于测试方法和试验的复杂程度,应妥善保存备用 样本产品,防止损坏和变质 4.2.1两实验室测试结果一致性统计检验 4.2.1.1两个实验室各取得一个测试结果的检验 当每个实验室只取得一个测试结果时,两个结果之差的绝对值用再现性限来检验 如果差的绝对 值小于或等于R,两个结果即为一致,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报出结果Aa 如果两个结果之差的绝对值大于R,应尽力找出差异的原因是否由于测试设备有故障,测试方法的 精度低和(或)测试样本产品有差别;否定了上述原因后,各实验室应按4.1的规定在重复性条件下进行 检验
GB/T16306一2008 4.2.1.2每个实验室各取得一个以上测试结果的检验 4.2.1.2.1假设各实验室已按4.1的规定步骤取得了最终报出结果,只要考虑两个最终结果的可接受 性即可 用两个结果之差的绝对值与临界差CD相比较,以检验两实验室的结果是否一致 检验方 法如下: a)两个结果均为平均值(重复次数分别为mi,m2),临界差CD表达式为 cD. 一/R一(一 2m b 两个结果中一个为平均值,另一个为中位数(重复次数分别为从,m.),临界差cD表达 式为 C(m Da.0= 2 /R一[ 2m 2mn C(m)为中位数标准差与平均值标准差之比,其值见表2 两个结果均为中位数(重复次数分别为m,m2)时,临界差CD.表达式为 (C(m" (C(ma CDa.8= 3 2n 2 式中的c(m))(i=1,2)值见表2. 表2c(m)值 C( 测试结果次数m 测试结果次数m 11 1.22833 12 1. .187 52 13 1.16018 1.23223 1.09215 14 1.19597 15 1.19757 1.23508 1135l0 1.20250 16 1.21372 17 1.23725 18 1.15993 1.20769 1.22267 19 1.23896 10 1.17612 20 1.21192 4.2.1.2.2如果差的绝对值小于临界差,则两个实验室的最终报出结果均可接受,取两个结果的加权 平均值A一(mi闪十m,在)/m十m)作为最终报出结果 如果两个结果之差的绝对值大于临界差,则 需采用4.2.2规定的步骤 4.2.2两实验室报出结果不一致的解决办法 两实验室报出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来自系统误差、样本产品不一致或确定和(或)a,过程中的 误差见GB/T6379.2和ISO5725-3) 各实验室都应当用另外的样本产品进行测试,以判断系统误差的存在与否及其偏离程度 可能条 件下应采用标定过的基准材料 如无此可能,应当对标准试样(最好是已知值的)加以测试 其优点在 于可找出某个实验室或两个实验室的系统误差 如果用这种方法也不能发现系统误差,两实验室应参 考第三个实验室的结果达成协议 当差异来自样本产品不一致时,两实验室应当共同制作试样或委托第三方制作试样 在中间精密度条件下所得测试结果可接受性的检验方法和最终报出结果的确定 如果对首次测试结果的准确度有疑问,在中间精密度条件下取得第二个或更多个测试结果 其最终报出结果的确定可仿照4.1得出,只需用中间精密度标准差代替重复性标准差
GB/T16306一2008 4.4应用示例 示例1;用GB/T223.3中锄磷钼兰光度法测定钢铁中磷的含量 在某实验室第一次测得样本产品 的数据为0.0170,对此测试结果有异议,经查证未发现试验条件有误,经负责部门同意对同一样本产品 进行重复性条件下的第二次测试所得结果为0.0178 由于(0.0170十0.0178)/2=0.0174,由相关标 准查得理论磷含量为0.0174时的重复性限r=0.0017,求重复性条件下的最终报出结果 解:极差|X一Xl=I0.0170-0.0178=0.0008 因为|X一Xr,还需再测试一次,得到第三个数据为0.0164,因此有Xm=0.0179 X=0.016l,X -0.016l=0.0018 由于(0.0179十0.0161十0.0164)/3=0.0168,由相关标准查得理论磷含量为0.0168时重复性 标准差S,=0.00057,临界极差CR奶(3)=f(3)S,=3.31X0.00057=0.0019. 由于|X一X|CR.(3),所以最终报出结果取这三个数据的中位数为;a=0.0161. 示例4;如果在示例1中第一次测得样本产品的数据为0.0179,对此测试结果有异议,经查证未发 ,且第一次的测试者不能进行第二次测试,经负责部门同意对同 现试验条件有误,由于时间间隔的很长 -样本产品进行中间精密度条件下的第二次测试(此处的中间精密度条件是改变了时间且改变了测试 者) 中间精密度条件下的第二次测试所得结果为0.0152,由于(0.0179十0.0152)/2=0.01655,从 相关标准查得理论磷含量为0.01655时的中间精密度标准差为、 siT0=0.00129 求中间精密度条件 下的最终报出结果 解;极差1Xi一X.|=I0.0179-0.0152|=0.0027 因为lX,一X|<0.00129×2.8(0.00129×2.8=0.0036),|X一X.l<2.8siT,所以最终报 出结果为 "=0.0179十0.0152)/2=0.01655,修约为0.0165 示例5;如果在示例1中第一次测得样本产品的数据为0.0179,对此测试结果有异议,经查证未发 现试验条件有误,由于时间间隔的很长,且第一次的测试者不能进行第二次测试,经负责部门同意对同 一样本产品进行中间精密度条件下的第二次测试(此处的中间精密度条件是改变了时间且改变了测试 者) 中间精密度条件下的第二次测试所得结果为0.0136,由于(0.0179+0.0136)/2=0.01575,从 相关标准查得理论磷含量为0.01575时的中间精密度标准差为si=0.00128 求中间精密度条件 下的最终报出结果 解;极差1Xi一X.l=I0.0179-0.0136=0.0043 因为lX一X|>0.00128×2.80.00128×2.8=0.0036),还需在第二个实验室再测试一次. 得到第三个数据为0.0154,因此有X,=0.0179,X=0.0136 X -xm |=0.0179一0.0136=0.0043 max
GB/T16306一2008 由于(0.0179+0.0136+0.0154)/3=0.01563,从相关标准查得理论磷含量为0.01563时的中 间精密度标准差为sio=0.00127,则临界极差 =3.31×0.00127=0.00420 CRa,(3)=(3)sn suTo 由于|X一X|>CR(3),所以最终报出结果取三个数据的中位值为 ;=0.015! 示例6;用GB/T223.3中偻磷钼兰光度法测定钢铁中磷的含量 第一实验室测得结果为0.0580. 对此结果有异议,经查证未发现测试条件有误,经负责部门同意对同一被测对象由第二实验室再测一 次,所得测试结果为0.0532 由于(0.0580十0.0532)/2=0.0556,从相关标准查得理论磷含量为 0.0556时的再现性限R=0.0035 由于0.0580-0.0532=0.0048,此值大于R,分别对两个实验室 进行核查,未发现测试条件有误,经负责部门同意由两个实验室分别再做重复性测试 第一实验室测得 结果为0.0559,X I0.0580 0.0559=0.0021,由于(0.0580+0.0559)/2=0.05695, ,从 相关标准查得理论磷含量为0.05695时的重复性限"=0.0020,此时极差大于重复性限所以还需测试 0.0580- 8=0.0022,由于(0.0580十0.0559十 -次,得数据为0.0558,算得极差|Xm 0.0558)/3=0.05657,从相关标准查得理论磷含量为0.05657时的重复性标准差S,=0.000694,临 ,故取平均值 界极差CR93 f3)S 3.31×0.000694=0.0023,此时极差小于临界极差, 实验室测得结果为0.0565,由于|X一X 0.0580十0.0559十0.0558)/ 0566 第 85,从相关标准查得理论磷含量为 l0,0565一0.0532=0.0033,由于(0.0532十0,0565/2 时的重复性限 0019,由于此极差大于重复性限,所以还需测试一次,得数据为0.0538. 0.05485 056 053 003 0532十0.0565十0.0538)/3= 因此有极差 3,由于(0. 0.0545,从相关标准查得理论磷 量为0.0545时的重复性标准差S,=0.000692,临界极差 CR3 f3)S,=3.31×0.000692 极差大于临界极差,故取中位数=0.0538 试 比较两实验室结果的差异如何,求最终报出结果 解;两实验室的最终结果之差|4 0.0566一0.0538=0.0028 由于(0.0566十0.053 005 0552从相关标准查得理论磷含量为0.0552时的再现性限 R=0.003450.0035;在第一实验室,,从相关标准查得理论磷含量为0.0566时的重复性限 r=0.00197,在第二实验室,从相关标准查得理论磷含量为0.0545时重复性限r=0.00194,取其中较 小的一个r=min(r,r,=0.00194 再现性临界差为 (C(mn2 CD.9一 /R一r0 2m 2, 16018?" . J可 一0.00194 2又 2×3 =0.00316 由于|一从e.lGB/T16306一2008 d 规定复检质量水平; e)规定漏判风险质量; 检索复检抽样方案; 抽取样本 g 检验样本 h i 判断核查总体是否不合格 5.2复检抽样的实施 5.2.1确定核查总体 复检的核查总体应与初次检验的核查总体相同 5.2.2确定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 对单位产品的技术性能和指标,安全、卫生指标等质量特性做出明确的规定,这些指标必须与初次 检验规定的指标相同 5.2.3确定需复检的不合格品)的类别 对复检的不合格品)的类别的规定应与初次核查抽样检验不合格(品)的类别相同 5.2.4规定核查总体质量水平 复检抽样时的核查总体质量水平应与初次核查抽样检验的核查总体质量水平相同 5.2.5规定漏判风险质量 5.2.5.1计数的情形 5.2.5.1.1规定极限质量比 极限质量比为漏判风险质量水平与声称质量水平的比值,即 LQR= 尚,-道朵量 a 以不合格品百分数为质量指标 其LQR的取值范围与DQL 的范围关系如下表: DQL,的范围 L.QR的取值范围 DQL,<0.1 LQR10 0.1GB/T16306一2008 表3以不合格品百分数为质量指标的复检抽样方案(n.L)(表格左部分 0.75 1.80 0.850.951.051.201.301.501.701.902.1o2.402.603.0o3.403.8o4.20 DQL QL/% 0,095 750,2425,l395,l370,1345,l315,l280,l250,l225,1210,l185,1160,168,064,058,054,0 9,0.0910.100 0,l05 355,l330,l3l0,l275, 225,1 185,1160,1150,l60,056,0 52,0 48,0o.1o10.112 0.120 70o.2650,2595.2340.1320.1295.1275.1245.1220.1200.1180.1160.1150.1130.154.050.0 46.0o.1130.125 825," 535,230s,l285,l280. 160,l150,l1,l115, 0.130 930,3 580,2 240,l 2220.1 200. 180.l 48.0 45.00.126一0.1 545,2 475,2270,l250, 215,1 175,l160,1140,l 100,1 3,0 0.170105.4795.3740.3495.2470.,2430.2240.1220.1205, 90. 175.1160,1140.1125,1115.1100.1 92.1.1610.18 710,3665,340,2l5,2370,221o,l20, 2,l.181 1295,5980. 185,l170,l155,ll0. 125,l15,l100, 0,190 0.210l445,61l35,5875,4635,3595,3395,2365,2330,2190. 175, 65,l155,l140,l125,l115,l100,l 92, ,2010.22 0,21o1620,71305,61o15,5785,4570.3525.3350,23265,2300,2170,1160,1145.1135,1125,115.1100,1 90, ,2250.," 0.28o1750,81435,7165,6910,5705,4510,3465,3310,2290,2265,2150,l140,l130,l120,ll10,l100, .251t 0,l 0.3o2055,11545,s1275,71025.6810,56254450, 410,3275,22860,2240,2135,1125,l115,1110.l98, 88,l .2810.31 0.340 1820,1o1385,.81l45,7920,6725.5555, 400.3365, 250.2230.2210.2120.l1l0.l105.l96.l 86, .3160.3 0.380 l630,l1235.81025,7820,6640,5490,d355,3330,3220,2206,2190,2110,l100,l92, 86 .356~0,1" 450,1w.s910.7725.6565540., 315,3295,3195,21,2165,295, 0.420 88, 82, .4010. 0,480 13001o985,8810,7545,5505,5390,4 260,3 8. 80,1o.4510.50 495 76. .5010.5 0.530 I65,o875,8715,7 54,5350,4255,3230,3155,2145,2135,2 l035,1770,860,7435,5405,5310,d225,3205,3140,2125,2115,2.561~0.6 0,600 910,lo6908 0.750 15,o620.8510,7350,5320.5250.4180,3165,3110,2.711~0.8 0.850 25,o550.8455,731o,s28s,s220.41o.,315,3p.81一0,.90 0,950 650,lo4908405,7275,5255,5195,41403 1.05 580.1o435.8360.7245.5225.5175.41.011.1 1,20 715,13515,lo390,8280,6220,516S,41.131. 1.30 635,13465,lo350,8250,6195,51.261.4 1.50 825,18565,13410,lo310,8220,6 1.70 745,18505,l3360,10275,8 1.90 660,l8445,l3325,lo1.81~2.0 2.1o 585,18400,132.01~2.24 2.40 520,182.25~2.50 2.51~2.8 2.0 3.0 2.81~3.15 ,.0 a.16 3.80 3.56~4.00 4.20 4.014,50 4.8o 4.51 .K 5.30 5,01 6.0 5.61一6.30 6.7o 6,317.1 7.1 R0NO 7.50 8.50 8,019,00 9.5o 9.0110.0 n.0 0.1~ll." DQlp DQL/ ),710,810,911.011.131,26一 .611.8l2.0l2.252.512.813.163.564.014.51一 0.800.90 .00 .12 1.25 1.40 1.60 1.80 2.00 2.24 2.50 2.803.15 3.55 4.00 .50 5.00 10
GB/T16306一2008 表3(续)(表格右部分 5..306.006.707.508.509.50 l0,512.013,015,017,o19,021.024,o26,030,034,0 DQL QL/% 0,095 5,0 l,0 37,0 33,0 30,0 27,0 24,0 22,0 19,0 17,0 15,0 13,0 1l,010,0 9,0 8,0 o.091一0.1o0 0.10544,0 40,0 37,0 33,o 29,o 27,0 24,o 21,0 19,0 17,0 15,0 13.0 1l,010,0 9,0 7,0 7,0o.1o10.112 0.120 3.0 39.o 36.0 33.o 29.o 26.0 24.o 21.0 19.o 17.0 150 13.0 11.010,o 9.0 7.o 7.0o.1130.125 o.137 35,0 7,0 ll," 4l0 8.0 32.0 29.0 26.0 23.0 21.0 19.0 15.0 13.0 10,0 9,0 7.0 6.0 D.126一-0.1 40,0 37,0 33,0 3lo 28,o 26,0 23,o 21,0 19,0 16,0 15,0 13,0 1l,010,0 9,0 7,0 6,0 0.,17o38.0 35.o 33.0 30.o 27.o 25.0 23.o 21.0 18.o 16.0 15.0 13.0 11.0 10. 9,0 7.o 6.0.1610.18 0.19o82, 6.,0 13,0l,0 7,0 34,6 1,0 B6,0 2,0 10,0 29,0 2,0 18,0 l4,0 9,0 6,0 .l81 0,21082,l 72. 30,0 28.0 25,o 23,0 2,0 20,0 18.0 16,0 l40 13,0 ll,010,0 9,0 7,0 6,0 ,2010.22 0.,24o82.1 72. 64.1l 27.o 25.o 23.0 21.o 19.0 18.o 16.0 14,0 12.0 11.0 l0,0 9,0 7.o 6.0 ,2250.," 0.260 72, 64l 56,l 24,022,0 17,o16, 12,0ll,0 10.0 9,0 .251" 80,l 20,0 19,0 l4,0 17,o15,0 0.30080,l 70. 64,I 56,l 50,l 21,0 19,0 18,0 14,012,0 1l,010,0 9,0 7,0 6,0 .2810.31 0.34080,1 70.l 62,l 56.1 50,l 45.1 19,0 17.0 16,0 15.0 13.0 12.0 1l,0 l10,0 9,0 7.0 6,0 .3160.3 0. 3" 0.380 78,l 62.l 56,l50 5,140,l17,.015,0140 12,0ll,0 10.0 9,0 7,0 b.0 .3560. 76. 62,l 56," 5,140,135,l15,014.0 Hu.0 7,,0 0.420 68. 49,l 12,0 10,0 9,0 8,0 6,0 .4010.4 74. 68. 62,1 56,1 49,1 44,1 40.1 35,l 31.1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4510,50 0.530 70.1 G1. 60.1 35. 28.1 11.0 7.0 6.0 .5010.5 ,l49,l44,l39, 31, 1l,010,0 9,0 8,0 0.6o68, 62, s8,15A,148.144.139,135.13l,127,124,110,0 9,0 8,0 7,0 入,561~0.6 9,0 6,0 59, 56,1 521 47,l 43,l 39,l 31.1 27l 21.l 9,0 8,0 8,0 7,0 6,00,6310,7 0.750 105,291.2 54.1 49. 42.1 35. 31. 27.1 19.1 8,0 7.0 7.0 6.0 .710.8 6, 8, 24,l21, 0.850 90,28A,247,1l44,l40,1l38,134,3l,127,24,121,l19,117, 7,0 6,0.801- 7, D9O l0,2 0,950 822 74.2 42, 39, 36,1 34,l 30.l 27,l 24.1 21,l 19, 17, 15,1 6,0 6,0 1.05 125.3115.3 78.? 72.2 64.2 37.1 35.1 32. 30.1 27.1 23.1 21.1 19.1 17. 5.! 6.o 6,0 1.011.12 1,20155,415,3105,370,264,258,233,131,l29,126,l2321,l18,l17, 15, 6, 1,131. 150,4135,41003 66,2 62,2 58,2 52,2 30,l 28, 25,l 23,1 21,l 18, 16,1 15,1 13. 5,0 1.26一l.4 1.50 175.5130.4120,490.3 58.2 54.2 50.2 47.l 26.] 24.l 22.1 20,l 18.l 16. 14,l 13.l 5,0 1.70195,6155,5115,4110,478,352,249,245,24l,223,l21,l20,l18,l16,l 4,l 13 ,l 245,8175.610.505, 好, 14 1.90 95," 73,0 4l,2 36,2 2l,l 19,l 18,l l6,l 13,l 1,l l.81~2.0 2.10290,lo220.8155.61255 95,4 86.4 62.3 42.2 39,2 36.2 32.2 18.l 17,l 16,1 4.1 13.l l.l2.0l~2.2 1 2.40380,1a3|200,lo195,810,6110,58A.476.456,3 a4.231.228,216.l15. 4.l 12, 1,l2.25~2.5 470.1832.13230.1o175.s125.610.574.54. 25,215, 1 13.l12, 2.0 50,3 33,2 30,2 28,2 2.51 3.0 415,18 155,8 86,5 25,2 22,2 13,l 12.l 11, 60. 39." ,.0 350,17250,1a180,lo10.s10,678,5 12, "%,221,222,22,21l 10,la.16一a.5 310,17225,la165,lo125,890,6 2,437,335,3 2,22,217," 3.80 70,5 23,2 10,l 3.56一4.0 4.20 275,17200,13145,1o110,878,6 625 464 333 313 20 9,2 17,2 10, 4.014,50 4.8o 245,17180,13130,1o100,870,6 55 4们.,4 30,3 28,3 8,.2 17.2 15,24.51 D,O 20,17160,13115,1o86,8 48,537.427,3 5,3 15,25.05 5.30 62,6 16,2 6.0 95,17140,13100,l068,7 5,6 135 33, 233 22, 14,25.61一6.30 6.7o 175,17120,1282,9 60,7" 18,6 38,5 29,421, 4.,26.317.1d 150,l610s,1274,9 54, 4,6 3斜,526, 7.1 l8,3 8, 8.50 130,1690,l266,9 39,630, 23,8.019,00 9.5o 115.l6821.258,9 43,7 34.6 27,59.01l0,0 338," n.0 ios,674,.122.9 26,5 0.1~ll." DQlp DQL/ 5.0l5.6l6.317.1l8.o19.0110.l1l.312.6- 16.l18.l20.1 25.128,131,6一 5.606.307.1o8.009,00 10.0 l.2 12.5 14.0 16.0 18.0 20.0 22.4 25.0 28.0 35.5 内/" ll
GB/T16306一2008 表4以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数为质量指标的复检抽样方案(n,L) p/% 15 25 55 1.5 2.5 6.5 10 40 100 150 250 400 4.0 DQL 0.1 280.l185.l 57,0 35.,0 24,0 0.15 250,l180,1105,133,023,0 0.25 350,2160,1220,264,1 21,0 195,262.1 040 640.5 200.2 40.1 0.65 405,4125,256,l 39,l 27,l 1.0 225,482,2 36,1 26,1 1.5 124,454,2 25,1 2.5 79,4 34,2 15,l 4.0 150,l062,5 20,2 65 120,1231,4 13,2 l0 56,9 20.4 32,820,7 25 20,813,7 12,8 40 8.7 65 20,214,5 100 13,21 8,l4 取卢=DQL×LQR,在表3或表4中由DQL与相交处读取抽样方案,表中左侧的数值为样 本量n,右侧的数值为不合格品)限定数L 若得不到复检所需的样本时,则不能复检,以初次检验的结果为最终结果 注:按上述检索方法,如果复检样本量川超过核查总体量,应进行全数检验 5.2.5.2计量的情形 5.2.5.2.1规定极限质量比 根据对判断精度的要求和能够承受的样本量由核查方与被核查方协商确定或由负责部门指定极限 质量比 对于上侧极限质量规范限, =eXIQR.为声称质量水平,复检时规定的4u应小于初检 时抽检方案对应的4w;对于下侧极限质量规范限1儿=4L×L.QR4L为声称质量水平,复检时规定的 应大于初检时抽检方案对应的;对于双侧极限质量规范限应同时规定上侧极限质量规范限41和 下侧极限质量规范限从iu,复检时规定的4L应大于初检时抽检方案对应的,4u应小于初检时抽检方 案对应的u 5.2.5.2.2检索复检抽样方案 根据确定的DQL(4iu)和441)4u)的值,从GB/T8054中查出复检抽样方案,该抽样方案 的样本量应大于初次检验时抽样方案的样本量 5.2.6应用示例 示例1;规定DQL,为1.05%,p为3.00%时,求以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品数为质量指标的复检抽 样方案 在表3中以DQL,为1.05%,其所在的行和户为3.00%所在的列的相交栏中查到(n,L)=(435. 8) 即样本量为435,不合格品限定数为8. 12
GB/T16306一2008 示例2:规定DQL 为1.5%,户为5.5%,求以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数为质量指标的复检抽样 方案 在表4中以DQL,为1.5%,其所在的行和内为6.5%所在的列相交栏中查到(n,L)=(124,4). 即样本量为124,不合格品限定数为4 5.2.7判定准则 根据检索出的抽样方案,若抽检样本符合要求,则判核查通过;若抽检样本不符合要求,则判核查总 体不合格 当可以确定核查总体的实际质量水平时,应用核查总体的实际质量水平与声称质量水平DQL比 较,以判定该核查总体是否不合格,而不使用抽样方案;此时不存在复检,允许复验 5.2.8功效 经过复检后,会减小复合抽样检验的第一类错误概率a,而增大复合抽样检验的第二类错误概率8 复检抽样方案的功效高于初次抽样方案的功效,但复合抽样方案的功效降低, 5.2.9抽样方案表 13
GB/T16306一2008 附 录A 资料性附录 质量核查抽样检验的综合oc曲线 设原核查抽样方案为(n;r))[或(n;k],复检抽样方案为(n;r[或(n;k] 原核查抽样方案 的OC函数为P.p)[或Pn)],复检方案的OC函数为P.p)[或P.(n)] 复检抽样方案与原方案 结合在一起,实际上是一个特殊的二次抽样方案,我们称它为“综合二次抽样方案”,并用符号(n;r)× n;r[或(;k)×儿;k]表示 这一特殊的二次抽样方案的OC函数(称它为综合OC函数)为 P(p-P,(p)十 pP. 或P ]P., 如果核查抽样方案适合当力=DQL,时,P ,当户一户时,P,p)=A;而复检抽样方案 适合当力=DQL,时,P.)=1一2,当力=户时,P.)=,则综合接收概率为: P.(DQL)= a a1十a1(l a1Q2 QI P.)=A+(1一A)9 >A ;而漏判 这表明,采用复检抽样方案再判定后,实际上错判风险由原核查抽样方案的a降低到aaea; 风险则由原核查抽样方案的A增大为A十(l一A)A 示例;设DQL,=.65,核查抽样方案为(n8,,=1);复检抽样时设DQLl,=0.65,A=6.5;其抽样 方案为(n=50,r=2 尸,DQLp)=1一0.051=0.949 Pp)=0.584 即a=0.051 A=0.584 P尸(DQL,)=1一0.042=0.958 P力)=0.155 即a;=0.042 A=0.155 P.(DQL,)=1一0.051x0.042=1一0.0021=0.9979 P,()=0.584十(1一0.584)X0.155=0.6485 可见,综合二次抽样方案的错判风险由0.051降低到0.0021,而漏判风险则由0.584增大到 0.6485 14

验收抽样检验导则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验收抽样检验导则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验收抽样检验导则的编号:GB/T13393-2008。验收抽样检验导则共有15页,发布于2009-01-01
家庭关系代码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家庭关系代码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家庭关系代码的编号:GB/T4761-2008。家庭关系代码共有6页,发布于2009-01-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