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6218-2018

船舶生产企业主要耗能设备管理要求

Managementrequirementsofmainenergyconsumptionequipmentforshipbuildingenterprise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船舶生产企业主要耗能设备管理要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船舶生产企业主要耗能设备管理要求的编号:GB/T36218-2018。船舶生产企业主要耗能设备管理要求共有11页,发布于2018-12-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U01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47.020.99
  • 实施日期2018-12-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1页
  • 文件大小656.64KB

船舶生产企业主要耗能设备管理要求


国家标准 GB/T36218一2018 船舶生产企业主要耗能设备管理要求 Managementrequirementsofmainenergyconsumption equipmemtforshipbildingemteprises 2018-05-14发布 2018-1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36218一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船级社质 量认证公司、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佳帅、范征、李军、程楠、付永丽,刘碧涛、黄学良、张权、孙耀刚
GB/36218一2018 船舶生产企业主要耗能设备管理要求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船舶生产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在船舶建造过程中所使用的主要耗能设备的通用要 求、选型与采购、使用管理、保养及维修管理、节能培训与宣传 本标准适用于船舶生产企业主要耗能设备的管理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422用能设备能量测试导则 GB/T15316节能监测技术通则 GB17167一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191532009 容积式空气压缩机能效眼定值及能效等级 GB28736一2012电弧焊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主要耗能设备mainenerycosumptionequipment 船舶生产企业在船舶建造过程中所使用的耗电量较大的设备,一般包括空气压缩机组、电焊设备、 起重机械、切割机 通用要求 -般要求 4.1 4.1.1企业应明确各部门对主要耗能设备的管理职责,并在工作中得以落实 4.1.2企业应有专人负责能耗分析工作,定期对企业主要耗能设备及运行时间进行如实统计,并报企 业相关负责人审批、备案 4.1.3企业应对进厂安装的主要耗能设备进行产品性能及能耗情况复验 4.1.4企业应负责主要耗能设备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定期对设备的运行状况和新购,更新改造设备 依法开展节能监察、监测工作,杜绝淘汰设备和低效设备的运行 4.2人员资质 4.2.1主要耗能设备的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 4.2.2从事主要耗能设备的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应掌握本岗位设备的工艺、运行操作和安全要求,并 经考核后上岗
GB/T36218一2018 4.3文档管理 4.3.1企业应建立主要耗能设备台账,至少包括下列内容 设备名称; a b 设备型号 e 生产厂家; d 出厂编号 e 额定能耗(功率); f 投运日期 4.3.2主要耗能设备的技术档案宜包括下列内容 设备经济运行文件和操作说明书; a b 日常运行能效记录、能耗状况记录; 节能改造技术资料(若有). c d 能效定期检查记录; 设备验收资料 其他相关文档 f 设备管理部门应按月对主要耗能设备各项能耗数据进行比较,并编制能耗分析表(样表参见附 4.3.3 录A),做好相应的分析记录,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4.3.4应做好每一台主要耗能设备的能耗记录 4.3.5能耗定额分析的有关资料由设备管理部门整理后归档保存 4.4计量器具配备 主要耗能设备或设备集中区域宜按照GB171672006第4章的要求配备相应的计量器具 4.4.1 4.4.2所配的计量器具应在有效期内并进行定期检定(校准),对能源计量器具应建立档案 4.4.3企业应建立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并有专人负责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使用、检定、校准和维护等 管理工作 选型与采购 S 5.1企业应根据国家节能减排的相关政策策划制定主要耗能设备的选型与采购准则,加强对选型与采 购的管理 5.2企业应优先选购能耗较低的设备,新购设备应达到国家规定的能耗、排放标准 不应选购国家明 令淘汰的耗能设备 5.3企业宜采用高效节能的新型燃气(丙炕,天然气等)替代高耗能的乙炔气 5.4企业宜通过对外购买余热等方式替代高能耗的锅炉供热 5.5企业应使用节能高效的焊接方法与设备,淘汰高耗能的电机及低效的焊接设备;宜使用节能和节 约原材料的逆变焊接设备;电弧电焊设备应优先选用GB28736一2012中规定的2级及以上能效等级 设备 5.6宜使用与变频器结合的具有可调节式恒流量,变扬程特性的节能型水泵,替代水阀进行流量调节 5.7对于容积式空气压缩机,应选用符合GB19153一2009中规定的2级及以上能效等级设备 5.8主要耗能设备采购时应做好相应的记录,并进行评估确认,建立台账
GB/36218一2018 使用管理 6.1 般要求 6.1.1用能设备的设计、安装和使用应满足GB/T6422,GB/T15316中关于用能设备的能源监测 要求 6.1.2对高耗能设备进行监督管理并做好备案制度,耗能超出国家规定标准的,应进行技术改造,改造 后仍达不到节能减排标准的不应继续使用 6.1.3应建立耗能设备退出机制,防止淘汰的耗能设备没有经过更新改造升级而进行二次使用 6.1.4企业应通过现场核查或重点抽查等方式,对重点用能部门的用能情况进行考核,形成综合考核 报告 6.1.5企业应做好节能减排统计监测体系,全面、真实地反映企业重点用能部门节能减排工作状况,客 观公正、科学地评价节能减排工作的进展 6.1.6企业应保证主要耗能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6.1.7根据耗能设备的特性和生产加工的需要,合理安排生产计划使耗能设备在经济运行区间内运行 6.1.8所有用能设备不应有跑、冒、滴、漏现象,确保用能设备的安全运行 6.1.9耗能设备的配电系统应减少线路损耗,降低压降 6.1.10间断作业设备应加装节能装置或人为及时操作 6.1.11生产岗位操作人员应对本岗位使用设备的所有巡检点进行巡查,专业维修人员应对重点设备 巡检,专职巡检人员除所负责的重要巡检点外,还应全面掌握设备的运行动态 6.2空气压缩机组 6.2.1企业应制定空气压缩机组、供气管理制度,根据生产现场用气量,合理调配空气压缩机组的使 用,并组织实施 6.2.2空压站应建在负荷中心附近,以缩短输送距离,降低空气压缩机组出口压力,并合理布置供气 系统 6.2.3空气压缩机组供气系统不应有泄漏现象,压缩机吸气口应安装在背阳,无热源的场所 6.2.4宜在站房或分配计量站出口统一设置流量计,专管供应各主要使用场所,在站内予以调整供气 压力、流量等参数,便于集中管理 6.2.5空气压缩机组及供气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的能耗监测合格指标见表1,监测记录表参见附录B中 表B.1 表1空气压缩机组能耗监测合格指标 监测项目 合格指标 序号 压缩机排气温度 风冷;<180;水冷;<160 压缩机冷却水进水温度 35 按产品规定 压缩机冷却水进出水温差 0.129kw h/m(电动机容量不大于45kw时 0.115kwh/m电动机容量为55kw~160kw时 空气压缩机组用电单耗 0.112kwh/m(电动机容量不小于200kw 注电动机容量不在表列数据范围内时,合格指标可用内插法确定
GB/T36218一2018 6.2.6空气压缩机应有设备运行记录、检修记录,定期检查供气系统是否出现破损和泄露,发现问题应 及时组织人员检修 6.2.7适时对空气压缩机组进行节能技术改造,通过变频调速等方式,减少空气压缩机组电能消耗 6.2.8定期巡查用气设备是否合理使用,减少和防止不合理用气行为的发生 6.3电焊设备 6.3.1企业应制定各类电焊设备使用管理制度,明确对接地规范、电焊设备使用,龙头线的使用及相应 的使用检查(如对空载管理,龙头线接头/表面破损管理等)要求,并组织实施 6.3.2 电焊设备应有完整的保护外壳,-次线接线柱处应有保护跟 6.3.3电焊设备一次线不应超过3m,焊把线不应超过30m接地线不应接在管道、暖气,阀门,建筑物 金属框架或轨道上,接地电阻应不大于4Q 6.3.4移动电焊设备时,应切断电源,不应采用拖拉电缆的方法移动电焊设备 若焊接中突然停电,应 切断电源 6.3.5企业电焊设备的电能利用率合格指标见表2,监测记录表参见表B.2 表2电焊设备电能利用率合格指标 电煤设备种类 手工电弧烨 气体保护焊 埋弧焊 交流弧电煤设备 >45% >55% 直流弧电焊设备 >50% >55% >55% 可采用电煤设备空载自动切断装置,消除因电焊设备空载而消耗的电能 6.3.6 6.4起重机械 企业应制定起重机械使用管理规定,明确合理运输路线、相关安全节能操作要求等,并组织 6.4.1 实施 6.4.2起重机械的设备规格、性能、数量应与任务、使用条件相匹配,减少起重机械空载运行 6.4.3使用起重机械应严格执行定人,定岗、定责制度,固定人员操作 6.4.4记录起重机械正常运行所消耗的电量及运行时间,计算起重机械单位电耗,并参见表B3做好 记录 6.5切割机 6.5.1企业应建立切割机使用管理制度,明确每天使用前的管/线路检查等内容,并组织实施 6.5.2切割机应由专人管理、建立台账、统一编号 6.5.3切割机应定期检查、试验,并有检查、试验记录和合格证 切割机使用前及工作完毕,工作负责人应对切割机进行全面检查,发现异常应找专业人员及时 6.5.4 处理并做好记录 6.5.5统计计算切割机正常运行所消耗的综合能耗,记录其切割钢材长度,计算切割机单位综合能耗, 并参见表B.4做好记录 保养及维修管理 7.1企业应针对主要耗能设备制定设备保养及维修的管理规定,包括各类设备保养的内容,时机、频次
GB/36218一2018 等,设备维修保养后性能、能耗等方面的验收等,并组织实施 相关文件应做好记录并留存 7.2对能耗高于合格指标的主要耗能设备,应及时采用节能新技术,新方法,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或技 术更新 7.3加强对主要耗能设备的日常维护和定期检修,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优化耗能设备运行,降低能耗 节能培训与宣传 8.1 -般要求 企业应根据人员的不同职能、层次和岗位,对主要耗能设备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开展节能培训与 宣传,使其熟悉国家有关节能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掌握节能知识,积极参与到节能工作中 8.2节能培训 企业对主要耗能设备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的主要内容可包括 我国节能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a b 与主要耗能设备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其他要求; 企业的能源使用状况; c d 企业的节能规划和计划 企业能源计量和统计; 通用节能技术知识; 船舶行业典型节能技术知识 g 用能设备操作规程; h 节能量测量和验证; 节能监测方法; j k 主要耗能设备管理人员、操作人员了解对节能工作的贡献 主要耗能设备管理人员、操作人员清楚不符合节能管理要求的后果 D 8.3节能宣传 8.3.1企业应加强设备节能的宣传教育,内容可包括 节能形势和政策; a b) 企业能源方针; 企业能源目标和指标; c d 节约能源所带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8.3.2企业可通过组织节能活动的形式加强宣传工作,形式可包括: 交流节能技术; a b 开展节能知识竞赛; 组建节能小组; c 征集合理化建议; d e 评选节能先进
GB/T36218一2018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船舶生产企业主要耗能设备能耗统计样表 船舶生产企业主要耗能设备能耗分析样表见表A.1 表A.1船舶生产企业主要耗能设备月度能耗统计表 主要耗能设备 能源种类 年 空气压缩机组 电焊设备 起重机械 切割机 汽油 柴油 重油 电力 切割气(丙炕 ×月 乙炊 氧气 二氧化碳 天然气 注,能源种类和主要耗能设备可根据企业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调整
GB/36218一2018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船舶生产企业主要耗能设备能耗监测记录表 空气压缩机组能耗监测记录表 B.1 空气压缩机组及供气系统能耗监测记录样表见表B.1 表B.1空气压缩机组及供气系统节能监测记录样表 编号 被监测单位 监测通知号 设备名称 监测日期 设备编号 设备用途 监测依据 监测项目 监测数据 合格指标 压缩机排气温度 监测 压缩机冷却水进水温度 结果 压缩机冷却水进出水温差 空气压缩机组用电单耗 评价结论、处理意见及建议 监测负责人签章): 监测单位盖章 审核人(签章): 技术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
GB/T36218一2018 B.2电焊设备能耗监测记录表 电焊设备能耗监测记录样表见表B.2 表B.2电焊设备能耗监测记录样表 编号: 被监测单位 监测通知号 月 被监测设备 监测日期 年 监测依据 监测项目 合格指标 监测数据 监测结果 电能利用率 评价结论、处理意见及建议 监测负责人(签章). 监测单位(盖章) 审核人(签章): 年 技术负责人(签章) 月 o
GB/36218一2018 B.3起重机械能耗监测记录表 起重机械能耗监测记录样表见表B.3. 表B.3起重机械能耗监测记录样表 编号 被监测单位 监测通知号 年 月 被监测设备 监测日期 监测项目 监测数据 消耗电量 监测结果 运行时间 单位电耗 评价结论、处理意见及建议 监测负责人(签章). 监测单位(盖章 审核人(签章): 年 日 技术负责人(签章): 月 B.4切割机能耗监测记录表 切割机能耗监测记录样表见表B.4 表B.4切割机能耗监测记录样表 编号 被监测单位 监测通知号 被监测设备 监测日期 监测数据 监测项目 综合能耗 监测结果 切刚俐材长度 单位综合能耗 评价结论,处理意见及建议 监测负责人(签章). 监测单位(盖章) 审核人签章): 年 日 技术负责人(签章): 月

船舶生产企业主要耗能设备管理要求GB/T36218-2018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船舶行业也越来越注重节能减排。而耗能设备是影响船舶能源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船舶生产企业主要耗能设备管理要求GB/T36218-2018》便是针对船舶生产企业主要耗能设备的管理标准。该标准明确了船舶生产企业主要耗能设备的分类、管理要求以及检验评定等内容。

1. 耗能设备分类

根据管理对象的性质和形式,耗能设备可分为以下几类:

  • 船用动力设备
  • 航行辅助设备
  • 舱室空调与通风设备
  • 船用制冷设备
  • 船舶照明设备
  • 其他耗能设备

2. 管理要求

针对不同类别的耗能设备,标准分别提出了以下管理要求:

2.1 船用动力设备

  • 应制定详细的操作维护规程和应急处置预案;
  • 应定期进行油品、液位和冷却水质量检测,并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 应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维护和保养,避免设备故障影响航行安全。

2.2 航行辅助设备

  • 应按照规程定期检查并维护设备;
  • 应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状态,防止因故障而影响航行安全。

2.3 舱室空调与通风设备

  • 应根据船舶的布局和载货情况,定期对空调和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
  • 应检查和更换过滤器,保证空气流通质量;
  • 应随时做好应急处理措施。

2.4 船用制冷设备

  • 应按照规程定期清洗、检查和维护设备;
  • 应确保设备运行状态稳定,避免对船舶正常运行造成影响。

2.5 船舶照明设备

  • 应定期进行巡视、检查和更换灯具;
  • 应确保灯具的正常使用,避免因故障而影响船舶航行安全。

    2.6 其他耗能设备

    • 应根据设备的性质和用途,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 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检验评定

    标准要求对主要耗能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的检验和评定。其中,船用动力设备、航行辅助设备、船用制冷设备的检验周期为一年,而舱室空调与通风设备、船舶照明设备的检验周期为半年。

    检验内容包括设备的技术状态、运行效率、安全可靠性和环境排放等方面,以确定设备是否达到规定的技术性能要求。

    4. 总结

    《船舶生产企业主要耗能设备管理要求GB/T36218-2018》为船舶生产企业提供了明确的耗能设备管理标准,有助于提高船舶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船舶碳排放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因此,船舶生产企业应认真遵守该标准的相关要求,加强对主要耗能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确保船舶运行安全、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

和船舶生产企业主要耗能设备管理要求类似的标准

无损检测地下金属构件水泥防护层胶结声波检测及结果评价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无损检测地下金属构件水泥防护层胶结声波检测及结果评价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无损检测地下金属构件水泥防护层胶结声波检测及结果评价的编号:GB/T36212-2018。无损检测地下金属构件水泥防护层胶结声波检测及结果评价共有15页,发布于2018-12-01
船舶生产企业能耗评价方法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船舶生产企业能耗评价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船舶生产企业能耗评价方法的编号:GB/T36219-2018。船舶生产企业能耗评价方法共有14页,发布于2018-12-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