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9267-2012

热敏和热转印条码打印机通用规范

Generalspecificationofdirectthermalandthermaltransferbarcodeprinter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热敏和热转印条码打印机通用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热敏和热转印条码打印机通用规范的编号:GB/T29267-2012。热敏和热转印条码打印机通用规范共有27页,发布于2013-06-012012年第41号公告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L63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35.240.40
  • 实施日期2013-06-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27页
  • 文件大小545.65KB

以图片形式预览热敏和热转印条码打印机通用规范

热敏和热转印条码打印机通用规范


国家标准 GB/T29267一2012 热敏和热转印条码打印机通用规范 Generalspeeifieationofdireetthermalamdthermaltransfterbarcdeprinter 2012-12-31发布 2013-06-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9267一2012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技术要求 4.1 -般设计要求 4.2外观和结构 4.3主要功能和性能 4.4电源适应性 4.5电线组件 4.6安全 7电磁兼容 4.8噪声 环境适应性 4.10可靠性和寿命 .1有莓有害物质的眼量 能耗 试验方法 5.1试验条件 5.2外观和结构检查 5.3功能和性能试验 电源适应性 . 5.5电线组件 5.6安全 5.7电磁兼容 5 噪声 5.9环境适应性 5.10可靠性和寿命 5.11有毒有害物质 5 12 能耗 质量评定程序 -般规定 检验分类 6.2 15 6.3 定型检验 15 逐批检验 16 6.5 16 周期检验
GB/T29267一2012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8 1" 产品技术规格说明 18 附录A规范性附录试验样张 20 附录B规范性附录故障定义和解释 22 附录C规范性附录能耗的测量方法
GB/T29267一2012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自动识别技术协会,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 有限公司、天津国聚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标准化研究院、深圳鼎识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夏姊娜、王文峰、谢颖、董述恂、车磊、谷长刚、王永华、刘军、袭祝东、丁晓云、 张 m
GB/T29267一2012 热敏和热转印条码打印机通用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热敏和热转印条码打印机(以下简称条码打印机)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质量评定程 序、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热敏和热转印条码打印机的设计和制造 本标准是制定产品标准的依据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y/T191一2008,Is780:1997,.MoD) GB/T19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概述和指南(GB/T2421.1一2008,IEc60068-1:1988. GB/T2421.1 IDT GB/T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T2423. 2008,IEC60068-2-1;2007,IDT 2 BT21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忽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GB/T2423. 2008,IEC60068-2-2;2007,IDT GB/T2423.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2423.32006,IEC60068-2-78:2001,lDT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GB/T2423. 5 第》部分试验方法试验和导则!冲击 GB/T2423.51995,idtIEC60068-2-27:l987 电工电子产晶环境试验第》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b和导则:碰撞 GB/T2423.6 GB/T2423.61995,idtIEC60068-2-29:1987 GB/T2423.10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Fc:振动正弦 (GB/T2423.102008,IEC60068-2-6;1995,IDT)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2828.12003,ISO2859-l:1999,IDT GB/T4798.2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第2部分;运输(GB/T4798.2一2008,IEC60721-3 2:1997,MOD GB/T4857.2包装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第2部分;温湿度调节处理(GB/T4857.2一2005. ISO2233:2000,MOD GB/T4857.5包装运输包装件跌落试验方法(GB/T4857.5一1992.,eqIS02248.1985) GB4943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GB49432001,eqvIEC60950:1999) GB/T5080.7设备可靠性试验恒定失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试验方案 (GB/T5080.7一1986,idtIEC60605-7:1978 G;B/T5271.14信息技术词汇第14部分:可靠性、可维护性与可用性(GB/T5271.14 2008,IsO/IEC2382-14:1997,IDTy GB/T6107 使用串行二进制数据交换的数据终端设备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之间的接口
GB/T29267一2012 GB/T6107一2000,EIA/TIA-232-E:1985,IDT GB9254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GB9254一2008,IEC/CISPR22;2006. IDT GB/T12905条码术语 GB/T14258信息技术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G;B/T14258 2003,ISO/IEC15416:2000,MOD GB15934电器附件电线组件和互连电线组件(GB15934一2008,IEC60799;1998,IDT GB/T17618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GB/T176181998,idtIEC/CISRP24 1997 GB17625.l1 电磁兼容 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人电流<16A)(GB17625.1 2003,IEC61000-3-2;2001,IDT GB18030信息技术中文编码字符集 GB/T18313 声学信息技术设备和通信设备空气嗓声的测量(GB/T" 183132001,ISO7779: 1999,IDT GB18455包装回收标志 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 二维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 GB/T23704信息技术 (GB/T237042009,ISO/IEC15415:2004,MOD) GB/T26125电子电气产品六种限用物质(铅,汞、、六价铬、多祺联苯和多澳二苯酥)的测定 GB/T26125一201l,IEC62321:2008,IDT GB/T26572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 s/T11364一2006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标识要求 Iso/IEC15426(所有部分信息技术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技术条码检测一致性规范 Informationtechnology一Automaticidentificationanddatacapturetechniques一Barcodeverifier conformancespecification 软件产品管理办法(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9号2009年3月1日) 术语和定义 GB/T1290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热敏条码打印机direetthermalbarcodeprinter 通过热打印头直接加热热敏纸使热敏纸变色,实时打印条码图形的打印机 3 热转印条码打印机thermaltransferbarcodeprinter 通过热打印头加热热转印色带,使热转印成像物质转印到非热敏纸上,实时打印条码图形的打 印机 3 33 热打印头thermalprinthead 热敏打印机上用于加热热敏纸的部件或热转印打印机加热转印色带的部件 3 热转印色带thermaltransferribbom 在热转印打印机工作中,为非热敏纸提供成像物质使其着色的带状材料 由带基(如PET膜)和其 表面上的成像物质涂层组成
GB/T29267一2012 3.5 打印媒体printmedium 条码打印机工作中承载打印内容的载体 注打印媒体包括热敏纸和非热敏纸,其中非热敏纸需要与热转印色带配合使用 6 3. 标签label 记录条码打印机打印条码图形的打印媒体 沫1;在条码打印机中,标签的存在方式可以是 粘贴在连续的基纸上,相邻标签之间有缝歇的独立标签序列 相互之间利用切刚线连接在一起的标签序列 -具有标签定位标记的连续长条形打印媒体打印后现场切割成独立的标签 独立的标签; 其他形式 注2;标签按发色的原理可分为热敏纸标签和非热敏纸标签 3.7 打印分辨率printresolution" 单位长度上能够打印的最多像素点数 注;单位为点数每毫米dots/mm)或者点数每英寸dpi. 3.8 最大打印宽度maxprintwidth 条码打印机在垂直于打印媒体运动的方向上能打印的最大图像宽度 注:单位为毫米(mm). 标签定位偏差labellocalizationaceurateness 条码打印机使用相同规格的标签,在多张标签上连续打印参考线,参考线应垂直于走纸方向,其参 考线与标签的边沿距离的最大偏离值 .10 33 打印速度printspeed 单位时间内打印的打印媒体长度 注;单位为毫米每秒(mm/s)或英寸每秒(in/s) 3.11 印字率printduty 打印区域中发色的面积占整个打印区域面积的百分比 技术要求 -般设计要求 4.1.1硬件 设计产品时,应进行可靠性、维修性、易用性、环境保护性、安全性和电磁兼容性设计 硬件应遵循 系列化、标准化、模块化和兼容性的原则,并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 硬件系统和单元设计应具有一定的 可扩展性,硬件系统应具有一定的自检功能 4.1.2软件 配置的软件应与系统的硬件资源相适应,除条码打印机系统软件、驱动软件和应用软件外,还应配
GB/T29267一2012 有相应的检查程序 软件应遵循系列化、标准化、模块化、中文化和向上兼容的原则 软件应符合《软件 产品管理办法》的要求 注条码打印机系统软件是指条码打印机内置条码符号生成需要的所有底层软件,即不同码制条码格式固化在打 印机的存储器中 条码设计软件通过简单发送指令,调用打印机固化软件生成条码符号 这些指令一般与数 据字符、单元尺寸(一般以构成图像的像点个数表示),条码符号的方向和位置有关 4.2外观和结构 产品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痕、划伤、裂缝和变形等 表面涂覆层应均匀,不应有明显起泡、龟裂,脱 落、磨损和其他机械损伤 金属部件不应有锈蚀及其他机械损伤 各操作开关,按键应灵活,可靠,方便 供用户使用的选择开关应便于识别和操作 装卸标签和热 转印色带应简单,方便 告警和出错指示应置于明显位置 说明功能的文字、符号和标志应准确、清晰、,端正 主要功能和性能 4.3.1 系统软件 应具备如下性能 a)自动生成条码图形的功能,并能自动生成所存储数据的校验码 b)能根据输人数据生成供人识别字符或附加信息 c 能对用户依据码制标准自行定义的参数值进行打印. 4.3.2码制类型 产品应支持国家标准规定的码制,由产品说明书标明可支持的码制 4.3.3打印方式 由产品说明书中规定打印机支持的打印方式,如;热敏或热转印 4.3.4打印媒体和热转印色带 产品说明书中应标明打印媒体和热转印色带的类型及规格,如:所适用的打印媒体材质、最大打印 媒体宽度,最大纸卷外径、热转印色带内径、热转印色带外径 4.3.5最大打印区域 产品说明书中应标明最大打印区域,包括最大打印宽度和最大打印长度 并给出最大允许误差 4.3.6标签定位 产品说明书中应标明定位误差 4.3.7字符集和字型 如安装中文字库,应至少支持GB18030的强制部分,汉字点阵字型应符合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的 规定 4.3.8图像格式 产品说明书中应标明支持的图像文件格式
GB/T29267一2012 4.3.9字符、图形打印质量 打印内容完整、清晰,浓度均匀,无明显压缩,拖尾,变形、脱墨现象、打印的字符,图形和图像等信息 能清楚辨识 4.3.10条码符号打印质量 产品说明书中应参考GB/T23704和GB:/T14258给出的条码打印机所支持的码制类型 4.3.11最小x尺寸 产品说明中应标明条码打印机最小x尺寸 4.3.12打印速度 产品说明书中应标明最小X尺寸下质量等级不小于1.5的最高打印速度,误差应在士5%的范 围内 4.3.13自检 应能检查是否正常工作,并能打印自检页,自检打印的内容应包括自检的内容、打印机的主要参数 和所支持的字符 产品说明书中应规定自检的内容及打印自检页的方法 4.3.14告警 产品在下列情况应发出告警信号: a)打印媒体或色带错误 b 热打印头异常; 热打印头工作温度超界 c 通讯接口 4.3.15 产品应具有串行接口、并行接口、,USB接口、以太网接口等一种或一种以上接口 串行接口应符合 GB/T6107的规定,其他接口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电源适应性 4.4 应符合如下规定 用交流供电的产品应在220V士22V,50Hz士1Hz的条件下正常工作; a b)用直流供电的产品应能在额定电压值的(100士5)%的条件下正常工作 4.5电线组件 应符合GB15934的规定 4.6安全 应符合GB4943的规定 4.7 电磁兼容 4.7.1无线电骚扰限值 应符合GB9254的规定 在产品说明书中给出选用A级或B级所规定的无线电骚扰限值
GB/T29267一2012 4.7.2抗扰度 应符合GB/T17618的规定 4.7.3谐波电流 应符合GB17625.1中对A类设备的限值要求 4.8噪声 声功率级应不大于6.5dB(A) 4.9环境适应性 4.9.1气候环境适应性 气候环境适应性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气候环境适应性 参 数 气候条件 工作 5一40 温度/c 贮存运输 -2555 工作 20%~90%(40" 相对湿度 贮存运输 20%一93%(40) 大气压/" kPa 86106 4.9.2机械环境适应性 振动适应性应符合表2的规定,碰撞适应性应符合表3的规定,冲击适应性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2振动适应性 项 目 参 数 频率范围/Hz 5一55 <1 初始和最后振动响应检查 扫频速率/(e oct/min 0.15 位移幅值/ /mm 位移幅值/mm 0.15 定频耐久试验 时间/minm 10 5一35 S 频率范围/Hz 位移幅值/mm 0.15 扫频耐久试验 扫频速率/(oct/min 1 次数 表中位移幅值为蜂值
GB/T29267一2012 表3碰撞适应性 峰值加速度 波形持续时间 碰撞次数 碰撞波形 mm/s" mms 100 16 1000 半正弦波 表4冲击适应性 峰值加速度 波形持续时间 冲击波形 m/s" ms 150 半正弦波 4.9.3运输包装件跌落适应性 运输包装件跌落适应性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运输包装件跌落适应性 跌落高度 包装件质量n/kg mm m15 1000 15<30 800 30GB/T29267一2012 4.12.3进入睡眠状态的预设时间限值及睡眠状态下功率限值 进人睡眠状态的预设时间应不大于5min,睡眠状态下功率应不大于9w 试验方法 5.1试验条件 5.1.1大气条件 本标准中除对试验环境条件另作具体规定的试验外,其他试验均应在下列试验标准用大气条件下 进行 温度;15C一35 相对湿度;25%一75%; 气压:86kPa一106kPa 5.1.2工作条件 除另作具体规定的试验外,产品应设置在出厂设定状态 应在产品进人稳定工作状态后进行试验 5.1.3检查程序 由生产厂商提供检查程序,检查程序包括调用方式和试验样张 5.1.4检查样张 优先采用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检查样张,没有标准规定的由厂商提供 5.2外观和结构检查 采用目视和实际操作的方法进行检查 5.3功能和性能试验 5.3.1系统软件 应按如下步骤进行试验 通过检查程序控制条码打印机打印试验样张,用条码检测仪对打印图形进行检测,判断是否能 自动正确生成校验码 条码检测仪应符合Iso/IEC15426的要求 通过检查程序控制条码打印机根据用户自定义参数打印条码图形,用条码检测仪对打印条码 b 图形进行检验; 通过检查程序打印条码图形、附加信息和供人识别字符,对附加信息和供人识别字符进行 检查 5.3.2码制类型 通过检查程序打印被测设备支持的码制图形,对打印的一维条码图形根据GB/T14258的规定进 行检验,打印的二维码图形根据GB/T23704的规定进行检验
GB/T29267一2012 5.3.3打印媒体类型 将产品说明书中规定的打印媒体类型安装到条码打印机上,检查打印机能否正常工作 5.3.4最大打印区域 通过检查程序控制条码打印机打印宽度和打印长度为最大值的检查样张 对打印样张打印区域的宽度和长度进行测量 5.3.5标签定位 在条码打印机正常工作条件下,通过检查程序在标签上打印与走纸方向垂直方向最长的清晰横线 打印位置由检查程序设定为,,连续打印10张标签,测量每条横线的位置,得到,(i=l,,10),如图1 所示,计算最大偏差s=max(L一.. 打印线 标签 图1标签定位偏差测量示意图 5.3.6字符集和字型检查 通过检查程序控制条码打印机打印产品说明书声明支持的字符集,并进行检查 图像格式检查 5.3.7 通过检查程序控制条码打印机打印产品说明书声明支持的图像格式文件,并进行检查 5.3.8字符图形打印质量 字符图形是否清晰可辨识 5.3.9条码符号打印质量 控制条码打印机打印所支持不同码制类型的条码符号 一维条码符号打印质量的检验应遵照 GB/T14258的规定 二维条码符号打印质量的检验应遵照GB/T23704的规定 5.3.10最小x尺寸 5.3.10.1试验样张 见附录A 5.3.10.2试验过程 试验步骤如下
GB/T29267一2012 在条码打印机支持的码制中至少选择一种码制,并选择符合该码制字符集的数据串进行检测 打印满足附录A要求的试验样张; b 控制条码打印机连续打印5min或100枚标签; 对前50个试验样张和后50个试验样张依据GB/T14258或(GBy/T23704进行检验; C 选择不同的x尺寸重复步骤b)和e) d 等级达到1.5为合格,选出合格率大于95%的批次; e f 在对样张中2个方向的符号重复a)到e); 在合格的批次中,确定X最小值为打印机最小X尺寸 g h)检测结果中应注明打印速度 5.3.11打印速度 5.3.11.1试验样张 见附录A. 5.3.11.2试验过程 试验步骤如下: 在条码打印机支持的码制中至少选择一种码制,并选择符合该码制字符集的数据串 选用产 a 品支持的最大可打印宽度的标签,打印内容的印字率应满足10%一20%,打印满足附录A要 求的试验样张 b)选择最快的打印速度; 控制条码打印机连续打印5min或100枚标签; dD 对前50个试验样张和后50个试验样张依据GB/T14258或GB/T23704进行检验; 选择不同的x尺寸重复步骤b)和c); 记录每次打印媒体长度/和所用时间1,得到(i=1,2,3,4,5,)和4(i=1,2,3,4,5,); 最大打印速度计算见式(1) g - V 式中: 最大打印速度,单位为毫米每秒(mm/) -每次测量打印走纸长度,单位为毫米(mm); -每次测量所用时间,单位为秒(s) 等级达到1.5为合格,选出合格率大于95%的批次; h 在合格的批次中,确定最大打印速度为打印机的打印速度; iD 检测结果中应注明X尺寸 5.3.12自检 按产品说明书中给出的方法进行条码打印机自检,对自检页内容进行检查 5.3.13告警 按照产品说明书中给出的告警条件及告警方式进行检查 电源适应性 对采用交流方式供电的产品,电源适应能力试验按表6中的组合,对受试产品进行试验 每种组合 10o
GB/T29267一2012 应运行检查程序一遍,受试产品工作应正常 表6交流电源适应范围 电压 频率 序 号 Hz 220 50 198 49 51 198 242 49 51 242 对采用直流方式供电的产品,按表7的次序进行试验,受试产品工作应正常 表7直流电源适应范围 电压 序 号 额定电压 额定电压×95% 额定电压×105% 5.5电线组件 按GB15934的有关规定进行 5.6安全 5.6.1抗电强度 按GB4943的有关规定进行 5.6.2接地连续性 按GB4943的有关规定进行 5.6.3接触电流 按GB4943的有关规定进行测量 5.7电磁兼容 5.7.1无线电骚扰限值的测量方法 按GB9254的有关规定进行 5.7.2抗扰度 按GB/T17618的有关规定进行 11
GB/T29267一2012 5.7.3谐波电流 按GB17625.1的有关规定进行 5.8噪声 按GB/T18313的有关规定进行 5.9环境适应性 5.9.1 -般要求 环境试验方法的总则应符合GB/T2421.1的有关规定 以下各项试验中,规定的初始检测和最后检测,统一按5.2进行外观检查和结构检查,并运行检验 程序一遍,工作应正常 5.9.2温度下限 5.9.2.1工作温度下限 按GB/T2423.1中“试验Ad”的规定进行 严酷程度取表1中对应产品说明书中规定的气候环境 适应性级别的工作温度下限值 加电运行试验持续2h 加电试验的开始、中间和最后各打印1min检 查产品的状态 恢复时间为2h 5.9.2.2贮存运输温度下限 按GB/T2423.1中“试验Ab”的规定进行 严酷程度取表1中对应产品说明书中规定的气候环 境适应性级别的贮存运输温度下限值,受试产品在不工作条件下存放16h 恢复时间为2h,进行最后 检测 为防止试验中受试产品结霜和凝露,允许将受试产品用聚乙烯薄膜密封后进行试验,必要时还可以 在密封套内装吸潮剂 5,9.3温度上限 5.9.3.1工作温度上限 按GB/T2423.2中“试验Bd”的规定进行 严酷程度取表1中对应产品说明书中规定的气候环境 适应性级别的工作温度上限值 加电运行试验持续2h 加电试验的开始,中间和最后各打印1nmin检 查产品的状态 恢复时间为2 5.9.3.2贮存运输温度上限 按GB/T2423.2中“试验Bb”的规定进行 严酷程度取表1中对应产品说明书中规定的气候环境 适应性级别的贮存运输温度上限值 受试产品在不工作条件下存放16h,恢复时间为2h,进行最后 检测 9. 5 恒定湿热 5.9.4.1工作条件下的恒定湿热 按GB/T2423.3中“试验Cab”的规定进行,严酷程度取表1中对应产品说明书中规定的气候环境 min检 适应性级别的工作湿热上限值 加电运行试验持续2h 加电试验的开始、中间和最后各打印1 12
GB/T29267一2012 查产品的状态 恢复时间为2h. 5.9.4.2贮存条件下的恒定湿热 按GB/T2423.3中“试验Cab”的规定进行 受试产品在不工作条件下存放48h,严酷程度取表1 中对应产品说明书中规定的气候环境适应性级别的贮存运输湿热上限值,恢复时间为2h,并进行最后 检测 5.9.5振动 5.9.5.1 -般要求 按GB/T2423.10中“试验Fe”的规定进行 受试产品按工作位置固定在振动台上,进行初始检 测,受试产品在不工作状态下,按表2规定值,分别对3个互相垂直轴线方向进行振动 5.9.5.2初始振动响应检查 试验在给定频率范围内,在1个扫频循环上完成 试验过程中记录危险频率,1个试验方向上最多 不超过4个危险频率 5.9.5.3定频耐久 用初始振动响应检查中记录的共振频率进行定频试验,如果两种危险频率同时存在,则不得只选其 中一种 若在试验规定频率范围内无明显共振频率,或危险频率超过4个则不做定频耐久试验,仅做扫 频耐久试验 5.9.5.4扫频耐久 按表2给定频率范围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作为1次循环 按表2规定的循环次数进行,已做过 定频耐久试验的产品不再做扫频耐久试验 5.9.5.5最后振动响应检查 此项试验在不工作状态下进行,对于已做过定频耐久试验的受试试验样品应做此项试验 对于做 过扫频耐久试验的试验样品,可将最后1次扫频试验作为最后振动响应检查 本试验须将记录的共振 频率与初始振动响应检查记录的共振频率相比较,若有明显变化,应对受试试验样品进行修整,重新进 行该项试验 而这种修整必须在该批所有产品上进行 试验结束后,进行最后检测 5.9.6碰撞 按GB/T2423.6的规定进行 受试试验样品进行初始检测,安装时要注意重力影响,按表3规定 值,在不工作状态下,分别对3个互相垂直轴线方向各进行1次试验 试验后进行最后检测, 5.9.7冲击 按GB/T2423.5中“试验Ea”的规定进行 受试试验样品进行初始检测 安装时要注意重力影 响,按表4规定值,在不工作状态下,分别对3个互相垂直轴线方向进行冲击,冲击次数各为3次,试验 后进行最后检测 5.9.8运输包装件跌落 对受试试验样品进行初始检测,将运输包装件处于准备运输状态,按GB/T4857.2一2005中表1 13
GB/T29267一2012 中条件5规定进行预处理4h 按GB/T4857.5的规定和表5的规定值进行跌落,跌落要求为六面三 棱一角各跌落1次 试验后检查包装件的损坏情况,进行最后检测 5.10可靠性和寿命 5.10.1 可靠性 5.10.1.1 试验条件 本标准规定可靠性试验目的为确定产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可靠性水平,试验周期内综合应力规 定如下: 电应力;受试试验样品在输人电压标称值220V士22V变化范围内工作(直流供电产品电压变化 为士5%) 1个周期内各种条件工作时间的分配为;电压上限25%,标称值50%,电压下限25% 温度应力:受试试验样品在1个周期内由正常温度(具体值由产品说明书规定)升至表1中对应产 品说明书中规定的气候环境适应性级别的工作温度上限值再回到正常温度 温度变化率的平均值为 0.7C/min~1C/nmin或根据受试试验样品的特殊要求选用其他值 在1个周期内保持在上限和正 常温度的持续时间之比应为1;1左右 1!个周期称为1次循环,在总试验期间内循环次数不应小于3次 每个周期的持续时间应不大于 0.2m ma;可接受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电应力和温度应力应同时施加 5.10.1.2试验方案 按GBy/5080.7的规定进行,可靠性鉴定试验和可靠性验收试验的方案由产品说明书规定 在整 个试验过程中,应使受试试验样品处于加电状态 故障的判据和计人方法按附录B的规定,只统计关 联故障数 5.10.1.3试验时间 试验时间应持续到总试验时间及总故障数均能按选定的试验方案作出接收或拒收判决时截止 多 台受试试验样品试验时,每台受试试验样品的试验时间不得少于所有受试试验样品的平均试验时间的 半 5.10.2 寿命 选用满足3.4规定的打印媒体,采用印字率为11%~13%,连续打印,在达到产品说明书中规定的 打印头寿命值前,检查打印机能否正常工作 5.11有毒有害物质 按GB/T26125的规定进行 5.12能耗 按附录c规定的方法进行 质量评定程序 6.1 -般规定 产品在定型时设计定型,生产定型)和生产过程中应按本规定和产品说明书中的补充规定进行检 验,并应符合这些规定的要求 14
GB/T29267一2012 6.2检验分类 本标准规定的检验分为: 定型检验; a b)质量一致性检验 各类检验项目和顺序分别按表8的规定 若产品说明书中有补充的检验项目时,则应将其插人至 表8的相应位置 表8检验项目 质量一致性检验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定型检验 逐批检验 周期检验 外观和结构 4.2 5.2 功能和性能 4.3 5.3 4.4 电源适应性 5.4 电线组件 4.5 5.5 安全 4.6 5.6 电磁兼容 5.7 噪声 4.8 5.8 温度下限 4.9.1l 5.9.2 温度上限 4.9.1l 5.9.3 恒定湿热 4.9.1 5.9.4 振动 4.9.2 5.9.5 碰撞 4.9.2 5.9.6 冲击 4.9.2 5.9.7 4.9.3 5.9.8 运输包装跌落 可靠性 4.1o 5.10 必 必 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 4.11 5.11 能耗 4.12 5.12 注;“o”表示应进行的检验项目,“一”表示不进行检验的项目,“井”表示可选检验的项目 逐批检验、周期检验中安全试验,仅作抗电强度试验,接地连续性试验和接触电流试验 6.3定型检验 6. .3.1产品在设计定型和生产定型时均应进行定型检验 3.2定型检验由产品制造单位质量检验部门或产品制造单位委托国家认证认可管理委员会认 6d 可的检测机构负责进行 6.3. 3 定型检验中的可靠性鉴定试验的试验样品数根据产品批量,试验时间和成本确定,其余检验项 目的试验样品数量为2台 6.3.4定型检验中的可靠性试验故障判据和计算方法见附录B 除可靠性鉴定一项外,其他项目均按 以下规定进行;检验中出现故障或任一项通不过时,应停止试验;查明故障原因,提出故障分析报告,排 15
GB/T29267一2012 除故障,重新进行该项试验;若在以后的试验中再出现故障或某项通不过时,再查明故障原因,提出故障 分析报告,排除故障,并重新进行定型检验 6.3.5检验后应提交定型检验报告 逐批检验 批量生产或连续生产的产品,进行逐批全数交收检验 检验中,出现任一项不合格时,返修后可重 新进行检验 若再1次出现任一项不合格时,该产品判为不合格品 逐批检验中外观和结构、性能2个 检验项目,允许按GB/T2828.1进行抽样检验 若抽样检验,产品说明书中应规定抽样方案和拒收后 的处理方法 逐批检验由产品制造单位质量检验部门负责进行 6.5周期检验 连续生产的产品,每年至少进行1次周期检验 6.5.1 周期检验由产品制造单位质量检验部门或产品制造单位委托国家认证认可管理委员会认 6.5.2 可的检测机构负责进行 当订货方要求时,制造单位应提供该产品近期的周期检验报告 6.5.3周期检验试验样品应在逐批检验合格产品中随机抽取,其中的可靠性验收检验项目的试验样品 数根据产品批量、试验时间和成本确定,其余检验项目的试验试验样品数为2台 周期检验中可靠性试验的故障判定和计人方法见附录B,除可靠性验收试验外,其余项目的故 6.5.4 障处理按以下规定进行;检验中出现故障或任一项通不过时应查明故障原因,提出故障分析报告;经修 复后重新进行该项检验;之后,再顺序做以下各项试验,如再次出现故障或某项通不过,再查明故障原 因,提出故障分析报告,再经修复后,则应重新进行各项周期检验;在重新进行检验中又出现某一项通不 过的情况时,则判该产品通不过周期检验;经周期检验中的环境试验的试验样品,应印有标记,一般不应 作为正品出厂 6.5.5周期检验完成后,检测方应向被检测方提交检验报告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产品的标志应包括;产品名称,产品型号、产品技术规格说明,产品使用说明书、制造商信息或销售 商信息(针对进口产品、生产厂信息或产地信息(针对进口产品)、产品规范、产品认证标志、安全警示标 志或中文警示说明、生产日期、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包装储运标识,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说明等内 容 产品的标志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包装箱外应标有制造厂名称,产品型号,并喷刷或贴有“易碎物品”,“怕雨”“堆码层数极限”等运 输标志,运输标志应符合GB/T191的规定 产品包装的回收标志应符合GB18455的要求 7.4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的标识应符合S/T11364一2006的规定 包装箱应符合防潮、防尘、防震的要求,包装箱内应有装箱明细表、检验合格证,备附件及有关的随 机文件 7.6产品运输时应符合GB/T4798.2有关规定,包装后的产品应能用任何交通工具进行运输 在长 途运输时,不得装在敞开的船舱和车厢中,中途转运时不得存放在露天仓库中,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允 许和易燃、易爆、易腐蚀的物品混装,且产品不允许经受雨、雪或液体物质的淋袭和机械损伤 产品贮存时应存放在原包装盒(箱)内,仓库内不允许有各种有害气体,易燃,易爆的产品及有腐蚀 性的化学物品,并且应无强烈的机械振动、冲击和磁场作用 包装箱应垫离地面至少10cm,距墙壁、热 源,冷源,窗口或空气人口至少50cm 若无其他规定时,贮存期一般应为6个月 若在生产厂存放超 16
GB/T29267一2012 过6个月时,则应重新进行逐批检验 产品技术规格说明 产品技术规格说明中应包含以下内容 -最大打印宽度; 打印分辨率; 打印速度 打印方式 打印媒体类型及规格 通讯接口的类型 支持的编程语言和命令响应规范; 支持的码制; 支持的字符集; 支持的图像格式; 支持的驱动软件、应用软件 17
GB/T29267一2012 附 录A 规范性附录 试验样张 A.1条码符号 按图A.1示例设计条码符号实验样张 样张中至少包含2个完全相同的条码符号,1个与打印方 向平行,另1个与打印方向垂直,连同供人识别字符一起打印 对于层排式和矩阵式二维条码符号,如 果编码字符的个数超过50,供人识别字符可以不打印 样张的宽度应适合于被测产品的最大打印宽 度 条码符号的代码、码制以及相对位置可以做一定调整 应覆盖整个打印宽度,但在起始图形前和终 止图形后应留出空白区 打印寞度 测试参考数揪 打 直于打印方向故置的条妈种" :1312512379 图A.1 条码符号试验样张示例 A.2二维码符号 按图A.2示例设计二维码试验样张图形 样张中至少包含2个完全相同的二维码符号,1个与打 印方向平行,另1个与打印方向垂直,连同供人识别字符一起打印 对于层排式和矩阵式二维码符号 如果编码字符的个数超过50,供人识别字符可以不打印 样张的宽度应适合于被测产品的最大打印宽 度 应在符号周围留出空白区域 18
GB/T29267一2012 打印宽度 测试参考数据 谁直于打印方向教蛋的条码符号 图A.2二维码符号试验样张示例 19
GB/T29267一2012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故障定义和解释 B.1定义 按GB/T5271.14规定的故障定义,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均视为故障: a)受试试验样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出现1个或几个性能参数超过规定要求; b 受试试验样品在规定的应力范围内工作,由于机械零件、结构件的损坏或失灵,或出现了元器 件的失效,而使受试试验样品不能完成其规定的功能 B.2分类 B.2.1关联性故障 关联性故障是受试试验样品预期会出现的故障,通常都是由产晶本身条件引起的 它是在解释试 验结果和计算可靠性特征值时必需计人的故障 B.2.2非关联性故障 非关联性故障是受试试验样品出现非预期的故障,这类故障不是由产品本身条件引起的,而是试验 要求之外引起的,非关联性故障在解释试验结果和计算可靠性特征值时不计人 但应在试验中做记录 以便于分析与判断时参考 B.3关联性故障判据 B.3.1关联故障的判据原则 凡因受试样品本身的原因引起出错,以致于可能导致联机设备发生故障,或者受试样品本身的控制 功能和打印功能部分或全部失去,均判为关联故障 B.3.2关联故障的具体判据 判断依据如下 D按键开关1次产生2次以上的作用效果或无效果,应判为关联故障 凡需停机修理(包括焊接、,调整等)才能恢复受试样品功能,应判为关联故障; b e告警失灵,状态失控,应判为关联故麻; 多次重复性故障,发现后立即修复的,只算作1次关联故障,不修或不能修复的,发现即算1次 d 关联故障; 操作员无法排除的卡纸故障,判为关联故障 2o0
GB/T29267一2012 B.4非关联性故障判据 B.4.1非关联故障的判据原则 非受试产品本身的原因引起的故障,或不影响打印功能的故障,判为非关联故障 B.4.2非关联故障的具体判据 判断依据如下 a 凡不需要任何人工干预而能排除的故障,如采取了自动纠错措施 非连续或非周期性的偶然故障自动恢复,不足3次的偶然故障; b 指标灯不亮; c d)由于供电电源超过标准而引起的熔断丝断、电源过压或欠压保护; 联机时,由联机反映到受试样品中来的故障 诱发故障和误用故障 21
GB/T29267一2012 c 附 录 规范性附录 能耗的测量方法 C.1测试仪器精度 测试电源满足交流电压220V土22V,测试频率为50Hz士1Ha,总谐波失真小于或等于3% 电能表能够在最小20mw功率的水平上测量能耗,单位为焦(J. 功率计在1w的有用功功率读数时的分辨力为0.1w,且在电流小于或等于2A时的峰值因子大 于或等于5 时间测量应精确到2s C.2试验步骤 C.2.1试验前准备 如果被测试验样品的运行方式可以按顺序自动改变,在测试前需要进行多次试验性操作以确认完 全理解和记录了该试验样张的自动改变顺序 C.2.2关闭状态下的能耗及测量的持续时间 试验步骤如下 a)接通所有测试设备的电源并正确调整工作量程; 确认在测试期间电源打印符合要求,或调节交流稳压电源的打印使其满足要求 b 将被测试验样品连接到测试设备上;如果测试试验样张出厂时具备接口,则至少连接1个接 口 ,并且试验样张不得通过接口取得电能 d)检查被测试验样品是否正常工作; 将被测试验样品的电源开关设为“通”,5min后将开关设为“断”; f 测量试验样品的能耗及对应能耗测量的持续时间,能耗测量的持续时间应不小于10n min C.2.3睡眠状态下的能耗及测量的持续时间 试验步骤如下 a接通所有测试设备的电源并正确调整工作量程; 确认在测试期间电源打印符合要求,被测试验样品的运行状态正确; b 将被测试验样品连接到测试设备上;如果测试试验样品出厂时具备接口,则至少连接1个接 c) 口,并且试验样品不得通过接口取得电能; d)检查被测试验样品是否正常工作,并将所有用户调节装置设置在工厂缺省设置状态 将被测试验样品的电源开关设为“通”,待产品进人睡眠状态后开始测量,测量被测试验样品的 e 能耗,能耗测量的持续时间应不小于10min,记录能耗和测量的持续时间 功率计算方法 计算见式(C.1): 22
GB/T29267一2012 P= C.1 式中: -功率值,单位为瓦特(w); w 测量的能耗,单位为焦耳(J); 测量的持续时间,单位为秒(s) 23

热敏和热转印条码打印机通用规范GB/T29267-2012

一、规范简介

GB/T29267-2012是我国标准化组织在条码打印机方面制定的技术规范,它适用于热敏和热转印条码打印机。

该规范包括了条码打印机的基本定义、性能指标、测试方法等内容。其中,性能指标是指条形码质量、图像质量、打印速度、可靠性等方面的指标。

二、性能指标

1. 条形码质量:条形码质量是条形码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包括条形码的精度、对比度、清晰度等指标。

2. 图像质量:图像质量是指非条形码图像的质量,包括文字、图形等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3. 打印速度:打印速度是指条码打印机一定时间内打印的条码数量。

4. 可靠性:可靠性是指条码打印机在长期使用时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三、测试方法

1. 条形码质量测试:测试方法包括读码率测试、条形码精度测试、条形码对比度测试、条形码清晰度测试等。

2. 图像质量测试:测试方法包括图像清晰度测试、图像准确度测试等。

3. 打印速度测试:测试方法包括单张打印时间测试、实际打印速度测试等。

4. 可靠性测试:测试方法包括使用寿命测试、环境适应性测试等。

四、总结

GB/T29267-2012规范了热敏和热转印条码打印机的技术要求和测试规程,对于保证条码打印机的质量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使用条码打印机时,也要注意遵守该规范,以确保打印出的条码质量和可靠性。

和热敏和热转印条码打印机通用规范类似的标准

热敏变色防伪油墨

热敏纸

热转印色带通用规范

网屏编码防伪技术条件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网屏编码防伪技术条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网屏编码防伪技术条件的编号:GB/T29260-2012。网屏编码防伪技术条件共有33页,发布于2013-06-012012年第41号公告
数字投影机球幕投影鱼眼镜头技术条件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数字投影机球幕投影鱼眼镜头技术条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数字投影机球幕投影鱼眼镜头技术条件的编号:GB/T29297-2012。数字投影机球幕投影鱼眼镜头技术条件共有12页,发布于2013-06-012012年第41号公告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