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8754-2002

凹版印刷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

UV-excitationfluorecentanti-counterfeitingintaglioprintingink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凹版印刷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凹版印刷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的编号:GB/T18754-2002。凹版印刷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共有9页,发布于2003-01-012003-01-01实施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A17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87.080
  • 实施日期2003-01-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9页
  • 文件大小511.63KB

凹版印刷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


国家标准 GB/T18754一2002 凹版印刷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 UV-excitationfluorecentanti-counterfeiting intaglioprintingink 2002-06-13发布 2003-01-01实施 中华人民 共,和国 发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
GB/T187542002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分类与命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防伪力度评价 抽样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8754-2002 GB/T 前 言 防伪油堡是防伪技术产晶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应用领城极为广远,使用方式及类型较多 在已有国家标准GB/T170o1.1一1997(防伪油墨第1部分;紫外激发荧光油虽(胶版,凸版印刷)技术 条件的基础上,为了适应国内较为广泛使用的望料、纸张等常规凹版印刷所使用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 墨的需要,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防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北大德力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明天智光科技有限公司,天津云兴油墨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姚瑞刚、杜仲江、钱伟民、任乐
GB/T187542002 凹版印刷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凹版印刷用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防伪力度评价 抽样,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透用于在单色相多色四版印刷机上使用的紫外光激发费光油墨,.不包含雕刻凹版印刷的 油墨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 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迷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730--199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光和耐气候色牢度蓝色羊毛标准 GB3186--1982涂料产品的取样 GB/T13217.1一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颜色检验 GB/T13217.3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细度检验 GB/T3217.4一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粘度检验 GB/T13217.5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初干性检验 GB/T13217.7一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附着牢度检验 GB/T17001.1一1997防伪油墨第1部分;紫外激发荧光油墨(胶版、凸版印刷)技术条件 GB/T17004一1997防伪技术术语 QB/T20241994凹版复合塑料薄膜油墨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虽Uv-excitationtuorecentanti-coum unterteltingrintng ink 在254nrm(短波)或365nm(长波)紫外光激发下,在可见光(400nm800nm)范围内,发出荧光的 油墨 3.2 标样standardspecimen 按本标准规定制备的,用以比较紫外激发荧光油墨质量的样品 试样tested specimen 用于接受检验的紫外激发荧光油墨 无色或隐形荧光油墨colorlessorhiddenfluorecentprintingink 不含色料的紫外激发荧光油墨,在自然光下印(样)品外观为无色或仅有极浅的颜色
GB/T187542002 3.5 有色荧光油墨 fnuorecentprintingink color 含有色料的紫外激发荧光油墨,在自然光下印(样)品外观具有各种颜色 3.6 防伪力度anti-counter rfetingcapabiltygrade 识别真伪,防止假冒伪造功能的持久性与可靠程度.可按肪伪技术的仿制难度、防伪技术的类别,检 测手段的先进程度、保持防伪性能的最低时间等指标来进行评价.各种评价的等级可分为A.,B,c.D四 个等级,A级为最高级,D级为最低级 分类与命名 4.1产品按自然光下的表观颜色分为无色荧光袖墨和有色荧光油暴两种类型 42以上两种类型的紫外激发灾光油栗又可按被紫外激发的发光材料不同分为若干个品种,如含发效 色荧光材料的为无(有)色黄荧光油墨,含有发红色荧光材料的为无(有)色红荧光油墨等 44 .3 产品型号编制方式: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 -部分 第二部分 荧光强度最大发射波长的纳米数 激发波长 印剧方式 油墨颜色 拼音字母首字 阿拉伯数字(共三位 拼音字母首字 阿拉伯数字 C表示长波365nm A表示凹版印刷专用 无色或白色 红 D表示短波254nm 黄 蓝 绿 黑 注1:颜色代码按照印刷行业的惯例编制, 注2荧光强度最大发射波长用三位纳米数表示 产品编号可表示为;×××××X 示例 520 激发波长为365nm 产品荧光强度最大的发射波长为520nm 产品外观颜色为红色 -产品为凹版印刷专用 5 技术要求 依据GB/T17001.1一1997和QB/T2024--1994,产品的各项质量指标和性能必须符合表1的 规定 表1凹版印剧荧光油墨技术要求 指 序号 项目名称 近似标样 外观颜色 粘度 25s一70s <25um 细度 初干性 20~50
GB/T18754-2002 表1(续》 标 序号 项目名称 >85% 附着牢度 相对荧光强度 100士3% 与标样相差士3nm 发射波长(荧光强度最大 耐热性 >3级 耐热水性 >3级 >3级 10 耐乙醇性 耐汽油性 >3级 >F2级" 耐光性 12 F2的定义参见GB7301998 试验方法 6.1取样按GiB3186一1982规定的取样方法进行取样 6.2外观颜色按GB/T13217.1规定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 6.3粘度按GB/T13217.4规定的检验方法进行橡验 6.4细度按GB/T13217.3规定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 6.5初干性按(GB/T13217.5规定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 6.6附着牢度按GB/T13217.7规定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 6.7耐性检验按照GB/T17001.1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 6.8样品油墨的取样和标样制备按以下规定进行: 6.8.1取样 a盛样容器和取样器械包括: 盛样容器刻度玻璃瓶:200ml 涂料取样器200ml b取样方法为在室温条件下,选择适宜的取样器(参见GB3186一1982),从混合均匀的样品盛样 容器中,取出适量的样品 6.8.2标样和试样制备: n仪器和工具包括 -调墨棒;玻璃调墨棒; -取样器:GB3186一1982规定的适宜的取样器; 刮样丝棒;铜棒体(9士0.05)mm,长170mm,缠绕不锈钢丝部分长(100士0.50mm,钢丝 0.12mm, ,密列排绕,整齐无间脉 刮样纸和塑料薄膜;在254nm或365nm紫外光下不产生可见荧光的特种纸和塑料薄膜 b)样品制备如下 用适宜的取样器取得2mL.的标样或试样,滴在刮样纸和塑料薄膜上方,用刮样丝棒将油墨刮成如 图1所示的标准刮样,干燥5min后,将刮样裁切成10mm×30mm长方形,备用 6.8.3注意事项 a制备样品前,油墨要调匀. b薄膜厚度为30m45m,但要标样和试样保证一致厚度 c)测定时,标样和试样保证要在同一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 d刮样制备完成后,在室温下放置12h以上备用
GB/T18754-2002 恒温前后测定荧光强度时,尽量测定同一位置,测试条件应相同 e 凹版油墨的标准刮样 6.9相对荧光强度和发射波长的测定 6.g.1原理 紫外荧光油蟹的荧光强度是指在2354nm(短波)或355nm(长波)紫外光激发下,试样和标样在可 见光400nm~ 800n四范围内,发出荧光的强度进行比较,检验结果以百分数表示 本方法可分为目视 测试法和仪器测试法 紫外激发荧光油墨的最大发射波长是指在波长为254nm或365nm的紫外光照射下,紫外激发荧 光油墨刮样所发射出的可见光(400am一800nm)范围内,光谱中最大荧光强度蜂值所对应的波长,以 nm表示 6.g.2仪器和工具 调狸棒,取样器,刮样丝排,副样纸和塑科薄狱参照6.鼠.2)所述工具要求-检测仪器为通用奖光分 光光度计 6.g.3检验步骤: 将按瓦.8.2b)样品的制备方法所得到标样和试样的刮样,分别裁剪成符合仪器检测的尺寸,在同 -条件(仪器条件和强度设置)下,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分别测量其变光光谱中最大变光强度蟀值所对应 的波长即发射波长 按下式计算试样的相对荧光强度 s=(B/4)×100% 式中;S -试样相对荧光强度,百分数(标样为100%); -标样荧光强度 B-试样荧光强度 69.4评级方法; 考虑具体情况,果用目慨测试法和仪器测试法两种测试方法测试试样的相对荧光强度,对应相关评 级如表2所示: 目视测试法和仪器测试法的对应评级表 表2 耐性级别 目视结果 测试结果S S90% 5级 荧光无变化 4级 荧光稍有减刺 75%GB/T18754-2002 6.g.5检验报告 标明教发波长,发射波长,试样和标样相对黄光强度 防伪力魔评价 D级;仅采用一种长波或者短波激发的、单波段荧光的紫外激发防伪油墨 c级;呆用长波和短波激发相结合的,双波段荧光的紫外激发防伪油里 B级;采用-种波段荧光或者双波段焚光技术,并且与一种其他非荧光防伪手段(例如,热敏防伪技 术)结合的双功能紫外激发防伪油愚 A级;采用一种波段荧光或者双波段荧光技术,再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其他防伪技术结合,但其中 一种技术必须是智能机器识别助伪技术(例如,具有短被黄光.化学变色、智能枝加情相红外加密机器识 别等四种防伪技术)的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 抽样 8 8.1产品组批单机或一班一次投料完成的产品为一批 不合格产晶的判断每批产品按表1的要求检验,其中一项或一项以上技术指标不合格,则该批产 品为不合格批 8.2产品由生产单位检验部门按本要求进行检验,并保证所有出厂产品都符合本标准的技术指标;产 品应有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和保存注意事项等 产品按GB3186-1982涂料产品的取样方法进行取样,样品应分两份,一份密封备查另一份作 检验用样品 收货单位有权拨标准的规定.对产品进行检脸,如有不符合标准技术指标规定.收货方有权退货, 但对于供需双方有特殊约定的技术指标,以双方约定的指标值为准 8.5供需双方在产品质量上发生争议,由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执行仲裁检验 8.6检验分类如下 8.6.1颜色、细度.粘度相对荧光强度,发射波长,耐热性、耐光性七项指标为出厂检验项目 8.6.2表1所列的12项指标均为型式检验项目 本产品有下列情况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定型鉴定; b) 因产品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正常生产后,型式检验周期为半年一次; 特殊订作的产品; d 长期停产,恢复生产时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91可用密封良好的塑科桶或塑料瓶包装,再放人外包装箱中 9.2内包装中应注明 a)制造厂厂名、地址、电话; b) 产品名称; 商标; c 产品型号或标记和质量; d e)制造日期或生产批号; f)有效期限 g.3外包装箱上应注明 a外形尺寸、数量和质量;
GB/T187542002 b)制造厂厂名、地址; c商标; 出厂日期 d e)“不得倒置、易燃易爆"等标志; 颜色;说明或标志 ff 9.4产品不得露天存放,库房必须干燥、通风,常温,产品可堆放,须远离火源 g.5外包装箱应符合危险品运输的规定

日光激发变色防伪油墨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日光激发变色防伪油墨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日光激发变色防伪油墨的编号:GB/T18753-2002。日光激发变色防伪油墨共有8页,发布于2003-01-012003-01-01实施
防伪核技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防伪核技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防伪核技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的编号:GB/T18758-2002。防伪核技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共有9页,发布于2003-01-012003-01-01实施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