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7366-1998

矿物岩石的电子探针分析试样的制备方法

MethodsofmineralandrockspecimenpreparationforEPMA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矿物岩石的电子探针分析试样的制备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矿物岩石的电子探针分析试样的制备方法的编号:GB/T17366-1998。矿物岩石的电子探针分析试样的制备方法共有6页,发布于1998-12-011998-12-01实施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N33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37.020
  • 实施日期1998-12-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6页
  • 文件大小412.71KB

矿物岩石的电子探针分析试样的制备方法


国家标准 GB/T173661998 矿物岩石的电子探针分析试样的 制备方法 Methodsofmineralandrockspecimen preparationforEPMA 1998-12-01实施 1998-05-08发布 发布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标准
GB/T17366-1998 言 前 本标准尚无相应的国际标准参照,为首次制定的我国国家标难,本标准规定的各项准则,主要适用 于矿物#石等地质样品的电子探针分新前的试样制备,也适用于其他性质相近的样品,以保证电子探针 分析结果的质量 本标准由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地矿部矿床地质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剑雄
国家标准 矿物岩石的电子探针分析试样的 cB/T1366-1998 制备方法 Methodsofmineralandrockspecimen preparationforEPMA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各类矿物岩石等地质样品的电子探针定量分析用的标准样品和试样的通用制备方 法,其他性质相近的样品也可参照执行 引用标准 2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本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4930-93电子探针分析标准样品通用技术条件 GB/T15074一94电子探针定量分析方法通则 方法提要 本方法综合使用各种试样制备技术,包括切割包埋、研磨和镀膜等磨制过程,制备适用于电子探针 定量分析的光片、光薄片等试样 仪器和材料 4.1仪器 4.1.1真空镀膜仪 4.1.2超声波清洗装置 4.1.3偏反光显微镜及刻样器附件 4.1.4金刚石切片机 4 1.5磨片机 44 1.6模压机 417恒温烘箱 4.1.8万用表 42材料 42.1粘结材料,环氧树脂,三乙胖胺,电木粉,石愚粉,圆体导电胶.双面胶等 42.2磨料,如180目,400目,800目、1200目刚玉粉,氧化箭、氧化镁和金刚石抛光粉或抛光膏 42.3各种类狸的样品座;铜圈、载玻璃片,盖玻淌片等 4.2.4镀膜专用碳棒或碳纤维、银导电胶、碳导电胶 4.2.5无水乙醉、丙阴等试剂 98-12-实施 国家质置术监督局1998-05-08批准
GB/T17366-1998 试样制备的基本要求 5.1试样表面必须进行精细推光,在100倍反光显微镜下观察时能比较容易找到,0p四X50w四无麻 坑或囤痕的区域 5.2试样的大小应适于装入所用电子探针的样品座内 常用的光片尺寸小于20mmx20mmx ,常用的光薄片尺寸为26mmX500mm 10mm, 5.3试样表面应清洁,无磨料,尘埃等外来污染物质 5.4试样的导电性良好,不致影响分析结果,即试样吸收电流达到正常值 试样的制备方法 用作电子探针分析的矿物岩石试样按其原始形态可分为块状试样、颗粒试样、微细试样(粒径小于 Hm),按制备后形状特点,可分为普通光片,普通光薄片,、砂光片和粉末压片等几类,其制备方法有较 10 多的差异 6.1光片的制备 61.1主要适用于块状不透明矿物 6.1.2用金刚石切片机从样品上切下尺寸大小合适的块状试样,其通常大小为10mm×10mmx 10mm或20mm×20mm×10mm 为保证样品大小一致,也可将上述试样装于铜圈内或用电木粉、树 胶,困体导电胶等成型后进行研磨 613将上述试样进行粗磨,细磨、抛光直至制备成光片 613.1用180目刚玉粉或砂光盘进行祖磨 6.1.3.2用400目刚玉粉或砂光盘进行细磨 6.1.3.3用800目和1200目刚玉粉在骏璃板上进行精磨 6.1.34用粒度小于1m的金刚石研磨膏,或用CrO,和MgO微粉抛光数分钟,直至细微麻坑租擦 痕基本消失为止 6.1.3.5研磨好的光片放入无水乙醇或丙酮溶液中,用超声波清洗装置进行清洗,清除诸如磨料等的 污染 6.1.4对于松软和含水的块状试样,如粘土,大洋结核等,按以下步骤处理后,再按6.1.2加工 6.1.4.1在60C恒温烘箱内烘烤1~2h,或者进行低真空处理,以除去水分 1.4.2用环氧树脂胶等浸泡,为使环氧树脂胶较好地充填于块状试样的空隙中,应加逛至50~ 0c,或将其放入低真空容器内抽气 6.1.43将试样放在60C恒温烘箱内烘烤约4h,即可获得坚固的块状试样 6.1.5环氧树脂胶的配制 6.1.5.1配制比例;环氧树脂约85%,三乙醇胺约15% 1.5.2配制时必须将两者搅拌均匀,然后加温至50~60C,赶除气泡 或在加温后,将环氧树脂放入 6 低真空容器内除去气泡 1.5.3环氧树脂胶的固结速度以在60C恒温烘箱内烘烤约4h为宜 6 6.1.5.4在需要制备导电环氧树脂胶时,应加入20%的石愚粉 6.2光薄片的制备 6.21适用于透明矿物和岩石试样 6.2.2用金刚石切片机从块状试样上切下厚度约为12mm,大小约20mm×20mm的薄片,然后将 禅片按6.1.3的方法将薄片的一面磨平,抛光,并将此抛光面用6.1.5的方法配制的环氧树脂胶粘于较 玻璃片上,送入烘箱,烘烤约4h,使薄片固结于载玻璃片上 6.2.3将上述薄片的另一面用6.1.3的方法进行粗磨,细磨和抛光,使试样的厚度达到约304m厚,试
GB/T17366一1998 样表面光洁度达到光片的基本要求 6.2.4厚度可用试样本身的矿物干涉色来控制或用测厚仪直接测量 最常见矿物的干涉色:石英,一级 灰;长石一级灰;云母,二级蓝绿 6.3颗粒试样的制备 6.3.1适用于颗粒试样,包括形状各异的片状试样和纤维状试样 6.3.2颗粒试样可以制成光片或光薄片,即通常所称的砂光片或砂光薄片,其主要制备方法可参照6.1 和6.2的有关步骤进行,但必须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预处理 6.3.2.1对于粒度大小不尽相同的颗粒试样,应将试样置于同一平面上,如将颗粒试样先装于一很薄 的盖玻璃片上<厚约0.2mm),然后套上直径约1025mm的铜圈或塑料圈,并将铜圈内灌满环氧树 脂,烘烤固化后磨去盖玻璃片,即可获得一个所有颗粒基本在同一表面的试样块,用于制备砂光片或砂 光薄片 6.3.2.2为除去环氧树脂和颗粒样品中的吸附气体的影响,防止光薄片中气孔的大量出现,影响光薄 片的质量,在制样过程中应对环氧树脂和试样同时加热至60C或低真空抽气 6.3.2.3对于每个颗粒均要作分析的样品,在制样时应逐行分组编录 6.4微细试样的制备 6.4.1对于粒度大小为微米级的微细颗粒试样,应采用直搂压片法或熔融法 6.4.2直接压片法 6.421将微细颗粒试样在到瑞研钵或其他研磨器械中研磨至300目以下,使其粒度小于10pm,达 到微米级 6.42.2利用红外光谱仪或x光荧光光谱仪的压片机制片 常用的压力为1500kg/cm,为使压片表 面光滑,压头必需抛光 6.4.3熔融法,根据试样的性质和要求可分别选用真空熔融、空气中高温熔融,或用助熔剂熔融 分析位置的标定 在分析前必须对已制备好的试样进行显微镜观察,选择最佳的分析微区 7.1分析微区的选择 711被分新的驴物微区短径应大于百wm 7.1.2分折的微区应选择在表面平坦.无细敞包体和运离矿物晶界的部位 确定分析要求,包括分析元素的种类、探测极限和分析精度 Z.13 7.2分析位置的标定 7.2.1使用显微刻样器,标记大小约1一3 mm 或使用其他不易污染试样的方法作上标记 7.2.2对试样上的标记应作素描图,必要时应附显微照片 7.3将以上预观察结果进行认真编录 8 试样的镀膜 8.1用镀膜专用碳棒或碳纤维作导电膜材料 B.?镀碳前试样表面必须清洗干净 并作烘烤或较长时间的低真空下预抽真空处理 镀碳后的试样应 在干燥器内保存,并尽快进行分析 8.3碳膜厚约为20nm,即黄铜表面的干涉色显示为蓝紫色 8.4为了使各个标样和试样上的碳膜厚度达到要求并接近一致,应采取以下一些措施控制碳膜的厚 度: 8.4.1应使各个试样与蒸发源保持等距离 8.4.2标样与试样应同时镀膜,或在严格一致的条件下镀膜
GB/T17366一1998 8.4.3对不在同时镀膜的标样或试样,可用黄铜表面的干涉色达相同的蓝紫色来控制 8.4.4或选用白瓷色板上碳膜厚度已知的系列标准进行对比 8.5用万用电表检查镀膜导电性,在Ka量级上应有导电显示

金属与合金电子探针定量分析样品的制备方法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金属与合金电子探针定量分析样品的制备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金属与合金电子探针定量分析样品的制备方法的编号:GB/T17365-1998。金属与合金电子探针定量分析样品的制备方法共有4页,发布于1998-12-011998-12-01实施
汽车前、后端保护装置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汽车前、后端保护装置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汽车前、后端保护装置的编号:GB17354-1998采。汽车前、后端保护装置共有6页,发布于1999-01-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
标签
气象仪器 水文与水利仪器 海洋仪器 地球科学仪器 X射线、磁粉、荧光及其他探伤仪器 超声波与声放射探伤仪器 工艺试验机与包装试验机 力与变形测试仪器 机械振动、冲击设备与动平衡机 金属材料试验机 试验机与无损探伤仪器综合 真空检测仪表与装置 声学仪器与测震仪 实验室用玻璃、陶瓷、塑料器皿 实验室基础设备 实验室仪器与真空仪器综合 质谱仪、液谱仪、能谱仪及其联用装置 电化学、热化学、光学式分析仪器 色谱仪 物性分析仪器 物质成分分析仪器与环境监测仪器综合 缩微复印机械 照相机与照相器具 投影器、幻灯机 测试设备与检验片仪器 镜头 放映设备及其配件 制片设备 电影、照相、缩微、复印设备综合 光学设备 光学测试仪器 光学计量仪器 电子光学与其他物理光学仪器 放大镜与显微镜 望远镜、大地测量与航测仪器 光学仪器综合 电工参数检验及电源装置 综合测试系统 交直流电工仪器记录仪器 数字显示仪表 电能测量和负荷控制系统 电测模拟指示仪表 电工仪器、仪表综合 其他自动化装置 工业控制机与计算技术应用装置 自动控制与遥控装置 执行器 调节仪表 显示记录仪表 机械量仪表、自动称重装置与其他检测仪表 流量与物位仪表 温度与压力仪表 工业自动化与控制装置综合 卫生、安全、劳动保护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仪器、仪表用材料和元件 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