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8704-2008

结构用不锈钢复合管

Stainlesssteelcladpipesforstructuralpurpose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结构用不锈钢复合管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结构用不锈钢复合管的编号:GB/T18704-2008。结构用不锈钢复合管共有11页,发布于2008-11-012008-11-01实施,代替GB/T18704-2002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H48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77.140.75
  • 实施日期2008-11-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1页
  • 文件大小560.79KB

结构用不锈钢复合管


国家标准 GB/T18704一2008 代替GB/T187042002 结构用不锈钢复合管 Stainlesssteelcladpipesforstrueturalpurp0ses 2008-05-13发布 2008-11-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蹬委员会国家标准
GB/18704一2008 前 言 本标准代替GB/T18704一2002《不锈钢复合管》 本标准与GB/T18704一2002相比,主要变化 如下: 标准的名称修改为《结构用不锈钢复合管》; 调整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增加了不锈钢覆材的最小厚度; 修改了尺寸允许偏差; -增加了制造方法; 增加了力学性能规定; 增加了尺寸规格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和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新日钢制品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志坤,潘正海、黄颖,余庆文、蒲朝海、冉家华 本标准于2002年首次发布
GB/T18704一2008 结构用不锈钢复合管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结构用不锈钢复合管的分类、代号、尺寸,外形重量、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市政设施,车船制造、道桥护栏,交通护栏、铁路护栏,站台护栏、铁路接触网、建筑装 饰,钢结构网架、医疗器械,家具、一般机械结构部件用不锈钢复合管(以下简称复合管)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22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223. 5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还原型硅钼酸盐光度法测定酸溶硅含量 GB/T223.11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过硫酸铵氧化容量法测定铬量 GB/T223.23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丁二酮肪分光光度法测定镍量 GB/T223.58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亚呻酸钠-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量 GB/T223.59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锄磷钼蓝光度法测定磷量 GB/T223.68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管式炉内燃烧后碘酸钾滴定法测定硫含量 GB/T223.69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管式炉内燃烧后气体容量法测定碳含量 GB/T228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28一2002,eqIsO6892:1998) GB/T242 金属管扩口试验方法(GB/T242一2007,IsO8493:1998,IDT 金属管 GB/T244 弯曲试验方法(GB/T244一1997,eqvISO8491:1986) 金属管压扁试验方法(GB/T2462007,1so8492;1998,IDT) GB/T246 GB/T700碳素结构钢 GB912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薄钢板和钢带 GB/T2102钢管的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 不锈钢冷轧钢板 GB/T3280 GB/T12770机械结构用不锈钢焊接钢管 GB/T13793直缝电煤钢管 GB/T11253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冷轧钢板及钢带 术语和定义 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复合管eladpipes 基材(内层)采用碳素钢钢带,覆材(外层)采用不锈钢钢带,紧密包覆连续焊接成型的钢管 分类、代号 复合管按表面交货状态分为四种,状态名称及其代号如下: 表面未抛光状态SNB:; a
GB/T18704一2008 表面抛光状态SB D e)表面磨光状态SP 表面喷砂状态SS d) 4.2复合管按截面形状分为三种,形状名称及其代号如下 a)圆管R: b) 方管 s 矩形管Q. 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5.1尺寸及允许偏差 5.1.1复合管的尺寸规格应符合附录A和附录B的规定 经供需双方协商,可生产附录A和附录B 尺寸规格以外的钢管 5.1.2复合圆管的外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复合圆管的外径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表面交货状态 公称外径(D 允许偏差 25 士0.25 >25~40 士0.30 >4050 士0.35 抛光、磨光状态 5060 士0.40 SB,SP >60~70 士0.50 >70~80 士0.6o >80 士1%D 25 士0.30 未抛光、喷砂状态 >2550 士0.40 (sNB.s >50 士1.0%D .1.3复合管壁厚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规定 当需方未在合同中注明壁厚允许偏差级别时,壁厚的 允许偏差应符合普通级的规定 表2复合管壁厚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壁厚(S) 允许偏差高级 允许偏差普通级 >0.82.0 士0.10 士0.20 >2.03.0 士0.15 士0.30 士5%S >3.0 士10%S 55 .1.4覆材(外层)不锈钢的厚度应不小于0.4mm,覆材厚度允许偏差应符合GB/T3280的规定 5.2长度 5.2.1通常长度 复合管一般以通常长度交货,通常长度的范围为1000mm8000mm. 5.2.2定尺长度 根据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复合管可按定尺长度交货,其定尺长度允许偏差 为 mm
GB/T18704一2008 5.3外形 5.3.1复合管的每米弯曲度应符合如下规定 a)D<89.0mm,不大于1.5mm/m; D>89.0mm,不大于2.5mm/m b 5.3.2复合管不允许有明显的扭转 5.3.3复合管两端应与钢管轴线垂直,并应平整,不允许有毛刺 5 方管和矩形管 方管和矩形管的边长允许偏差由供需双方协商 5.5重量 5.5.1复合管按实际重量交货,也可按理论重量折算成长度交货 以理论重量交货时,每米理论重量 按公式(1)计算: W= 需[s(D-S)A十S.(D-2s-S)p门 T 式中 复合管的重量,单位为千克每米(k8/m); W D 复合管的外径,单位为毫米(mm); S 复合管覆材的壁厚,单位为毫米(n mm; S 复合管基材的壁厚,单位为毫米(mm); -复合管覆材的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分米(kg/dm'),不锈钢的密度按7.93kg/dm; p 复合管基材的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分米(kg/dm'),碳素钢的密度按7.85kg/dm 02 5.5.2方管和矩形管按实际重量交货 5.6标记示例 5.6.1覆材钢的牌号为06Cr19Ni10,基材钢的牌号为Q195,圆形截面,抛光状态,公称外径为25.4mm 壁厚为1.2mm,长度为6000mm定尺的复合管,其标记示例如下 06Cr19Nil0/Q19525.4×1.2×6000GB/T18704一2008 复合管以圆截面形状、抛光状态交货的,可不标注其代号 覆材钢的牌号为12Cl8N9,基材钢的牌号为Q235B,方形截面,喷砂状态,边长为30mm.壁厚 5.6.2 为1.4mmm,长度为6000mm定尺的方形复合管,其标记示例如下: 12Crl8Ni9/Q235BS.sS30×30×1.4×6000GB/T18704一2008 技术要求 6.1材料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 复合管的覆材材料采用牌号为0aC19Ni0,12C18N912C18Mn9N5N,13C17MnNiN的 6.1.1 不锈钢,其化学成分(熔炼分析)应符合附录C的规定 不锈钢覆材的力学性能应符合附录D的规定 6.1.2复合管的基材采用牌号为Q195,Q215,Q235的碳素结构钢,其化学成分应符合GB/T700的 规定 外径不小于25.4的圆形复合管,其碳素结构钢基材的力学性能应符合GB/T13793中相应牌号 钢管低硬状态的规定;外径小于25.4的圆形复合管,其碳素结构钢基材的力学性能应符合GB912或 GB/T11253中相应牌号钢板或钢带的规定 6.1.3经供需双方协商,复合管可选用其他牌号的材料制造 制造方法 圆形复合管应采用碳素结构钢钢带和不锈钢钢带连续焊接成型的方法制造,方形管和矩形管的制 造方法由生产厂自行选择
GB/T18704一2008 6.3圆形管的工艺性能 6.3.1压扁试验 外径大于22mm的圆形复合管应做压扁试验 压扁试验时,试样外径应压扁至复合管外径的1/3 焊缝应位于受力方向90°位置 压扁试验后,试样不允许出现裂缝或裂口 6.3.2弯曲试验 外径不大于22mm的复合管应做弯曲试验 弯曲试验弯曲角度应为90',弯心半径应为复合管外 径的3.5倍 弯曲试验后,试样弯曲处内侧面不允许有皱褶 6.3.3扩口试验 根据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圆形复合管应做扩口试验 扩口试验顶心锥度 应为60",试样外径应扩大管径的6% 扩口试验后,试样不允许出现裂缝或裂口 6.4表面质量 6.4.1复合管的外表面应清洁,不允许有裂纹、划伤,折叠,分层,氧化皮和明显的焊道缺陷 6.4.2复合管外表面粗糙度应符合如下规定 a)圆管外径不大于63.5mm时,其表面粗糙度应不低于R.0.8Am:; 圆管外径大于63.5mm时,其表面粗糙度应不低于R,1.6m: b 方形管和矩形管的表面粗糙度应不低于R,1.6m 试验方法 7.1每批钢管的检验项目和试验方法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钢管的检验项目、取样数量、取样方法及试验方法 序号 检验项目 取样数量(个 取样方法 试验方法 化学成分 GB/T20066 GB/T223 拉伸实验 GB/T2975 GB/T228 GB/T246 GB/T246 压扁试验 GB/T242 GB/T242 扩口试验 弯曲试验 GB/T244 GB/T244 外 观 逐根 目视 尺 寸 逐根 符合精度要求的量具 粗糙度 见7.2 注:覆材与基材的生产供应商提供的质量保证书中,其合格的化学成分与力学性能指标可被引用于本检验项目 复合管的表面粗糙度检验应取2根钢管,在其表面上用粗糙度测定仪进行测量,测量点应不少于 3处,也可用粗糙度标准样板或光亮度样板进行比对试验 检验规则 检查和验收 复合管的检查和验收由供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进行 需方有权在钢管上按本标准规定进行验收 组批规则 复合管应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 每批应由同一牌号,同一炉号基材与同一牌号同一炉号覆材复合 而成的,且为同一表面状态、同一尺寸规格的复合管组成 每批复合管的数量应不超过如下规定 外径不大于63.5mm时,不超过800根; b)外径大于63.5mm时,不超过500根
GB/T18704一2008 8.3取样数量 复合管的取样数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 复验与判定规则 复合管的复验与判定规则应符合GB/T2102的规定 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 复合管的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应符合GB/T2102的规定
GB/T18704一2008 附 录A 规范性附录 复合圆管尺寸规格 表A.1复合圆管尺寸规格(公称尺寸 单位为毫米 总壁厚 外径 6. 5 2.0 2.53.0 J 12." 15. 19 22.2 25. 31.8 38. 42. 48.3 50.8 57.0 63.5 76,3 80.0 87.0 89,0 102 108 l12 m 127 133 140o 159 165 18o 217 219 273 299 325 注:表中“”表示有产品 复合管的总壁厚也可根据用户需要,基材为0,4mm8.0mm,覆材为0,4mm0.8mm之间复合的管材
GB/18704一2008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复合方管、复合矩形管尺寸规格 表B.1复合方管、复合矩形管尺寸规格(公称尺寸 单位为毫米 总壁厚 形状 边长 6 o 1.51.6 2.02.2 5.o6.0 8.0 15×15 20×20 25×25 30×30 40×40 50×50 60×60 方 70×70 80×80 85×85 管 90×90 00×100 110×110 125×125 130×130 l40×140 170×17o 20×10 25×15 40×20 50×30 70×30 矩 80×40 形 90×30 l00×40 管 1l0×50 120×40 20×60 130×X50 130X70
GB/T18704一2008 表B.1续 单位为毫米 总 壁厚 形状 边长 0.8 2.0 6.0 8.0 4.04.5 140×60 140×80 150×50 50×70 l60×40 60×60 160X90 矩 170×5o 170×80 形 180×70 180×80 管 180×100 190×60 190×70 190×90 200×60 200×80 200×140 注:表中“”表示有产品 复合管的总壁厚也可根据用户需要,基材为0,4mm~8,0mm,覆材为0,4mm0.8mm之间复合的管材
GB/T18704一2008 c 附 录 规范性附录 钢的牌号及化学成分 表c.1钢的牌号及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统 序号数字 新牌号 旧牌号 Si Mn N Cr 代号 5.5o 3.50o 16.00 0.05 S3535012Crl7Mn6Ni5N1Crl7Mn6Ni5N 0.15 1.00 0.0500.030 7.50 5.50 18.00 0.25 7.50 4.00 17.000.05 S3545012Cl8Mn9Ni5N1Crl8Mn8Ni5N 0.15 0.0500.030 1.00 10,0 6,00 19,000.25 8.00 17.00 S30210 12Crl8Ni9 1Cr18Ni9 0.15 1.00 2.000.0450.030 0.10 10.0019.00 8.00 18.00 s 06Cr19Ni1o oCrl8Ni9 S30408 0.08 1.00 2.000,0450.030 1.0020.00 D 录 规范性附录 材料的力学性能 表D.1材料的力学性能 屈服强度R 抗拉强度R 断后伸长率A Rp.2/ 统一数 MPa MPa 序号 新牌号 旧牌号 字代号 不 于 小 S35350 12Cr17MnNi5N 1Crl7Mn6Ni5N 245 520 25 S35450 12Crl8Mn9Ni5N 1Crl8Mn8Ni5N 245 520 1Crl8Ni9 520 S30210 12Crl8Ni9 210 30 0Crl8Ni9 S30408 06Crl9Nil0 21o 520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减速器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减速器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减速器的编号:GB/T16444-2008。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减速器共有26页,发布于2008-11-012008-11-01实施,代替GB/T16444-1996,GB/T16446-1996
软磁铁氧体用四氧化三锰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软磁铁氧体用四氧化三锰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软磁铁氧体用四氧化三锰的编号:GB/T21836-2008。软磁铁氧体用四氧化三锰共有15页,发布于2008-11-012008-11-01实施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结构用不锈钢复合管

连续铸铁管

灰口铸铁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