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4461-2020

热双金属带材

Thermostatmetalstrip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热双金属带材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热双金属带材的编号:GB/T4461-2020。热双金属带材共有21页,发布于2021-01-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H58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77.140.99
  • 实施日期2021-01-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21页
  • 文件大小1.05M

热双金属带材


国家标准 GB/T4461一2020 代替GB/T44612007 热双金属带 Iherm0statmetalstrip 2020-06-02发布 2020-1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涯花警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4461一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4461一2007《热双金属带材》,与GB/T4461一2007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2007年版的第3章); -增加了热双金属牌号的表示方法,以温曲率标称值代替比弯曲标称值进行牌号表示(见第4 章); 修改了宽度允许偏差,宽度“>1225”的允许偏差由“士0.20”更改为“士0.10”,宽度 “>2550”的允许偏差由“士0.10”改为“士0.20”(见表1,2007年版的表1); 修改了热双金属组元合金成分,并调整为附录A(见8.1.2和附录A,2007年版的7.1.2); 修改了热敏性能指标,以温曲率为考核值,比弯曲为参考值(见8.3.1,2007年版的7.3.1); 修改了5J39110,5J2780,5J2880以及同电阻率不同组元层的A,B系列材料的温曲率和比弯 曲标称值(见表4,2007年版的表5) 增加了组元合金的电阻率数值(见附录B,2007年版的附录B); 增加了5J2209、5J2270、5J2370、5J2815、5J3405、5J3708、5J3810、5J3812、5J3815、5J2820、 5J3840等11个热双金属牌号及其性能和热处理制度(见表c.1,2007年版的表A.1). 本标准由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佛山通宝精密合金股份有限公司、海盐中达金属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 息标准研究院、宝钢特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霍志文、,吴汉民、,来燕、李国烽、王心禾、沈忆、张云恒、田玉新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4461一1984,GB/T4461-1992,GB/T4461-2007
GB/4461一2020 热双金属带材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热双金属带材的牌号表示方法、订货内容、尺寸,外形、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 验规则、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 本标准适用于制作温度控制温度补偿和温度指示装置中热敏感元件用的热双金属带材(以下简称 带材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986热双金属弹性模量试验方法 GB/T6146精密电阻合金电阻率测试方法 GB/T8364热双金属热弯曲试验方法 YB/T5242精密合金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热双金属 thermostatmetal 由两层或两层以上具有不同平均线热膨胀系数的金属或合金沿整个接触面牢固结合的用于热敏元 件的复合材料 注改写GB/T15o14 s,定义3.3.1 2008 3.2 组元层componentaloy 组成热双金属的各材料层的统称 根据材料层的特性和功能,分为主动层,被动层、中间层等 [GB/T15014一2008,定义3.3.2] 3.2.1 主动层aetivecomponentofthermostatmetal 热双金属中具有较大的平均线热膨胀系数值的组元层 注1:主动层又称为高膨胀层 热双金属受热发生弯曲变形时,主动层总处于凸面一侧 对主动层材料的基本要 求是平均线热膨胀系数大,组织稳定,与其他组元层材料结合时可焊性好,弹性模量值与被动层接近等 注2;改写(GBy/T150142008,定义3.3.5 3.2.2 被动层passivecomponentofthermostatmetal 热双金属中平均线热膨胀系数值比较小的组元层
GB/T4461一2020 注1,被动层又称为低膨胀层 热双金属受热发生弯曲变形时,被动层总处于凹面一侧 对被动层材料的基本要 求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平均线热膨胀系数值要小且材料组织要稳定 注2:改写GB/T15014一2008,定义3.3.4 3.3 比弯曲speeifiethermaldelleetion K 单位厚度的平直热双金属片,温度变化1C时,沿纵向中心线所产生的曲率变化之半 比弯曲K的表达式为 1/R K=1/2/;一 式中 K 比弯曲,单位为每摄氏度(C-'): 热双金属片厚度,单位为毫米(mm); 热双金属片平直时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热双金属片弯曲时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 t2 R 热双金属片弯曲时曲率半径,单位为毫米(mm) 注:改写GB/T15014一2008,定义3.3.7 3.4 温曲率nesity 单位厚度的热双金属片,每变化单位温度时的纵向中心线的曲率变化 温曲率F的表达式为 F=》.(1/R一1/R/(一 式中 温曲率,单位为每摄氏度(-1); F 热双金属片厚度,单位为毫米(mm); 热双金属片的初始测量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 热双金属片的终了测量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 热双金属片在初始测量温度时试样纵向中心线的曲率半径,单位为毫米(mm); R 热双金属片在终了测量温度时试样纵向中心线的曲率半径,单位为毫米(mm). R 注:改写GB/15014一2008,定义3.3.9. 3.5 弹性模量elasticmodlusofthermostatmeta E 在热双金属弹性极限内,应力与相应的应变之比 热双金属弹性模量E的计算式为: 6 8 E=4PL/f 式中 E 热双金属弹性模量,单位为帕(Pa); 负荷,单位为牛顿(N): 试样测试长度,单位为毫米(n mm;
GB/4461一2020 挠度变量平均值,单位为毫米(mm); A 试样宽度,单位为毫米(mm); -试样厚度,单位为毫米(mm). 注,改写GB/T15014一2008,定义3.3.12 牌号表示方法 热双金属牌号采用阿拉伯数字“5",汉语拼音字母“"(“精”字汉语拼音“jing”的首位字母)与温曲 率、电阻率数值相结合的方法表示 字母“]”后两位数字表示温曲率标称值的整数(单位为10-"/C); 其后两位或三位数字表示电阻率标称值的整数(单位为4Qcm),不足两位用数字“o”补齐,“o”放在第 三位 其结构形式如下 x_xxx 5J:代表热双金属 两位或三位数字:表示电阻率标称值 两位数字表示温曲率标称值 5 订货内容 按本标准订货的合同或订单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 本标准编号; b 产品名称 牌号; c d 尺寸(见第6章); 重量 e f 标记(见第7章); 交货状态(见8.2); g h)热敏性能按温曲率及其精度级别见8.3.1及表4); 结合强度试验I或I(见8.3.2); 特殊要求(如8.1.3,8.3.3). 尺寸和外形 6.1尺寸及允许偏差 带材尺寸及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定尺供货应在合同中注明
GB/T4461一2020 表1带材尺寸及其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厚 度 宽 度 长度" 公称尺寸 公称尺寸 允许偏差 公称尺寸 允许偏差 允许偏差" 0.100.25 士0.08 士0,010 12 >0.25~0.50 >12~25 士0.10 士0,015 >0.500.95 >25~50 士0.2o 士0.020 500 0l0 >0.95~1.50 士0.025 >50 0l.0 >1.50~3.00 士0,030 在厚度公差带不变的情况下,根据需方要求,并在合同中注明,允许按负偏差供货 长度尺寸允许偏差只适用于定尺供货 6.2外形 6.2.1带材的组元层间应结合牢固,不应有分层,边缘裂口 6.2.2带材不应有严重扭曲 6.2.3带材每米镰刀弯应不大于3 mm 6.2.4带材的纵向和横向曲率半径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带材的纵向和横向曲率半径 单位为毫米 纵向曲率半径 横向曲率半径 钢带公称厚度 干 不 小 150 200 250 200 标记 热双金属带材的被动层应有与牌号相对应的连续标记 如果有其他要求或不需要标记时应在合同 中注明 技术要求 8 8.1牌号、组元层及特性 8.1.1热双金属的牌号、组元层合金牌号及热双金属主要特性见表3 8.1.2组元层合金的化学成分参见附录A,膨胀系数及电阻率参见附录B 8.1.3根据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可供应表3牌号以外的带材
GB/T4461一2020 表3牌号、组元层及特性 组元层合金牌号" 序号 新牌号 旧牌号" 主要特性 主动层 中间层 被动层 Mn72Ni10Cul8 5J39110 5J20110 Ni36 高敏感、高电阻、中低温用 Mn75Ni15Cul0) Mn72Nil0Cul8 Ni36 5J28140J14l40 中敏感,高电阻,中低温用 Mn75Ni15Cul0 Mhn72Ni10cal8 5J28120 5J15120 Ni45Cr6 中敏感、高电阻、中低温用 (Mn75Ni15Cul0) Ni22Cr3 中 敏感、中电阻、中低温用 Ni36 5J2780 5J1480 5J258o 5J138o Ni19Mn7 Ni34 中敏感,中电阻、中低温用 5J2880 5J158o Ni20Mn6 Ni36 中敏感、中电阻、中低温用 5J2613 5J1413 Cu62Zn38 Ni36 中敏感、低电阻,高导热 5J2616 5J1416 Cu62Zn38 Ni36 中敏感、低电阻、高导热 N 5J1817 5J1017 Ni36 中敏感、低电阻、中低温用 1C 5J2270 Ni22Cr3 Ni42 中敏感、中电阻、较高温用 5J2370 Ni20Mn6 Ni42 中敏感,中电阻、较高温用 5070 Ni19Crl1 5J1970 Ni42 中敏感、中电阻、较高温用 12 13 5J1356 5J0756 Ni22Cr3 Ni50 低敏感、中电阻、高温用 14 5J1306A Ni20Mn6 5J2606 Cu Ni36 中敏感电阻系列中低温用 15 5J2506 5J1306B Ni22Cr3 Cu Ni36 中敏感、电阻系列、中低温用 16 5J2709 5J1309A Ni20Mn6 Cu N36 中敏感、电阻系列、中低温用 17 5J2609 5J1309B Ni22Cr3 Cu Ni36 中敏感、电阻系列、中低温用 中敏感、电阻系列、中低温用 18 5J271l 5J1411A Ni20Mn6 Cu Ni36 5261m 5J1411B Ni22Cr3 Ni36 cu 中敏感、电阻系列,中低温用 9 20 5J2815 Ni20Mn6 Ni36 cu 中敏感电阻系列,中低温用 221 5J2817 5J1417A Ni20Mn6 Cu Ni36 中敏感电阻系列中低温用 22 5J2617 5J1417B Ni22Cr3 Cu Ni36 中敏感、电阻系列、中低温用 23 5J2520 5J1320A Ni20Mn6 NiCu N36 中敏感电阻系列,中低温用 24 5J2320 5J1320B Ni22Cr3 NiCu Ni36 中敏感、电阻系列、中低温用 2 Ni 中敏感,电阻系列中低温用 N3s 5J1325A 5J2625 Ni20Mn6 26 5J2425 5J1325B Ni22Cr3 Ni36 N 中敏感电阻系列,中低温用 27 5J2630 5J1430A Ni20Mn6 Ni36 Ni 中敏感电阻系列中低温用 28 5J2530 5J1430B Ni22Cr3 Ni36 中敏感、电阻系列、中低温用 Ni 29 5J1433.A Ni20Mn6 5J2733 Ni Ni36 中敏感、电阻系列、中低温用 30 5J2533 5J1433B Ni22C3 Ni Ni36 中敏感、电阻系列、中低温用
GB/T4461一2020 表3续) 组元层合金牌号" 序号 新牌号 旧牌号 主要特性 被动层 主动层 中间层 51435A Ni20Mn6 Ni Ni36 5J2735 中敏感、电阻系列、中低温用 31 5J2535 Ni22Cr3 32 5J1435B Ni36 Ni 中敏感电阻系列中低温用 33 5J27405J1440A Ni20Mn6 Ni Ni36 中敏感电阻系列、中低温用 34 5J2640 5J1440B Ni22Cr3 Ni Ni36 中敏感、电阻系列中低温用 35 5J2845 5J1445A Ni20Mn6 Ni Ni36 中敏感、电阻系列、中低温用 中敏感,电阻系列,中低温用 36 5J2645 5J1445B Ni22Cr3 Ni Ni36 Ni20Mn6 Ni36 Ni 中敏感,电阻系列中低温用 37 5J2850 5J1450A 5J2650 Ni22Cr3 Ni36 5J1450B Ni 中敏感,电阻系列,中低温用 38 39 5J2855 5J1455A Ni20Mn6 Ni36 Ni 中敏感电阻系列中温低用 5J2655 5J1455B Ni22Cr3 Ni Ni36 40 中敏感电阻系列中低温用 4l 5J2209 Ni20Mn6 Cu Ni42 中敏感、电阻系列、较高温用 42 5J3405 Mn72Nil0Cul8 Cu Ni36 高敏感、电阻系列、中低温用 高敏感,电阻系列,中低温用 43 5J3708 Mn72Ni10Cul8 Cu Ni36 Mn72Ni1d Ni36 c Cu 高敏感,电阻系列、中低温用 5J3810 ul8 Mn72Ni10Cul8 Ni36 可J3812 高敏感、电阻系列,中低温用 45 Cu 46 5J3815 Mn72Ni10Cu18 Cu Ni36 高敏感、电阻系列、中低温用 47 Mn72Ni10Cul8 高敏感、电阻系列中低温用 5J3820 Ni36 Cu 48 5J3840 Mn72Nil0Cul8 Cu" Ni36 高敏感、电阻系列中低温用 49 5J2075 5J1075 Nil6Crl1 Ni20Co26Cr8 中敏感、耐蚀、高强度 50 5J2085 5J1085 Mnl5Nil0Cr Ni36Nb 中敏感、耐蚀、高强度 后缀字母A.B分别表示被动层相同,主动层不同但温曲率和电阻率整数值相同的两种热双金属牌号 允许采用括号内的合金 8.2交货状态 带材一般以冷轧状态成卷或直条交货 具体交货状态应在合同中注明 8.3性能 8.3.1带材试样经热处理后的温曲率应符合表4的规定,推荐的热处理制度参见附录C 温曲率允许 偏差级别I或I)应在合同中注明 8.3.2带材的电阻率和结合强度应符合表4中的规定 结合强度试验I或I)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选择一种 8.3.3根据需方要求,并在合同中注明,可测量带材试样经热处理后的弹性模量,其弹性模量值应符合 表4的规定 8.3.4根据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可供应表4规定性能以外的带材
GB/T4461一2020 3 3 8 C 0 s 岛 盟 良 盛 部 料 8 泾 急 员 堡 S 盛 x 器 区 名 吗 三 C 夏 8 意 誉 + 寸 8 删 uo 营 警 拙 坚 9 s 9 回 上 二
GB/T4461一2020 器 8 S8 B 2 K 当 料 5 泾 员 坚 S x 爸 必 必 鸣 长 贾 家 查 隔 寸 怅 中 夏 益 商 a n 崇 一 紧 8 品 上lh 电 品 8 8 苏 " 品 " 5 了 3 5 3 5 品
GB/4461?2020 2 8 3 3 8 8 0 s ? 8 ? g x ? E x ? C ? uo ? ? G 2 M d 8 O 3 ?
GB/T4461一2020 8.4表面质量 带材表面应光滑,不准许有裂纹、气泡、剥落、锈斑、严重划伤和有害的斑点,毛刺应不超过厚度允许 偏差之半 试验方法 9.1尺寸、外形 带材的尺寸、外形用能满足精度要求的量具检查 9.2温曲率 温曲率试验和试样制备按GB/T8364的规定进行,试样的热处理制度参见附录C g.3电阻率 电阻率试验按GB/T6146的规定进行,试样尺寸见表6 亦可采用精度不低于0,05级的电桥或精 度不低于0.03级的电位差计测量 g.4弹性模量 弹性模量试验和试样制备按GB/T5986的规定进行,试样尺寸见表6 试样的热处理制度参见附 录C 9.5结合强度 g.5.1试验方法I 试验方法I为反复弯断试验(见图1),试样尺寸见表6 反复弯曲至断裂,目视观察其结合部位 状态 9.5.2试验方法I 9.5.2.1 扭转 试样尺寸见表6 扭转试验时用夹具将试样在距两端约为5mm处夹紧,以试样不松动为宜 公 称厚度小于1mm的试样,其扭转次数为;两夹具之间的距离(即扭转间距)除以15mm所得的整数值; 公称厚度不小于1mm的试样,其扭转次数为;两夹具之间的距离(即扭转间距)除以30mm所得的整 数值 按所得的次数扭转,然后再按同样的次数反向扭转(扭转360`)为一次.目视观察结合部位的 状态 g.5.2.2反复弯曲 试样尺寸见表6 反复弯曲试验示意图见图1 用半径等于表5规定的与试样厚度相对应的r圆 弧形金属夹具将试样夹紧 将试样向一方弯曲90"(称为第一次弯曲),随后再使试样复原(称为第二次 弯曲) 以同样方式将试样反向弯曲90°称为第三次弯曲),随后再使试样复原(称为第四次弯曲,用 目视观察结合部位状态 9.5.2.3弯曲 试样尺寸见表6 弯曲试验是用半径等于表5中的规定的与试样厚度相对应的r 圆狐形金属夹 10
GB/T4461一2020 具将试样夹紧,将试样向一方弯曲90",然后将试样向外移动约10 mm,将试样反向弯曲90",用目视观 察此时试样弯曲处的状态 2次 4次 次 1次 说明 拔杆; 试样; -试样厚度; -拔杆距离; -弯曲圆弧半径(反复弯断,反复弯曲试验为ri,弯曲试验为re. 图1反复弯断、反复弯曲、弯曲试验示意图 表5弯曲圆弧半径 单位为毫米 弯曲圆弧半径r 试样厚度1 拔杆距离h 1.0士0.1 0.5士0.1l 25 0.3 >0.3一0.5 2.5士0.1 1.2士0.1 30 >0,51.0 5.0士0.1 2.5士0,1 35 >l.0~1.5 7.5士0.2 4.0士0,2 40 >1.5~3.0 10.0士0.2 5,0士0,2 50 9.6表面质量 带材的表面质量用目视检查 9.7 试样尺寸 试验用试样尺寸见表6 11
GB/T4461一2020 表6试样尺寸 单位为毫米 试样尺寸 试临项目 厚度 测试长度 总长度 宽度 带材厚度 100 150 电阻率p 150 10 反复弯断 带材厚度 100 扭转 带材厚度 反复弯曲 带材厚度 150 弯曲 带材厚度 150 10检验规则 10.1检查和验收 带材的质量检查和验收由供方质量监督部门进行 10.2组批规则 带材应按批提交检验与验收 每批应由同一牌号,同一炉号、同一尺寸和同一交货状态的热双金属 带材组成 0.3取样数量及取样部位 带材的检验项目的取样数量和取样部位见表7 表7带材的检验项目取样数量和取样部位 取样数量 取样部位 序号 检验项目 试验方法 尺寸和外形 在成品取样 逐卷(或张 见9,1 不同卷(或张)带材,公称厚度小于0.6mm的带材,在半 温曲率 2个/批 成品上取样;公称厚度不小于0.6mm的带材,在带材上 见9.2 取样 电阻率 见9.3 2个/批 不同卷(或张)带材 平行轧制方向的任意部位取样,不同卷(或张)带材,公 弹性模量 2个/批 见9,4 称厚度小于0.6mm的带材,在半成品上取样;公称厚度 不小于0.6mm的带材,在带材或半成品上取样 结合 反复弯断 2个/批 强度I 在带材平行轧制方向的任意部位取样,不同卷或张 扭转 见9,5 带材 结合 反复弯曲 6个/批 强度I 弯曲 见9.6 表面质量 逐卷(或张在成品取样 12
GB/T4461一2020 10.4复验和判定规则 10.4.1温曲率、电阻率、弹性模量和结合强度检验结果不合格时,允许从同一批带材中再取双倍数量 的试样进行不合格项目的复验,复验结果若有一个试样不合格时,则该批带材判为不合格 10.4.2尺寸,外形和表面质量不合格时,则按卷或逐张)判为不合格 允许供方对不合格带材逐卷 或逐张)修理,合格者交货 11 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 带材的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应符合YB/T5242的有关规定 13
GB/T4461?2020 R 5 S T e 14
GB/4461?2020 8 5 ? n 7 15
GB/T4461一2020 录 附 B 资料性附录) 热双金属组元合金的平均线热膨胀系数和电阻率 表B.1给出了热双金属组元合金的平均线热膨胀系数和电阻率 表B.1热双金属组元合金的平均线热膨胀系数和电阻率 平均线热膨胀系数 电阻率 10-6/ 序号 合金牌号 4Qem 25100 25200C Mn72Nl0Cul8 25.2 165178 >26.2 Mn75Nil5Cul0 25.2 >26.2 160一180 Ni20Mn6 >18.0 >19.0 74.0~82.0 Ni22Cr3 习 =18.8 74.082.0 >17.8 Ni22Cr3L >17.8 >18.8 74.0~82.0 Ni19Crl1 >l5.4 >17.0 73.083.0 Ni19Mn7 >17,2 18.,0 76,0~82,0 Cu62Zn38 6.87.4 >18,0 >18.5 Mnl5Ni10Crlo 15.5 75.,095.0 >15.0 n 1o Ni16Crl 1m Ni20Co26Cr8 12 Ni45Cr6 >l4.0 >14.5 88.097.0 13 Ni50 10.8 10.8 39.043.0 59.0~67.0 14 Ni42 6.0 5,8 Ni36 15 <1.9 <2.7 77.084.,0 Ni34 77.086.0 16 3.0 5.6 1r Ni36Nb4 s6.0 <6.0 80,0~90,0 N 18 12.713.8 12.9~14.0 8.18.8 Cu 16.5~17.9 1.7~1.9 19 16.8~18.2 16
GB/4461一2020 附录 C (资料性附录) 推荐的热处理制度 表C.1给出了测量热双金属温曲率和弹性模量用试样推荐的热处理制度 表C.1推荐的热处理制度 推荐的热处理制度 序号 新牌号 旧牌号 处理温度 保温时间 冷却方式 5J39110 5J20110 26028o 5J28140 5J14140 260280 5J28120 5J15120 260280 5J2780 5J1480 300320 300~320 5]2580 5J1380 5J2880 5J1580 300~320 5J2613 5Jl413 180200 52616 5J1416 180200 5J1817 5J1017 300~320 10 5J227o 300一320 11 5J2370 300~320 12 5J1970 5J1070 380~400 13 5J1356 5J0756 400420 250270 5J2606 12 5J1306A 空冷 15 5J2506 250~270 5J1306B 16 5J2709 5J1309A 250~270 17 52609 5J1309B 250270 18 5J2711 5J14l1A 250270 19 5J261l 5J14llB 250270 20 5]2815 250270 J1417A 250~270 21 5J2817 22 250270 5J2617 5J14171 23 52520 5J1320A 300320 24 5J2320 5J1320B 300320 5J2625 J1325A 300~320 25 26 5J2425 5J1325B 300~320 27 5J2630 J1430A 300~320 17
GB/T4461一2020 表C.1(续 推荐的热处理制度 序号 新牌号 旧牌号 处理温度 保温时间 冷却方式 28 5J2530 5J1430B 300~320 29 5J2733 5J1433A 300~320 30 5J2533 5J1433B 300320 31 5J2735 5J1435A 300320 32 5J2535 5J1435B 300320 51274 33 740 300320 5J1440A 34 300~320 5J2640 5J1440B 35 5J2845 5J1445A 300320 36 5J2645 5J1445B 300320 37 5J2850 5J1450A 300320 38 5J2650 5J1450B 300320 12 5J1455A 39 5J2855 300320 空冷 40 5J2655 5Jl1455B 300320 25027o 5J2209 41 42 5J3405 250270 43 5J3708 250~270 44 5J3810 250~270 45 5J3812 250~270 46 5J3815 250270 47 250270 5J3820 250~270 5J3840 48 5J2075 5J1075 400一420 49 分 5J2085 5J1085 300~320 18
GB/T4461一2020 考文献 参 [1]GB/T15014一2008弹性合金、膨胀合金,热双金属、电阻合金物理量术语及定义

热双金属带材GB/T4461-2020

热双金属带材是一种由两种不同金属制成的带状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机械性能,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规范热双金属带材的生产和使用,我国制定了最新的标准——GB/T4461-2020。

该标准主要围绕着热双金属带材的定义、分类、技术要求等方面展开,并且对于其生产过程中的检验、试验方法也有明确的规定。根据该标准,热双金属带材的铜层和铝层应当保持良好的结合力和平整度,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不得出现剥离现象。

同时,该标准还规定了热双金属带材的尺寸允许偏差、表面质量、包装等方面的要求。这些规定对于生产和使用热双金属带材的企业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热双金属带材作为一种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材料,其品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因此,企业应该认真遵守GB/T4461-2020标准的要求,加强生产工艺控制,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总之,GB/T4461-2020标准的出台将会对于我国热双金属带材的生产和使用产生积极的影响,并且可以促进企业提高产品品质,推动工业生产的发展。

和热双金属带材类似的标准

热双金属带材

热双金属带材

绿色产品评价快递封装用品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绿色产品评价快递封装用品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绿色产品评价快递封装用品的编号:GB/T39084-2020。绿色产品评价快递封装用品共有12页,发布于2020-10-01
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7部分:工业机器人技术条件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7部分:工业机器人技术条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7部分:工业机器人技术条件的编号:GB/T5226.7-2020。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7部分:工业机器人技术条件共有42页,发布于2021-01-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