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5589-2013

显微煤岩类型分类

Classificationofmicrolithotype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显微煤岩类型分类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显微煤岩类型分类的编号:GB/T15589-2013。显微煤岩类型分类共有4页,发布于2014-05-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D26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73.040
  • 实施日期2014-05-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4页
  • 文件大小213.20KB

显微煤岩类型分类


国家标准 GB/15589一2013 代替GB/T155891995 显微煤岩类型分类 lassifieationofmicroithotype 2013-12-17发布 2014-05-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I15589g一2013 前 言 本标准根据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55891995《显微煤岩类型分类》 与GB/T155891995相比,无技术变化. 本标准由煤炭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矿业大学(北京)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肖文钊、张秀仪,金奎励、潘治贵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55891995
GB/I15589g一2013 显微煤岩类型分类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显微煤岩类型的分类原则,显微煤岩类型,显微矿化类型和显微矿质类型的分类 本标准适用于烟煤和低变质程度的无烟煤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588烟姻煤显微组分分类 分类原则 显微煤岩类型是显微组分的自然共生组合,其最小厚度为50pm或最小覆盖面积为0 mX An )pm,以其中的显微组分组(或显微组分)出现的数量(体积分数)等于或大于5%确定 它可包含小于 50n 20%的矿物如黏土、石英、碳酸盐)或小于5%的硫化物矿物 如果矿物含量超过上述数量,则按显微 组分与矿物的比例不同分别称为显微矿化类型或显微矿质类型 显微煤岩类型分类 显微煤岩类型的划分见表1 表1显微煤岩类型分类 显微煤岩类型 显微组分组的体积分数 单组分组类型 微镜煤 镜质体>95% 微壳煤 壳质体>95% 微惰煤 惰质体>95% 双组分组类型 微亮煤 镜质体壳质体)>95% 微暗煤 惰质体十壳质体)>95% 微镜惰煤 镜质体惰质体)>95% 三组分组类型 微三合煤 镜质体十壳质体十惰质体)>95% 注1;双组分组类型和三组分组类型中,其中任一显微组分组的体积分数大于或等于5% 注2:根据需要可将各种显微煤岩类型按显微组分及其含量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亚类型
GB/T15589一2013 显微矿化类型分类 显微矿化类型的分类见表2. 表2显微矿化类型分类 显微矿化类型 矿物种类 煤中矿物的体积分数,9/% 微泥质煤 黏土 20

显微煤岩类型分类GB/T15589-2013

在GB/T15589-2013标准中,显微煤岩被定义为煤成岩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岩石。这些岩石主要由一种或多种煤质组分构成,可以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和描述。

根据显微煤岩的颗粒大小、颜色、透明度等指标,GB/T15589-2013标准将显微煤岩分为了6类:

  • 无定形物:主要由煤质胶体物质和少量的沥青质组成,呈黑色或棕黑色,无明显颗粒结构。
  • 有机晶粒岩:由大量的有机质晶粒和较少量的泥质、矿物质组成,呈深黑色或棕黑色,具有良好的层状结构。
  • 晶体质岩:由晶体状的有机质和较少量的泥质、矿物质组成,呈深黑色或棕黑色,具有块状或层状结构。
  • 粘土质岩:主要由黏土矿物质和有机质组成,呈淡灰色或浅黄色,具有明显的层状结构。
  • 夹杂物:主要由非有机物质和煤质构成,形态不规则,颜色多样。
  • 复合岩:由两种及以上显微煤岩组成,比例不一定相等。

以上6类显微煤岩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各自的特点和用途。通过对显微煤岩类型的分类,可以更加准确地描述和认识各种煤岩,为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烟煤显微组分分类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烟煤显微组分分类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烟煤显微组分分类的编号:GB/T15588-2013。烟煤显微组分分类共有11页,发布于2014-05-01
实验室仪器和设备常用文字符号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实验室仪器和设备常用文字符号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实验室仪器和设备常用文字符号的编号:GB/T30096-2013。实验室仪器和设备常用文字符号共有76页,发布于2014-05-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