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6276-2018

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

Lithiumionbatteryforelectricalenergystorage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的编号:GB/T36276-2018。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共有53页,发布于2019-01-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F19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27.180
  • 实施日期2019-01-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53页
  • 文件大小3.16M

以图片形式预览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

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


国家标准 GB/T36276一2018 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 Lithiumionbatteryforeleeriealenerystorage 2018-06-07发布 2019-0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36276一2018 次 目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术语定义和符号 规格 ** 技术要求 检验规则 -+ 15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附录A(规范性附录) 17 试验方法 附录B资料性附录试验数据记录表 35
GB/36276一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力储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5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比亚 迪锂电池有限公司、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调峰调频发电公司、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银隆 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 司、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山东圣阳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官亦标、惠东、刘家亮,黄世霖、江文锋、胡娟、李勇琦、廖云浩、陈翔、祭惠群 钟国彬、卢世刚、张娜、张瑞、隋延波、刘超群、张红波、戴伟杰、唐玲、邹友生、张俊英、袁中直、李海军、 陈满、汪免伶、魏增福、谈作伟、王志军
GB/36276一2018 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的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91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术语、定义和符号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电池单体 cell 实现化学能和电能相互转化的基本单元,由正极、负极、隔膜、电解质,壳体和端子等组成 3.1.2 电池模块batterymodule 由电池单体采用串联,并联或串并联连接方式,且只有一对正负极输出端子的电池组合体,还宜包 括外壳、管理与保护装置等部件 3.1.3 cluster 电池簇btery 由电池模块采用串联,并联或串并联连接方式,且与储能变流器及附属设施连接后实现独立运行的 电池组合体,还宜包括电池管理系统、监测和保护电路、电气和通讯接口等部件 3.1.4 电池管理系统 batterymanagementsystem 监测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信息,并对电池的状态进行管理和控制的装置 3.1.5 标称电压 nominalvoltage 标志或识别一种电池或一种电化学体系的适当的电压近似值 3.1.6 ratedchargingpower 额定充电功率 在规定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下,电池可持续工作一定时间的充电功率
GB/T36276一2018 3.1.7 额定放电功率 rateddischarginmgpower 在规定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下,电池可持续工作一定时间的放电功率 3.1.8 额定功率ratedpower 在规定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下,电池可持续工作一定时间的功率,包括额定充电功率、额定放电 功率 3.1.9 能量型电池 energytypebattery 根据高能量应用需求设计,以大于1小时率额定功率工作的电池 3.1.10 功率型电池 powertypebattery 根据高功率应用需求设计,以小于或等于1小时率额定功率工作的电池 3.1.11 初始化充电intialchare 在规定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下,使电池的充电状态初始化的过程 3.1.12 初始化放电initialdischarge 在规定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下,使电池的放电状态初始化的过程 3.1.13 额定充电能量ratedcharthgenery 在规定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下,初始化放电的电池以额定充电功率充电至充电终止电压时的充电 能量 3.1.14 rateddischargingenergy 额定放电能量 在规定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下,初始化充电的电池以额定放电功率放电至放电终止电压时的放电 能量 3.1.15 额定充电容量ratedchargingcapacity 在规定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下,初始化放电的电池以额定充电功率充电至充电终止电压时的充电 容量 3.1.16 额定放电容量rateddiseharsimgcapaety 在规定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下,初始化充电的电池以额定放电功率放电至放电终止电压时的放电 容量 3.1.17 初始充电能量intalcharting" energy 电池在规定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下测得的充电能量 3.1.18 初始放电能量initialdischargimgenery 电池在规定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下测得的放电能量
GB/36276一2018 3.1.19 初始充电容量initialchargingcapaeity 电池在规定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下测得的充电容量 3.1.20 初始放电容量 initialdischargingcapacity 电池在规定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下测得的放电容量 3.1.21 yetfieteney 能量效率 energy" 在规定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下,电池的放电能量与充电能量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 3.1.22 倍率充放电ratecharging/aiseharging 在规定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下,以额定功率的倍数对电池进行充放电的方式 3.1.23 etentiorateofenerRy 能量保持率 在规定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下,电池的充电能量,放电能量分别与初始充电能量、初始放电能量的 比值,用百分数表示 3.1.24 能量恢复率 rrecoveryrateofenergy 电池储存后,在规定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下测得的充电能量、放电能量分别与初始充电能量、初始 放电能量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 3.1.25 质量能量密度 gravimetrieenerydensilty 在规定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下,电池的初始充电能量、初始放电能量分别与电池质量的比值 3.1.26 体积能量密度 oumetrieenergdensity 在规定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下,电池的初始充电能量、初始放电能量分别与电池体积的比值 3.1.27 壳体ease 将电池单体内部部件封装并防止与外部直接接触的保护部件,是电池单体的容器 3.1.28 起火 fire 电池任何部位发生持续时间大于1s的燃烧,火花及拉弧不属于燃烧 3.1.29 爆炸explsin 电池壳体破裂,伴随剧烈响声,且有固体物质等主要成分抛射 3.1.30 漏液 leakage 电池内部液体泄漏到电池壳体外部 3.1.31 热失控thermalrunaway 电池单体内部放热反应引起不可控温升的现象
GB/T36276一2018 3.1.32 热失控扩散thermalrunawaydifusion 电池模块内的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触发与其相邻或其他部位的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的现象 3.1.33 绝热温升adiabatietemperatrerise 电池单体处于绝热环境中,由其内部产生或从外部吸收的热量使电池单体温度升高的现象 3.2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n;电池的额定充电小时率,其数值等于电池的额定充电能量/额定充电功率,并应从下列数值中选 取:8、42、1、0.5、0.25 ;电池的额定放电小时率,其数值等于电池的额定放电能量/额定放电功率,并应从下列数值中 选取;8、4、2、1,0.5,0.25 C;n小时率初始充电容量,单位为Ah 小时率初始放电容量,单位为Ah ;1 小时率额定充电容量,单位为Ah Cm C出;”'小时率额定放电容量,单位为A h E;n小时率初始充电能量,电池单体的单位为wh,电池模块的单位为kwh,电池簇的单位 为kwh或Mwh E;n'小时率初始放电能量,电池单体的单位为wh,电池模块的单位为kwh,电池簇的单位 为kW h或Mw h E:;n小时率额定充电能量,电池单体的单位为w h,电池模块的单位为kw h,电池簇的单位 为kwh或Mw h E山';”'小时率额定放电能量,电池单体的单位为w h,电池模块的单位为kw h电池簇的单 位为kwh或Mwh P;n小时率额定充电功率,电池单体的单位为W,电池模块的单位为kW,电池簇的单位为kW 或Mw P';n'小时率额定放电功率,电池单体的单位为w,电池模块的单位为kw,电池簇的单位为kw 或Mw ;基于初始充电能量的质量能量密度,单位为wh/kg Z' ;基于初始放电能量的质量能量密度,单位为w h/kg w'l: we;基于初始充电能量的体积能量密度,单位为w h/L w;基于初始放电能量的体积能量密度,单位为wh/L 规格 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的规格信息应采用易识别易读取的编码或文本形式标示于产品外观或铭 牌,规格的标识应符合下列规则:
GB/36276一2018 Li-Level-EES-Pw-Pu-E-Ee 额定放电能量 额定充电能量 额定放电功率 额定充电功率 标称电压 电力储能用 层级CelModuleCluster 锂离子电池 示例1: 锂离子电池单体,电力储能用,标称电压3.2V,额定充电功率80w.额定放电功率160w,额定充电能量320wh. 额定放电能量300w h,标识为;Li-Ccel-EES3.2V-80w-160w-320w h300w h 示例2 锂离子电池模块,电力储能用,标称电压48V,额定充电功率1.5kw,额定放电功率3kw,额定充电能量6kwh, 额定放电能量5.8kwh,标识为:LiModule-EES48V-1.5kw-3kw-6kwh-5.8kwh 示例3: 锂离子电池簇,电力储能用,标称电压650V,额定充电功率250kw,额定放电功率500kw,额定充电能量 h,额定放电能量950kwh.标识为LiClusterEEs650” MW V20kwa0kw1Mw.hsi0kw" S 技术要求 5.1 -般要求 5.1.1外观 5.1.1.1电池单体 外观应无变形及裂纹,表面应干燥、平整无毛刺,无外伤、无污物,且标识清晰、正确 5.1.1.2电池模块 外观应无变形及裂纹,表面应干燥,无外伤、无污物,排列整齐,连接可靠,且标识清晰.正确 5.1.1.3电池簇 设备、零部件及辅助设施外观应无变形及裂纹,表面应干燥、无外伤、无污物,排列整齐,连接可靠, 且标识清晰、正确 5.1.2极性 5.1.2.1电池单体 端子极性标识应正确、清晰 5.1.2.2电池模块 端子极性标识应正确,清晰
GB/T36276一2018 5.1.3外形尺寸及质量 5.1.3.1电池单体 外形尺寸、质量应与电池单体技术规格数据一致 5.1.3.2电池模块 外形尺寸、质量应与电池模块技术规格数据一致 5.2电池单体性能 5.2.1基本性能 5.2.1.1初始充放电能量 电池单体初始充放电能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aa 初始充电能量不小于额定充电能量; b 初始放电能量不小于额定放电能量 能量效率不小于90%; c 试验样品的初始充电能量的极差平均值不大于初始充电能量平均值的6%; d 试验样品的初始放电能量的极差平均值不大于初始放电能量平均值的6% 5.2.1.2倍率充放电性能 电池单体倍率充放电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能量型电池单体倍率充放电性能 a 2P、2P条件下充电能量相对于P、P条件下充电能量的能量保持率不小 于95%; 2P 2P条件下放电能量相对于P、P山条件下放电能量的能量保持率不小 于95% 4P条件下充电能量相对于P、P,条件下充电能量的能量保持率不小 4P 于90%; 4 4P 条件下放电能量相对于尸、P条件下放电能量的能量保持率不小 于90% P和P条件下能量效率不小于90% 5 6 2P和2Pd条件下能量效率不小于85%; 4P和4P条件下能量效率不小于80% b 功率型电池单体倍率充放电性能 条件下充电能量相对于P、P 条件下充电能量的能量保持率不小 2P 于90%; 2P 、2P 条件下放电能量相对于Pm、Pd条件下放电能量的能量保持率不小 于90%; 4P、4P条件下充电能量相对于P、P条件下充电能量的能量保持率不小 于87% 44P、4P条件下放电能量相对于Pm、P,d条件下放电能量的能量保持率不小
GB/36276一2018 于87%; .和尸 条件下能量效率不小于0% 5 P 2P和2P条件下能量效率不小于86% 6 77 4P和4PL条件下能量效率不小于80% 5.2.1.3高温充放电性能 电池单体高温充放电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充电能量不小于初始充电能量的98% a b 放电能量不小于初始放电能量的98% 能量效率不小于90% c 5.2.1.4低温充放电性能 电池单体低温充放电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能量型电池单体低温充放电性能 a 充电能量不小于初始充电能量的80%; 放电能量不小于初始放电能量的75%; 33 能量效率不小于75% b 功率型电池单体低温充放电性能 1充电能量不小于初始充电能量的65%; 22 放电能量不小于初始放电能量的60% 33 能量效率不小于75% 5.2.1.5绝热温升 应提供绝热条件下电池单体不同温度点对应的温升速率数据表,且应提供根据记录的试验数据作 出的温度-温升速率曲线 5.2.1.6能量保持与能量恢复能力 5.2.1.6.1室温能量保持与能量恢复能力 电池单体室温能量保持与能量恢复能力应符合下列要求 能量保持率不小于90% 充电能量恢复率不小于92% b 放电能量恢复率不小于92% 5.2.1.6.2高温能量保持与能量恢复能力 电池单体高温能量保持与能量恢复能力应符合下列要求 能量保持率不小于90%; 充电能量恢复率不小于92% b 放电能量恢复率不小于92%
GB/T36276一2018 5.2.1.7储存性能 电池单体储存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充电能量恢复率不小于90%; a D)放电能量恢复率不小于90% 5.2.2循环性能 5.2.2.1能量型电池单体循环性能 能量型电池单体循环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循环次数达到1000次时,充电能量保持率不小于90%; a b 循环次数达到1000次时,放电能量保持率不小于90% 5.2.2.2功率型电池单体循环性能 功率型电池单体循环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循环次数达到2000次时,充电能量保持率不小于80% a b循环次数达到2000次时,放电能量保持率不小于80% 5.2.3安全性能 5.2.3.1 过充电 将电池单体充电至电压达到充电终止电压的1.5倍或时间达到1h.不应起火、爆炸 5.2.3.2过放电 将电池单体放电至时间达到90min或电压达到0V,不应起火,爆炸 5.2.3.3短路 将电池单体正、负极经外部短路10min,不应起火、爆炸 5.2.3.4挤压 将电池单体挤压至电压达到0V或变形量达到30%或挤压力达到(13士0.78)lkN,不应起火、爆炸 5.2.3.5跌落 将电池单体的正极或负极端子朝下从1.5m高度处自由跌落到水泥地面上1次,不应起火、爆炸 5.2.3.6低气压 将电池单体在低气压环境中静置6h,不应起火、爆炸、漏液 5.2.3.7加热 将电池单体以5C/min的速率由环境温度升至(130士2)并保持30min,不应起火、爆炸 5.2.3.8热失控 触发电池单体达到热失控的判定条件,不应起火、爆炸
GB/36276一2018 5.3电池模块性能 5.3.1基本性能 5.3.1.1 初始充放电能量 电池模块初始充放电能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初始充电能量不小于额定充电能量; b 初始放电能量不小于额定放电能量; c 能量效率不小于93%; d 试验样品的初始充电能量的极差平均值不大于初始充电能量平均值的7% 试验样品的初始放电能量的极差平均值不大于初始放电能量平均值的7% e 5.3.1.2倍率充放电性能 电池模块倍率充放电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能量型电池模块倍率充放电性能 2P.2P 条件下充电能量相对于尸.、尸条件下充电能量的能量保持率不小 于95% ,2P条件下放电能量相对于P、P, 条件下放电能量的能量保持率不小 2P rc 于 95%; 4P条件下充电能量相对于P,、P条件下充电能量的能量保持率不小 于 90%; 4P, 条件下放电能量相对于P,、P条件下放电能量的能量保持率不小 4P 于90% P,和P条件下能量效率不小于93% 5 2P和2P条件下能量效率不小于91% 6 4P和4P,条件下能量效率不小于88% 77” 功率型电池模块率充放电性能 b 2P、2尸条件下充电能量相对于P、P条件下充电能量的能量保持率不小 于92% ,2P条件下放电能量相对于P、P条件下放电能量的能量保持率不小 2P CN 于 92%; 4P 条件下充电能量相对于P、P条件下充电能量的能量保持率不小 父 90%; 4P条件下放电能量相对于尸、P条件下放电能量的能量保持率不小 rCN 于90% P 和Pl条件下能量效率不小于92%; 5 2P和2尸l条件下能量效率不小于88% 6 77 4P和4P条件下能量效率不小于82% 5.3.1.3高温充放电性能 电池模块高温充放电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充电能量不小于初始充电能量的98%; b)放电能量不小于初始放电能量的98%;
GB/T36276一2018 能量效率不小于90% 5.3.1.4低温充放电性能 电池模块低温充放电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能量型电池模块低温充放电性能 充电能量不小于初始充电能量的80%; 1 放电能量不小于初始放电能量的75%; 能量效率不小于75% b 功率型电池模块低温充放电性能 1 充电能量不小于初始充电能量的65%; 22 放电能量不小于初始放电能量的60% 3 能量效率不小于75%. 5.3.1.5能量保持与能量恢复能力 室温能量保持与能量恢复能力 5.3.1.5.1 电池模块室温能量保持与能量恢复能力应符合下列要求 能量保持率不小于90% a b 充电能量恢复率不小于92%; 放电能量恢复率不小于92% 5.3.1.5.2高温能量保持与能量恢复能力 电池模块高温能量保持与能量恢复能力应符合下列要求 能量保持率不小于90% a b) 充电能量恢复率不小于92% 放电能量恢复率不小于92% c 5.3.1.6储存性能 电池模块储存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充电能量恢复率不小于90% a 放电能量恢复率不小于90% b) 5.3.1.7绝缘性能 按标称电压计算,电池模块正极与外部裸露可导电部分之间电池模块负极与外部裸露可导电部分 之间的绝缘电阻均不应小于1000Q/V 5.3.1.8耐压性能 在电池模块正极与外部裸露可导电部分之间电池模块负极与外部裸露可导电部分之间施加相应 的电压,不应发生击穿或闪络现象 5.3.2循环性能 5.3.2.1能量型电池模块循环性能 能量型电池模块循环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10
GB/36276一2018 循环次数达到500次时,充电能量保持率不小于90%; a b 循环次数达到500次时,放电能量保持率不小于90% 5.3.2.2功率型电池模块循环性能 功率型电池模块循环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循环次数达到1000次时,充电能量保持率不小于80% a 循环次数达到1000次时,放电能量保持率不小于80% b 5.3.3安全性能 5.3.3.1 过充电 将电池模块充电至任一电池单体电压达到电池单体充电终止电压的1.5倍或时间达到1h,不应起 火、爆炸 5.3.3.2过放电 将电池模块放电至时间达到90min或任一电池单体电压达到0V,不应起火,爆炸 5.3.3.3短路 将电池模块正、负极经外部短路10min,不应起火,爆炸 5.3.3.4挤压 将电池模块挤压至变形量达到30%或挤压力达到13土0.78)kN,不应起火、爆炸 5.3.3.5跌落 将电池模块的正极或负极端子朝下从1.2m高度处自由跌落到水泥地面上1次,不应起火,爆炸 5.3.3.6盐雾与高温高湿 5.3.3.6.1在海洋性气候条件下应用的电池模块应满足盐雾性能要求,在喷雾-贮存循环条件下,不应 起火、爆炸、漏液,外壳应无破裂现象 5.3.3.6.2在非海祥性气候条件下应用的电池模块应满足高温高湿性能要求,在高温高湿贮存条件下, 不应起火、爆炸、漏液,外壳应无破裂现象 5.3.3.7 热失控扩散 将电池模块中特定位置的电池单体触发达到热失控的判定条件,不应起火.,爆炸,不应发生热失控扩散 5.4电池簇性能 5.4.1初始充放电能量 电池簇初始充放电能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初始充电能量不小于额定充电能量 a b)初始放电能量不小于额定放电能量 能量效率不小于92% c 5.4.2绝缘性能 按标称电压计算,电池簇正极与外部裸露可导电部分之间、电池簇负极与外部裸露可导电部分之间 11
GB/T36276一2018 的绝缘电阻均不应小于1000Q/V 5.4.3耐压性能 在电池簇正极与外部裸露可导电部分之间电池簇负极与外部裸露可导电部分之间施加相应的电 压,不应发生击穿或闪络现象 检验规则 6.1检验分类和检验项目 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试验,检验分类和检验项目应符合表1的规定,试验方法见附录A 表1检验分类和检验项目 试验样品 序号 试验项目 出厂检验 型式试验 外观检验 极性检测 外形尺寸和质量测量 初始充放电能量试验 倍率充放电性能试验 高温充放电性能试验 低温充放电性能试验 绝热温升试验 能量保持与能量恢复能力试验 电池单体 10 储存性能试验 1 循环性能试验 12 过充电试验 过放电试验 13 14 短路试验 15 挤压试验 16 跌落试验 17 低气压试验 18 加热试验 19 热失控试验 外观检验 极性检测 外形尺寸和质量测量 电池模块 初始充放电能量试验 倍率充放电性能试验 高温充放电性能试验 12
GB/36276一2018 表1(续 试验样品 序号 试验项目 出厂检验 型式试验 低温充放电性能试验 能量保持与能量恢复能力试验 储存性能试验 1o 绝缘性能试验 11 耐压性能试验 12 循环性能试验 电池模块 13 过充电试验 过放电试验 15 短路试验 16 挤压试验 17 跌落试验 18 盐雾与高温高湿试验 19 热失控扩散试验 外观检验 初始充放电能量试验 电池簇 绝缘性能试验 耐压性能试验 注:O表示可根据出厂时是否以电池簇为产品形态来选择 6.2出厂检验 每一批产品出厂前应进行出厂检验,出厂检验要求和样品数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出厂检验要求和样品数量 序号 检验项目 要求(章条号 试验方法(章条号) 样品抽样比例 外观检验(电池单体、 5.1.1.1,5.1.1.2 A.2.1, 100% 5.1.1.3 A.3.1,A.4. 电池模块、电池簇 极性检测 5.1.2.1,5,1.2.2 A.2.2,A.3.2 100% 电池单体、电池模块 外形尺寸测量 5.1.3.2 A.3.3 GB/T2828.1S4级标准 (电池模块 初始充放电能量试验 5.2.1.l,5.4.l A.2.4,A.4.2 GB/T2828.1l级标准 电池单体、电池簇) 13
GB/T36276一2018 6.3型式试验 6.3.1需进行型式试验的情形 有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型式试验 新产品投产; aa b) 厂址变更; c 停产超过一年后复产; d)结构、工艺或材料有重大改变; e 合同约定 6.3.2型式试验要求和样品数量 型式试验要求和样品数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型式试验要求和样品数量 试验样品序号 试验项目 要求(章条号 试验方法(章条号》 样品数量及编号 外观检验 5.1.l.1 A.2.1 极性检测 5.1.2.1 A.2.2 1井28井 外形尺寸和质量测量 5.1.3.l IA.2.3 初始充放电能量试验 5.2.1.1 AA.2.4 倍率充放电性能试验 5.2.1.2 A.2.5 5.2.1.3 AA.2.6 1井,2# 高温充放电性能试验 IA.2.7 低温充放电性能试验 5.2.l.4 5.2.1.5 lA.2.8 绝热温升试验 3井、4井 A.2.9.1,A.2.9.2 5井,6井、7井,8# 能量保持与能量恢复能力试验 5.2.1.6 电池单体 储存性能试验 5.2.1.7” 10 A.2.10 9井、l0井 11 l循环性能试验 5.2.2 IA.2.11.1或A.2.11.2 1l井、,12# 过充电试验 12 A,2.12 13#、14# 5.2.3.l 13 过放电试验 5.2.3.2 A.2.13 15井、,16# l4 17井、l8井 短路试验 5.2.3.3 A.2.14 15 挤压试验 5.2.3.4 A.2.15 19井、20井 16 跌落试验 [A.2.16 21井,22# 5.2.3.5 17 5.2.3.6 lA.2.17 23井,24# 低气压试验 18 加热试验 5.2.3.7 A.2.18 25井,26# lA.2.19 27井、28井 19 热失控试验 5.2.3.8 14
GB/36276一2018 表3(续 试验样品序号 试验项目 要求(章条号) 试验方法(章条号) 样品数量及编号 外观检验 5.1.1.2 IA.3.1 极性检测 5.1.2.2 IA.3.2 1井8井 外形尺寸和质量测量 5,l.3.2 A.3.3 初始充放电能量试验 5.3.l.l IA3." 5.3.1.2 A.3.5 倍率充放电性能试验 高温充放电性能试验 5.3.1.3 IA.3.6 井 低温充放电性能试验 5.3.1.4 A.3.7 能量保持与能量恢复能力试验 53.1.5 IA.3.8.1l、A.3.8.2 2井、3# A.3.9 4# 储存性能试验 5.3,1,6 电池模块 绝缘性能试验 10 5.3,1.?" A.3.10 5井 1 耐压性能试验 5.3.1.8 lA.3.1 6井 5.3.2 7井 循环性能试验 A.3.12.1或A.3.12.2 1 过充电试验 53.3.1 IA.3.13 井 1 14 A.3.14 过放电试验 5.3.3.2 2井 15 短路试验 5.3.3.3 A.3.15 3井 16 挤压试验 53.3,4 A.3.16 4井 跌落试验 17 5,3.3.5 IA.3.17 5井 盐雾与高温高湿试验 A.3.18.1或A.3.18.2 6井 18 5,3.3,6 5.3.3,7" A.3.19 1 热失控扩散试验 8井 外观检验 5,1.1.3 A.4.1 初始充放电能量试验 5.4.1 A.4.2 电池簇 井 绝缘性能试验 5,4.2 IA.4.3 耐压性能试验 5.4.3 A,4,4 注型式试验共需电池单体28个,电池模块8个,电池簇1个,试验样品出厂日期建议为试验开始前3个月 以内 6.3.3判定规则 型式试验中,所有试验样品进行的试验项目全部满是要求,则判定为型式试验合格;若有1个试验 样品或1项试验项目不满足要求,则判定为型式试验不合格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7.1标志 产品上应有下列标志: 制造商名称; a 15
GB/T36276一2018 b 产品标识; e 制造日期; d 商标; e 极性符号; fD 警示标识; 高压电、防触电标识; 8 h 重心、堆叠、向上、小心轻放标志 7.2包装 产品包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产品有外包装包装后放置在干燥防尘防潮、防振的包装箱内;外包装箱上标志包括;“小心 a 轻放”“向上"“防雨"“防晒"“重心"“堆码层数极限"“禁止翻滚”以及“第九类危险品标识”;重量 超过50kg以上时,包装外箱上有“重心标识”;包装储运图示标志符合GB/T191的规定; b 包装箱上信息包括.品名、型号、数量、地址、邮编;执行标准编号;净重和毛重 包装箱内随机文件包括,装箱单,产品合格证,产品使用说明书,出厂 c 检验报告 7.3运输 产品运输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产品包装成箱后再运输,运输过程中电池的荷电状态为20%一50%或符合指定要求 a) 运输过程中防止剧烈振动、冲击、挤压,防止日晒雨淋,不得倒置; b 在装卸过程中,轻搬轻放,严防摔掷、翻滚、重压 c 7.4储存 产品储存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产品宜以40%一50%荷电状态储存在环境温度为5C一35C,相对湿度不大于95%的清洁、 a 干燥及通风良好的室内; b产品储存时不得倒置,并避免机械冲击和重压; 产品储存时不受阳光直射,避免与腐蚀性介质接触,远离火源及热源 c d 从出厂之日起,每贮存6个月宜按指定要求补充电 16
GB/36276一2018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试验方法 A.1试验条件 A.1.1试验环境 试验环境应符合下列要求 除另有规定外,试验应在相对湿度<90%、大气压力为86kPa一106kPa的环境中进行; a b 试验场地应具备完善的消防和应急措施; 试验人员应配备个人防护用具 c A.1.2试验装置" 试验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充放电装置;电压,电流、功率的准确度0.1%FS a b 环境模拟装置;温度准确度土1C,湿度准确度士3%,温度波动度<2C,湿度波动度<5% 电池管理系统;电压,电流准确度0.5%FS,温度准确度士1C; c 时间测量装置;准确度士0.1s; d 尺寸测量装置:准确度土1mm:; e fD 质量测量装置;准确度0.1%FS,样品测量误差<0.5% A.1.3试验准备 A.1.3.1初始化充电 电池的初始化充电应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电池单体初始化充电: 在(25士2)C下搁置5h 2 以P恒功率放电至电池单体的放电终止电压,静置301 min 33 以尸恒功率充电至电池单体的充电终止电压,静置30min. b 电池模块初始化充电: 在(25士2)下搁置5h; 22 以P恒功率放电至任一单体或模块的放电终止电压,静置30 min 以P恒功率充电至任一单体或模块的充电终止电压,静置30 3 min 电池簇初始化充电 在(25士5)下搁置5h; 22 以尸恒功率放电至任一单体、任一模块或簇的放电终止电压,静置30min; 33 以P恒功率充电至任一单体、任一模块或簇的充电终止电压,静置30min. A.1.3.2初始化放电 电池的初始化放电应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电池单体初始化放电: a 17
GB/T36276一2018 1) 在(25士2)下搁置5h 22) 以P.恒功率充电至电池单体的充电终止电压,静置30 min; 3)以尸山恒功率放电至电池单体的放电终止电压,静置30 min b 电池模块初始化放电 )在(25土2)下搁置5h; 2 以P,恒功率充电至任一单体或模块的充电终止电压,静置30min; 以P恒功率放电至任一单体或模块的放电终止电压,静置30min. 3 电池簇初始化放电: 在(25土5)下搁置5h; 以P恒功率充电至任一单体、任一模块或簇的充电终止电压,静置30min; 2 3)以P恒功率放电至任一单体、任一模块或簇的放电终止电压,静置30min A.1.3.3电压和温度限值设定 电池的电压和温度限值设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除另有规定外,试验过程中电池单体.电池模块和电池簇的充电终止电压、放电终止电压,充电告警 电压,放电告警电压、充电保护电压,放电保护电压及电池单体的告警温度、保护温度的设定值应唯一 且应与电池正常使用时的设定值一致 A.1.3.4试验样品准备 试验样品准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电池模块和电池簇在进行基本性能或循环性能试验时,应将试验装置与电池的高压、低压装置 a 连接,开启电池的被动保护功能,电,热管理装置可根据需要工作 电池模块在进行安全性能试验时,附加的主动保护线路或装置应在试验前断开或除去 b 试验装置应检测和控制电池的工作状态和电压,电流等工作参数 c A.1.3.5试验数据记录 试验数据记录应符合下列要求: 试验开始前,应记录试验样品信息,参见附录B的电池技术规格数据记录表 a b 试验过程中,除另有规定外,试验装置设定的数据采样周期不应大于预估的每个试验步骤的充 电或放电时间的1%; 试验结束时,应记录试验的过程数据和结果数据,参见附录B的试验数据记录表 A.2电池单体试验 A.2.1外观检验 电池单体外观检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在良好的光线条件下,用目测法检验电池单体的外观 a b) 记录检验结果 A.2.2极性检测 电池单体极性检测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用电压表检测电池单体的极性; a 记录检测结果 b 18
GB/36276一2018 A.2.3外形尺寸和质量测量 电池单体外形尺寸和质量测量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用量具和衡器测量电池单体的外形尺寸及质量; a b 记录测量结果 A.2.4初始充放电能量试验 在(25士2)C下,电池单体初始充放电能量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电池单体初始化放电; a 电池单体以P恒功率充电至电池单体的充电终止电压,静置30min b c 电池单体以P恒功率放电至电池单体的放电终止电压,静置30 min d 重复步骤b)e)2次,以3次试验的均值作为结果; 参见附录B表B.2记录步骤b),e)的初始充电能量、初始放电能量、充电时间、放电时间、所有 测试样本初始充电能量的极差、所有测试样本初始放电能量的极差、初始充电容量、初始放电 容量;计算质量能量密度、体积能量密度,能量效率,初始充电能量的极差平均值占所有测试样 本初始充电能量平均值的百分比、初始放电能量的极差平均值占所有测试样本初始放电能量 平均值的百分比 A.2.5倍率充放电性能试验 在(25士2)C下,电池单体倍率充放电性能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电池单体初始化放电; aa b 电池单体以尸恒功率充电至电池单体的充电终止电压,静置30 min 电池单体以 Pd,恒功率放电至电池单体的放电终止电压,静置30min c 电池单体以2P恒功率充电至电池单体的充电终止电压,静置30nmin d 电池单体以P恒功率充电至电池单体的充 终止电压,静置30mins e 围 电池单体以2P恒功率放电至电池单体的放电终止电压,静置30 min 电池单体以P,恒功率放电至电池单体的放电终止电压,静置30min; g h 电池单体以4P 30min 电池单体以P恒功率充电至电池单体的充电终止电压,静置30min j 电池单体以4尸恒功率放电至电池单体的放电终止电压,静置30min k 电池单体以P;恒功率放电至电池单体的放电终 mln; 电池单体以2P恒功率充电至电池单体的充电终止电压,静置30nmin m》电池单体以2P恒功车 止电压,静置30 1名放车他单木的放电级I min 电池单体以尸恒功率放电至电池单体的放电终止电压,静置30 n min o 电池单体以4P恒功率充电至电池单体的充电终止电压,静置30min; 电池单体以4P恒功率放电至电池单体的放电终止电压; P 参见附录B表B.3记录步骤b),c)、d)、f、h)、j)、,I、m),o)、p)的充电能量、放电能量,充电时 g 间,放电时间,充电容量,放电容量;根据步骤b)e),d),f),h)j)的数据分别计算2P、4尸 和2Pd'、4P条件下的充电能量、放电能量分别相对于P、P条件下的充电能量,放电能 量的能量保持率;根据步骤b).,e)、I、m),o),p)的数据分别计算P和P、,2P,和2P, 4P,和4P,条件下的能量效率 A.2.6高温充放电性能试验 电池单体高温充放电性能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19
GB/T36276一2018 电池单体初始化放电 a b 电池单体在(45土2)下搁置5h; c 在(45士2)C下,电池单体以尸恒功率充电至电池单体的充电终止电压,静置30 min d 在(45士2)C下,电池单体以P恒功率放电至电池单体的放电终止电压; e 参见附录B表B.4记录步骤c),d)的充电能量,放电能量、充电时间、放电时间,充电容量、放 电容量;计算能量效率;计算充电能量,放电能量分别相对于初始充电能量,初始放电能量的能 量保持率 A.2.7 低温充放电性能试验 电池单体低温充放电性能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电池单体初始化放电; a b 电池单体在(5士2)C下搁置20h; 在(5士2)C下,电池单体以P恒功率充电至电池单体的充电终止电压,静置30 c mln; d 在(5士2)下,电池单体以尸山恒功率放电至电池单体的放电终止电压; 参见附录B表B5记录步骤c),d)的充电能量,放电能量,充电时间,放电时间、充电容量,放 电容量;计算能量效率;计算充电能量,放电能量分别相对于初始充电能量、初始放电能量的能 量保持率 A.2.8绝热温升试验 电池单体绝热温升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电池单体初始化充电; a b)将绝热加速量热装置的起始温度设定为40C、终止温度设定为130C,启动装置,待温度达到 40C时保持温度恒定,将电池单体放人绝热腔体搁置5h 加热装置以0.5C/min的速率升温,加热幅度每达到10C时保持当前温度恒定20min,装置 的温度准确度推荐为士0.2C,升温速率准确度推荐为士0.02C/min 实时监测电池单体表面中心点的温度,温度数据采样周期不应大于10ms,温度传感器准确度 应为士0.05C 参见附录B表B.6记录不同温度恒定阶段的温度点对应的电池单体温升速率;根据记录的试 验数据作温度-电池单体温升速率曲线 A.2.9能量保持与能量恢复能力试验 A.2.9.1室温能量保持与能量恢复能力试验 电池单体室温能量保持与能量恢复能力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电池单体初始化充电; a 电池单体在(25土5C下储存28d b 在(25士2)C下,电池单体以P恒功率放电至电池单体的放电终止电压,静置30min; c 小 在(25土2)C下,电池单体以P恒功率充电至电池单体的充电终止电压,静置30min: 在(25士2)C下,电池单体以尸恒功率放电至电池单体的放电终止电压; 参见附录B表B.7记录步骤c)的保持能量和步骤d),e)的充电恢复能量、放电恢复能量;计算 保持能量相对于初始放电能量的能量保持率;计算充电恢复能量、放电恢复能量分别相对于初 始充电能量、初始放电能量的能量恢复率 20
GB/36276一2018 A.2.9.2高温能量保持与能量恢复能力试验 电池单体高温能量保持与能量恢复能力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电池单体初始化充电; aa 5 电池单体在(45士2)C下储存7d 电池单体在(25士2)C下搁置5h; d 在(25士2)C下,电池单体以P恒功率放电至电池单体的放电终止电压,静置30min; 在(25士2)C下,电池单体以P恒功率充电至电池单体的充电终止电压,静置30min; 在(25士2)C下,电池单体以P,恒功率放电至电池单体的放电终止电压 参见附录B表B.7记录步骤d)的保持能量和步骤e)、f)的充电恢复能量、放电恢复能量;计算 g 保持能量相对于初始放电能量的能量保持率;计算充电恢复能量、放电恢复能量分别相对于初 始充电能量、,初始放电能量的能量恢复率 A..2.10储存性能试验 电池单体储存性能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电池单体初始化充电; a b 在(25士2)C下,电池单体以P恒功率放电至放电能量达到该电池单体初始放电能量 的50%; 电池单体在(45士2)C下储存28d d 电池单体在(25士2)C下搁置5h; 在(25士2)下,电池单体以P恒功率放电至电池单体的放电终止电压,静置30 e min; 在(25士2)C下,电池单体以尸恒功率充电至电池单体的充电终止电压,静置30min; 在(25士2)C下,电池单体以P恒功率放电至电池单体的放电终止电压; g h)参见附录B表B.8记录步骤f)、g)的充电恢复能量放电恢复能量;计算充电恢复能量、放电恢 复能量分别相对于初始充电能量、初始放电能量的能量恢复率 A.2.11循环性能试验 A.2.11.1能量型电池单体循环性能试验 在(25士2)C下,能量型电池单体循环性能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电池单体初始化放电; aa b 电池单体以0.5×n×P恒功率充电至电池单体的充电终止电压,静置30min; 电池单体以0,5×n1'×Pd恒功率放电至电池单体的放电终止电压,静置30min; c d 按照b)~c)连续循环1000次; 参见附录B表B.9记录首次及每循环50次时步骤b),c)的充电能量、放电能量、充电时间放 电时间;计算每50次循环结束时的充电能量、放电能量相对于首次循环结束时的充电能量、放 电能量的能量保持率及对应的能量效率;根据试验数据作充电能量保持率、放电能量保持率及 能量效率随循环次数变化的曲线图;循环500次时出具循环性能试验中期测试报告 A.2.11.2功率型电池单体循环性能试验 在(25士2)下,功率型电池单体循环性能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数值M由产品规格确定,M为 整数,且M>2) 电池单体初始化放电; a 21
GB/T36276一2018 b 电池单体以MXn×P恒功率充电至电池单体的充电终止电压,静置301 min 电池单体以M×'×P恒功率放电至电池单体的放电终止电压,静置30min c d 按照b)c)连续循环2000次; 参见附录B表B.10记录首次及每循环100次时步骤b),c)的充电能量,放电能量,充电时间、 e 放电时间;计算每100次循环结束时的充电能量、放电能量相对于首次循环结束时的充电能 量,放电能量的能量保持率及对应的能量效率;根据试验数据作充电能量保持率、放电能量保 持率及能量效率随循环次数变化的曲线图;循环1000次时出具循环性能试验中期测试报告 A.2.12过充电试验 电池单体过充电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电池单体初始化充电; a b)电池单体以恒流方式充电至电压达到电池单体充电终止电压的1.5倍或时间达到1h时停止 充电,充电电流取1C与产品的最大持续充电电流中的较小值; 观察1h c d) 记录是否有膨胀、漏液、冒烟、起火、爆炸现象 A.2.13过放电试验 电池单体过放电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电池单体初始化充电; a b 电池单体以恒流方式放电至时间达到90min或电压达到0V时停止放电,放电电流取1C M 与产品的最大持续放电电流中的较小值; 观察1h c 小 记录是否有膨胀、漏液、冒烟,起火、爆炸现象 A.2.14短路试验 电池单体短路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电池单体初始化充电; a b)将电池单体正、负极经外部短路10min,外部线路电阻应小于5nmn. c 观察1h; d 记录是否有膨胀、漏液、冒烟、起火、爆炸现象 A.2.15挤压试验 电池单体挤压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电池单体初始化充电: a b) 按下列条件试验 挤压方向:垂直于电池单体极板方向施压(参见图A.1); 22 挤压板形式;半径为75mm的半圆柱体,半圆柱体的长度(L.)大于被挤压电池的尺寸 3 挤压速度:(5士1)mm/s; 4)挤压程度电压达到0V或变形量达到30%或挤压力达到(13士0.78)kN时停止挤压 保持10min. 5 观察1h; c d 记录是否有膨胀、漏液、冒烟起火,爆炸现象 22
GB/36276一2018 图A.1电池单体挤压板和挤压示意图 A.2.16跌落试验 电池单体跌落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电池单体初始化充电: a b) 将电池单体的正极或负极端子朝下从1.5m高度处自由跌落到水泥地面上1次; 观察1h; c d记录是否有膨胀、漏液、冒烟,起火、爆炸现象 A.2.17低气压试验 电池单体低气压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电池单体初始化充电; aa b)将电池单体放人低气压箱中,将气压调节至11.6kPa,温度为(25士5)C,静置6 观察1h: c 记录是否有膨胀、漏液、冒烟,起火、爆炸现象 d A.2.18加热试验 电池单体加热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电池单体初始化充电; a b)将电池单体放人加热试验箱,以5C/min的速率由环境温度升至(130士2)C,并保持此温度 30min后停止加热 观察1h; c 记录是否有膨胀、漏液、冒烟,起火、爆炸现象 d A.2.19热失控试验 试验步骤 A.2.19.1 电池单体热失控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使用平面状或棒状加热装置,并且其表面应覆盖陶瓷,金属或绝缘层,加热装置加热功率应符 a 合表A.l的规定 完成电池单体与加热装置的装配,加热装置与电池应直接接触,加热装置的 尺寸规格不应大于电池单体的被加热面;安装温度监测器,监测点温度传感器布置在远离热传 导的一侧,即安装在加热装置的对侧(参见图A.2),温度数据的采样间隔不应大于1s,准确度 应为士2C,温度传感器尖端的直径应小于1mm b 电池单体初始化充电后,再用1C恒流继续充电12min; 启动加热装置,并以其最大功率对测试对象持续加热,当发生热失控或监测点温度达到300 23
GB/T36276一2018 时,停止触发,关闭加热装置; d 记录试验结果 A.2.19.2判定方法 是否发生热失控应按下列条件判定 测试对象产生电压降; a) b监测点温度达到电池的保护温度 监测点的温升速率>1C/s1 c 当a)十e)或b)十e)发生时,判定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 d 加热过程中及加热结束1h内,如果发生起火、,爆炸现象,试验应终止并判定为发生热失控 e 表A.1加热装置功率选择 E 测试对象能量 加热装置最大功率 Ww wh 30300 E<100 100800 -600 硬壳及软包电池 圆柱形电池-I 圆柱形电池-I 加热装置 加热装置(电阻丝》 温度监测器 连接 图A.2热失控试验加热示意图 A.3电池模块试验 A.3.1外观检验 电池模块外观检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在良好的光线条件下,用目测法检验电池模块的外观 a b)记录检测结果 A.3.2极性检测 电池模块极性检测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用电压表检测电池模块的极性; a b 记录检测结果 A.3.3外形尺寸和质量测量 电池模块外形尺寸和质量测量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24
GB/36276一2018 用量具和衡器测量电池模块的外形尺寸及质量; a b 记录测量结果 A.3.4初始充放电能量试验 在(25士2)C下,电池模块初始充放电能量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电池模块初始化放电; a b 电池模块以尸恒功率充电至任一单体或模块的充电终止电压,静置30 min; 电池模块以P恒功率放电至任一单体或模块的放电终止电压,静置301 c min; d 重复步骤b)~e)2次,以3次试验的均值作为结果; 参见附录B表B.12记录步骤b),c)的初始充电能量、初始放电能量、充电时间,放电时间所 有测试样本初始充电能量的极差、所有测试样本初始放电能量的极差、初始充电容量、初始放 电容量;计算质量能量密度、体积能量密度、能量效率、初始充电能量的极差平均值占所有测试 样本初始充电能量平均值的百分比、初始放电能量的极差平均值占所有测试样本初始放电能 量平均值的百分比 A.3.5倍率充放电性能试验 在(25士2)下,电池模块倍率充放电性能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a 电池模块初始化放电; 电池模块以P,恒功率充电至任一单体或模块的充电终止电压,静置30min; b 电池模块以P恒功率放电至任一单体或模块的放电终止电压,静置30min; 电池模块以2P恒功率充电至任一单体或模块的充电终止电压,静置30min1 恒功率充电至任一单体或模块的充电终止电压,静置30min 电池模块以 电池模块以2P恒功率放电至任 恒功率放电至任 电池模块以 30 g 电池模块以4P恒功率充电至任一单体或模块的充电终止电 30 h ml 恒功率充电至任 怕30 电池模块以 单体或模块的充电终止 mlns 恒功率放电至任 30min 电池模块以 电池模块以P恒功率放电至任 k -单体或模块的放电终止电压,静置30min; 电池模块以2P恒功率充电至任 单体或模块的充电终止电压,静置30min m电池模块以2Pl恒功率放电至任 单体或模块的放电终止电压,静置30min 电池模块以P恒功率放电至任 电压,静置30nmin; n 单体或模块的放电终止电压 电池模块以4P恒功率充电至任 -单体或模块的充电终止电压,静置30nmin: o 电池模块以4P,恒功率放电至任 单体或模块的放电终止电压; P 参见附录B表B.13记录步骤b),e) ,h)j),l),m),o),p)的充电能量、放电能量、充电时 间放电时间、充电容量、放电容量;根据步骤b)、c),d、f),h)、j)的数据分别计算2P、4P 和2P,4P条件下的充电能量,放电能量分别相对于P、Pl条件下的充电能量,放电能 量的能量保持率;根据步骤b),e),I,m),o)、p)的数据分别计算尸和尸山、2P和2P,l、 4P和4P条件下的能量效率 A.3.6高温充放电性能试验 电池模块高温充放电性能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电池模块初始化放电; a b 电池模块在(45士2)C下搁置5h 25
GB/T36276一2018 在(45士2)C下,电池模块以尸恒功率充电至任一单体或模块的充电终止电压,静置301 min; c 在(45士2)C下,电池模块以P恒功率放电至任一单体或模块的放电终止电压; d e 参见附录B表B.14记录步骤c),d)的充电能量、放电能量,充电时间放电时间、充电容量、放 电容量;计算能量效率;计算充电能量,放电能量分别相对于初始充电能量,初始放电能量的能 量保持率 A.3.7低温充放电性能试验 电池模块低温充放电性能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电池模块初始化放电; a) b 电池模块在(S士2)C下搁置20h 在(5士2)C下,电池模块以尸恒功率充电至任一单体或模块的充电终止电压,静置30 c min; 在(5士2)C下,电池模块以尸,恒功率放电至任一单体或模块的放电终止电压; d 参见附录B表B.15记录步骤c),d)的充电能量、放电能量,充电时间放电时间充电容量、放 电容量;计算能量效率;计算充电能量、放电能量分别相对于初始充电能量,初始放电能量的能 量保持率 A.3.8能量保持与能量恢复能力试验 A.3.8.1室温能量保持与能量恢复能力试验 电池模块室温能量保持与能量恢复能力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电池模块初始化充电 a b) 电池模块在(25士5)C下储存28d; 在(25士2)C下,电池模块以P恒功率放电至任一单体或模块的放电终止电压,静置 30min 在(25士2)C下,电池模块以P.恒功率充电至任一单体或模块的充电终止电压,静置30min; d 在(25士2)笔下,电池模块以P恒功率放电至任一单体或模块的放电终止电压; e fD 参见附录B表B.16记录步骤c)的保持能量和步骤d),e)的充电恢复能量,放电恢复能量;计 算保持能量相对于初始放电能量的能量保持率;计算充电恢复能量、放电恢复能量分别相对于 初始充电能量、初始放电能量的能量恢复率 A.3.8.2高温能量保持与能量恢复能力试验 电池模块高温能量保持与能量恢复能力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电池模块初始化充电; aa b 电池模块在(45土2)下储存7d 电池模块在(25士2)C下搁置5h 在(25士2)C下,电池模块以P,恒功率放电至任一单体或模块的放电终止电压,静置 d 30min; 在(25士2)C下,电池模块以尸恒功率充电至任一单体或模块的充电终止电压,静置30 min 在(25士2)C下,电池模块以P恒功率放电至任一单体或模块的放电终止电压; 参见附录B表B.16记录步骤d小)的保持能量和步骤e).)的充电恢复能量,放电恢复能量;计 g 算保持能量相对于初始放电能量的能量保持率;计算充电恢复能量、放电恢复能量分别相对于 初始充电能量、初始放电能量的能量恢复率 26
GB/36276一2018 A.3.9储存性能试验 电池模块储存性能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电池模块初始化充电; a b 在(25士2)C下,电池模块以P恒功率放电至放电能量达到该电池模块初始放电能量 的50%; 电池模块在(45士2)笔下储存28d; d 电池模块在(25士2)C下搁置5h; 在c5主2)c下电池模块以尸 但功率放电至任一单体或模块的放电终止电压,静置 30min; 在(25士2)C下,电池模块以尸恒功率充电至任一单体或模块的充电终止电压,静置30min; f 在(25士2)C下,电池模块以尸恒功率放电至任一单体或模块的放电终止电压; g h)参见附录B表B.17记录步骤),g)的充电恢复能量、放电恢复能量;计算充电恢复能量、放电 恢复能量分别相对于初始充电能量、初始放电能量的能量恢复率 A.3.10绝缘性能试验 电池模块绝缘性能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电池模块初始化充电; a b 将电池模块的正,负极与外部装置断开,如电池模块内部有接触器应将其处于吸合状态;如电 池模块附带绝缘电阻监测系统,应将其关闭;对不能承受绝缘电压试验的元件,测量前应将其 短接或拆除; 按表A.2选择合适电压等级的绝缘电阻测量仪进行测试,试验电压施加部位应包括电池模块 正极与外部裸露可导电部分之间和电池模块负极与外部裸露可导电部分之间 记录试验结果 表A.2绝缘电阻测量仪电压等级 电池模块最大工作电压U 测量仪的电压等级 U.<500 500 500GB/T36276一2018 效值不应大于规定值的5%; 33 交流电源应具有足够的功率以维持试验电压,可不考虑漏电流,此试验电压应为正弦波 且频率为45Hz一62Hz; 由主电路直接供电的辅助电路,试验电压值应按表A.3选取;不适于由主电路直接供电的 4 辅助电路,应按表A.4选取 记录是否有击穿或闪络现象 d 表A.3由主电路直接供电的辅助电路试验电压值 电池模块最大工作电压U 试验电压(交流有效值 试验电压(直流有效值 nms U,<60 1000 1 415 60UU300 1500 2120 300GB/36276一2018 整数,且M>2) a 电池模块初始化放电; b 电池模块以M×n×P恒功率充电至任一单体或模块的充电终止电压,静置1h; 电池模块以M×n'×P恒功率放电至任一单体或模块的放电终止电压,静置1h; c d 按照b)~e)连续循环1000次; 参见附录B表B.19记录首次及每循环50次时步骤b),e)的充电能量,放电能量,充电时间,放 电时间,充电结束时和放电结束时电池单体的电压极差;计算每50次循环结束时的充电能量、 放电能量相对于首次循环结束时的充电能量,放电能量的能量保持率及对应的能量效率;计算 循环试验结束时电池单体电压极差的平均值;根据试验数据作充电能量保持率,放电能量保持 率及能量效率随循环次数变化的曲线图 A.3.13过充电试验 电池模块过充电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电池模块初始化充电; a b)电池模块以恒流方式充电至任一电池单体电压达到电池单体充电终止电压的1.5倍或时间达 到1h时停止充电,充电电流取1C与产品的最大持续充电电流中的较小值; 观察1h; c 观察是否有膨胀、漏液、冒烟,起火、爆炸现象 d A.3.14过放电试验 电池模块过放电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电池模块初始化充电; a 电池模块以恒流方式放电至时间达到90min或任一电池单体电压达到0V时停止放电,放电 b 电流取1C,与产品的最大持续放电电流中的较小值; 观察1h; c 观察是否有膨胀,漏液、冒烟、起火,爆炸现象 d A.3.15短路试验 电池模块短路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电池模块初始化充电; a b) 将电池模块正、负极经外部短路10min,外部线路电阻应小于5mQ: 观察1h: c d)观察是否有膨胀、漏液、冒烟、,起火,爆炸现象 A.3.16挤压试验 电池模块挤压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电池模块初始化充电; aa b 按下列条件试验: 挤压方向;与电池模块在储能系统布局上最容易受到挤压的方向相同 如果最容易受到 挤压的方向不可获得,应垂直于电池单体排列方向施压(参见图A.3): 挤压板形式:半径为75mm的半圆柱体,半圆柱体的长度(L)大于被挤压电池的尺寸,但 不大于1m; 挤压速度:(5士1)mm/s:; 29
GB/T36276一2018 4)挤压程度;电池模块变形量达到30%或挤压力达到(13士0.78)kN时停止挤压 5)保持10min 观察1h:; c 观察是否有膨胀、漏液、冒烟,起火,爆炸现象 N R5 图A.3电池模块挤压板和挤压示意图 A.3.17跌落试验 电池模块跌落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电池模块初始化充电: a b) 将电池模块的正极或负极端子朝下从1.2m高度处自由跌落到水泥地面上1次 观察1h:; c d 记录是否有膨胀、漏液、冒烟、起火、爆炸现象 A.3.18盐雾与高温高湿试验 A.3.18.1盐雾试验 电池模块盐雾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电池模块初始化充电; a 采用氯化钠化学纯或分析纯)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配置盐溶液,浓度为(5士0.1)%(质量分 b 数),温度为(20士2)C时,溶液的pHH值应为6.5~7.2; 将电池模块放人盐雾箱,在15C~35C下喷盐雾2h; 喷雾结束后,将电池模块转移到湿热箱中贮存20h一22h,完成1次喷雾-贮存循环,湿热箱温 d 度设定为(40士2)C,相对湿度设定为(93士3)%; 将步骤c)d)共循环4次; f 将电池模块在温度为(23士2)、相对湿度为45%55%的条件下贮存3d; 将步骤c)~f共循环4次 日 h 观察1h; 记录是否有膨胀、漏液、冒烟,起火、爆炸现象 注1:此试验适用于海洋性气候条件下的应用场合 A.3.18.2 高温高湿试验 电池模块高温高湿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电池模块初始化充电; a b)将电池模块放人湿热箱中,在温度为(45士2)C,相对湿度为(93士3)%的条件下贮存3d 30
GB/36276一2018 观察1h; c d)记录是否有膨胀、漏液、冒烟,起火、爆炸现象 注2:此试验适用于非海洋性气候条件下的应用场合 A.3.19热失控扩散试验 A.3.19.1试验步骤 电池模块热失控扩散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电池模块初始化充电; a 按下列条件试验 b 1 热失控触发方式;可从过充和加热两种方式中选择一种作为热失控触发方式 热失控触发对象;选择可实现热失控触发的电池单体作为热失控触发对象,其热失控产生 2 的热量应非常容易传递至相邻电池单体,例如,选择电池模块内最靠近中心位置的电池单 体,或被其他电池单体包围且很难产生热辐射的电池单体 选择过充触发热失控以最小1/3C.、最大不大于产品能持续工作的最大电流对触发对象进 行恒流充电,直至其发生热失控或触发对象的荷电状态达到200%sOC;过充触发要求在触发 对象上连接额外的导线以实现过充,电池模块中的其他电池单体不应过充;如果未发生热失 控,继续观察1h d 选择加热触发热失控;使用平面状或棒状加热装置,其表面应覆盖陶瓷、金属或绝缘层 对于 尺寸与电池单体相同的块状加热装置,可用该加热装置代替其中一个电池单体;对于尺寸比电 池单体小的块状加热装置,则可将其安装在模块中,并与触发对象的表面直接接触;对于薄膜 加热装置,则应将其始终附着在触发对象的表面;加热装置加热面积不应大于电池单体的表面 积;将加热装置的加热面与电池表面直接接触,加热装置的位置应与下一步骤e)中规定的温 度传感器的位置相对应;安装完成后,启动加热装置,以加热装置的最大功率对触发对象持续 加热;加热装置功率宜符合 表 的规定;当发生热失控或步骤e)定义的监测点温度达到 300笔时,停止触发;如果未发生热失控,继续观察1h; 电压及温度的监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监测触发对象及与其相邻最近的两只电池单体的电压和温度以判定触发对象及相邻电池 单体是否发生热失控,从而判断电池模块是否发生热失控扩散;监测电压时,不应改动原 始的电路;温度数据的采样间隔不应大于1s,准确度应为士2C,温度传感器尖端的直径 应小于1mm; 过充触发时,温度传感器应布置在电池单体表面与正负极柱等距且离正负极柱最近的位 置参见图A.4) 加热触发时,温度传感器布置在远离热传导的一侧,即安装在加热装置的对侧(参见图 33 A.2),如果难以直接安装温度传感器,应布置在能探测到触发对象连续温升的位置 记录试验结果 f 31
GB/T36276一2018 温度传感器 触发对象 4d,且距离最短 温度传感器 触发对象 图A.4过充触发时温度传感器的布置位置示意图 A.3.19.2判定方法 是否发生热失控扩散应按下列条件判定 测试对象产生电压降; a) b 监测点温度达到电池的保护温度; 监测点的温升速率>1C/s c 当a)十e)或b)十e)发生时,判定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 d 当与触发对象相邻的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时,判定为电池模块发生热失控扩散;热失控触发过 e 程中及触发结束1h内,如果发生起火,爆炸现象,试验应终止并判定为电池模块发生热失控 扩散 A.4电池簇试验 A.4.1外观检验 电池簇外观检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在良好的光线条件下,用目测法检验电池簇的外观; a b) 记录检验结果 A.4.2初始充放电能量试验 在(25土5)C下,电池簇初始充放电能量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电池簇初始化放电; a b 电池簇以尸恒功率充电至任一单体、任一模块或簇的充电终止电压,静置1 w 电池簇以P恒功率放电至任一单体,任一模块或簇的放电终止电压,静置1h c d 重复步骤b)e)2次,以3次试验的均值作为结果; 参见附录B表B.21记录步骤b),e)的初始充电能量、初始放电能量,充电时间、放电时间、电 池单体的电压极差、电池模块的电压极差、电池单体的温度极差、初始充电容量、初始放电容 量;记录整个试验过程中相对于试验开始时电池单体的最大温升;计算能量效率;功率测量点 在直流侧,不计辅助电源功耗 32
GB/36276一2018 A.4.3绝缘性能试验 电池簇绝缘性能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电池簇初始化充电; a b 将电池簇的正、负极与外部装置断开,如电池簇内部有接触器应将其处于吸合状态;如电池簇 附带绝缘电阻监测系统,应将其关闭;对不能承受绝缘电压试验的元件,测量前应将其短接或 拆除; 按表A.5选择合适电压等级的绝缘电阻测量仪进行测试,试验电压施加部位应包括电池簇正 极与外部裸露可导电部分之间和电池簇负极与外部裸露可导电部分之间; 记录试验结果 表A.5绝缘电阻测量仪电压等级 电池簇最大工作电压U 测量仪的电压等级 ws 500 500 U 5001000 2500 A.4.4耐压性能试验 电池簇耐压性能试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a 电池簇初始化充电; 将电池簇的电源断开,主电路的开关和控制设备应闭合或旁路;对半导体器件和不能承受规定 b 电压的元件,应将其断开或旁路;安装在带电部件和裸露导电部件之间的抗扰性电容器不应断 开;试验开始时施加的电压不应大于规定值的50%,然后在几秒钟之内将试验电压平稳增加 至规定的最大值并保持5s; 按下列条件试验 试验电压施加部位应包括电池簇正极与外部裸露可导电部分之间和电池簇负极与外部裸 露可导电部分之间 可采用交流电压或等于规定交流电压峰值的直流电压进行试验,交流或直流试验电压有 效值不应大于规定值的5% 交流电源应具有足够的功率以维持试验电压,可不考虑漏电流,此试验电压应为正弦波 且频率为45Hz一62Hz; 由主电路直接供电的辅助电路试验电压值应按表A.6选取;不适于由主电路直接供电的 辅助电路,应按表A.7选取 记录是否有击穿或闪络现象 d 表A.6由主电路直接供电的辅助电路试验电压值 电池簇最大工作电压U 试验电压交流有效值 试验电压直流有效值 U<300 1500 2120 300GB/T36276一2018 表A.6(续) 电池簇最大工作电压U 试验电压(交流有效值 试验电压(直流有效值 690GB/36276一2018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试验数据记录表 B.1电池单体技术规格数据记录见表B.1 表B.1电池单体技术规格数据记录表 项目 符号 单位 数值 额定充电小时率 额定放电小时率 n小时率额定充电功率 Pn w n'小时率额定放电功率 nn wh n小时率额定充电能量 E '小时率额定放电能量 E wh n小时率额定充电容量 C Ah "'小时率额定放电容量 Cd Ah 电池单体标称电压 电池单体尺寸(长×宽×高 mm 电池单体质量 kg 电池单体充电终止电压 电池单体放电终止电压 电池单体充电告警电压 电池单体放电告警电压 电池单体充电保护电压 电池单体放电保护电压 电池单体告警温度 电池单体保护温度 注:n、n'从下列数值中选取:8、4、2、l,0.5,0,25 B.2电池单体初始充放电能量试验数据记录见表B.2 表B.2电池单体初始充放电能量试验数据记录表 项目 符号 单位 试验次数电池1井电池2井电池3# 电池28 井 质量 kg 质量平均值 kg 体积 体积平均值 35
GB/T36276一2018 表B.2(续 符号 试验次数电池1#电池2#电池3# 项目 单位 电池28林 初始充电能量 E Wh ? 均值 充电时间 均值 初始放电能量 W h ? 均值 包 放电时间 均值 能量效率=初始放电能量 均值/初始充电能量均值×100% wh 初始充电能量平均值 初始放电能量平均值 Wh 初始充电能量极差 wh T wh 初始放电能量极差 ? 初始充电能量极差平均值 wh 初始放电能量极差平均值 Wh % 初始充电能量均值/额定充电能量×100% 初始放电能量均值/额定放电能量×100% 初始充电能量极差平均值/初 % 始充电能量平均值×100% 初始放电能量极差平均值/初 始放电能量平均值×100% 36
GB/36276一2018 表B.2(续 符号 试验次数电池l=电池2=电池3# 项目 单位 电池28井 充电质量能量密度一初始充 Wh/kg wm 电能量平均值/质量平均值 放电质量能量密度=初始放 wh/k w'e 电能量平均值/质量平均值 充电体积能量密度=初始充 wh/1 w说 电能量平均值/体积平均值 放电体积能量密度=初始放 wh/1 w' 电能量平均值/体积平均值 2 初始充电容量 Ah 均值 Ah 初始放电容量 C 均值 B.3电池单体倍率充放电性能试验数据记录见表B.3 表B.3电池单体倍率充放电性能试验数据记录表 倍率 项目 单位 电池1井 电池2井 充电能量 wh wh 放电能量 充电时间 P和P, 放电时间 h 充电容量 Ah 放电容量 Ah % 能量效率 充电能量 wh 放电能量 wh 充电时间 放电时间 充电容量 2P和2Pd 放电容量 % 充电能量保持率 放电能量保持率 % 能量效率 % 37
GB/T36276一2018 表B.3(续 倍率 项目 单位 电池1 井 电池2# wh 充电能量 放电能量 wh 充电时间 o 放电时间 4P和4P 充电容量 Ah 放电容量 % 充电能量保持率 % 放电能量保持率 能量效率 % 电池单体高温充放电性能试验数据记录见表B,4 B.4 表B.4电池单体高温充放电性能试验数据记录表 项目[45士2) 符号 单位 电池1井 电池2井 E wh 充电能量 Em wh 放电能量 充电时间 放电时间 C 充电容量 Ah 放电容量 A”h % 能量效率=E,/EX100% 充电能量保持率-E.6E5XI % % 放电能量保持率=E,45C/E25")×100% B.5电池单体低温充放电性能试验数据记录见表B.5 表B.5电池单体低温充放电性能试验数据记录表 项目[(5士2)C 符号 单位 电池1井 电池2井 充电能量 E wh wh 放电能量 E" 充电时间 h 放电时间 充电容量 h 放电容量 C" Ah % 能量效率=E'/E×100% 充电能量保持率=E.(5/E.(25)×100% % % 放电能量保持率=E山(5C/E山(25)×100% B.6电池单体绝热温升试验数据记录见表B.6. 38
GB/36276一2018 表B.6电池单体绝热温升试验数据记录表 电池单体温升速率 温度 C/min 电池3井 电池4井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电池单体能量保持与能量恢复能力试验数据记录见表B.7 B.7 表B.7电池单体能量保持与能量恢复能力试验数据记录表 项目室温 单位电池5井电池6# 项目高温 单位电池7井电池8井 保持能量 保持能量 W h 充电恢复能量 充电恢复能量 w w 放电恢复能量 放电恢复能量 能量保持率=保持 能量保持率=保持 % % 能量E叫(25)xI00% 能量/E山(25C)×100% 充电能量恢复率=充电恢复 充电能量恢复率=充电恢复 )×100% 能量/E(25 能量/E.(5C)x100% 放电能量恢复率=放电恢复 放电能量恢复率一放电恢复 能量/E(25C)×100% 能E.c5xI0% B.8电池单体储存性能试验数据记录见表B.8 表B.8电池单体储存性能试验数据记录表 单位 项目 电池9井 电池10井 wh 充电恢复能量 wh 放电恢复能量 充电能量恢复率=充电恢复能量/E(25C)X100% % 放电能量恢复率=放电恢复能量/El'(25")×100% B.9电池单体循环性能试验数据记录见表B.9 39
GB/T36276一2018 表B.9电池单体循环性能试验数据记录表(能量型 循环次数 项目 单位 电池ll井 电池12井 充电能量 W w 放电能量 充电时间 放电时间 充电能量保持率 % 100 100 % 放电能量保持率 100 100 能量效率=放电能量(1次)/充电能量(1次)x100% wh 充电能量 放电能量 w 充电时间 50 放电时间 % 充电能量保持率=充电能量(50次)/充电能量(1次)×100% % 放电能量保持率=放电能量(50次/放电能量(1次)×100% 能量效率=放电能量(50次/充电能量(50次)×100% wh 充电能量 放电能量 wh 充电时间 1000 放电时间 % 充电能量保持率=充电能量(1000次/充电能量(l次)×100% 放电能量保持率=放电能量(1000次)/放电能量(1次)x100% % 能量效率=放电能量(I000次)/充电能量(1000次)×100% B.10电池单体循环性能试验数据记录见表B.10. 表B.10电池单体循环性能试验数据记录表(功率型 循环次数 项目 单位 电池1l# 电池12井 M值 w 充电能量 w 放电能量 充电时间 放电时间 % 充电能量保持率 100 100 放电能量保持率 % 100 100 能量效率=放电能量(1次)/充电能量(1次)x100% % 40
GB/36276一2018 表B.10(续 循环次数 项目 单位 电池ll井 电池12井 wh 充电能量 wh 放电能量 充电时间 100 放电时间 充电能量保持率=充电能量(100次/充电能量(1次)×100% 放电能量保持率=放电能量(100次/放电能量(1次)×100% 能量效率=放电能量(100次)/充电能量(100次)×100% wh 充电能量 放电能量 wh 充电时间 2000 放电时间 充电能量保持率=充电能量(2000次)/充电能量(1次)×100% 放电能量保持率=放电能量(2000次)/放电能量次)×100% 能量效率=放电能量( 次)/充电能量(2000次)×100% 2 000 B.11 电池模块技术规格数据记录见表B.11 表B.11电池模块技术规格数据记录表 符号 单位 数值 项目 额定充电小时率 额定放电小时率 小时率额定充电功率 w P n'小时率额定放电功率 Pdn kw n小时率额定充电能量 E kWh n'小时率额定放电能量 Eln kWh "小时率额定充电容量 Ah n'小时率额定放电容量 Cnd" 电池模块标称电压 电池模块尺寸长×宽×高 mm 电池模块质量 kg 电池单体充电终止电压 电池单体放电终止电压 电池模块充电终止电压 41
GB/T36276一2018 表B.11(续 符号 项目 单位 数值 电池模块放电终止电压 电池单体充电告警电压 电池单体放电告警电压 电池单体充电保护电压 电池单体放电保护电压 电池模块充电告警电压 电池模块放电告警电压 电池模块充电保护电压 电池模块放电保护电压 电池单体告警温度 电池单体保护温度 注:n,n'从下列数值中选取;8、4、2、l,0.5,0.25 B.12电池模块初始充放电能量试验数据记录见表B.12 表B.12电池模块初始充放电能量试验数据记录表 项目 符号 单位 试验次数电池1井电池2井电池3井 电池8井 k 质量 质量平均值 kg 体积 体积平均值 2 初始充电能量 E w h 均值 充电时间 均值 @ 初始放电能量 Wh 均值 42
GB/36276一2018 表B.12(续 试验次数电池l#电池2#电池3# 项目 符号 单位 电池8井 2 放电时间 ? 均值 能量效率=初始放电能量 % 均值/初始充电能量均值×100% 初始充电能量平均值 wh W 初始放电能量平均值 ,h w 初始充电能量极差 2 3 初始放电能量极差 wh W 初始充电能量极差平均值 ,h 初始放电能量极差平均值 % 初始充电能量均值/额定充电能量X100% 初始放电能量均值/额定放电能量×100% 初始充电能量极差平均值/初 始充电能量平均值X100% 初始放电能量极差平均值/初 % 始放电能量平均值X100% 充电质量能量密度一初始充 Wh/kg w'Re 电能量平均值/质量平均值 放电质量能量密度一初始放 Wh/kg w'ed 电能量平均值/质量平均值 充电体积能量密度一初始充 w h/I 'C 电能量平均值/体积平均值 放电体积能量密度=初始放 wh/I. ww 电能量平均值/体积平均值 初始充电容量 Ah 3 均值 43
GB/T36276一2018 表B.12(续 符号 试验次数电池1#电池2#电池3# 项目 单位 电池8# 初始放电容量 Ah ? 均值 B.13电池模块倍率充放电性能试验数据记录见表B.13 表B.13电池模块倍率充放电性能试验数据记录表 单位 倍率 项目 电池1# 充电能量 wh 放电能量 wh 充电时间 P和P 放电时间 充电容量 放电容量 能量效率 充电能量 wh 放电能量 wh 充电时间 放电时间 充电容量 2P和2尸lin Ah 放电容量 % 充电能量保持率 放电能量保持率 % 能量效率 % 充电能量 wh 放电能量 充电时间 放电时间 充电容量 4P和4P, 放电容量 Ah % 充电能量保持率 放电能量保持率 % 能量效率 %
GB/36276一2018 B.14电池模块高温充放电性能试验数据记录见表B.14 表B.14电池模块高温充放电性能试验数据记录表 项目[(45士2) 符号 单位 电池1井 充电能量 E kwh 放电能量 Em kwh 充电时间 放电时间 充电容量 C Ah 放电容量 Cm Ah % 能量效率=E/E.×100% 充电能量保持率=E.(45C/E.(25C)×100% % % 放电能量保持率=E45C)/Ea25C)×X100% B.15电池模块低温充放电性能试验数据记录见表B.15 表B.15电池模块低温充放电性能试验数据记录表 项目[(5士2)] 符号 单位 电池1井 充电能量 E kWh E 放电能量 kwh 充电时间 放电时间 ta 充电容量 Cm 放电容量 Ci" 能量效率=Ei'/Em×100% 充电能量保持率=E.(5/E(25" TX% 放电能量保持率=E(/E(25)×100% B.16电池模块能量保持与能量恢复能力试验数据记录见表B.16 表B.16电池模块能量保持与能量恢复能力试验数据记录表 电池3井 项目(室温 单位 电池2井 项目高温 单位 kW 保持能量 保持能量 kwh kwh kw 充电恢复能量 充电恢复能量 kwh kwh 放电恢复能量 放电恢复能量 能量保持率=保持 能量保持率=保持 % 能量/Ew(25C)×100% 能量/E(25C)X100% 充电能量恢复率=充电恢复 充电能量恢复率=充电恢复 D % 能量/E(25)×100% 能量/E(25C)X100% 放电能量恢复率=放电恢复 放电能量恢复率=放电恢复 ,(25C)×100% 能量/E山(25c)x100% 能E 45
GB/T36276一2018 B.17电池模块储存性能试验数据记录见表B.17 表B.17电池模块储存性能试验数据记录表 项目 单位 电池4井 kwh 充电恢复能量 kwh 放电恢复能量 % 充电能量恢复率=充电恢复能量/E(25C)×100% % 放电能量恢复率=放电恢复能量/E25)×100% B.18电池模块循环性能试验数据记录见表B.18 表B.18电池模块循环性能试验数据记录表能量型 单位 循环次数 项目 电池7# 充电能量 kWh 放电能量 kwh 充电时间 放电时间 充电能量保持率 % 100 放电能量保持率 % 100 % 能量效率一放电能量次/充电能量(次)×100% mV 充电结束时电池单体电压极差 放电结束时电池单体电压极差 mV 充电能量 kWh 放电能量 kWh 充电时间 放电时间 20 充电能量保持率=充电能量(20次/充电能量(次)×100% % 放电能量保持率一放电能量(20次/放电能量(1次)×100% 能量效率=放电能量20次/充电能量(20次)×100% % mV 充电结束时电池单体电压极差 放电结束时电池单体电压极差 mV kwh 充电能量 放电能量 kwh 充电时间 500 放电时间 充电能量保持率=充电能量(500次/充电能量(1次)x100% 46
GB/36276一2018 表B.18(续 单位 循环次数 项目 电池7书 放电能量保持率=放电能量(500次)/放电能量(1次)×100% % 能量效率一放电能量(500次)/充电能量(500次)X100% 乌 nmV 充电结束时电池单体电压极差 500 mV 放电结束时电池单体电压极差 充电结束时电池单体电压极差平均值(1次一500次 mV 放电结束时电池单体电压极差平均值(1次500次 mV B.19电池模块循环性能试验数据记录见表B.19. 表B.19电池模块循环性能试验数据记录表(功率型 循环次数 项目 单位 电池7# M值 充电能量 kWh 放电能量 kWh 充电时间 放电时间 充电能量保持率 % 100 放电能量保持率 % 100 能量效率=放电能量(1次)/充电能量(1次)×100% % 充电结束时电池单体电压极差 mV 放电结束时电池单体电压极差 mV kwh 充电能量 kkwh 放电能量 充电时间 放电时间 50 充电能量保持率=充电能量(50次/充电能量(1次)×100% % % 放电能量保持率=放电能量(50次/放电能量(1次×100% % 能量效率一放电能量(0次》/充电能量(0次)xIo% mV 充电结束时电池单体电压极差 放电结束时电池单体电压极差 ###+ #*## ##+ ##* 充电能量 kWh 1000 放电能量 kWh 充电时间 47
GB/T36276一2018 表B.19(续 循环次数 项目 单位 电池7井 放电时间 充电能量保持率=充电能量(I000次)/充电能量(1次)×100% % 放电能量保持率=放电能量(1000次)/放电能量次)×1o0% 能量效率一放电能量(1000次)/充电能量(1000次)×100% % 1000 充电结束时电池单体电压极差 mV 放电结束时电池单体电压极差 mV 充电结束时电池单体电压极差平均值(1次~500次 mV 放电结束时电池单体电压极差平均值(1次一500次 mV B.20电池簇技术规格数据记录见表B.20. 表B.20电池簇技术规格数据记录表 项目 符号 单位 数值 额定充电小时率 额定放电小时率 kw "小时率额定充电功率 P n'小时率额定放电功率 P kw 川小时率额定充电能量 kwh E n'小时率额定放电能量 E山 kwh n小时率电池额定充电容量 Cm A , n'小时率电池额定放电容量 C Ah 电池簇标称电压 电池单体充电终止电压 电池单体放电终止电压 电池模块充电终止电压 电池模块放电终止电压 电池簇充电终止电压 电池簇放电终止电压 电池单体充电告警电压 电池单体放电告警电压 电池单体充电保护电压 电池单体放电保护电压 电池模块充电告警电压 电池模块放电告警电压 电池模块充电保护电压 48
GB/36276一2018 表B.20(续 符号 单位 数值 项目 电池模块放电保护电压 电池簇充电告警电压 电池簇放电告警电压 电池簇充电保护电压 电池簇放电保护电压 电池单体告警温度 电池单体保护温度 注:n、n'从下列数值中选取:8、4、2、l,0.5,0.25 电池簇初始充放电能量试验数据记录见表B.21 B.21 电池簇初始充放电能量试验数据记录表 表B.21 项目 符号 单位 试验次数 电池1井 T wh E 初始充电能量 均值 充电时间 C 均值 T 2 初始放电能量 En wh 3 均值 放电时间 d C 均值 能量效率一初始放电能量均值/初始充电能量均值×100% % 初始充电能量均值/额定充电能量×100% % 初始放电能量均值/额定放电能量×1o0% 2 充电结束时电池单体电压极差 m\ 3 均值 49
GB/T36276一2018 表B.21(续 符号 项目 单位 试验次数 电池l井 D 放电结束时电池单体电压极差 mV 3 均值 2 充电结束时电池单体温度极差 3 均值 D 2 放电结束时电池单体温度极差 均值 D 充电结束时电池模块电压极差 3 均值 D 2 放电结束时电池模块电压极差 3 均值 电池单体最大温升 D 初始充电容量 Ah 3 均值 T 2 初始放电容量 A h 3 均值 50

了解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GB/T36276-2018标准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和可再生能源的应用,电力储能技术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在不同的电力储能技术中,锂离子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低自放电率等优点而备受青睐。

GB/T36276-2018是中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发布的针对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的标准,该标准为锂离子电池在电力系统中的安全性、性能和可靠性提供了规范和指导。

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的特点

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相比于传统的铅酸蓄电池具有以下特点:

  • 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比铅酸蓄电池高出数倍。
  • 长循环寿命:锂离子电池的循环寿命可达数千次,远高于铅酸蓄电池的寿命。
  • 低自放电率:锂离子电池的自放电率低,长期存储也不易失去电荷。

GB/T36276-2018标准介绍

GB/T36276-2018标准是一份针对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的技术规范。该标准包括了以下内容:

  • 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要求
  • 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要求
  • 锂离子电池的检测方法和测试条件
  • 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和维护

该标准的发布为电力储能系统的设计、建设和运维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

结语

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低自放电率等特点,在电力储能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GB/T36276-2018标准的发布为锂离子电池在电力系统中的安全性、性能和可靠性提供了规范和指导,对于电力储能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专用数字对讲设备电磁兼容限值和测量方法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专用数字对讲设备电磁兼容限值和测量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专用数字对讲设备电磁兼容限值和测量方法的编号:GB/T36275-2018。专用数字对讲设备电磁兼容限值和测量方法共有19页,发布于2019-01-01
电动汽车车载静止式直流电能表技术条件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电动汽车车载静止式直流电能表技术条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电动汽车车载静止式直流电能表技术条件的编号:GB/T36277-2018。电动汽车车载静止式直流电能表技术条件共有18页,发布于2019-01-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