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8567-2010

高速公路隧道监控系统模式

Surveillanceandcontrolsystemconfigurationforfreewaytunnel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高速公路隧道监控系统模式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高速公路隧道监控系统模式的编号:GB/T18567-2010。高速公路隧道监控系统模式共有6页,发布于2010-12-012010-12-01实施,代替GB/T18567-20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R87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03.220.20;93.080.30
  • 实施日期2010-12-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6页
  • 文件大小326.04KB

高速公路隧道监控系统模式


国家标准 GB/18567一2010 代替GB/T185672001 高速公路隧道监控系统模式 Surveillanceandcontrolsystemconfigurationforfreeway tunnel 2010-08-09发布 2010-12-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I18567一2010 前 言 本标准代替GB/T18567一2001《高速公路隧道监控系统模式》,与GB/T18567一2001相比主要差 异如下: 将隧道监控等级划分改为A十,A,B,C.,D五个等级(见3.1); -取消隧道监控等级的计算方法(见2001年版的3.2.1); 调整隧道监控系统设备的配置(见第4章) 本标准由全国交通工程设施(公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3)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国家交通安全设施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包左军,颜静仪、张新黔,朱立伟,龚彦、沈强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85672001
GB/T18567一2010 高速公路隧道监控系统模式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速公路隧道监控系统等级划分以及确定方法,原则、隧道监控系统设备配置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高速公路隧道监控系统 其他道路的隧道监控系统也可参照使用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 隧道监控系统 tumnelsurveillaneeandcontrolsystem 隧道交通和隧道内环境的监视、检测和控制系统 监测设备surveianeeequipment 用来监视隧道内交通运行情况和检测隧道内交通和环境参数的设备 包括摄像机,交通事件检测 器,车辆检测器,能见度检测器、一氧化碳检测器、风向风速检测器、亮度检测器,超高车辆检测器和火灾 探测器等 2 报警设备 alarmequipment 用来为隧道内道路使用者在发生紧急事件时报警的设备 包括手动报警按钮、紧急电话,火灾自动 报警设备等 控制和诱导设备eontrolandindwectaneeequpment 用来对隧道内的交通及环境进行控制和诱导的设备 包括交通信号灯、车道控制标志,可变情报 板,可变限速标志、隧道广播,以及通风设备与照明设备的控制装置等 隧道监控等级的划分及确定方法 ? 等级划分原则 高速公路隧道监控系统的配置规模和功能作用应满足隧道交通安全保障的需要 与隧道结构、,道 路线形,预期服务水平(交通量,车道数)等因素有直接关系,宜根据事故发生的风险概率和风险危害程 度进行判断 一般情况下,可根据隧道长度和交通量两个因素,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A十、A,B.C,D五个等 在- 级 如高速公路隧道群被视为一个特殊的整体隧道,可按本标准要求确定相应等级或作必要调整 3.2等级确定 根据隧道长度!和设计年度隧道单洞年平均日交通量q,在图1中确定隧道监控系统的相应等级 监控系统各项设施的设计年度交通量应符合如下规定 监控系统机电设备设计取隧道预测开通后第5年的交通量; a b)隧道区段监控系统的外场设备基础及预留预埋等设计取隧道预测开通后第20年的交通量
GB/T18567一2010 qpcud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750o 5000 4000 3000 图例: 单向2车道 2000 单向3车道 及以上 000 100 200 300400500 1000 2000300040005000600010000 m 隧道单洞(单向小客车当量(AADT),单位为年平均日交通量(pcu/d) -隧道单洞长度,单位为米(m 图1隧道监控等级划分图 隧道监控系统设备的配置 隧道监控等级的划分是隧道监控系统设备配置的基础 设备配置应综合考虑诸如隧道长度,坡 度、平曲线半径、隧道结构形式,车道数和交通量等因素 隧道监控系统的设备配置及其设置宜同时满足隧道交通监控,突发事件处理,应急救援等系统集 成和自动控制策略等功能的要求 与隧道监控等级相适应的最低设备配置要求见表1 隧道监控等级为A十级时应设置隧道监控站,也可与监控中心/分中心合并设置,A级时可设置隧 道监控站,其余等级不作要求 表1隧道监控系统设备配置表 设备 监控等级 设置要求 A十 检测交通参数;若用于信息检测和阻塞自动 判断,设置间距300m一500m 当仅用于交 车辆 车辆检测器 监测 通参数检测时,一般设在出、人口洞外,长隧 检测 设施 道可在车行横道前设置 设备 超高车辆检测器 隧道人口外设置
GB/T18567一2010 表1(续 设备 监控等级 设置要求 A+ 自动测定隧道内的c浓度,宜在射流风机 纵向通风的隧道弯道处及距出口100m 150m处设置;长于1500m的隧道可适当 CO浓度检测器 增设 有竖/斜井通风的隧道在排风口前和 送风口30m外设置 测定隧道内灯光照明下的合成能见度,宜在 射流风机纵向通风的隧道弯道处及距出口 环境 能见度检测器 100nm~150m处设置;长于1500m的隧道 检测 可适当增设 有竖/斜井通风的隧道在排风 设备 口前和送风口30m外设置 宜在射流风机纵向通风方式的隧道弯道及 距出口200m外设置,长于1500m的腿道 可适当增设 有竖/斜井通风的隧道在排风 风速风向检测器 口前和送风口30m外及送、排风口间的短 道设置 亮度检测器 只在隧道口附近内外成对设置 监测 洞内宜采用自动光圈定焦镜头摄像机,从人 设施 口开始布设,设置间距150m200m,应无 视频 盲点;扩宽地段或弯道处宜调整设置间距 摄像机 监视 车行横洞单独设置 洞外在人、出口可设置 设备 带云台,可变焦(或三可变)摄像机,其布设 以监视人口为主(逆车行方向 洞外出、人口处各设一台紧急电话,洞内从 人口30m一50m处开始以约200m间隔设 紧急电话 置,宜与摄像机等间距设置,且宜设置于紧 急停车带或人行、车行横洞前侧 自动检测识别、跟踪多目标车辆运行状况, 用以检测交通异常情况,如;违章或故障停 报警 交通事件检测器 车、拥堵、逆行、倒行、失速、烟/雾报警等 设备 可设置于隧道出人口,弯道,连续上下坡,车 行横洞等重要区城(段) 火灾探测器 按探测器类型分段连续布设,覆盖隧道全程 布设间距不应大于50m,宜与消防设备同址 手动报警按钮 设置,其底边距地面高度宜为1.3m一1.5m 在隧道人口及隧道内按隧道声学条件分音 交通控紧急 区设置 在扬声器播放范围内最远点的播 制和诱呼叫 隧道广播 放声压级应高于背景噪声15dB(背景噪" 导设施设备 大于60dB)
GB/T18567一2010 表1(续》 设备 监控等级 设置要求 B 双面、单面红“x”及绿“,”从人口处开始以 300m一500m间距在每车道上方设置 在 车道控制标志 弯道和车行懒洞前宜适当调整间距,保证视 认与判断时间 车行横洞处可选择双面、单 面红“x”,绿“,”及绿“-”标志 信息 在隧道人口前(洞外设有车辆联络道的则在 交通控发布 交通信号灯 联络道前)及单向双孔隧道由整体式路基变 制和诱与控 为分离式路基分鼓点150m一500m前设置 导设施制设 备 在隧道人口前洞外设有车辆联络道的在联 可变情报板 络道前)或/和由整体式路基变为分离式路 基分岐点前设置 隧道人口前及洞内弯道、下坡等特殊路段前 可变限速标志 设置 宜可与可变情报板合并功能设置 实现隧道监测数据采集输人,控制策略程序 执行,输出刷新指令三阶段工作,具备隧道 系统 本地 监控系统网络中央(或生节点)处理器功能 控制区域控制器 控制 宜在距隧道洞口不大于50m侧壁设置 ,长 设施 设备 隧道也可根据系统配置要求在隧道洞内适 当位置布设多台区域控制器 注l 为应配设施,o为可迭设随,为不作要求 注2:隧道内通风、照明、消防设施等一般包括在土建工程中,故本标准不含此内容 系统框架 5.1高速公路隧道监控系统是高速公路监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隧道监控站应与高速公路监控分中 心或监控中心进行实时信息交换,并具有畅通联系的其他通信手段 5.2高速公路隧道监控系统救援功能应与如养护工区、路政、公安、消防、医院等专业或社会应急系统 联网,以提供必要的应急救援保障

公路照明技术条件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公路照明技术条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公路照明技术条件的编号:GB/T24969-2010。公路照明技术条件共有8页,发布于2010-12-012010-12-01实施
灯用稀土三基色荧光粉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灯用稀土三基色荧光粉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灯用稀土三基色荧光粉的编号:GB/T14633-2010。灯用稀土三基色荧光粉共有7页,发布于2011-05-012011-05-01实施,代替GB/T14633-2002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