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8264-2019

建筑幕墙耐撞击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Classificationandtestmethodofresistanceagainstimpactforcurtainwall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建筑幕墙耐撞击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建筑幕墙耐撞击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的编号:GB/T38264-2019。建筑幕墙耐撞击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共有11页,发布于2020-11-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P32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91.060.10
  • 实施日期2020-11-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1页
  • 文件大小832.53KB

建筑幕墙耐撞击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国家标准 GB/T38264一2019 建筑幕墙耐撞击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Classifieationandtestmethodofresistaneeagainstipactforeurtainwal 2019-12-10发布 2020-1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涯花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38264一2019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分级 检测 6 检测报告
GB/38264一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建筑幕墙门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C44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 集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建科检验有限公司,大潮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中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大鹏幕墙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广东世纪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亚厦幕墙有限公司、珠海兴业绿 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杭州之江有机硅化工有限公司,郑州中原思蓝德高科股 份有限公司、深圳鑫鹏瑞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三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东坚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 司、广州斯意达幕墙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新疆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深圳中航幕墙工程有限 公司、广东创高幕墙门窗工程有限公司、广州点和幕墙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广田方特科建集团有限 公司、广东潮远幕墙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市 、深圳市中筑空间幕墙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深圳市安耐幕墙维保技术 ,武汉凌云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广州铝质装饰工程 有限公司金刚幕墙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 限责任公司、上海市建设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奥雅纳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艾勒泰建筑工程咨 询(上海)有限公司、合肥建工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福建新福兴玻璃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士翔、何璀、廖拓、王洪涛、邹珍凡、徐勤、刘会涛、黄友江、梁曙光、刘建伟 黄子毅、孙连弟、罗多、黄楠、刘明、郭月萍、胡剑、郜斌、韩坤、黄俊强、陈向东、闭思廉、张河山、梁宏伟 李相林、张伟、雷晓峰、阮大为、上官峰、朱应斌,宋咏明、王生、陆震宇、陈仪育,席时霞、苏文兰、,郑波 陈永鸿、田永刚、蔡维、陈婧涵
GB/38264一2019 建筑幕墙耐撞击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幕墙耐撞击性能的术语和定义、分级、检测及检测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幕墙耐撞击性能分级及检测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83一2015摩托车轮胎系列 GB/T34327建筑幕墙术语 术语和定义 GBT3432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T34327 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耐撞击性能resistanceagainstimmpact 幕墙面板、构件及其相互连接等部位抵抗室内侧或室外侧规定质量的软物或硬物撞击,而不发生危 及人身安全的破损的能力 [[GB/T34327一2017,定义7.7门 3.2 降落高度dropheight 从撞击物体的起点(释放点)到终点静止点)水平中心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3.3 撞击能量immpactenergy 将撞击物体提升一定降落高度时,撞击物体的重力势能 分级 4.1撞击能量 撞击能量按式(1)计算 E=9.8m1h 式中: E -撞击能量,单位为焦耳(J); -撞击物体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 n -撞击物体的降落高度,单位为米(n m
GB/T38264一2019 4.2耐软重物撞击性能 4.2.1分级指标 采用撞击能量E作为分级指标 4.2.2分级指标值 耐软重物撞击性能分级指标值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耐软重物撞击性能分级 分级代号 980 E 撞击能量E/刀J 735 室内侧 降落高度h/mm 1500s 1500° 500" 882 343 539 撞击能量E/1 室外侧 降落高度h/mm 700 1100" 800" 注1性能标注时按;室内侧定级值/室外侧定级值 例如;室内2级/室外3级 注2:当室内侧指标为3级时标注撞击能量实际测试值,当室外侧指标为4级时标注撞击能量实际测试值 注3室内3级撞击能量E由委托方提出,无具体指标时取软重物质量为70kg,撞击能量E为1029J. 注4:室外4级撞击能量E由委托方提出,无具体指标时取降落高度h为2000mm,撞击能量E为980J 采用质量50kg的软重物 采用质量66.7kg的软重物 根据撞击能量和降落高度计算软重物质量 4.3耐硬物撞击性能 4.3.1分级指标 采用撞击能量E作为分级指标 4.3.2分级指标值 耐硬物撞击性能分级指标值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耐硬物撞击性能分级 分级代号 撞击能量E/小 l0.2 E 降落高度h/mm 1000 注1:性能标注时按:室内侧定级值/室外侧定级值 例如:室内1级/室外2级 注2,当指标为2级时标注撞击能量实际测试值 注3,第2级撞击能量E由委托方提出,无具体指标时取降落高度h为1200mm,撞击能量E为12.2J. 注4:硬物质量为1040g
GB/38264一2019 检测 5.1检测装置 5.1.1耐软重物撞击性能检测装置 5.1.1.1实验室安装框架应坚固,能承受检测荷载,且不影响检测结果,并应具有满足试件安装的夹紧 装置 5.1.1.2撞击物体为由3个靠拢的轮胎、配重和其他连接件组成的软重物(软重物构造示意见图1),总 质量分别为50kg、66.7kg以及其他质量计算确定),质量允许偏差为士0.1kg;轮胎内压力应为 0.35士0.02)MPa,轮胎两侧的配重块应相同,确保软重物的重心位于中心线上,配重块直径d应小于 轮圈直径,配重块外露高度H不应大于100 耐软重物撞击性能检测示意见图2,软重物和悬挂钢 )mm 丝绳在自由状态时,软重物外缘与试件表面的距离、宜大于5mm,且小于15mm 说明 吊环 直径不小于M28的螺杆; 配重块; 3.0-10轮胎[GB/T2983一2015,表2] 3.5-10轮胎[GB/T2983一2015,表2] -轮圈 配重块直径; H -配重块外露高度 图1软重物示意图
GB/T38264一2019 说明 挂点; 悬挂钢丝绳; 3 释放装置; 试件; 安装框架; 降落高度 软重物外缘与试件表面的距离 图2耐软重物撞击性能检测示意图 5.1.1.3悬挂撞击物体的挂点应坚固,并能调整以满足不同撞击位置的需要 悬挂撞击物体的钢丝绳 宜为直径为5mm的不锈钢钢丝绳 5.1.1.4撞击物体释放装置应能准确定位撞击物体的降落高度,保持撞击物体中心线和悬挂钢丝绳在 同一条直线上,并确保撞击物体被释放后能够自由下落 5.1.2耐硬物撞击性能检测装置 5.1.2.1 实验室安装框架应坚固,能承受检测荷载,且不影响检测结果,并应具有满足试件安装的夹紧 装置 5.1.2.2撞击物体为质量1040g士10g的球体硬物淬火钢球),直径为63.5mm,球体上应有挂耳 耐硬物撞击性能检测示意见图3,硬物和悬挂钢丝绳在自由状态时,硬物外缘与试件表面的距离、宜大 于5mm n,且小于15 mm
GB/38264一2019 说明: 挂点 -悬挂钢丝绳 -释放装置; 试件; 安装框架; -降落高度; -硬物外缘与试件表面的距离 图3耐硬物撞击性能检测示意图 5.1.2.3悬挂撞击物体的挂点应坚固,并能调整以满足不同撞击位置的需要 悬挂撞击物体的钢丝绳 宜为直径为3mm的不锈钢钢丝绳 5.1.2.4撞击物体释放装置应能准确定位撞击物体的降落高度,保持撞击物体中心线和悬挂钢丝绳在 同一条直线上,并确保撞击物体被释放后能够自由下落 5.2试件 5.2.1试件应能代表建筑幕墙典型部分的性能 5.2.2试件材料、规格和型号等应与生产厂家所提供图样一致,试件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受力状况应 和实际情况相符,不应加设任何特殊附件或采取其他附加措施 5.2.3试件宽度至少应包括1个承受设计荷载的垂直承力构件,高度至少应包括1个层高,并在垂直方 向上应有两处或两处以上和主体结构相连接 5.2.4全玻璃幕墙试件高度应有一个完整跨距,宽度应至少有2个玻璃横向分格和3个玻璃胁
GB/T38264一2019 5.2.5点支承幕墙试件应满足下列要求: a 至少应有四个与实际工程相符的玻璃板块和一个完整的十字接缝,支承结构至少应有一个典 型承力单元 张拉索杆体系支承结构应按照实际支承跨度进行测试,张拉索杆体系宜检测拉索的张拉力,张 b 拉力应与设计值相符 采用玻璃肋支承的点支承幕墙同时应满足全玻璃幕墙的规定 5.3检测环境 下列情况不应进行露天检测 检测时试件最高处风速大于5m/s; a b) 当雨、雪等对检测结果有影响时 5.4检测方法 5.4.1试件检查 试件安装完毕,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后才可进行检测 检测前应将试件可开启部分开关不少于 5次 5.4.2耐软重物撞击性能检测撞击点的选取 5.4.2.1一般要求 可选择委托方指定部位进行撞击 需评定耐撞击性能级别时,应按5.4.2.2,5.4.2.3,5.4.2.4,5.4.2.5 的要求确定撞击点 5.4.2.2构件式玻璃幕墙及单元式玻璃幕墙 构件式玻璃幕墙及单元式玻璃幕墙应按下列要求确定撞击点,且室内侧撞击点距建筑室内完成面 高度不应大于1.1m: 幕墙固定面板的中心:; a 开启扇面板的中心:; b 立柱相邻上下支座连接点的中点 c 横梁的中点 d 立柱和横梁连接点(横梁面)上方100mm的立柱处 e 横梁距连接点100mm处 5.4.2.3 点支承玻璃幕墙 点支承玻璃幕墙撞击点应为幕墙面板的中心,且室内侧撞击点距建筑室内完成面高度不应大于 1.1 ma 5.4.2.4全玻璃幕墙 全玻璃幕墙撞击点应为幕墙面板的中心,且室内侧撞击点距建筑室内完成面高度不应大于1.1nm 5.4.2.5石材幕墙,金属板幕墙及人造板材幕墙 石材幕墙、金属板幕墙及人造板材幕墙室外侧撞击点应为幕墙面板的中心
GB/38264一2019 5.4.3耐硬物撞击性能检测撞击点的选取 可选择委托方指定部位进行撞击,其中应包括幕墙面板的中心点 5.4.4耐软重物撞击性能、,耐硬物撞击性能检测步骤 检测按下列步骤操作: 悬挂撞击物体 软重物的几何中心应位于以撞击点为圆心以50mm为半径的幕墙立面上的 a 圆形范围内,硬物的几何中心应位于以撞击点为圆心以25mm为半径的幕墙立面上的圆形范 围内 提升撞击物体,使其中心达到指定的降落高度 降落高度的误差为士20mm,悬挂钢丝绳与挂 b 点水平面的水平夹角不宜小于14",保持撞击物体中心线和悬挂钢丝绳中心线在同一条直 线上 释放撞击物体,使其自由下落并撞击撞击点1次 c 在1次撞击后立即拉紧撞击物体,避免反复撞击 d 观察并记录试件的状况 5.5结果判定 5.5.1耐软重物撞击性能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应判定为不合格 面板脱落,破碎或开裂; b 装饰条或其他附属构件脱落 5.5.2耐硬物撞击性能 出现面板脱落、破碎或开裂应判定为不合格 检测报告 6.1检测报告应包含下列信息 工程名称、工程所在地、委托方名称,施工方名称 a 试件名称及主要尺寸; b 委托检渊项目,检测指标 c d 检测用的主要仪器设备; 实验室的存放和检测条件; e 对试件所做的任何修改; 检测中发生破坏的详细情况 g h)检测结论; 检测机构、检测人员和检测日期 6.2检测报告宜包含下列信息 试件图样(包括试件大样、,剖面和主要节点,型材和密封条的截面、试件的支承体系、主要受力 a 构件的尺寸,以及可开启部分的开启方式和五金件的种类、数量及位置) b)杆件、拉索的厂家、规格、跨度;
GB/T38264一2019 面板的厂家、种类、厚度、最大尺寸和安装方法; c d 密封材料的厂家、材质和牌号; 附件的厂家、名称、材质和配置 e 点支承结构试件的拉索预拉力设计值及实测值 f

建筑幕墙耐撞击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38264-2019

建筑幕墙是指用于建筑外立面的非承重构造,主要作用是隔热、遮阳、防雨等。而在实际应用中,建筑幕墙很容易受到来自外界的冲击和撞击,因此需要具备一定的耐撞击性能。

GB/T38264-2019是针对建筑幕墙耐撞击性能进行规范的标准,其中包括了幕墙玻璃的抗冲击性能分级、试验方法、评定标准和要求等内容。根据该标准,幕墙玻璃分为5个级别,从高到低分别为:L1、L2、L3、L4、L5。

在进行幕墙玻璃的耐撞击性能检测时,需要进行多种试验,包括:自由落体冲击试验、钢球落击试验、飞砂试验等。其中,自由落体冲击试验是最常用的试验方法之一,通过让一定重量和高度的铸钢球从一定高度自由落下,以模拟幕墙玻璃受到撞击的情况。

在进行耐撞击性能检测时,还需要考虑不同级别的幕墙玻璃所需的检测设备以及相应的评定标准和要求。比如,对于L1级别的幕墙玻璃,需要使用直径为50mm、重量为500g的铸钢球进行自由落体冲击试验,并达到一定的通过率才能被认定为合格。

总的来说,建筑幕墙耐撞击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38264-2019的出台,为确保建筑幕墙在实际应用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供了有力的法规支持。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测和评定,以保障建筑幕墙的质量和可靠性。

纳米技术生物样品中银含量测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纳米技术生物样品中银含量测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纳米技术生物样品中银含量测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的编号:GB/T38261-2019。纳米技术生物样品中银含量测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共有17页,发布于2020-07-01
机床数控系统可靠性工作总则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机床数控系统可靠性工作总则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机床数控系统可靠性工作总则的编号:GB/T38266-2019。机床数控系统可靠性工作总则共有10页,发布于2020-07-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