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8113-2011

工业用双酚A

BisphenolAforindustrialuse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工业用双酚A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工业用双酚A的编号:GB/T28113-2011。工业用双酚A共有11页,发布于2012-10-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G17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71.080.90
  • 实施日期2012-10-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1页
  • 文件大小354.29KB

工业用双酚A


国家标准 GB/28113一2011 工业用双酚 A BisphenolAforindustrial use 2011-12-30发布 2012-10-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监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花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8113一2011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机化工分会(SAC/TC63/sC2)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蓝星化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无锡树脂厂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南通星辰合成材料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驯宙,毛尽艳、冯雪峰、范洪明,黄勇,黄煜,薛子敬、周建军
GB/T28113一2011 工业用双酚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用双酚A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安全等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用双酚A 分子式:CHO 结构式: CH HO -OH CH 化学名称;2,2-二(4-胫基苯基)丙烧 相对分子质量;228.29(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143液体化学产品颜色测定法(Hazen单位--铂-钻色号) GB/T6283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卡尔费休法(通用方法)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6678 GB/T6679 同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7533有机化工产品结晶点的测定方法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要求 3.1外观;白色粒状或片状,无机械杂质 3.2工业用双酚A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 技术指标 指 标 项 优等品 等品 合格品 双酚Aw/% 99.85 >99.70 >99.50 苯酚,w/% 0.005 0.010 0.030 2,4-异构体",w/% <0.05o s0.1o s0.20 结晶点/ >156.6 >156.5 >156.0
GB/r28113一2011 表1(续 指 标 项 优等品 等品 合格品 20 熔融色度/Hazen单位(铂-钻号) 溶液色度h/Hazen单位(铂-号 20 50 水,w/% S0.08 S0.10 0.10 化学名称见附录A中A.3.1 溶液色度应为35.5只样品溶于50ml甲醉的色度 试验方法 警告;试验方法规定的一些过程可能导致危险情况,操作者应采取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 一般规定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符合GB/T6682的三级水 4.2外观的测定 取适量实验室样品置于透明样品袋或表面皿中,在日光灯或日光下目测 4.3双酚A,苯酚和2,4-异构体含量的测定 4.3.1方法原理 采用反相梯度液相色谱技术分离样品中各组分,杂质的含量采用内标法定量,双酚A含量由扣除 总的色谱杂质的质量分数和水分后得到 4.3.2试剂 4.3.2.1乙睛;色谱纯 4.3.2.2甲醇;色谐纯 4.3.2.3邻甲酚:;质量分数不小于99% 4.3.2.4水: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 4.3.3 仪器 4.3.3.1液相色谱仪:具有低压梯度系统,配有紫外检测器 4.3.3.2微量注射器;50aL 4.3.4色谱柱及典型操作条件 本标准推荐的色谱柱及操作条件见表2 典型色谱图及各组分相对保留值见附录A图A.1和 表A.1 其他能达到同等分离程度的色谱柱和色谱操作条件均可使用
GB/T28113一2011 表2推荐的色谱柱及色谱操作条件 数 条 件 规格型号 碳18柱 柱长/mm 250 柱内径/mm 4.6 柱温/c 流动相 溶剂A为乙肺甲醉(9:1);溶剂B为一级水 梯度 线性梯度30min内,A/B的比例从30/70变为85/15 检测器检测波长/nm 280 流动相流速/mL/min) 进样体积/A山 20 内标物 邻甲盼 4.3.5分析步骤 内标液的制备 4.3.5.1 称取0.030g士5mg邻甲酚于100ml具塞三角瓶中,加人50g士1g乙睛,盖上瓶盖充分混合 取该混合液2g士0.1g于另一100mL具塞三角瓶中,加人40g士1g乙,盖上瓶盖充分混合,作为内 标液 以上称量均精确至0.0001g 计算内标液中邻甲酚的质量分数 4.3.5.2样品的测定 称取约0.2g实验室样品,精确至0.0001g,置于5ml磨口瓶中 移人1ml内标液,称量,精确 至0.0001g 盖上瓶盖,摇动至样品完全溶解,用微量注射器取样品溶液注人色谱仪 根据各组分色 谱峰面积和其校正因子,采用内标法得到苯酚和2,4-异构体的含量 双酚A含量采用差减法扣除总的 色谱杂质的质量分数和水分后得到 校正因子的测定见附录A的A.3 4.3.6结果计算 苯酚,2,4-异构体等组分的质量分数w,数值以%表示,按式(1)计算 ×m ×w×了 7e 又" 式中: 试样中;组分的峰面积; A 试样中邻甲酚的峰面积; A 内标液中邻甲酚的质量分数,% e -试样中i组分相对于邻甲酚的校正因子; 加人的1ml内标液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n 试样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7 双酚A的质量分数w,数值以%表示,按式(2)计算
GB/r28113一2011 w=100-习w w水 式中: 试样中各色谱杂质的质量分数; w' 双酚A中水的质量分数 w水 以上公式(1)和(2)计算得到的各组分的质量分数w(%)和w(%)均精确至0.001% 结晶点的测定 按GB/T7533进行 加热浴传热介质推荐采用甲基硅酮油,控制温度在170C士5C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5C 4.5熔融色度的测定 4.5.1仪器 4.5.1.1电加热套;可控制温度175C士5C 4.5.1.2比色计;配有比色管,可测Pt-Co色度 4.5.2分析步骤 将适量实验室样品倒人比色管中,盖上盖子,放人175C士5C电加热套中,直至样品完全熔化 以下步骤按GB/T3143进行 也可使用比色计进行测定 4.6溶液色度的测定 4.6.1仪器 比色计;配有比色管,可测Pt-Co色度 4.6.2分析步骤 称取35.5g士0.5g实验室样品,精确至0.1g,置于锥形瓶中,加人50mL甲醉,盖上瓶盖,混合溶 解 以下步骤按GB/T3143进行 也可使用比色计进行测定 4.7水分的测定 按GB/T6283的“直接电量滴定法”或“电量反滴定法”进行 其中样品称样量为5g,精确至 0.0001g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1% 检验规则 5.1本标准第3章要求中的外观和表1中的所有项目均为出厂检验项目 5.2在原材料、工艺不变的条件下,产品连续生产的实际批为一个组批,一个检验批的时间通常不超过 24h 5.3采样按GB/T6678和GB/T6679的规定进行 所采样品总量不得少于500g 将样品充分混匀 后,分装于两个清洁、干燥、带封口的塑料袋中,贴上标签,注明产品名称,批号、采样日期和采样者,一袋 供分析检验用,另一袋保存备查 5.4 检验结果的判定按GB/T8170中规定的修约值比较法进行 检验结果中如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 标准的要求时,应重新自两倍量的包装单元中采样进行检验 重新检验的结果即使只有一项指标不符
GB/T28113一2011 合本标准要求,则整批产品为不合格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6.1标志 工业用双酚A产品包装袋应有清晰的标志,其内容包括 6.1.1 a)产品名称 b 生产厂名称 a 厂址; 商标; d) e)批号或生产日期 质量等级; f 净含量; g h 本标准编号 6.1.2每批出厂的产品都应附有一定格式的质量合格证明,内容至少包括: a)生产厂名称 b)产品名称 c生产日期和/或批号; d)质量等级 e 本标准编号 6.2包装 工业用双酚A应用聚乙烯涂膜编织袋包装,或纸塑复合袋包装 6.3运输 运输、装卸工作中,应轻装轻卸,避免包装破损,防止日晒雨淋 6.4贮存 工业用双酚A应存放于阴凉,通风、干燥的场所,贮存过程中应注意防潮 安全 双酚A是一种白色粒状或片状固体,闪点(开口)为213C,点火温度为545C 粉尘会爆炸,最 7.1 小爆炸浓度为20g/m;最低着火温度约538C 7.2在包装,采样、使用时操作者应遵守化学品的一般安全预防措施,佩戴好防护用具 产品着火时 可用干粉、二氧化碳或泡沫灭火剂灭火 7.3当皮肤接触时,应脱去污染的衣物,用肥皂水清洗 眼睛接触时,立即提起眼脸,用大量清水彻底 冲洗至少15nmin,并尽快就医
GB/r28113一2011 附 录A 规范性附录 双酚A及主要杂质含量测定的典型色谱图和校正因子的测定方法 A.1双酚A及主要杂质含量测定的典型色谱图 典型色谱图见图A.1 0o 100 80 801 60 60 40 0 20 20 20 25 30 S min 苯酚; 邻甲酚" 4,4’-亚乙基双苯酚 双盼 1, -甲基-双酚A:; 2,4-异构体 -苜满双酚; 三酚 苯并二氢毗喃组分(I); 10- 苯并二氢毗喃组分I); 1l -三聚苯并二氢毗喃 图A.1双酚A及主要杂质的典型色谱图 A.2各杂质的相对校正因子 各组分相对保留值和相对校正因子参考值见表A.1
GB/T28113一2011 表A.1各组分相对保留值和相对校正因子参考值 相对校正因子 杂质名称 相对保留值 苯盼 0.645 1.15 邻甲盼 1.000 1.0 4,4'-亚乙基双苯酚 1.273 0.72 甲基-双粉A 1.800 1.00 2,4-异构体 1.970 0.71 满双酚 2.157 1.57 三附 2.273 0,70 2.858 0.77 苯并二氢毗喃组分(I 苯并二氢毗喃组分(I) 2.913 l.00 三聚苯并二氢毗喃" 2.917 l.00 没有标准品的物质,其校正因子按1.00计算 A.3校正因子的测定 A.3.1标准品命名 本标准中涉及到的某些标准品采用简称,其对应的化学名称和结构式参见附录 A.3.2标准品 A.3.2.1苯酚;质量分数不小于99% A.3.2.24,4'-亚乙基双苯酚;质量分数不小于98% A.3.2.32,4-异构体;质量分数不小于98%. A.3.2.4茴满双酚;质量分数不小于98% A.3.2.5三盼;质量分数不小于98% A.3.2.6苯并二氢毗喃组分(I):质量分数不小于98% A.3.3分析步骤 分别称取A.3.2中标准品的每一组分0.030g士5mg于100ml具塞三角瓶中,加人0.030g士 5mg邻甲酚 再加人50g土1g乙睛,盖上瓶盖充分混合取该混合液2g士0.1g于另一100mL具塞 三角瓶中加人40起士lg乙睛,盖上瓶盖充分混合 以上称量均精确至0.0001E 按与测定试样相同的实验条件测定校准用标准样品,平行测定2次,取2次测定的峰面积的算术平 均值为测定结果 A.3.4相对校正因子的计算 各组分相对邻甲酚的校正因子按式(A.1)计算 义m A, A.1) f,一 A,×m
GB/r28113一2011 式中: 邻甲酚的峰面积 A i组分的峰面积; -加人邻甲酚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n -加人的标准品中i组分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n A.3.5校正因子的定期测定 校正因子应实际测定,并应定期进行校验
GB/T28113一2011 B 附 录 资料性附录 几种标准品的化学名称及结构式 简称 化学名称 结构式 OH 2,小异构体 2-(2-羚基辈基)2-(4羚基紫基)丙烧 OH CH OH H,cCH 三酚 2,4-双[2-(4-胫基苯基)丙-2-基苯盼 HO CH H,C OH OH H.C 苯并二氢毗喃组分(I 4(2,2,4三甲基苯并毗喃-4基)苯盼 CH CH3

工业用双酚AGB/T28113-2011介绍

工业用双酚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医药、染料、树脂、橡胶、塑料等行业。AGB/T28113-2011是中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发布的工业用双酚标准,以下是该标准的主要内容:

一、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和销售工业用双酚。

二、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中所涉及到的术语和定义遵循GB/T 2900.1-2008中的规定。

三、技术要求

工业用双酚的技术要求如下:

  • 外观:白色或类白色结晶粉末
  • 纯度:≥99.0%
  • 熔点:42℃~46℃
  • 含水量:≤0.2%
  • 灰份:≤0.05%

四、检验方法

本标准中所涉及到的检验方法遵循GB/T 601-2007中的规定。

五、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工业用双酚应采用无毒、无异味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每袋净重不超过25kg。包装上应明确标注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日期、批号等信息。运输过程中应防止受潮、受热和曝晒。贮存时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阴凉处。

六、安全性能

本标准中所涉及到的安全性能要求遵循GB/T 16483-2008中的规定。

以上是对工业用双酚AGB/T28113-2011标准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工业用双酚A的相关资料

和工业用双酚A类似的标准

工业用双酚A

氧化铝耐磨陶瓷复合衬板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氧化铝耐磨陶瓷复合衬板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氧化铝耐磨陶瓷复合衬板的编号:GB/T27979-2011。氧化铝耐磨陶瓷复合衬板共有12页,发布于2012-10-01
工业氦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工业氦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工业氦的编号:GB/T28123-2011。工业氦共有5页,发布于2012-10-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
标签
化工专用仪器仪表 橡胶、塑料用机械 非金属化工机械设备 化工设备 化工机械 化工机械与设备零部件 化工机械与设备综合 火工产品 工业气体与化学气体 其他化工产品综合 照相级化学药品 磁记录材料 感光材料 感光材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水处理剂 水处理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催化剂 催化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化学助剂 化学助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生化试剂、临床分析试剂 一般有机试剂、有机溶剂 一般无机试剂 化学试剂综合 染料 染料中间体 染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颜料 颜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涂料辅助材料 涂料 涂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炭黑 再生胶 其他橡胶制品 医用和食品工业用橡胶制品 胶乳制品 橡胶密封件 胶管、胶带、胶布 轮胎 橡胶制品综合 胶粘剂 胶粘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合成橡胶 合成橡胶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塑料型材 合成树脂、塑料 合成树脂、塑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合成材料综合 农药 农药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化肥、化学土壤调理剂 化肥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煤焦油加工产品 一般有机化工原料 基本有机化工原料 有机化工原料综合 其他无机化工原料 氧化物、单质 无机盐 无机酸、碱 无机化工原料综合 卫生、安全、劳动保护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电子计算机应用 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技术管理 标准化、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