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4960.3-2010

核科学技术术语第3部分:核燃料与核燃料循环

Glossaryofterms-nuclearscienceandtechnology-Part3:Nuclearfuelandnuclearfuelcycle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核科学技术术语第3部分:核燃料与核燃料循环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核科学技术术语第3部分:核燃料与核燃料循环的编号:GB/T4960.3-2010。核科学技术术语第3部分:核燃料与核燃料循环共有51页,发布于2011-05-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F40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27.120.01
  • 实施日期2011-05-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51页
  • 文件大小911.31KB

以图片形式预览核科学技术术语第3部分:核燃料与核燃料循环

核科学技术术语第3部分:核燃料与核燃料循环


国家标准 GB/T4960.3一2010 代替GB/T4960.31996 核科学技术术语 第3部分;核燃料与核燃料循环 Glossaryofnuclearseienceandtechnologyterms Part3:Nuelearfuelandnuelearfueleyele 2010-11-10发布 2011-05-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4960.3一2010 目 次 前言 范围 铀矿冶 铀转化 铀同位素分离 燃料元件设计与制造 核燃料后处理 25 31 综合术语 汉语拼音索引 33 英文索引 38
GB/4960.3一2010 前 言 GB/T4960(核科学技术术语》分为8个部分 -第1部分:核物理与核化学; 第2部分;裂变反应堆; 第3部分:核燃料与核燃料循环; 第4部分;放射性核素 第5部分-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 第6部分;核仪器仪表; 第7部分核材料管制 第8部分;放射性废物管理 本部分是对GB/T4960.31996《核科学技术术语核燃料与核燃料循环》的修订 本部分为GB/T4960的第3部分 本部分代替GB/T4960.3一1996《核科学技术术语核燃料与核燃料循环》 本部分与GB/T4960.3一199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删除原标准中第2章和第3章细分的节; 增加铀转化一章和综合术语一章, 对原标准中部分词条和定义进行了修正 删除了72条术语; 增加了135条新术语 本部分由核工业集团公司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核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郭建新,连哲莉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4960.3一1985,GB/T4960.3一1996
GB/4960.3一2010 核科学技术术语 第3部分:核燃料与核燃料循环 范围 GB/T4960的本部分规定了核燃料与核燃料循环领域有关的术语及其定义 本部分适用于核燃料与核燃料循环领域内编写标准和技术文件、翻译文献及国内国际技术交流等 铀矿冶 2.1 铀资源uraniumresouree 天然赋存于地壳内或地壳上的铀的富集体,在当前或可以遇见的将来,它们能成为经济和技术上可 以开采和提取的铀矿产品 2.2 探明铀资源 1easureduraniumres0urces 数量、品位或质量、密度、形状、物理特性已被高度探明的铀资源[量],可以利用其技术和经济参数 完成矿床生产计划和经济可行性评价,且估算结果可信度足够高 该铀资源经详细和可靠的勘探,取 样,并通过露头,探槽、探坑、巷道、钻孔等适宜的手段验证,且这些探矿工程足够密集,能确定铀资源矿 化的连续性 2. 3 控制铀资源indicateduraniumresources 数量,品位或质量、密度、形状、物理特性已被探明的铀资源[量],可以利用其技术和经济参数完成 矿床生产计划和经济可行性评价,估算结果具有一定可信度 该铀资源经详细和可靠的勘探、取样,并 通过露头,探槽、探坑、巷道,钻孔等适宜的手段验证,且这些探矿工程具有一定密集度,能合理推测铀资 源矿化的连续性 2.4 推断铀资源inferedluraniumresourees 通过地质现象、有限的样品所估算的具有一定数量、品位或质量的铀资源[量].能合理推测铀资源 矿化的连续性,但无法确定,且估算仅建立在适宜的技术和露头,探槽、探坑、巷道、钻孔等所获得的有限 的数据和样品的基础上 2.5 预测铀资源prognostieateduramiumresources 依据区域地质研究成果、航空、遥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异常或极少量工程资料,确定具有铀矿 化潜力的地区,并和已知铀矿床类比而估计的铀资源[量],属于潜在铀矿产资源,有无经济意义尚不 确定 2.6 铀矿田 uraniumorefield 具有良好的铀成矿条件和含矿性高的基本地质构造单元,在其范围内已探明几个、甚至几十个规模 不同的铀矿床,探明的铀资源量一般在万吨以上,高者可达几十万吨,甚至更多
GB/T4960.3一2010 铀矿储量估算 calculationofuraniumreServes 根据勘探工作所获得的矿床(或矿体)的资料、数据,运用铀矿床学的理论及所选择的合理的方法 按照铀矿勘探规范规定的指标,确定铀矿床(或铀矿体)铀矿石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开采和选冶技术 条件及研究的可信度的过程 2.8 显明度 c0ntrast 铀矿物在矿石中嵌布的不均匀程度 2.9 铀矿储采比reservprdetiityratofuramiumlepwsitmimimg 铀矿开采中矿床储量与矿井生产规模之比 2.10 溶浸采矿solutionmining 通过钻孔或井巷工程,将浸出剂注人或喷撒到未经破碎或适当破碎的矿石中,有选择性地溶解矿石 中的有用矿物组分,再将溶液抽出的过程 2.11 原地爆破浸出采铀leaehinguramiumfmi-plaeeblastedl 通过爆破将采场内矿石破碎到一定块度,在原地用事先配制的溶浸液对矿石进行喷淋,再将所形成 的浸出液送地面进行水冶处理的采铀方法 2.12 铀浸出剂leaehingreagentofuranium 能把矿石中的铀有选择性地、较完全地溶解到溶液中的化学试剂 2.13 地浸采铀in-situleachingofuranium;ISsL 将配制好的溶浸液通过注人井注人具有适当渗透性能的铀矿层里,在铀矿层中渗透和扩散,与天然 埋藏条件下的铀矿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含铀元素的浸出液,然后通过抽出井收集铀浸出液的采铀 工艺 2. .14 平米铀量uraniumpersquiremeter 在地浸开采的铀矿床中,反映矿床储量内在质量高低的指标,是矿体的品位、矿石密度与厚度的乘 积,反映矿体(层)平面上单位面积内的铀金属量,单位kg/nm 2.15 井型wellpatternm 地浸采铀抽出井与注人井在平面上的排列形式称为井型,它反映抽出井与注人井在平面上的相对 位置及分布形态,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井场抽出井与注人井在平面上的相对位置关系;二是抽出 井与注人井在数量上的对应关系 2.16 井距 welspacing 相邻两个钻孔间的距离,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抽出井与注人井之间的距离;二是注人井与注人井 或抽出井与抽出井)间的距离,如未加说明,常提到的井距指抽出井与注人井之间的距离 2.17 注入井injeetion elI 地浸采铀中向矿层注人浸出剂的钻孔,也称注液井
GB/4960.3一2010 2.18 抽出井 pumpingwellproduetionwell 地浸采铀中从矿层内抽出浸出液的钻孔,也称抽液井 2.19 观测井monitoringwel 地浸采铀中用来监测含水层地下水状态和化学成分的钻孔,也称监测井 2.20 地浸综合测井combinedlogeingforin-situleaching 在地浸采铀中综合使用几种物理测井方法,包括放射性7测井、瞬时裂变中子测井、自然电位测井、 电流测井、感应测井,声速和声幅测井、密度测井,井径和井斜测井等 2.21 井场酸化weriedacidficeationm 在地浸采铀中将硫酸注人地下,使浸出液的pH值达到2一4,铀金属开始转人溶液(或浸出液中的 铀浓度达到具有工业回收意义值时)的过程 .22 2. 地浸液固比liquidsolidratioinleachateofin-situleaching 在原地浸出过程中达到一定铀浸出率时溶浸液体积的数量与被浸矿量或矿岩量的比值 2.23 放射性选矿radiometricsorting 按铀矿石中天然放射性活度差异,将矿石分成铀品位不同的精矿和尾矿的选矿方法 2.24 铀矿石放射性检查站radiometriceheck-pointforuraniumore 测量运载工具中铀矿石的质量及其7射线强度,确定矿石中铀品位的设施 2.25 铀播平衡系数uranium-radiumequilibriumcoefriecient 矿石中铺、铀含量的比值(R./U.)与其达到放射性平衡时的比值之比,用式(1)表示 R/U K= 3.4×10 式中 铀儒平衡系数, K 矿石中铺、铀含量的比值; R/U 3.4×10 -铺与铀处于放射性平衡时的含量的比值 2.26 射气因子emanationfactor 由铀(针)矿石中扩散到周围空间或介质中的氧气量N与同一时间内在同一体积铀(针)矿石中产 生的氧气量N的比值,表示为a-X100% 2.27 氧析出量 quantits rad0nemanati0n 某一时间间隔内析出并进人特定空间的氧的总量 氧析出率 radonemanationrate 在单位时间间隔内穿过单位面积界面析出的氨的量
GB/T4960.3一2010 2.29 当量氧析出率equivalentradonemanationrate 介质表面的氧析出率除以该介质中U的摩尔分数和铀儒平衡系数之积得的商,见式(2),即 RER=RER/CK 2 式中: ERER 当量氧析出率; 氧析出率; RER 介质中U的摩尔分数; 铀铺平衡系数 K 2.30 氨析出面积 radoemanatingarea 两相介质间有氧析出的界面面积 2.31 当量氧析出面积equivalentradonemanatingarea 介质的氨析出面积与该介质中sU的摩尔分数和Ra与8U的放射性平衡系数三者之积,即: (3 EREA=REACK 式中 当量氧析出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i). EREA REA -氧析出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 介质中sU的摩尔分数; K -铀儒平衡系数 2.32 [[矿岩石块]氧析出百分数eanatingpereentageofradon 某一时间间隔内岩石块析出的出Rn的量与其中“Ra在同一时间间隔内衰变产生的Rn的量的 百分比值,它是用于计算矿井氢析出量的参数 2.33 最终边帮角finalpitsope 铀矿露天采场最下一阶段的坡底线和最上一阶段坡顶线的假想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2.34 矿浆萃取solvent-in-pupextraetion 用有机溶剂直接从浸出的或稀释的矿浆中进行萃取的方法 tiontank 矿浆吸附槽resinin-pulpabswrpt 能直接从浸出矿浆中吸附提取铀等元素的槽式设备 2.36 铀浸出率leachingratiouranium 溶解于浸出液中的铀量与浸出前矿石中铀量的百分比 2.37 淋萃流程Eluexprocess 又称埃留克斯流程 以硫酸作(铀饱和树脂的解吸剂)淋洗剂,其淋洗液经萃取后的萃余液返回配 制成新淋洗剂的离子交换法与溶剂萃取法的联合工艺过程
GB/4960.3一2010 2.38 流态化沉淀naidixedhed iprecipitation 应用流态化技术从铀溶液中沉淀重铀酸盐的方法 它是把沉淀铀的化学反应与沉淀产物的粒度分 级结合起来 采用不同的设计,在沉淀器内造成一个流化反应区,沉淀物流在该区沿轴向循环运动,使 细小的重铀酸盐晶体有足够的停留时间得以逐渐长大,待达到一定的粒度后,在重力作用下,克服上升 流体的阻力沉降下来,以沉淀产品排出 2.39 countercurrentdecantation 逆流倾析 简称CCD法 一种利用矿浆固体颗粒的沉降作用,在多级浓密机中进行连续逆流分离和洗涤的 过程 2.40 铀矿石浓缩物uraniumconcentrate 铀浓缩物 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处理铀矿石及其他含铺物料制得的含铀量高的粗制产品 2.41 黄饼yellowcake 以重铀酸盐或铀酸盐形式存在的一种铀浓缩物 铀转化 氟化fluorinationm 铀或其化合物与氟与(或卤氟化物)作用生成六氟化铀的工艺过程 3.2 氢氟化hydroluorinatiom 制备四氟化铀的工艺过程,包括氧化铀和气态氟化剂如氟化氢,有机氟衍生物)反应的干法和四价 铀溶液与氢氟酸反应的湿法等 3.3 绿盐greensnlt 绿色的四氟化铀晶体,主要用于制备六氟化铀和金属铀 3 钙(镁)热还原法ealeium(magnesium)thermo-reductionm 用活性较强的金属钙或金属镁作还原剂,把四氟化铀还原成金属铀的方法 3.5 三碳酸铀酷铵法ammoniumuranylearbonateproeess;AUcproeess 通过制备,锻烧和分解还原三碳酸铀酰铵来制备陶瓷级二氧化铀粉末的方法 6 3 重铀酸铵法ammoniumdiuranateproess;ADUproeess 通过制备、骰烧和分解还原重铀酸铵来制备核纯级二氧化铀陶瓷粉末的方法 3 route;IDR -体化干法integrateddry -种制取核级二氧化铀陶瓷粉末的方法 在高温水解反应器中使六氟化铀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氟化 铀酰,然后在回转炉中使氟化铀酰与氢和水蒸气反应转化成核级二氧化铀陶瓷粉末 高温水解反应器 和回转炉组成一体
GB/T4960.3一2010 3.8 弹式反应bombreaetion 采用弹形还原反应器,用镁热还原法由四氟化铀制备金属铀的工艺,反应器一般具有钢制的外壳 其内衬有高纯氟化镁耐火材料 铀同位素分离 paration 同位素分离isotopesep -种或多种同位索与该元素的其他同位素分岗的过程 使某元素的 铀同位素分离uraniumisotopeseparation 使U的丰度浓缩的过程 浓缩enrichment 使一种元素中某指定同位素的丰度增加的过程 低浓铀lowenricheduranium;LEU 3sU丰度低于20%的铀 天然铀naturaluranium" 自然中存在的同位素组分的铀,天然铀是aU、U和极少量uU的混合物 4.6 浓缩铀enricheluranium" U丰度高于天然丰度的铀元素或铀化合物 贫化depletiom 使一种元素中某指定同位索的丰度减少的过程 4.8 贫化铀depleteduranium 3sU的丰度小于天然丰度的铀元素或铀化合物 4 同位素丰度isotopicabundance -种元素的同位素混合物中,某特定同位素的原子数与该元素的总原子数之比,或某特定同位素的 质量与该元素的总质量之比 以原子数定义的为摩尔丰度,以质量定义的为质量丰度 4.10 相对丰度relativeabundance 在同位素混合物中,某特定同位素的丰度与其他同位素的丰度之和的比值 4.11 供料feed 为实现同位素分离过程而向分离装置(分离单元、级或级联)供人的初始物料 4.12 abundanceoffeed 供料丰度 目标同位素在供料中的丰度
GB/4960.3一2010 4.13 精料(产品》produet 通过分离装置(分离单元、级或级联)后,目标同位素被浓缩了的同位素混合物 精料丰度abundanceofproduct 目标同位素在精料中的丰度 4.15 贫料 waste 尾料 tails 通过分离装置(分离单元、级或级联)后,所需同位素被贫化了的同位素混合物 4.16 贫料丰度tailsassay 分离目标同位素在贫料中的丰度 4.17 标准尾料丰度standardtailsassaystandardwasteabundance 在确定同位素分离工厂的运行性能和经济指标时所采用的级联尾料中所需同位素丰度的设计值 18 4. 原料纯度 rawmaterialpurity 原料中六氟化铀的质量分数 4.19 产品纯度produetpurity 浓缩铀产品中,六氟化铀的质量分数 4.20 浓缩段 enrichingseetion 级联中从供料点(或相当供料点)到精料端之间的所有级 4.21 贫化段depletingseetionm 级联中从供料点(或相当供料点)到贫料端之间的所有级 4.22 分离理论separaton 1theory 阐述分离原理,研究用分离单元实现分离时各种效应的影响,以及各种参量变化对分离影响的 理论 4.23 分离单元separativeeement;separationelement 能完成一次分离过程的单个分离装置,是组成同位素分离级联中分离级的基本单元 4.24 rationfactor 同位素分离系数isotopesepar 一个分离单元(分离级)供料、精料或贫料的相对丰度的比值 其中: a)精料的相对丰度与供料的相对丰度之比值,称为浓化分离系数; b 供料的相对丰度与贫料的相对丰度之比值,称为贫化分离系数 e)精料的相对丰度与贫料的相对丰度之比值,称为全分离系数 4.25 浓缩系数 enrichmentfactor 分离系数减1
GB/T4960.3一2010 4.26 分流比et 分离装置(分离单元、级或级联)的精料流量与供料流量的比值 4.27 分离功separativework 同位素分离领域中的一个专用参量 它是一个分离装置对于它所处理的物质所做的“功” 在数值 上,它等于同位素混合物通过该装置所获得的价值增量,可表示为 U=PVC十WV(Cw一FVC 式中: U 分离功,单位为千克(或吨)分离功单位(kgSwU或tSwU); P 精料中铀的质量,单位为千克(或吨(kg或t); -精料丰度,%; v(Cp 精料价值函数, 贫料中铀的质量,单位为千克(或吨)(kg或t); W Cw 贫料丰度,%; vCw 贫料价值函数 供料中铀的质量,单位为千克(或吨)kg或t); 供料丰度,% 供料价值函数 V(C 4.28 分离功单位separativeworkunit;SswU 分离功的度量单位,具有质量的量纲,一般为“千克(或吨)分离功单位”,符号为kg(或t)SwU 4.29 分离功率separativepower 分离装置(分离单元、级或级联)分离能力的量度,表示该装置单位时间所提供的分离功 4.30 分离效率separativeerricieney;separationericieney 分离装置(分离单元、级或级联)实际提供的分离功率与理论最大分离功率的比值 4.31 stage 级联的组成单位 它可以是一个分离单元,也可以是若干个分离单元并联组成的单位 在后一情 况下,各单元的人口及出口处所需同位素丰度分别相等 4.32 级联easeade 同位素分离中,为实现一定的浓缩目的,将若干级串联,并联形成的组合 4.33 级联理论eascadetheory 从分离的角度研究级联连接方式和工作状况的理论 4.34 理想级联idealeascade 在每级人口处,参加汇合的各流分中所需同位素丰度相同的级联,即在各级人口处都没有不同丰度 物料相混合的级联
GB/4960.3一2010 4.35 简单级联simplecascade 双管道级联 t0-tubeScascade 轻流分供人沿精料走向的相邻一级,而重流分送回沿贫料走向的相邻一级的级联 4.36 矩形级联squarecascade 直角级联 每一级的质量流量都相同的级联 4.37 阶梯级联 1ared-offcascade;stepcascade squ8 由不同质量流量的矩形级联按流量大小顺序串联构成的级联 4.38 有损失级联cascadewithmmassloss 有工作物质损失的级联 4.39 净化级联purgeceaseade 同位素分离工厂中,对精料或供料进行净化,用以减少轻杂质含量所设置的级联 4.40 级联效率 easadeeffieieney 同位素混合物通过一个级联所获得的价值增率与该级联装机分离功率的比值 41 级联装机分离功率instaledeapacityofceascade 级联安装完成后的名义分离功率 4.42 级联的结构效率structuralericieneyofeaseade 级联装机分离功率减去因丰度混合损失的分离功率之差与该级联装机分离功率的比值 4.43 级联平衡时间equilbriumtimeofeascade 级联从一种稳定运行状态(或工况)过渡到另一种稳定运行状态(或工况)所用的时间 44 4. 级联水力学eascadehydraulies 研究级联中工作介质的流体运动规律、工况的调整与控制和级联流体稳定性的学科 4.45 级联稳定性stabilityofceascade 工作在平衡态的级联,受到扰动,将引起级联流体参数相应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这些变化 逐步衰减,级联就是稳定的 如果这些变化逐步发散,级联就是不稳定的 如果这些变化趋于技术上允 许的值,级联就是技术上稳定的 4.46 轻流分enrichedstream;headfraetionm 从分离单元流出的、同位素轻组分被浓缩了的一股流分 47 tailfractionm 重流分depletedstream; 从分离单元流出的、同位素轻组分被贫化了的一股流分
GB/T4960.3一2010 4.48 lrlur 全回流tota 级联精料端所在级的轻流分全部返回前一级而取料量为零的状态 4.49 滞留量hold-up 定常态时,分离装置(分离单元、级或级联)中含有的被分离的同位素混合物的量 4.50 价值value 同位素分离领域中的一个专用参量 某一定量同位素混合物的价值是其质量与其价值丽数的乘 积,它是该混合物中所需同位素丰度的函数,与所采用的分离方法及分离系数无关,具有物理意义的是 它的变化量,而不是它的绝对值 一定量的同位素混合物通过一个分离装置后,该装置对此物料所做的 分离功就是此物料的“价值”增量,其表达式见4.27中的式(4) 4.51 价值函数valuefunetionm 分离势separativepotentia 同位索分离领域中的一个专用特征函数 单位质量的同位素混合物的价值与丰度的关系称为该混 合物的价值函数,用V(C)表示,其中c是该混合物中所需同位素的丰度 它和物理学中的“势函数”类 似,有一个量测的参考基准问题 根据所取的不同参考丰度c',价值函数可以有不同的表达式,并对于 同一丰度取不同的数值,但通过分离过程的价值增量相同 最常用的表达式也称基本分离势,如式(5)所示 =0.5 V(C)=(2C一 -1mT 4.52 级联的非定常态unsteadystateofeaseade 分离级联中的参量随时间变化的状态 4.53 级联的内参量intermalvariablesofeascade 分离级联中各个分离级的供料、轻流分和重流分的流量及其中相应的同位素丰度 4.54 级联的外参量externalvariablesofeaseade 分离级联中供人级联和从级联中流出的流量及其中相应的同位素的丰度 4.55 自由阀 freevalve 安装在系统管道上未接任何仪表或工艺检测和事故保护传感器的阀门 4.56 Y函数Y-funetion 为了获得单位质量的产品,分离装置所提供的价值增量或分离功 它是精料丰度,贫料丰度及供料 丰度的函数,其表达式为 C二Cw 二E .(6 YCp,Cw,Cp)=V(Cp)十 VvCw v(Cp G 一Cw C一Cw 式中: YCp,Cw,CF -Y函数; 10
GB/4960.3一2010 v(Cp) 精料价值函数; V(Cw 贫料价值丽数; 供料价值函数; V(C -精料丰度,%; C" C 贫料丰度,%; C 供料丰度,% 4.57 z函数飞-funectiom 在单一供料、精料、贫料的同位素分离装置中,在无损失情况下,生产单位质量产品所消耗的原料 量 其表达式为 C Cw Z(Cp.Cw.C= -Cw 式中: zC,Cw,C Z丽数; -精料丰度,%; C Cw -贫料丰度,%; C 供料丰度,% 4.58 特殊性abnormalit 级联中某级的机器参数,如与其他级有差别,即认为具有这样参数的级产生了特殊性 4.59 静态特征根statiecharaeteristicroot 级联中某级发生较小的特殊性,且引起级联流量和压强发生可线性化的偏移时,沿精料方向前一级 相对压强变化与后一级相对压强变化之比值称为静态特征根 在静态完整时,静态特征根小于1,其大 小表征了流体偏移沿精料方向逐级衰减的快慢程度 在静态不完整时,静态特征根等于或大于1,表示 流体偏移沿精料方向不衰减 4.60 大偏移largedeviation" 级联中发生大的特殊性时,所引起的流体状态参数的变化 4.61 比能耗speeifieeneryconsumption 同位素分离工厂中,单位分离功所消耗的能量 4.62 气体扩散法gaseous dwstionpwes 使待分离的气体混合物流人装有分离膜的装置来得到浓缩和贫化的两股流的同位素分离方法 它 的分离原理是在分子间相互碰撞可以忽略不计的情况下,气体混合物中质量不同的分子的平均热运动 速度反比于其质量的平方根,质量较小的同位素构成的分子较多地通过分离膜小孔从而达到分离的 目的 4.63 扩散机gasdirrusionseparationunit 使用气体扩散法分离原理得到一次分离的机器设备 4.64 结构级 structuralstage 在级联中能进行一次分离的机器安装单元 11
GB/T4960.3一2010 4.65 工艺级proeessingstage 从流程,运行操作、工艺分析及事故处理角度考虑,级联中能进行一次分离的基本单元 4.66 diffuser 扩散器 分离器 气体扩散机中装有一次分离元件(分离膜)的部件 4.67 扩散膜diffusionbarrier 分离膜membrane 气体扩散机的关键元件 它具有多孔结构,要求孔径小且均匀,使工作压强下通过膜的气流为分子 流(或接近分子流) 4.68 复合膜compositebarrier 由具有足够机械强度的大孔支撑层和具有分离性能的微孔细层组合在一起的双层或多层扩散膜 4.69 扩散膜的渗透值barrierpermeability 渗透值是表征扩散膜性能好坏的重要参数之一 它表示气体分子与扩散膜碰撞后穿过膜的几率 4.70 膜的分离效率barrierefGicieney 扩散膜的实际浓缩系数与理想浓缩系数之比值 4.71 preswredrop barrier 沿膜相对压降relative along 扩散膜前人口压强和扩散膜前出口压强之差与膜前平均压强之比值 其表达式为: 8 ;= 式中 沿膜相对压降" P -扩散膜前人口压强,单位为帕(Pa); -扩散膜前出口压强,单位为帕(Pa); P -膜前平均压强,单位为帕(Pa). 4.72 跨膜压比pressureratioacrossbarrier 膜前平均压强与膜后压强之比值 其表达式为 K= 9 是 式中 K 跨膜压比; 膜前平均压强,单位为帕(Pa); P -膜后压强,单位为帕(Pa) 4.73 non-ideal factor 非理想混合因子 lmixing 由于不能理想混合,在膜前横截面上,近膜处的丰度低于远离膜处的丰度对分离器浓缩系数的影响 12
GB/4960.3一2010 4.74 分流比因子cutfacton 由于膜后轻流分的不同丰度气流的混合对分离器浓缩系数的影响 4.75 efactor 结构过流因子 structure 因通过扩散膜与座架密封缝连接处的漏孔的气流接近于黏性流,没有分离效应,而对分离器浓缩系 数的影响 4.76 反扩散因子bckdirrusionfaetor 由于膜后压力不为零,产生气体分子从膜后向膜前的反扩散,而对分离器浓缩系数的影响 4.77 适用准数figureofmeritofbarrier 膜的一个重要特性参量 它表示单位压强的过流值 它与膜本身及通过腿的气体性质有关,而与 压强无关 4.78 单机比功率speeificpowerpermaehine 扩散机单机压送单位流量工作气体所需要的压缩机功率 4.79 单机腐烛损耗corrosivelosspermaehineperday 级联中某分离单元在一天(1d)内损失工作物质的量 4.80 级的时间常数timmeconstantofstage 在单容简化模型下,级内气体更换一次所需时间的两倍 4.81 机组group;bloek 级联中由若干台机器组成的能与级联工艺回路断开的独立操作单位 4.82 离心法centrifugalpreess;centrifugationm 利用气体同位素混合物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分子质量不同其气体压强分布不同的原理分离同位素的 方法 4.83 离心机centrifuge 使用离心法分离原理分离气体同位素混合物的高速旋转的机器设备 4.84 逆流离心机eounter-eurrenteentrifuge 转子内部存在着相反方向的轴向流动的离心机 由于存在轴向逆流流动,所以分离效应倍增,并可 在转简两端离开转轴一定距离处分别取出精料和贫料 4.85 亚临界离心机suheritieleentrifuge 额定工作转速(转动频率)低于转子本身作为弹性体发生弯曲振动的一阶固有频率的离心机 4.86 超临界离心机supere eritiealcentrifuge 额定工作转速(转动频率)超过转子本身作为弹性体发生弯曲振动的一阶固有频率的离心机 13
GB/T4960.3一2010 4.87 转子 r0t0r 离心机中形成气体分离的核心部件 它由单节或多节转筒、端盖、挡板、电机转子,小轴、导磁环等 转动零部件构成 4.88 取料器scop 离心机中位于转简内两端,用以提取精,贫料的勺形部件 4.89 阻尼器daper 离心机中可使能量耗散从而减小转子振动振幅并抑制或消除转子进动的部件 4.90 环流circulationflow 离心机中,由上行气流和下行气流形成的气体循环流动 4.91 离心机环流驱动eireulationdrivesingascentrifuge 造成气体离心机中轴向分离倍增效应所需环流的驱动方式 4.92 机械驱动mechanicaldrive 由取料器在离心机转子流场中引起工作气体动量损失而产生环流流动的作用 4.93 热驱动thermaldrive 上、下端盖和转筒侧壁上的温度分布在离心机转子流场中产生循环流动的作用 它们分别称为端 盖热驱动和侧壁热驱动 4.g4 供取料驱动feedandextractdrive 在离心机转子内驱动轴向环流的一种作用,由离心机供取料量在不同位置上产生 4.95 传质单元高度masstransferunitheight 一个长度特征量,是化工技术精或萃取理论中的参量 如从分离级联来理解,它相当于离心机中 个理论分离级的高度 4.96 环流量数eireulationratenumber 环流量与传质单元高度为最小值时的环流量之比 4.97 环流量效率 cireulationefGicieney 环流量数的大小对离心机分离能力的影响 其表达式为 n E l0) m十 式中: E 环流量效率 -环流量数 1 4.98 非理想效率-idealtyeffieenesy 由于离心机中实际环流量分布偏离理想环流量分布而造成的离心机分离能力降低的因子 其表达 14
GB/4960.3一2010 式为: ;-1小 B(2一B)d 11 其中: 2PP B= (12 一己 式中: E 非理想效率; -转子的有效分离腔高度,单位为米(m) -圆柱坐标系的轴向坐标,单位为米(m) 轻组分轴向净输运量,单位为千克每秒(kg/s); P -气体轴向净输运量,单位为千克每秒(kg/s); P 环流量,单位为千克每秒(kg/s) I E 传质系数; 丰度,% 4.99 流型flowpattern;tlowprofile 离心机中气流轴向速度分布的形态 4.100 流型效率lowpatternefieieney 由于离心机的实际流型偏离理论最佳流型而造成的离心机分离能力降低的因子 其表达式为 F(r)rdr E (13 GOT r -d 其中 F(r)=2x灰urdr" (14) 式中 E 流型效率; ( 流函数,单位为千克每秒(kg/s); -圆柱坐标系的径向坐标,单位为米(m); 转子半径(忽略了中心料管半径),单位为米(m); 气体质量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 气体速度的轴向分量,单位为米每秒(m/s) ZC" 4.101 实验效率esperimentalefrieien ney 由于离心机中其他因素造成的离心机分离能力降低的因子 4.102 激光分离法laserseparationprocess 同位素分离的一种方法 其原理是根据原子或分子在吸收光谱上的同位素位移,用特定波长的激 光激发某特定同位素原子或含有该原子的分子,再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使激发态原子或分子与基态成 分分开,从而获得浓缩的同位素 15
GB/T4960.3一2010 4.103 原子蒸气激光同位素分离atomicvaporlaserisotopeseparation; AVL.IS 以金属铀原子蒸气为工作介质,用激光进行铀同位素分离的方法 简称原子激光法(AVILIS) 4.104 分子激光同位素分离 olecularlaserisotopeseparation 利用铀同位素化合物分子光谱的微小差别,用选定波长的激光辐照,使所需同位素分子产生光致离 解,或产生光诱导化学反应,从而实现同位素分离 简称分子法(MLIS). 4.105 同位素[光谱]位移 shift isotope 原子序数相同而原子量不同的核素,由于核质量或核的形状和核电荷的分布不同,所引起的原子能 级位置(能量)的差异和相应谱线波长的差异 4.106 选择性激发selectiveexcitation 利用原子(或分子)的同位素光请位移,选定某一波长的单色光.有选择地激发一种同位素,而不改 发其他同位素的过程 4.107 选择性因子seleetionfactor 在同一激光场作用下,U与MU同位索原子(或分子)激发电离(或离解)的效率之比 4.108 化学交换法echemieal echungeprwss 利用不同化合物分子或离子间的同位素交换反应分离同位素的方法 4.109 热扩散法thermaldifusionpress 利用流体中存在温度梯度时重分子通常浓缩于较冷区域而轻分子则浓缩在较热区域分离同位素的 方法 4.110 喷嘴法nozzleprocess -种利用气体动力学原理分离同位素的方法 当气体同位素混合物高速通过装有喷嘴的弯曲轨道 时,其质量较轻的同位素在半径小的圆周上被浓缩,而质量较重的同位素在半径大的圆周上被浓缩 4.111 射流膜法jetmembraneprocess 利用同位素气体混合物具有选择性地通过射流边界渗人自由射流内部的特性分离同位素的方法 4.112 电磁法eleetroagnetieprocess 利用相同能量,相同电荷的离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道随离子质量不同而变化这一特性分离同位素 的方法 .113 离心机失效率eentrifugefailurerate 离心分离工厂中,在规定条件下工作到某时刻尚未失效的机器,在该时刻后单位时间内发生失效的 概率 单位一般用%/a表示 4.114 层架layer -定数量的气体离心机机组串联起来,构成一个小型级联,能达到一定同位素分离能力的机组的 16
GB/4960.3一2010 总称 4.115 失步speeddown;out-ofstep 离心机转速低于设定值 4.116 钝化pasiationm 用UF 气体在分离装置、工艺设备和管道内表面形成耐工作介质腐蚀的保护膜的处理过程 4.117 级联间管道pipelinesbetweenlayers 级联层架间、级联和供取料间相接且能保持离心级联稳定运行的管道 4.118 装架unit 由一定数量的气体离心机通过一定方式并联组成的最小安装单元 4.119 截断组 fixture sparategup groups; 由一定数量的装架通过一定方式并联组成且能够连人区段或从区段退出的最小装架组合 4.120 料流系统rlowsystem 能使UF,气体在供取料装置与级联间以及不同的层架间流动且能保持离心级联稳定运行的补压 机,调节器、调节阀、真空阀门,工艺管道、仪表传感器等设备的统称 简称料流 4.121 摩擦功耗frictionpower 气体离心机转子克服摩擦阻力保持匀速旋转所需要的功 4.122 轻杂质liehtimpurit 六氟化铀中可能存在的空气、氟化氢、氮气及其他金属化合物 4.123 区段seetionm 由一定数量的装架以并联方式组成的能独立控制和操作的单元,是构成级联一个级的最小单元 4.124 升周speedup 使气体离心机转速上升至额定转速的过程 燃料元件设计与制造 5 金属燃料metalliefuel 金属形式的核燃料,如金属铀,铀合金等 5. 2 陶瓷燃料eeramiefuel 由难熔化合物(如氧化物、碳化物)组成的核燃料 5 ceretfuel 金属陶瓷燃料 由金属材料和难熔化合物的致密混合物制成的核燃料,其两相中的任何一相都可含有裂变核素 17
GB/T4960.3一2010 混合氧化物燃料 mixedoxidefuel;MoXfuel 铀瓠混合氧化物uranium-plutoniummixeldioxide 铀针混合氧化物uraniumthoriummixeddioxide 由二氧化铀和二氧化钵或二氧化铀和二氧化针组成的烧结陶瓷燃料 5.5 混合物陶瓷燃料ceramiemixturefuel 由U-Pu或U-Th的混合氧化物、碳化物或氨化物组成的陶瓷核燃料 5.6 弥散燃料dispersionfuel 以细颗粒形式(燃料相)弥散在其他材料(基体相)中的核燃料 5 错-锡系合金2irealoy 以鳍为基材,加人锡和少量铁、镍、铬元素组成的一系列合金,包括r-1、Zr-2、Zr-3和Zr-4 5.8 当量础含量eualentbm content;EBC 材料中某一杂质元素的含量与其当量棚含量因子的乘积 5.g 当量棚含量因子equivalentboroncontentfactor;EBcfactor 棚原子量和某一杂质元素的热中子吸收截面的乘积与碉的热中子吸收截面和该杂质元素原子量的 乘积之比 5.10 一次氢化primaryhnydriding 燃料棒破损前始于其错合金包壳内侧的氢化现象 二次氢化 hydartdn secondary ing 由于水进人破损燃料棒内而在其错合金包壳内产生的氢化现象 5. 12 批平均卸料燃耗batehaverageunloadburmup -次停堆换料,所卸出全部燃料组件的燃耗的算术平均值 5.13 峰值燃料棒平均燃耗 eburnu pimpeakrod average S 在一批燃料或堆芯中,燃耗最深的燃料棒的平均燃耗 5.14 辐照蠕变irradiationcreep 受力材料(或构件)长期在辐照环境中所发生的缓慢连续变形 辐照通常使蠕变加速 5.15 辐照生长irradiationgrowth 由辐照引起的材料(或构件)尺寸变化,其密度不变 weinge 辐照肿胀irradiation. 材料在中子辐照下产生体积膨胀、密度降低的现象 18
GB/4960.3一2010 5.17 辐照脆化iradiationembrittler ement 由辐照引起的材料(特别是体心立方金属)塑性、韧性下降和无延性转变温度升高的现象 5. .18 工程热通道因子engineeringhotchannelfactor 由于燃料元件、燃料芯块的尺寸及其密度和富集度的偏差、下空腔流量再分配,流量交混和旁流等 带来的对热通道热流密度的不利的系数 5.19 缓冲落棒时间dashpotdroptime 控制棒从导向管水力缓冲口降落到堆芯中规定最低位置所需的时间 5.20 环脊cireumferentialriding 燃料中陡的温度梯度引起陶瓷燃料芯块的变形,燃料芯块端部的膨胀变形在包壳上引起的竹节状 隆起 5.21 水渗 waterloeeimg 水通过包壳上的裂纹渗人燃料元件内部的现象 5.22 燃料元件fuel element 反应堆内以核燃料作为主要成分的结构上独立的最小构件,它的具体形状有棒状,板状和球状等 23 5. 预加压燃料元件prepressurizedfuelelement 为防止燃料包壳在冷却剂外压作用下坍塌和改善燃料元件的导热等性能,在密封焊接前预先充人 气体(通常为复气)加大其内压的燃料元件 5.24 [中子]吸收元件absorherelement 含有中子吸收剂的反应堆部件,用于影响剩余反应性和反应性分布 25 S 假元件dummyelement 用于代替或代表燃料元件而不含核燃料的元件 5.26 假组件dummyassembly 用以代替或代表燃料组件而不含核燃料的组件 5.27 燃料组件fuelassembly 组装在一起并且在堆芯装料和卸料过程中不拆开的一组燃料元件 5.28 可拆式燃料组件removableasembl 上下管座可以拆卸,并可更换燃料棒和重新组装的燃料组件 semhi ass0ciatedassen [燃料]相关组件 y;asseiatedcorecomponents 与燃料组件相关的控制棒组件、中子源组件、可燃毒物组件和阻流塞组件的统称 19
GB/T4960.3一2010 5.30 可燃毒物组件 burnablepoisoassembly 含有可燃毒物的固定式组件,具有控制、补偿反应性或降低一回路冷却剂酬浓度的功能 5.31 控制棒组件rodeluster cOntrol liassembly;RCCA 由星形架和含有中子吸收体(如银-钢-镐)的控制棒束所组成的可动式组件,具有开停堆,升降功率 和保护反应堆安全的功能 5.32 阻流塞组件thimble mbly;low restrict0r ep lugassem 在不插控制棒、可燃毒物和中子源组件的燃料组件内为限制其导向管旁流而设置的组件 5.33 一次[中子]源primary S0urce 在反应堆初始启动时使用的中子源,如锏-252 5.34 一次[中子]源组件 primarysourceassembly 含有一次中子源的固定式组件 5.35 二次[中子]源seondarysouree 在反应堆中经过短期辐照后能释放中子,从而可在核反应堆再启动时使用的中子源,如锄-锁 5.36 二次[中子]源组件secondarysoureassembly 含有二次中子源的固定式组件 5.37 控制棒controlrod 棒状或板状装置,用来控制核反应堆反应性的变化 控制棒含中子吸收材料 5.38 长控制棒fulcontrolrod 中子吸收体的长度与堆芯活性长度相当的控制棒 5.39 短控制棒partialcontrolrod 中子吸收体的长度小于堆芯活性长度的控制棒 40 o 衬错燃料棒Zr-linerfuelrod 包壳管内表面衬有纯错层的燃料棒 41 o 础玻璃棒boronglassrod 由含有中子吸收材料砌的玻璃制成的可燃毒物棒 42 55 [燃料]芯体core 带包壳的燃料元件内含有易裂变材料的部分 5 43 [燃料]芯块tuelpelet 构成燃料元件而堆叠在包壳内的燃料小块,通常为圆柱形 20
GB/4960.3一2010 5.44 [燃料]芯块柱fuelstaek 燃料芯块在包壳管内堆叠而成的长圆柱 5.45 生还块sgeepelle 压制后而未烧结的燃料芯块 5.46 隔热块insulatorpellet 燃料棒中放置在燃料柱上下端起隔热作用的非燃料芯块,一般由三氧化二铝制成 5.47 碟形芯块dishedpellet 端面带有浅碟形的燃料芯块,碟形用以补偿燃料柱的轴向膨胀 5.48 燃料组件骨架skeletonofassembly 燃料组件中,除燃料元件以外的其他结构部件所组成的燃料组件基本构架 如压水堆燃料组件骨 架是指由燃料组件上管座、控制棒导向管、仪表管,定位格架和下管座所组成的燃料组件的基本构架 5 49 定位格架spacergrid 燃料组件中保持燃料棒之间一定间距,并为燃料棒提供横向支撑(有时也提供轴向支撑)的结构件 5.50 控制棒导向筒controlrodguidetube 为控制棒组件提供导向和保护,是堆芯上部支承构件的组成部分 5.51 控制棒导向管controlrodguidethimble 燃料组件骨架中供控制棒,可燃毒物棒、中子源棒或阻流塞棒插人,并为控制棒运动起导向和快速 落棒起水力缓冲作用的管状构件 5.52 包壳eladding 包覆和封闭核燃料或其他材料的外套 用以保护核燃料或其他材料不受化学性质活泼的环境介质 的影响,包容被包覆材料在辐射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产物,也可提供结构支撑 5.53 坍塌型包壳ellapsibleeladding -种设计成在冷却剂压力下可与燃料直接接触的包壳 5. 54 自立型包壳free-standimgchaddng 无需燃料支撑而能承受住冷却剂压力的包壳 55 55 结合 bond 燃料与包壳之间(含中间层)的紧密接触 当两种材料紧密接触以致原子间力起作用时,称为冶金 结合;当燃料与包壳没有发生冶金结合时,称为机械结合 5.56 活性段长度aetvelength 燃料棒,燃料组件或堆芯中含易裂变材料的那一部分的长度 21
GB/T4960.3一2010 5.57 燃料密实fueldensificeation 反应堆运行所造成的陶瓷燃料密度增加(因而体积减小)的现象 5.58 缓冲段dashposetonm 控制棒导向管内径缩小的管段,能在控制棒快速下落时起水力缓冲或阻尼作用 5.59 毒物poison 具有很大的中子吸收截面因而能降低核反应性的物质 5.60 溶胶-凝胶法solgelprocess -种制备颗粒燃料的方法 首先制备含有金属化合物的水溶胶,再以小滴的形式分散在一定的介 质中固化成凝胶颗粒,然后在适当的气氛中将凝胶颗粒还原烧结成致密的金属氧化物,碳化物或混合化 合物颗粒 5.61 补偿棒shimrod 反应堆内,补偿棒用于补偿新装料堆的多余反应性并影响中子通量分布 5.62 PCI破坏值thresholdofPCIfiailure 燃料元件线功率从一定基准水平迅速提高到某一最大数值而无PCI/sCC破坏的危险,此线功率值 称为“PC破坏值” 5.63 定位绕丝wirewrapper 按一定的螺距缠绕在反应堆燃料棒包壳表面上的金属丝 其作用是使相邻燃料棒之间保持一定间 隙,以保证一定的冷却剂流量通过适当截面积流道带走热量 5.64 高性能燃料组件highperformancefuelassembly 具有比当前所用燃料组件更好的运行可靠性,更节约中子、燃耗更深,换料周期更长的更先进的燃 料组件 5 65 镁诺克斯合金magnoxalloys -类抗氧化和抗金属间反应的镁基合金含少量铝、锁或错、缸合金元素,在镁诺克斯型反应堆(石 墨慢化、cO冷却和天然金属铀燃料的反应堆)中用作燃料元件的结构材料(如包壳等) magnox取自 oxidation”的字头,含义是不氧化的镁 “ma gneSlumnO 5 66 先导燃料组件leadfuelassembly 先行放人现役反应堆中作试运行的全尺寸或保持主要设计特征的验证性燃料组件 5.67 芯块边缘效应rimetrleetofpellet 在燃料芯块局部燃耗很高时,芯块边缘形成一个很窄的晶粒极细、微气孔密集的区域 这个区域的 微观结构和导热性能等,都与低燃耗情况下有明显差别,称为“边缘效应” 22
GB/4960.3一2010 5.68 ;PcC 芯块与包壳相互作用pel elleteladdinginteractions 燃料芯块与包壳之间所发生的机械相互作用和化学相互作用的总称,简称为PCI,如特指机械相互 作用,则简称为PCMI 5.69 仪表化燃料元件instrumentedfuelassembly;IFA 配置了各种所需堆内测量仪表的燃料组件 5.70 松装密度apparendensity edensity ;l00Se 在规定的条件下,将粉末自由充填标准容器所测得的单位体积的粉末如二氧化铀粉末)质量,以 “g/cm”表示 5.71 振实密度tapdensity;packeddensity;vibrationdensity 粉末(如二氧化铀粉末)受振动,充填规定容器时所测得的密度 5.72 振动密实燃料vibrrcompaetedfue 采用振动填充法使装人燃料元件包壳的燃料微球或粉末达到密实的燃料形式 5.73 中空芯块pelletwithcentralhole 环形芯块 有中心通孔的燃料芯块,有时也称环形芯块 5.74 重构效应restructuringereet 氧化物或碳化物等陶瓷燃料在高温及陡峭的温度梯度条件下,发生气孔向中心迁移和燃料微观结 构变化的现象 5.75 狗骨区dogboneaream 在燃料板轧制和燃料管挤压方向上,靠近端部芯体厚度较大偏离均匀区的区域 5.76 上下管座topandbottomnwles 上下管座是燃料组件上下部的结构件,具有燃料组件在堆芯中定位和分配冷却剂流量的功能,而其 中的下管座还兼有部分防异物进人燃料组件的功能 5.77 轴向峰因子axialpeakingfactor 轴向局部最大功率密度与平均功率密度之比 这里所指的功率密度可以取为一根燃料通道内的或 对反应堆径向作了平均的面功率密度或功率密度 78 55 烧结密度sinteringdensity 燃料生坯块经高温烧结成燃料芯块后的密度 5.79 fue 板状燃料组件platetype assembly 由若干块燃料板、侧板,插头,抓取部件等组成的燃料组件 燃料板由燃料芯体、上下盖板和框架 铝合金或错合金)经焊接、热轧、冷轧工艺而成 23
GB/T4960.3一2010 5.80 芯块年龄pelletage 从化工转换开始,经过芯块制造、燃料棒制造到富集度检测为止所经历的时间,按天计算 5.81 燃料颗粒包覆工艺eoatingpreesfnelkermel 燃料芯核在流态床内,在载气作用下呈流态化状态,通过沉积气体(碳化氢化合物)在高温下热解 在其表面沉积碳,碳化硅(碳化错)包覆层的过程 5.82 wearandfrettin ingel, 燃料棒磨损与磨蚀 r0d 由于燃料组件中燃料棒与定位格架接触处冷却剂高速流动引起振动而造成的包壳表面机械磨损 以及由于流致振动引起包壳-格架碰撞和包壳本身腐蚀综合造成的包壳磨蚀现象 5.83 燃料棒fuelrodl 将核燃料制成芯块封装于金属管内所形成密封的细长构件即棒状燃料元件,是燃料组件的基本结 构单元 5.84 O 包覆颗粒燃料 coatedparticleu 由覆盖层包裹的易裂变材料或易裂变材料-可转换材料混合物的燃料颗粒弥散在石墨基体内制成 的混合燃料体 5.85 闭口孔隙率elosedporosity 多孔体中与表面不相连通的孔隙的体积与表观体积之比 5.86 导向翼guidevane 燃料组件定位格架外条带上下缘或上下缘伸展出的向内倾斜的翼片,用于燃料组件装卸时导向和 防止互相钩挂,并兼有搅混冷却剂的作用 87 5 搅混翼mixingvane 燃料组件定位格架内条带上缘伸展出的翼片,用于对冷却剂的搅混 5.88 铀卜热处理bhetartreateduranium 加热至色相温度范朋.保温一段适当时间后再快速冷却,面使所获得的金属袖具有细的和无序取向 的晶粒结构的工艺过程 5.89 棘轮效应rateheting 在反应堆功率升降过程中,因燃料芯体反复膨胀而引起的包壳变形逐渐增大不可逆转的现象 5.90 开口孔隙率openporosity 多孔体中与表面相连通的孔隙的体积与表观体积之比 5.91 孔隙率porosity 开口孔[隙]和闭口孔[隙]占材料表观体积的百分数 214
GB/4960.3一2010 5.92 可转换材料fertilematerial 含有一种或几种可转换核素的材料 可转换核素是指俘获中子后能转变为易裂变核素的核素 有 两种基本可转换材料,U和Th,当可转换材料俘获中子,它们分别转变为可裂变的Pu和U 5.93 气体肿胀gassweling 燃料辐照期间形成的气态裂变产物使燃料材料变形和密度降低的现象 5.94 燃料元件烧毁fuelburmout 由于冷却剂不能及时带出燃料元件所产生的热量而引起的燃料元件局部的严重损坏 5.95 擦拭试验wipetest 使用滤纸或织物等擦拭燃料元件表面,然后测量滤纸或织物的放射性,以推算燃料元件表面污染程 度的方法 5.96 包壳水侧加速腐蚀acceleratedwatersidecorosionofcladding 燃料元件在高燃耗或长期辐照下,导致氧化膜与包壳基体界面处温度增高,从而使腐蚀速率增大的 现象 5.97 热反馈现象thermmalfeedback 燃料元件在功率运行中,若功率剧增,则燃料温度升高,芯块膨胀,碎裂程度加剧,裂变气体释放增 多,裂变气体成分的增加,使间隙传热性能恶化,从而反过来使芯体温度进一步升高,芯块开裂进一步加 剧,裂变气体进一步增加;这种情况称为热反馈效应或热反馈现象 5.98 氢化物取向因子hydrideorientatiofactor 对错合金包壳某一确定的检查断面,氢化物取向在某一参考角度范围内的条数与该断面总条数 之比 5.99 裂变产物迁移fissionprodemigration 在高温和陡峭的温度梯度下,固态裂变产物在燃料元件内进行径向迁移的现象 5.100 燃料元件破损fuelelementfailure 燃料元件失去密封性,使得裂变产物释放到反应堆冷却剂中的现象 5.101 [破损检测]啄啜装置wetsippingfaeility 用抽水或抽气取样的方法来检测燃料组件破损的专用设备 5.102 辐照后检验pst-irradiationexamination 为评估辐照后燃料和材料的性能及其变换规律所进行的观察,测量和分析等检查验证 核燃料后处理 6. 乏燃料spentfuel 辐照达到计划卸料比燃耗后从堆内卸出,且不再在该堆中使用的核燃料 25
GB/T4960.3一2010 6.2 辐照过的燃料irradiatednuelearfuel 泛指在反应堆内使用过的核燃料 这一术语有时也指乏燃料 3 6. 核燃料后处理nuclearfuelreprocessing 对反应堆中辐照过的核燃料进行化学处理,回收未用尽的和新生成的核燃料物质,并对处理过程中 产生的放射性废物进行安全,妥善的处理 水法后处理aqueousreprocessing 湿法后处理 核燃料后处理中,处理过程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 一般采用酸溶解元件后再用溶剂萃取、离子交换 等方法进行处理 6.5 干法后处理 nonaqeosreprocessing 相对于湿法后处理而言,此处理过程不在水溶液中进行 主要的有挥发法,高温冶金法和电解精炼 法等 6.6 高温化学处理pyroehemiclprocessing 核燃料后处理中,基于高温化学反应机理的处理方法 6 高温冶金处理pyrometallurgicalproeessing 核燃料后处理中,基于铀、钵、裂变产物的高温冶金性质不同的处理方法 而燃料本身无化学转化 rocessins 共处理e-pr 在核燃料后处理中,不进行铀、钵完全分离而将两者按一定比例提取净化的处理方法 6 钵再循环plutoniumreeyeling 将从乏燃料后处理回收得到的钵在反应堆内再使用的过程 6.10 首端headend;head-end 在核燃料后处理过程中,进行主要化学分离之前所采取的一些处理步骤,一般包括剪切、溶解、过滤 或澄清),调料等过程 6.11 尾端tall lend 在核燃料后处理流程中,经主要化学分离之后所采取的一些处理步骤 其目的在于将纯化过的中 间产品进行补充净化、浓缩以及转化为所需的最终形态 6.12 乏燃料运输容器spentfuelshippingcask 用于包装乏燃料使之成为运输货包的屏蔽密封容器 echanicaldecladdin 机械去壳 ing 用机械方法去除乏燃料元件的包壳 26
GB/4960.3一2010 6.14 化学去壳 deeladding chemical 用化学方法去除乏燃料元件的包壳 6.15 切断-浸取chopamdleach 乏燃料后处理首端的一个工序,即将燃料组(元)件切割成小段,然后用酸浸溶其中的燃料芯体 普雷克斯流程Purexprocess 采用磷酸三丁酯作萃取剂,从乏燃料溶解液中分离回收铀、钵的核燃料后处理工艺流程 6.17 梭雷克斯流程Thorexprces 用磷酸三丁酯做萃取剂,从辐照针基核燃料溶液中分离铺、针和裂变产物的核燃料后处理流程 6 18 缺酸aciddefieieney 在硝酸介质中,硝酸根离子与金属离子之比值小于其化学计算量的比值时的状态 6.19 界面污物 crud 萃取过程中积聚在两相界面上的污物 它由多种杂质如料液中的固体微粒,某些溶剂降解产物形 成的沉淀等)所组成 6.20 无盐工艺salt-freeproces 水法乏燃料后处理过程中不再用或尽量避免采用金属盐类试剂以减少需要最终处置的放射性废物 量的工艺 6. 21 ationfactor 分离系数separa 表示两种物质(如铀与稣)在分离过程中相互分离效果的指标 指两种物质在分离前原料中含量的 比值与分离后产品中含量的比值之比 A中去B的分离系数如式(15)所示 原料中B贪量原料中A贪丛 15 Awu 声品中B含量产品中A含量 屏蔽体shied 为降低进人某一区域的辐射强度所用的物体 6.23 屏蔽shieaing 各种屏蔽体的设置和作用 6.24 屏蔽塞plug 降低屏蔽体上孔洞辐射的可移动部件 运输[屏蔽]容器ceask;lask(英 用于运输(有时兼贮存)乏燃料或其他放射性物料的专用屏蔽罐 6 26 fuel 乏燃料贮存水池spentfuel lstoragep0ol;spent storagepond 从反应堆中卸出的乏燃料组件的水下贮存和冷却设施 心

核科学技术术语第1部分:核物理与核化学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核科学技术术语第1部分:核物理与核化学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核科学技术术语第1部分:核物理与核化学的编号:GB/T4960.1-2010。核科学技术术语第1部分:核物理与核化学共有63页,发布于2011-05-01
核科学技术术语第7部分:核材料管制与核保障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核科学技术术语第7部分:核材料管制与核保障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核科学技术术语第7部分:核材料管制与核保障的编号:GB/T4960.7-2010。核科学技术术语第7部分:核材料管制与核保障共有34页,发布于2011-05-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