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8949-2008

聚氨酯干法人造革

Polyurethanedry-processingartificialleather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聚氨酯干法人造革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聚氨酯干法人造革的编号:GB/T8949-2008。聚氨酯干法人造革共有10页,发布于2009-05-012009-05-01实施,代替GB/T8949-1995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Y47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59.080.40
  • 实施日期2009-05-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0页
  • 文件大小700.98KB

聚氨酯干法人造革


国家标准 GB/T8949一2008 代替GB/T89491995 聚氨酯干法人造革 Polyurethanedry-proeessingartifieialleather 2008-08-19发布 2009-05-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蹬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8949一2008 前 言 本标准代替GB/T89491995《鞋面用合成革》. 本标准与GB/T89491995相比主要变化为: -本标准产品分类由原标准按用途分为A类、B类、C类三类改为按布基分类分为A类、B类 两类; -本标准在4.1.3每卷长度及其极限偏差由原标准的长度一般为50m/卷,极限偏差为十0.lm 改为长度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长度不能为负偏差; 本标准4.l.4按每卷长度确定不同的指标; 本标准取消产品质量分级; -本标准根据物理力学性能对产品的重要程度分为通用物理力学性能(4.3.1)和协商物理力学 性能(4.3.2); 本标准瓦.2由尿标准从产品上沿经向敲取0.65m以上作为样晶改为产晶沿经向枝取0.8mt 本标准增加耐揉搓性,耐顶破强度、耐黄变,低温耐折的要求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8949一1995 本标准由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无锡双象超纤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起草,佛山塑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双龙分公司,浙江禾欣 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参与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顾宇霆、田为坤、邹惠忠、金梅、邹永华 本标准所代替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89491988,GB/T89491995
GB/T8949一2008 聚氨酯干法人造革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聚氨酯干法人造革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针织布基和机织布基为底基,经干法聚氨酯涂层工艺制造的人造革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50一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T1040.1一2006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总则 GB/T1040.32006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 GB/T15392007纸板耐破度的测定 GB/T2828.1一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 计划 GB/T2918一199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T3920一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GB7565一198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棉和粘纤标准贴衬织物规格 QB/T2714一2005皮革物理和机械试验耐折牢度的测定 HG:/T2-162一1965塑料薄膜低温伸长试验方法 HG/T36892001鞋类耐黄变试验方法 产品分类 产品按布基分类,见表1 表1产品分类 类 布 别 基 针织布基 A类 B类 机织布基 要求 规格 产品厚度及其极限偏差 应符合表2规定 表2产品厚度及极限偏差 单位为毫米 厚 度 极限偏差 0.6 士0.05 0,60,9 士0.07 士0.10 0.9
GB/T8949一2008 4.1.2产品宽度及其极限偏差 应符合表3规定 表3产品宽度及其极限偏差 单位为毫米 宽 度 极限偏差 l0 >1370 -8 1370 注:其他宽度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每卷长度及其极限偏差 每卷长度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不能为负偏差 4.1.4每卷段数及最小段长 应符合表4规定 表4每卷段数及最小段长 每卷长度/m 每卷段数 最小段长/m 25 3 2540 S4 >40 5 注;一段以上,每增加一段应增加0.1m 4.2外观 应符合表5要求 表5外观 号 悦 项 目 要 求 色泽 基本一致 花纹 清晰 脱层(包括气泡、空壳及贴合不良) 不应存在 针孔 不应存在 道痕、皱纹 不应存在 油污杂质及其他缺陷 不应存在 4.3物理力学性能 4.3.1通用物理力学性能 通用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6规定 表6通用物理力学性能 指 杯 序 号 项 目 A类 B类 0. 6 >0.6 <0.6 >0.6 经向 >200 >250 >200 >250 拉伸负荷/N >10o >120 >300 纬向 >100 经向 >90 >100 习 15 >25 断裂伸长率/% 纬向 >100 >200 >20 >35 经向 >20 >25 >14 >20 撕裂负荷/N 习 纬向 >12 18 >14 >25 剥离负荷/N >18 >2o >15 >18
GB/T8949一2008 表6(续 指 标 序 项 目 B类 0.6 0.6 >0.6 表面颜色牢度/级 抗粘连性/级 4.3.2 协商物理力学性能 协商物理力学性能指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的物理力学性能项目 协商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7 规定 表7协商物理力学性能 指 标 序 号 项 目 A类 B类 23,2.5万次 无裂口 耐折牢度/级 -10C,5000次 无裂口 耐寒性 无裂口 耐揉搓性 表面无裂纹、损伤或布基与涂层分离等现象 耐顶破强度/MPa 耐黄变/级 试验方法 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环境 按GB/T2918一1998规定的温度23士2C,相对湿度50%士10%的标准环境与一般偏差范围 进行试样状态调节时间不少于4h,并在此条件下进行试验 5.2取样 mm,试样取的尺寸如 从产品上沿经向裁取0.8m以上作为样品 在宽度方向的两边各除去50 表8所示,排列如图1所示 表8试样裁取数量及尺寸 序号 试样名称 记号 试样大小(长×宽/mm 数量/块 经向 A 200×30 拉伸负荷及断裂伸长率 纬向 A 200×30 经向 B 150×30 撕裂负荷 B 纬向 50×30 剥离负荷 经向 200×30 表面颜色牢度 经向 220×60 抗粘连性 经向 60×6o 经向 F 70×45 耐折牢度及低温耐折 F 牢度 纬向 70×45 耐寒性 经向 60×20 经向 H 120×30 耐揉搓性 纬向 H 20×30 耐顶破强度 经向 100×100 10 60×90 耐黄变 经向
GB/T8949一2008 B B B A B F H H A F B B F Aa F H H H H 50mm 50mm 经向 A,A 拉伸负荷及断裂伸长率试样长200mm F -耐折牢度(常温)试样(长70nmnm,宽45nmm); F 宽30mm). 耐折牢度(低温)试样(长70mm,宽45mm): B、,B -撕裂负荷试样长150mm,宽30mm); -耐寒性试样(长60mm,宽20mm); 剥离负荷试样(长150mm,宽30 -耐揉搓性试样(长120mm,宽30 mm); H mm; -表面颜色牢度试样(长220mm,宽60mm); -耐顶破强度试样长100mm,宽100mm); E 耐黄变试样(长60mm,宽90mmm). -抗粘连性试样(长60mm,宽60mm); 图1试样制备图
GB/T8949一2008 5.3厚度 5.3.1仪器 百分表测厚仪,应符合下列规定 a)测力:0.8N~1.5N: 测头直径:7mm10mm b) c)分度值.0.01mm 5.3.2试验步骤 用百分表测厚仪沿产品宽度方向左、中、右3点测量,测量结果以算术平均值表示,精确至 0.01mm 5.4宽度 用精度为1mm的钢卷尺或仪表沿长度方向任意测量3处,结果取最小值,精确至1 mm 5.5长度 用合适的量具或仪表测量,结果精确至1emm 5.6外观 自然光下目测 5.7拉伸负荷及断裂伸长率 拉伸试验机应符合GB/T1040.3一2006中5.1.25.1.5的规定,试验步骤及结果按GB/T1040.3 2006中的第9章规定进行,其中样品标线间距离为100mm,试验速度为200mm/min士10mm/min 5.8撕裂负荷 在试样宽度的中心线处沿平行于长度方向切开75mm,将切开的两端成相反方向夹在符合5.7规 定的拉伸试验机夹具上,以200mm/min士10mmm/min速度进行试验记录试样最大撕裂负荷,试验结 果以经、纬向各3块试样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精确至0.1N 5.9剥离负荷 5.g.1仪器 5 9.1.1拉伸试验机,应符合GB/T1040.3的规定 5.9. 1. 2 带鼓风装置的恒温烘箱 5.9.2试验步骤 取试样3块,用适量粘结胶将涂层与同类革涂层粘贴在一起(试样必须粘合牢固),再将贴合好的试 样置于135C土5C,恒温2h后,对贴合处理后的试样进行手剥,试样的涂层与基布分开至50mm,再 将分开的两端分别夹在拉伸试验机的夹具上,以200mm/min的速度进行剥离,记录试样剥离的最大 负荷 5.9.3试验结果 5.9.3.1取每组试样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N 5.9.3.2试样涂层全部断裂,以最大读数为该试样的剥离负荷; 5.9.3.3试样的涂层与基布用手不能剥开,该试样剥离负荷为合格 若一组试样全剥不开,该项测试 结果为合格 5.10表面颜色牢度 按GB/T3920-2008的规定进行,其中摩擦用标准贴衬织物应符合GB/T7565-1987的规定 试验结果按GB/T250一2008的规定进行评定 5.11抗粘连性 5.11.1仪器 带鼓风装置的恒温烘箱
GB/T8949一2008 5.11.2试验步骤 取试样6块,涂层与涂层对合共3组 将3组试样分别夹在两块60mm nX60mmX3mm的玻璃夹 片中,并在夹片上压10N载荷的重物,放人温度为(80士2)C的带鼓风装置的恒温烘箱中,恒温3h后 取出试样,置于室温下30nmin,然后用手揭开对合的试样 5.11.3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的判定按以下方法进行 5级;能轻轻剥开 4级;稍用力剥开 3级:用一定的力才能剥开,表面未破坏 2级;在重力下剥离,并出现不完整剥离 1级:不能剥离 取三组试样的最低值做为试验结果 5 12耐折牢度 按QB/T2714一2005的规定进行 5.13耐寒性 按HG/T2-162规定进行,试验温度一10C 试验结果中,3块试样中若有一块破裂,则耐寒性为 不合格 5.14耐揉搓性 5.14.1试验仪器 斯科特型揉搓试验机 5.14.2试验步骤 将同一方向的2块试样布面相互重合,然后装人夹具间隔为30mm的揉搓试验机夹具中 逐步缩 小夹具的距离,使2块试样的布面轻轻接触后施加载荷,间距缩小到载荷为1kg为止 在频率为 120次/nmin.行程为50mm的条件下,往复1000次,观察人造革表面有无裂纹,损伤或布基与涂层分离 等现象 如果有1块试样有上述现象,则判该试样的耐揉搓性不合格 5.15耐顶破强度 5.15.1试验仪器 缪伦式破裂强度试验机,应符合GB/T1539一2007的规定 5. 15.2试验步骤 将试样涂层面朝下,用环形夹具夹紧,均匀加压至试样被顶破为止 顶破强度用试样被顶破时的压 力表示,试验结果取3块试样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1MPa 5.16耐黄变性 5.16.1试验装置 试验装置应符合HG/T36892001中4.1的规定 5.16.2试验方法 按HG;/T3689一2001中7.1A法的规定进行试验,其中照射时间为24h 5.16.3试验结果 按HG/3689一2001中第8章的规定判定试验结果 检验规则 6 组批 产品应按批验收,同一原料、同一规格、同一工艺的产品为一批,每批数量不超过15000 m
GB/T8949一2008 6.2 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项目为4.1、4.2,表6的全部项目 6.3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为4.1、4.2,表6,表7的全部项目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鉴定; b)正式生产后,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差异时; 正常生产12个月时; d)停产6个月以上再生产;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出现较大差异时 6. 抽样 规格及外观的检验采用GB/T2828.1一2003中规定的一般检查水平I、接收质量限AQL为6.5 的 -次正常抽样方案,其批量,样本,判定数组见表9,物理力学性能为每交付批随机抽取一卷进行 检验 表9出厂检验抽样方案 AQL=6.5 批量范围/ 样本大小 卷 卷 接收数Ae 拒收数Re 28 915 16~25 2650 5190 91~15o 151一28o 13 281500 20 5011200 32 5 6. 判定规则 6.5.1合格项的判定 规格、外观以卷为样本单位,分别按表2表3表4及表5的规定进行,样本单位的检验结果若符合 6.4的规定,则判规格外观合格 物理力学性能检验结果中若有不合格项,应在原批中重新双倍取样,对不合格项进行复验,复验结 果若全部合格,则判物理力学性能合格 6.5.2合格批的判定 检验结果若全部项目合格,则判该批产品合格 若有不合格项,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标志 每卷产品包装应有下列标志 制造厂名称及地址; a b 产品名称及本标准号; 产品规格(厚度、宽度、长度、颜色、花纹等); c 生产日期及生产批号; d
GB/T8949一2008 商标; e f 检验员代号; g)防压、防潮等标志 h 用途; 使用注意事项 保质期或贮存期 包装,运输、贮存 8.1包装 产品一般用卷芯卷成整齐圆卷,用塑料薄膜或包装纸包装 8.2运输 产品运输中要轻装轻卸,不能重压、切勿日晒雨淋,保持包装完整 8.3贮存 产品应贮存清洁、干燥、,通风、温度适宜的库房内,防挤压、防晒,远离热源 产品贮存期为自生产之 日起,不超过18个月

聚氯乙烯人造革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聚氯乙烯人造革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聚氯乙烯人造革的编号:GB/T8948-2008。聚氯乙烯人造革共有11页,发布于2009-05-012009-05-01实施,代替GB/T8948-1994
数字多用表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数字多用表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数字多用表的编号:GB/T13978-2008。数字多用表共有44页,发布于2009-03-012009-03-01实施,代替GB/T13978-1992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