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3778-2009

酒类及其他食品包装用软木塞

Cylindricalcorkstoppersforalcoholandfoodpackaging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酒类及其他食品包装用软木塞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酒类及其他食品包装用软木塞的编号:GB/T23778-2009。酒类及其他食品包装用软木塞共有11页,发布于2009-12-012009-12-01实施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A82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79.100
  • 实施日期2009-12-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1页
  • 文件大小613.17KB

酒类及其他食品包装用软木塞


国家标准 GB/T23778一2009 酒类及其他食品包装用软木塞 Cylindriealcorkstoppersforaleohoandotherfoodpackaging 2009-05-18发布 2009-12-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蹬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3778一2009 前 言 本标准由标准化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标准化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国家葡萄酒及白酒、露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烟台骶麟包装有限公司,烟 台华顶包装有限公司,烟台意隆葡萄酒包装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济义、冯韶辉、赵一蝶、张燕、薛绪山、王书玲、蒋友光、邢国庆 业
GB/T23778一2009 酒类及其他食品包装用软木塞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酒类及其他食品包装用软木塞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酒类、饮料及其他食品包装容器使用的软木塞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 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 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601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2828.12003,ISO2859-l:1999,IDT GB/T4789.2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T4789.15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 GB/T4789.2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染色法,培养基和试剂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软木eork 栓皮栎生长过程中,在树皮中形成的由一层层细胞组成的木栓层,当达到一定的年限和厚度时剥离 下来的栓皮栎树皮 3.2 软木塞eylindriealeorkstoppers 用整备的块状软木加工或软木颗粒聚合而成的用来封堵瓶子或其他容器的塞子 3.3 天然塞naturalcorkstoppers 用一块或两块以上软木加工成的塞子 3 填充塞filedcorkstoppers 在外观质量较差的天然塞表面均匀地涂上一层用软木粉末与粘结剂制作的混合物,将表面的缺陷 与孔洞进行填充和掩盖的塞子 3.5 贴片塞pastedN+Neorkstoppers 用聚合塞做塞体,在塞体的两端或一端枯贴I片或2片天然软木圆片的塞子 通常表示为贴片 0十1软木塞、贴片0十2软木塞、贴片1十1软木塞,贴片2十2软木塞等
GB/T23778一2009 3.6 聚合塞agelomeratedcorkstoppers 用软木颗粒与粘结剂混合,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压挤而成板、棒或单体压铸后,经加工而成的 塞子 3.7 加顶塞Ttopcwksopes 用天然软木或聚合软木做塞体,用木材、塑料、金属、玻璃、陶瓷等做顶制成的塞子 3.8 皮孔lentieel 在软木塞中出现的沟槽或孔洞 产品分类 按材料或加工工艺不同,软木塞可分为:天然塞(含填充塞、贴片塞、聚合塞、加顶塞 要求 5.1原材料要求 5.1.1软木塞所用的主要原材料(软木)应满足用其生产的软木塞达到本标准所规定的技术要求 5.1.2生产软木塞时,应使用符合国家食品级要求的粘结剂,油墨,润滑剂硅、蜡)等 5.2感官要求 5.2.1 色泽 同一批软木塞表面色泽应基本一致、柔和、无水渎痕迹 5.2.2气味 软木塞不应有霉味及其他异味 5.2.3外观质量 5.2.3.1表面光洁,端面平整 天然塞表面允许有皮孔 5.2.3.2印制或火烫图案应清晰、对称,完整 注天然塞外观分级按照供需双方合同约定执行 尺寸要求 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尺寸偏差 类 直径允许偏差" /mm 长度允许偏差 /mm 不圆度允许偏差" mm 天然塞 士0.5 士l.0 0.5 士0,5 其他塞" 士0.4 0.4 贴片塞的贴片单片厚度/mm >3.5 注,起泡酒用贴片塞的贴片单片厚度> 6.0mm 加顶塞直径,不圆度以柱体为准 物理特性 5 应符合表2规定
GB/T23778一2009 表2物理特性 指 标 项 目 天然塞 聚合塞 贴片塞 含水率"/% 4.08.0 150~450 拔塞力/N 回蝉率/% 90 密度/kg/m') 100220 260~320 250~330 掉渣量/mg/只 3.0 1.0 2.0 .15MPa气压条件下,在0. .20MPa气压条件下,在0.20MPa气压条件下 在0. 密封性能 保持30min,不渗漏 保持3h,不渗漏 保持3h,不渗漏 聚合体结构稳定性" 软木塞在沸水中浸泡90min,无软木颗粒从聚合体上分离 加顶塞只检含水率 只适用于聚合塞 5.5氧化剂残留量 氧化剂残留量不大于0.2mg/只 5.6微生物指标 应符合表3规定 表3微生物指标 目 指 标 项 菌落总数/(CFU/只) CFU具 酵母/( 霉菌/(CFU/只 试验方法 试验用水 6 试验用水应达到实验室用二级水要求 6.2感官检验 6.2.1色泽及外观 应在光线充足的地方目测软木塞的色泽及外观质量 6.2.2气味 取10个软木塞分别置于10个盛有100ml蒸憎水的密闭容器中,浸泡24h后经鼻嗅,记录软木塞 有无发霉等异味 6.3规格尺寸 6 .3.1直径 6.3.1.1天然塞、聚合塞和两端贴片的贴片塞 用精度为0.02mm的卡尺沿长度方向的中间部位正交方向测量,精确到0.1mm. 6.3.1.2一端贴片的贴片塞 用精度为0.02mm的卡尺在聚合体和软木圆片之间的胶线位置测量,精确到0.1 mm 6.3.2长度 用精度为0.02mm的卡尺在软木塞两个端面的中心位置测量,精确到0.1 mm
GB/T23778一2009 6.3.3不圆度 按6.3.1的要求测量软木塞的直径,最大直径减最小直径即为不圆度,精确到0.1mm. 6.4含水率 6.4.1方法 取10只软木塞,用万分之一天平称量每个样品质量(mi),放到温度为103C士4C的烘箱内24h 对于贴片塞在放烘箱前应将贴片和聚合体分开 取出软木塞,在干燥器内冷却30min称重 重新把软 木塞放人烘箱中2h,取出冷却后称重,使样品达到恒重(me)(连续两次称重绝对差值不超过10mg即 为恒重) 6. 4.2结果计算 含水率按式(1)计算 m一mg X= ×100 n 式中: 试样的含水率,%; 干燥前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m 干燥后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m 计算10只试样的算术平均值,并精确至小数点后一位数 6.5拔塞力 6 .5.1设备与装置 6.5.1.1标准柱内径为18.5mm士0.02mm或与瓶塞匹配的玻璃瓶 6 5. .1.2带有穿透性的螺旋器: 40mm60mm 可用长度 内径:3 mm4mm 外径;8.5mm mm 螺旋器的钢丝直径: -3.2mm. 2 mm 螺距:8 mm mm 500 6.5.1. 3 拔塞仪;带有精确度为1N的压力传感器,速度0mm/min~ mm/min可调 6. 5. 2 试验方法 用丙酮清洗标准柱或玻璃瓶口,晾干 取软木塞10只,用打塞机将软木塞压人到与酒瓶瓶颈相匹 配的标准柱或玻璃瓶内,静置1h 将螺旋器从软木塞端面的中心位置插人,把标准柱或玻璃瓶固定到 拔塞仪上,连接螺旋器和拔塞仪,以300mm/min的速度拔出,显示的最大数值即为拔塞力 每个软木 塞的拔塞力均在标准规定的数值范围内 仲裁检验采用将软木塞压人标准柱内拔出的试验方法 6.6回弹率 6.6.1方法 取软木塞10只,在6.3.1所要求的部位,用精确到0.02mm的卡尺,测量软木塞压缩前的直径 d),然后使用压塞机将其直径压缩到原直径的65%70%后,取出软木塞,停放3min 再在原测量 位置测得压缩后的直径(d.) 6.6.2结果表示 回弹率按式(2)计算 丁=×100 式中; 试样的回弹率,%
GB/T23778一2009 试样压缩后的直径,单位为毫米(mm); dl" 试样压缩前的直径,单位为毫米(mm) dl 计算10只试样的算术平均值,并精确至整数位 6.7密度 6.7.1方法 取软木塞10只,在温度20C士4C,湿度60%士10%的试验环境中放至质量恒定,用万分之一的 天平称量每一个软木塞的质量(m). 6.7.2结果表示 密度按式(3)计算 mX101 3 ×L 不义( 式中: -试样的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 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n 试样的直径,单位为毫米(mm); 试样的长度,单位为毫米(mm) 计算1o只试样的算术平均值,并精确至整数位 6.8掉渣量 6.8.1方法 以4只软木塞作为一组,取两组做平行试验 将1.2um滤膜放人103C士4C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后取出,用万分之一的天平称重(m) 把每组软木塞放人盛有250ml10%体积分数)乙醇水溶液的 500ml锥形烧瓶中,置于振荡器(振荡频率为l40r/min~160r/min)中振荡10min,倒人过滤器过滤 再用50ml10%体积分数)乙醇水溶液冲洗锥形烧瓶和过滤器 将滤膜置于烘箱中烘干后取出,放人 干燥器内冷却30min称重,使样品达到恒重(m.)(连续两次称重不超过10g即为恒重) 6.8.2结果表示 掉渣量按式(4)计算 x="二" ×1000 式中: 试样的掉渣量,单位为毫克每只(g/只); 过滤后烘干至恒重的滤膜质量,单位为克(g); 12 -过滤前烘干至恒重的滤膜质量,单位为克(g) n 计算两组试样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小数点后一位 密封性能 6. 用丙酮清洗标准柱,晾干 取软木塞10只,用打塞机将软木塞压人与酒瓶瓶颈相仿的标准柱内,静 置30min,注人3ml5ml亚甲基蓝染色的10%体积分数)乙醇水溶液,将每个标准柱放到压力仪 压力表精确度为0.01MPa)上,每个标准柱的底部放置一片滤纸并接触软木塞 对标准柱内的彩色溶 液施加气压;天然软木塞在0.15MPa气压下,保持30nmin;聚合软木塞、贴片软木塞在0.20MPa气压 下,保持3h 通过滤纸上的流动液体,观察软木塞有无渗漏现象 6.10聚合体结构稳定性 取10只聚合软木塞,完全浸泡在沸水中90 ,观察软木颗粒有无从聚合体上分离现象 min
GB/T23778一2009 6.11氧化剂残留量 6.11.1原理 在酸性条件下,氧化剂残留物与碘化钾生成碘,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碘,以淀粉作为 指示剂,溶液颜色由蓝色褪成无色为滴定终点,记录滴定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通过公式 计算出氧化剂残留量 化学反应方程式:H.O+2H*+2I-l+2H.O 2S,O?-十1-S,O,2-十2I 6.11.2试剂 6.11.2.1硫酸溶液(13);取1体积浓硫酸缓慢注人3体积水中 6. .11.2.2碘化钾溶液;50g/L 使用时配制 6. .11.2.30.02mol/L,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按GB/T601配制与标定0.1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 液,临用前准确稀释5倍 .11.2.45g/L淀粉溶液;称取0.5g淀粉,加5mL水使其成糊状,在搅拌下将糊状物加到50mL沸 6. 腾的水中,煮沸1min一2min,冷却,稀释至100mL 使用期为两周 .11.2.5醋酸溶液(11):取1体积冰乙酸与1体积水混合 6. 6.11.3方法 以4只软木塞作为一组,取两组做平行试验 向500nml.具塞碘量瓶中,依次加人25mL碘化钾溶 液(6.11.2.2),5mL硫酸溶液(6.11.2.1),0.5mL淀粉溶液(6.11.2.4),5m醋酸溶液(6.11.2.5)、 200mL的蒸僧水,然后将每组软木塞放人碘量瓶中,旋紧瓶塞,振荡0.5h 用0.02mol/L的硫代硫酸 钠标准溶液(6.11.2.3)滴定碘量瓶内溶液 溶液颜色由蓝色褪成无色,且30、不变色作为滴定终点 记录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V 同时进行空白试验,操作同上 记录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V ) 6.11.4结果表示 氧化剂残留量按式(5)计算 x-Yx1 x= 5 式中: -试样的氧化剂残留量,单位为毫克每只(mg/只);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测定试样时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空白试验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17 与1mmol硫代硫酸钠相当的过氧化氢的质量,单位为毫克(mg) 计算两组试样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小数点后一位 平行试验的相对误差小于5%. 6.12菌落总数 方法 按照GB/T4789.2,将所使用的器皿、吸管、培养基、100mlL生理盐水,过滤装置和直径50 mm 0.45m滤膜等试验用品高压灭菌 以4只软木塞作为一组,取两组做平行试验 在无菌条件下,将每组软木塞放人盛有100mL生理 盐水的无菌容器中,密封 在振荡器上摇动0.5h,用孔隙为0.45pm的无菌滤膜过滤,把滤膜放人培 养皿,倒人温度为46C士1C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培养基的配制见GB/T4789.28). 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置36士1C的温箱内培养48h士2h 同时用100ml生理盐水做空 白对照
GB/T23778一2009 6.12.2菌落计数方法 做平板菌落计数时,可用肉眼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 计下各平板的菌落总数,除以 4只即为每只试样的菌落总数 计算两组试样的算术平均值,结果保留至整数位 6.13霉菌和酵母菌 6.13.1方法 按照GB/T4789.15,将所使用的器皿、吸管、培养基、100mL生理盐水、过滤装置和直径50nmm 0.454m滤膜等试验用品高压灭菌 以4只软木塞作为一组,取两组做平行试验 在无菌条件下,将成品软木塞放人盛有100mL生理 盐水的无菌容器中,密封 在振荡器上摇动0.5h,用孔隙为0.45Am的无菌滤膜过滤,把滤膜放人 46C士1C的培养基(培养基的配制见GB/T4789.28) 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置25C一28C的温箱内培养 从第3天观察,共培养5天 同时用 100ml生理盐水做空白对照 菌落计数方法 6.13.2 做平板菌落计数时,可用肉眼观察,必爱时用放大镜检查,以防遗醋 分别计下各平板的霉菌数种 醉母菌数,除以4只即为每只试样的菌落总数 计算两组试样的算术平均值,结果保留至整数位 检验规则 出厂检验 产品以一批为单位进行验收,以同一原料、工艺情况下连续生产的同一品质、同一规格的软木塞 为一批,每批数量不超过100万只 7.1.2出厂检验项目为感官要求、尺寸,含水率、密度 7.1.3感官要求、尺寸按GB/T2828.1,采用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取特殊检验水平s3,按接收质 量限(AQL)4.0 抽样方案按表4规定执行 表4抽样方案 单位为只 批量N 样本量n 接收数Ac 拒收数Re 500 5011200 13 12013200 13 320110000 20 2o 1000135000 35001~150000 32 150001一500000 32 7.1.4在计数抽样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足够的样品,进行含水率、密度的试验 7.1.5出厂检验判定;出厂检验项目中如有一项不合格应从该批中加倍抽样,对不合格的项目进行复 验,如仍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 7.2型式检验 7.2.1检验项目 随机抽取足够的样品进行型式检验,型式检验项目为第6章中要求的全部项目 7.2.2 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新产品在制成样品或批量生产,提请鉴定前进行; a
GB/T23778一2009 当工艺或主要材料上有重大变动时进行 D e)停产一年后又重新投产时进行; d 上级质量检验部门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进行 7.2.3检验结果判定 微生物指标不合格即判为不合格;其他项目不合格时则加倍抽样进行复验,如仍不合格则判为型式 检验不合格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产品标志 外包装上应清晰标注以下内容:产品名称、规格型号、产品类别、质量等级、数量、生产日期、产品标 准号、厂名厂址、联系电话、原料的原产国以及防雨、防潮等标志(文字或图案) 8.2包装 外包装 8.2.1 软木塞的外包装可采用符合本品要求的并符合相应标准的瓦楞纸箱或编织袋 8.2.2内包装 软木塞的内包装应采用符合食品要求的聚乙烯塑料袋 软木塞装人后,聚乙烯塑料袋需抽真空,并 注人二氧化硫或氮气后密封 8.3运输 品的装卸应轻拿轻放,运输中应避免挤压、碰摧,曝晒,雨淋和腐蚀 贮存 产品应存于干燥通风的库房内避免与有毒、有异味或腐蚀性物质同室存放,底层应有隔地垫板 贮存期不超过6个月,产品宜在温度15C一20C,湿度40%一70%环境下贮存

葡萄酒储藏柜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葡萄酒储藏柜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葡萄酒储藏柜的编号:GB/T23777-2009。葡萄酒储藏柜共有26页,发布于2009-12-012009-12-01实施
黑芝麻糊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黑芝麻糊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黑芝麻糊的编号:GB/T23781-2009。黑芝麻糊共有6页,发布于2009-12-012009-12-01实施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