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6424-2007

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

Flatplatesolarcollector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的编号:GB/T6424-2007。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共有26页,发布于2008-06-012008-06-01实施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F12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27.160
  • 实施日期2008-06-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26页
  • 文件大小861.43KB

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


国家标准 GB/T6424一2007 代替GB/T6424一1997 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 Flatplatesolarcollectors 2007-11-08发布 2008-06-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蹬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6424一2007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符号与单位 产品分类与标记 要求 ---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l0 检测报告 附录A(规范性附录符号和单位 1G 附录B(资料性附录》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部件推荐选用材料 附录c资料性附录)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涂层推荐技术条件 12 附录D(规范性附录)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检测报告格式 13 参考文献 23 图1平面集热器(管板式)结构示意图 表1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推荐外形平面尺寸 表2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吸热体结构类型符号表 表3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吸热体材料类型符号表 表4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技术要求 表5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试验项目试验顺序
GB/T6424一2007 前 言 本标准代替GB/T6424一1997《平板型太阳集热器技术条件》 本标准与GB/T6424一1997相比主要变化为 -增加了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吸热体涂层材料类型符号(本版5.2.1); -对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的外观要求和检测方法进行了整理(本版6.1.1、7.2); 修改了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耐压试验的要求(本版6.1.2); -增加了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耐冻试验要求(本版6.1.10); 热性能试验中提高了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瞬时效率截距).的要求,增加了平板型太阳能集 热器时间常数和人射角修正系数的试验要求(本版6.1.11); -增加了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压力降落试验要求(本版6.1.12); -增加了试验项目试验顺序的要求(本版7.1) -修改了闷晒、空晒、外热冲击、内热冲击试验对环境参数的要求(本版7.6、7.7、7.8、7.9); 修改了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的检验规则(本版第8章)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分委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标准化研究院、国家太阳能热水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深圳市嘉 普通太阳能有限公司、江阴万龙源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有限公司、北京北方赛尔太阳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昆 明新元阳光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九阳实 ,北京九阳实业公司,旭格幕墙门窗系统(北京)有限公司、皇明太阳能集团有 限公司、北京清华阳光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太阳雨太阳能有限公司、江苏省华扬太阳能有限公 司,山东力诺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江苏桑夏太阳能产业有限公司、山东桑乐太阳能有限公司、,浙江美大 太阳能工业有限公司、北京四季沐歌太阳能技术有限公司、国际铜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瑞澄、贾铁鹰、路宾、刘学真,苏福章、何涛、张听宇 本标准于1986年首次发布,1997年第一次修订
GB/T6424一2007 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与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 志,包装,运输.贮存以及检刹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利用太阳辐射加热,传热工质为液体的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 不适用于真空管型太 阳能集热器和闷晒式热水器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1912000,eqvIso780;1997) GB/T1800.3一1998极限与配合基础第3部分;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表(eISO286-1:1988 GB3100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GB3100一1993,eqvIso1000;1992) GB/T4271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热性能试验方法 (GB/T12467.3焊接质量要求金属材料的熔化焊第3部分;一般质量要求(GB/T12467.3 1998,idtIsO3834-3;1994 GB/T12936太阳能热利用术语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7683.1一1999太阳能在地面不同接收条件下的太阳光谐辐照度标准第1部分;大气 质量1.5的法向直接日射辐照度和半球向日射辐照度(eqvISO9845-1:1992) GB/T19775一2005玻璃-金属封接式热管真空太阳集热管 JG1032光学辐射计量名词及定义 1sO9488太阳能词汇 术语和定义 GB3100,GB/T12936,JJG1032和ISG9488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符号与单位 本标准使用的符号及单位见附录A 产品分类与标记 5.1产品分类 5.1.1结构类型 根据吸热体的结构类型,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可划分为管板式、翼管式、扁盒式和蛇管式等类型 5.1.2产品结构 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基本结构及各主要零部件的名称见图1所示
GB/T6424一2007 吸热体 透明盖板; 隔热体; 壳体; 分别表示外形平面尺寸的长度和宽度 a、b 图1平面集热器(管板式)结构示意图 5.1.3结构尺寸 5.1.3.1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外形尺寸宜参照建筑模数确定,推荐的外形平面尺寸见表l 表1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推荐外形平面尺寸 单位为米 长 宽 长 宽 1.0 1.0 1,5 1.0 2.0 1.0 l.2 1.0 注:a与b的测量位置见图1 5.1.3.2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的进出口管径推荐采用以下四种公称尺寸;15mm,20mm,25mm和 32mm 5.1.3.3尺寸误差 a)吸热体的对角线长度误差按GB/T1800.3一1998表1的IT14级精度选用 b) 吸热体翘度误差按GB/T1800.3一1998表1的IT16级精度选用 e)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的壳体外型尺寸公差按GB/T1800.31998表1的IT14级精度选用 5.2产品标记 5.2.1标记内容 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产品标记由如下五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第五部分 表示集热器改进型号 表示集热器采光面积 -表示吸热体的材料类型及其涂层类型 表示吸热体的结构类型/工作压力 表示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 第一部分;用汉语拼音字母P表示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 第二部分:用表2所示的汉语拼音字母表示吸热体的结构类型 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以MPa为单位 的太阳能集热器的工作压力,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数字
GB/T6424一2007 表2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吸热体结构类型符号表 符号 类型 管板式 翼管式 扁盒式 蛇管式 第三部分:用表3所示的汉语拼音字母表示吸热体材料的类型,表3没有表示的新型材料一般用其 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表示 对由不同材料组成的吸热体,应采用下列形式表达其材料类型!管材代 号/板材代号,如铜铝复合的表达形式为“T/L” 表3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吸热体材料类型符号表 号 料 号 料 号 材 料 铜 铝 玻胸 u 不锈钢 钢 塑料 橡胶 吸热体涂层类型一般用其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表示 吸热体材料类型和吸热体涂层类型之间用 “/”隔开 第四部分: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以m为单位的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的采光面积,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数字 第五部分:用阿拉伯数字表示该型号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的改进序号 在各相邻部分之间用“”隔开 5.2. 2 标记示例 采光面积为2m的铜管板式涂层为黑铬的2型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产品标记如下: G/0.6一T/HG;2.0 集热器的改进序号为2型 -采光面积为2.0m -吸热体材料为铜,吸热体涂层为黑铬 -管板式吸热体结构,集热器工作压力为0.6MPa 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 要求 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技术要求 项目 试验 项目 技术要求 编号 方法 集热器零部件易于更换、维护和检查,易固定 吸热体在壳体内应安装平整, 间隙均匀 透明盖板若有拼接,必须密封,透明盖板与壳体应密封接触,考虑 6.1.1 外观 热胀情况,透明盖板无扭曲、划痕 壳体应耐腐蚀,外表面涂层应无剥落 隔 7.2 热体应填塞严实,不应有明显娄缩或膨胀隆起现象 产品标记应符合本标准 规定 传热工质应无泄漏,非承压式集热器应承受0.06MPa的工作压力,承压式集 耐压 6.1.2 7.3 热器应承受0.6MPa的工作压力 6.1.3 刚度 应无损坏及明显变形 6.1.4 强度 应无损坏及明显变形,透明盖板应不与吸热体接触 7.5 6.1.5 闷晒 应无泄漏、开裂、破损,变形或其他损坏 7.6
GB/T6424一2007 表4(续 项目 试验 项目 技 术 要 求 编号 方法 6.1.6 空晒 应无开裂、,破损、变形或其他损坏 7.7 6.1.7 外热冲击 不允许有裂纹、变形、水凝结或没水 7.8 不允许损坏 6.l.8 内热冲击 7.9 7 淋雨 应无渗水和破坏 .l0 7.11 6.1.10 耐冻试验 集热器应无泄漏、损坏,变形扭曲,部件与工质不允许又冻结 a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的瞬时效率截距).应不低于0.72; 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的总热损系数U应不大于6.0w/(m ); 其中:).为集热器基于采光面积,进口温度的瞬时效率截距; U为以T为参考的集热器总热损系数 6,1.11 热性能 7.12 b应作出(一.)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并给出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的时间常 数r; c应给出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的人射角修正系数K,随人射角0的变化曲线 值 和0=50"时的K, 6.l.12 压力降落 应作出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压力降落特性曲线力 7.13 应无划痕,翘曲、裂纹,破裂,断裂或穿孔 6.l.13 耐撞击 7.15 吸热体和壳体的涂层应无剥落、反光和发白现象,应给出吸热体涂层的红外 6,1.14 涂层 发射率,吸热体涂层的吸收比应不低于0.92 7.16 透射比 应给出透明盖板的透射比 6.1.15 7.17 6.2吸热体材料与工质接触部位不应溶解出有碍人体健康的物质 材料选择标准见附录B的表B.1. 吸热体焊接应符合GB/T12467.3的规定 6 透明盖板材料见附录B中表B. 2 3 6.4隔热体热导率不大于0.055w/mC) 隔热体材料见附录B的表B.3 6.5吸热体和壳体涂层的推荐技术要求见附录C的表C.1 试验方法 7.1试验顺序 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的全性能检测或两项以上性能检测应按表5中的顺序进行 在各方均同意或实验室认为必要的情况下而不遵循表5中的检测顺序时,检测顺序的改变应该在 检测结果中给出 对于某些鉴定试验,集热器的一部分可能被破坏,如集热器背面可能需要打一个孔来安装温度传感 器来测量吸热体的温度 在这种情况下应该确保任何破坏不至于影响后面的鉴定试验结果,如,淋雨试 验可能会受打孔的影响 表5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试验项目试验顺序 试验顺序 试验项目 试验方法 7.2 外观 耐压 7.3 刚度 7.4 强度 7.5
GB/T6424一2007 表5(续 试验项目 试验顺序 试验方法 阿晒 空晒 7.7 外热冲击 7.8 内热冲击 7.9 淋雨 7.1o 耐冻试验 7.1n 10 1 热性能 7.12 12 压力降落 7.13 13 耐撞击 7.14 14 耐压 7.3 15 外观 7.2 7.15 16 涂层 7.16 17 透射比 7.17 7.2外观检查 7.2.1试验条件 试验在常温下进行 对样品进行两次外观检查 -首次检查和末次检查,首次检查在做其他14项 检测项目之前进行,末次检查在完成除透射比和涂层之外的其他12项检测项目之后进行 7.2.2试验方法 由专业技术人员目视检查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产品的主要部件情况,对主要部件存在的问题进行 判定 7.2.3试验结果 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样品外观没有问题,首次和末次的外观检查结果一致 7.3耐压试验 7.3.1试验条件 试验在常温下进行,试验压力:1.5×工作压力 非承压式集热器应承受0.06MPa的工作压力,承压式集热器应承受0.6MPa的工作压力 7.3.2试验方法 将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内注满常温的水,通过放气阀排尽集热器内残留空气,并关闭放气阀 然后 由液压源缓慢增压至试验压力 维持试验压力,持续时间:10min;同时检查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有无 变形、破裂 7.3.3试验结果 检查工质渗漏和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变形情况 记录检查结果,试验压力以及持续时间 7.4刚度试验 7.4.1试验条件 试验在常温下进行,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不加工质,水平放置 7.4.2试验方法 未加工质的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水平放置,然后将其一端抬高100mm,保持5min后复原 7.4.3试验结果 检查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受损和变形情况
GB/T6424一2007 7.5强度试验 7.5.1试验条件 试验在常温下进行,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注满水,水平放置 7.5.2试验方法 在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表面放置轻质垫板,再在垫板上均匀铺放一层干砂,每平方米干砂质量为100kg 7.5.3试验结果 检查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损坏和变形情况,并记录所加载荷质量 7.6闷晒试验 7.6.1试验条件 日平均环境温度A>8C,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采光面接受的日太阳辐照量H>17M盯/m=d). 7.6.2试验方法 按照在室外运行时的倾角和方向安装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集热器内充满传热工质并被阳光加热 至当天最高温度 7.6.3试验结果 检查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损坏与变形情况,并逐时记录试验期间的目太阳辐照量H环境温度,风速u 7.7空晒试验 试验条件 日平均环境温度>8C,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采光平面接受的日太阳辐照量H>l7M/md). 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在阳光下空晒至少1d. 7.7.2试验方法 以空气为工质,除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出口的配管接口敞开作排气外,其余接口均用堵头密封 7.7.3试验结果 检查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损坏与变形情况,并逐时记录试验期间的日太阳辐照量H、环境温度t、 风速u 7.8外热冲击试验 7.8.1试验条件 在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采光面上的总太阳辐照度G达到700w/m以上时,使集热器空晒30m mn 7.8.2试验方法 对满足试验条件的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均匀喷水,喷水方向与采光面之间的夹角不应小于20,水 温15C士10C,喷水流量应大于200kg/(m'h),保持喷水5min 7.8.3试验结果 检查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的各个部件是否损坏,变形,并记录试验期间的辐照量H,水流量、水温 7.9内热冲击试验 7.g.1试验条件 在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采光面上的总太阳辐照度G达到700w/m以上时,使集热器空晒30min. 7.9.2试验方法 对满足试验条件的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吸热体中通水5nmin,水温为15C士10C,流量不小于 60kg/nmh) 7.9.3试验结果 检查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的各个部件是否损坏,变形,并记录试验期间的日太阳辐照量H,水流量、水温 7.10淋雨试验 7.10.1试验条件 试验在常温下进行,将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的进出口堵严,按40°倾角安放
GB/T6424一2007 7.10.2试验方法 用自来水从各个方向喷淋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 喷淋水与集热器采光面之间的角度不应小于 20",喷水量应不低于200kg/m'h),喷淋面积应不小于集热器外表面积的80%,持续15min 7.10.3试验结果 检查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有无渗水,损坏 并逐时记录试验期间的环境温度.、,水流量、水温 7.11耐冻试验 7.11.1试验条件 本试验针对厂家声明防冻的集热器,包括工作在防冻循环下的集热器;不适用于使用防冻液工质的 集热器 本试验分为集热器在充满水的情况下的耐冻试验和集热器在排空水情况下的耐冻试验 7.11.2试验方法 将进行耐冻试验的集热器安装在冷库中 集热器安装倾角为厂家推荐的与水平面的最小夹角 如 果没有推荐这个角度,集热器安装倾角应为30 将集热器中充满水.水温范围为:8C<自<25C 集热器在(一20士2)c下保持至少30min.然 后,将温度升高至十10c,保持至少30nmin 这种冷冻、升温的循环应进行2次 将集热器中的水排空 集热器在(一20士2)C下保持至少30min,然后,将温度升高至十10C,保 持至少30min 这种冷冻、升温的循环应进行2次 7.11.3试验结果 试验结束后检查集热器有无泄漏、损坏,变形、扭曲 7.12热性能试验 热性能试验包括准稳态的瞬时效率、集热器时间常数和人射角修正系数 按GB/T4271的规定 测试得出 7.13压力降落试验 按GB/T4271的规定测试得出 7. 1 耐撞击试验 7.14.1试验条件 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水平放置,撞击用钢球的直径为30nmm,表面光滑 7.14.2试验方法 将撞击用钢球从0.5m的高度、静止状态、并不施加外力的情况下自由落到透明盖板的中央部分 落点要落人距中心0.1m的范围之内 对一个试件只做一次试验,检查透明盖板有无损坏 7.14.3试验结果 检查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有无损坏 7.15涂层太阳吸收比测定方法 以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吸热体材料上截取的试片为底材,制备太阳吸收涂层 使用配有积分球装 置的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光谱反射比,并按式(1)计算涂层的太阳反射比 "2500 Eo(A)d 20 "250m Ed J250 500 E8 p(A) A 式中: 太阳反射比
GB/T6424一2007 p(A) 光谱反射比 E m2),按照 太阳太阳光谱辐照度平均值,单位为瓦特每平方米平方微米(w m GB/T17683.1一1999中相关规定确定; 波长,单位为微米(am). 再按式(2)计算涂层的太阳吸收比 a=1" 式中: 太阳吸收比 7.16涂层试验 吸热体涂层红外发射率按GB/T19775一2005的规定测试得出,吸热体和壳体涂层的附着力,耐盐 雾、,耐热性和老化性等推荐试验方法见附录C 7.17透明盖板太阳透射比测定方法 测试仪器的使用同7.15,从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透明盖板材料上截取试片,采用波长范围不小于 -2500nm的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太阳透射比 250nm 检验规则 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出厂检验 8.1.1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检验出厂前必须进行出厂检验 .1.2出厂检验包括以下内容 o a)按本标准表4中6.1.1逐台检验; b) 每生产班次的一批产品中,抽取一台按本标准表4中6.1.2检验, e)按本标准表4中6.1.3逐台检验 8.1.3出厂检验判定规则 出厂检验中凡各项检验全部合格者,判为合格产品 要求逐台检验的项目,凡有一项检验不合格者 即为不合格产品;要求在每一生产批次中抽取一台产品进行检验的项目,项目检验不合格时,应在该批 次再抽取两台产品进行检验,再次检验两台均应合格,否则该批次产品为不合格产品;检验项目有两个 及两个以上指标要求时,任何一个指标不合格即视为该检验项目不合格 8.2型式检验 8.2.1在正常情况下,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型式检验 8.2.2产品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随时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试制定型时; b)改变产品结构、材料、工艺而影响产品性能时; 停产超过半年,恢复生产时; d)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8.2.3型式检验样品是在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抽取的样品不少于一台 8.2.4型式检验项目按本标准第6章各项进行,结果应符合本标准要求 8.3判定规则 型式检验中凡各项检验全部合格者,判为合格产品 凡有一项检验不合格者即为不合格产品 检 验项目有两个及两个以上指标要求时,任何一个指标不合格即视为该项性能检验不合格;同一项目规定 作两次检验的,任何一次检验不合格即视为该检验项目不合格
GB/T6424一200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9.1产品标志 产品应在明显位置设有清晰、不易消除的标志 标志应包括但不限于制造厂家,产品名称,产品标 记,商标,产品型号,集热器采光面积/总面积,工作压力,制造日期或生产批号等信息 9.2包装 9.2.1包装方法应采用箱装 包装箱应符合GB/T13384的规定 9.2.2包装箱的标志应符合GB/T191的规定 9.2.3包装箱上还应包括以下内容 制造厂名称和地址; a b 产品名称; c)商标; d 产品标记 e)产品数量; f 允许垂直堆码层数; 外形尺寸(长×宽×高) g 整箱的质量; h i 制造日期或生产批号; 执行标准号 包装箱内应附有检验合格证 9.2. 9. 3 运输 “品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不得遭受强烈颠簸、震动,不得受潮、雨淋 产, 贮存 9 4.1产品应存放在通风、干燥的仓库内 9 4. 产品不得与易燃物品及化学腐蚀物品混放 2 9 检测报告 10 检测报告格式参见附录D
GB/T6424一2007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符号和单位 表A.1符号和单位 符 号 意 义 位 单 日太阳辐照量 MJ/m'd) 总太阳辐照度 W/m 环境或周围空气温度 Q 太阳能集热器工质出口温度 太阳能集热器工质进口温度 T 归一化温差=(一./G C/w m 周围空气速度或风浊 m/s 以T为参考的太阳能集热器总热损系数 w/m 人射角修正系数 基于采光面积,进口温度的集热器瞬时效率截距 7, 集热器时间常数 人射角 压力降落 P? 通过集热器的流量 kg/s 10
GB/T6424一2007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部件推荐选用材料 表B.1用于吸热体与传热工质接触部位的材料 材 标 料 准 紫饷管 GB/T1527 紫铜带 GB/Tll087 GB/T388o 防锈铝板 表B.2用于透明盖板的材料 料 普通平板玻璃 GB4871 钢化玻璃 GB15763.2 聚酯玻璃钢 GB/T1446 表B.3用于隔热体的材料 材 标 准 料 聚氨酯泡沫塑料 QB/T 3806 GB/T11835 岩棉 GB/T1335o 玻璃棉 GB/T10801.1,(GB/T10801.2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若用此种材料,应在吸热体与该材料之间采取固定措施以免保温材料下滑和外鼓 若用此种材料,应在吸热体与该材料之间采取一些隔离措施 1l
GB/T6424一2007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涂层推荐技术条件 C.1要求 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吸热体与壳体的涂层应符合表C.1规定的技术要求 表C.1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涂层推荐技术要求 目 技 求 验 涂层类别 项 术要 试 附着力 C.2.1 应无剥落达到GB/T1720规定的1级 应无裂纹,起泡、剥落及生锈 耐盐雾 CC. .2.2 吸热体涂层 C.2.3 耐热性 吸收比a值的保持率在原值的95%以上 C.2. 老化性 吸收比a值的保持率在原值的95%以上 附着力 应无剥落,达到GB/T1720规定的1级 C,2.1 壳体涂层 耐盐雾 应无龟裂、爆皮、剥落及生锈 C.2.2 老化性 应达到GB/T1766中5.2表22规定的2级 C.2.4 C.2试验方法 C.2.1涂层附着力试验 以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的吸热体或外壳的材料或由该材料上截取的试片制备试样底材及其涂膜 按照GB/T1720规定的测定方法进行涂层附着力试验 C.2.2涂层耐盐雾试验 以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的吸热体或外壳的材料或者由该材料上截取的试片作为试板,涂覆相应漆 膜,按照GB/T1771的有关规定进行涂层带划痕的耐盐雾试验 C.2.3涂层耐热性试验 以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吸热体的材料或由该材料上截取的试片为样板,并制备相应的漆膜 按照 GB/T1735的有关规定进行涂层耐热性试验 高炉炉温为150C,保持时间为24h 试验后按7.15测 定吸收比 C.2.4涂层老化性试验 以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吸热体或外壳的材料或由该材料上截取的试片为样板,在由该集热器的透 明盖板材料覆盖状态下,按照GB/T1865的有关规定进行涂层老化性试验 12
GB/T6424一2007 附录 D 规范性附录) 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检测报告格式 13
GB/T6424一2007 检 测报 告 报告编号 产品名称 委托单位 生产单位 检测类别: ×××××××××× ×××实验室 ××××年××月××日 14
GB/T6424一2007 注意事项 报告无“检测报告专用章”或检测单位公章无效 N 2 未经本中心书面批准不得复制本检测报告(完整复制除外. 3 检测报告无主检、审核、批准人签字无效 4 检测报告涂改无效 5 对检测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检测单位提出 检测报告仅对委托检测样品负责 15
GB/T6424一2007 ××××××××××××××××××实验室 检 测 报 告 报告编号: 共页第页 样品编号 检验地点 出厂编号 产品名称: 生产日期 型号规格 委托单位 商 标 送样数量: 生产单位 送样日期: 检验类别" 检验时间: 检验依据: 委托单位地址 检验用 仪器,装置 检验项目 检 测 结 论 以下空白 检验单位公章 年 签发日期 月 审核 批准: 主检: 16
GB/T6424一2007 ××××××××××××××××××实验室 检 测 报 告 报告编号: 共页第页 样品编号 样品 描 述 集热器 盖板材料: 盖板层数: 层 盖板厚度: mm 采光面尺寸 mm 总面积尺寸 mm 吸热体结构类型 吸热体材料 吸热体涂层 传热工质 保温材料: 厚度: mmmm 17
GB/T6424一2007 ××××××××××××××××××实验室 检 测 报 告 报告编号: 共 页 第页 样品编号 检测 分项 序号 检测结果 技 要求 项目 判断 集热器零部件易于更换、维护和检查,易固定 吸热体在壳体内应安装平 整,间隙均匀 透明盖板若有拼接,必须密封,透明盖板与壳体应密封接触, 外观 考虑热胀情况,透明盖板无扭曲、划痕 壳体应耐腐蚀,外表面涂层应无剥 落 隔热体应填塞严实,不应有明显萎缩或膨胀隆起现象 产品标记应符 合本标准5.2规定 耐压 传热工质应无泄漏 刚度 应无损坏及明显变形 强度 应无损坏及明显变形,透明盖板应不与吸热体接触 应无泄渐、开裂、破损,变形或其他损坏 闷晒 空晒 应无开裂、破损、变形或其他损坏 外热冲击不允许有裂纹、变形、水凝结或浸水 内热冲击不允许损坏 应无渗水和破坏 淋雨 10 耐冻 集热器应无泄漏、损坏,变形、扭曲,部件与工质不允许有冻结 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的瞬时效率截距p.应不低于0.72; a 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的总热损系数U应不大于6.0w/m'K); 其中;p.为集热器基于采光面积,进口温度的瞬时效率截距; U为以T为参考的集热器总热损系数; 1 热性能 b)应作出(,一A.)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并给出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的时间 常数r ; 应给出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的人射角修正系数K,随人射角0的变化曲 c 线和0=50"时的K,值 12 压力降落应做出平版型太阳能集热器压力降落特性曲线公p一M 13 耐撞击应无划痕.翘曲、裂纹.破裂、断裂或穿孔 吸热体和壳体的涂层应无剥落、反光和发白现象,应给出吸热体涂层的红外 1 涂层 发射率,吸热体涂层的吸收比应不低于0.992 15 透射比应给出透明盖板的透射比 18
GB/T6424一2007 ××××××××××××××××××实验室 检 测 报 告 报告编号: 共 页 第页 样品编号 检验地点 检验项目 瞬时效率曲线(基于采光面积,进口温度)》 基于采光面积A 和集热器进口温度1的瞬时效率曲线(线性拟合) 70 60 50 40 30 20 10 0.00 0.01 0.002 0.03 0.05 0.07 0.0s 0.10 0.04 0.06 0.09 基于进口温度的归一化温差T/[(m)/w 该集热器瞬时效率曲线方程为:)=p -UT" 式中 /G T=(t一 工质进口温度,C; 环境温度,c; -集热器采光面上总日射辐照度,w/m 19
GB/T6424一2007 ××××××××××××××××××实验室 检 测 报 告 报告编号: 共 页 第页 样品编号 检验地点 检验项目 人射角修正系数 45 15” 30" 6o 人射角0" 0" 修正系数K 人射角修正系数曲线 1.6 .5 .4 1.3 .2 .1 0.9 15 30 45 60 入射角0/ 人射角为50'时的人射角修正系数K0一 20
GB/T6424一2007 ××××××××××××××××××实验室 检 测 报 告 报告编号: 共 页 第页 样品编号 检验地点 检验项目 时间常数 时间常数r 单位 集热器出口温度t 与环境温度 之差(4一!.)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10.00 9.00 8.00 7.0o 6.00 5.00 9 4.00 3.00 2.00 1.00 0.0o 180210300 360 510600660720780 60 120 120 80 80 900 时间/s 21
GB/T6424一2007 ××××××××××××××××××实验室 检 测 报 告 报告编号: 共页第页 样品编号 检验地点 检验项目 压力降落 两端压降p与质量流量的关系曲线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0.00 0.00 0.0000 0.0200 0.0300 0.0400 0.5000 0.6000 工质质量流量i/(kg/9) 22
GB/T6424一2007 参 考 文 献 [1]GB/T1446纤维增强塑料性能试验方法总则 [2]GB/T1527铜及铜合金拉制管 [" GB/T1720漆膜附着力测定法 [ GB/T1735漆膜耐热性能测定法 [ GB/T1766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 [ GB/T1771色漆和清漆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 GB/T1865色漆和清漆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暴露滤过的抓弧辐射 [7 GB/T388o铝及铝合金轧制板材 GB4871普通平板玻璃 LI0r GB/T10801.1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cB/T1081.?绝热用挤塑聚苯乙婚泡沫塑料(XPs) GB/T11087散热器冷却管专用黄铜带 [L1幻7 GB/T11835绝热用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 [u G;B/T13350绝热用玻璃棉及其制品 157 GB15763.2建筑用安全玻璃第2部分;钢化玻璃 [16]QB/T3806建筑物隔热用硬质聚氨酣泡沫塑料

真空管型太阳能集热器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真空管型太阳能集热器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真空管型太阳能集热器的编号:GB/T17581-2007。真空管型太阳能集热器共有25页,发布于2008-06-012008-06-01实施
水泵流量的测定方法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水泵流量的测定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水泵流量的测定方法的编号:GB/T3214-2007。水泵流量的测定方法共有38页,发布于2008-02-012008-02-01实施,代替GB/T3214-199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