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8438-2019

电力通信网运行评估指标体系

Operationalevaluationindexsystemforelectricpowercommunicationnetwork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电力通信网运行评估指标体系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电力通信网运行评估指标体系的编号:GB/T38438-2019。电力通信网运行评估指标体系共有23页,发布于2020-07-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F21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29.240.01
  • 实施日期2020-07-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23页
  • 文件大小1.41M

电力通信网运行评估指标体系


国家标准 GB/T38438一2019 电力通信网运行评估指标体系 Operationalevaluationindexsystemforelectricpowercommunicationnetwork 2019-12-31发布 2020-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涯花警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38438一2019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电力通信网运行评估体系组成 业务通道保障水平评估 5.1业务保障率(整体 5.2继电保护通道 安全稳定控制装置通道 5.3 5.4调度自动化通道 调度电话业务 5.5 行政电话业务 5.6 5.7视频会议业务 信息业务通道 5,.8 通信网络运行水平评估 6.1通信网络(整体 6.2光缆网 12 6.3光传输网 13 6.4调度数据网 14 6.5数据通信网 15 6.6调度交换网 15 6.7行政交换网 16 6.8视频会议系统 l6 6.9数字同步网 17 6.10应急通信 17 6.11通信电源 18 6.12网管系统 19
GB/38438一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8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 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信息通信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广东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国网 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洪丹珂、常宁、张国蚓陈新南、王雅娟、黄盛、赵晗祺、罗会洪、赵子岩、唐佳、 曾瑛、黄鑫、郭经红、张斌
GB/38438一2019 电力通信网运行评估指标体系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通信网运行评估体系组成、业务通道保障水平评估指标、,通信网络运行水平评估 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地区及以上电力通信网(不含中低压配电网通信部分)评估与网络评价工作,具体评 估时可根据实际需求选取相关指标及确定统计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件 GB/T14285一2006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DL/T364光纤通道传输保护信息通用技术条件 DL/T5162017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程 DL/T5442012电力通信运行管理规程 DL/T546一2012电力线载波通信运行管理规程 DL/T5472010 电力系统光纤通信运行管理规程 DL./T587一2016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管理规程 DL./T798一2002电力系统卫星通信运行管理规程 DL/T123920131000kV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管理规程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电力系统通信telecommunicationforeleetricpowersystem 利用有线电、无线电、光或其他电磁系统,对电力系统运行、经营和管理等活动中需要的各种符号、 信号,文字,图像、声音、数据或任何性质的信息进行传输与交换,满足电力系统要求的专用通信 [[DL/T544一2012,定义3.1] 3.2 电力系统通信网communieationnetworktorelectriepowersystem 服务于电力系统运行和管理的所有通信设施的集合,简称电力通信网 [DL/T544一2012,定义3.2] 3.3 业务通道保障水平评估servicechannelassuraneelevelevaluationm 对电力通信网主要生产业务和管理业务的通道双重化率、中断次数、可用率等指标进行评价和估 量,以说明通信网络对业务的保障能力
GB/T38438一2019 3.4 通信网络运行水平评估 communieationnetworkoperatiolevelevaluation 对电力通信网的传输网、业务网和支撑网的覆盖率、冗余率、故障率等指标进行评价和估量,以说明 通信网络运行水平 3.5 channelbreak-ofr 通道中断 通信通道质量指标超出了业务端装置允许的范围,包括业务不可达(时延无限大)的情况 3.6 设备故障equipmentfailure 电力通信设备出现端口板卡,软件或整机故障,使设备失去既定功能,或性能降低严重,致使设备 所承载的业务通道中断 3.7 光缆故障fiberopticcablefault 电力通信光缆出现线路光缆.引下光缆、光纤配线损伤,使光纤芯失去既定功能,或性能降低严重 致使光缆所承载的通信通道中断 电力通信网运行评估体系组成 电力通信网运行评估体系由两个部分组成(见图1): 业务通道保障水平评估;包括电网核心业务和管理业务的通信通道保障能力的评估 a b)通信网络运行水平评估:包括光缆网、光传输网、调度数据网、数据通信网、调度交换网、行政 交换网,视频会议系统、数字同步网,应急通信、,通信电源与网管系统等运行情况的评估 注:光传输网特指光传输设备组成的网络,不含光缆网络 业务通道保障水平 电网8 通信网络运行水平 传热 光布网 图1电力通信网运行评估体系组成
GB/38438一2019 业务通道保障水平评估 5.1业务保障率(整体) 该指标统计评估周期(月)内电力通信网所承载的所有业务中无故障运行的比例,根据DL/T544一 2012中公式(6)的规定,宜采用公式(l)计算 ×100% R-[- 式中: R 业务保障率(整体); T -单条业务通道中断时长,单位为分(min); 所有业务通道总数,单位为条 S. 全月日历时间,单位为分(min). M 5.2继电保护通道 5.2.1线路保护百条通道平均中断次数 该指标统计评估周期(如月,季度,年等)内平均每百条线路保护通道中断次数,宜采用公式(2)计 算 线路保护装置光纤通道质量应符合GB/T14285一2006中6.7.6和DL./T364的相关规定,载波通 道质量应符合DL/T546-2012中第11章的规定 习B ,中中,中 AHB SM10 式中: AHB -每百条线路保护通道平均中断次数,单位为次每百条(次/百条); 单条线路保护通道中断次数,单位为次; B S -线路保护通道总数,单位为条 注:线路保护通道总数为专用光纤通道总数、传输通道复用电路)总数、非光纤(如载波等)通道总数之和 5.2.2线路保护百条通道平均中断时长 该指标统计评估周期内平均每百条线路保护通道中断时长,宜采用公式(3)计算 AHT S71o0 式中 AHT, 每百条线路保护通道平均中断时长,单位为分每百条(min/百条) -单条线路保护通道中断时长,单位为分(min); -线路保护通道总数,单位为条 s 5.2.3线路保护通道保障率 该指标统计平均单条线路保护通道正常运行的时间与统计时间(月)的比例,宜采用公式(4)计算 习T ×100% (4 R她=[一文M 式中: R -线路保护通道保障率; T, -单条线路保护通道中断时长,单位为分(min);
GB/T38438一2019 -线路保护通道总数,单位为条 全月日历时间,单位为分(min) M 5.2.4直流控制保护通道平均中断次数 该指标统计评价周期内平均每条直流控制保护通道中断次数,宜采用公式(5)计算 习B. (5) ABh=! 式中 直流控制保护通道平均中断次数,单位为次每条(次/条) AB B -单条直流控制保护通道中断次数,单位为次; S 直流控制保护通道总数,单位为条 5.2.5直流控制保护通道平均中断时长 该指标统计评估周期(月)内平均每条直流控制保护通道中断时长,宜采用公式(6)计算 习T ATh一 式中 AT 直流控制保护通道平均中断时长,单位为分(min); 单次直流控制保护通道中断时间,单位为分(min) T 直流控制保护通道总数,单位为条 S山 5.2.6直流控制保护通道保障率 该指标统计平均单条直流控制保护通道正常运行的时间与统计时间(月)的比例,宜采用公式(7 计算 习T, R- ×100% 7 S×M 式中 R, 直流控制保护通道保障率; T 单次直流控制保护通道中断时长,单位为分(min); S 直流控制保护通道总数,单位为条 M 全月日历时间,单位为分(min). 5.2.7通信通道名称一致率 该指标为评估继电保护部门与通信部门的保护装置通信通道命名是否满足继电保护系统运行要 求,根据DL/T587一2016中5.20.2和DL/T12392013中15.3.2的规定,宜采用公式(8)计算 S y ×100% (8 R,- S 式中 通信通道名称一致率; R、 通信通道名称与继电保护通道名称不一致的数量,单位为条 Sby S 继电保护通道总条数
GB/38438一2019 5.3安全稳定控制装置通道 5.3.1安稳百条通道平均中断次数 该指标统计评估周期月)内平均每百条安稳业务中断次数,宜采用公式(9)计算 习B AHB nw Sw/100 式中 -每百条安稳通道平均中断次数,单位为次每百条(次/百条); AHB 单条安稳通道中断次数,单位为次; Bm S 安稳通道总数,单位为条 注:开通自愈环的安稳传输通道,记为1条传输通道 5.3.2安稳百条通道平均中断时长 该指标统计评估周期(月)内平均每百条安稳通道中断时长,宜采用公式(10)计算 AHT 10 S/100 式中: AHT -每百条安稳通道平均中断时长,单位为分每百条(min/百条); T 单次安稳通道中断时长,单位为分(min); 安稳通道总数,单位为条 S 安稳通道保障率 5.3.3 该指标统计平均单条安稳通道正常运行的时间与统计时间(月)的比例,宜采用公式(11)计算 习T ×100% (11 Re S×M 式中: R 安稳通道保障率 < -单次安稳通道中断时长,单位为分(min); 安稳通道总数,单位为条; S 全月日历时间,单位为分(min). M 5.4调度自动化通道 5.4.1自动化百条传输(专线)通道平均中断次数 该指标统计评估周期(月)内平均百条自动化传输(专线)通道中断次数,宜采用公式(12)计算 载 波通道质量应符合DL/T5462012中第11章的规定 习B AHB. (12 SI00 式中: AHB. -每百条自动化传输(专线)通道平均中断次数,单位为次每百条(次/百条); B -单条自动化传输(专线)通道中断次数,单位为次 自动化传输(专线)通道总数,单位为条 S 注开通自愈环的传输通道为1条传输通道
GB/T38438一2019 5.4.2自动化百条传输(专线)通道平均中断时长 该指标统计评估周期(月)内平均每百条自动化传输(专线)通道中断时长,宜采用公式(13)计算 AHT跟= (13 S10o 式中: AHT, -每百条自动化传输(专线)通道平均中断时长,单位为分每百条(min/百条); T -单次自动化传输(专线)通道中断时长,单位为分(min). 自动化传输(专线)通道总数,单位为条 S 自动化传输(专线)通道保障率 5.4.3 该指标统计平均单条自动化传输(专线)通道正常运行的时间与统计时间(月)的比例,宜采用 公式(14)计算 习T, (14 R=1一 Sx10% 式中 R 自动化传输(专线)通道保障率 T 单次自动化传输(专线)通道中断时长,单位为分(min); S. -自动化传输(专线)通道总数,单位为条 M 全月日历时间,单位为分(min) 5.4.4 自动化百条网络通道平均中断时长 该指标统计评估周期(月)内平均每百条自动化网络通道中断时长,宜采用公式(15)计算 AHT, 15) .( 100 S" 式中 AHT, -每百条自动化网络通道平均中断时长单位为分每百条(min/百条) 单次自动化网络通道中断时长,单位为分(min); T, 自动化网络通道总数,单位为条 S 5.4.5自动化百条网络通道平均中断次数 该指标统计评估周期(月)内平均每百条自动化网络通道中断次数,宜采用公式(16)计算 习B (16 AHB w S, Sw/100 式中 .AHB 每百条自动化网络通道平均中断次数,单位为次每百条(次/百条); B 单条自动化网络通道中断次数,单位为次; s 自动化网络通道总数,单位为条 5.4.6自动化网络通道保障率 该指标统计平均单条自动化网络通道正常运行的时间与统计时间(月)的比例,宜采用公式(17 计算 习T R一 ×100% (17 L S又M
GB/38438一2019 式中: R 自动化网络通道保障率 < 单次自动化网络通道中断时长,单位为分(nmin); S 自动化网络通道总数,单位为条 月日历时间,单位为分(min) M 金 5.5调度电话业务 5.5.1调度电话业务双通道率 该指标反映调度电话业务通信通道的双通道配置情况,宜采用公式(18)计算 F ×100% 18 'xdh 式中: F 调度电话双通道率; U. 至上级调度机构的调度电话实现双通道的调度电话用户数量; Ua 调度电话用户的总数量 注1:调度电话用户:厂站及调度机构等所有设置有调度电话业务的站点 注2,调度电话实现双通道,调度电话用户到上级调度机构配置有两路传输物理路由完全独立的通信通道,包括调 度小号、2M中继、VoIP等通道,不因单点故障导致某厂站到调度机构的所有调度电话通信方式同时中断 5.5.2调度电话业务平均中断次数 该指标统计评估周期(月)内平均每个调度电话用户业务的中断次数,宜采用公式(19)计算 习Bah .(19 ABh- U 式中 调度电话业务平均中断次数,单位为次" AB B 单个调度电话用户的业务中断次数,单位为次; Ua -调度电话用户的总数量 注:调度电话用户中断;若某调度电话用户到其调度机构的所有调度电话通道包括调度交换机联网电话、各调度 机构放至厂站调度小号)全部中断(包括不能正常振铃、不能拨人或拨出接听无声音或由于本端原因造成对方 无法听到声音等),则调度电话业务计为一次中断 5.5.3调度电话业务平均中断时长 该指标统计评估周期(月)内平均每个调度电话用户业务的中断时长,宜采用公式(20)计算 习Tm 20 AT画= U 式中 AT -调度电话业务平均中断时长,单位为分(min) 部 T出 -单个调度电话用户的中断时长,单位为分(min); Um -调度电话用户的总数量 5.5.4调度电话业务保障率 该指标统计平均每个调度电话用户业务正常运行的时间与统计时间月)的比例,宜采用公式(21 计算
GB/T38438一2019 习T ×100% 21 R曲=一 -可 文M 式中 Ra -调度电话业务保障率; Tm 单个调度电话用户的中断时长,单位为分(in); -调度电话用户的总数量; Ua M 全月日历时间,单位为分(min) 5.6行政电话业务 5.6.1行政电话业务平均中断次数 该指标统计评估周期月)内平均每个行政电话用户业务的中断次数,宜采用公式(22)计算 习B (22 AB贴= U 式中 AB 行政电话业务平均中断次数,单位为次 B -单个行政电话用户的中断次数,单位为次; U. 行政电话用户总数 注1:行政电话用户,调度机构、厂站,办公场所等所有设置有行政电话业务的站点 注2;行政电话用户中断若某行政电话用户到其管理机构的所有行政电话通道(包括行政交换机联网电话、行政电 话小号,不包括公网电话)全部中断,则该行政电话用户计为一次中断 5.6.2行政电话业务平均中断时长 该指标统计评估周期(月)内平均每个行政电话用户业务的中断时长,宜采用公式(23)计算 习T AT= 23 U 式中 AT -行政电话业务的平均中断时长,单位为分(min); T, 单个行政电话用户的业务中断时长,单位为分(min); U 行政电话用户总数 5.6.3行政电话业务保障率 该指标统计平均每个行政电话用户业务正常运行的时间与统计时间(月)的比例,宜采用公式(24 计算 习T, ×100% 24 R山= / ( UXM 式中 R 行政电话业务保障率; Ta -单个行政电话用户的业务中断时长,单位为分(mim) U 行政电话用户总数; M 全月日历时间,单位为分(min). 5.7视频会议业务 5.7.1视频会议业务双重化覆盖率 该指标反映重要会场视频会议业务双重化情况,宜采用公式(25)计算
GB/38438一2019 Cssl ×100% F, h 式中 F, 视频会议业务双重化覆盖率; -视频会议业务具备设备与通道双重化的会场数 shh -需要双重化的重要视频会议会场总数 Cx 注1视频会议会场办公场所、厂站、调度机构等所有设置有视频会议业务的站点 需要双重化的重要视频会议会 场的范围由各单位自行确定 注2:视频会议会场实现双通道:视频会议会场到上级会场之间配置有两路传输物理路由完全独立的通信通道,包 括传输网,综合数据网等通道,不因单点故障导致视频会议通道同时中断 5.7.2视频会议会场业务平均中断次数 该指标统计评估周期(月)内平均每次视频会议中会场的中断场次数,宜采用公式(26)计算 习Bm AB, 26 习C 式中 AB 平均每次视频会议中会场的中断场次数; -单次视频会议中,业务中断的场次数 Bh 习B 各次视频会议中,视频会议业务中断的会场场次数之和 -单次视频会议中,参加会议的视频会议会场总数; 习C, 各次视频会议中,参加会议的视频会议会场总数 注1:视频会议业务中断;若会场设备或通道发生故障造成以下任一情况的发生则计为1次中断;会场的双流无法 下送或接收,音频或视频信号中断,图像有严重的方块或冻结,声音严重断续或难以听清 注2:若一次视频会议中,一个会场先后出现N次中断,记为N次业务中断 5.7.3视频会议会场平均中断时长 该指标统计评估周期(月)内平均每个视频会议会场的业务中断总时长,宜采用公式(27)计算 AT= 27 式中: AT 视频会议业务平均中断时长,单位为分每场次(min/场次) 单次视频会议中,所有会场业务中断的总时长,单位为分(min). T, 习T 各次视频会议中,所有会场业务中断的总时长,单位为分(mim) 单次视颊会议中,参加会议的视频会议会场总数 C, 各次视频会议中,参加会议的视频会议会场总数 习C 5.7.4视频会议会场业务保障率 该指标统计评价周期内平均单个视频会议会场正常运行的时间与视频会议总召开时间的比例,宜 采用公式(28)计算 ×100% 28 R.--CA司. 式中: R 视频会议业务保障率; 5e T -单次视频会议中,所有会场业务中断的总时长,单位为分(min);
GB/T38438一2019 习T 各次视频会议中,所有会场业务中断的总时长,单位为分(min); C 单次视频会议中,参加会议的视频会议会场总数 K 单次视频会议召开时长,单位为分(min); -各次视频会议中,视频会议召开总时长与会场总数的乘积再求和,单位为分 习(C×K min 5.8信息业务通道 5.8.1信息业务通道平均中断次数 该指标统计评估周期(月)内平均每个信息用户业务的数据通道中断次数,宜采用公式(29)计算 习B. 29 AB、= U、 式中 AB, -信息业务通道平均中断次数; B, -单个信息业务用户的数据通道中断次数; U 信息业务用户总数 注1:信息业务用户;调度机构、厂站办公场所等各类站点中连通有信息业务的站点 注2信息业务用户数据通道中断由于通信网原因造成某信息业务站点数据业务通道全部中断,则计为一次中断 5.8.2信息业务通道平均中断时长 该指标统计评估周期月)内平均每个信息用户业务通道的中断时长,宜采用公式(30)计算 习T、 AT、=- (30 U 式中 AT, 信息业务通道平均中断时长,单位为分(min); T -单个信息业务用户的信息业务中断时长,单位为分min); U 信息业务用户总数 注:信息业务中断;特指因通信通道中断造成的信息业务中断 5.8.3信息业务通道保障率 该指标统计平均每个信息用户业务通道正常运行的时间与统计时间(月)的比例,宜采用公式(31 计算 习T、 (31 ×100% R -1- ,×M 式中 R, 信息业务通道保障率; -单个信息业务用户的信息业务中断时长,单位为分(min); T U 信息业务用户总数; M 全月日历时间,单位为分(min) 6 通信网络运行水平评估 6.1通信网络(整体) 6.1.1电路运行率 该指标反映通信网整体电路运行状态,统计通信网全部电路无故障运行时间比例,根据 10
GB/38438一2019 DL/T544一2012公式(1)的规定,宜采用公式(32)计算 习Tm X100% 32 R出-[一 式中 R 电路运行率(整体); 单次电路故障时长,单位为分(min); T Sa -配置电路总数,单位为条; M 全月日历时间,单位为分( min 6.1.2实用电路运行率 该指标反映通信网整体使用电路运行状态,统计通信网实际开通电路无故障运行时间比例,根据 DL/T5442012公式(2)的规定,宜采用公式(33)计算 习T ydll R ×100% 33 yl一 又M S 式中 实用电路运行率 R T 单次实用电路故障时长,单位为分(min); syl S -配置实用电路总数,单位为条; M 全月日历时间,单位为分(min). 注1:可分别统计2M电路和音频电路 注2:传输速率2M以上的通道以实际使用的带宽折算成2M电路数来统计 6.1.3设备运行率 该指标反映通信网整体设备运行状态,统计设备无故障运行时间比例,根据DL./T5442012公式(3) 的规定,宜采用公式(34)计算 34 ×100% R-- 式中: R通 设备运行率; T -单次设备故障时长,单位为分(min); S 设备总数 M 全月日历时间,单位为分(min). 6.1.4平均故障处理时间 该指标反映通信网整体运行状态,统计设备与光缆故障的平均修复时间,根据DL/T54!一2012公 式(7)的规定,宜采用公式(35)计算 习T AT = 3 B 式中: AT -平均故障处理时间,单位为分每次(min/次); T -单次故障处理时长,单位为分(min); B -总体故障次数 注,故障包括通信设备故障与光缆故障 11
GB/T38438一2019 6.2光缆网 6.2.1光缆覆盖率 该指标统计已完成光缆覆盖的某类节点数量占站点总数的比例,宜采用公式(36)计算 Z, F,一 -×100% 36 云 人 式中 光缆覆盖率, F Z -覆盖光缆的站点数量; Z, -应覆盖光缆的站点总数 6.2.2站点双光缆覆盖率 该指标统计具备2条及以上光缆路由的站点所占比例,宜采用公式(c7)计算 (37 F- ×100% 式中 F 站点双光缆覆盖率; Z -具备2条及以上光缆路由的站点数 Zml 应覆盖光缆的站点总数 6.2.3百公里光缆故障次数 该指标统计平均每百公里光缆的故障次数,应符合DL./T5472010中9.6的统计要求,宜采用公 式(38)计算 习B (38 AHB LI00 式中 AHB. 平均每百公里光缆的故障次数 单条光缆故障次数 Ba 光缆总皮长,单位为千米(km) L 6.2.4光缆线路运行率 该指标反映电力光缆网可靠性,统计光缆按光缆数量计无故障运行比例,根据DL/T544一2012公 式(4)的规定,宜采用公式(39)计算 习T x100% R 39 -- N又M 式中 R 光缆线路运行率; 单次光缆中断时长,单位为分(nmin); r N 光缆总条数; M 全月日历时间,单位为分(min). 注:直接连接两通信站的一根光缆即计做一条光缆 6.2.5光缆线路百公里运行率 该指标反映电力光缆网整体可靠性,统计光缆按长度计无故障运行比例,根据DL/T544一2012公 12
GB/38438一2019 式(5)的规定,宜采用公式(40)计算 习(LB/100)×TB ×100% n-- 40 L100×M 式中: RH 光缆线路百公里运行率; LB 发生故障的光缆长度,单位为公里(km); TB. 光缆故障持续时长,单位为分(nmin); 光缆总皮长,单位为公里(km) 全月日历时间,单位为分(min) M 6.3光传输网 6.3.1光传输网双网覆盖率 该指标反映光传输网络可靠性,统计具备光传输网络双网站点的比例,宜采用公式(41)计算 F ×100% (41 式中 光传输网双网覆盖率; scw Z 已覆盖光传输网双网的站点总数; Z 应覆盖光传输网的站点总数 注光传输网双网指具备2张独立运行的传输网络,一张网络设备故障不影响另一张网络的运行 6.3.2站点光链路路由冗余率 该指标反映站点光链路可靠性指标,统计位于传输自愈环或自愈链上的节点占全部节点的比例,宜 采用公式(42)计算 Z F ×100% 42 式中: F -站点光链路路由冗余率; "l 位于传输自愈环或自愈链上的站点总数 Za Z -该传输网上的站点总数 6.3.3传输设备故障次数 该指标统计传输网设备运行故障情况,对传输网设备运行状况进行量化评价,应符合DLT547 2010中9.6的统计要求,指统计时间内的传输设备故障次数 6.3.4传输设备故障率 该指标统计传输网设备运行故障情况,对传输网设备运行状况进行量化评价,宜采用公式(43) 计算 B RB ×100% 43 E 式中: RB 传输设备故障率; B 发生故障的传输设备数量; 13
GB/T38438一2019 E 传输设备总数 6.4调度数据网 6.4.1调度数据网覆盖率 该指标统计已完成调度数据网覆盖的某类站点数量占该类站点总数量的比例,反映调度数据网的 覆盖范围和能力,宜采用公式(44)计算 ×100% Fa (44 式中: -调度数据网覆盖率; Z 覆盖调度数据网的站点数量 T -应覆盖调度数据网的站点总数 d 6.4.2站点调度数据网链路路由冗余率 该指标统计具有2条及以上互联链路的节点占全部节点的比例,宜采用公式(45)计算 ×100% 45 F= 式中 F 站点调度数据网链路路由冗余率; 乙. 具有2条及以上调度数据网互联链路的站点总数; Z, -应覆盖调度数据网的站点总数 6.4.3调度数据网设备故障率 该指标统计调度数据网设备故障情况,对调度数据网设备运行状况进行量化评价,宜采用公式(46) 计算 Bd RB 100% .(46 e E 式中: -调度数据网设备故障率; RBa 发生故障的调度数据网设备数量; B E -调度数据网设备总数 6.4.4调度数据网障碍次数 该指标统计调度数据网故障影响电网安全运行情况,对调度数据网整体运行状况进行量化评价,宜 采用公式(47)计算 D=D十D; (47 式中 调度数据网障碍次数; D; 核心/骨干节点路由设备故障时间大于24h的次数 D 多点故障网络瘫痰次数 D. 注1;调度数据网络故障按其影响程度分为如下等级;核心,骨干节点路由设备故障导致主要功能失效达24h,定为 障碍 多个核心、骨干节点故障导致网络瘫痰,定为障碍 注2核心/骨干节点路由设备冗余配置时,同时故障大于24h计为一次 14
GB/38438一2019 6.4.5调度数据网通道可用率 该指标统计平均单条业务通道正常运行的时间与统计时间的比例,根据DL/T5162017中公 式(C.5)的规定,宜采用公式(48)计算 习Td ×100% (48 R - I s s ×! 式中 R 调度数据网通道可用率; T 单次调度数据网业务通道中断时长,单位为分(min); 调度数据网业务通道总数,单位为条 Sa M 全月日历时间,单位为分(min) 6.5数据通信网 6.5.1数据通信网覆盖率 该指标统计已完成数据通信网覆盖的某类站点数量占该类站点总数量的比例,反映数据通信网的 覆盖范围和能力,宜采用公式(49)计算 l业 F, ×100% 49 式中 F 数据通信网覆盖率; Z 覆盖数据通信网的站点数量; Z, -应覆盖数据通信网的站点总数 6.5.2数据通信网设备故障率 该指标统计各类数据通信网设备故障情况,对数据通信网设备运行状况进行量化评价,宜采用公 式(50)计算 B 50 RB.= ×100% E, 式中: RB 数据通信网设备故障率; B 发生故障的数据通信网设备数量; -数据通信网设备总数 E 6.6调度交换网 6.6.1调度交换网覆盖率 该指标统计采用专用调度交换网方式提供调度电话业务的站点比例,宜采用公式(51)计算 51 F4= ×100% Z, 式中: F 调度交换网覆盖率 覆盖调度交换网的站点数量; Z Z购 -应覆盖调度交换网的站点总数 15
GB/T38438一2019 6.6.2调度交换网设备故障率 该指标统计各类调度交换网设备故障情况,对调度交换网设备运行状况进行量化评价,宜采用公 式(52)计算 Ba RB ×100% 52 E 式中 RB -调度交换网设备故障率 -发生放障的调度交换网设备数量 B E 调度交换网设备总数 6.7行政交换网 6.7.1行政交换网覆盖率 该指标统计采用自建行政交换网方式提供行政电话业务的站点比例,宜采用公式(53)计算 xIw% F, (53 式中 F, 行政交换网覆盖率; Z, 覆盖行政交换网的站点数量; Z, -应覆盖行政交换网的站点总数 6.7.2行政交换网设备故障率 该指标统计各类行政交换网设备故障情况,对行政交换网设备运行状况进行量化评价,宜采用公 式(54)计算 B 54 ×100% RB E, 式中 RB 行政交换网设备故障率; B 发生故障的行政交换网设备数量; E 行政交换网设备总数 6.8视频会议系统 6.8.1视频会议系统覆盖率 该指标统计视频会议系统覆盖的某类站点数量占该类站点总数量的比例,宜采用公式(55)计算 ×100% (55 Fp= 式中 F 视频会议系统覆盖率; 覆盖视频会议系统的站点数量, Z, 应覆盖视频会议系统的站点总数 6.8.2视频会议系统设备故障率 该指标统计各类视频会议系统的设备故障情况,对视频会议系统设备运行状况进行量化评价,宜采 16
GB/38438一2019 用公式(56)计算 56 Rw. -xIw% 式中: RB -视频会议系统设备故障率; B 发生故障的视频会议系统设备数量; E, 视频会议系统设备总数 6.9数字同步网 6.9.1冗余时钟源 该指标考察数字同步网是否具备主备时钟源 6.9.2冗余同步链路 该指标考察数字同步网是否具备主备同步链路 6.10应急通信 6.10.1灾害区站点应急通信覆盖率 该指标考察灾害区域厂站应急通信设备的配置是否能够满足抗灾应急的要求,统计具备应急通信 手段的站点数站灾害区站点比例,宜采用公式(57)计算 Z 57 F,= ×100% 式中 F 灾害区站点应急通信覆盖率; Z 具备应急通信通道的站点数量; Z, -应覆盖应急通信的站点总数 注:具备应急通信通道指地震、冰灾、台风等灾害频发地区的厂站利用载波、应急地埋光缆、租用公网等通信手段作 为生产业务的临时通信通道 6.10.2机动应急指挥通信设备可用率 该指标考察各调度机构(或应急指挥中心)的移动应急指挥通信系统配置是否能够满足抗灾应急的 要求,统计在测试及使用过醒中无故障运行设备数占设备总数的比例,宜采用公式(58)计算 B 心 58 R 100% E, 式中: 机动应急指挥通信设备可用率; R y 故障的机动应急指挥通信设备数量" B, yh E 机动应忽指挥通信设备总数 yh 注应急指挥通信设备指调度机构(或应急指挥中心)为满足应急指挥通信的需要所配置的机动通信设备,包括 vsAT卫星通信,卫星电话、微波/短波,集群/对讲、3Gi/4G视频回传等 6.10.3卫星通信电路运行率 该指标反映卫星通信电路运行状态,根据DL/T7982002中10.1.2公式的规定,宜采用公式(59) 计算 17
GB/T38438一2019 习T wxll R ×100% 59 wxll S又M 式中 R 卫星电路运行率, wxd T 单次卫星电路故障时长,单位为分(min); wxdl 卫星电路总数,单位为条; Swx 全月日历时间.单位为分(min) M 6.10.4卫星通信设备运行率 该指标反映卫星通信设备运行状态,根据DL/T798一2002中10.1.3公式的规定,宜采用公式(60) 计算 习T ws 60 R ×100% EwhXM 式中 R 卫星通信设备运行率; wxb -单次卫星通信设备故障时长,单位为分(min) T wshl Ea 卫星通信设备总数; M 全月日历时间,单位为分(mim) 注:配置设备单元数指从天线含控制系统)至每一话路的各个独立的设备之和,如有主备,都需计人 6.11通信电源 6.11.1通信电源双重化率 该指标反映通信站通信设备供电可靠性情况,统计通信电源冗余配置比例,宜采用公式(61)计算 Z ×100% (61 Z 式中: F 通信电源双重化率; Z 通信电源实现双重化的站点总数; Z -应具备双通信电源的站点总数 注,通信电源包括一48V高频开关电源系统(简称AC/DC系统)一48V通信用直流变换电源系统(简称Dc'/D 系统)和迥信专用交流不间断电源,也可只对单项进行统计 6.11.2通信电源故障率 该指标统计评估周期(月)内的所维护通信电源设备运行故障的情况,对通信电源运行状况进行量 化评价,宜采用公式(62)计算 B 62 RB ×100% E 式中 通信电源故障率; RBa B 发生故障的通信电源数量; E 通信电源设备总数 注:通信电源包括一48V高频开关电源系统(简称AC/DC系统)、一48V通信用直流变换电源系统简称Dc/C 系统)和通信专用交流不间断电源,也可只对单项进行统计 18
GB/38438一2019 6.12网管系统 6.12.1通信网管覆盖率 该指标反映通信设备网管的覆盖水平,统计通信设备网管集中管理的设备数量占设备总数量的比 例,宜采用公式(63)计算 日 ×100% F 63 E 式中: F的 通信网管覆盖率; E的 -已实现集中网管管理的设备网元数量, E 支持网管的设备网元总数 2wg 6.12.2双网管系统覆盖率 该指标反映通信网管可靠性水平,统计通信设备网管功能中实现了冗余备份比例,宜采用公式(64 计算 F ×100% 64 ww 式中: F 双网管系统覆盖率; swx G E 已实现备用网管管理的设备网元数量; swg E 支持网管的设备网元总数 6.12.3 网管安全性 该指标反映专业网管的安全水平,考察通信网管系统是否配置网络准人、终端控制、身份认证、人侵 防范、病毒防范等安全措施 应符合DL/T547一2010中6.6.1的规定 6.12.4光缆监测系统覆盖率 该指标统计光缆网实施监测的比例,满足DL/T587一2016中5.20.4规定的要求,宜采用公式(65 计算 Nl F的 ×100% 65 N, 式中: F -光缆监测系统覆盖率; ln N -已实现光缆监测的光缆条数 Nkle N 光缆总条数 6.12.5机房环境监控率 该指标反映机房环境远程监控的水平,统计配置了机房环境远程监控系统的机房占所有机房的比 例,宜采用公式(66)计算 N 66 R= ×100% N 式中: Rm -机房环境监控率; 19
GB/T38438一2019 已实施远程环境监控的通信机房数量; N N 通信机房总数 6.12.6通信电源监控率 该指标反映机房电源远程监控的水平,统计配置了通信电源远程监控的机房占所有机房的比例,宜 采用公式(67)计算 Ep ×100% Ri 67 人 Pdy 式中 R 通信电源监控率; E 已实施远程监控的通信电源套数; E 通信电源总套数 6.12.7通信管理系统接入率 该指标反映通信管理系统覆盖水平,统计通信资源受管理比例,宜采用公式(68)计算 ×100% R. 68 式中 Ra -通信管理系统接人率; N -已纳人通信管理系统管理的通信资源套数; la -通信资源总套数 Nn 20

电力通信网运行评估指标体系GB/T38438-2019分析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电力通信网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电力通信网不仅是电力自动化的基础,同时也是电力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因此,如何评估电力通信网的运行状态和性能就变得尤为重要。

近日发布的《电力通信网运行评估指标体系GB/T38438-2019》正是针对这一问题而制定的标准。下面我们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读。

1. 背景

电力通信网作为电力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保持高可靠性和稳定性,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目前,国内外电力通信网评估指标体系尚未形成共识,各地区自行制定评估标准,导致评估结果不具备可比性。因此,制定一套通用的、符合国情的电力通信网运行评估指标体系就显得极为必要。

2. 构成

GB/T38438-2019主要由基本原则、评估指标、评估方法、数据处理和结果呈现等5部分组成,其中:

(1)基本原则:规定了评估的基本原则和规范要求,保证评估过程客观、公正、科学;

(2)评估指标:共包含22项指标,按照网络质量、网络容量、网络互联、网络安全、应用服务5个方面进行分类,确保全面、系统地评估电力通信网的运行状态和性能;

(3)评估方法:规定了评估方法和操作流程,提供了详细的实施细则;

(4)数据处理:对评估所需的各类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处理;

(5)结果呈现:对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展示,包括评估报告、评估结果的可视化图表等。

3. 应用

GB/T38438-2019适用于各级电力通信网运行评估,包括交流和直流电力通信网、公用和专用电力通信网。

该标准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电力通信网的运行管理水平,优化网络结构和布局,提高网络服务质量,降低运维成本,为电力系统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4. 总结

电力通信网是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电力通信网的稳定运行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电力通信网运行评估指标体系GB/T38438-2019》的发布,为电力通信网运行评估提供了一套全面、科学、可比的指标体系,对于保障电力通信网的高可靠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电力通信网运行评估指标体系GB/T38438-2019》具有明确的背景和构成,在应用方面也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同时,该标准的实施将有效地提升电力通信网的运行管理水平,促进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电力通信网运行评估指标体系的相关资料

和电力通信网运行评估指标体系类似的标准

输变电工程数据移交规范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输变电工程数据移交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输变电工程数据移交规范的编号:GB/T38436-2019。输变电工程数据移交规范共有79页,发布于2020-07-01
室外照明干扰光测量规范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室外照明干扰光测量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室外照明干扰光测量规范的编号:GB/T38439-2019。室外照明干扰光测量规范共有11页,发布于2020-04-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