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2383-2020

城市轨道交通直线电机车辆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linearmotorvehiclesforurbanrailtransit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直线电机车辆通用技术条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城市轨道交通直线电机车辆通用技术条件的编号:GB/T32383-2020。城市轨道交通直线电机车辆通用技术条件共有17页,发布于2020-10-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S50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03.220.30
  • 实施日期2020-10-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7页
  • 文件大小1.47M

城市轨道交通直线电机车辆通用技术条件


国家标准 GB/T32383一2020 代替GB/T323832015 城市轨道交通直线电机车辆 通用技术条件 motorvehiclesforurbanrailtransit Generalteehniealspeifieatiforllnear 2020-03-31发布 2020-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涯花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32383一2020 次 目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使用条件 车辆类型 6 -般规定 车辆型式与列车编组 车体及内装设备 转向架 制动系统 1C 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装置 电传动系统 辅助供电系统 13 列车控制及通信网络 14 15 通讯与乘客信息显示系统 16安全设施 电磁兼容性 12 18试验与验收 12 19 标志,运输与质量保证期限 13 参考文献
GB/32383一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2015相比,主 本标准代替GB/T32383一2015《城市轨道交通 直线电机车辆),与GB/T32383- 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直线电机车辆”定义的表述(见3.1,2015年版的3.1): 修改了供电方式(见4.3.1,2015年版的4.3.1); 修改了供电电压要求(见4.3.2,2015年版的4.3.2); 修改了车体的试验载荷的表述(见8.1.3,2015年版的8.1.3); 增加了“车门玻璃应采用符合GB18045要求的安全玻璃”(见8.4.4); 增加了“转向架上的紧固件应有可靠的防松措施”(见9.3); 增加了“转向架设计应满足整体起吊的功能”见9.4) 修改了构架的炽接(见9.6,2015年版的9.,4); 修改了构架强度设计和试验(见9.7,2015年版的9.5):; 增加了“转向架构架设计寿命不应低于300万km或30年”(见9.8); 增加了“转向架悬挂装置应保证车辆具有足够的抗侧滚刚度,必要时增加抗侧滚扭杆装置”(见 9.10 增加了轴箱温升的要求(见9.13); 增加了“转向架上应设置不落轮毓修的接口”(见9.l4); 增加了“转向架上应设置直线电机高度调整装置”见9.17); 增加了“在列车部分转向架上宜安装轮缘润滑装置”(见9.18). 增加了“转向架可设置轴承温度或振动在线检测装置”(见9.19) 修改了采暖设备的要求(见11.2.2,2015年版的11.2.2) -增加了车体与钢轨之间的最大阻抗要求(见12.4.1,2015年版的12.5.1); 修改了回流接地要求(见12.4.2,2015年版的12.5.2); 修改了视频监控(cCTV)系统要求(见15,4,2015年版的15.4); 修改了乘客报警实行通话功能的表述(见15.5,2015年版的15.5); 修改了客室、司机室内对灭火器具的要求(见16.7); 增加了客室车门系统应设安全联锁见16.9); 增加了列车宜设置避雷装置(见 增加了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或箱体应采取保护性接地措施(见16.1l) 修改了电磁兼容性的要求(见第17章,2015年版的第17章).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城市轨道交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9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株洲中车时代电 气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 限公司、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梁建英、张敬明、朱士友、吕劲松、许义景、柳拥军、罗世辉、田庆、张雄飞、 王京军,徐世东、吴冬华、焦京海、郑财晖,胡伟,胡佳乔、张红江,李忠山,李翠岚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323832015
GB/32383一2020 城市轨道交通直线电机车辆 通用技术条件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直线电机车辆的使用条件、车辆类型、一般规定、车辆型式与列车编组、 车体及内装设备、转向架、制动系统、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装置、电传动系统、辅助供电系统、列车控制 及通信网络、,通讯与乘客信息显示系统、安全设施,电磁兼容性、试验与验收、标志,运输与质量保证期限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钢轮钢轨支承的直线电机车辆(以下简称为“车辆”)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402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电压 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手提式灭火器第1部分;性能和结构要求 GB4351.1 GB/T5599铁道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和试验鉴定规范 GB/T5914.2机车司机室前,侧窗及其他窗的配置 GB/T6771电力机车防火和消防措施的规程 GB/T10411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 GB/T11944中空玻璃 GB14892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噪声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14894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组装后的检查与试验规则 GB18045铁道车辆用安全玻璃 GB/T21563轨道交通机车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试验 24338.3轨道交通电磁兼容第3-1部分;机车车辆列车和整车 GB T GB/T24338.4轨道交通电磁兼容第3-2部分;机车车辆设备 25119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电子装置 GB 25122.1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用电力变流器第1部分;特性和试验方法 GB GB/T28029.1牵引电气设备列车总线第1部分;列车通信网络 GB/T30489城市轨道车辆客室侧门 GB/T32577轨道交通有人环境中电子和电气设备产生的磁场强度测量方法 GB50490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 CJ/T311城市轨道交通直线感应牵引电机技术条件 CJ/T353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贯通道技术条件 CJ/354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调、采暖及通风装置技术条件 CJ/T416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防火要求 TB/T449机车车辆车轮轮缘踏面外形 TB/T1451机车、动车组前窗玻璃
GB/T32383一2020 TB/T1484(所有部分机车车辆电缆 TB/T1804铁道车辆空调空调机组 TB/T2704铁道客车及动车组电取暖器 TB/T3139机车车辆内装材料及室内空气有害物质限量 s3095声学铁路设施轨道车辆车外噪声测试(Acoustics一Railwayapplications一Mea- surementofnoiseemittedbyrailboundvehicles EN15085(所有部分铁路设施铁路车饷和组件的焊接(Ralwayapplieation一weldingl rail vehiclesand way componts UIC615-4移动动力装置转向架和走行装置转向架构架结构强度试验Motive power units一Bogiesandrunninggear一Bogieframestructurestrengthtests) UIC651机车、有轨电车、多节编组列车和带司机室拖车中司机室布置(Layoutofdriver'scabs inlocomotives,railcarsmultipleunittrainsanddrivingtrailers " 术语和定义 CJ/T31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直线电机车辆linearmotorvehicle 由直线感应牵引电机驱动、钢轮钢轨支承、在线路上可编成列车运行的车辆 3.2 直线感应牵引电机linearinduetiontraetionmotor 处在平面内采用三相电源的牵引电动机,初级安装在车辆上,次级固定在轨道上 3.3 初级primary 由开有齿槽的硅钢片叠压而成的铁芯和绕组组成的部分 注1;一般安装在车辆底部,是直线电机的一部分 注2;改写c/T311 的定义3.1 2009 3.4 感应板reactionplate/reactionrail 直线电机安装在轨枕或道床上的部分,由导电板、导磁板和支座组成 注1:也称次级 注2;改写cI/T311一2009的定义3.2. 3.5 气隙air”gap 直线感应牵引电机初级铁芯齿表面与感应板表面之间的距离 注也称为机械气隙 3.6 迫导向径向机构foredsteerimgradialmechanism 车辆上设置的依靠车辆通过曲线时车体相对于转向架转动推动轮对摇头运动,使轮对在曲线上处 于径向位置的机构 3. 自导向径向机构self-steeringradialmeehanism 车辆上设置的利用左右轮的纵向蠕滑力差,促使前后轮对在曲线上趋于径向,或利用前后轮对同一 侧轴箱间加装导向机构,将前后轮对的摇头运动耦合的机构;或采用柔性定位方式的机构
GB/32383一2020 使用条件 4.1环境条件 4.1.1正常工作海拔不应超过1200 m 4.1.2环境温度宜为一25C~40C 4.1.3最湿月月平均最低温度为25C时,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为90% 4.1.4车辆设备应能承受风,沙,雨、雪侵袭及车辆清洗时清洗剂的作用 4.1.5使用环境条件有特殊要求时,用户应与制造商在合同中另行规定 4.2线路条件 4.2.1线路轨距应为1435" mm 最小平面曲线半径,正线不应小于100m;辅助线不应小于80m;车场线不应小于60m. 4.2.2 4.2.3最小竖曲线半径不应小于2000 m 4.2.4最大坡度,正线不应大于60%;辅助线应为70%;有特殊要求应另行规定 4.2.5轨道超高不应超过150 mm 4.3供电条件 4.3.1供电方式应为 受电弓受电 a 接触网 b) 接触轨 受流器受电 4.3.2供电电压应满足GB/T1402的要求,其中 Dc1500V(正常电压波动范围1000V~1800V). a b)c750V(正常电压波动范围500V一900V) 4.3.3供电系统中牵引变电所、接触网及供电保护装置应符合GB/10411的规定 车辆类型 S 车辆技术规格宜符合表1的规定 表1车辆技术规格 序号 参数 L型车 L型车 车体基本长度"/mm 16800 15500 2800 2600 车体基本宽度/mm 车辆最大高度/mm" 3650 3550 >2100 车内净高/" /mm 地板面高/mmm 930 85o 轴重/t <13 11 车辆定距/mm 2000 11000 60 通过最小曲线半径/m
GB/T32383一2020 表1续 序号 参数 L型车 L 型车 车轮直径/mm 730 660 固定轴距/ 10 mmm 2000 1900 每侧车门数/对 2或3 带司机室的车辆可加长 6 -般规定 6.1车辆应符合相关地铁车辆限界的规定 6.2车辆设备应按批准的图纸和技术文件制造 6.3同轴的两轮直径之差不应超过1mm;同转向架各车轮直径差不应超过2mm;同车各车轮直径之 差不应超过3mm 6.4轮对内侧距宜为(1353士2mm 6.5整备状态下的车辆重量不应超过设计规定值的3% 6.6同车辆每个动轴轴重与各轴平均轴重之差,不应超过平均轴重的2% 6.7每个车轮实际轮重与该轴两轮平均轮重之差不应超过该轴两轮平均轮重的4% 6.8在任何工况下,车辆客室地板面距轨面的高度不应低于站台面;在空车静止条件下,二者高度差不 应大于50mm 6.9列车应能按规定速度安全通过最小半径曲线区段,并应能在规定的小半径曲线上摘挂作业 6. .10列车牵引特性和制动特性应符合用户与制造商同意的设计文件的规定 6.11车辆最高运行速度不应低于70km/h 6.12定员(Aw2)情况下,在平直轨道上,车轮半磨耗状态,额定供电电压时,如无特殊要求,起动平均 加速度,列车从0km/h加速到35km/h,不应低于1.0m/s;列车从0km/h加速到70km/h,不应低 于0.55m/s 6.13定员(Aw2)情况下,在平直干燥轨道上,车轮半磨耗状态,列车从最高运行速度到停车,如无特 .平均减速度,常用制动时,不应低于1.0m/s;紧急制动时不应低于1.2m/s 殊要求, 6.14列车纵向冲击率不应大于0.75m/s 6.15车辆设备的冲击振动要求应符合GB/T21563的规定 6.16车辆运行的平稳性应符合GB/T5599的规定,新车状态下横向、垂向平稳性指标不应超过2.5 车辆的脱轨系数应小于0.8. 6.17司机室、客室内的允许噪声级应符合GB14892的规定 6.18在IsO3095规定的测试环境下,在车外距轨道中心7.5m,距轨面高度1.2m处,测得的连续噪 声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列车在露天地面区段,碎石道床,水平直线轨道自由声场内停放,辅助设备正常工作时,连续噪 a 声应不大于69dBA); b)列车在露天地面区段,碎石道床,水平直线无缝长钢轨轨道自由声场内,以60km/h速度运行 时,连续噪声应不大于80dB(A 6.19列车在定员(Aw2)载荷工况下,在丧失1/4动力时,应能维持运行到终点;在丧失1/2动力时,应 具有在正线最大坡道上起动和运行到最近车站的能力;一列空载列车应具有在正线线路的最大坡道上
GB/32383一2020 牵引另一列定员(Aw2)载荷的无动力列车运行到下一站的能力 6.20车辆设备及附属设施应布置合理,安装牢固,便于检查、维修 6.21同型号零部件应能互换 6.22车辆使用的非金属材料及非金属材料零部件应采用难燃级材料,材料的阻燃性,材料燃烧和热分 解时挥发的有害气体及烟度指标应符合CI/T416的规定,否则应采用阻燃处理或用阻燃、非燃材料封 罩 车辆电缆应符合TB/T1484的规定 材料环保性能应符合TB/T3139的规定 6.23直线电机的静态气隙宜为10-"mm 6.24车辆经饷路运送时,应符合无动力回送的要求 6.25置于车下的电气设备箱的防护性能应不低于GB/T4208规定的IP54等级的防护性能 车辆型式与列车编组 7.1车辆型式 直线电机车辆型式可分为下列类型 动车;带司机室动车(Me)、,无司机室动车(M) a b)拖车;带司机室拖车(Te),无司机室拖车(T) 7.2列车编组 7.2.1列车编组可采用多种形式,包括全动车编组或动车、,拖车混合编组 动车,拖车比例及配置等列车编组形式应符合动力分配与车下吊装设备重量均衡的要求 7.2.2 7.3联结装置 7.3.1车钩型式,列车中固定编组的车辆间应设半永久性牵引杆或密接式半自动车钩,司机室前端应 设密接式自动车钩或密接式半自动车钩 7.3.2联结装置应有缓冲装置,能有效吸收撞击能量,缓和冲击 该装置承受的完全复原的最大冲击 速度不应小于7km/h 7.3.3车钩水平中心线距轨面高度宜为500mm. 7.3.4当使用自动车钩时,为了便于识别,司机室应显示车钩的联结和锁紧状态 车体及内装设备 8.1车体 8.1.1车体宜采用铝合金整体承载结构,在最大垂直载荷作用下车体静挠度不应超过两转向架支承点 之间距离的1%0,并应在各种载荷下车门运动不受阻 8.1.2车体强度在使用期限内应能承受各种载荷的作用不得产生永久变形和疲劳损伤,并应符合修理 和复轨的要求 8.1.3用户和制造商在合同中无特殊规定时,车体试验用纵向压缩静载荷不应低于490kN 8.1.4当车体试验垂直载荷无特殊规定时,垂直载荷应为1.1×(运转整备状态时的车体重量最大载 客重量)一(车体结构重量十试验器材重量) 最大载客重量应包括乘务员、坐席乘员及最大立席乘员的 重量,最大立席乘员重量应为立席超员人数,按9人/m”计 站立面积应为扣除座椅及前缘总宽度 100nmm外的客室面积,人均体重应按60kg计算 注额定立席人数按6人/m=计
GB/T32383一2020 8.1.5 车体强度试验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 纵向载荷试验:将垂直载荷试验应力和纵向载荷试验的应力叠加后应小于材料的许用应力 a D)垂向载荷试验;试验的应力值应小于材料的许用应力 8.1.6车辆的主体结构设计寿命应为30年 8.1.7车辆密封性能应符合GB/T14894的规定 车体以及安装在车体外部设备外壳和开孔、门窗、孔 盖均应防止雨雪侵人 封闭式箱柜应密闭良好,在机械清洗时不应渗水、漏水 8.1.8 车体结构的内外墙板之间及底架与地板之间应敷设吸湿性小,膨胀率低、性能稳定的隔热、隔音 材料 8.1.9车辆应设架车支座、车体吊装座,并应标注架车,起吊的位置,以便于拆装起吊和救援 8.1.10列车两端的车辆应设置防意外冲撞的撞击能量吸收区 列车两端应设有防止两列车意外碰撞 时发生爬叠事故的防爬装置 8.2司机室 8.2.1司机室设备布置应符合UIC651的规定 司机室视野应符合UIc631的规定,能使司机在车辆运行时方便清楚观察到前方信号,轨道及 8.2.2 轨旁设备 司机室前窗的结构设计应符合GB/T5914.2的规定,前窗玻璃应设雨刮器及遮阳装置 8.2.3 前窗玻 璃的力学性能应符合TB/T1451的规定 寒冷地区应采用电加热玻璃,电加热玻璃的性能应符合 TB/T1451的规定 司机室两侧宜设司机室侧门,在未设安全通道的线路上运行的列车两端应设紧急疏散门 8.2.4 8.2.5司机室操纵台的外形、结构、各种操纵装置、按钮与座位的布置应符合UICc651的规定 8.2.6司机室座椅的设计应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其高度,前后位置应可调节 8.2.7司机室灯光照明在地板中央的照度宜为3lx一5lx,操纵台面宜为5lx1olx,指示灯、车载信号 灯和人工照明均不应引起司机腺望行车信号时产生错觉,并应设置符合室内设备检修要求的照明装置 8.2.8操纵台的仪表和指示灯在隧道内或晚上关闭照明时以及地面阳光下,应在500mm处清楚看见 显示值 指示灯设计应在自然光或人工照明下正确识别 正常工作时,指示灯不应在司机室车窗中引 起不良反射 8.3客室 8.3.1客室两侧应设置车窗,车窗玻璃应采用符合GB18045规定的安全玻璃 当采用中空玻璃时,应 符合GB/T11944的规定 8.3.2客室内应布置座椅,座椅设计应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 8.3.3内墙板、,顶板应采用易清洁、装饰性好的阻燃材料,地板布应具有耐磨、防滑、防水、防静电、防 污,易清洁及阻燃性能 8.3.4客室内应设置数量足够、牢固美观的立柱、扶手杆,并可根据需要加装吊环 8.3.5客室内应有足够的灯光照明,在距地板面高800mm处照度的平均值不应低于200lx,车外无任 何光照时,最低值不应低于150lx 在车内正常照明失效时,紧急照明区域应备有照度不低于10lx的 紧急照明 8.3.6客室内宜设置轮椅区,并应符合GB50490的规定,布置可参照UIC565-3执行 8.3.7相邻两车辆间应设置贯通道 8.4客室车门 8.4.1客室两侧应设置车门,车门净开度不应小于1300mm,净通过高度不应低于1800 mm
GB/32383一2020 8.4.2客室车门控制系统应安全可靠,控制方式可采用电气或压缩空气为动力的电控方式 车门开闭 应采用集控方式,并具备单门手动操作功能 8.4.3车门应具有下列功能: 可集中开/关门,也可单独开关和锁闭 a b 开关车门的二次缓冲功能; 障碍物自动检测和防夹; c d 车门故障切除(隔离)功能; 车内紧急解锁功能; 车门旁路功能; 乘务员钥匙开关功能; 8 h)自诊断功能; 零速保护功能等 车门玻璃应采用符合GB18045要求的安全玻璃 8.4.4 8.4.5客室车门其他要求应符合GB/T30489的规定 8.5贯通道 8.5.1在各种运行条件下,贯通道应适应所有车辆间的相对运动和顺利通过曲线 通道与车厢的地板 高度差不应超过20mm,净高不应低于1900mm. 8.5.2贯通道应具有可操作性,在两辆车连挂和解钩时应快速连挂接合、锁定或解锁、分离 8.5.3贯通道应具有密封性、防火、防水、隔热和隔音 8.5.4贯通道密封材料应有足够的抗拉强度,安全可靠、不易老化 贯通道渡板应耐磨、平顺、防滑,防夹 8.5.5 8.5.6通道其他要求应符合cI/T353的规定 转向架 9.1转向架应保证车辆稳定运行和曲线通过的动力学性能及安全性能,其主要尺寸应与轨道相匹配 9.2转向架主要部件在允许磨损限度内,应确保列车以最高允许速度安全平稳运行 在悬挂或减振系 统损坏时,也应确保车辆在轨道上安全运行到终点 9.3转向架上的紧固件应有可靠的防松措施 9.4转向架设计应满足整体起吊的功能 9.5转向架及其部件在相同功能时应具有互换性 9.6构架的焊接应符合EN15085的规定 9.7构架强度设计和试验应按UIC615-4执行 9.8转向架构架设计寿命不应低于300万km或30年 g.9转向架应设置下列悬挂装置 第 系悬挂装置应采用金属橡胶弹簧或金属圆弹簧,可配置垂向减振器; aa b 第 二系悬挂装置宜采用空气弹簧,并应设高度自动调整装置 构架和车体之间应设置横向减 振器和横向止挡 9.10转向架悬挂装置应保证车辆具有足够的抗侧滚刚度,必要时增加抗侧滚扭杆装置 g.11车轮宜采用整体辗钢车轮或弹性车轮 车轮踏面宜采用符合TB/T449规定的LM型踏面 9.12车轴加工后,应进行探伤检查 9.13轴承宜采用滚动轴承 转向架应设有专门的接地装置,回路电流不应通过轴承 轴箱应密封良
GB/T32383一2020 好 轴箱温升不宜超过30K g.14转向架上应设置不落轮修的接口 g.15转向架宜采用自导向、迫导向等径向机构 g.16直线电机初级悬挂装置应安全可靠 紧固件应有可靠的防松措施,并应具有防止直线电机初级 在异常状态下掉落的二次防护装置 直线电机初级悬挂装置应具有减振功能,宜采用弹性元件 9.17转向架上应设置直线电机高度调整装置 9.18在列车部分转向架上宜安装轮缘润滑装置 9.19转向架可设置轴承温度或振动在线检测装置 10制动系统 0.1列车应采用计算机控制的制动控制系统,应具备电制动和摩擦制动方式 摩擦制动应具有独立 的制动能力 0.2列车应具有常用制动、紧急制动功能,制动力应根据车重可调 当列车在平直道、干燥轨面上实 施紧急制动时,制动平均减速度应符合6.13的规定 0.3电制动与摩擦制动应有效配合,常用制动应利用电制动并应具有冲击率限制 电制动时优先采 用再生制动,电制动与摩擦制动应实现平滑转换,转换速度点应低于6km/Ah 当电制动力不足时,摩擦 制动应按总制动力的要求补充不足的制动力 0.4基础制动宜采用盘形制动 可设置磁轨制动 0.5列车应具有防滑功能 0.6列车应设两套及以上的风源系统或液压源系统,当一套失效时,另一套应满足列车使用要求 当 采用空气制动时,风缸的容积还应满足压缩机停止运转后列车三次紧急制动的用风量 10.7空气管路应采用不锈钢或铜材料,管路和风缸安装前应做防锈、防腐和清洁处理 10.8空气系统的气密性应符合GB/T14894的规定,系统的压力值在总风压力稳定后5nmin内下降不 应超过20kPa;制动缸及辅助风缸压力经3min后,降低值不应超过10kPa 0.9当列车意外分离时,应立刻自动实施紧急制动,并应使司机识别 列车应设停放制动装置,应保证在线路最大坡道、最大载荷的情况下不会发生溜逸 10.10 10.11当紧急制动时,宜优先采用电制动 当电制动失灵时,摩擦制动应承担全部制动力,并可满足紧 急制动减速度的要求 1 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装置 11.1空气调节 11.1.1车辆空调的制冷能力,应在合同规定的大气条件下保持车内预定的温度 11.1.2空调装置应通过本车控制装置控制,自动工况时空气调节装置应采用集中控制方式,同步指令 控制,分时顺序起动;在维修时可由维修人员单独控制 1.1.3空调机组宜采用计算机控制,应具有自诊断功能和故障记录功能 11.1.4当空调机组在环境温度为45C时,应正常启动和工作 11.1.5制冷系统的密封性能应符合TB/T1804的规定 1.1.6空调机组应有可靠的排水结构,在运用中蒸发器冷凝水及雨水不应渗漏或吹人客室内 当客室内采用空调系统时,按额定载客人数计,人均新风量不应少于10m/h 当客室内仅设 11.1.7 有机械通风装置时,按额定载客人数计,人均供风量不应少于20m/h.
GB/32383一2020 1.1.8当司机室采用空调系统时,人均新风量不应少于30m'/Ah 1.1.9空调风道系统应保证客室内空气均匀分配,应保证出风口送风均匀性,降低噪音与能耗并确保 客室的微风速与温差应符合CJ/T354的规定 11.1.10当紧急通风时,由空调紧急逆变器提供空调机组通风机的工作电源,其状态故障应通过空调控 紧急通风量应符合g/T354的规定,按超员载客人数计,人均不应少于8m'/hn 制系统诊断和显示 1.2采暖装置" 1.2.1冬季寒冷地区的车辆应设取暖设备,运行时应维持司机室温度不低于14C;客室内温度不应 低于10C 采暖装置应根据需要按不同工作挡位调节 1.2.2采暖装置应符合TB/T2704的规定 与人接触的外壳或防护外罩外表面的温度不应超过 40C 凡可能与乘客,乘务人员或行李发生接触的散发热量的设备,应有隔热措施,其外壳或防护外罩 外表面的温度应符合GB/T6771的有关规定 对安装采暖装置的侧墙、地板及座椅等应采用安全隔热 处理,电加热器罩板表面温度应符合TB/T2704的规定 11.2.3采暖装置应具有防触电、过热,过流、短路等电气保护功能 1.3其他 空气调节及采暖装置其他要求应符合CJ/T354的规定 12电传动系统 2.1系统要求 12.1.1电传动系统应符合列车牵引电制动的功能要求 12.1.2传动控制系统应具有与列车控制及通信网络的接口 2.2牵引逆变器 2.2.1牵引逆变器应具有完备的保护功能 2.2.2牵引逆变器应符合列车正常运行和故障运行的要求 2.2.3牵引逆变器噪声等级应符合GB/T25122.1的规定 12.2.4牵引逆变器机械特性和电气特性应符合GB/T25122.1的规定 2.2.5牵引逆变器试验应按GB/T25122.1的规定执行 2.2.6牵引逆变器应具有故障诊断和存储功能,宜满足诊断到整个系统的最小可更换单元 12.2.7牵引逆变器控制特性应与直线感应牵引电机特性相匹配,以最大限度发挥电机牵引能力和工 作效率 12.3直线感应牵引电机 直线感应牵引电机应采用单边短初级三相直线感应电机,并应符合cJ/T311的规定 12.3.1 2.3.2直线感应牵引电机的初级应安装在转向架上,高度方便调整;次级(感应板)应固定在轨枕或道 床上 2.3.3直线感应牵引电机应采用自然风冷或强迫风冷 12.3.4在规定的气隙,额定工况下,直线感应牵引电机的效率不应低于0.7 2.3.5感应板应符合C/T311的规定 2.3.6感应板可采用整体式或叠片式结构 2.3.7感应板的安装高度应可调节
GB/T32383一2020 2.4接地 12.4.1保护接地应符合下列要求: 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处应有明显标记 a b)保护接地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载流能力,故障时,外露导电部分不应引发电击,同时不应因 为电流集中流过该点产生高温发热现象; c 保护接地线颜色应为黄-绿双色标识 车体与钢轨之间的最大阻抗不应大于0,.05Q. d 回流接地时,每辆车电源负线应至少设两路接地,通过不同轴的两个车轮接到钢轨,以实现 12.4.2 回流 13 辅助供电系统 13.1一般要求 13.1.1辅助供电系统应为车辆空调、冷却风机、照明、空气压缩机、各系统控制电路及列车监控系统 车载信号和通信设备等提供电源 13.1.2辅助供电系统容量及输出能力应符合列车各种负载工况的用电要求,辅助供电系统应至少为 两套,在供电设备故障下,剩余的辅助供电设备应符合涉及行车安全的列车基本负载的用电要求 13.1.3辅助供电系统应有足够的过载能力,并应符合GB/T25122.1的规定,在短时间内应承受负载 起动电流的冲击;并在输人电源及负载突变条件下,瞬间输出电压变化不应影响负载电机电器的正常 工作 13.1.4辅助供电系统应具有可靠的保护,保护和整定值、作用时间、动作程序应正确无误 3.1.5辅助供电系统电气设备应符合GB/T25122.1的规定 3.1.6辅助供电系统应具有与列车控制及通信网络的接口 13.1.7蓄电池欠压时,辅助供电系统应具有紧急启动的功能 3.2辅助逆变器 13.2.1辅助逆变器应输出三相交流电压 3.2.2在整个输人电压范围内,应保证输出电压和电流稳定,不出现振荡,满足规定的输出特性 3.2.3在正常运行或起动时,辅助逆变器在贯通短路及输出端故障时,具有自我保护能力 3.2.4辅助逆变器应具有自诊断和故障记录功能,并应具有在司机室显示屏上显示系统状态及故障 情况 13.3低压电源 低压电源应提供列车控制电源,并可按蓄电池特性浮充电 13.3.1 在一组低压电源发生故障时,其余正常工作的低压电源应满足全列车运行的要求 13.3.2 3.4蓄电池 13.4.1每组蓄电池设备应以浮充电模式与低压电源相联 13.4.2在紧急负载供电条件下,蓄电池容量应满足车辆的应急照明、外部照明、车载安全设备、广播、 通讯,应急通风等系统工作时间不小于45min的要求;当用于地面或高架线路运行时,不应小于 30min 3.4.3列车所有低压电源失效,且无任何紧急负载工作时,主控制器钥匙拔出以后的60h,蓄电池应 10
GB/32383一2020 保持适当的端电压用于启动其连接的系统 14列车控制及通信网络 4.1列车控制网络 14.1.1列车应通过列车导线和网络实现控制,诊断和数据通信管理功能 与运行安全有关的信号宜 采用列车导线控制 列车通信网络应符合GB/T28029.1的规定 列车通信网络上传递的数据应分为过程数据、消 14.1.2 息数据、监视数据 14.1.3列车总线与车辆总线应采用冗余设计 核心控制部分与车辆总线的连接应有冗余 14.1.4列车控制及通信网络系统的电子设备设计制造以及试验应符合GB/T25119的规定 14.2诊断功能 14.2.1列车应具有故障诊断、显示,储存、下载等功能 储存时间不应低于72h 14.2.2列车总线应根据部件故障对列车运营的影响程度综合评估,输出列车故障信息,并给出合适的 应急指引及维修指导 4.2.3各电气子系统应有与便携式测试单元(PTU)的接口,以取出已存储的故障数据 4.2.4部件诊断宜诊断到最小可更换单元 4.2.5列车应配置事件记录仪 15通讯与乘客信息显示系统 5.1列车应具有司机与行车控制调度中心(OCC)和车站双向通讯、首尾司机室之间的通信等功能 5.2列车应具有行车控制调度中心(OCC)、司机对乘客广播及自动报站的装置 客室内应设有播 音器 5.3客室内宜设有乘客信息显示屏(LCD)及电子地图(LED)等乘客信息设施 15.4列车应设有视频监控(cCTV)系统,监控画面可存储,回放,存储时间不应低于90天 5.5客室内应设乘客报警装置,司机与乘客能实现通话功能 5.6列车两端的前部或侧面可设置运行区间显示装置 6安全设施 6.1司机台应设置紧急停车操纵装置和警惕按钮 16.2司机室内应设置客室侧门开闭状态显示 16.3车辆应有超速保护功能 16.4司机室前端应设可进行远近光变换的前照灯 前照灯在车辆前端紧急制停距离处照度不应小于 lx 列车两端外壁应设有可视距离足够的红色尾灯 车辆侧壁可根据需要设置显示车门开闭、制动 2 缓解状态等的指示灯 6.5列车应设置鸣笛装置 6.6车辆内应有各种警告标示,包括在司机室内的紧急制动装置、带电高压设备,消防设备及电器箱 内的操作警示标识等 6.7客室、司机室内应设置符合GB4351.1规定的A、B,C类火的灭火器具,应在明显位置处设置标 识,用于指示灭火器的取用 灭火剂在灭火时产生的气体不得对人体产生伤害 1
GB/T32383一2020 16.8在紧急情况下,列车应具有紧急疏散乘客的功能和安全措施 16.9客室车门系统应具备安全联锁功能 16.10列车宜设置避雷装置 16.11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或箱体应采取保护性接地措施 17 电磁兼容性 17.1所有车辆设备的电磁骚扰应符合下列要求 所有车辆设备的电磁干扰不应影响其他车载设备或其他轨道设备的正常运行; a 车载设备应具有足够的自身抗电磁骚扰能力 b) 7.2车辆上所有电子与电气设备应符合GB/T24338.3和GB/T24338.4中相关电磁骚扰和抗扰度 的规定 整车的等效干扰电流及对外发射应符合GBy/T2438.3的规定 17.3 7.4车辆产生的低频交变磁场以及静态磁场的测量方法应按GB/32577规定执行 17.5在GB/T32577规定区域,车辆产生的磁场强度或磁通密度应满足下列要求 客室内静磁场(d.c.)限值不应大于lmT a b 客室内低频交变磁场强度应低于图1的限值 1000 100 10 100 1000 10000 100000 频率/AHlz 图1在客室内坐着或站着的人承受的磁场强度及限值 18 试验与验收 8.1车辆总装配完成后投人使用前,应按GB/T14894试验 试验通过后方可验收 车辆型式试验前,制造商可进行调整 运行里段应根据车辆类型、最高运行速度和新设备、新技 18.2 术要求,由用户和制造商协商确定 型式试验车辆,合同中缺乏规定值时,车辆试运行里程不应少于 5000km. 18.3车辆具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试验 新设计的车辆; a b 批量生产的车辆实施重大技术改造,其性能、构造、材料、部件有较大改变者 批量生产的车辆制造一定数量后,重新确定其性能时,抽样测试; c 12
GB/32383一2020 ) 制造商首次生产该型号车辆 e 转厂后生产的车辆 18.4车辆的配套设备及主要部件应在检验合格后方可装车 8.5投人批量生产的车辆,应全部进行例行试验 8.6正式提交验收的车辆应有产品合格证书、型式试验报告、例行试验报告、使用维护说明书和车辆 履历簿等 8.7当车辆移交时,制造厂应向用户提供有关技术文件和随车工具、备品、备件 8.8研究性试验仅在用户与制造商双方合同中有规定时进行 9标志、运输与质量保证期限 9.1车辆的有关信息应标注在车辆的明显位置上,标志应包括下列内容 产品名称与型号; a b 制造商的名称; c 额定载客量; d)出厂编号和代码; e 出厂日期 19.2标识应请晰、易读、不易磨损 9.3车辆应由制造商妥善防护,并应负责运送至合同指定的交货地点 19.4制造商应明确给出车辆及其主要部件的保修期限,不宜短于车辆验交后1年 在用户遵守使用 维护说明书时,当保证期限内属制造质量原因出现故障影响运营或损坏时,制造商应及时无偿负责修理 或更换零部件,安装调试合格 9.5对因设计或工艺缺陷需要整改时,应在该车完成此项整改之日起,对相关部件重新建立保证使用 期限 13
GB/T32383一2020 考文献 参 [1]GB/T7928一2003地铁车辆通用技术条件 [[2]GB/T21414一2008铁路应用机车车辆电气隐患防护的规定(idtIEC61991:2000 EN13452-l:2003 Railw -Brnaking一Masstransitbrnake -Part1 [3 vayaPplications systemms Purformanre requirements C4EN13452-2:2003 Railwa licationsBrakin -MasstransitbrakesystemsPart2 ayaPpl ing Methodsoftest [5JISE7105:1989 Rolng stock一Testmethodsofstaticloadforbodystructures [[6]UIC565-3lndieationsforthelayoutofcoachessuitableforconveying disabledpassengers intheirwheelchairs 14

城市轨道交通直线电机车辆通用技术条件GB/T32383-2020

根据GB/T32383-2020标准,城市轨道交通直线电机车辆应该具备以下技术条件: 1. 动力性能:直线电机车辆的动力性能应该满足城市轨道交通要求,包括最高速度、加速度、牵引力和制动力等方面。 2. 安全性能:直线电机车辆的安全性能应该满足相应的安全标准,包括车辆结构强度、防火、防爆、抗干扰和防雷等方面。 3. 环保性能:直线电机车辆的环保性能应该满足国家相关标准,包括噪声、振动、废气和废水等方面。 4. 舒适性能:直线电机车辆的舒适性能应该满足城市轨道交通要求,包括车厢内部空间、温度、湿度和风速等方面。 5. 可靠性能:直线电机车辆的可靠性能应该满足相应的可靠性标准,包括故障率、平均无故障时间和可维护性等方面。 6. 其他技术条件:直线电机车辆还需要满足其他一些技术条件,如自动控制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和车辆检测系统等。 根据GB/T32383-2020标准,直线电机车辆的设计和制造还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 安全第一原则:直线电机车辆的设计和制造必须以安全为第一考虑,确保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出现任何安全事故。 2. 高质量原则:直线电机车辆的设计和制造必须遵循高质量的原则,确保车辆的性能优良、可靠性高,满足城市轨道交通的需求。 3. 经济合理原则:直线电机车辆的设计和制造必须考虑经济性,确保车辆的成本合理,降低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成本。 综上所述,城市轨道交通直线电机车辆作为一种新型的动力传输方式,其设计和制造必须遵循GB/T32383-2020标准中提出的技术条件和原则。只有通过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和指导,才能够生产出符合要求的高质量直线电机车辆,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做出贡献。

安全信息识别系统第3部分:设计原则与要求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安全信息识别系统第3部分:设计原则与要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安全信息识别系统第3部分:设计原则与要求的编号:GB/T31523.3-2020。安全信息识别系统第3部分:设计原则与要求共有10页,发布于2020-10-01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再生利用第2部分:材料回收要求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再生利用第2部分:材料回收要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再生利用第2部分:材料回收要求的编号:GB/T33598.2-2020。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再生利用第2部分:材料回收要求共有8页,发布于2020-10-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